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位职工都应将责任根植于内心,让它成为我们脑海中一种强烈的意识,在日常行为和工作中,这种责任意识会让我们表现得更加卓越。我们经常可以见到这样的员工,他们在谈到自己的单位时,使用的代名词通常都是“他们”而不是“我们”,“他们业务部怎么怎么样”,“他们财务部怎么怎么样”,这是一种缺乏责任感的典型表现,这样的员工至少没有一种“我们就是整个机构”的认同感。
责任感是不容易获得的,原因就在于它是由许多小事构成的。但是最基本的是做事成熟,无论多小的事,都能够比以往任何人做得都好。比如说,该到上班时间了,可外面阴冷下着雨,而被窝里又那么舒服,你还未清醒的责任感让你在床上多躺了两分钟,你一定会问自己,你尽到职责了吗?还没有……除非你的责任感真的没有发芽,你才会欺骗自己。对自己的慈悲就是对责任的侵害,必须去战胜它。
有一个替人割草打工的男孩打电话给布朗太太说:“您需不需要割草?”布朗太太回答说:“不需要了,我已有了割草工。”男孩又说:“我会帮您拔掉草丛中的杂草。”布朗太太回答:“我的割草工已做了。”
男孩又说:“我会帮您把草与走道的四周割齐。”布朗太太说:“我请的那人也已做了,谢谢你,我不需要新的割草工人。”男孩便挂了电话。此时男孩的室友问他说:“你不是就在布朗太太那儿割草打工吗?为什么还要打这个电话?”男孩说:“我只是想知道我究竟做得好不好!”
多问自己“我做得如何”,这就是责任。
工作就意味着责任。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不需要承担责任的工作,相反,你的职位越高、权力越大,你肩负的责任就越重。不要害怕承担责任,要立下决心,你一定可以承担任何正常职业生涯中的责任,你一定可以比前人完成得更出色。
世界上最愚蠢的事情就是推卸眼前的责任,认为等到以后准备好了、条件成熟了再去承担才好。在需要你承担重大责任的时候,马上就去承担它,这就是最好的准备。如果不习惯这样去做,即使等到条件成熟了以后,也不可能承担起重大的责任,你也不可能做好任何重要的事情。
每个人都肩负着责任,对工作、对家庭、对亲人、对朋友,我们都有一定的责任,正因为存在这样或那样的责任,才能对自己的行为有所约束。寻找借口就是将应该承担的责任转嫁给社会或他人。而一旦我们有了寻找借口的习惯,那么我们的责任之心也将随着借口烟消云散。没有什么不可能的事情,只要我们不把借口放在我们的面前,就能够做好一切,就能完全地尽职尽责。
借口让我们忘却责任。事实上,人通常比自己认定的更好。当他改变自己心意的时候,并不需要去增进他所拥有的技能。他只需要把已有的技能与天赋运用出来就行。这样,他才能够不断地树立起责任心,把借口抛弃掉。
千万不要利用自己的功绩或手中的权利来掩饰错误,从而忘却自己应承担的责任。人们习惯于为自己的过失寻找种种借口,以为这样就可以逃脱惩罚。正确的做法是,承认它们,解释它们,并为它们道歉。最重要的是利用它们,要让人们看到你如何承担责任和如何从错误中吸取教训。这不仅仅是一种对待工作的态度,这样的员工也会被每一个主管所欣赏。
2.员工应有崇高的责任感
工作就意味着责任,世界上没有不必承担责任的工作。责任是员工的立业之本,是组织最需要的一种精神品质。敬业的员工都具有崇高的责任感,没有责任感的专注或许最终会落得一场空,造成功亏一篑的结局。
敬业的员工都有崇高的责任感,因为他不会想到走人,一心想到的是在企业坚持工作下去,因为他的成绩好坏直接关系着他的利益。一个朝三暮四的员工肯定不会有责任感,因为他是完事大吉,得过且过,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思想。
领导心目中的敬业的员工个个都具有崇高的责任感,这样的员工主动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对企业和领导负责,对客户负责。也只有这样的员工,才能专注于企业的利益,专注于本职工作。
承担责任是一个具有敬业精神的员工勇于负责的表现,但承担责任也要分清责任,不能盲目承担责任。企业对每一件工作都有安排,该谁负责的就由谁负责,不能擅自去做他人的工作;如果争着承担责任,一方面会给责任人带来侥幸心理,另一方面也会给自己带来诸多烦恼。
因此,敬业员工要具有崇高的责任感,除了勇于承担有关工作的责任,更重要的是完成好工作的责任,包括保质保量、高效以及安全的工作绩效责任,这才是最崇高的责任。
3.责任是一种工作态度
一位曾多次受到企业嘉奖的员工说:“我因为责任感而多次受到企业的表扬和奖励,其实我觉得自己真的没做什么,我很感谢企业对我的鼓励,其实担当责任或者愿意负责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如果你把它当作一种生活态度的话。”
其实,在很多教育中,就有关于责任感的训练。注意生活中的细节也有助于责任的养成。大家都说习惯成自然,如果责任感也成为一种习惯时,也就慢慢成了一个人的生活态度,你就会自然而然地去做,而不是刻意去做。当一个人自然而然地做一件事情时,当然不会觉得麻烦和累。
对于承诺的信守,这就是你的责任。一旦你做出什么承诺给别人,别人可能会对你的承诺守信表示赞美,你可能就不会欣欣然而喜,因为你觉得自己本该这么做,这是你的一种生活态度。
当你已经习惯了别人替你承担责任,那么你将永远亏欠别人,你的腰板就永远也不会挺直。所以,把责任作为一种生活态度是最好的。这样既不会觉得责任会给自己带来压力,也不会因为自己承担责任而觉得别人欠了你什么。
尤其是当责任由生活态度成为工作态度时,工作对于自身的意义就不仅仅是赚钱那么简单,也就不会因为企业的规定而觉得自己的自由受到了羁绊,更不会做出违背企业利益的事。
有人说:有几个人对租来的车子,会像对自己车子那般细心维护?有几个人在归还租来的车子之前,会把车子洗干净?
责任感有可能就在这样的小事中失掉,责任感也会在这样的小事中建立起来。
当你少一些抱怨、少一些牢骚、少一些理由,多一份认真、多一份责任、多一份主动的时候,你再看看机会会不会来敲你的门?
4.职工应该勇于承担责任
一个人应该为自己所承担的责任感到骄傲,因为你已经向别人证明,你比别人更突出,你比他们更强,你值得信赖。
一个人承担的责任越多越大,证明他的价值就越大。所以,应该为你所承担的一切感到自豪。想证明自己最好的方式就是去承担责任,如果你能担当起来,那么祝贺你,因为你不仅向自己证明了自己存在的价值,你还向社会证明你能行,你很出色。
如果你曾经为自己担当责任而感到沉重和压力重重,说明你还没有正确地理解责任的含义。
责任意味着勇气、坚强、爱和无私。当你有勇气承担责任时,你正在给予别人爱和无私。难道你不为自己所做的一切感到骄傲吗?如果你有勇气,就把曾经放弃的责任重新捡拾起来,你不会被人嘲笑而会得到他人尊敬。如果你有勇气,就别放弃正压在你身上的责任,如果你能再坚持一下,你就可能获得成功。
如果你有勇气,就应该准备承担将要承担的责任,你会从此明白你存在的价值。还有比担当责任更让人骄傲的吗?很高兴能够为企业承担责任,这会让你觉得对于企业而言,自己并不是可有可无。相信你,你从没有懈怠过自己的责任。
当一个人从心底改变了自己对承担责任的理解,认识到责任不仅是对企业的一种负责,也是对自己的一种负责,并在这种负责中感受到自身的价值和自己所获得的尊重和认同时,他才能从承担责任中获得满足。承担责任努力工作,对自己而言,更多的不是压力而是一种快乐和幸福;对企业而言,这样的员工才是可以真正放心的员工。
5.职工应该主动承担责任
什么是主动性?就是别人没有告诉你,你正做着恰当的事情。这种对主动性的解释的确很精妙。主动承担责任是快乐的,而被动承担责任总是会生出抱怨和不情愿,就不会有快乐的感觉,因为在这样的人看来,责任就是一种压力和负担,能甩掉就甩掉,不承担更好。所以说,主动承担责任是一种境界。
每一个人都以不同的方式承担着责任,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上。在一家企业中,每一个员工都希望自己对于企业而言是不可或缺的。只有当员工在为自己的企业承担责任时,他才会意识到自己在企业中是重要的,他才真正感觉到自己在企业中是有位置的。
可能对于很多人来说,如果不给予一定职务或待遇上的承诺,很少有人愿意主动地去承担一些工作,因为做的工作越多,意味着担负的责任越重,做得好一切都会好,做不好就会招致麻烦。所以,只要做好自己的事情就可以了,其他的事情能不管就不管、能推则推。
没有哪一位领导会对没有责任意识的员工给予极大的信任,没有多少人可以面临大是大非的抉择,也没有多少人的责任感会经受大是大非的考验,从小事就可以看出一个员工是否真的对企业有责任感,这也是考核员工的一个重要方面。
6.如何培养责任感
对你的行为负责意味着了解你自身的内力,并借用该力量做出优质的抉择,以便取得卓越的成就。不管你喜欢还是不喜欢、愿意对你的行为负责还是拒绝对你的行为负责,都会对你当前的情况及其后续结果产生深远的影响。对你的行为负责还意味着,不管在什么情况下,你都要对自己的思想、情感、情绪和行为承担百分之百的责任。这就是成功人士和希望成功的人士之间的根本区别。
凯文·卡斯曼在他的著作《从里到外的领导》中写道,当你对自己的人生负完全责任时,个人主宰命运的历史也就开始了——你不再依靠任何人来鉴定你是何许人。卡斯曼写道:“没有其他任何人能够证明你的价值观是正确的,应该由你自己来提供佐证。领导者可以有效地证明和支持其他人,但条件是他们必须首先证明自己。”所以,为了奠定坚实的人生基础,并在此基础之上铸就自己的人生,请从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开始吧!这是所有事业有成者的共同特征。
唯一能对你的事业成功负责任的人就是你自己!残酷的生活现实是,谁也不会像你关心自己那样关心你。依靠别人来“拯救”
你,只会把你引向倍感挫折的生活境地,并使你养成玩世不恭的处世哲学。人生成功的坦途始于一句话:“我有责任心。”
当你下次从镜子前走过时,请正视镜子中的你,并说:“我是负责任的。”你的行为举止就是一面镜子,你用它向全世界展示自己的形象。如果你已经做到了这一点,现在就请你走出去,创造点什么!
“义务”的意思是,为了履行职责而以负责任的方式行事。是内在动力驱使你去实现由你负责的预期目标。责任可以授予其他人;但是,义务却不可以由他人代劳。你要对取得了某些成果或者没有取得某些成果负责任。不过,请记住,不管你授予下属多大的权力,结果最终都得由你本人来负责。
7.坚守自己的责任
责任是对人生义务的勇敢担当;责任也是对生活的积极接受;责任还是对自己所负使命的忠诚和信守。
一个充满责任感的人,一个勇于承担责任的人,会因为这份承担而让生命更有力量。
我们每一个人都在生活中饰演不同的角色。
在这个世界上,每一个人都扮演了不同的角色,每一种角色又都承担了不同的责任,从某种程度上说,对角色饰演的最大成功就是对责任的完成。正视责任,让我们在困难时能够坚持,在成功时能保持冷静,在绝望时绝不放弃。
社会学家戴维斯说:“自己放弃了对社会的责任,就意味着放弃了自身在这个社会中更好生存的机会。”放弃承担责任,或者蔑视自身的责任,这就等于在可以自由通行的路上自设路障,摔跤绊倒的也只能是自己。
我们从小就被告知,既要坚守自己的职责,也要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因为在这个社会中,我们必须坚守责任。因为坚守责任就是坚守我们自己最根本的人生义务。
对一名企业的职员来说,责任是什么?责任就是自己所负使命的忠诚和信守,责任就是对自己工作出色的完成,责任就是忘我的坚守,责任就是人性的升华。总之,责任就是做好企业赋予你的任何有意义的事情。
8.做尽职的员工
“尽职”,就是不以工作卑微而敷衍,也不以工作重要而骄傲,以职业为生命,将工作当成需用生命去做的事,并对此付出全身心的努力。尽职所表现出来的就是一个人的职业精神、职业操守、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即使付出更多的代价也心甘情愿,并能够克服各种困难,做到善始善终。
任何一家想竞争取胜的企业都欣赏尽职的员工。没有尽职的员工就无法给顾客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也就无法让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获胜。在现代职场,一个员工是否成功,取决于他的职业化程度。
尽职的员工,不仅仅是为了对上级有个交代,更重要的是,尽职是一种使命,是一个职业人应具备的职业道德。如果你在工作上尽职,并且把它变成习惯,你会一辈子从中受益。
在职场中,我们时常看到有些员工,在工作中偷懒,不负责任,头脑里根本就没有一点儿职业精神,更不会把尽职看作是一种神圣的使命。这种不具备尽职精神的员工,很难有成功的那一天。
一个员工尽职和不尽职是完全不同的,不尽职的员工得不到提拔和重用,工作也无业绩可言。而尽职的员工,其职业意识深植在他的脑海里,做起事来积极主动,并能从中体会到快乐,从而获得更多的经验和取得更大的成就。
尽职促使我们养成每天多做一点事的好习惯,把额外分配的工作看作是一种机遇,当顾客、同事或者企业交给我们某个难题的时候,也许正在为我们创造一个珍贵的机会。即使在极其平凡的职业中,处在极其低微的位置上,尽职往往会给我们带来极大的机会。尽职使我们不仅仅想到我们必须为企业做什么,而更多的想到我们能够为企业做什么。
当你登上自己的职业舞台,就要尽自己的力量去做好。不管你是从事什么职业,唯有尽职,才能在自己的领域里出类拔萃,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9.做尽责的员工
几乎所有的企业在招聘员工时,都把有没有责任心,当作招聘员工的一个重要标准。
一个没有责任感的员工不会是一个优秀的员工,每个领导都很清楚自己最需要什么样的员工,哪怕你是一名普通的员工,做着最普通的工作,只要你担当起了你的责任,你就是企业最需要的员工。
社会在发展,企业在成长,个人的职责范围也随之扩大。作为员工,不要总是以“这不是我份内的工作”为由来逃避责任,当工作指派给自己时,不妨视之为一种机遇。这个世界需要一种深深的责任感,我们不仅对自己负有责任,还要对别人负有责任,正是责任把所有的人联结在一起,任何一个人对责任的懈怠都会导致整个社会链的不平衡。
企业是由每一个员工组成的,大家有共同的目标和共同的利益,因此,企业里的每一个人都负载着企业生死存亡、兴衰成败的责任。这种责任是不可推卸的,无论你的职位是高还是低。
在一家企业里,员工责任感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决定一个企业的命运。而员工责任感的匮乏往往会成为一个企业运营不善的直接原因。那些缺乏责任感的员工,不会视企业的利益为自己的利益,也就不会处处为企业着想,这样的员工在事业上也不会有很大的成就。
10.培养自己的企业主人翁精神
企业主人翁的精神是树立专注的职业精神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无论何时何地,专注的员工总把工作当成自己的事业来经营,时刻以企业的主人身份维护企业的利益。
员工只有树立企业主人翁的精神,才会全力以赴地努力工作。一旦你把自己当成企业的主人,就会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负责,持续不断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主动克服生产过程中和业务活动中的障碍。也只有这样,你才能在企业中脱颖而出。
首先,要以领导的心态要求自己。如果你把自己当成企业的主人而不是雇员,你就一定会把工作质量与业绩提高到更高档次,也一定可以找到更恰当的方法来做到这一点。
其次,把企业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工作中去。在现代的企业组织中,工作范围的界定是很模糊的,领导最看重把企业的事情当成自己事情的员工。因为当某位员工失职时,他不会眼睁睁地看着情况继续恶化下去,而是想方设法进行补救。一个员工的工作士气需要自己去保持,不要指望企业任何人在你的后面为你呐喊加油。只有你自己,才能为你的能源宝库注入充沛的活力,为自己创造一流的工作能力。如果每天在上班时“混”工作,这样的人是很难生存的,是缺乏企业主人翁精神的表现,损害的不仅是企业,更是员工自身的职场前途。
11.对工作认真负责
作为一个对工作负责的职工来说,你做的工作就是应该比明文的职责还要多一些,因为你还有一些潜在的职责,这是每一个员工为了企业的目标都应该尽力而为的。我知道我的工作是遵守职责和规章制度,但职责的规定是僵化的,还有许多工作是职责无法规定的,比如改进现有的工作方法,提供更优质的服务,站在客户的角度考虑问题等等。这就需要我们更加关注企业的发展目标,更加考虑企业的利益,考虑顾客的利益,为此你必须做更多的工作。
总之,不要仅仅做那些别人告诉你要去做的事情,而要主动做那些需要做的事情。如果企业需要的话,如果顾客需要的话,你要发挥你的主动性,竭尽所能地去做,一旦具备了主动精神,你就会发现有许多需要你去做的事情,由此你也获得了比别人更多的能力增长的机会。
每一位雇员在每一项工作中都要倾听和相信这一点:不要仅仅做那些别人告诉你要去做的事情,而是要主动做那些需要做的事情。
12.在岗位要忠于职守
任何企业都会要求员工在岗位忠于职守,努力工作,创造最大价值。其实,这不仅是一种行为准则,更是每个员工应具备的职业道德。可以说,拥有了职责和理想,你的生命就会充满色彩和光芒。或许,你现在仍然生活在困苦的环境里,但不要抱怨,只要全身心地工作,不久就会摆脱窘境,获得物质上的满足。那些非常成功或在特定领域里相对成功的人士,无一例外地要经过艰苦的奋斗过程,这是通往胜利的唯一途径。
精通并尽善尽美地完成一件事,要比虽然懂得十件事,却只知皮毛好得多。
一个成功的企业管理者说:“如果你能真正制好一枚别针,应该比你制造出粗陋的蒸汽机创造的财富更多。”
很多人都有过同样的迷惑,为什么那些能力不如自己的人,最终取得的成就远远大于自己?如果对于这个问题你百思不得其解,那么请认真回答下面的问题,也许你能从中找到真正的答案。
自己前进的方向是否正确?
自己是否对职业领域的每个细节问题了如指掌?
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创造更多财富,你是否经常阅读相关的专业书籍或资料?
你是否理解并认真做到全心全意,尽职尽责?
如果你对上述这些问题的回答是否定的,说明制约你走向成功的症结就在于此。那么,无论从事什么工作,只要你遵循这几点,并且坚持到底,就一定能获胜!当然,选择的方向一定要正确。
13.尽职尽责是敬业的土壤
不管做什么工作都需要全心全意、尽职尽责,因为尽职尽责正是培养敬业精神的土壤。如果在你的工作中没有了责任和抱负,生活就会变得毫无意义。所以,不管你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平凡的也好,令人羡慕的也好,都应该尽心尽责,在敬业的基础上求得不断的进步。
即使环境很困苦,如果你能全身心地投入工作,最后获得的不仅是经济上的宽裕,而且还会有人格上自我的完善。
在德州一所学校演讲时,麦金莱总统对学生们说:“比其他事情更重要的是,你们需要尽职尽责地把一件事情做得尽可能完美;与其他有能力做这件事的人相比,如果你能做得最好,那么,你就永远不会失业。”
尽职尽责!无论做什么事,它对你日后事业上的成败都起着决定作用。
许多企业领导说,他们把任务交给员工的时候,他们总会提出一堆问题。毫无疑问,这样的人根本就不具备尽职尽责的精神。很多人宁愿保持平庸的现状,不思进取,得过且过,注定一辈子碌碌无为、一事无成,在人类的历史上扮演无足轻重的角色。相反,如果你认为自己很重要,有足够的条件,是第一流的人才,那你很快就会迈上成功之路。
一家家具销售企业的经理吩咐三个员工去做同一件事:去供货商那里调查一下家具的数量、价格和品质。
第一个员工5分钟后就回来了,他并没有亲自去调查,而是向下属打听了一下供货商的情况就回来做汇报。30分钟后,第二个员工回来汇报。他亲自到供货商那里了解家具的数量、价格和品质。第三个员工190分钟后才回来汇报,原来他不但亲自到供货商那里了解了家具的数量、价格和品质,而且根据企业的采购需求,将供货商那里最有价值的商品做了详细记录,并且和供货商的销售经理取得了联系。在返回途中,他还去了另外两家供货商那里了解家具的商业信息,将三家供货商的情况做了详细的比较,制定出了最佳购买方案。
第一个员工敷衍了事,草率应付;而第二个员工充其量只能算是被动听命;真正尽职尽责地工作的只有第三个人。
无论做什么工作,都要静下心来,脚踏实地地去做。你把时间花在什么地方,你就会在那里看到成绩,只要你的努力是持之以恒的。
14.追求完美是敬业的温床
追求完美的工作表现,并不是指单纯地追求工作业绩,它也不是一种生活标准,而是一种心理状态和存在。在完美的工作中,你可以将自己最擅长的才智发挥出来,应用到你孜孜追求的事业上,工作的环境正适合你的个性和价值观念。
在这个世界上,许多人对自己的工作并不满意。但他们却不努力去改变自己的现状,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默默忍受着工作为他们带来的苦恼。当他们感到沮丧或精疲力竭时,他们便会自我安慰道:“唉!有什么办法呢?这就是生活!我还能做些什么呢?”似乎只要能赚钱养家,枯燥乏味的工作是可以容忍的。
事实上,他们对工作的意义缺乏深入的理解,因为,毕竟赚钱再多也不能使人忍受得了所有乏味无趣的工作。其实你并不需要委屈自己的梦想,完全可以使你的工作变成你所希望的理想状态。
不要满足于尚可的工作表现,要做最好的,你才能成为不可或缺的人物。人类永远不能做到完美无缺,但是在我们不断增强自己的力量、不断提升自己的时候,我们对自己要求的标准会越来越高。
对于我们来说,顺其自然是平庸无奇的。为什么在可以选择更好的时候我们总是选择平庸呢?如果你不可以在一年之外弄出一天,那为什么不利用这365天呢?为什么我们只能做别人正在做的事情?为什么我们不可以超越平庸?
如果一个运动员顺其自然的话,那么他不会赢得奥林匹克竞赛。把金牌带回家的运动员必须超越已有的记录。著名的思想家、演讲家鲁迪·康维尔曾说过:
“不要总说别人对你的期望值比你对自己的期望值高。如果哪个人在你所做的工作中找到失误,那么你就不是完美的,你也不需要去找一些理由。承认这并不是你的最佳程度,千万不要挺身而出去捍卫自己。当我们可以选择完美时,却为何偏偏选择平庸呢?我不相信人们说那是因为天性使他们要求不太高。他们可能会说:‘我的个性不同于你,我并没有你那么强的上进心,那不是我的天性。’”
对于“追求完美的工作表现”的人来说,他们的才华、激情和价值取向是一致的,而且他们时常有一种强烈的个人成就感。他们心存一个内在的指南,永远在追寻生活中的目标。他们对于时间和金钱这两项最宝贵的财富,有着明确的把握。面对生活中碰到的障碍,他们只当作这是生活的本色。
从现在开始,不断地告诉自己,我可以做得更好,我可以让这份工作更具意义,那么你就会成为更加完美的员工。
15.创造业绩是敬业的最终目的
爱岗敬业的员工不仅是埋头工作,更重要的是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追求尽善尽美的工作业绩。因为,只有采取最佳的工作方法,才能创造最佳的经济效益。因此,我们埋头工作时,也要研究工作方法,采取开拓创新的方法获取最大的利润化。
作为一名员工,应以追求尽善尽美的工作业绩为前提,因为一个以工作业绩为导向的员工,他不会轻易放弃他坚守的信念;在挑战与压力面前,他会勇敢无畏、尽心尽力,并能控制和管理自我。这是那些三心二意、工作散漫的员工所无法比拟的。此外,以工作业绩为导向的习惯让人永远能从工作中体会到快乐。
一个企业要想长期发展,归根到底是依靠不断增长的业绩。因此,一个成功的领导背后,肯定有一队专注工作且业绩突出的员工。没有这些专注的员工,企业的辉煌事业就无法继续下去。所以,作为职员,应该全力以赴地扑在工作上,并以更高的做事效率完成任务。
职工应该如何提升自己的工作业绩呢?关键是出色地完成每一项工作。无论在工作中,还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应有一种全力以赴、精益求精的工作习惯。因为只要我们对自己所做的一切精益求精,顽强奋斗,一定会磨炼出非凡的才华,激发出潜在的能力。时间一久,我们就能做出令人刮目相看的业绩。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