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故事中学会团结友爱-重情重义同心同德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俞伯牙摔琴酬知己

    钟子期死,伯牙终身不复鼓琴。

    ——《汉书》

    春秋战国时,有个楚国人姓俞名瑞,字伯牙,在晋国做官,很善于弹琴。《学记》中曾有:“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有一年,他到楚国去办事,顺便回家探望多年未见的亲友。

    伯牙坐的船开到汉阳江口,因遇大雨无法继续前进,停泊在一座山脚下。过不多时,雨停了,江面上风平浪静,天空出现一轮明月。面对如此优美的景色,伯牙兴致大发,对书童说:“点一炷香,把琴拿来,我要弹琴。”伯牙接过琴,调好弦,专心地弹了起来,弹了好一阵,他猛一抬头,发现岸上的岩石下面,有个人影,一动不动地站着,他吃了一惊,“啪”地一声,一根琴弦断了。伯牙很疑惑,叫童子去问船夫,这儿是什么地方?船夫答道:“刚才躲避风雨,停泊在山脚下,这里没有人家。”伯牙更加疑惑,心想:如果这里是集镇或大村庄,还说不定会有人听得懂我的琴,而在这荒郊野外,怎么会有听琴的人呢?或许是强盗要拦路抢劫吧!想到这里,他心里慌乱起来,不禁颤声喊道:“捉贼啊!岸上有贼!”船上的人都被惊动了,涌出船舱。准备上岸去。这时,只听岸上的人用平静的口气向伯牙喊道:“船上的先生,请不要疑心,我不是贼,是樵夫。今天打柴回来晚了,遇到暴风雨,就在这岩石下避雨,正听到船上有人弹琴,弹得太好了,我就一直站在这里听着。”伯牙听了这话,总算镇静下来。但接着却又说:“我在朝廷中做了多年官,找不出一个真正能听懂我弹琴的人。你一个乡野樵夫,也配听我的琴么?”岸上的人哈哈大笑,说道:“先生,你错了。常言道:‘门内有君子,门外君子至。’你以为荒山中一定没有能听懂琴的人么?那么请问,在这深更半夜里,为什么荒山脚下却有弹琴的人?”伯牙被问住了,他沉默了一下,便走近窗口,提高声音说:“你既然是听琴的,那么你说说看,我刚才弹的是什么曲子?”那人笑答:“你刚才弹的是孔夫子赞叹颜回的那首曲子。歌词是:‘可惜颜回命早亡,教人思想鬓如霜,只因陋巷箪瓢乐’,你弹到这里,琴弦断了,没再弹下去,我记得第四句是‘留得贤名万古扬!’”伯牙听罢大喜,忙把那人请上船来,只见他头戴斗笠,身披蓑衣,脚穿草鞋,背着一捆柴,腰间别着一把斧子,地道的樵夫打扮。

    伯牙请那人在自己对面坐下,又叫书童端上茶来。他想,这个樵夫到底能懂多少音乐呢?我来试试他。于是他问:“从前孔夫子在房间里弹琴,颜回听到琴声中低音幽沉,就问孔夫子是否有什么不高兴的事。孔夫子说:‘我弹琴时,看见一只猫在捉老鼠,我希望它能捉到,又担心到嘴的食物跑掉,这为猫担心的心情,不知不觉地在琴声中流露出来了。’这个故事说明,同一支曲子,弹奏时的心情不同,效果也会不同。如果我弹琴的时候,心里也在想什么,你能听出来吗?”樵夫说:“你先弹一曲。我试着听听,若猜得不对,请不要见怪。”伯牙调好琴弦,想起高山的雄伟姿态,开始弹奏起来,樵夫凝神听着,脸上现出愉快的表情,仿佛整个身心都沉浸在庄严优美的旋律中。一曲完了,他轻轻拍着桌子,赞叹地说:“气势多么磅礴啊,好像雄伟的泰山一样。”伯牙听了不动声色,他沉思片刻,想起浩浩荡荡的江河又继续弹奏了一曲。琴声刚停,樵夫便高兴地站起来,连声称赞道:“好极了!就如同烟波浩渺广阔无边的江河!”伯牙万万想不到自己的心意,竟完全被樵夫猜到了,他惊喜万分,赶忙站起身,紧紧握住樵夫那粗壮的大手,激动地说:“美玉原来是藏在石头中的啊!我怎能凭地位、衣着来看人呢?太蠢了,太蠢了!多少年来,我一直梦想着会有一个能真正听懂我的琴,了解我的志趣的人,今天,我找到了,找到了!这就是你呀!”

    这樵夫姓钟名子期。从此,伯牙和子期成了知心朋友。后来伯牙又一次来访子期,却听到子期不久前病故的噩耗。伯牙悲恸至极,在子期的坟前将琴摔碎,说是子期死后,再无知音之人了,他也不再弹琴了。

    伯牙、子期的相知,被传为千古佳话,后人慨叹道:“昔伯牙绝弦于钟期,……痛知心之难遇也!”

    管鲍之交

    贫游不可忘,久交念敦敬。

    ——鲍照

    管仲和鲍叔牙都是生活在2650多年前春秋时期的齐国人,也都是当时齐国著名的政治家,他俩年轻时就成为了好朋友,后来他们一起经历了许多的风风雨雨。我小时侯比较喜欢读春秋战国这段历史,司马迁在《史记》中也重点记述了不少春秋战国时期的故事,现在许多的成语典故也出自那个时期。

    管鲍分金

    管仲20来岁时就结识了鲍叔牙,起初二人合伙做点买卖,因为管仲家境贫寒就出资少些,鲍叔牙出资多些。生意做得还不错,可是有人发现管仲用挣的钱先还了自己欠的一些债,哈哈!这钱还没入账就给花了,现在会计上的名词叫:坐支,而且私自花钱恐怕离贪污公款罪也不远了。更可气的是到年底分红时,鲍叔牙分给他一半的红利,他也就接受了。

    这可把鲍叔牙手下的人气坏了,有个人对鲍叔牙说,他出资少,平时他开销又大,年底还照样和您平分效益,显然他是个十分贪财的人,要我是管仲的话,我一定不会厚着脸皮接受这些钱的。鲍叔牙斥责他手下道:你们满脑子里装的都是钱,就没发现管仲的家里十分困难吗?他比我更需要钱,我和他合伙做生意就是想要帮帮他,我情愿这样做,此事你们以后不要再提了。

    一起充军

    后来这哥俩又一起充了军,二人更是相依为命。有一次齐国和邻国开战,双方军队展开了一场大厮杀,冲锋的时候管仲总是躲在最后,跑得很慢,而退兵的时候,管仲却跟飞一样的奔跑。当兵的都耻笑他,说他贪生怕死,领兵的想杀一儆百拿管仲的头吓唬那些贪生怕死的士兵。

    关键时刻又是鲍叔牙站了出来(此时鲍已当上了军官,不过我想也就是个连长一类的基层干部吧!)他替管仲辩护道:管仲的为人我是最了解不过了,他家有80多岁的老母亲无人照顾,他不能不忍辱含羞地活着以尽孝道。管仲听了鲍叔牙的这番话,感动得流下了热泪,他哭诉道:生我的是父母,而了解我管仲的,唯有鲍叔牙啊!

    过了2年多,管仲的老母病逝,他心中没了牵挂,这才踏下心来为齐国效命,果然是比谁都作战英勇,很快就得到了提拔重用。

    各为其主

    后来齐襄公的弟弟公子纠发现管仲是个人才,便要他当了自己的谋士,也就是参谋长一类的官吧。而鲍叔牙呢,也偏偏被齐襄公的另一个弟弟公子小白看中,拜其为军师。两个好朋友各自辅助一个公子,干得很卖力气。可是好景不长,昏庸的齐襄公总是疑心他两个同父异母的弟弟要篡夺他的王位。就让手下的人找机会干掉公子纠和公子小白。这两个公子听到了风声,公子纠带着管仲就跑到了鲁国的姥姥家去了,公子小白也跟着学,他带着鲍叔牙也跑到了莒国的姥姥家避难去了。

    公元前686年的冬天,暴虐的齐襄公被手下的将士杀死,立他的一个弟弟公孙无知为齐国君王,你听听这名字——公孙无知,肯定是个笨蛋吧!就这么一个人当了君王没几个月,就也被手下大臣给杀掉了,齐国当时是一片混乱。

    流亡在莒国的公子小白和寄居在鲁国的公子纠得到消息后,都觉得自己继成王位的机会来了,急忙打点行装,要回国争夺王位。

    阵前对垒

    管仲作为公子纠的军师及时提醒他的主子:公子小白所在的莒国离齐国很近,如果他先我们一步回到齐国,我们就没戏了,我看还是我先带一队人马去拦截公子小白,让鲁国派大将曹沫带另一队人马护送您回国。公子纠笑答:好主意!

    当管仲带人马赶到莒国和齐国的交界处,正碰上鲍叔牙带领一队莒国人马护送公子小白飞驰而来。管仲上前拦住去路,他说:“你不好好在姥姥家待着,要干啥去呀?”公子小白说:“我回国办丧事去啊!”管仲说:“您的哥哥公子纠已经回到齐国操办此事了,我看您还是返回莒国好好待着吧!”

    鲍叔牙虽然和管仲平日有手足之情,但现在是各为其主啊!他瞪着眼睛呵斥管仲:“我们公子回国有自己的事情,你管得着吗?再说你扯的瞎话也瞒不了我鲍叔牙吧?如果公子纠真回到了齐国,那你干吗带人来拦截我的主公呢?”管仲谎言被揭,脸色通红,一时无言以对。

    鲍叔牙不敢耽搁,命令部队火速前进,管仲见状急得要命,要是拦不住公子小白,自己还有啥脸面再见公子纠啊,于是他心一横,搭弓取箭,朝着车上的公子小白用力射去,小白大叫一声,栽倒在车上,管仲见大功告成,便带着人马飞逃而去。

    没想到管仲这一箭恰好射在公子小白的带钩上,一点没伤到人,但他知道管仲的箭法利害,要是再补上一箭他就没命了,于是他才大叫一声装死倒在车里。见管仲跑了,他才长长出了一口气,鲍叔牙见公子小白平安无事,大喜!立刻命部队抄小路向齐都全力疾驰。

    顽抗到底

    管仲自以为射死了公子小白,就不慌不忙地护送公子纠向齐国进发,结果到齐、鲁边界的时候,一个齐国的使者拦住了他们的车马,使者说:我奉齐国新君王公子小白之命,前来通知鲁国,请你们不必送公子纠回国了。

    管仲一听,才知道自己没把事情办好,上了公子小白和鲍叔牙的当。于是一气之下把齐国使者给杀了,公子纠更是什么也不顾了,命令大将曹沫摔领仅有的500多鲁国士兵去跟齐国拼命。于是齐、鲁两国就开了战,鲁国本来就是个小国,兵马少,又是到人家齐国门口来打仗,哪有不败的道理呀!辛亏大将曹沫很勇敢,保护公子纠和管仲逃回了鲁国。

    公子小白在鲍叔牙的帮助下登上了齐国君王的宝座后,称为齐桓公,后来成为春秋时期五位霸主之首,这是后话暂且不表。只说他上台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清除后患,把他的兄弟公子纠干掉!于是他命令鲍叔牙领兵30万去攻打鲁国,那时齐国很强大,小小的鲁国为了公子纠这么个破外甥被迫应战,结果连连败北,鲁国君王见顶不住了,就派人和齐国讲和,鲍叔牙提出了两个条件:一是要鲁国把公子纠杀了,二是把管仲交给齐国,不然的话绝不退兵。鲁庄公没别的法子,只好照办。把公子纠的人头和管仲一起交给了齐国。

    举贤重德

    鲍叔牙帮公子小白登上王位又帮他杀了公子纠,齐桓公感念他的忠心和所立的大功,要任命他做国相,没想到鲍叔牙死活不肯接受,他说:“以前我帮君王做了些事情,那全是凭我对您的忠心而竭尽全力的,现在您要把国相这么重要的职务交给我,这绝不仅仅凭我的忠心就可以做好的,您该找个比我更有才能的人才行啊!”齐桓公说:“在我手下的大臣中,还没发现比你更出众的人才呢!”鲍叔牙说:“我举荐一个人保证能帮您成就一番霸业!”齐桓公急忙问他:“这个人是谁呢?”鲍叔牙笑着说:“此人就是我的老友——管仲,我把他从鲁国要回来,就是要他帮您的!”

    齐桓公一听就火了,他拍案而起!说:“这小子拿箭射过我,这一箭之仇我还没报呢,你反而让我来重用他?我不把他杀了就不错了!”

    鲍叔牙恳切地说:“管仲不顾一切地为公子纠卖命,用箭来射杀您,这不正好说明他对他的主子是一个非常讲忠义的人吗?各为其主是起码的做人准则,他当时那样做没什么不对的,现在要治国了,若论才华,他远远超过我鲍叔牙啊!您要成就霸业,非得到管仲的辅佐不成。您现在不计前嫌地重用他,他唯一的出路就是死心蹋地为您卖命啊!”

    齐桓公是个很有肚量的人,为了齐国的利益,他还是听了鲍叔牙的劝说,断然弃忘前嫌,拜了管仲为国相。

    成就霸业

    管仲很感激好友鲍叔牙,更对齐桓公的大度和睿智所折服,决心鞠躬尽瘁、竭尽全力报效齐桓公,他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经济,重新给农民划分土地,由于他从小经商,也很重视和其他国家通商和发展手工业。他还对国家常设的军队实行严格的训练和管理,使之成为战斗力很强的一支军队。由于管仲的改革,齐国在几年内就兴盛起来,获得了“九合诸候,一匡天下“的地位,成就了齐桓公的霸业。

    有趣的是,有一次齐桓公和管仲探讨下任国相的问题,齐桓公问:“假如你要是死了,谁接任你的国相为好呢?”管仲说出了一个人名,齐桓公又问:“那么第二人选呢?”管仲就又说了一个人的名字,齐桓公又问:“那么第三人选呢?”管仲就又说出了一个人名。齐桓公很不高兴的再次问:“那么第四人选呢?”管仲说:“那就是鲍叔牙了!”齐桓公说:“我真的很奇怪,鲍叔牙对你那么好,听说以前你们一起做生意,他也老让着你,你上了公子纠的贼船,还射过我一箭,要不是鲍叔牙说情,我早就把你杀了,后来鲍叔牙又在我面前积极推荐你为国相,怎么现在请你推荐下任国相的人选时,你竟然把鲍叔牙放在第四人选的位置上呢?你对得起人家鲍叔牙吗?”管仲说:“我们现在是在谈论谁做下任国相最合适的问题,您并没有问谁是我最感激、最要好的朋友呀!我们的私交很好,但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嘛!”

    季札挂剑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论语·季氏》

    春秋时期,吴国的公子季札(生卒年不详)多才多艺,文学、音乐、剑技,他都有较高的造诣。因此,他常常作为吴国的专使去别国进行友好活动。

    一次,他到了徐国。徐君久慕季札的为人,亲自接待了他。季札发现徐君也懂文学、音乐、剑技,两人志趣相投,一见如故,成了好朋友。徐君看见季札的宝剑锋利,赞不绝口。饮酒中间,频频向季札腰间的宝剑投来羡慕的目光。但碍于礼节,没开口要。季札当然明白徐君的心思,但他还得到别国去,一时也离不开宝剑,便想:“以后我再送给他吧。”

    季札离开徐国后,他先后又跑了几个国家,完成了出使任务。当他路过徐国时,徐君已在不久前去世了。季札赶到徐君的坟墓上,痛哭呼喊:“徐君,徐君,季札看你来了。”哭完,他解下佩剑挂在墓边的大树上,说:“你喜欢的这把剑,我已送来了。”

    随从不解地问:“徐君已死了呀,这剑……”

    “就挂在这儿吧。”季札沉痛地说:“当初徐君爱这把剑,我因没完成使命,所以当时没赠送,但我心里早应允了,不能因为朋友已死,就背离原来已经许诺了的事情。”说完,他便跳上马,心情沉重地离开了朋友的墓地。

    乐毅报燕王知遇之恩

    宁和直人动刀,不和刁人相交。

    ——中国谚语

    乐毅,生卒年不详,中山灵寿(今河北灵寿西北)人。战国后期杰出的军事家,辅佐燕昭王振兴燕国,报了强齐伐燕之仇。

    乐毅先祖乐羊为魏文侯(魏斯,魏国开国君主)手下的将领。曾率兵攻取中山,因功被封在灵寿,乐羊死后,葬于灵寿,从此乐氏子孙便世代定居在这里。中山复国后,又被赵武灵王所灭,乐毅也就成了赵国人。

    乐毅少年聪颖,喜好兵法,深得赵人推崇。赵武灵王时,因避沙丘之乱来到魏国都城大梁(今河南开封西北)当了大夫。

    此时,燕昭王因为子之之乱而被齐国打得大败,燕昭王时刻不忘为燕国雪耻。但燕国弱小又地处僻远,昭王自忖力量不足以克敌制胜,于是便屈己礼贤,延聘贤能之士相佐。首先礼待郭隗,借此招揽天下英才。乐毅适于此时替魏出使到燕国,燕昭王用客礼厚待乐毅。乐毅谦辞退让,最后终于被昭王诚意所动,答应委身为臣,燕昭王封乐毅为亚卿(仅次子上卿的高宫)。

    当时齐国非常强大,齐湣王率齐军南败楚相唐昧于重丘,西摧三晋的势力于观津,接着与三晋攻秦,助赵国灭中山,打败宋国。扩地千余里,诸侯各国在强大的齐国面前都表示臣服,齐湣王因此而骄矜自满。由于齐湣王的骄横自恣,加上对内欺民而失其信,对外结怨于诸侯,造成齐国政治局势不稳,形势恶化。

    燕昭王认为时机成熟,欲兴兵伐齐,遂问计于乐毅。乐毅回答说;“齐国系霸主之余业,地广人多,根基较深,且熟习兵法,善于攻战。对于这样一个大国,虽有内患,仅由我们一国单独去攻打它,恐怕很难取胜。如果大王一定要去攻伐齐国,必须联合楚、魏、赵、韩诸国,使齐国陷于孤立的被动地位,方可制胜。”这就是所谓“举天下而攻之”的伐齐方略。

    燕昭王接受了乐毅的建议,便派乐毅去赵同惠王盟约攻齐,并请赵国以伐齐之利诱说秦国,予以援助。又派剧辛为使又分别到楚国和魏国进行联络。当时各国都因厌恶齐湣王骄暴,听说联兵伐齐,均表赞同。

    乐毅返燕后,燕昭王在公元前284年派乐毅为上将军,同时赵惠王也把相印交予乐毅,乐毅率全国之兵会同赵、楚、韩、魏、燕五国之军兴师伐齐。齐湣王闻报,亲率齐军主力迎于济水(在今山东省济南西北)之西。两军相遇,乐毅亲临前敌,率五国联军向齐军发起猛攻。齐湣王大败,率残军逃回齐国都城临淄。乐毅遣还远道参战的各诸侯军队,拟亲率燕军直捣临淄,一举灭齐。谋士剧辛认为燕军不能独立灭齐,反对长驱直入。乐毅则认为齐军精锐已失,国内纷乱,燕弱齐强形势已经逆转,坚持率燕军乘胜追击。

    乐毅率燕军乘胜追击齐军至齐都临淄。齐湣王见都城临淄孤城难守,遂率少数臣僚逃往莒城(今山东省莒县)固守。乐毅用连续进攻,分路出击的战法,陷城夺地,攻人齐都临淄后,尽收齐国珍宝、财物、祭器运往燕国。燕昭王大为欣喜,亲自到济水前来犒赏、宴飨士兵,为酬谢乐毅的功劳,将昌国(在今山东省淄川县东南)城封给乐毅,号昌国君。

    乐毅率燕军半年内连下齐国70余城,仅剩聊城、莒城、即墨(今山东省平度县东南)3城仍顽强抵抗,久攻不下。其余全部并人燕的版图,燕前所未有的强盛起来。乐毅认为单靠武力,破其城而不能服其心,民心不服,就是全部占领了齐国,也无法巩固。所以他对莒城、即墨采取了围而不攻的方针,对已攻占的地区实行减赋税,废苛政,尊重当地风俗习惯,保护齐国的固有文化,优待地方名流等收服人心的政策,欲从根本上瓦解齐国。

    乐毅攻燕齐5年,攻齐70余城,皆为燕地,唯独莒﹑即墨未攻下。前278年,燕昭王死,太子乐资即位,称燕惠王。燕惠王做太子时,就与乐毅有隙,所以当他即位以后,对乐毅用而不信。齐国大将田单探知此种情况,乘机进行反间,派人到燕国散布说:“除莒城和即墨两处之外,齐国大片土地全在燕国军队手里。乐毅能在短时攻下齐国70余城,难道用几年工夫还打不下莒城与即墨吗?其实他是想用恩德收服齐人之心,为他叛燕自立做准备。”燕惠王本来就猜疑乐毅,听了这些话信以为真,于是下令派骑劫为大将去齐接替乐毅。乐毅深知燕惠王收回他的兵权,意味着听信谣言,欲加罪于自己。他认为“善作者不必善成,善始者不必善终”,决定拒绝回燕而西向去赵。赵惠王见乐毅归赵,隆重地接待了他,并封他为望观津(在今河南省商丘东),号望诸君。赵王这样尊宠乐毅,是借以警惕燕、齐,使他们不敢轻举妄动。

    骑劫寡思少谋而又骄狂自大。乐毅奔赵后,他来到齐国,一反乐毅原来的战略部署和争取齐人的正确政策,而施之以残暴,激起了齐国军民的强烈反抗。田单设谋诳骗燕军,在即墨城用火牛阵大破燕军,杀死骑劫,转而追歼燕军到黄河边上,收复齐国所失之城邑,将燕军逐出齐境,从莒迎齐襄王(湣王死,襄王立于莒)归临淄。

    惠王后悔派骑劫代替乐毅,以致军队被打败,将军被杀死,曾经占领的齐国土地又丢失了,但又怨恨乐毅奔赵、恐怕赵用乐毅乘燕吃了败仗的时候进攻燕国。于是惠王派人责难乐毅,而且向他道歉说:“先王曾以举国之兵托付将军,将军为燕大败齐军,报先王之仇,天下人为之震动,我也时刻记看你的功绩。可是刚逢先王去世,我又初立,听信于左右而误国。我之所以派骑劫代替将军,为的是将军经年累月的暴露于荒郊野外,怕你太辛苦,所以请你回来调息,并想同你共议国事。将军却误听传言,和我产生怨隙,弃燕降赵。将军为自己打算,这样做是合宜的,可你如何报先王的知遇之恩呢?”于是乐毅慷慨地写下了著名的《报燕惠王书》,书中针对惠王的无理指责和虚伪粉饰,表明自己对先王的一片忠心,与先王之间的相知相得,驳斥惠王对自己的种种责难、误解,抒发功败垂成的愤慨,并以伍子胥“善作者不必善成,善始者不必善终”的历史教训申明自己不为昏主效愚忠,不学冤鬼屈死,故而出走的抗争精神。这才打消了燕惠王对乐毅的某些偏见,便封乐毅之子乐间为昌国君。

    左伯桃舍身酬知己

    知己肝胆相照

    ——文天祥

    春秋时代,有一年冬天,寒风呼啸,大雪纷飞。在走兽绝迹、飞鸟潜踪、人烟稀少的千里荒原上,有两个互相搀扶的年轻人,正跌跌撞撞地、艰难地走着。这两个人是一对挚友:羊伯哀和左伯桃。

    当时,各国诸侯为了争夺土地,扩大势力范围,连年发动战争,使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这两个朋友对人民深为同情,决心施展自己的才干,拯救国家和人民。他们听说楚庄王是个贤明的国君,就相约前去投奔。谁知却困在这个风雪茫茫、渺无人迹的千里荒原上。

    风狂雪猛,寒冷、饥饿、长途跋涉,使身体本来就瘦弱的左伯桃病倒了。在这危难时刻,羊角哀对左伯桃说:“我扶你走吧,你放心,我绝不会丢下你不管的。”羊角哀搀扶起左伯桃艰难地走着……2天过去,羊角哀精疲力竭了。他好不容易才把左伯桃扶到一棵大空心树旁,暂避风雪。“角哀,荒原千里,风雪无边,如果我们俩都冻饿而死,不如救活一个。我看,你一个人快走吧,我是实在不行了,别再连累你。”左伯桃喘着气说,他连站立起来的力气也没有了。羊角哀一听,急了:“你怎么说这种话!伯桃,你放心,我背也要把你背到楚国去!”说着,羊角哀俯下身子就要背左伯桃。但他也没有力气再把左伯桃背起来了。这时,左伯桃把手搭在羊角哀的双肩上,说:“你的心意我领了,角哀,救国、救民是我们两个人共同的理想,不论这个理想是咱们两个人共同实现的,还是一个人去实现的,都算达到目的了,你说是不是呢?”羊角哀点点头,说:“当然,当然!要不,你就带上咱们剩下的这点干粮投奔楚国去吧。”左伯桃连连摇头,用微弱的声音说:“角哀,我现在的身体状况,肯定到不了楚国就会死在半路上,你的身体比我好,本领比我强,有希望走出这片荒原,应该你去楚国!我们救国、救民理想的实现就拜托你了!”

    两个人真诚相让。最后,左伯桃还是说服了羊角哀。

    羊角哀抱着左伯桃放声痛哭。左伯桃催他赶快上路。羊角哀要把所有的干粮留给左伯桃,左伯桃决意不要……羊角哀只好怀着极为沉痛的心情诀别了他的朋友,独自上路了。

    羊角哀赶到楚国后,受到楚庄王的重用。他连忙带人回到荒原,发现左伯桃已冻死在空心树里,他埋葬了好友的尸体,痛哭而别。

    楚庄王知道这一切后,深为左伯桃的精神所感动,下令奖恤了左伯桃的妻儿。

    后来,羊角哀在楚国干出了一番事业。他一直在深深地怀念他的挚友。每当忌日,他都面对千里荒原,朝远方深深下拜,默默祷告:“伯桃,我一定要实现咱们共同的理想!”

    荆轲与高渐离士为知己者死

    士为知己者死

    ——中国谚语

    荆轲在游历各国时就结交了不少豪杰。荆轲在燕国与高渐离一见如故。二人都好饮酒,天天在燕市上饮酒,喝到似醉非醉的时候,高渐离击筑,荆轲唱,时而大笑,时而大哭,旁若无人。后来又认识了田光。田光感觉荆轲不是庸人。当太子丹密谋刺秦的时候,田光举荐了荆轲。

    田光去请荆轲前,太子丹说:“国家大事,请勿外泄。”田光请了荆轲后便自杀明志。

    荆轲说:“给我燕国的地图和樊於期的人头,我可以刺秦。”

    荆轲向逃到燕国的秦将樊於期索要他的项上人头。樊手起刀下,人头落地。荆轲又向太子丹索取了燕国的地图。

    荆轲佩上了赵国徐夫人的匕首,那是天下最锋利的匕首。匕首上淬毒,用活人实验,见血封喉。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一些燕国的名士们一袭白衣,怒发冲冠,悲怆着,高歌着,为荆轲送别。送荆轲的行列中,也有高渐离。高渐离击筑,荆轲合着节拍唱着易水寒之歌。

    荆轲觐见秦王。当图穷匕首见时,他扯住了秦王的袖子,却没有击中秦王。他追着秦王绕着大殿上的柱子跑,别人都惊慌失措了,并没有人来救驾。但荆轲仍然没有击中秦王,连个血痕也没有划出,反而被秦王醒悟后抽出剑来将他刺死。

    事后,与荆轲有关系的人大多都跑了。但高渐离没有。

    高渐离独身入宫,以一技之长博得秦王同意,他可以在宫内击筑。秦王知道高渐离是荆轲的同党后,便薰瞎了高渐离的双眼。但秦王并没有杀他。

    他凭耳聆听,感觉到秦王的位置,用尽力气,把筑掷向秦王。高渐离没有任何要求,只是以一己之力,凭了自己手中最为便捷的工具去刺秦王。他们这种“重情重义,士为知己者死”的精神被后人景仰。

    范式千里赴约叙友情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子夏

    东汉时的一个秋天,落叶萧萧,篱菊怒放。汝南郡的张劭(生卒年不详)突然听见长空一声雁叫,牵动了情思,自言自语地说:“他快来了。”原来,他在京城洛阳的太学里读书时同山阳郡金山县的范式(生卒年不详)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分别的时候,张劭站在路口,望着长空的大雁,说:“今日一别,不知何年才能见面……”说着,流下泪来。

    范式拉着张劭的手,劝解道:“兄弟,不要悲伤。2年后的秋天,我一定去你家拜望老人,同你聚会。”

    张劭想念好友,回到屋里,对他母亲说:“妈妈,刚才我听见长空雁叫,范式快来了,我们准备准备吧!”

    “傻孩子,山阳离这里一千多里,范式怎会来呢?”他妈妈不相信,摇头叹息:“一千多里啊!”

    张劭说:“范式为人正直、诚恳,极守信用,不会不来。”

    老妈妈只好说:“好好,他会来,我去做点酒。”

    其实,老人并不相信,只是怕儿子伤心,宽慰宽慰儿子而已。约定的日期到了。范式果然风尘仆仆地赶来了。旧友重逢,亲热异常。老妈妈激动得站在一旁直抹眼泪,感叹地说:“天下真有这么讲信用的朋友!”

    孔融孔褒兄弟争死

    同明相照,同类相求。

    ——司马迁

    孔融,字文举,是东汉末年的学者,有名的“建安七子”之一。孔融很小的时候,就懂得友爱和谦让。他4岁时,有一次家里人在一起吃梨。母亲将洗好的梨放在盘子里,让年纪最小的孔融先拿。孔融看到盘子里的梨有大有小,他就从中挑了一个最小的梨。母亲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他回答说:“我年龄最小,应该吃小的梨。”

    东汉末年,宦官把持着朝政,政治十分腐败。孔融15岁的时候,有个叫张俭的官员,揭发了当权的宦官侯览和他的家人所犯的罪恶,却反遭陷害,官府要抓捕他治罪。

    张俭是孔融的哥哥孔褒的好友,急迫之中,他逃到了孔家,请求掩护。不巧孔褒外出不在家。孔融就出来接待了他。张俭见孔融还是个孩子,就没有说明来意。孔融看出了张俭神情紧张、欲言又止的样子一定是有什么为难的事,就对张俭说:“我哥哥虽然不在家,但你是他的好友,难道我就不能做主收留你吗?”听了孔融的话,张俭心里踏实了下来,他在孔融家里躲藏了好几天,找了个机会,终于安全地逃走了。

    不料有人知道了这件事情,就去向官府告发了。官府抓不到张俭十分生气,就把孔融和他的哥哥孔褒抓了起来。

    审官对孔融和孔褒说:“你们兄弟到底是谁放走了张俭?你们知道不知道,张俭是朝廷的要犯,放走了他就是犯了杀头之罪!”听了审官的话,孔融知道哥哥和张俭是好朋友,朝廷是不会轻易放过他的。只有自己主动承担罪责,才会保全哥哥的性命。于是,他对审官说:“留藏张俭的是我,你要治罪的话,就请治我的罪吧!”

    听了弟弟把罪责承担在自己身上,孔褒忙说:“张俭是来投奔我的,这事不关我弟弟的事!要杀就杀我吧!”

    孔融、孔褒兄弟在堂上争了起来,都说是自己放走了张俭。审官见兄弟俩争罪,怎么也拿不定主意了。最后,只好如实上报。后来,皇帝定了孔褒的罪,下令杀死了他。

    孔融虽然没能救了哥哥,但是他友爱兄长,凛然争死的事迹却流传了下来。

    荀巨伯为友舍生忘死

    杀戮将死的人,为不仁;见人有难而逃离,为不义。

    ——荀巨伯

    荀巨伯,汉桓帝时,颍川(今河南登封、宝丰以东一带)人。这年冬天,荀巨伯冒着严寒,从远道来探视病危的朋友。不巧,赶上胡兵进犯郡城。

    荀巨伯远远望见城门大开,乱糟糟的人群,从城里涌出来。一时间,哭天嚎地,甚是凄惨。荀巨伯愣愣地站在那里,一位匆匆走过来的老人说:“兄弟,还不快逃命呢,胡人就要进城了!”荀巨伯谢过老人,穿过人群,拼命往城里挤。当他赶到友人家里,见友人躺在床上,紧闭着双眼。好一会,友人才睁开眼睛,见是荀巨伯,颤动着嘴唇说:“可把你……盼来了,这不是……梦吧!”说着,二人同时落下泪来。荀巨伯劝慰了一会儿,友人忽然神色不安地说:“你来得太……不是时候了,胡兵就……要进城了,能看上你一眼就……够了,你快走吧!”说完,闭上眼睛,不再言语了。荀巨伯想:我来得太是时候了……突然,城外传来了喊杀声,由远而近。友人惊恐地睁开眼睛,颤声说:“快,藏起来……”话音未落,几把雪亮的大刀,同时对准了荀巨伯。好友吓得昏了过去。“什么人?还胆敢留在这里!”胡兵怒吼着。荀巨伯镇静地说:“远道而来的中原人,来探望病危的朋友!”“人都跑光了,难道你就不怕死吗?”荀巨伯从容地答道:“中原自古讲仁义。杀戮将死的人,为不仁;见人有难而逃离,为不义。料胡人亦是如此。今我愿舍生取义,望你们成全!请杀了我而留下他吧!”说完,闭上眼睛,等死。“唰”的一声,几把大刀同时插入了刀鞘,胡兵走出屋去。荀巨伯睁开了眼睛,扑向病友……胡兵头领得知了这件事,感慨地说:“看来,我们这些不仁不义的军队,是进犯了一个有道德的国度啊!”于是,下令退兵。

    荀巨伯义退胡兵,不仅救了友人,也救了全城百姓,人们交口称赞。

    白敏中宁肯不当状元

    以权利合者,权力尽而交疏。

    ——《史记》

    白敏中(776—826)与贺拔惎(生卒年不详)是好朋友,两人同到长安参加科举考试,经常携手去街上游玩。

    那一年的主考官是王起。王起知道白敏中出身贵族,文才也好,私下想取他为状元,但王起嫌贺拔惎贫寒,心里不喜欢,叹息地说:“白敏中怎么老同贺拔惎来往呢?多可惜呀!”他于是叫人悄悄地对白敏中说:“只要你不再同贺拔惎来往,王主考就取你当状元。”

    自敏中皱起眉,没有答话,恰巧,这时贺拔惎来了,看门的人就骗他,说:“白敏中不在家,到朋友家去了,晚上也不回来。”贺拔惎站了一会儿,踅身就走了。

    一会儿,白敏中听说这件事,急得从屋里跑出来,连连喊道“快把拔基请回来,快点!”贺拔惎来后,白敏中把情况如实说了一遍,并说:“状元有什么稀奇的,怎么也不能不要朋友呀!”说完,他命人摆起酒宴,两个人真是酒逢知己千杯少,举杯畅饮,聊个痛快。

    王起派来的人把这些看在眼里,大为生气,便一五一十向王起回禀了,最后还说:“他就舍不得贺拔惎,咱们偏不让他当状元。”

    白敏中宁肯不当状元也要朋友的品德,倒使王起感动了,他说:“我原来只想取白敏中,现在我却也要同时取贺拔惎了。”

    这一年,两位朋友都中了举,后来,白敏中在唐宣宗时还当了宰相。

    杜甫与李白情深义厚

    相见情已深,未语可知心。

    ——(唐)李白

    唐代杜甫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诗人。他长期住在洛阳,他对这儿的豪官富商钩心斗角的风气十分反感。可是,杜甫却在这儿遇到一位他的终身好友、伟大诗人李白。

    公元744年初夏,杜甫在洛阳结识了大诗人李白。那时李白44岁,杜甫只有32岁。李白在京师受到高力士、杨玉环等人谗毁,很不得志。

    两人初见面,杜甫被李白的风采吸引住了。李白对杜甫的青年有为也很欣赏。当时,他们俩都对现实不满,因此一见如故。两人的志趣相同,时常在一起吟诗作赋,自得其乐。

    那时候,社会上有一种求仙访道的风气。杜甫与李白相约结伴而行去寻找瑶草。两人渡过波涛汹涌的黄河,尽管路途艰险,但他们互助互爱,常常吟诗作句,以苦为乐。他们走到山上的小有清虚洞天,去参拜道士华盖君。可是华盖君已经死去。他们凄凉地望着寥廓的四野,尽管彼此心中有不尽怅然与失望,但他们都互相劝慰对方,最后不得不按原路回去。

    这年秋天,他们和另一诗人高适遇在一起了。这三个朋友经常在城里的酒楼饮酒赋诗,各叙心中的愤懑,也谈论着当时的国事,讽刺唐玄宗的醉心声色。渐渐地,杜甫和李白更加了解对方,他们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了。

    不久,这三位朋友都先后离开长安,各奔前程。

    第二年秋天,杜甫和李白又在兖州相遇。他们白天携手同行,寄情于山水之乐。晚上,常常一边饮酒,一边仔细讨论文学上的问题,有时喝得大醉,同床酣睡。他们两人共同度过一段美好的日子,彼此都从对方身上学到了许多宝贵的东西,学业上也有了很大的进步。不久,他们又分别了,怀着恋恋不舍的心情踏上人生的新路。杜甫在别后常常想起李白,回忆起往昔与李白在一起的快乐日子,便感慨地写了一首五律:“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谓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杜甫住在渭水之滨的长安,把自己比作春天的古树;把漫游江东的李白比作日暮的浮云,诗句充分表达了对远方朋友的思念。

    李白和晁衡的真诚友谊

    择友如淘金,沙尽不得宝。

    ——李成用

    晁衡原名阿倍仲麻吕,公元698年出生于日本奈良。自小酷爱汉文学。公元717年(唐开元五年),正是晁衡19岁的那一年,他被朝廷选为留唐学生,随遣唐大使来唐都长安学习。

    到达长安不久,晁衡被安置在唐代最高学府国子监太学里学习。太学里集聚着许多富有才华的中外学生,在学习气氛甚浓的环境里,晁衡专心攻读周秦以来的封建经典,并以优异的成绩,博得了唐朝许多学者的青睐。公元753年任秘书省的秘书监(相当于当今国立图书馆馆长一职)。

    晁衡在唐期间,正是我国诗人辈出,诗歌创作极为繁荣的时期。李白和晁衡年龄相仿,学识相当。李白十分钦佩晁衡谦虚好学和良好的汉诗修养,二人一见如故,友谊极深。

    晁衡在唐生活十八年后的公元753年11月15日,偕同藤原清河(日本天皇遣唐第十次使团团长)等人离长安,经扬州、张帆东归。21日船行至冲绳岛北部,天气骤变,航船遇难,170多人遭难,幸存者仅晁衡、藤原清河等十几人。消息传至唐朝,大家误以为晁衡也已遇难身死。李白听后,不竟失声痛哭,写《哭晁卿行》,以志悼念: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远逢壶。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

    晁衡等人历尽艰辛,最后又重返长安。以为他已死去的李白及朋友们见他活着回来,欢喜若狂。

    晁衡自日本来唐至埋骨盛唐,在中国度过了54个春秋,李白与晁衡的友谊至今传为佳话。1977年5月,东京上演了著名剧作家田义贤编写的,歌颂李白与晁衡中日友谊的话剧《望乡诗》,受到人民的喜爱。

    郭子仪李光弼齐心杀敌

    私仇不及公。

    ——左丘明

    郭子仪,陕西华县人。李光弼,辽宁朝阳人。他们两个人都是唐朝的大将。

    唐朝的时候,为了加强边境的防御,在重要的边境地区设立了10个军镇,军镇的长官叫节度使。郭子仪和李光弼曾在朔方节度使安思顺的手下当军官。郭子仪和李光弼都是英勇善战的战将,可是两个人相互之间不服气。路上相遇,两人总是互相回避,有时候,就是同在一张桌子上吃饭,他俩也只拿眼睛瞟瞟对方,从来不说一句话。俩人把私怨深深地埋在了心里。

    公元755年,唐朝的范阳兼河东节度使安禄山发动了叛乱,企图推翻唐朝。由于唐朝统治腐败,军队的战斗力很差,叛军几乎没遇到什么有力的抵抗,就占领了大片地区。在安禄山的放纵下,叛军每到一处,奸淫掳掠,残害百姓,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为了平息叛乱,唐玄宗提拔郭子仪当了朔方节度使,让他统兵御敌。这样一来,郭子仪就成了李光弼的顶头上司。李光弼心想:“以前我不服郭子仪,俩人心里结了怨。如今他成了主将,自己成了他的部将,要是他寻机报复,我恐怕要死无葬身之地了。”于是李光弼想投靠到别人手下去。

    正在这时候,朝廷传来圣旨,要郭子仪从手下挑选一位能征善战的大将,领兵去平定河北的叛军。郭子仪深知李光弼是一员智勇双全的战将,便不计前嫌,向朝廷推荐了李光弼。

    不久,朝廷的任命下达了。李光弼以为这是郭子仪的借刀杀人之计,心里很不安。可是,朝廷的命令又不能违抗,自己也有平叛立功的心愿,就接受了任命。

    临行前,李光弼担心自己的家人受到郭子仪的迫害,便硬着头皮对郭子仪说:“我死固然甘心,只是过去我不好,得罪了您,希望您不要报复我的妻子儿女……”

    没等李光弼说完,郭子仪忙离开了座位,跑过去,把李光弼紧紧地抱住,流着热泪说:“李将军!现在叛贼猖獗,国家危急,百姓生灵涂炭,正需要我们齐心协力讨平叛贼。平定河北,非将军这样的将才不行。在这紧要的关头,我们还能像过去那样鼠肚鸡肠,计较个人的恩怨吗?”

    说完,郭子仪把李光弼扶到座位上坐下,边为他倒茶,边向他说过去都怪自己气度太小,请李光弼原谅。并一再表示说,要和李光弼在平叛的战斗中互相帮助,互相支援……听了郭子仪这一番推心置腹的话语,李光弼很受感动。他想:郭子仪身为主将,心怀坦荡,不计个人私怨,向朝廷推荐我,委以重任。我一定也要心胸宽广一些,和他搞好团结,齐心杀敌。

    当下,李光弼和郭子仪手拉着手走出大帐,相互对拜了几拜。随后,李光弼带领着郭子仪分给他的一万多兵马出发了。

    李光弼到了河北以后,果然不负众望,接连打了许多胜仗,很快就扭转了不利的战局。不久,郭子仪也率军来到了河北,他和李光弼团结一致,相互配合,齐心协力打败了叛军,收复了黄河以北十七郡的地方。

    张巡许远团结守睢阳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贺知章

    张巡,河南南阳人。许远,浙江海宁人。他俩一个是唐朝真源县县令,一个是睢阳太守。在安史之乱中,张巡和许远团结一心,共守睢阳城,对阻止叛军南侵江淮地区起到了很大作用。后因外援断绝,兵粮俱尽而牺牲。他们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爱国英雄。

    公元755年,唐朝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安禄山和他的部将史思明,趁唐朝统治腐败,军队战斗力大减的时机,反叛了唐朝。在安禄山的放纵下,叛军每攻占一处地方,都奸淫掳掠,残害百姓,给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

    当叛军打到河南东部和安徽北部的时候,张巡的上司,谯郡太守杨万石投降了叛军,并命令张巡迎接叛军进城。张巡接到了命令不但不投降,反而率领当地的百姓和士兵举起了讨伐叛军的义旗,收复了被叛军占领的雍丘城。

    在雍丘城,张巡和叛军斗智斗勇,杀退了敌人无数进攻,使叛军损兵折将,不敢再和张巡交锋,只得下令解围退走。

    公元757年2月,安禄山的儿子安庆绪为了夺取唐朝重要的物资供给地江淮地区,派大将尹子奇统率十几万人马进攻江淮地区的屏障睢阳城。睢阳太守许远知道自己兵力单薄,难以守住,便向张巡告急,请他来帮助守卫睢阳。

    张巡见了许远的告急信,想到睢阳的地理位置的确十分重要,便毫不犹豫带领手下将士去支援睢阳。

    按照官职来说,许远是太守,职位比张巡高,应该他当守城的主将,可许远看到张巡足智多谋、英勇善战,便对张巡说:“我不太懂得用兵的事,你智勇兼备,很会打仗,今后就请你统领全军指挥作战。我负责筹集军粮、修造兵器,保障作战的需要。你就大胆地指挥吧!”

    张巡见许远这样信任自己,便接过了指挥全城军民抗敌的重担。在和叛军的战斗中,许远毫不因为自己的官职比张巡高而看不起张巡,而是竭尽全力协助他守城。张巡对许远十分尊重,凡是重大的决策,都要和许远商议。他们两人紧密合作,战胜了重重困难,多次打败了敌人,使叛军久攻睢阳城不下。

    在守城的战斗中,张巡、许远督励将士,昼夜苦战,打退了十几万叛军的轮番进攻,活捉了敌将60多人,杀死了敌兵2万多人,狠狠地灭了叛军的威风,大长了唐军的士气。尹子奇见自己损兵折将,还是攻不下睢阳,只好在一天夜里悄悄地撤走了。

    过了几个月,叛军仍不死心,又调集了兵马,重新包围了睢阳城。张巡和许远毫不畏惧,指挥唐军将士兵和叛军厮杀,又一连取得了许多胜利,就连叛军统帅尹子奇的左眼,也被张巡的部将南齐云给射瞎了。尹子奇发誓要报这一箭之仇,又增加了几万人马,把睢阳紧紧地包围起来。

    时间一长,城里的粮食不多了,张巡和许远就决定每人每天发一两多米,掺上树皮草根煮了吃,仍然坚持守城。过了一段时间,城里的存粮也吃完了。张巡和许远就下令杀战马来充饥,战马杀光了,又下令捕捉城中的麻雀和老鼠充饥……直到再也想不出任何办法来了。这时候,全城的将士和百姓战死、饿死得只剩下400多人了,可是没有一个人想叛变或逃走。

    公元757年10月,睢阳城终于陷落了。张巡和许远被叛军捉住,残酷地杀害了。他们两人团结守睢阳,坚守了9个月,歼灭了叛军共12万人。为平定安史之乱,维护国家的统一立下了卓越的功勋。

    韦皋与郑回二人同心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易·系辞上》

    在唐代复杂的民族纠纷中,有两个善于化干戈为玉帛,促成民族团结的出色人物。一个是唐朝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一个是南诏清平官郑回。二人对恢复唐同南诏的友好关系,稳定西南地区的局势,推动这个地区的和平和发展,起过不可磨灭的作用。

    唐同南诏交恶,从唐玄宗天宝七年(748)起,历时46年之久,双方都尝过因交恶而造成的苦果。直到唐德宗贞元十年(794),在韦皋、郑回的努力下,才尽弃前嫌,修复旧好。

    南诏,是唐代云南地区蛮族建立起来的地方政权,其王姓蒙,蛮族称君长为“诏”。云南原有六诏,即蒙舍昭、浪穹昭、邓赕昭、施浪昭、摩些昭、蒙隽昭,它们又都在云南的南方,故又称南诏。六诏各有君长,互不统属,各自拥有部落。南诏最强,兼并了其余五诏,建立起地方政权。南诏原属剑南西川节度使属下的云南太守(驻地姚州)管辖。

    在开元以前,南诏的历代君长都同唐朝友好,并受唐朝册封。皮逻阁继位后,得唐助力,消灭云南其他地方势力,逐步控制了这个地区。以此,唐玄宗封他为云南王。但从此以后,皮逻阁骄傲自大起来,由于双方的利益问题,南诏同唐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到天宝年间,皮逻阁死,其子阁逻风继位,南诏同唐的矛盾进一步激化。阁逻风叛唐归附吐蕃,自立国号为“大蒙”。天宝十二年,杨国忠执政。唐已大乱在即,却向全国征兵,派侍御史李宓统大军征讨南诏,前后两战皆败,死亡近20万人,天下骚乱。而南诏许多地方也遭到唐兵的极度破坏,双方损失严重。不久,“安史之乱”爆发,唐无暇顾及西南,南诏便乘机攻陷嶲州。其后,又多次同吐蕃攻破唐州、县,夺去大片土地。

    到唐代宗大历十四年(749),时阁逻风已死,孙异牟寻继位。吐蕃又约南诏合兵10万,进攻唐剑南地区,被唐大将李晟打败。唐军乘胜追击过大渡河。吐蕃、南诏几乎全军覆没。经过这次惨败后,异牟寻非常后悔,深深感到依附吐蕃的贻害。从此,吐蕃同南诏的关系出现裂痕,唐同南诏复交有了转机。远见卓识的韦皋和郑回便抓住这个时机,促成南诏同唐和好。

    郑回,原籍河南湘州,天宝年间进士,曾任唐朝县令,南诏攻破嶲州时被俘。他因有学问,深得阁逻风器重,被任命为王室教师。异牟寻继位后,以郑回为清平官(丞相),从而成了举足轻重,最得信任的重臣。郑回曾劝异牟寻弃吐蕃归唐,并分析了归唐的益处。异牟寻觉得他的话有道理,便产生了归唐之意。这时任剑南西川节度使的韦皋,听说南诏有归唐之意,便乘机进行运动,促成其事。

    韦皋,字武成,唐代京兆(今陕西西安地区)人,是一个颇有才能的地方长官。贞元元年(785),韦皋被任命为剑南西川节度使(简称剑南节度使),到任后,认为“云南蛮众数十万与吐蕃和好,蕃人入寇,必以蛮为前锋”,对唐威胁甚大要保障西南安全,必须争取南诏附唐,使吐蕃失去援助。韦皋听说南诏有意归唐,便通过蛮族人寄信给异牟寻,主动和他联系。贞元七年(791),韦皋又秘密寄信给异牟寻,劝他背弃吐蕃,归顺唐朝。在韦皋反复诚恳地劝导下,又有郑回的支持,异牟寻决心归唐。唐德宗贞元九年(793年)4月,异牟寻召集众酋长商议后决定,一面致书韦皋,表明自己归唐的态度;一面派遣使者,拿着以前韦皋寄给异牟寻的信,分道去长安,同唐朝廷商议归附的事。使者到长安后,向唐朝廷献上方物(地方特产),并转达异牟寻“请归大国,永为藩国”的请求。唐德宗非常高兴,赐诏书嘉奖异牟寻,同时命令韦皋派专使赴南诏议和,韦皋便以崔佐时为使,到南诏国都阳阻咩城(又叫羊咀咩城)。异牟寻“设位陈灯烛”,迎接唐使者。

    其时,为稳定异牟寻的归唐决心,郑回给崔佐时出了不少主意,使议和顺利进行。贞元十年正月,双方代表在点苍山神祠会盟,宣布两国正式结盟。从此,南诏归附唐朝,异牟寻去掉吐蕃给的帝号,接受唐的封号。两国消除数10年积怨,和睦相处。后来,南诏多次出兵配合韦皋指挥的唐军,大败屡次入侵唐境掳掠和欺压过南诏的吐蕃,取得空前未有的胜利。

    南诏同唐结盟,使唐多了一个盟国而少了一个敌国,从战略上孤立了吐蕃,从而更有力地打击吐蕃的入侵,保障西部边境的安全。南诏则摆脱了吐蕃的控制和征敛,取得和平发展的机会。从历史上看,南诏同唐和好,加强了云南地区同内地的联系,对促进这个地区的经济文化繁荣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韦皋、郑回促成南诏同唐复交,无疑是他们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作出的卓越贡献。

    欧阳修不夺友人之功

    行合趋同,千里相从。

    ——《淮南子》

    夜深了,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还在灯下苦苦思索,为这事他已经好几天睡不好觉了。

    原来,前几天,他接到皇上的诏书,命令他对自己所撰修的《新唐书》中的“纪”和“志”两部分和宋祁(北宋文学家、史学家,998—1061)所撰修的《新唐书》150卷“列传”部分一起进行加工润色,使之文体一致起来。欧阳修对皇上的命令感到实在为难。一来宋祁是自己的长辈,自己对他一向十分尊敬;二来宋祁工诗能文、素有真知灼见,造诣颇深,诗写得尤其佳丽。再者,各人的想法,毕竟不同,自己怎好贸然去修改别人的文字呢?他思忖再三,感到皇上的旨意难于遵命,于是,便连夜写出奏折,请求圣上收回诏书。宋仁宗看了欧阳修的奏文,感到言之成理,也就不再提这件事了。

    紧接着,又出现了在书上署名的问题,按照旧例,一本书由几个人合撰,只署其中职位较高者。当时欧旧修是枢密副史、参政知事,而宋祁是翰林学士,当然应该署欧阳修的名,但欧阳修不愿这样,他一向尊敬宋祁,二人交谊又深,感到宋祁在修《新唐书》的过程中花费的心血比自己多,自已怎好凭自己的高位,贪他人之功,掩盖宋祁的贡献呢?于是,他又向皇上奏明,主张同署二人之名。

    宋仁宗批准了欧阳修的奏文。于是《新唐书》上“纪”和“志”部分署名是欧阳修,而“列传”部分署名是宋祁。从此两人更加互尊互敬,交谊愈加深厚了。

    费宏访友谢罪

    冤家宜解不宜结,各自回头看后头。

    ——冯梦龙

    明朝时,一次皇帝对各地来京的读书人进行考试。没想到,考上第一名中了“状元”的,竟是一个不满20岁的年轻人,他的名字叫费宏。看到把自己的名字列在最先头的“金榜”在长安街上挂了3天,费宏的心里高兴极了。他很快就骄傲自大起来,觉得自己比别人高一头,不把别人放在眼里。

    有一天,一位旧时的朋友来找他聊天,因为对某个问题的看法不一致,两个人争论起来,互不相让。费宏认为这是伤了自己这个“状元”的面子,一时火冒三丈,就打了那个朋友一个嘴巴。朋友捂着脸.气愤地走了。从此,一对好朋友就互不来往了。

    不久,费宏的父亲听说了这件事,十分生气。他连夜写了一封长信,严厉地教育儿子:“你年纪轻轻,却如此不敬重朋友,实在太不像话。你应该赶快到那位朋友家去赔礼,不然的话,你就会犯更大的错误!”随着这封信,还寄去了一根竹板子,要求儿子拿着竹板子去向朋友请罪。

    读完父亲的信,费宏感到很羞愧。他立刻遵照父亲的要求,直奔那位朋友家。可此时朋友还没有消气,不愿见他。他一连去了三次,都被对方找借口拒绝了。费宏更加不安。他第四次去,就求别人先把父亲的信和竹板子送给那个朋友,请他过目。

    忽然,那位朋友流着眼泪跑出来迎接费宏。费宏见他这么伤心,以为他还在记恨前些天的那件事呢,就连忙道歉说:“我太对不起你了,请你别再生气吧!”那位朋友连连摇头,说:“不,我不是生你的气,看了别人送进去的信和竹板子,我太感动了!你有多好的父亲啊!你有了过错,他这样认真地教育你;可是我的父亲早就去世了,我有了什么毛病,就听不到他的管教了。我是为这个才哭的呀!”费宏说:“咱们朋友之间,也要互相指出过错,互相帮助改正毛病啊!”

    从此以后,他俩共同严格要求,友谊更加深厚了。费宏后来成了一个很有作为的政治家。

    顾贞观赋词救挚友

    夫大寒至,霜雪降,然后知松柏之茂也。

    ——《淮南子》

    清初著名词人顾贞观和著名诗人吴兆骞同为江南才子,一个填词,一个作诗,在清初的文坛上崭露头角,名气大震。早在青年时代,他们就诗酒交往,过从甚密,或蠡湖泛舟,春郊驰马;或围棋击筑,谈诗论文,志趣相投,肝胆相照。

    清顺治十四年(1657),吴兆骞参加江南乡试,考中举人,不断有人揭发考场弊端,引起顺治帝震怒,核准礼部所奏:“钦定试期,亲加复试,以核真伪。”吴兆骞就和其他所有中举者一起被押往北京复试。考场上除考官罗列监视外,堂上摆着桎梏镣铐等刑具,堂下排列着举刀持棍的武士,且每个举子身边还有两个护军夹立监视。在这种气氛下,参加复试的举人大都战栗不安,失去作文赋诗的灵感,有的甚至哆嗦着连笔也握不住。吴兆骞虽有才华,但也受到环境的影响,未能终卷,遂亦以舞弊定案,被杖责40大板,遣送至8000里外的宁古塔(今黑龙江宁安县)去戍边。

    吴兆骞离京出塞时,诗人吴梅村挥泪相送。作《悲歌赠吴季子》诗一首以寄托友情。

    1660年8月,沙俄侵略者在黑龙江下游侵扰,统领巴海率领军民迎击,吴兆骞写了一首题为《奉送巴大将军东征罗察》的长诗,谴责罗察(即沙俄)的暴行,歌颂巴海率军抗战的爱国正义行动。

    吴兆骞被遣送到黑龙江戍边后,顾贞观为好友蒙受不白之冤感到悲伤,立下“必归季子”的誓言。但这个案件是顺治皇帝所亲定,继位的康熙皇帝并无昭雪之意。当顾贞观接到吴兆骞从戍边寄来一信时,才知吴戍边的苦况:“塞外苦寒四时冰雪,鸣镝呼风,哀笳带血,一身飘寄,双鬓渐霜,妇复多病,一男二女,藜藿不充,回念老母,茕然在堂,迢递关河,归省无日……”

    顾贞观读信后,凄伤流泪,深知身居绝塞的好友的凄苦。救友生还已刻不容缓。当他了解到朝廷中身居要职的宋德宜、徐翰学过去与吴兆骞都有过交往,便连夜奔走于这些权贵之间。谁知人情淡薄,世态炎凉,这些已飞黄腾达的高官显宦根本不愿出力解难。顾贞观一筹莫展,百感交集,于是挥笔写下了《金缕曲》二首,作为给吴兆骞的复信。

    二阙《金缕曲》,对患难之友“悲之深,慰之至。叮咛告诫,无一字不从肺腑中流出”。这种忠贞生死之谊,至情之作,终于感动了顾贞观新结识的一位朋友——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字容若,是清代满族最杰出的词人,其父明珠,官至太傅,主持朝政多年。纳兰性德虽出生在门第显赫的贵族家庭,18岁就中举人,22岁被康熙皇帝选为御前侍卫。但他却无意于官职的升迁,喜欢治学,写诗赋,惜友情,重然诺。“以风雅为性命,朋友为肺腑”,他与顾贞观一见如故,互相倾慕。当他读了顾贞观的《金缕曲》后,心情十分激动,向顾表示,“不欲成此举者,非人也!”决心承担营救吴兆骞的重任。在他的一再恳求下,其父终于应允以重金赎回吴兆骞。由明珠出面,宋德宜、徐翰学等人也同意捐款相救。

    康熙二十年,51岁的吴兆骞终于回到了北京.当他出现在纳兰性德家里时,人们看到的是一个形容枯槁发须皤然的老翁,在宁古塔的凄苦生活,使他过早地衰老了。这时,一股暖流涌上他的心头,感激之情化成了滚滚热泪,他在好朋友面前痛痛快快地恸哭了一场。纳兰性德把他留在家中担任授读,“三载宾筵,锦衣鼎食”。可惜他已经是一段膏蜡燃尽的残烛,到54岁时就因病逝世了。

    吴兆骞在坎坷的一生中,写了许多诗文,给后人留下了一份文学遗产——八卷《秋茄集》。顾贞观写给他的二阙《金缕曲》,因为纳兰性德在祭吴兆骞的文中曾说:“金缕一章,声与泣随,我誓返子,实由此词。”所以被人传诵为“赎命词”,成为清词中的压卷之作。顾贞观与吴兆骞间的生死之交,成为文坛佳话,至今仍被人们所传颂。

    张际亮与姚莹患难与共

    平生知心者,屈指能几人?

    ——白居易

    张际亮与姚莹不仅是诗友,也是志同道合、患难与共的朋友。

    张际亮,福建建宁人。他才华横溢,秉性耿直,不随流俗,广结大江南北的仁人志士,如林则徐,姚莹、魏源、黄爵滋等,其中与姚莹的交往最为密切。

    姚莹,安徽桐城人,是鸦片战争时期著名的抵抗派将领。他拥护和支持林则徐严禁鸦片积极了解外事,关注国计民生。他就任台湾兵备道后,坚决抗击英军侵略,为保卫祖国海疆立下了汗马功劳。但他反而遭到昏聩腐朽的清政府的革职查办,被横加罪名,逮入京师问罪。这一冤狱在当时知识分子群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张际亮闻讯痛心疾首,此时他重病在身,仍不辞劳苦,四处奔走呼号,竭尽全力为姚莹鸣冤伸屈。决定亲自伴陪姚莹进京,以示对好友抗敌卫国之举的支持和对清廷制造冤狱的强烈抗议。

    1843年7月,押送姚莹入都的囚车途经淮上,张际亮在此迎候多时,做好了护送友人北上、同赴囹圄的准备。姚莹为张氏义举感激不已,但极力劝止张际亮进京。然而,张际亮决心已定,毅然抱病陪随姚莹的囚车,踏上了凶多吉少的北上艰途。像张际亮那样对清廷制造冤狱、打击贤良深表不满的志士不乏其人。当姚莹被押至北京南郊的长辛店时,竟云集了30余位京官名士在此相迎。姚莹入狱后,人们更是为之奔走营救,不惧危险入狱探望。清政府迫于舆论压力,不得不把姚莹释放。可是,本来就病魔缠身的张际亮,此时因长途跋涉使病情愈益恶化了。京师诸义士为张际亮的高风亮节所感动,纷纷前来慰问。张际亮在临终前请求姚莹协助他整理自己生平所撰诗作,后世所传《恩伯子堂集》就是由姚莹在张际亮病榻前编纂好,经张氏首肯,并于他故后刊行的。

    张际亮的病逝,使姚莹悲痛万分。他以真挚的感情,写下了《祭张亨甫文》和《张亨甫传》寄托对故友的深切缅怀。他洒泪护送张际亮灵柩回故里安葬。

    张际亮抱病扶囚车北上,为友伸冤;姚莹挥泪护灵柩南行,报友恩情,这是一幕多么悲壮、感人的情景,它不仅反映了姚、张和人间的生死交往,同时也是当时爱国知识分子赤诚报国的生动写照。

    田汉与周信芳剧坛知己

    合意友来情不厌,知心人至话投机。

    ——冯梦龙

    田汉与周信芳都是我国剧坛的一代宗师,两人交往密切,友谊深厚,在戏剧史上留下了一段佳话。

    田汉18岁去日本求学,途经上海观看了周信芳的京剧艺术。1923年秋,二人相见,一见如故。周信芳说:“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今天我们能一见如故,明天就以兄弟相称吧。”从此,二人交往甚密,一起切磋戏剧曲目。

    1928年,田汉创办了南国艺术学院,不久受挫停顿,转而集中力量办南国剧社。剧场难借,又没戏台,在周信芳的全力支持下,公演赢得了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

    1930年,田汉改编的《卡门》被国民党当局禁演,田汉遭搜捕。由于鲁迅先生的及时警告,田汉转移,悄悄来找正在演出的周信芳,周信芳给田汉改了装。又拿出钱给田汉,然后设法将其送到日租界的一位朋友家里,田汉才免遭拘捕。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周信芳、田汉等人冒着敌人的轰炸,在上海为不做亡国奴而奋勇斗争!

    1948年,田汉离开上海,进入解放区。田汉与周信芳再次见面,已是新中国诞生前夕。1949年6月,周信芳被选为出席全国第一届文代会的代表赴京开会。在灿烂阳光下战友重逢、感慨万千。此后,田汉在北京担任文艺界的领导工作,历任文联常委,文化部艺术局局长、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等职务,周信芳还是在上海从事戏剧活动,任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剧协上海分会主席、上海京剧院院长。他们虽然远隔两地,却仍在同一条前线上工作,两人南来北往、凡相聚必作长谈,分别时又总依依送行,友情与日俱增。

    1961年2月,文化部隆重举行周信芳演剧生活六十周年纪念活动。田汉到会作了题为《向周信芳同志的战斗精神学习》的讲话,高度赞扬了周信芳的战斗精神、革命热情以及对京剧艺术的贡献,称他为“战斗的表演艺术家”。在纪念活动中,周信芳先后在北京、上海演出了《打渔杀家》、《乌龙院》等拿手好戏。田汉欣然命笔,赠诗四首,其中两首为:

    喜为人间吐不平,早年英锐已知名。

    曾因王莽诛民贼,亦借陈东励学生。

    手创移风肝胆壮,扶持南国意图新。

    登场犹忆鱼龙会,武二刀光一座惊。

    六十年来磨一剑,精光真使金石开。

    由它眼弱和头白,唱通山陬与海隈。

    万死不辞尊信国,千山所指骂王魁。

    乾坤依旧争邪正。珍重先生起怒雷。

    诗中巧妙地列举了周信芳各个时期编演的剧目《王莽篡位》《徽钦二帝》《文天祥》《义责王魁》等,称赞周信芳正是通过这战斗的历程,实现了自己的非凡人格。

    60年代第一年,田汉因工作到上海,正逢农历除夕。周信芳的夫人到海外探亲去了,家里只有周信芳一人。田汉怕老友感到孤寂,除夕之夜特地来周家陪伴。两人作竟夕之谈,直到次日凌晨,大年初一的爆竹响起时,他们的谈话还没有结束,数十年的友情真比流水还长。

    1963年年末至1964年初,上海举行华东话剧会演。田汉作为中央有关部门的代表到上海,可是那个叫喊“大写十三年”口号的华东局领导人以及张春桥等,给田汉以冷遇,并对他排挤、诬陷。那次,田汉与周信芳虽然仍彼此看望,但是“山雨欲来风满楼”,他们心境都不好,因此二人忧心忡忡,有许多话不便明说,只能通过忧郁的眼神,相互心照不宣。这大概就是他们的最后一次会面,也可以说是最不愉快的会面了。

    赵敬之与陈中柱生死结盟

    壮心剖出酬知己。

    ——中国谚语

    在江苏盐城市盐城公园内的烈士陵园中,最上首有一对圆形的墓冢,这两座墓中安葬的一位是盐城地区早期的共产党员,革命教育家,全国著名烈士赵敬之;一位是被誉为“一代抗日英雄名将”、“断头将军”的国民党鲁苏皖边区游击总指挥、第四纵队司令陈中柱将军。

    为什么这两位不同政党的人物的墓紧挨着,一般大小,又合用一块广场呢?这当中有一段感人的故事。

    陈中柱和赵敬之是同乡同窗,是情同手足的结拜兄弟。1924年,他们读中学时就品学兼优,正直爱国,在国民党老党员陈为轩先生的培养教育下,兄弟俩同时参加了国民党。1927年初,他们投身到大革命的洪流中,在家乡发动革命,扩大北伐军的影响。1927年7月,国共两党的合作破裂,大革命失败。陈中柱考入国民党江苏省警官学校。1928年8月,赵敬之从南通省立七中毕业后,考入了由中共地下党主办的上海劳动大学。1930年,他成为中共党员。

    从此,两位同乡、同窗、同甘共苦的兄弟,在历史的十字街头,各自选择了不同的政治道路。一个继续为国民党员,成了国民党军队的骨干;一个是中共地下党员,成为无产阶级的先锋战士,即使这样,他们之间的往来仍然不断,也未影响俩人的情谊。陈中柱并没有因为身份不同而轻视义弟,相反却经常向义弟提供帮助;赵敬之也没有因为义兄是自己的“政敌”而疏远他、厌弃他,反而借助义兄的关系开展工作。1933年赵敬之受党的派遣,在陈中柱的关照下,考入南京国民党中央军校政训班学习。

    “九一八”事变,在日寇的侵华行径面前,兄弟二人义愤填膺,同仇敌忾,联袂请缨,共赴华北抗日前线,杀敌保国。他们互相支援,浴血奋战。在台儿庄西面的大洞山战役中,赵敬之听到大洞山处义兄被围,冒死连夜赶赴大洞山,没见到义兄的面他悲痛欲绝,痛不欲生。在盐城西乡洪桥,兄弟俩又见面了。经过这场血与火的离别而再次相见,俩人分外亲热。赵敬之经地下党组织的同意,帮助扩充了陈中柱队伍的实力装备,成为一支有力的抗日武装。

    1939年,赵敬之和几个地下党员创办了“盐城县第一中学学生补习团”,直接为新四军培养和输送骨干。一次,因学生行动不慎泄露了秘密,被国民党县党部发现,赵敬之被捕。在酷刑下,赵敬之坚贞不屈,始终没有暴露自己的身份。

    赵夫人携幼女哭诉,找到陈中柱,陈中柱气得浓眉怒竖,向抓赵敬之的人说明赵是他的义弟,输送的青年是来投奔他的部队的。县党部顾虑到陈中柱是中统头目,不敢得罪,只好将赵敬之释放,并礼送到泰州。

    获释后,赵敬之住进陈中柱家中治伤、休养,兄弟俩经常促膝谈心,赵敬之还根据陈毅的指示,帮助陈中柱整肃了政训处,清除了特伪分子,成立了政治工作队,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鼓舞士兵的斗志。陈中柱挽留义弟帮他带兵,并委以重任。但因为赵敬之接到了陈毅的秘密通知,他谢绝了义兄的一片盛情,借口回乡看望老母,返回盐城。

    1940年,在国民党的第二次反共浪潮中,有人拉陈中柱同流合污,陈中柱拒绝了,于是他便成为日伪军的眼中钉,处境十分险恶。他率四纵队孤军奋战百余日,弹尽粮绝。在这种情况下,陈中柱想起陈毅的嘱咐,率部向新四军驻地靠拢,准备起义。就在他转战到兴化水网地带时,突遭日伪军五路截击、包围。陈中柱一面激战一面派人与新四军联系。陈毅得知陈中柱的情况,当即派赵敬之率一个加强营火速出击,援助陈中柱突围。1941年6月7日,当新四军增援部队强渡到第六道河时,遇到了冲出包围的陈部残兵,才得知陈司令已经壮烈殉国了。

    日军为了邀功,残暴地将陈中柱的头割下来送到泰州的日军少将那里,陈夫人闻讯后带着幼女毫无畏惧地闯入日军司令部,索取丈夫的首级。日军司令深为她的果敢行为震惊,捧交了陈中柱的首级。陈夫人将丈夫尸体缝合好,安葬在泰州城下。

    1947年夏天,党派赵敬之建立苏皖边区第五行政区高级专科学校。8月2日下午,在赵敬之穿越串场河敌人封锁线时,被国民党便衣队发现,面对敌人,他临危不惧,纵身跳入河中向对岸游去。敌人以排枪向他射击,击中了他的头部,赵敬之壮烈牺牲在串场河中。

    40个春秋过去了,1986年10月,盐城市政府将赵敬之烈士的陵墓从串场河畔迁入盐城公园的烈士陵园,同时举行了隆重的立碑仪式。

    这时,已旅居国外的陈夫人得知丈夫义弟迁灵的消息,马上飞越重洋,回到祖国,向赵敬之的陵墓敬献了鲜花,然后向政府提出申请:追认陈中柱将军为烈士;为纪念丈夫及其义弟的生死之交,将陈将军的陵墓也迁到烈士陵园中,让兄弟俩永远相伴。1986年,政府批准了陈夫人的请求,两位生死结盟的兄弟,两位为民族献身的英杰,两个中华民族的忠魂,相陪相伴,同被人们祭奠,共为人民敬仰。

    丁玲与史沫特莱为共同事业而战

    朋友切切思思。

    ——《论语·子路》

    早在1931年,丁玲就认识史沫特莱了。那时,丁玲的丈夫胡也频牺牲后,丁玲送孩子从湖南回到上海,一个人住在环龙路的一个弄堂里,伏案写作。有一天,冯雪峰同志通知她去见史沫特莱。

    在一栋花园洋房里,史沫特莱热情地接待了她。这位长得十分高大的美国女记者给丁玲留下很深的印象,她们谈了一个上午。史沫特莱对左联五烈士的死难,表现了无限同情和愤慨,还详细询问了丁玲的经历、处境、未来的打算和写作计划,还为丁玲拍了不少照片。两个异国的女作家,很快成了知心朋友。后来,她们又见过几次面。有一次,史沫特莱告诉丁玲,有个特务一连几天在马路对面监视她的行动,她气极了,拿了一根棒子冲了出去,要打那个特务,吓得特务仓皇逃跑,再也没敢来。史沫特莱一边说,一边哈哈大笑。天真、开心的笑声,感染了丁玲,她也笑了起来。

    1936年,丁玲在到陕北之前,住在西安的德国医生冯海伯家里,等待党的指示。有一天,冯海伯告诉丁玲,今天我要招待两位客人,请你帮助烧几个菜。于是,丁玲忙乎起来。晚上,客人来了,没想到,竟然是史沫特莱和埃得加·斯诺。

    丁玲扑过去,和史沫特莱拥抱在一起,她们高兴极了,急急地用英语交谈起来。这天晚上,刚从陕北来到西安的斯诺,成了谈话的中心人物。朋友们围着他,听他讲苏区的生活,讲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和许多身经百战的红军将领。他将自己收集的苏区生活的照片拿给他们看。他们热情澎湃,激动地用三种语言唱起《国际歌》。斯诺还教他们唱红军歌曲:“炮火连天响,战号频吹,决战在今朝……”

    1936年冬,女作家丁玲从上海来到了延安。第二年1月,丁玲又从原来所在的陈赓部队转到二方面军贺龙同志的司令部。一天,总司令部派通讯员来接她,说有一个外国女记者在那里。原来这女记者正是美国友人,丁玲的老朋友史沫特莱。丁玲立即和通讯员朝总部出发。来到总部,彭德怀等领导同志正在热情地向史沫特莱介绍部队情况。史沫特莱一见到丁玲,便大声喊:“丁!”她们又紧紧拥抱在一起。史沫特莱看着面前身穿军装的丁玲,又惊又喜,几乎认不出这就是从前在上海身穿连衣裙的女郎了。

    第二天,丁玲陪同史沫特莱去了延安。到延安后,党中央和毛主席又给丁玲分配了新的工作。因此,丁玲没有再回前方。而史沫特莱就住在凤凰山的大窑洞里,她也过着八路军的简朴生活,穿一身灰布制服。她不习惯睡炕,就在炕上支一个帆布行军床,炕前一张小桌,桌上一架打字机。外屋有一张方桌,毛主席朱总司令来看她,就坐在方桌边。

    丁玲常去看望史沫持莱。史沫特莱是一个很勤奋的作家,悠闲与她无缘,她从早到晚地认真工作,搜集资料,了解情况。每当丁玲看到她工作,就不免为自己散漫、缺乏应有的紧张而感到惭愧。她把自己的这种感想说给毛主席听,毛主席就鼓励她要向史沫特莱学习。

    在中国革命斗争的岁月里,丁玲和史沫特莱这对异国女作家的友谊是令人羡慕的,她们都在用自己的笔为一个共同的事业而战斗。从她们写的散文、小说以及领袖人物传记中,人们可以看到红军生活的剪影,看到革命事业必胜的信念,并让全中国乃至全世界了解八路军,了解中国共产党。

    何香凝与宋庆龄姐妹情深共患难

    恩德相结者,谓之知己;腹心相结者,谓之知心。

    ——冯梦龙

    何香凝比宋庆龄大14岁,她和秋瑾一样,是同盟会最早的女会员。早在1905年,何香凝就在反清革命刊物上发表《敬告我国同胞姐妹》等文章,鼓励中华妇女参加反清斗争,成为出色的革命女战士。

    1925年3月,孙中山临终前,三次请何香凝到病榻前,切切叮嘱:不能因宋庆龄没有子嗣而轻视她。何香凝当即表示:“先生的一切主张,我誓心遵守。至于孙夫人,我也当然要尽我的力量来爱护。”当时孙中山久久地紧握着何香凝的手说:“廖仲恺夫人,我感谢您……”可见孙中山对何香凝的信任。

    孙中山弥留之际,何香凝与宋庆龄在孙中山的遗嘱上签了字,是著名的《总理遗嘱》的两个女签证人。孙中山逝世后,何香凝从北京回到广州,立即在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上提议,将原来自己担任的国民党中央妇女部部长一职由宋庆龄担任。在上海的宋庆龄得知后,一再推辞,国民党中央和何香凝再三邀请,1926年1月,宋庆龄担任了妇女部长,并与何香凝一起被选为中央委员。

    1927年7月,武汉国民政府汪精卫集团背叛孙中山的三大政策,决定分共,在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中,除共产党人外,有三人不赞成分共,这就是何香凝、宋庆龄、陈友仁。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宋庆龄,何香凝为救国难,又重聚上海。不久,日本发动了进攻上海的“一·二八”事变,宋庆龄、何香凝亲率慰劳队赶到前线慰问,使十九路军军长蔡廷锴以及全体官兵大为感动。

    1934年,中国共产党发表要求蒋介石国民党“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中华人民对日作战基本纲领》,宋庆龄、何香凝率先在“纲领”上签了字。在她们的带动下,共有1779人签字。但蒋介石一意孤行,继续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何香凝愤慨之下,送了一条女裙给蒋介石,裙子上写着这样一首诗:“枉自称男儿,甘受倭奴气,不战送山河,万世同羞耻,吾侪妇女们,愿往沙场死,将我巾帼裳,换你征名去。”强烈地鞭挞了蒋的卖国行径。

    1937年6月,沈钧儒等“七君子”因宣传抗日救国主张,被国民党当局非法逮捕入狱。宋庆龄、何香凝等亲自到国民党苏州高等法院,发表声明,愿意为抗日救国而入狱,与“七君子”同服爱国罪。何香凝还写信给国民党行政院和蒋介石,信中说:“总理弥留之际,(我)曾应允爱护夫人(宋庆龄)及其后人,现在中委之中,曾聆此言者大有人在。今抔土未干,诸言在耳,孙夫人如果入狱,香凝决偕行也。香凝年近六十,行将就木,何惜残废之躯,如能贡献国家,万死不辞。”警告国民党当局不得为难宋庆龄,并立即释放七君子。

    1941年1月,蒋介石国民党悍然制造皖南事变,围剿抗战有功的共产党领导下的新四军。宋庆龄、何香凝、柳亚子、彭泽民以国民党中央委员身份,联名致函蒋介石及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信中指示:“最近讨伐共产之声甚嚣尘上,中外视听为之一变。夫其党问题原为世界性之问题,世界上病态不除,则此种势力组织必存在,我总理早已揭示其端倪矣。我总理过去提出与箕产党共同努力干国民革命伟业,这是毋容变更。今日之中国共产党既在我政府领导之下,则准其发展所长,为吾党之靠山,抗战之干城,此正符合总理天下为公之怀抱。”有力地揭露了蒋介石背叛孙中山,发动内战的阴谋。

    抗日战争胜利后,宋庆龄,何香凝欢欣鼓舞,她们奔走呼号,号召全国人民为建设和平民主的新中国而努力。但蒋介石国民党一意孤行,于1946年以围攻中原解放区为起点,悍然发动内战。宋庆龄、何香凝绝望之余,于1947年同李济深筹组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1948年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成立,宋庆龄任名誉主席,何香凝任副主席,李济深为主席。从此,宋庆龄、何香凝与背叛孙中山三大政策的蒋介石反动派彻底决裂。

    穆青与老坚决潘从正

    一贵一贱交情见。

    ——骆宾王

    “他不在了,我还真想念他。”穆青坐在新华社大楼办公室里,望着窗外飘飞的柳絮,神色黯然。他是谁,引得这位新闻战线上的老兵如此动情?是穆青的亲人,还是哪位部长、将军?都不是,他是一位在沙荒地里默默种树的老农民潘从正,人称“老坚决”。穆青同他交往长达25年之久,直到1989年年底老汉去世,那如兄如弟的友谊依然没有断线,可谓生死不渝。

    1965年底的冬天,就在新华社记者穆青、冯健,周原一行人采访豫东灾区,写出了震撼人心的报告文学《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以后,穆青本打算接着写河南宁陵县万庄村的“老坚决”与风沙搏斗植树造林的事迹,但是风云突变,十年动乱中,穆青全部的采访笔记本和日记,被“造反派一扫而光。夜色如磐,在牛棚里,穆青暗暗对自己说:“我要写他,一定要写……”这位无私奉献的劳动者的形象早已镌刻在他的心上,岂是风刀霜剑所能斫的!

    一晃14年过去了。雨过天晴,全国开始了四化建设的新长征。这时,穆青恢复了新华社副社长的职务。繁忙的工作,沉重的担子,不仅没有冲淡他对“老坚决”的思念,反而激起他亲自寻访这位种树老人的愿望。

    1979年初,穆青来到宁陵县万庄村外的苗圃,推开篱笆门,一眼就看到老汉正弯着腰侍弄树苗,模样消瘦苍老。老汉惊讶地回过头来,见是穆青便哭了,说:“十几年了,还没人到这里来看过俺。”是的,连当地新上任的县区干部也说不清潘从正是甚等人,以及现在是否还在种树。岁月无情,一个小人物,显然被人遗忘了,但穆青没有忘,他来了。老人披肝沥胆,倾诉别后的辛酸与艰难,没个完,没个够。穆青发现,过去省、地、县发给老人的许多奖章躺在小匣子里,已布满了灰尘,便对同行的记者陆拂为说:“这是一颗尘封土埋的珍珠,我们要精心拂拭,使它重现光彩!”

    1979年4月,当苗圃的小树绽出嫩绿的苞芽时,穆青与陆拂为合写的报告文学《一篇没有写完的报道》问世了。像一道闪电,“老坚决”的鲜明形象突然展露在万千读者面前。人们惊叹这瘦小伛偻的老人竟蕴藏着如此坚强的毅力,他为家乡造防护林带,虽然在政治风暴中三起三落,仍然继续着。即使在十年浩劫中,造反派不给工分,不发口粮的日子里,他照样坚守岗位,靠捋树叶,摘野菜,过着半饥半饱的生活。“俺是为国家,为子孙后代!”这胸中理想之火始终不曾熄灭。穆青、陆拂为把老汉形象地比作风口织网的蜘蛛,狂风一次次撕裂它的网,而它一次次又织起新的.百折不挠,永不气馁。这种缀网劳蛛的精神,无论他已经遭遇多少次失败,无论从播种到收获要相距多少年之久,这种始终不渝的努力绝不会枉费!他的劳迹和贡献,也绝不会被历史磨灭。”

    当穆青第四次去访问潘从正,两人栽了一棵泡桐树。穆青称它为“我心中永生的树”。他们的友谊就如这棵树,年年开花,芳香四溢。

    1981年,“老坚决”进京来穆青家做客。在主人的安排下,老汉逛了故宫、六安门、长城、十三陵等名胜古迹,受到林业部长的接见。老汉高兴地说:“过去,俺庄户人,人老几辈谁想着能到北京呀,这回俺就来啦,真像做梦一样。”可待了七八天,老人又急着回去,怕渴坏了他的树苗。穆青懂得他的心。

    穆青公出先要找机会去看望“老坚决”,老哥俩亲亲热热,难舍难分。1983年春,老汉托人捎给穆青两棵樱桃树苗,只因穆青曾无意中提到“樱桃好吃树难栽”。说者无心,老汉却忘不了放不下,就在自己的苗圃里试栽了2年,然后亲选了两棵,包上土,装上筐,愣是让人挑着担子,从家乡来到北京,送给穆青,如今樱桃树苗已成活长大,亭亭玉立,穆青出出进进,从树旁走过,总深情地看它一眼,仿佛那就是老人的形象。

    1986年,老汉派孙子风风火火赶到北京,要看穆青。穆青吓了一跳,以为老汉出了什么事。孙子说;“俺爷逼着我到北京来,说他好几年没见你了,想你啦,非要我来看看你啥样不可。”“就为看看我,值得跑一趟北京?”穆青的眼睛一下湿润了。孙子拿出了一包花生和一瓶香油。偌大的北京哪能买不到花生、香油呢?但老汉的拳拳之心却是千金难买的啊!

    1989年,潘从正在他的苗圃去世。消息传来,穆青流泪了,如潮的哀思在胸中翻滚,使他难以平静。宁陵县委派人来京,说是要给“老坚决”立碑,请穆青撰文并书写。这是因为穆青同死者非同一般的友情,也是因为他写得一笔好字,潇洒刚劲,卓然自成一家。他慨然允诺,觉得这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不久,一篇书法与文章珠联璧合的墓志铭诞生了。它凝聚着这位老新闻记者的哀思和对亡友热烈的赞颂,是散文,也是诗。碑文如下:

    长眠在这里的是一位普通的农民,他名叫潘从正,人称“老坚决”。他在世87年,却有半个世纪抛家离舍同妻子住在沙荒地里培育苗圃植树造林。风沙曾掩埋过他,断粮几乎使他逃命;病了,他不肯离开,老了,还趴在地上拖着土袋修了50米坡路。他千辛万苦培栽的苗圃和防护林,历经劫难,几起几落,但他并没有气馁。他说:“他毁,俺栽,他再毁,俺再栽,俺是为国家,为子孙后代!”

    此处原先有棵老柿树,年年都挂果,纵是压弯了腰也硬撑着。他常夸这老柿树不偷懒,说人生也是一棵树,也应该多结果。老柿树移栽到别处后,他对家人说:“我死了就埋在这里。”

    如今,他的遗愿实现了。经他培育的树苗已经绿满宁陵大地,四里长的防风林已堵住了万碧风口,2000多亩风沙地也变成良田。人们将永远怀念他。你看,那高大的树干,是他坚实的身影;雪白的梨花,是他高洁的灵魂;绿色的风涛,是他爽朗的笑声;郁郁葱葱的林带,是他生命常青的丰碑……他默默奉献的一生,是我国一代农民的风范,他为国家为人民缀网劳蛛的精神,将永远激励后人。历史将会证明,他比我们要年轻。

    歌德和席勒的生死友情

    谁若想在厄运时得到援助,就应在平日待人以宽。

    ——萨迪

    歌德和席勒是德国文学史上的两颗巨星,又是一对好朋友。歌德体格结实,神态威严;席勒瘦弱憔悴,驼背凹胸。虽然歌德大席勒10岁,从外表看,似乎席勒倒比歌德大10岁。两个人的身世和遭遇也截然相反,但他俩的友谊却万古长青。

    他们相识后,合作出版过文艺刊物《时代女神》,合写过讽刺短诗警句。席勒能够不受周围环境的影响,专心致志地创作,并不断地鼓舞歌德的写作热情。歌德对席勒深情地说:“你给了我第二次青春,使我作为诗人而复活了——我早已不再是诗人了。”果然在席勒影响下,歌德一气呵成写出了叙事长诗《赫尔曼和窦绿蒂亚》,完成了《浮士德》第一部。这对,席劫也完成了他最后一部伟大作品《威廉·退尔》。

    席勒去世的那一夜,歌德的房间里静悄悄的,低低地传出了哭泣的声音。他说:“如今我失去了朋友,所以我的存在也丧失了一半。”

    27年后,歌德也死了。他的遗体和席勒的遗体葬在一起。

    屠格涅夫悼念果戈理

    灾难能证明友人的真实。

    ——伊索

    1852年2月21日,俄国伟大的作家果戈理逝世了。

    他的挚友屠格涅夫伏案疾书,用沉重的笔和着自己悲伤的泪水赶写出一篇悼念果戈理的文章。

    但是,沙皇统治者害怕这个俄罗斯人民爱戴的名字此时出现在报刊上。彼得堡的书报检查机构禁止发表一切悼念和颂扬果戈理的文章,并且声言,如果屠格涅夫不顾禁令,强行发表文章,他就会遭到逮捕。

    正直和勇敢的屠格涅夫不怕专制主义者的威胁,他宁肯坐牢,也要慰藉死者的灵魂,尽莫逆之交的情谊。于是,他机智地避开沙皇侦探的监视,离开彼得堡,把文章送到莫斯科,趁那里还没接封禁令,就把文章在《莫斯科新闻》上刊登出来。

    沙皇的特务机关第三厅不久见到了这篇文章,他们传讯屠格涅夫。沙皇早就痛恨这个经常在《现代人》杂志上登裁《猎人笔记》的作家。在把屠格涅夫监禁一个月后,沙皇亲自下令,把屠格涅夫流放到斯巴斯基去。

    为了果戈理,为了朋友而被流放的屠格涅夫感到自豪和光荣。

    马克思与达尔文的共同追求

    一切使人团结的是善与美,一切使人分裂的是恶与丑。

    ——列夫·托尔斯泰

    1873年6月16日,马克思将他的巨著《资本论》第一卷德文版,赠给生物学家达尔文,并在扉页上题词:

    赠给查理·达尔文先生:

    您真诚的钦慕者卡尔·马克思

    一八七三年六月十六日于伦敦梅特兰公园莫丹那别墅一号。

    收到书后,达尔文给马克思回了一封简短然而满怀深情的信。

    敬爱的先生:

    承蒙寄赠巨著《资本论》,谨致谢意。诚愿对政治经济学如此高深而又重大的课题能有较多的了饵,以无愧于您的惠赠。尽管我们的研究领域是如此不同,但我相信,我们两人都热诚期望扩大知识领域,而这无疑将最终造福于人类。

    您忠实的查理·达尔文谨启

    一八七三年十月一日

    造福于人类的共同追求,将两位大师的心紧连在一起了。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