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译成功人生的个性密码-打开眼界优化个性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第九章 优化个性的途径——命运转机的通路

    第一节打开眼界优化个性 (1)

    思想或认识是一切的先导,它是指导我们行动的指南,也是支撑我们行动的内力。只有先有正确的思想、认识,才能进行正确的行为。要认识到我们成长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等等都不是十全十美的,有许多的无奈和缺憾,还有很多的错误。周围环境为我们的正确完善的成长做的准备微乎其微。社会文化传给我们的错误的东西并不比传给我们正确的东西少,而且这很多是在我们生命之初还没有辨识能力的时候,潜移默化内化为我们思想及个性的一部分,而且是最基础的一部分。

    当我们长大,认识到许多不足,当我们希望自己的性格得到优化,希望在自身主动的锻炼中和在外界的影响下,获得某种程度的改善和发展时,又往往会屈从于习俗、权威、舆论或功利的意图,而忽略了自己和环境的长远需要,忽略了自我的天性基调,忽略了生活本身。这使我们在努力过后,在成功里仍无法获得发自内心的满足和喜悦;使我们走了一步,又发愁下一步,把发展变成一种没完没了的应付,使成长沦为一种扭曲。所以必须有正确的思想和认识,要得到它,必须先打开双眼,以发展的眼光追究自己的品格,这对一个人的命运有如清风、阳光,会让你感到发展正是你所需要的,会让你觉得每一步都是在为今后铺路,会让你觉得生活越来越有味道。

    所谓打开眼界,首先要敢于审视那些被世俗认为是天经地义的想法和事实,用自己的头脑和知识去透视它的内在价值;凭自己对自己的了解,找到自我价值,再对这两种价值作出公正的比较和开放的探讨,看一看哪种价值更有时空含量,哪种价值更益于自己的起飞;找一找自己曾迷恋的个性特质中,哪些色彩艳丽,但并非属于自己;哪些珍贵深刻,可以留作心灵的营养;哪些浮华无聊,须淘汰掉,而哪些一触即通,能引起一种回归的共鸣。然后,以留下的精华为参照,朝着最适于自己的取向奋斗。

    在剖析中改变

    认真分析自己在孩童时代所受到的家庭教育,分析早期教育给自己的性格造成的影响,是正确认识自己性格的必要前提,同时也会对成功地进行性格修养产生积极的作用。

    第一,分析某些不良性格的来源,可以更好地掌握克服它的办法。高中生李靖,原来很任性,情绪不稳定,忽冷忽热,待人忽亲忽疏。后来,通过对自己孩童时期所受的早期教育状况的分析,他发现自己任性的坏性格,主要来源于父母的过分溺爱。病根找到了,药方也就容易找了。他认为,在过分溺爱情况下形成的不良性格,只有在严格的自我要求和刻苦的锻炼中才能克服。他告诫自己:“小时候父母娇惯溺爱我,现在我自己不能娇惯溺爱自己。”于是,他给自己规定了严格的生活制度和行为规范,从日常生活的每件小事做起,严格地要求、监督和约束自己,顽强地克制自己的不正当冲动和任性,对自己一点也不放任、迁就和原谅。每发生一次违反行为规范的事,他就采取一次“自我惩罚”手段,如:不准吃自己最爱吃的东西,不准看自己最爱看的电影。经过一段时间严格的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以后,他小时候形成的任性等坏脾气被逐步克服,自持能力不断增强,后来他变成了能够成功地进行自我掌握和自我控制的人。

    第二,及时发现早期教育中的不足方面,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加以弥补。放映员小陈,个性孤僻,不合群。虽然他很想和人交往,可是一和别人在一起,就感到别扭、不自然,不像一人独处那么无拘无束。原先,他认为自己的不合群是“天生如此”,改变不了的。后来,在分析早期教育对自己性格的影响时,他发现自己的孤僻并非天性,而是早期教育不良造成的。原来小陈家在农村,在他四、五岁时,父母每天要劳动,没有时间照料他,就把他关在家里。这样,他从小失去了和小伙伴一起玩的机会,养成了一人独玩的习惯,长大后,不习惯于和他人交往,形成了孤僻的性格。于是,他针对自己从小形成的孤僻倾向施加反作用力,即有意识地积极参加交际,扩大和别人的交往,不断克服和人交往时拘束、不自然等毛病,进行交际能力的“补课锻炼”。经过较长时间的认真锻炼,缺乏交际的弱点得到了弥补,和人交往的能力明显提高,后来成了同伴中的一名活跃分子。

    第三,以批判性的眼光,分析和解剖自己性格上的缺陷,坚定克服它的决心。打字员小马,个性倔强,脾气固执,三天两头跟人顶牛。有人劝他改改脾气,他说:“我生来就是这个脾气,要我跟别人点头哈腰,逆来顺受,我办不到。”后来,在朋友们的帮助下,他分析了固执倔强性格形成的原因,发现主要是因为从小受到父亲的“棍棒教育”,稍有差错就挨一顿揍,常常揍得不合理,因此在幼小的心灵中产生了反抗意识。越挨揍,反抗意识越强烈,倔强性格就这样形成了。这个分析使他受益不小。他懂得了,自己倔强固执的性格,是在不懂事的时候,在不合理的家庭教育下,形成的一种不良性格。现在懂事了,不应该继续让这种不良性格支配自己,于是下决心克服它。每当又要跟别人顶牛时,他就提醒自己:“你还想让小时候形成的不良性格,继续支配自己吗?”通过这种自我暗示,来顽强地克制自己的冲动。久而久之,他成了谦虚、和蔼、很受人欢迎的人。

    第四,努力消除父母亲不正确的教育方法造成的某些不正常的心理状态。新兵小杜参军来到部队后,开始时胆子十分小,不敢走夜路,夜里独自站岗时,听到树叶沙沙响也要吓得心惊肉跳。在分析了自己怕“鬼”心理产生的根源后,他认识到这是从小父母经常用“鬼”吓唬自己的缘故。以后再在夜里单独站岗时,紧张心理一产生,他就自己嘲笑自己:“这么大的人了,还用小时候父母编造出来的假话吓唬自己,真是笨蛋。”通过经常的自我嘲笑、自我勉励和自我锻炼,小杜自小形成的夜晚不敢单独活动的不正常心理状态,不断得到克服,他不但夜里单独活动时不再害怕了,而且还成了善于进行夜间活动的“夜老虎”。

    以上几例说明,在早期不良教育中形成的性格弱点,是可以在自我修养中得到克服的。那种因为从小没有受到良好的家庭教养,没有在儿童时代形成优良的性格基础,就自怨自艾,并以“自小就是如此”为理由,原谅自己的性格缺陷,是没有道理的。

    个性修炼的扬长补短

    既然人们的气质类型对性格有重要影响,人们也就自然希望自己能有一个好的气质类型。那么,哪一种气质类型更好一些呢?如果我们这样提出问题,那就错了。事实上,气质类型只有表现形式不同,并无好差、优劣之分。每一种气质类型都有优点,也都有缺点。例如,胆汁质的人精力充沛,行动敏捷,但急躁易怒,好发脾气;多血质的人活泼、热情和亲切,但易草率,情绪不稳,兴趣爱转移;粘液质的人沉着冷静,但容易反应迟钝,缺乏生气;抑郁质的人感情比较细腻,观察细致,敏感,但又比较孤僻和多虑。进行性格修养,重要的并不在于自己的气质类型好不好,而在于善不善于针对自己气质的特点,扬长补短。

    比如,胆汁质和多血质气质类型的人,其长处是精力充沛、行动敏捷、活泼热情,性格修养中就应当充分利用这些积极方面,为自己培养豁达开朗、愉快乐天等优良性格特征。粘液质气质类型的人,应当充分利用沉着、冷静等积极方面,培养自己谨慎、持重等优良性格特征。具有抑郁质气质类型的人,则应充分利用感情细腻、观察细致的积极方面,培养自己细心、耐心和韧性等优良性格。气质类型各有千秋,我们在性格修养中也应当各有侧重,豁达开朗固然很好,文静深沉也自有优点;粗犷豪放受人欢迎,耐心细致也同样为工作所必需。自己的气质类型最接近于哪种优良性格,就首先努力培养好这种性格。要通过有意识的自我培养,把自己气质类型的优点充分发挥出来,而不要把这种优点掩盖起来,更不要使这种优点被埋没掉。

    在“扬长”的时候,也要注重“补短”,即针对自己气质类型上的弱点进行修养,通过主观努力,弥补气质类型上的缺陷。比如,胆汁质的人,要针对急躁、任性、易发脾气的缺陷,加强对脾气的克制,加强自制能力的培养;多血质的人要针对易草率、情绪不稳和兴趣爱转移的缺点,加强坚定性和对事业专注性的培养;粘液质的人,要针对容易显得呆滞和缺乏生气的缺点,重视培养行动的敏捷性和饱满的精神状态;抑郁质的人则应针对怪癖和好忧虑的缺点,重视培养开朗和好交际的性格。如果我们既注重了“扬长”,也注意了“补短”,气质类型在我们的性格发展中就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第九章第一节打开眼界优化个性 (2)

    人的生理特征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遗传因素只是气质最初的基础,后天的教育、实践以及自我锻炼,都能使由遗传得来的气质类型发生变化,得到改善。

    人们大脑皮层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可以在锻炼中得到改变。原来属于弱型或不均衡型的神经活动类型,通过锻炼可以变成强型或均衡型。铁匠的双臂特别粗壮,体操运动员的臂肌超过常人,就是因为经常锻炼的缘故。身体的某一部位经常被运用就会发达起来,神经活动的机能也是这样。某种机能在神经活动过程中原来很弱,但如果经常运用它,就会得到锻炼和发展。比如,一个气质类型是胆汁质的人,神经活动类型属于强而不均衡型,兴奋机能比抑制机能更强,这是导致他抑制不了兴奋,因而容易急躁和冲动的主要原因。可是,他如果有意识地加强抑制机能的锻炼,每当急躁、任性、冲动时,便顽强地抑制自己。每抑制一次,神经活动中的抑制机能就得到一次锻炼。经常地抑制自己,抑制机能就经常得到锻炼,并逐步得到提高。锻炼到一定程度,神经活动中的抑制机能就会同兴奋机能均衡起来。这样,他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也就由强而不平衡转为强而平衡。气质类型得到改造后,他再要克制自己当然会容易得多。同样道理,每一个神经活动类型属于弱型的人,都可以采取这种有意识锻炼的方法,把自己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逐步由弱型转变为强型。

    另外,进行体质锻炼也能使人的气质类型得到改进。身体强壮的人,意志力和决断力一般总超过身体虚弱的人。病人的愉快情绪一般要比健康人的少。血气方刚,几乎只是青年人所有的特征。因此,身体虚弱,情绪低沉,精神压抑的人,应当积极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从而使自己的性格逐步坚强起来。

    张扬个性

    在现代社会,培养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性格,是青年心理素质现代化的一个重要任务,也是性格成熟的最主要的标志。而要使性格充分体现时代精神,不仅需要克服自身存在的性格弱点,还要积极进行传统的民族性格素质的更新。

    1抛弃清心寡欲,积极大胆追求

    我们的民族曾经大力提倡和推崇过“清心寡欲”,“清心寡欲”不仅使人们在最低生理限度的生活下,获得一点点可怜的欢乐和慰藉,而且在封建专制统治下,也是他们避免遭祸的一种武器。凡事知足、随遇而安以至逆来顺受,是封建专制时代所要求的道德规范,而一切与之相反的思想、行为,都被视为“大逆不道”。很难说“清心寡欲”是一种美德,它的本质是消极的、保守的、没有出息的。清心寡欲就意味着放弃追求和进取,意味着停滞、守旧和无所作为。它只有过去,没有未来,只有活着的动机,没有生活的激情。

    今天的社会是充满竞争的社会,日益激烈的竞争也不允许我们“清心寡欲”。竞争就是实力的较量、进取步伐的较量,它无情地把一切惰性的人、不思进取的人、无所作为的人抛在后面。

    如果说,在过去相对静态的社会,“烦恼皆因强出头”,那么在激烈竞争的今天,正好反过来,“烦恼皆因不出头”。落在竞争的后面,你就不得不品尝弱者的滋味,并不可避免地承受着弱者所带来的一切心理痛苦。

    2抛弃老成持重,重拾虎虎生气

    有人认为成熟就是“老成持重”,圆滑周到。办事一定要求全稳妥,讲话要能左右逢源,才见得功底深,有本事。这样的评价标准,在生活中司空见惯。一个人有没有闯劲和魄力、能不能创新倒在其次,首先在于这个人是不是稳重,办事是不是老成。这种评价标准必然影响到青年人心理进化的方向和进程。为了博得“老成持重”的社会评价,不少青年人往往过早地压抑了自己敢冲敢闯的虎虎生气,失却了青春活力,造成了性格上的老化。

    一个青年人,不应该故作“老成持重”的架子,忽视和丢掉了另一个更为宝贵的优点——“虎虎生气”。“初生牛犊不怕虎”,敢冲敢闯,敢作敢为,这才是青年人应有的形象。

    青年人“嘴上没毛,办事不牢”,行动的机会多,失败的可能性也多,但另一方面,成功的机会却也同样地随之增多。由此看来,对于立志干一番事业的人来说,敢闯敢干、虎虎生气所给予你的帮助,要比老成持重所给予你的帮助多得多。

    从一定意义上讲,“老成持重”是生活磨炼的结果。但是,一个人随着年龄而增加的东西,并不一定都是进步的东西。老成持重也和人的衰老一样,同时包含着“进步”和“退步”双重因素,就办事的稳重性来说,可能是进步了,但就办事的勇敢性来说,却是大大地退步了。

    老成持重的性格适应于慢节奏的社会。无创新的必要,人们也就自然地把“少犯错误”作为追求的目标,因而,崇尚老成持重也就成为必然了。然而,今天的社会是发展变化大大加速的社会,这个社会的强者,不再是那些办事四平八稳的人,而是那些思想解放、目光敏锐、能够果断地适应变化而主动调整自身的人。

    为了建立老成持重的形象而放弃虎虎生气,这不是真正的成熟,而是成熟的退化。青年不要故作老成持重的姿态,而要少一点顾虑,多一点闯劲,少一点矜持,多一点泼辣,这将有助于使你的青春火焰燃烧得更旺盛,更好地开拓创新,奋勇向前,从而确立起美好和成熟的形象。

    3抛弃藏而不露,勇于自我表现

    中国人爱把“藏而不露”看做一种美德,一个人的优点、成绩和才能,只能由别人来发现,至于自己,尽管你已作出许多成绩,有渊博的知识和惊人的才华,也只能说自己“才疏学浅”。如果有谁锋芒太露,就容易召来非议。

    今天的时代,是快节奏、高效率的时代,需要的是干脆利落、敢断敢行的作风。实事求是地宣传自己:我有什么长处,有哪些才能,想做什么,能做什么。直来直去,使别人了解你。这样,反而容易使你得到机会。

    社会变革的加快,加速了知识更新的步伐。在现代社会,人们的才能和精力都受时间的制约。错过了时机,知识就会贬值,精力就会衰退。如果,我们不能在自己的黄金时代,抓住机会,大胆地、主动地贡献出自己的聪明才智,而总是“藏而不露”,那就会贻误时机。

    勇于表现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坏,恰恰相反,这正是优秀人才不可缺少的一种品德。在这里,当“谦谦君子”是没有必要的,你就是自己的“伯乐”。

    勇于表现实际上是推动人们进取向上的一种心理动力。没有一个人愿意自己默默无闻,谁都想使社会知道自己的存在,想在历史上或多或少留下一点影响。这是推动人们奋发图强的一个动力。历史表明,一个社会只有当它的成员能够普遍地充分表现自己才华的时候,这个社会才是生机勃勃、兴旺发达、充满活力的。

    有人把勇于表现自己的胆识与才华同“出风头”联系在一起,这显然是不对的。主动进取,充分显示自己的才能,这不是出风头,而是对自己的尊重以及对社会的负责。

    4抛弃谨小慎微,敢于冒风越险

    在我们的传统民族性格中,对谨慎是十分推崇的。但是,在复杂多变的现代社会,未来的形势常常不是很明朗,过于强调小心谨慎,以至于处处谨小慎微,就会吓得我们不敢行动。因此,现代社会的青年既要有谨慎的性格,也要敢于冒险。

    冒险,曾经是一个不怎么光彩的名词。头脑简单者,曾给这个词添上鲁莽的色彩。利欲熏心者,又曾给这个词添上投机的色彩。其实,冒险和成功常常是相伴的,尤其是现代,冒险精神更为竞争所必需。“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从这个意义上说,风险是不可避免的。不敢冒险,其实也是一种消极冒险。同时,历史经验也表明:如果缩手缩脚,即使有比别人更新的思想,也只能错过机会。

    对于个人发展来说,冒险则成为通向强者的必由之路。在很多情况下,强者之所以称为强者,就是因为他们敢为别人所不敢为。沿着平安坦途走路的人,很少是创立大业的。平庸的人喜欢按部就班,安于无功无过。敢逾常规、敢冒风险的人,才有可能创造出瑰丽的业绩。

    敢于冒险,就要坚决摒弃甘居平庸的心理。人生,应当如大海的波涛,既有高高的波峰,又有深深的波谷,在连绵不断的起伏跌宕中谱写激昂的人生之歌。没有风浪,平静如一潭死水的生活,又有多少荡人心魄的力量,有多少可以引起自豪的成分呢?对于强者来说,“无险不足以言勇”。因此,一个真正的强者,厌恶平淡无奇的生活,他们渴望冒险,希望在生活中掀起巨浪,喜欢充满传奇色彩的浪漫生活。从这个意义上说,敢不敢冒险,正是区别强者和弱者的标志之一。

    要想冒险,就不要害怕失败。愈是称得上冒险的行为,失败的危险性就愈大。那也不要紧,敢于冒险,就是敢冒失败的危险。

    当然,这里说的冒险并不是像赌徒那样,完全把宝押在“运气”上。冒险不是靠碰运气,而是靠理智。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