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译成功人生的个性密码-自立自强争得实力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第七章第三节自立自强争得实力 (1)

    自立的精神

    “自立者,天助也”这是一条屡试不爽的格言,它一早已被漫长的人类历史进程中无数人的经验所证实。自立的精神是个人真正的发展与进步的动力和根源,它体现在众多的生活领域,成为国家兴旺强大的真正源泉。从效果上看,来自外在帮助只会使受助者走向衰弱,自强自立使自救者兴旺发达。

    最大的奴隶并不是那种被暴君所统治的奴隶,而是那些在道义上无知、自私和邪恶的奴隶。一个在心灵上处于如此奴化状态的民族是不可能通过仅仅靠改变主人或改变制度就能获得自由的。

    贫穷非但不会变成不幸和痛苦,通过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自助实干,它也许会转化成为一种幸福;它能唤起人们奋发向上的激情,并为之勇敢地战斗。

    自助和受助这两个事物,虽然看起来是相互矛盾的,然而他们必定相互结合才是最好的——高尚的依赖和自立,高尚的受助和自助。

    自力更生和自己战胜自己将教会一个人从自身力量的源泉中吸取动力,从自己的力量中品尝到甜蜜的味道,学会正确地劳动以供养自己的生活,并认真地扩展服务于属于自己美好事物的职责。

    自立的精神,它是一个民族力量的真正源泉。

    最穷苦的人也有登极顶峰的时候,在他们走向成功的道路上没有被证明根本不可战胜的困难。

    拥有财富被证明比出身条件低贱对人生的成长起更大的阻碍作用,成功的大门时刻为那些吃苦耐劳的人敞开着。

    早年遭遇人生的艰难和不利于自己的困境还真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必要的条件。

    无论别人的感激显得多么明智和多么美好,从事物本身的性质来讲,人们自己应当是自己最好的救星。

    自立自主方可驾驭人生

    “在我的生活中,我就是主角。”这是台湾作家三毛的自信之言。

    你是你命运的主人,你是你灵魂的舵手。

    生命当自主,一个永远受制于人,被人或物“奴役”的人,决享受不到创造之果的甘甜。人的发现和创造,需要一种坦然的、平静的、自由自在的心理状态。自主是创新的激素、催化剂。人生的悲哀,莫过于别人在替自己选择,这样,即成为别人操纵的机器,而失去自我。

    人生一世,草生一秋。活就要活出个色彩,留也要留下个良迹。

    我们要做生活的主角,不要将自己看做是生活的配角。要做生活的编导、主角,而不要让自己成为一个生活的观众。

    我们要做自己命运的主宰。心理学家布伯曾用一则犹太牧师的故事阐述一个观点:凡失败者,皆不知自己为何;凡成功者,皆能非常清晰地认识他自己。失败者是一个无法确定地对情境作出反应的人。而成功者,在人们眼中,必是一个确定可靠、值得信任、敏锐而实在的人。

    成功者总是自主性极强的人,他总是自己担负起生命的责任,而绝不会让别人虚妄地驾驭自己。他们懂得必须坚持原则,同时也要有灵活运转的策略。他们善于把握时机,摸准“气候”,适时适度、有理有节。如有时需要“该出手时就出手”积极奋进;有时则需稍敛锋芒缩紧拳头,静观事态;有时需要针锋相对,有时又需要互助友爱;有时需要融入群体,有时又需要潜心独处;有时需要紧张工作,有时又需要放松休闲;有时需要坚决抗衡,有时又需要果断退兵。有时需要陈述己见,有时又需要沉默以对。有时要善握良机,有时又需要静心守候。人生中,有许多既对立又统一的东西,能辩证待之,方取得人生的主动权。

    善于驾驭自我命运的人,是最幸福的。在生活道路上,必须善于作出抉择:不要总是让别人推着走,不要总是听凭他人摆布,而要勇于驾驭自己的命运,调控自己的情感,做自我的主宰,做命运的主人。

    要驾驭命运,从近处说,要自主地选择学校,选择书本,选择朋友,选择服饰。从远处看,则要不被种种因素制约,自主地择定自己的事业、爱情和崇高的精神追求。

    你的一切成功,一切造就,完全决定于你自己。

    你应该掌握前进的方向,把握住目标,让目标似灯塔在高远处闪光;你得独立思考,独抒己见。你得有自己的主见,懂得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你不应相信有什么救世主,不该信奉什么神仙和皇帝,你的品格,你的作为,就是你自己的产物。

    的确,人若失去自己,则是天下最大的不幸;失去自主,这是人生最大的陷阱。赤橙黄绿青蓝紫,你应该有自己的一方天地和特有的色彩。相信自己创造自己,永远比证明自己重要得多。你无疑要在骚动的、多变的世界面前,打出“自己的牌”,勇敢地亮出你自己。你该像星星、像闪电、像出巢的飞鸟,像出墙的红杏,果断地、毫不顾忌地向世人宣告并展示你的能力,你的风采,你的气度,你的才智。

    自主的人,能傲立于世,能力拔群雄。能拓开自己的天地,得到他人的认同。勇于驾驭自己的命运,学会控制自己,规范自己的情感,善于布局好自己的精力,自主地对待求学、就业、择友,这是成功的要义。要克服依赖性,不要总是任人摆布自己的命运,让别人推着前行。

    人是生来就受到主客观方方面面牵制的。做—个人,将自己的愿望约束在条件许可的范围内,就少了许多痛苦。你也许不能改变别人,但你能掌握自己,支配好自己,这本身就不失为智者的表现,不失为一种充实,不失为一个称得上幸福的人。

    唐代高僧寒山与拾得两人的对话,很值得玩味。

    拾得问:“世间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又如何处之?”

    寒山答曰:“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再过几年,你再看他。”

    对他人的讥讽、贬损之言行,不为其扰心,不被其击倒,保持一份平静洒脱的心境,能处之泰然,是不易的。然而,这确是战胜困厄、收获成功的良好品格。

    一个人要会欣赏自己,器重自己,信赖自己。有了这种心态,你就不会轻易视他人的眼色行事,而保持住自己独特的奋争个性。

    强者须自立

    自立是自主的亲密朋友,勇于自立的人才会有坚强的自信。

    1.国外青年的自立精神

    在西方世界中,青年人较强的自立意识值得我们效法。尊重个人价值、个人尊严是自立、自强观念的核心。美国人的自立意识是生活方式中的最根本观念,是信奉个人主义。其含义是相信每个个人都具有价值,都应按其本人的意愿和表现来对待和衡量。这种个人主义同自私自利不同,它表现在社会实践中,对个人独立性、创造性、负责精神和个人尊严的尊重。在家庭中,孩子应受到作为一个个人所应受到的尊重。成年后,他们对自己的生活和前途有选择的权利和自由,从而对自己的遭遇,不论好坏都由自己负责。父母只能起“咨询作用”,不能为儿女代为安排个人的事宜。成年儿女一般都自立门户,独立生活。

    在美国的一些大学生中,尽管父母有钱,也不愿仰仗他们。毕业后找不到合适的职业,用不上专业特长,宁可降格以求,大材小用,目的是要有工作,自己挣钱独立生活。

    这些大学生中,自力更生、勤工俭学的占较大比例,“花花公子”式的是少数。学生在学校里“打工”,维护环境卫生等,收取一定报酬。他们并不以各种杂工为耻,都能尽职做好。因而该国的大学生当临时工的不少,他们养成了劳动习惯,增长了社会知识,还学会了某些技能,也解决了部分学习费用。

    第七章第三节自立自强争得实力 (2)

    在日本,有一本《20岁的年轻人必须尝试的50件事》的畅销书,书中阐述的一个观点是要求青年“在生活目标上做一个‘不孝者’——你的一生不属于你的父母”。鼓吹的就是这种自立于世的意识。

    在西方世界,青年们都有较强的自立意识。美国有一位有名的富豪,为自己大学学成的孩子举办了毕业酒会。他举着一杯100美金的酒,对众人说:“我今天真高兴,因为从现在起,他应该落到地面,自己走他的路了。”

    这个富豪之子,只身到了纽约,租了一间小公寓,自己闯荡江湖。23岁的他,再不要父母的呵护,不要父母的供应,而义无反顾地走自己的路,向着成功的阶梯攀登。

    “向父母要钱是件不光彩的事。”在日本,不少大学生建立了这样的观念。日本是个重教育的“学历社会”。进入大学学习,学费、书费、生活费用不少。大学生们普遍在业余兼工,勤工俭学,来贴补学习费用。他们认为,除必要的费用依靠家里提供外,应尽量自己解决读书的各种开销。他们认为向大人频频伸手很不光彩。男同学向家里要钱,更怕女同学看不起他。即使是家境极好的学生,也耻于得到父母的资助。

    “把巨额金钱留给孩子们的父母最终将使孩子的创造力和生命力枯萎”,一个世纪前,美国钢铁大王安德鲁?卡内基这样断言。

    1992年,有3位经济学家对拥有15万以上遗产的继承人纳税记录作了调查,发现这些人已停止工作的竟占20%。他们的结论是:“很多有钱人不知不觉地就把孩子们搞垮了。”

    2.生活属于你,任君自选择

    你要有自己的主见,应明白自己真正爱什么,恨什么,喜欢什么,厌恶什么,不要轻易为流行的时尚所左右,不要随便落入别人设计的框架中。你应该有自己独特的个性,拥有自己特有的生存方式,而不要被别人牵着鼻子走,以别人的眼光来规范自己的举止,改变自己的习性。生活属于你,任君自选择。成才的道路在你脚下,一个志于成才的青年,就要做一个堂堂正正的自主自立自强自信的人。

    光会蜷伏在母亲翅膀下的雏鹰,充其量不过是只柔弱的“鸡”,而绝不会成为搏击万里云天、俯视苍茫大地的雄鹰。

    青年人要勇于自强自立,不要仰仗父母的保护伞。要自信本人的能力,自己探出一条成才之路来。过多的依附、仰赖,只能造就平庸孱弱、无所作为的凡夫俗子;过分的温存、溺爱,只能消磨意志,磨平锐气,养育娇嫩的花朵。

    在中国,几千年来,青年人依赖父辈的传统很顽固,自主意识淡薄。但是,历史上也不乏有鼓励子女自强自立的有识之士。清代画家郑板桥老年得子,却并不溺爱,而是力促他自立,要求他:

    淌自己的汗,

    吃自己的饭,

    自己的事自己干。

    靠天靠人靠祖宗,

    不算是好汉。

    在传统的意识中,人们崇尚出身门第,欣羡继承权,而自我创业的意识淡薄。在当今的社会里,应提供给后代以“工具箱”,而不是万贯家产。对于青年人,确立不依赖父母长辈,一切靠自己独立创业的自立意识,则是明智的;若是一切都仰仗父母,做蜷伏在先辈脚翼下的小鸡,是最没出息的。

    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大潮正冲击着传统意识的大堤。当代中国青年中,自立意识在逐步成长。青年们开始意识到仰仗家庭并不光彩,而是要用自己的双脚去走路,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自立于社会才会感到无限自豪。

    有一位大学毕业、“托福”已过关的女青年,告别了曾为“无冕之王”的家庭生活,没有特权关系,没有父母的绿荫,只身到深圳特区闯荡。为了求职,不知跑了多少家单位,也记不清写了多少信,碰了多少壁。她总结自己求职的体会说:“在这里找工作,你必须具有‘五心’:坚强的信心,打持久战的耐心,没有工作时的开心,自得其乐的童心,遭人拒绝而不伤心。还必须具有‘五劲’:缠劲、赖劲、说劲、玩命劲和脸厚劲。无论如何,你不能退缩,更不能自暴自弃,要学会自我安慰、自我爱恋、自我调节。这里,没有谁会给你施一点廉价的同情,也没有谁会注意到那个靠在路旁树上已累得病得十分羸弱的小女孩。”

    摆脱对父母的仰仗依赖,经风霜雨雪的历练,正是我们这一代青年需要培育的良好品格。在充满竞争的时代,只有勇于闯荡、自立自强,方可大有作为。

    成功始于觉醒。这个觉醒就是确立自信自强意识,即认识到自己一定要成功,一定能成功。“慷慨丈夫志,可以耀光芒”(唐?孟郊诗句)。这个志,就是自信和自强。刚毅似铁的信念,贞如翠柏的情操,坚如磐石的意志,硬如松竹的骨气,是自信自强者特有的风貌。

    是人才,就应做一个强者。强者从不会轻易地熄灭旺盛的理想之火,从不会草率地退出搏击的人生舞台。只要他们恪守“丈夫”之志,握住自信之犁,就一定能够拓开成才的金光大道。

    凭借自己的力量前进

    日本著名企业家松下幸之助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狮子故意把自己的小狮子推到深谷,让它从危险中挣扎求生,这个气魄太大了。虽然这种作风太严格,然而,在这种严格的考验之下,小狮子在以后的生命过程中才不会泄气。在一次又一次地跌落山涧之后,它拼命地、认真地、一步步地爬起来。它自己从深谷爬起来的时候,才会体会到‘不依靠别人,凭自己的力量前进’的可贵。狮子的雄壮,便是这样养成的。”

    无独有偶。美国石油家族的老洛克菲勒,有一次带他的小孙子爬梯子玩,可当小孙子爬到不高不矮(不至于摔伤的高度)时,他原本扶着孙子的双手立即松开了,小孙子于是也跟着滚了下来。这不是洛克菲勒的失手,更不是他在恶作剧,而是要小孙子的幼小心灵感受到:做什么事都要靠自己,就是连亲爷爷的帮助有时也是靠不住的。意味可谓深远。

    人,要靠自己活着,而且必需靠自己活着,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尽力达到理应达到的自立水平,拥有与之相适应的自立精神。这是当代人立足社会的根本基础,也是形成自身“生存支援系统”的基石,因为缺乏自立精神和自理能力的人,连自己都管不了,还能谈发展成功吗?即使你的家庭环境所提供的“先赋地位”是处于天堂云乡,你也必得先降到凡尘大地,从头爬起,以平生之力练就自立自行的能力。因为不管怎样你终将独自步入社会,参与竞争,你会遭遇到远比学习生活要复杂得多的生存环境,随时都可能出现或面对你无法预料的难题与处境。你不可能随时动用你的“生存支援系统”,而是必需得靠顽强的自立精神克服困难,坚持前进!

    自立,是立身、立志,从而把握主动生存和自如生存的关键。当今世界,重视青少年的自立教育已成为重要趋势。因为在市场经济、知识经济接踵而至的时代,对自立精神和自立能力的优化,不仅是新技术革命的需要,更是能力培养的智能化的需要。新技术革命所依赖的正是牢固树立在自立基础之上的创新精神;能力培养的智能化所不可缺失的正是在具有强大自立能力基础上的独创性思维。同时,市场经济体制所苛求的自主意识,知识经济所强调的自主创新,也都要求强有力的自立精神和自立能力的支持。这一切,都把对自立精神的觉悟推到了前所未有的显赫地位。因此,说它是主体意识觉醒的庄严宣言,一点儿也不含有夸大的成分。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