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言一行,关乎魅力,关乎发现。和人交往,除了外表之外,我们还可以让自己的言谈举止为自己增加印象分。让话语展现出魅力,让人生充满激情,我们才能在前行的路上收获更多。
一张一弛,说之道
我们生存在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是什么?不是金钱,也不是官位,而是沟通,是说之道。如果我们都不说话,那么这个世界还剩下些什么,剩下的只会是一团死气,社会也就谈不上什么发展了,而这所体现的正是语言的魅力。
一张一弛,说之道。懂得说之道的人才是有大智慧的人,因为他们可以在人际交往中展现出自己的魅力,并且能够吸引到众人的目光。懂得说之道的人,是非常喜欢用语言交流的人,因为他们知道,如果无法交流,就无法体现出人生的价值。
一天,天上的一位神仙闲来无事,就问一直被关在笼子里的鹦鹉:“你愿意到天堂生活吗?”
鹦鹉非常奇怪:“我在这里生活挺好的,为什么要去天堂生活呢?”
神笑着说:“天堂非常豪华漂亮,而且不用为吃饭喝水发愁。”
鹦鹉听完神的话,不由得憧憬起天堂的生活,但是随即便沉默了下来:“天堂是很好,但是我现在也很好啊,每天都有主人帮我打理,不用为任何事情操心,还能和主人聊天、唱歌,这样不是很好吗?”
神又问:“那你居住在这里自由吗?你能从笼子里飞出来吗?”
鹦鹉沉默了,神把鹦鹉带到了天堂,并且把它安放在了翡翠宫,然后就去忙别的事去了。
一年过去了,神忽然想起了鹦鹉,就来看看它:“怎么样,你在这里过得还好吗?”
鹦鹉回答说:“谢谢您,我生活得很好。”
神看着鹦鹉,继续问它:“那你能谈谈在天堂生活和在人间生活有什么不一样吗?”
鹦鹉感慨得说:“这里什么都很好,就是没有人跟我说话,我真的忍耐不下去了,您还是让我回到人间去吧!”
如果没有人交流,没有人欣赏,就算让你住进天堂,也注定是寂寞的。没有交流、没人欣赏的人生注定是悲剧的。每个人在社会中生存都不再是单一的个体,通过交流,不仅可以了解彼此,还可以交到更多的朋友。人际交往是我们一生不断追求的深奥哲学,拥有良好人际关系的人生才是丰富多彩的,才会充满趣味。
深谙说之道的人最重要的就是找到一片适合说话的沃土,这些的人才能展现出自己说的能力。能够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能够把陌生人说成朋友,这样的人才是真正有能力的人。左右逢源的人必然会收获更多的朋友,很多时候,我们总是因为一两句话或者是一两个字说错而失去很多机会。机会不是空想出来,而是需要你走出去,走出去才能认识更多的人,才能多交流,这需要我们每个人在人生的大舞台不断变换角色,这样才能受到别人的认可。
一个人如果深谙说之道,说起话来就会井井有条,并且滴水不漏,这样的人是聪明的人,他懂得统筹规划,会把所有东西都计划好,并且能够通过自己的一张嘴,把所有计划全部实施了,并且能够依靠自己的说之道把所有一切解决掉。
美国的农村,住着一位老人,他有三个儿子,只有小儿子和他住在一起,其他两个儿子都去城里工作了。
有一天,一个人找到了老人,他跟老人说:“老人家,我能带您的小儿子走吗?我想带他去城里工作。”
老人和小儿子相依为命,听到这话,非常生气:“不行,你出去吧!”
“那我给您的小儿子找个城里的女孩当妻子,可以吗?”
老人再次予以拒绝。
这个人继续说:“如果我给您小儿子找的对象是美国首富洛克菲勒的女儿呢?”
老人终于点头了。
这个人马不停蹄地就去找洛克菲勒了,对他说:“尊敬的洛克菲勒先生,我想给您的女儿找个对象,您同意吗?”
洛克菲勒哪见过这样的人:“不行,你出去吧!”
这人继续说:“如果我给您女儿找的对象是世界银行的副总裁呢?”
洛克菲勒同意了。
这个人又去找了世界银行总裁:“尊敬的总裁先生,我想您应该马上任命一个新的副总裁。”
“不可能,我为什么要任命一个新的副总裁?”
“那如果这个人是美国首富洛克菲勒的女婿呢?”
于是世界银行总裁同意了。
一个人辗转于老人、世界首富、世界银行总裁之间,凭借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把本来毫不相干的三个人联系到了一起,而这个人所凭借的就是说之道。本来是不可能的一件事,但是因为有了这个人加入,才使得这件事变为了可能。
现实生活中,我们都希望自己有一张能说会道的嘴,能够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能够谈笑间,净胡沙……当然,想要取得这样的成功,我们就需要时时用心,不断从生活中去学习,不断修炼自己的说之道,这样,我们才能不断成长进步。
说之道发挥作用,在于我们的积累,更在于我们的信心。当一个人自信心足够强大时,他所说出的话就会被自信所感染,就会形成一种气场。一张一弛,说话的时候讲究的就是松紧适度,就是自己要对自己有信心。如果我们对自己说的话都不放心,都不接受,那么,我们谈何让别人接受呢?
让说之道为我们的成功道路添砖加瓦,就要认清说之道的内涵,然后不断激发出说之道的能量,这样,我们才能让自己的人生因为说而大放异彩。
用爱感动世界,用说说服世界
幸福很简单,简单到,我们坚信有人爱我们,我们就会感到幸福。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说:“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幸福就是即使两个对坐无语,也不会觉得无聊,幸福就是彼此打电话,不需过多的语言,只为听到对方的声音。幸福很简单,也很复杂,主要在于我们想得到怎样的幸福,有人认为,锦衣玉食也不幸福,有人则认为一日三餐依然可以快乐每一天。
用爱感动世界,用说说服世界。你说的方向,就是世界的发展方向,只要你相信,你能创造奇迹。有人说,幸福其实很简单,有事做,有人爱,有所期待。爱拥有着让世界动容的力量,如果一个人心中有爱,就会用话语去表达,就会用实际行动去展示。用爱感动世界,本身就是一个奇迹,当你心中有大爱,做出的事,说出的话,也会感染到身边的人。
我们再来看看下面这则故事:
1948年,有一艘船要横渡大西洋,船上有一位父亲要带着小女儿赶去美国纽约港和妻子会合。
海面上异常的平静,碧空如洗,云霓闪动,煞是好看。有一天早上,父亲正在船舱上用刀削着苹果,突然之间,船身发生了剧烈的晃动,父亲倒下了,而刀子则正好插到了父亲的胸口。父亲当时脸色发青,全身颤抖。6岁的小女儿被这瞬间变故吓傻了,想要跑过去扶起父亲,但是却被父亲微笑着拒绝了。
父亲轻轻捡起掉在地上的刀子,慢慢爬了起来,擦掉了刀子上的血迹。
在此之后的三天里,受伤的父亲每天晚上依然为小女儿唱摇篮曲,清晨为她穿好衣服,带她去感受海风的吹拂,聆听海浪的声音,好像什么事都没有发生一样。然而,父亲的面色一天比一天苍白,不仅如此,父亲的脸上还写满了忧伤。
在到达美国的前一天晚上,父亲把小女儿叫到了身边,对她说:“明天,你见到妈妈的时候,一定要告诉她,我永远爱她。”
小女儿非常奇怪:“你明天就能见到他了,为什么还要我去告诉呢?”父亲微笑着抚摸小女儿的头,在她的额头上深深吻了下去。
第二天,船停靠在了纽约港,小女儿一眼就看到了母亲,欢快地喊着妈妈。就这这时,周围的人大声惊叫了起来。小女儿回头一看,原来,自己的父亲已经倒在码头上,胸口被鲜血浸湿了,父亲四周的地面也被鲜血染红了。
医生在做尸体解剖时发现,那把削苹果刀准确无误地刺进了死者的心脏,这位本来应该当场死亡的父亲却多活了三天,而且强忍病痛,没被小女儿发觉。
在医学研讨会议上,有很多人要对这件事进行命名,有人要叫它大西洋奇迹,更有人说要用这位父亲的名字命名。这时,一位老医生站了起来,只见他须发皆白,皱纹深陷,目光慈祥,散发着智慧的光辉。他大声说道:“你们都说够了吧?住嘴吧!这个奇迹的名字,其实就叫‘父亲!’”
在上面的事例中,父亲用爱感动了世界,他是奇迹的缔造者。爱就是不断坚持,哪怕背后会袭来寒风冷雨,哪怕下一秒钟会面对刀山火海,只要心中有大爱,奇迹终究是会出现的。
奇迹的出现并不是偶然的,那是需要我们源源不断的爱换来的。说之道在于心中有强大的力量,而这样的力量可以让我们的话语拥有一种直指人心的力量。用爱感动世界,爱无关大小,只要心中有爱,我们就能说出爱,就能感染到身边的人。
用爱感动世界,用说说服世界,就证明你有着常人难以拥有的气场和力量。放眼成功人士,我们会发现,他们有着不同于普通人的口才,而口才所展现的正是他们的人性魅力。我们可以历数从古到今的人物,哪一位成功者的雄辩能力不是出类拔萃,震古烁今的,从墨子到孟子,从苏秦到张仪,从诸葛亮到魏征……由此可见,说之道在我们身上起着其他任何东西都无法比拟的作用。
成功者永远会彰显一种与众不同的魅力,那些强者无论出现在哪儿,立即就会成为众人瞩目的核心,即使他们不言语,就那儿站着或坐着,也带给人一种特别深刻的印象和威慑的感觉,甚至还能令人不由自主地对他产生依赖感和安全感。他们知道,自己此时该做什么事情,不能做什么事情。
让我们铭记这一天,铭记走到这里所走过的路程。在美国诞生之初,天寒地冻,一群爱国者在冰河岸边,围绕着微弱的篝火取暖。首都已经沦陷。敌人正在逼近。鲜血染红了白雪。
当革命的道路日渐模糊的时刻,我们的国父这样说:“告诉未来的世界……严冬之际,只有希望和美德永存……这个城市和这个国家,在共同的危机下团结起来,一起面对。”
美国,面对我们共同的危机,在这个艰难的冬季,让我们铭记这些永恒的话语。带着希望和美德,让我们再一次勇敢地面对冰冷的现实,迎击即将来临的风暴。让我们的子孙传唱,当我们接受考验时,我们并没有停止,退缩,更没有踌躇不前。我们在上帝的保佑下眺望远方,我们在自由的道路上勇往直前,我们的精神将万古流芳。
这段精彩的演讲词,正出自当今美国总统奥巴马的就职演说。有评论家这样评论奥巴马:他长着一副“总统相”,当他出现的时候,不管是眼神,还是气质,都有一股直指人心的力量,让你觉得他就是应该是总统。他有着“令政客嫉妒的嗓音”,能够充分调动现场的气氛,他的演讲中仿佛带着某种直指人心的魔力,每次都能够让听者激昂。
也许,你会觉得奥巴马太过遥远。其实现实生活中,如奥巴马一般,能够用说说服世界的人不在少数——有的人会用抖擞的精神、丰富的情感、自如的表情显示出超人的才干和魅力,博得的是人的喜爱和青睐;当然,也有的人则会显得窘迫不安、语无伦次或面部表情麻木,让人看到了会感觉到他内心的懦弱。这两种不同的现象,表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气质。我们能否关键是看你能否通过你的面部表情、形体动作、语言等来展示你的个人魅力。
人生没有过不去的“说”
现代社会中,竞争日趋激烈,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强大自己,只有这样,我们才不会被社会大潮所吞没。苦难是一笔财富,当你面对苦难的时候,就要用积极乐观的心态来面对,这样,人生中的“坎”才会因为“说”而解决。
幽默的口才是苦难的劲敌,当苦难来临时,当人生遇到过不去的坎时,我们要展现出自己最阳光的一面,让悲痛离我们远去。幽默是我们口才能力的一种展现,是我们自信、乐观、豁达、宽容等心理素质的外在表现。如果想要成为幽默大师,就要先丰富自己,让自己变得生动起来。
经历的事情多了,我们就会正视现实,笑看一切,面对任何困难,也能付之一笑,而这些将会为我们的幽默增加一道重要的砝码。想要学会幽默的人,总是用心去寻找幽默,但是却忘了去改变自己。如果我们被人生中苦难束缚,就无法抽身而出,这时,我们的魅力就会消失,幽默口才就会离我们越来越远了。
悲观者看玫瑰,会说:“花里有刺。”乐观者则会说:“刺里有花。”生活中的我们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总是因为走不出苦难的圈子,安于此处,不想另作良图,这样,由于心态的作用,幽默就会变成空壳子了,就再也无法焕发出它应有的光彩了。
乔治?桑塔亚那是美国的哲学家,四月的一天,他决定结束他在哈佛大学的任教生涯。
那一天,礼堂中的学生非常安静,乔治却讲得非常有激情,等到最后的时候,他看到窗外有一只知更鸟停在了树梢上,开心地欢叫着。
乔治呆呆地看着窗外,过了好一会,才转过脸来,对学生们说:“对不起,同学们,我要离开了,因为我与春天有个约会。”说完之后,乔治就转身离开了。
乔治的结束语虽然简单,但却富有诗意,而且充满了幽默和对人生美好的向往。忘记苦难,学会笑看人生,我们才能发现人生中的美好,才能说出让人感同身受的幽默话语。
想要让幽默萦绕在我们嘴角,就要充分利用我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只有这样,苦难才会因为我们会说而消失。善于发现,明察秋毫,我们才能发现快乐的根源,才能发现转瞬即逝的幽默素材。
一个乐观的人,他的口才不用多加雕饰,就会变得轻松幽默。快乐是最有具魅力的,它可以让我们抛却烦恼,重拾信心,让彩虹永远在我们的心底绽放。生活总是苦多乐少,越是如此,就越需要我们自己寻找快乐。快乐其实很简单,心灵越简单,生活需求越少,我们就会越快乐。人生在世,百岁光阴,与其每天痛苦悲伤,我们何不选择每天快乐地过呢?
春风满面、谈笑风生的人永远不会遭到别人拒绝,谁不想活出有滋有味的人生,享受有滋有味的天伦?人生有穷尽,但是快乐却无穷时。只要我们需要快乐,想要得到快乐,就应该及时摒弃所有。
有一群年轻人,他们总感觉自己不快乐,于是,就到处寻找快乐,但是越是寻找,却越是找寻不到,反而遇到了很多负面情绪,悲伤、忧愁、痛苦等接踵而至。无奈之下,他们就跑过来向苏格拉底请教。
苏格拉底是著名的古希腊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他和他的学生柏拉图,以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被并称为“古希腊三贤”,更被后人广泛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
“老师,我们苦苦追寻快乐好久,却总是追寻不到,快乐到底在哪里呢?”这群年轻人问道。
苏格拉底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淡淡地说:“你们不要着急,先帮我造一条船吧!”
年轻人听说要造船,就把寻找快乐的事情放到了一边,找来了造船的工具,用了整整七七四十九天,终于锯倒了一棵大树,把树心挖空了,最后,终于造好了一条独木船。
年轻人把独木船推到了水里,请苏格拉底上船。年轻人一边合力划船,一边唱起歌来。苏格拉底笑着问:“孩子们,你们现在快乐了吗?”
年轻人非常开心:“非常快乐!”
苏格拉底说:“其实,快乐就是这么简单,当你专心于某件事的时候,它就会突然到来。”
无独有偶,曾经有一名少年去向智者请教问题,就问他:“我怎么样才能变得快乐,并且能把自己的快乐带给别人呢?”
智者只说了四句话:“把自己当成别人,把别人当成自己,把别人当成别人,把自己当成自己。”
少年思悟良久,终于真正明白了这四句话的深刻含义,开始了自己新的生活。随着行年渐长,他也成为了一位智者。
春天可以让鲜花绽放出动人的笑容,快乐也可以让我们绽放出迷人的笑容。岁月无情人暗换,而只有快乐永远驻扎在我们心间,永远不会消退。我们无权选择人生的终点,但是我们可以选择内心的感受,只要我们感觉到快乐,我们的人生就会受到快乐的感染,变得非常快乐。
人生的每一步都会有事情发生,随时随地都会面对问题,这正是人生对我们的一种考验。如果面对苦难,我们只会烦恼,只会悲伤的话,我们的人生就会被悲观的情绪所左右,而我们的世界也会因此变得一片黑暗;如果我们拥有快乐,人生就会被快乐所主宰,做起事来也会变得非常快乐,处理事情也就会变得得心应手了。
如果苦难来袭,我们要学会忍让,学会用豁达的胸襟而心中的快乐去迎接。海洋中生活的鱼不会因为一点点风浪而惊慌失措,而小河中的鱼只要受到一点异动,就会感觉如临大敌一般,惊恐无状。我们要做的就是海洋中的鱼,要学会快乐,学会用最好的状态来迎接崭新的人生。
失败之后,你要“说”出成功的路
现实生活中,情绪化的人不在少数。不管是遇事不顺,还是别人对我们不好,抑或是遇到了挫折……我们都会发牢骚,找借口,怪天气,怪运气,怪别人……但是这样,我们不仅无法把问题解决掉,更会让我们前行的道路越走越窄。与其伤人伤己,不如调整好心态,让自己从低谷中走出来,这样我们才能“说”出成功的路。
失败是成功的试金石,当失败出现,我们要做的就是不要被失败的阴影所笼罩,要学会摆脱,驱散阴影。失败之后,我们需要的是自救,依靠自己的语言让自己从危机中摆脱出来,这样,我们才能“说”到更加光明的未来。
在纽约,有一个家喻户晓的面包品牌——迪巴诺。这家公司生产的面包在美国销量一直领先,但却在自己的地盘里摔了一个大跟头——附近的一家大饭店从没有向他们买过一块面包。
为了啃下这块“硬骨头”,迪巴诺公司创始人迪巴诺先生亲自出马,每周都要拜会这家饭店经理,希望对方可以签下合同。不过,4年的时间,迪巴诺每次都是无功而返。
这么多年的失败,让迪巴诺意识到,自己必须改变销售技巧。于是,他一改过去的做法,开始对饭店经理本人格外关注起来。他调查了饭店经理的爱好和热衷的事物,了解到饭店经理是饭店协会的会长,热衷于美国饭店协会的事业,一直坚持参加协会的每一届会议,不管会议的时间、地点如何。
这些信息的掌握,迪巴诺渐渐有了新的战术思维。一段时间过去后,他再次来到这这家饭店。
坐在饭店经理的对面,迪巴诺不再滔滔不绝地讲述自己的品牌,而是以协会为话题,像老朋友一般聊起天来。结果,这感染了饭店经理,他神采飞扬,兴趣浓厚,和迪巴诺谈了30分钟有关协会的事项。最后,他还热情地邀请迪巴诺加入该协会。
这次谈话,让迪巴诺的事业版图进一步扩大了。就在几天之后,他就接到了饭店采购部门打来的电话,请他把面包的样品和价格表送去。这个消息让迪巴若欣喜若狂,他为自己的知己知彼感到兴奋,更为自己多了个心眼而欢呼雀跃。
一次次失败之后,迪巴诺没有选择放弃,而是依靠“说”,为自己打开了成功的道路。失败只是暂时的,只要我们坚持,一切都会在意料之中。
承认失败,勇于面对苦难,学会自救,正是我们展现魅力的最佳手段。我们要严格对待自己,不要让自己总是轻松地生活。失败的发生也就只是人生轮回的一小部分而已,放下已经过去的,找寻即将到来的,这样,我们才能成长起来。
多数时候,我们是需要自己逼自己一把的,尤其是在失败之后,如果不逼自己一把,不给自己一个动力,那么,我们是很难翻身的。给自己一个动力点,给失败的人一个动力点,让其果断从黑暗的阴霾中站出来,这样,说之道才能彻彻底底地展现出来,而失败也会选择远离。
拿破仑年轻的时候,又一次去郊外打猎。突然,他听见不远处有人喊救命,便快步走到河边,看见有一个男子在水中挣扎。
这河并不宽,拿破仑不但没有跳下河去救人的意思,反而端起猎枪,对准落水者,大声喊道:“你若再不自己游上来,我就把你打死在水里!”
那人见求救无望,反而更添一层危险,便只好奋力自救,终于游到了岸边。
身边的随从脸色不禁有些难看,小声嘟囔着:“这也太残忍了!连一点爱心都没有。”
拿破仑还是听到了,但却心平气和地对随从说:“我之所拿枪逼迫让他自己游上岸来,是想告诉他,自己的生命本就应该自己负责,唯有在逆境中懂得自救的人以后才能昂首挺胸地走过人生之河。”
就像《鲁宾逊漂流记》和《汤姆.索亚历险记》中的主人公,都是在身陷绝境的情况下,还能冷静下来自己寻找“出口”,坚持不懈地努力,最终摆脱困境。
那么,我们不妨把“自救”的含义再扩展一些。没有人不知道“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法则,如果适应不了大环境,最终只有被淘汰,就像几亿年前的恐龙。自救,就是在审时度势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与周围的事物、人或自然去磨合,扼住“求生点”,从而转换局势。从适应环境到利用环境,自救的门道也就算是炉火纯青了。
想要自救,就要说出一些提升士气的话语,如果你所说出的话总是为自己泼冷水的话,就算自己再有动力,也会瞬间消失。其实,每个人遇到各种苦难或厄运的概率是相同的,不同的是各自对待困境的态度。失败之后,你最应该做的就是改变态度,调整说的方式,这样,我们才能自我激励,才能成功。
遇到困境,总是环顾左右、希望别人拉一把的人,也许能较快地逃离暂时的不幸,但在不远的前方还有多少困境,谁也无法预料。他们一旦失去外界的援助,大多在困境中不能自拔,甚至自甘堕落。而在逆境中懂得自救的人,也许在苦痛中煎熬的时间会长一些,但他们从中锻炼并增强了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当再一次身处逆境时,就能变得从容而机智。
失败之后,你要“说”出成功的路。失败和苦难总是不期而至,我们何不坚强一些,把所有问题看淡一些,继续在黑暗中前行,自己给自己点一盏明灯,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透过黑暗,看到光明,而说也将会让我们在黑暗中看到更多美丽的风景。
拒绝靠“说”,“说”要有度
在现实社会中,我们不是单一的个体,而是与社会紧密相连的社会人,这就注定我们每天打交道之不可避免,这时就需要我们分清主次,接受自己应该接受的,拒绝自己应该拒绝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处理好身边的人际关系和身边的事。拒绝,需要的就是能说,但是说要适度,多一分不行,减一分不可。
对他人的困难急人所急,热情帮助,这都是应该的,但前提一定要量力而行。如果遇到做不到的事情,就要学会拒绝。但是,直截了当地说“不”,会使对方感到失望和尴尬,不利于和谐的人际交往。所以,擅用表达策略和交际技巧,给出一个合乎对方期望的回答,即使是拒绝,也能让对方很容易地接受。
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永远不拒绝他人是不可能的。我们不要因为拒绝而让自己失去魅力,要学会恰合时宜地拒绝,也许你会认为这样的拒绝会非常困难,但是这才是我们展示说之道,展示个人魅力的关键时刻。深谙说之道的人会委婉而坚定的拒绝,因为他们知道自己能力有多少,能够做成多少,既然无法完成,就要动用说的力量,让拒绝有度。
拒绝的时候,恰当地表达,温和而坚定地说明自己的情况,那么,不但可以让对方遭受拒绝后失望和不满情绪降到最低,而且还会给人以简单真诚的印象,有利于日后双方和谐的交往。
曾经,美国某报纸为了增强影响力,几次三番地邀请林肯去参加他们内部的编辑大会。林肯推脱不下只好勉强答应,对方欣喜若狂,并想趁势把林肯作为该报的“品牌”。
林肯觉得自己并非一个编辑,所以出席这样的会议不大合适。为此,他想用一个小故事让报社的领导明白,不要再邀请自己出席这样的大会了。
“一次,我在森林中遇到了一个骑马的妇女。我停下来让路,可是她也停了下来,目不转睛地盯着我的面孔看。”
她说:“现在才相信你是我见到过的最丑的人!”
“你大概讲对了,但是我又有什么办法呢?”
“当然有办法了,虽然你生就这副丑相是没有办法改变的,但你还是可以待在家里不要出来的嘛!”
大家为林肯幽默的自嘲而哑然失笑。林肯巧妙地表达了自己的拒绝意图,温和但却让人在愉快地氛围中领悟到他的意图。
任何事都接受,都去做,是非常不明智的,温和而坚定的拒绝,可以让对方看到你的良苦用心。对别人提出的要求,永远点头,并不能让我们得到什么,更会因为一味的同意,而把我们自己逼上绝境。林肯的拒绝知道就在于,他选择了引用一个故事,委婉地拒绝了对方的请求,进而使得自己从中抽身而出。
生活中,有很多人不会说“不”,也有人不敢说“不”。比如一个门卫,明知道不出示通行证的人不能放过,却不敢拦阻上司家人的车;一位鉴赏家明知道是赝品,却不好意思驳朋友的面子而向外人道出不是真迹的缘由。
然而往往,越是想讨好每一个人,越是达不到众人满意的结果。岂知越是想讨好每个人,最后谁也没讨好,因为,过多的逢迎让所有人都不曾注意到我们的“好”,却反而责备可能的不周到。越是想对得起每一个人,就越有可能谁都无法满足。要知道,一个人的精力、体力都是有限的,不可能顾及到每一方面。除此之外,我们自己的阵脚也被扰乱,原有的方寸也会变得不再平衡。拒绝靠“说”,说能让拒绝充满弹性,更能让我们在不撕破面子的基础上,达到拒绝的目的。
白雪前些日子打电话回原来的公司向老同事问好,不料同事的一句客套话就把她的好心情搅没了,她分明听见有人在电话那头诉苦:“天气好热呀,你走了,都没人给我们买可乐了。”现在想想,白雪真的很后悔,要是当初刚进公司时,不依着那帮懒人,后来就不会有那么多的麻烦,落了个不得不离职的下场。
白雪刚进公司时,觉得自己是个新人,一定要赶快融入办公室的小圈子里面去。于是她着意地巴结同事们,每逢休假日值班,只要谁开口,她都答应,为此不知浪费了多少个休假日,久而久之都变成值班专业户了;平时上班,白雪总是早早就到了,收拾台面,打扫办公室,只要谁说一句“没吃早餐好饿呀,有没有什么东西填肚子?”白雪就赶紧拿出自己买的牛奶麦片,送到他们手上;炎炎夏日,白雪还经常买些冰镇可乐带给大家喝。她成了大家公认的“大好人”。
但是,随着白雪身上的“新人”标签渐渐被摘掉,她的工作也渐渐繁忙了起来,这让经验还不够丰富的白雪有些应付不来。因此,白雪把大部分精力都花在了工作上,不再像以前一样帮同事们擦桌扫地买早点了。可没想到的是,她这一“撂挑子”,同事们却开始纷纷抱怨了起来,有的还当着白雪的面开涮:“哎呀呀,我们小雪也是公司的老人了嘛,年纪不大,还真有老员工的做派了。来来来,辛苦一下,帮我把这份材料送到经理室去吧。”没办法,碍于情面,白雪只能耐着性子继续当他们的勤杂工。
不仅是同事们拿他当“服务员”,白雪的顶头上司也会时不常地让她做些额外的工作,这些事说是工作,但其实绝大多数都是上司的“私事”。同事们有不合理要求,白雪还能以一句“那不是我分内事”推托,但顶头上司开口了,白雪就真的只能硬着头皮上了。
有一次,白雪的顶头上司派她去车站帮忙接一个亲戚,白雪虽然手里有一大堆工作要做,但还是答应了下来。结果,她刚一出公司的大门,就被出差回来的老板撞了个正着。当时正式上班时间,老板张口就问:“白雪,你这是去哪啊?”这是去替上司办私事,白雪哪敢实话实说?于是她只能硬着头皮编瞎话,说是出去招工。
结果后来,老板从别人那里知道了事情的真相,把白雪叫过去狠狠地训了一顿,说她身为人事部职员都不能做到“诚信”二字,又怎能管理他人呢?再说,你的工资是谁发给你的?你凭什么在工作时间去给别人办私事?
在老板眼里留下了这样的坏印象,还在公司待下去只会自讨没趣,于是白雪递交了辞职申请,老板也并没有挽留她。“人见人爱”的她就这样黯然离职了。
我们常说,距离产生美,这不是毫无根由的,与同事相处,保持适当的距离是应该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私密空间,不要等到别人厌恶的时候再幡然醒悟。我们都不是三头六臂的怪物,有些事情是我们力所不能及的,既然无法完成,就要选择适时抽身而退。
学会拒绝,学会区分,这样,既能保护自己,又能让我们产生吸引力。温和而坚定,优雅而明确,如此能进能退,在守住自己底线的同时,也赢得了他人的尊重与认可。
拒绝对方时要保持一个温婉而平和的态度,也就是说不要在他人一开口时就断然拒绝。对他人的请求流露出不快的神色,或坚持完全不妥协的态度,都会让人感到难堪。要懂得给对方一个面子或退路,实际上也是给自己一段纽带。我们应以真诚可亲的态度,耐心地让对方把话说完。然后,诚恳而明确地说出事实,开诚布公。委婉地道出苦衷,坚定地说出原则,必能获得朋友的谅解,赢得对方的尊重。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