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是通过外在形象来展示自己的特点的,一个人的眼神、说话的方式就是最基本的信息,并通过衣着、声音和举止表现出其基本特性。一般在初次见面的几分钟内就能初步判断一个人的素质、背景和能力。所以一个良好的形象会令你在任何场合中神采奕奕、信心非凡,会让别人更愿意接近你,使你更快得到周围的人的认可。
个人的气质与修养
仪表美是内在美与外在美的和谐统一。内在美是美的升华,是美的极致,是人的内在精神世界的美,是人的思想、品德、情操、性格等心理文化素质的具体体现。一个人如果没有内在美作为基础,那么,再好的先天条件、再精心的打扮,也只能是一种肤浅的装饰,缺少丰富而深刻内涵的美,不可能产生魅力。因此,一个人的外在美是其内在美的一种自然展现,良好的个性修养、渊博的知识、高尚的道德情操才是外在美的真正源泉,由此而产生的美才可以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打下深刻的烙印。所以内在美比外在美具有无可比拟的深度与广度。
个人的装扮与审美方式
一般来说个人的仪容、举止、表情、服装、佩饰等要素会促使他人对自己的第一印象的构成,这是良好的个人形象中外在美的具体表现:人的外在美能给本人以极大的心理满足和心理享受,又能使他人赏心悦目,是人自身美的凝聚和显现。有的人天生体格健美匀称、五官端正秀丽,这些人幸运地拥有自然美,但无论一个人的先天条件如何,都可以通过化妆、服饰、外形设计等方式使自己拥有容貌的美丽,也可以通过形体的锻炼使自己拥有更完美的体态,天生丽质这种幸运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有的,而美好的个人形象却是每个人都可以去追求和创造的。因此,每个人都可以通过一定的形式把自己的美丽更加充分地展现出来。
2.戴帽子的礼仪
帽子是装饰品中的一种,在整体形象中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合理地佩戴帽子,不仅可使女人散发出无限魅力,还可将成熟稳重的男人味展现得一览无余。因此,要想使其点睛之效彻底地发挥出来,就要在戴帽子时掌握一些礼仪,完善个人的整体形象。
在通常情况下,进入教堂、剧院等公共场合时都应该注意戴帽子的礼仪,如果需要脱掉帽子,该场所应该有存放帽子的地方,取帽子的时候,不要忘记向管理员说声“谢谢”或给些小费,感谢他们的工作。
唱国歌、升降国旗时,男士必须将帽子摘掉以表敬意,但女士不必脱帽。被他人介绍给另一方时,女士同样不必脱帽,男士则必须脱帽致意。与女士、长辈、上级谈话或打招呼时,男士同样需要脱帽。如果向陌生女士道谢、道歉时,可以轻抬帽子表示敬意。当其他人向与你同行的女士打招呼时,也可轻抬帽子表示敬意。向他人问路时,无论得没得到回答都要向对方脱帽行礼,以表谢意。
值得注意的是,戴手套可以不戴帽子,但戴帽子不戴手套就不行了,这在正规场合是失礼的行为。
3.怎样运用眼神的礼仪
眼神,是最富有表现力的体态语,能传递丰富的信息和情感。从交际功能看,眼睛是全身接受非语言交际行为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可能是在可见范围内发出非语言交际信息的最重要部位。眼神可以传达出多种语言信息,它的运用也有一定的讲究。
首先,不同的目光可以传递不同的含义和信息,而接受信息一方可以通过观察眼神而了解所发出的信息。这主要取决于瞳孔的变化。一般说,瞳孔的扩大传达出正面的信息,如表示爱、欢喜或兴奋。相反,瞳孔的缩小则传递出负面的信息,如表示消极、戒备和愤怒等。研究表明,当某人极度兴奋激动时,他的瞳孔就会扩大到它正常大小的四倍多。反之,某种愤怒或消极的态度能使它的瞳孔缩小到人们称之为“蛇眼”的程度。有经验的职场人员,可以通过对方的眼神注意方向,窥测其意向。实际交往中,目光注意方向的含义是丰富多彩的。人们是不难从目光中了解他人是友善还是敌视,是镇静还是慌乱,是全神贯注还是三心二意。
其次,在口语交际中,目光还能起到组织、控制、启发、鼓励听众的作用,帮助有声语言制造一个有利的交际气氛,以领导主持会议为例:当领导走上讲台,未开口之前,先用目光扫视整个会场,这种扫视能起到组织和控制作用,到会者会立刻停止一切活动,进入听讲状态。会场出现冷场时,领导要善于用鼓励的目光,使准备发言者增添信心,踊跃站起来发言。全场纪律松懈,讲话者过多,领导投过去严厉的目光,并停留一会,可使讲话者自动收敛。所以,有经验的领导都善于用目光驾驭整个会场,使会场井然有序而生动活泼。
最后,眼神还有反映深层心理的作用。“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睛的动作一向被认为是最明确的情感表现,但有些反映深层心理的眼神,却是要认真窥测捉摸才能弄懂的。如在人际交往中,视线的有意回避,说明他是在掩饰什么或有所愧疚,交际的双方就要从特定的语境中猜测对方目光所能体现的心理。如在商业洽谈过程中,有些谈判者眼神闪烁不定,这反映出这些人精神上的不稳定或性格上的不诚实,与这种人洽谈业务时就要特别谨慎,以防上当受骗。所以,职场人员在人际沟通中,一方面,我们主张以坦诚的目光表达自己真挚的情感;另一方面,交际双方又要善于解读眼神的信息,从对方眼神中挖掘深层心理,只有这样,才能运用眼神进行有效的沟通。
既然眼神在人际沟通中有如此重要的作用,那我们就要学会善于运用眼神。
注意视线接触对方的时间
与人交谈时,视线接触对方的脸部的时间应占全部谈话时间的30%~60%,超过这一平均值时,可被视为对谈话者本人比谈话内容更感兴趣;低于此平均值时,则表示对谈话内容和谈话者本人都不怎么感兴趣,故在谈话过程中,应掌握好这一时间度。不能直视或长时间地凝视对方,这可以认为是对私人占有空间或势力范围的侵犯,是不礼貌的或挑衅性的行为;完全不看对方,则可认为是自高自大、傲慢无礼的表现,或者企图掩饰什么,诸如空虚、慌张等。
注意视线停留的部位
从视线停留的部位可反映出人际关系状态有三种:一是视线停留在两眼与胸部之间的三角形区域,这这被称之为近亲密注视。二是视线停留在双眼与嘴部之间的三角形区域,这为社交注视,是社交场合常见的视线交流位置。三是视线停留在对方前额的一个假定的三角形区域,为严肃注视。这种注视方式能造成严肃气氛,使对方感觉到你有正经事要谈,这样你本人就保持了主动。在人际沟通中,运用眼神要注意根据关系亲密程度来确定视线停留部位,也可以依据语境、场合来确定。如社交场合运用社交注视;领导找下属谈话,则运用严肃注视;朋友间的交谈,则使用近亲密注视等。
注意眼神变化
眼神的变化能准确传递某种信息。不同的视觉方向表达不同的含义,仰视表示思索,俯视表示忧伤,正视表示庄重,斜视表示蔑视等,不可随便使用。其次,眼神的变化要协调自如,要与有声语言有机地配合在一起,不能只顾眼神,不顾其他或者两者分离。眼神变化要与其他的表情动作协调一致,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眼神变化后,即完成了一个意思的表达,之后要马上恢复正常,否则就会产生形不达意的后果。
4.微笑的礼仪
笑是眼、眉、嘴和颜面动作的集合,是一种令人感觉愉快的面部表情,它是最美好的形象。在千变万化的面部表情中,微笑是最美的,它可以缩短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为深入沟通与交往创造和谐的氛围。在人们越来越渴望得到他人尊重的今天,微笑成为人际交往中不可缺少的礼节。因此,我们在工作与生活中,若想营造良好的交际氛围,获得良好的人际关系,就要尽量地把真诚友好的微笑奉献给他人。
微笑的方式
微笑的基本做法是不发声、不露齿,肌肉放松,嘴角两端向上略微提起,面含笑意,使人如沐春风。微笑须发自内心。当一个人心情愉快、兴奋或遇到高兴的事情时,都会自然地流露出这种笑容。这是一种内心情感的自然流露。发自内心的微笑既是一个人自信、真诚、友善、愉快的心态的表露,同时又能营造明朗愉快和亲切的交际氛围。而矫揉造作的微笑,给人一种不真诚、不友善的感觉,也会给我们的工作与交往带来阻碍与阴影。
微笑是人们交往中最富有吸引力。最有价值的面部表情,但也要注意区分场合,要笑得得体、笑得适度,这样才能充分表达最美好的感情。与人初次见面,给对方一个亲切的微笑,会拉近双方的心理距离,消除双方的拘束感;与朋友同事见面打招呼,带点微笑,显得和谐、融洽;上级给下级一个微笑,会让人感到平易近人。正式场合的笑容要适度,故意夸张笑容、抑制笑容不但有损美感,而且有碍身体健康。而放声大笑或无节制的笑同样不雅,无原因的边看别人边哈哈大笑,更为无礼。在各种场合只有恰如其分地运用微笑,才能达到传递情感的目的。
笑容的禁忌
(1)忌冷笑。有讽刺、不满、不以为然的意味,容易让人产生敌意。
(2)忌假笑。违背笑的真实性原则,不但毫无价值还让人厌烦。
(3)忌怪笑。这种笑多含有恐吓、嘲讽之意,让人十分反感。
(4)忌窃笑。多表示洋洋自得、幸灾乐祸或看他人的笑话。
(5)忌狞笑。多表示惊恐、愤怒或吓唬他人。
5.佩戴首饰的礼仪
优雅得体的穿着,如果再加上富有个性的饰品,会使你增添无穷的魅力。但若想让首饰在服装搭配上锦上添花,就要注意很多的细节问题。首先,首饰的佩戴应当遵从有关的传统和习惯。其次,在社交场合中不戴首饰也可以,戴就不要佩戴粗制滥造之物,最好不要靠佩戴的首饰去标新立异。如果佩戴,总数不宜超过三件。另外,在一般场合,女士们可以样样首饰都戴一戴,而男士佩戴最多的只有结婚戒指一种。场合越正规,男士戴的首饰就应当越少。
佩戴戒指的礼仪
购买戒指时,须选配与手指形状、肤色相配的戒指。手指多肉者,适合佩戴一些镶有大蝴蝶或宝石之类没有花纹的戒指。手指短小者,佩戴不粗不大的指环最为合适,手指过长者可戴一朵有花纹或两枚重叠形戒指。如果手背的皮肤呈褐色,戴上金戒指有高雅感,显得比较协调;如果手背肤色偏黑,可选暗褐色或黑色宝石戒指。戒指一般戴在左手上,最多不要超过两个,但当代人戴在右手上也可以。但要注意的是,若戴两个戒指要在左手连着戴或左右对称。
佩戴项链的礼仪
项链是戴于颈部的环形首饰,男女均可使用,是佩戴时间长、范围广泛的重要首饰,种类十分繁多。但男士所戴的项链一般不应外露,且不应多于一条,但可将一条长项链折成数圈佩戴。戴项链时,要与服装、颈部和肤色相协调。夏天因衣着单薄,佩戴金、银、珠宝项链都很美。浅色的毛衫要佩戴深色或艳一些的宝石类项链;深色的毛衫可配紫晶或红玛瑙项链。项链的粗细,应与脖子的粗细成正比。脖子较粗的人应选择较细的项链,脖子较细的人则应选粗一些的。从长度上区分,项链可分为四种。一是短项链,适合搭配低领上装。二是中长项链,可广泛使用。三是长项链,适合女士用于社交场合。四是特长项链,适合女士在隆重的社交场合佩戴。
佩戴手镯、手链的礼仪
手镯是女性的装饰物,因纤丽精巧,很受现代女性青睐。戴手镯和手链很有讲究。在普通情况下,手链应仅戴一条,并应戴在左手上。在一只手上戴多条手链、双手同时戴手链或手链与手镯同时佩戴,一般是不得体的。在一些地方,所戴手镯、手链的数量、位置,可用以表示婚否。手镯戴在右臂上,表明佩戴者是自由而不受约束的;如果戴在左臂上,表明已经结婚。一般来讲,手链与手镯均不应与手表同戴在一只手上。如果戴手镯、手链和耳环等首饰,一般可以省去项链,或只戴短项链为宜,以免三者在视觉上重复,影响美感。
佩戴耳环的礼仪
耳环也叫耳坠,是女性耳垂的特殊饰物,种类繁多。在一般情况下,它仅为女性所用,并且讲究成对使用,即每只耳朵均佩戴一只。不宜在一只耳朵上同时戴多只耳环。在国外,男子也有戴耳环的,但习惯做法是只戴左耳,右耳不戴;双耳都戴者,会被人视为同性恋。
佩戴耳环,首先要依据脸型而定。因为利用人的视觉原理,对比耳环的长度,可以改变脸的轮廓。圆脸型适宜戴有坠耳环。长脸型宜佩带大耳环、贴耳式或短坠耳环。方脸型可选择心型、椭圆形、花形的贴耳式耳环。三角形脸可佩带星点状的贴耳式耳环。另外梳长直发型的女性,适合佩戴长链子形的耳环;梳辫式发型的女性,宜佩戴悬垂式的钻石耳环。佩戴耳环还要与服装的样式、面料、色彩相协调。丝绸、轻缎等轻薄面料,应配以贵重、精致的耳环,但与旅游服、休闲服、运动服搭配时,就可以随便些。
佩戴胸针与胸花的礼仪
胸针可别在胸前,也可别在领口、襟头等位置。胸针式样要注意与脸型协调。长脸型宜佩戴圆形的胸针;圆脸型应配以长方形胸针;如果是方脸型,适宜用圆形胸针。
胸花的佩戴有一定的讲究,应根据服装的色彩、面料、款式来选用。白色衣裙配上天蓝色或翠绿色胸花,形成冷调的协调美;红色衣裙配以黄色、本色胸花,形成暖调的和谐美。
6.着装的礼仪
服饰作为一种礼仪,从外表上,能反映一个人的社会地位、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等多种信息,也能表现一个人的内在情感及其对生活的态度。正如莎士比亚所说:“服饰往往可以表现人格。”得体的服饰穿戴对于美化人的仪表、改善人的气质、完善人的形象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服饰搭配的原则
(1)色彩的搭配。一般来说,色彩搭配可以根据色彩明暗度的不同来搭配,把同一颜色按深浅不同进行搭配,造成一种和谐的美感。但应注意深浅颜色的衔接不能太生硬,要尽量过渡得自然。用互相排斥的对比色来搭配时,要注意在明暗度、鲜艳度上加以区别,以便对比鲜明而不刺眼。色彩搭配大多是就服装自身而言的,此外还要和配件、季节、年龄、场合等协调。
(2)与自身条件的搭配。如果个子过于高大或高且瘦,就要选择线条流畅的服装,但不宜用垂直线条,也不宜搭配高卷的发型或高帽子、紧身的衣服,否则会显得更高瘦,避免使用黑色、暗色等,要用明色或对比色的腰带切开。而矮个子,则用垂直线条增加身高,避免使用水平线条,否则将会使你显得更矮。选择合体的服装,避免大或粗笨、宽松悬垂的款式;选用单色组合,最好选择从鞋、袜到裤或裙为同一颜色。避免使用对比色的腰带和衣裤来分割身体的高度。
(3)与所处环境的搭配。服饰与活动场合是否协调,直接影响人的内在形象,影响交往的效果。一般来说,娱乐、休闲、运动对服装的选择最为宽松,只要简单、整洁、舒适即可。工作场所的着装要整齐、严肃,一般都要按规定穿着。社交活动对服装的限制最为严格。
(4)穿出自己的个性。服装能体现内在气质,因而应注意个性原则,要穿出自己的特色来,这样才能在交往中给人留下深刻、美好的印象。但要避免着奇装异服或衣冠不整。奇装异服或衣冠不整所表现出的标新立异不会收到突出个性的效果,在社交中也不会给人留下好的印象。如果这样穿戴打扮去求职,除了极个别的职业以外,结果可以肯定是失败的。
(5)与时节的搭配。服饰的穿戴还要注意时节的变化。春秋季节适合穿中浅色调的服饰;冬季服饰色调以偏深色为宜;夏装可以选择丝棉织物,色调以淡雅为宜。
7.手势的礼仪
手势语是通过手和手指的活动来表达信息的一种特殊语言。手势无论在商务交际,还是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频率都很高,使用范围也很广泛。手势能辅助表情达意,又可以展示个性风度,在“体语”大本营中,它是一个引人注目的“角色”。
手势按动作意义的不同可分为:拱手、招手、挥手、摆手、摇手、握手等动作。按作用的不同,手势还可分为下面四种:
情绪性手势
即用手势表达思想情感。比如,高兴时拍手称快;悲痛时捶打胸脯;愤怒时挥舞拳头;悔恨时敲打前额;犹豫时抚摸鼻子;急躁时双手相搓;而用手摸后脑勺则表示尴尬、为难或不好意思;双手插腰表示挑战、示威、自豪,双手摊开表示真诚、坦然或无可奈何,扬起巴掌用力往下砍或往外推常常表示坚决果断的态度、决心或强调某一说词。情绪性手势是说话人内在情感和态度的自然流露,往往和表露出来的情绪紧密结合,鲜明突出,生动具体,能给听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表意性手势
即用手势表明具体内容,表达特定含义。这些手势大多数是约定俗成的,含义比较明确。如:招手,表示让对方过来;摆手,表示不要或禁止;挥手,表示再见或致意;竖大拇指,表示第一或称赞;伸小指,表示最小或蔑视;用手指指自己的胸口,表示谈论的是自己或跟自己有关的事情;伸出一只手指向某个座位,是示意对方在该处就座等。手势的表意动作也属于人的一种自觉动作,也有特定场合、特殊情况下的手势表意,如聋哑人的哑语主要通过手势表意,还有交通指挥、体育裁判等,在这些公众场合,语言不便使用,人们往往借助手势表示特定的含义。
象形性手势
即用手势来摹形状物。如说东西很大时,用双手合成一个大圆,说某人个子很矮时手板往下一压。象形性手势能使所表达的内容更形象、更生动。
象征性手势
即用手势表达某一抽象的事物或概念。如说“我们一定要取得这次谈判的胜利”时,手掌用力向前方劈去;说“迎接更加美好的明天”时张开双手,徐徐向前;说“我们成功了”时双手握拳,用力向上挥动;说“必须杜绝小偷小摸的事再次发生”时,做一个用手下砍的动作。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善于从他人手的动作来猜测和判断对方的心理,如:搓手掌往往是人们用来表示对某一事情结局的一种急切期待的心理,也就是说,当人们对某事的未来结果有一定成功的把握,或是期待着成功的结果,或者在一种不知如何是好而且又急切盼望尽快知道结果的情况下,手掌所流露出来的是一种期待信号。当一个推销员神气活现地走进经理办公室,搓着手掌,并喜笑颜开地对经理说:“经理,我看咱们这次一定能大赚一笔。”这也暗示出推销员对这笔生意的期待。再如,一些自信的佼佼者经常采用一种塔尖式手势,即两手伸直,两手的五个指尖并拢,放在胸前,以这种手势显示他们的高傲情绪。在上下级之间,这种手势主要用来传达当事者“万事皆知”的心理状态。某些领导作报告时都惯用这种手势,这种手势显示出一个人的自信。相反,在一些面谈或谈话过程中,如果一个人双手相握,或者不断玩弄手指,那么,他就会使对方感觉到他这个人缺乏自信心,或者显得十分紧张。还有说谎时不由自主地捂住嘴、捂住耳朵或用手遮住眼睛,后悔自责时会用手搓后脖子或拍拍前额等等。在交际过程中,要善于观察对方的这些手势,明确其特定含义,从而掌握主动权。
8.戴手套的礼仪
手套不仅御寒,而且还是衣服的重要饰件。由于时代的变迁,现在,手套的使用范围小了许多,一般情况下只有穿正式礼服时才会戴。但佩戴是否合乎礼仪规范将决定着装饰效果。如果不懂得戴手套的礼仪,即使所戴手套非常漂亮也无法发挥其修饰作用。因此,戴手套时不得不将礼仪考虑在内。
男士戴手套的礼仪
按照礼仪的规范,握手时男士必须脱下手套。进入室内,男士须脱去手套,一般情况下,男士在室内是不戴手套的,因为,有时需要为女士服务,如果男士戴着手套为女士服务,女士会认为这样的男士对她很不尊敬。在正式场合不戴手套时,手套的正确拿法应该是:把手套左右对齐,手指部分放前,左手轻轻握住中间部分。用哪只手拿手套并没有特殊规定,也有人用右手拿手套,这取决于男士用哪一只手来为女士服务。
女士戴手套的礼仪
手套颜色应与衣服的颜色和款式相一致。穿深色大衣时,适合戴黑色手套,女性穿西服套装或夏令时装时,适合戴薄纱的手套、网眼手套和涤纶手套。在正式的晚宴中,如果选择无袖礼服,应佩戴过肘部的长手套。手套和短袖礼服很不搭配,所以着短袖礼服时,就最好不要戴手套。在与人握手时,女士可以依情况而定,与身份、地位、年龄比自己高的人握手时,应脱掉手套,而与年龄、地位、身份与自己平等或低于自己的人握手时,就不必脱手套。当喝茶、吃东西时,最好提前脱掉手套。
9.站姿的礼仪
站姿无论是在社交场合,还是在日常交往中,都是一种最基本的举止。站立是静态造型的姿态,是优美仪态的起点,因此,站姿不仅要挺拔,还要优美典雅。站姿的基本要求是“站如松”,基本要领是头平正,双肩平,两眼平视,下颌微收,面带微笑,挺胸,收腹,立腰,双肩放松,双臂自然下垂,双手在背后交叉或体前交叉,双腿直立。
站姿的注意事项
(1)站立时,以鼻子为中线的人体应大体成直线,使竖看有直立感;肢体及身段应给人舒展的感觉,使横看有开阔感;从耳至脚踝骨应大体成直线,使侧看有垂直感。
(2)站立交谈时,身体不要倚门、靠墙、靠柱,双手可随说话的内容做一些伴随手势,但动作不能太多、太大,以免显得粗鲁。不要将手插入裤袋或交叉抱在胸前,更不能下意识地做小动作。
(3)站立时不应东倒西歪、两脚间距过大、耸肩驼背、左摇右晃。
不同场合的站姿要求
在升国旗、接受奖品、致悼词等庄严的仪式场合,应采取严格的标准姿态,而且神情要严肃。
主持文艺活动、联欢会时,可以将双腿并拢站立,女士可以站成丁字步,让站姿显得更加优美。
礼仪小姐的站立,一般采取丁字步或立正的姿势。若是双手端物品时,上手臂应靠近身体两侧,但不必夹紧,下颌微收。
侍应人员因站立时间很长,因此双腿可以平分站立,双腿分开不宜超过肩。双手可以交叉或前握垂放于胸前,但要注意收腹。
10.坐姿的礼仪
坐姿往往是人们采用最多的姿态,坐相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你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优雅的坐姿传递着自信、友好、热情的信息,同时也显示出高雅庄重的良好风范。
就座时的礼仪
入座时走到座位前,转身后把右脚向后撤半步,轻稳坐下,然后把右脚与左脚并齐,坐在椅上,上体自然挺直,头正,表情自然亲切,目光柔和平视,嘴微闭,两肩平正放松,两臂自然弯曲放在膝上,也可以放在椅子或沙发扶手上,掌心向下,两脚平落地面,起立时右脚先后收半步然后站起。
一般来说,在正式社交场合,要求男性两腿之间可有一拳的距离,女性两腿并拢无空隙。两腿自然弯曲,两脚平落地面,不宜前伸。在日常交往场合,男性可以跷腿,但不可跷得过高或抖动,女性大腿并拢,小腿交叉,但不宜向前伸直。
要想坐姿更加的优美,入座时就要轻柔和缓,就坐时不可以扭扭歪歪,两腿过于叉开,不可以高跷起二郎腿,若跷腿时悬空的脚尖应向下。坐下后不要随意挪动椅子、腿脚不停地抖动。女士着裙装入座时,应用手将裙装稍稍拢一下,不要坐下后再站起来整理衣服。在正式场合与人会面时,不可以一开始就靠在椅背上。就座时,一般至少坐满椅子的三分之二,不可坐满椅子,也不要坐在椅子边上过分前倾。
离座时的礼仪
(1)礼貌声明。离开座椅时,身边如果有人在座,应该用语言或动作向对方先示意,随后再站起身来。
(2)注意次序。和别人同时离座,要注意起身的先后次序。要优先尊长,即地位低于对方时,应该稍后离座。地位高于对方时,可以首先离座。双方身份相似时,可以同时起身离座。无论如何,抢先离座都是失态的表现。
(3)动作轻缓。离座时要注意礼仪序。列,不要突然起身离座时,惊吓他人,最好要动作轻缓。不要因为不注意而弄出响声或将椅垫。椅罩弄掉在地上。
(4)从左离开。“左出”是一种礼节。不论是从正面、侧面还是背面走向座位,通常都讲究从左侧一方离开自己的座位。
11.行走的礼仪
走路是一项必不可少的举止行为,因此走路不但要遵守交通规则,还有一些基本的礼仪要求应当遵守。
(1)在公路上行走时,要自觉地走人行道,不要走行车道,还应自觉让出专用的盲道。无人行道时,应尽量走路边。在道路上行走时,按惯例应自觉走在右侧一方,不可逆行左侧一方。
(2)走路时切不可做一个失礼的莽汉。多人一起步行,尤其是与尊长、异性一起在较为正式的场合步行时,一定要注意位置的具体排列应符合礼仪。多人并排行走时,其规则是:两人时,以右为尊,以内侧为尊;以左为卑,以外侧为卑。并行者多于三人时,以居中者为尊。多人单行行走时,以前为尊,以后为卑。所以,要尽量让尊长者或女性走中间和内侧。
(3)走路时忌多人携手并肩前行,那样会阻碍别人行走,而且还不利于交通安全,当走在狭窄的道路时,很容易被来往的车辆刮到。
(4)在道路上行走时,行动不要太慢,应该保持一定的速度,以免阻挡身后的人,更不要在路上停留、休息或与人长谈。
(5)走路时不要吃零食,这样不仅吃相不雅,也不卫生,而且,还有可能给其他行人造成不便,妨碍他人。不要认为走路吸烟是一种帅气的行为,那样其实会令人望而生厌。
(6)走路时不要随手乱丢废弃物,应将废弃物品投人专用的垃圾箱。
(7)走路时需要清嗓子、吐痰,应在旁边无人时,将痰吐在纸巾里包好,然后投入垃圾箱,不要将其咽下,更不能随地乱吐,也不能直接吐入垃圾箱。
(8)恋人或夫妻一起走路时,不应有勾肩搭背、搂搂抱抱等不雅举止,不能表现得过分亲密。因为这种行为极不自重,而且令旁人鄙视。
(9)街头发生冲突时,切莫围观、起哄,应劝阻。对于陌生的异性,不要频频回首顾盼,更不能尾随其后进行骚扰。
(10)对公共场所的各种设施、物品,要自觉爱护。不要攀折树木、采折花卉,践踏绿地、草坪或在墙壁上信手涂鸦、划痕。
(11)对毫不相干的私人居所,不要贸然上前打扰,不要在别人家的门口、窗口、墙头偷偷观望,窥视他人的隐私。
(12)走路时要遵守交通规则,过马路要走人行道、天桥或地下通道,要看红绿灯或听从交警指挥。不要乱闯红灯,翻越隔离栏,或在马路上随意穿行。
(13)切忌冷面视人。熟人相遇,要问候,要用适当的方式与对方打个招呼。对不相识的人,如正面接触,也应点头友好示意。
(14)有人问路时,应真诚相助,不要不理睬。向他人问路,事先要用尊称,事后要微笑致谢。
(15)遇到老弱病残者,或孕妇、儿童有困难时,应主动上前帮忙,不要歧视,更不要讥讽或呵斥。
(16)通过狭窄的路段时,应请他人先行。在拥挤处不小心碰到别人,要立刻说“对不起”,对方应答以“没关系”。以粗鲁的态度予以回复,是非常不礼貌的行为。
12.蹲姿的礼仪
蹲姿不像站姿、坐姿、行姿那样使用频繁,尤其在商务礼仪中更为少用,但讲究行为举止礼仪的企业单位职工,同样应当讲究蹲姿。
下蹲时,两腿合力支撑身体,避免滑倒或摔倒,而且使头、胸、膝关节不在一个角度上,从而使蹲姿显得优美。
蹲姿有两种基本形式:高低式蹲姿和交叉式蹲姿。
高低式蹲姿
左脚在前,右脚在后,向下蹲去。左小腿垂直于地面,全脚掌着地,大腿靠紧,右脚跟提起,前脚掌着地,左膝高于右膝,臀部向下,上身稍向前倾,以左脚为支撑身体的主要支点。
交叉式蹲姿
下蹲时右脚在前,左脚在后,右小腿垂直于地面,全脚着地,左腿在后与右腿交叉重叠,左膝向后面伸向右侧,左脚跟抬起,脚掌着地。两脚前后靠紧,合力支撑身体。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