职场新人:五年32律-机遇无处不在,关键在于发现和把握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1.思维盲点中的机遇

    在职场上,经常听到许多职场人士抱怨世上缺乏发现人才的伯乐使自己难以有施展的平台,或者领导偏心眼、不公正,不给自己提供机会。可是,那么多放在眼前的机遇,你都看不见吗?

    生活中常常有这样的例子:你苦思冥想不能解决的难题,别人独辟蹊径很容易就解决了,你对此感慨万千:“这点子我怎么没想到?”大多数人对自己的思维能力自以为是,很不明智地听任思维漏洞的存在,事后才悔恨自己应当发现这种漏洞并予以纠正,悔恨后却习惯性地继续“一贯的思维”。

    莫凡和A的暗战还在继续,就像当今国际局势一样,地区冲突虽不断,但和平与发展是主题。莫凡进公司半年了,不仅将销售部的事打理得井井有条,做业务也有“两把刷子”,刷刷刷,手底下不管是挺A派倒A派还是中间派的销售代表们被刷得心服口服,子骞感到黎明已经到来。

    一天,客服部接到一个电话,说某个产品出现了问题。核对资料后,发现这个客人不是直接客人,他购买的产品是通过公司的经销商的,既然有问题回馈,售后服务人员还是回了电话,发现问题很简单,口头阐述了解决方法,问题就解决了。本来这只是一个小插曲,但巧的是,当时莫凡在场。莫凡对客服部经理建议:派个人去吧,我们要树立公司形象。客服部经理Susan一听不高兴了:问题都解决了为什么还要派人去?你来找茬的你?你来动我的奶酪的你?Susan口才了得,三个问句一气呵成,连句号都不打一个,气势咄咄逼人。客服部的人平时忍气吞声,心里其实一肚子火呢,这下逮着机会就井喷。

    莫凡恼着回到销售部,说了刚才遇到的事,坚持要派一个人过去,莫凡审视了一圈,员工个个低头不理。的确,客户购买的商品是通过公司的经销商的,而且问题已经得到了解决。就算真是本公司的责任,那也该是客服部派人过去,他莫凡揽这活儿是吃饱了撑的没事儿干吧!A决定做个出头鸟,笑着说:“经理,客服部的事咱们去管,不合适吧?”A略去了“需不需要管”这个问题,而是转到“该不该管”上,莫凡不说话,将目光对准子骞,子骞头皮发麻,决定誓死不开口。不过该来的始终会来,莫凡开金口:“子骞,你去!”子骞无奈地和行政联系,买了晚上的飞机票。

    A看莫凡对自己的意见置之不理,傲劲上来了:不该管的事,咱们管那么多干吗?

    莫凡笑:经销商也算是咱们的客户,出问题的也算是咱们的间接客户,和客户打交道,正是销售部的事呀。

    A:事情都已经解决了,为什么还要派人去?

    莫凡:一个电话就能解决问题?咱们要维护公司形象!

    A:你在浪费人力物力!

    莫凡:你怎么知道我在浪费人力物力?公司的形象能拿人力物力来衡量吗?

    子骞可怜兮兮的,票买了,两个头头还在争论去还是不去。但他没办法,还是赶到了机场,直到上飞机前争论还是没有停,临登机,子骞实在没办法,电话给了张总:“我这趟差要不要出呀?”老总四两拨千斤:“我不想让你去,但你直属领导让你去,而且也不远。你自己拿主意吧!”

    这时候,莫凡打来的电话将子骞推上了飞机:你到那里后,把对方的公司资料多拿点回来!

    子骞到现在,才真正佩服起莫凡来。当别人关注于是不是自己职责和该不该去这等问题的时候,莫凡却看见了背后的商机。

    子骞回公司已经是三天后的事,还没来得及向莫凡报告,总经理秘书丽丽就找他说老板有事要他立即去一趟。昨天打电话给老板后,子骞就后悔,早听说过越级汇报是职场一大忌讳,更何况不是什么大事,这会儿老板该是要对自己进行思想教育了。子骞忐忑地走进总经办,果然见老板一脸严肃地抽着烟,目光四下搜索,子骞眼尖知道老板是在找烟灰缸,老板有个习惯,平时串部门的时候随身带上烟灰缸,哪儿坐哪儿抽,烟抽完后对烟灰缸就不上心了,所以哪儿抽哪儿放。

    子骞赶紧跑到隔壁人力资源部经理李琛的办公室拿来一个放在总经理桌上,总经理看了一眼子骞,皮笑肉不笑地问:“听说你昨天还是上飞机了!”子骞打了个冷战,假装不经意瞥了一眼窗外,五月的阳光怎么一下子没影了呢!子骞讪笑道:“是的。”老板吐了个烟圈:“你觉得莫凡怎么样?”子骞尚摸不清深浅,试探性地回答:“不错。”老板眼一瞪:“不错?那就是还有待提高喽?”子骞从来不知道“不错”还能有这样的解释,但不想因此对莫凡造成不良影响,所以很认真地说:“莫凡是一个出色的经理。”老板这才点头,说:“我不是怀疑莫凡的能力。当初招聘的时候,我打电话给他前公司已经摸过底了!他做事认真,活泛,本来我对他很放心。可我担心他水土不服呀!”子骞听明白原来老板指的是莫凡和A之间的暗斗,昨天这件事更成为导火线,看样子A投诉到老板这儿来了,子骞呵呵一笑:“老板,金子到了哪里都是金子。就拿这件事来说吧,刚开始我也觉得经理管得宽,做得有些过了。但经理给我打的电话让我心甘情愿地上了飞机,他说,叫我过去多考察一下那家公司!”老板是个明白人,一下就明白了玄机,眼睛一亮,狐狸本色又出来了:“对!果然聪明!”子骞趁热打铁:“老板,我今天还拿回来一笔大订单!对方觉得咱们公司信誉度好,而且定价要比从经销商那里拿便宜很多,虽然目前没有合作需求,但已经有了合作意向,他保证下次会跟咱们合作。另外,他将咱们公司推荐给了他的一个朋友,那家毫不犹豫就签单了!”“狐狸”拍案叫绝:“这个机遇抓得好!莫凡果然不凡呐!”

    “狐狸”微笑着,神色憧憬:“销售部有莫凡和A带领,我就放心了!一个公司,干业务的是真正给公司拿利润的,他们做好了,公司才会壮大呀!”

    见老板提起A,子骞就想起A所遭受到的不平,如果没有莫凡,A照样会是一个优秀的销售经理。于是试探性地夸道:“A做销售很有一套!我从他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狐狸”听出子骞话里的意思,点点头,说:“A能力很强,我也知道,很多人因为他没被扶正而感到不平,这也是我为莫凡感到担心的原因之一,万一不能服众那将拖累整个公司。不过,我也有我的考虑呀!”

    这时的“狐狸”变得深沉起来,像一位跟你推心置腹的朋友:“我早就知道有猎头公司在跟毕生(前任销售经理)联系,所以我心底也是打算要培养A的。有一次我需要到北京参加一个会议,当时A正在那边出差,我就给他透露了自己第二天八点左右要参加会议的信息。到北京后由于需要拜访一个朋友,所以就在朋友家附近找了一个酒店入住,但是一查地图,却发现所住的酒店离开会的地方有一个多小时的路程。在酒店与朋友聊了一会儿后,朋友邀请到他家去参观一下他的新家。由于我的名片用完了,第二天开会需要再准备一些名片,所以在准备去朋友家之前,我把A叫了过来,告诉他把U盘里的会议邀请函给打印出来,另外我的名片用完了去帮我做一盒名片。”

    在朋友家玩了会儿后,晚七点左右,朋友要请客一起吃饭,我就打电话让A也一起过来吃饭。很长时间没有见面了,所以在吃饭的时候就多说了会儿话,回到酒店时就已经晚上九点多了。为了看一下名片的质量,我让A把邀请函和名片给我,谁知他居然说他没去做。

    我一听就蒙了,急忙拿上U盘冲出酒店,到外面的街上去找打字复印店去打印邀请函和做名片,但是由于时间太晚,街上打字复印店基本都关门了。没办法我只得挨街去找,谢天谢地,找了几条街后有一家打字复印店由于给客户赶一份资料还没有关门。

    在邀请函打印了后,我给店老板说打印名片的事,店老板讲时间太晚了,名片即使做也得第二天拿。可开会时间不允许,就百般给老板说好话,而且为了节省时间,我说名片内容设计得简单一些,再三恳求才以双倍的价钱谈了下来。三个小时后拿到名片,那已经是凌晨一点了!回到酒店发现A忐忑地等我回来,我强压怒火说要是下午就将名片做出来哪有这么多麻烦,没想到A却表示委屈,原因是我交代的时候没有说急用。

    我听到他的辩解,更是生气,我反驳他说:1.在接到这项安排时,你可以问我这些东西是否急用;2.在来北京的路上,已经告知过你明天八点半要参加会议,而且在安排做名片时,我已经说了我现有的名片已经用完了,如果对于一个有心的人来讲,这些信息就足以判断出我所要的东西是急用的;3.如果我要求的东西没做,在一块吃饭时,你可以告诉我安排的东西没做,这样我就可以提前吃完饭去做这些东西,避免我可能找不到打字复印店影响明天的会议;4.当我发现东西没做时应该赶紧想办法去补救,要么自己赶紧出去做这些东西或者一块儿去做,而不是我出去了,你还在宾馆待着。

    当时A被我说得面无人色。后来想了想,这件事我也有责任,所以我也就没再批评他,谁叫我定下时间限制呢!下属有了错,当老板的肯定有问题。不过说实话,那件事情让我看到,A能力虽强,但在对事件的把握上,还有改进的空间。

    老板长长地叹了口气:“希望A不要因此怪我!哎!你赶紧回销售部报到吧!”

    在这个时候,说什么话都是多余的,子骞说声告辞就回到销售部,听说带回一笔大单,众人无不雀跃,A脸色不太好看,但自此再无二意。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维,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思维方式,要想自己能够在适者生存的环境里不被淘汰,就要在不同的阶段,有自己不同的思维。没有一个人是全能的,在这里我们就要向很多的人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找到自己的思维盲点,不要让他给自己的生存带来危害,那样就很不值了。

    要想走出自己的一条路,你就要不断学习,学习前人的经验,学习强者的人生哲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不过,你一味强调了个性,没有共性,那样社会是不会承认的,那样的你也就失去了你个性的意义了,要怎么样做自己,找到自己的不足,在这个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的运用是由思维组织的,你要说一句话,也要经过它。

    有很多的人,智商很高不过他还是不能在这个社会有好的表现,那是因为他的情商不高,这个情商,就是这个人的思维盲点,走出自己的思维盲点,可以让你在这个世界过得更精彩。

    2.破除思维定势

    记得在学校的时候,一次,老师在黑板上用粉笔画了一个大大的白圈,然后指着黑板问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所有的同学一齐回答:“一个白圈。”老师惊讶地说:“只有一个白圈吗?这么大的一块黑板就没有人看到吗?”……

    下面的人面面相觑,为什么所有的人都看到那个白圈,而对整整一面墙视而不见呢?其实这就是思维的惯性。如果一个人受惯性思维的影响,在看问题的时候得出来的结果往往是大同小异的。这种思维不是不对,但如果长期局限于这样的思维模式,会抑制一个人创造力的发挥。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容易钻牛角尖,跟自己过不去。

    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自诩经验丰富的人,反而不容易有创新。

    联合利华引进了一条香皂包装生产线,结果发现这条生产线有个缺陷:常常会有盒子里没装入香皂。总不能把空盒子卖给顾客啊,他们只得请了一个学自动化的博士后设计一个方案来分拣空的香皂盒。博士后拉起了一个十几人的科研攻关小组,综合采用了机械、微电子、自动化、X射线探测等技术,花了几十万,成功解决了问题。每当生产线上有空香皂盒通过,两旁的探测器会检测到,并且驱动一只机械手把空皂盒推走。

    中国南方有个乡镇企业也买了同样的生产线,老板发现这个问题后大为恼火,找了个小工来说:“你他妈给老子把这个搞定,不然你给老子爬走。”工友们用很同情的眼光看着这个小工,谁都知道他连初中都没有毕业,又怎么可能解决这种高科技难题呢?

    不过,小工很快想出了办法:他花了90块钱在生产线旁边放了一台大功率电风扇猛吹,于是空皂盒都被吹走了。

    与此相似的案例是:据说美国宇航员上太空之后发现钢笔在没有引力的地方不能用,美国宇航局就悬赏10万美金向全世界征集设计一种既能朝上也能朝下写,不用吸水,不受地球引力限制,可以较长时间供宇航员在太空使用的笔的方案。许多人认为这种笔要求那么多一定很先进,科技含量一定很高,于是全世界许多人设计了许多科技含量很高的笔,但通过使用都不符合要求。一个德国科学家突破了常人认为“需高科技”的思维定式,给美国宇航局写了一封信,信中写道:用铅笔。宇航局的事件过程未必是真,失重环境下最怕掉屑的东西,铅笔就是其中之一,铅笔中的碳是导电的,那个粉尘到处飞,更危险。但是现在俄国和中国的太空宇航员确实使用铅笔(美国不清楚)。

    所以说,能够把人限制住的,只有人自己。人的思维空间是无限的,像曲别针一样,至少有亿万种可能的变化。也许我们正被困在一个看似走投无路的境地,也许我们正囿于一种两难选择之间,这时一定要明白,这种境遇只是因为我们固执的定式思维所致,若勇于重新考虑,一定能够找到不止一条跳出困境的出路。

    3.绝地重生:失败中暗藏机遇

    西方有一句谚语:“通往失败的路上,处处是错失了的机会。坐待幸运从前门进来的人,往往忽略了幸运也会从后窗进来。”

    忆茹负责市场宣传,在一次组织的新品发布会中,她把邀请名单搞错了,漏掉了一位非常重要的大客户。自知闯了大祸的忆茹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决定承认自己的错误,心情复杂地来到经理办公室,准备接受经理的狂轰滥炸。经理果然锤桌大怒:“你办事怎么这么不认真?给你反复强调过多少次你没长脑子呀?难道这点小事你都做不好……”噼里啪啦一连串在忆茹脑袋里炸开了花。不怪经理生气,这是在他手里办的第一次大型发布会,公司上上下下都盯着她看呀!忆茹在这个时候出纰漏,更是让其他人看笑话!忆茹自知没理,低着脑袋不说话。经理就更生气了:“去,你亲自去向老板解释这件事,我可不帮你背这个黑锅!”

    忆茹深吸一口气,忍住要掉下的泪水,敲响了老板的办公室:“我犯了一个非常严重的错误,真的非常抱歉,出现了这么大的疏忽,请您给我一个改正的机会。请相信,我一定会吸取教训,下次不会再犯了!”老板看到她诚恳地承认了错误,面色由愠怒转为平静,说:“事情已经发生,在这时候责备你也没用。但你必须想一个补救的办法!”

    忆茹冥思苦想,终于想出一个办法,那就是为这位客户办一个专场新品发布会,并告诉他,由于多年的生意往来,合作相当愉快,希望能进一步加强与他的交流,所以单独邀请他,以方便他订货。至于额外的费用,忆茹准备自己承担一半。

    这个想法得到经理的支持,经过加班加点,忆茹终于完成了这次专门的新品发布会。会上宾主尽欢,大客户看到公司专门为自己准备了一个发布会,更加信赖和支持这家公司,双方建立了更加亲密的合作关系。

    事后,经理亲切地对忆茹说:“那天我气昏了,才发那么大的火,希望你不要有什么想法。”忆茹有点受宠若惊:“哪里哪里,是我错在先,还请经理不要介意才是。”见忆茹这么谦虚,经理夸奖说:“好好干!你很有潜力!”

    有潜力的员工,会把错误当成是学习的机会,把失误变成机遇。被誉为“经营之神”的松下幸之助说:“偶尔犯了错误无可厚非,但从处理错误的做法中,我们可以看清楚一个人。”老板所欣赏的是那种能够正确认识自己的错误,并及时加以补救的员工。

    美国心理学家艾里斯曾提出一个叫“情绪困扰”的理论。他认为,引起人们情绪结果的因素不是事件本身,而是个人的信念。许多在现实中遭遇挫折的人,往往认为“自己倒霉”,“想不通”,这些其实都是本人的片面认识和解释,正是这种认识才产生了情绪的困扰。

    实际上,人们的烦恼和痛苦,常常与自己的情绪有关,与自己看问题的角度有关。同样是夜晚,你是看到无边无际的黑夜还是满天闪烁的繁星,这直接决定着你的心情。如果总从一个方向去看待一件事情,不会转换自己的思维方式,那么在面对“不幸”或者“倒霉”的事情的时候,永远也不可能高兴起来。正所谓“幸运的人总幸运,倒霉的人总倒霉。”

    科学家早已证实,人与人之间智商的差距其实很小,更多的是情商方面的距离。所以,一个人“聪明”不“聪明”应该反映在他调控情绪的能力上。一个人是不是善于调控自己的情绪,遇到问题的时候,是不是能够从多角度、多方面,冷静理智地处理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事情的结果。

    4.机遇稍纵即逝

    人生的得失常常就在于机遇的得失。有了一个机遇,抓住它、利用它,你的命运就会因此而发生改变;相反,忽略它、远离它,那么,你就可能一生都陷入平庸中。要知道,在人生的体验中,并不是所有骁勇善战的将帅都能稳操胜券,百战不殆;并不是所有技高一筹的运动员都能夺魁挂冠,获取金牌;也不是所有痴情迷恋的男女都能拥有完美的爱情,永浴爱河;更不是所有忠诚高尚的人都能幸运如意,一帆风顺。原因何在?

    要知道机遇是一种不可排斥的因素,很多时候就是因为我们不知道利用机遇,不知道机遇能改变我们的一生,不知道机遇会让我们一举成名。

    有这样一个故事。

    从前有个基督教徒,他相信上帝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因此,他每天都十分虔诚地向上帝膜拜。

    一次当地暴降大雨,很多地方都被淹没了,积水始终不退,于是人们都纷纷逃命去了。

    但是,这位基督徒认为他是这么虔诚地信奉上帝,上帝应该会来救他的。因此,他没有和众人一起逃生。

    他站在屋顶上这样想。所以,当救难队乘着救生艇来救他时,他拒绝了,因为他坚信上帝会来救他。

    后来又来了一艘救生艇,他还是坚信上帝会来救他,所以,他还是毫不犹豫地拒绝了。

    最后来了一架直升机,丢下一条绳索,他仍然想上帝一定会来救他的,所以他又拒绝了。

    结果,大水把他淹死了。

    他的灵魂到了天堂,正巧碰到上帝,于是他质问上帝:“我对您那么虔诚,您为什么不救我?”

    上帝回答说:“我派救生艇、直升机去救你,是你自己不愿被救,才被淹死的,这能怪谁呢?”

    是啊,自己没有把握住从身边溜走的每个机遇,结果被活活淹死,又能怪谁呢?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机遇无处不在,它有时候改变的不仅仅是我们的命运,而且,还能关系到我们的生命。

    并不是所有的人都相信机遇能改变自己的一生,能够让自己一举成名。于是,他们在机遇来临的时候,无法认识哪个是机遇,更不用说用机遇来改变自己命运了。

    成功者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敢于冲锋、主动进攻,善于抓住胜利的时机。机遇从来都不会落在守株待兔者的头上。

    结语:

    机遇从来都有,你抓不到,就让别人得到了。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