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么了?亲爱的!”妻子笑容可掬地问道。
“完了!完了!我被法院宣告破产了,家里所有的财产明天就要被法院查封了。”他说完便伤心地低头饮泣。
妻子这时柔声问道:“你的身体也被查封了吗?”
“没有!”他不解地抬起头来。
“那么,我这个做妻子的也被查封了吗?”
“没有!”他拭去了眼角的泪,无助地望了妻子一眼。
“那孩子们呢?”
“他们还小,跟这些事根本无关!”
“既然如此,那么怎能说家里所有的财产都要被查封呢?你还有一个支持你的妻子以及一群有希望的孩子。而且你有丰富的经验,还拥有上天赐予的健康的身体和灵活的头脑。至于丢掉的财富,就当是过去白忙一场。以后还可以再赚回来的,不是吗?”
听了妻子的话,男人站起身来,重新振作了精神,几年后,他的公司又恢复了往日的辉煌。
无论是面临自然灾难还是人生难题,我们都应有一切不过从头再来的勇气和决心。还记得小时候学骑自行车的情形吗?摔倒了,裤子划破了,膝盖也出血了,虽然感到疼痛,然而我们并没有因此而放弃,而是坚强地站起来,拍拍灰尘,扶起自行车继续练习。虽然明知道接下来可能还会摔得鼻青脸肿、鲜血直流,但为了尽快学会骑自行车,再苦再难也坚持了下去。摔倒了再起来,又摔倒了又起来,直到自己学会为止。小时候我们都知道一切不过从头再来,更何况长大后的我们呢?
人生可以随时开始,即使只剩下生命中的24小时。一个人只要还能思考,还充满了梦想,就一定可以重新开始自己的人生。可为什么,有时我们明明知道自己已经错了,还是要继续错下去,或是已深陷痛苦之中,却仍然不愿逃离出来呢?在“不敢”或“不舍”将自己陷于困局?如果明知这条路不适合自己,再走下去的结果也只是枉然,何不立即舍弃重新开始呢?日本作家中岛薰曾说:“认为自己做不到,只是一种错觉。我们开始做某事前,往往考虑能否做到,接着就开始怀疑自己,这是十分错误的想法。”人生随时都可以重新开始,没有年龄限制,更没有性别区分,只要我们有决心和信心,即使到了70岁也能重新开始。
有一部电影,讲的是一个年轻人,因为自己恋慕已久的女人要嫁给一个富商,十分痛苦。自此自暴自弃,破罐破摔,每天喝得烂醉如泥,惹是生非。镇上的人见了他,纷纷侧目,迎面走过的人更是纷纷避让,生怕招惹祸端。一个在镇上颇有威望的老者见到他这副模样,于是呵斥他道:“有本事你就把她追回来。”
“可是,她已经要嫁给别人了。”年轻人哀怨地说。
“如果你有本事,你就有机会,你还有时间,你需要的是振作!”老者义正词严地说。
“可我一无所有,怕是没什么指望了。”年轻人哀怨着。
“你还有今天。你还有明天。你还有一身的力气。”老者说道。
在老人的殷殷教诲之下,年轻人终于鼓起勇气,离开了小镇,远走他乡……三年后,年轻人回到镇上,找到了那位教诲他的老人。老人告诉他,那个女人已经嫁给了富翁。年轻人笑了笑,说:“一切都已经过去了,你教给我的不是怎么娶一个女人,而是教会我做人的道理,这才是最重要的。”
像文中的年轻人,只要忘记了过去,人生就可以重新开始。今天是一个结束,又是一个开始。昨天的成功也好,失败也好,今天都可以重新开始,重新开拓自己的人生。昨天失败了,不要紧,今天忘了它,总结失败的教训,继续新的努力。即便昨天是成功的,今天依旧要重新开始,在成功的基础上继续努力,争取更辉煌的进步。
人生就是不断重新开始的过程,随时都可以有新的开始,新的希望,新的天空。在社会中打拼,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事事顺心,谁都难免遭受挫折与不幸,甚至失败。比如,你的想法得不到家人的支持,你的创意总是被老板否定,当你试图主动提建议时总是遭到领导的白眼等,这些都是很多人在奋斗中经历过的挫折,是很难避免的。但是如果你就此把眼光拘泥于挫折的痛感之上,就很难抬头向前看,更不会取得跨越性的成功。失败在很大程度上标志着一个新的起点,它是通向成功道路中的一道绚丽风景,是失败者东山再起的一块基石。失败更是一个棒槌,能激发我们沉睡的激情,锤炼我们的意志,让我们做人生的“冠军”。
有位哲学家说过:“失败,是步入更高的开始。”检验一个人,最好是在他失败的时候:看失败能否唤起他更多的勇气;看失败能否使他更加努力;看失败能否使他发现新力量,挖掘潜力;失败以后,看他是更加坚定信心还是就此心灰意冷。
失败和挫折又算什么,人生随时都可以重来。
吸取教训,从失败中站起来
“跌倒了再站起来,在失败中求胜利”这是历代伟人的成功秘诀。要想真正战胜失败,关键是要学会昂首挺胸,正视失败,从中吸取教训,下次不再犯同样的错误。只有愚蠢到不可救药的人才会在同一个地方被同一块石头绊倒两次,这样的人也无法从失败中把握未来,实现命运的转折。
坚信失败乃成功之母,若每次失败之后都有所“领悟”,把每一次失败当做成功的前奏,那么就能化消极为积极,变自卑为自信。
一个人要成就事业,必须具备百折不挠的精神,不能因为害怕失败就放弃努力、放弃追求,对于所做的,不论怎样不遂心也不放松、不罢手,抱定恒心去做,才能获得成功。在这个世界上,每一个人都经历过无数次的失败。当然,也包括富人在内,他们的成功也并非是一帆风顺的。
金融家韦特斯真正开始自己的事业是在17岁的时候,他赚了第一笔大钱,也是第一次得到教训。那时候,他的全部家当只有255块钱。他在股票的场外市场做掮客,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他发了大财,一共赚了168000元。拿着这些钱,他给自己买了第一套好衣服,在长岛给母亲买了一幢房子。但是这个时候,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了,韦特斯以为和平已经到来,就拿出了自己的全部积蓄,以较低的价格买下了雷卡瓦那钢铁公司。“他们把我剥光了,只留下4000元给我。”韦特斯最喜欢说这种话,“我犯了很多错,一个人如果说他从未犯过错,那他就是在说谎。但是,我如果不犯错,也就没有办法学乖。”这一次,他学到了教训。“除非你了解内情,否则,绝对不要买大减价的东西。”
他没有因为一时的挫折而放弃,相反,他对此总结了相关的经验,并相信他自己一定会成功。后来,他开始涉足股市,在经历了股市的成败得失后,他已赚了一大笔。
1936年是韦特斯最冒险的一年,也是最赚钱的一年。一家叫普莱史顿的金矿开采公司在一场大火中覆灭了。它的全部设备被焚毁,资金严重短缺,股票也跌到了3分钱。有一位名叫陶格拉斯·雷德的地质学家知道韦特斯是个精明人,就游说他把这个极具潜力的公司买下来,继续开采金矿。韦特斯听了以后,拿出35000元支持开采。不到几个月,黄金挖到了,离原来的矿坑只有213英尺。
这时,普莱史顿股票开始往上飞涨,不过不知内情的海湾街上的大户还是认为这种股票不过是昙花一现,早晚会跌下来,所以他们纷纷抛出原来的股票。韦特斯抓住了这个机会,他不断地买进、买进,等到他买进了普莱史顿的大部分股票时,这种股票的价格已上涨了许多。
这座金矿,每年毛利达250万元。韦特斯在他的股票继续上升的时候把普莱史顿的股票大量卖出,自己留了50万股,这50万股等于他一个钱都没有花。
韦特斯的成功告诉我们,不要害怕失败,财富的获得总是在失败中一点点积累的,很少有一夜暴富,而且一夜暴富的财富也总是不长久的。这便是富人们不怕失败的原因,失败也是一种财富。
失败不仅是结果,还是态度。当事情搞砸的时候,不要立刻为自己挂上“失败者”的标签。你如何想象自己糟糕,你很可能就会变成那个样子。反复多次地自称为失败者,不但在心理上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还会限制自己潜能的发挥。
如果失败了,不妨对自己说:“没有什么了不起,失败中包含着走向成功的因素。”“假如生命给了我一次失败的机会,它同时也会给我面对失败的勇气和信念,使走出失败陷阱。”
1958年,富兰克·卡纳利在自家杂货店对面经营了一家比萨饼屋,以筹集他的大学学费。19年之后,卡纳利卖掉了3100家连锁店,总值3亿美元。他的连锁店叫做“必胜客”。
用卡纳利的话,必胜客的成功归因于他从错误中学得的经验和教训。在俄克拉何马州的分店失败之后,他知道了选择地点和店面装潢的重要性。在纽约的销售失败之后,他做出了另一种硬度的比萨饼。当地方风味的比萨饼在市场出现后,他又向大众介绍芝加哥风味的比萨饼。
卡纳利失败过无数次,可是他把失败的经验变为成功的基础,除了失败,他获得更多的是教训。卡纳利给创业人的忠告是:“你必须学习失败。”他的解释是这样的:“我做过的行业不下50种,而这中间大约有15种做得还算不错,那表示我大约有30%的成功率。可是你总是要出击,而且在失败之后更要出击。你根本不能确定自己做什么会成功,所以就必须先学会失败。”
如果你也能善用失败的经验教训,把它们化为成功的踏脚石,登峰之处又何愁高不可攀呢?
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跌倒了就再也爬不起来,失败一次就不敢去追求成功。要知道,只有坦然面对失败,从中吸取教训,失败才具有意义。失败是登上成功顶峰的阶梯,并不是每个人在一开始都能懂的。人只有在经历失败之后,才会发现不足,才能获得提高。就如我们所说:面对失败,有眼泪还要有教训。
所有的人都会有失败的时候,重要的是当你失败的时候,是否会及时找出错误并且想办法改正它。
成功者与失败者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前者珍惜失败的经验,他们不被失败所困,花时间找出失败的原因,并从中吸取教训。后者一旦遭遇失败的打击就坠入痛苦的深渊中不能自拔,每天闷闷不乐,自怨自艾,直至自我毁灭。
学会从失败中获取经验,你就会获得最后的成功。如果不能摆脱失败的阴影,那么你将会裹足不前。
想要成功就要“再试一次”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颗渴望成功的种子,它在寻找合适的机会生根发芽。可是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能够事如所愿的人寥寥无几。当他们回头再看来时路时,也许会发现,之所以失败,只是因为自己没有再试一次的勇气。
想一想,艺术学校招生,你因为紧张拉奏的小提琴得不到评委的肯定,他们挥手让你下台的时候,你是否有勇气说:“请让我再试一次。”当你在学习的运动会上输了长跑比赛,是否还有信心对自己说:“我要再试一次,下面的短跑,一定不能输。”这是一种勇气,更是一种魄力。在为梦想奋斗的过程中,能够让我们获得荣誉的最关键因素,是内心“再试一次”的信念。
就像美国最富有的黑人商人约翰逊,他就是凭借这个信念,创办了享誉全球的《黑人文摘》杂志,他也因此进入了《财富》排行榜。
24岁时,约翰逊以母亲的家具作为抵押,开办了一家小小的出版公司,创办了他的第一本杂志《黑人文摘》。
为了提高杂志的可读性,扩大发行量,他不断改进编辑方针,公开反对种族歧视,他还有一个非常大胆的想法:组织一系列以《假如我是黑人》为题的文章,请白人在写文章的时候站在黑人的角度,严肃地看待这个问题。拥有这个想法的时候,他想:“如果请罗斯福总统的夫人埃莉诺来写一篇这样的文章,一定可以扩大影响。”
说干就干的约翰逊给罗斯福夫人写了一封请求信:“埃莉诺夫人您好,恳请您为我的杂志写一篇文章,好吗?”
没过多久,罗斯福夫人就给约翰逊回信了:“对不起,我太忙了,没有时间写。”
约翰逊见罗斯福夫人在回信上并没有说自己不愿意写,就决定再试一次,他想:“这次一定会成功的。”于是,一个月后,约翰逊又给罗斯福夫人发去了一封信:“夫人,真诚地恳请您为我的杂志写一篇文章。”可是夫人仍然回信说:“对不起,我太忙了。”看到埃莉诺夫人回信的约翰逊并没有因此放弃,他心里始终有个信念:“下一次一定会成功。”
此后,每过一个月,约翰逊就给罗斯福夫人写一封信。虽然言辞越来越恳切,但夫人还是回信说:“我连一分钟的空闲也没有。”可是约翰逊依然坚持发信,他认为只要努力下去,总有一天夫人会有时间的。
机会终于来了,一天,约翰逊在报上看到了罗斯福夫人在芝加哥发表谈话的消息。于是,他决定再试一次。他首先打了一份电报给罗斯福夫人,说:“请问您是否愿意趁在芝加哥的时候为《黑人文摘》写一篇文章?”
再次接到约翰逊的信,罗斯福夫人被约翰逊的毅力深深打动了,她对身边的人说:“像约翰逊这样的人,一定会成功。”她马上按约翰逊的要求寄去了文章。结果,《黑人文摘》的发行量在一个月之内由5万份增加到15万份。这次事件成为约翰逊事业的重要转折点。由此,约翰逊的出版公司开始踏上了真正的征途,后来成了美国第二大黑人企业。
如果约翰逊第一次就放弃,那他就不会有以后的成功。同样的,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如果没有“再试一次”的勇气,就会与机会擦肩而过。所以当你在成长的路上被挫折打倒,不要忘记约翰逊告诉我们的事实:成功从来就不会是一条坦途,面对每一次挫折与失败,我们都应该怀有“再试一次”的勇气与信心。因为再试一次,我们就可能听到成功的脚步声了!
没有失败,就没有成功
每次的失败其实都是我们历练的过程,使我们积累经验的最好途径。美国教育家杜威曾说过:“我们只是踏着失败的废墟,才能攀上天庭。”由此得知,挫折正是成功的奠基石。无论是是多么成功的人,在他的成功的历程上,必定书写着一段段的失败,也正因为这一段段失败的铺垫,才能使他们站在最高点发出最最闪耀的光芒。
记得一位哲人说过:“站起来的次数总会比跌倒的次数多一次,而每一次的跌倒都在提醒我,小心脚下。”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在失败中成长的,每一次的失败都奠定了我们成功前方的道路,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必须经历挫折。若是我们有着过多的经历,有着很多的实践经验,那么挫折在我们的生活中并不值得一提,只是所谓的小插曲,若只是纸上谈兵,就会很容易被挫折绊倒。
有个渔人有着一流的捕鱼技术,被人们尊称为“渔王”。然而“渔王”年老的时候非常苦恼,因为他的三个儿子的渔技都很平庸。
于是他经常向人诉说心中的苦恼:“我真不明白,我捕鱼的技术这么好,儿子们的技术为什么这么差?我从他们懂事起就传授捕鱼技术给他们,从最基本的东西教起,告诉他们怎样织网最容易捕捉到鱼,怎样划船最不会惊动鱼,怎样下网最容易请鱼入瓮。他们长大了,我又教他们怎样识潮汐,辨鱼汛……凡是我长年辛辛苦苦总结出来的经验,我都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他们,可他们的捕鱼技术竟然赶不上技术比我差的渔民的儿子!”
一位路人听了他的诉说后,问:“你一直手把手地教他们吗?”
“是的,为了让他们得到一流的捕鱼技术,我教得很仔细很耐心。”
“他们一直跟随着你吗?”
“是的,为了让他们少走弯路,我一直让他们跟着我学。”
路人说:“这样说来,你的错误就很明显了。你只传授给了他们技术,却没传授给他们教训,对于才能来说,没有教训与没有经验一样,都不能使人成大器。”
人的一生,往往要经历无数次的失败,失败有大有小,大的失败,我们首先要树立自己的信心,这样才能把失败后的损失缩到最小;小的失败,我们应该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争取下一次再也不会出现类似的问题,做到这些,事情就算有了起色,离成功只有一步之遥了。反过来,如果我们遇到一点儿失败就放弃,那么任何一件事情,我们永远也不会取得最终的成功。这一次次的失败其实就是我们弥足珍贵的经历,若是连这些经历也没有,更无从谈起成功。
无论每次的事情的成败与否,最终的还是在于经历成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会有更多学习的机会,总结出的失败的经验都是我们良好的教材,能够在我们将来的经历应用,再次面对挫折,可以简简单单地越过,而不是被绊倒在地。不要轻视每一个生活的细节,那是未来走出困境的重要因素。
换一个角度,可以弱化失败
人生总免不了要遭遇这样或者那样的失败。确切地说,我们几乎每天都在经受和体验各种失败。有时候,我们甚至会在毫不经意和不知不觉之间与失败不期而遇。面对失败,若是任凭失败一路前行而无力改变,实在是更大的失败和遗憾。
所以我们要换一个角度,以最小的代价弱化失败。
在美国西部的一个农场,有一个伐木工人叫刘易斯。一天,他独自一人开车到很远的地方去伐木。一棵被他锯断的大树在倒下时,被对面的大树弹了回来,他躲闪不及,右腿被沉重的树干死死压住,顿时血流不止,疼痛难忍。面对自己从未遇到过的失败和灾难,他的第一个反应就是:“我该怎么办?”
他看到了这样一个严酷的现实:周围几十里没有村庄和居民,10小时以内不会有人来救他,他会因为流血过多而死亡。他不能等待,必须自己救自己。他用尽全身力气想要抽出腿来,可怎么也抽不出来。他摸到身边的斧子,开始砍树。但因为用力过猛,才砍了三四下,斧柄就断了。他真是觉得没有希望了,不禁叹了一口气,但他克制住了痛苦和失望。他向四周望了望,发现在不远的地方,放着他的电锯。他用断了的斧柄把电锯弄到手,想用电锯将压着他腿的树干锯掉。可是,他很快发现村干是斜着的,如果锯树,树干就会把锯条死死夹住,根本拉动不了。看来,死亡是不可避免了。
然而,正当他几乎绝望的时候,他忽然想到了另一条路,那就是不锯树而把自己被压住的大腿锯掉。这是唯一可以保住性命的办法!他当机立断,毅然决然地拿起电锯锯断了被压着的大腿。他终于用难以想象的决心和勇气,成功地拯救了自己!
失败时,我们不妨换一个角度去思考,也许就会走出失败,走向成功,所以问题的关键不是失败,而是我们看待失败的心态。
生活中有晴天也有雨天,有欢乐也有痛苦,有成功也有失败。失败在所难免,我们一生必然要与失败打交道。因此,平时要有乐观的心态,有一种随时应付失败的心理准备,要明白任何失败的发生都是有可能的。而且,失败并不能证明自己的无能,造成这种困境的原因有很多,也许是计划上的漏洞,也许是时机的不成熟,也许是一次大意疏忽。学会理智面对失败,在困境中就不会茫然无措,无所适从。一个不敢面对和承认自己失败的人才是真正的失败者。
古时候有一位国王,梦见山倒了、水枯了、花也谢了,便叫王后给他解梦。王后说:“大事不好。山倒了指江山要倒;水枯了指民众离心,君是舟,民是水,水枯了,舟也不能行了;花谢了指好景不长了。”国王听后惊出一身冷汗,从此患病,且愈来愈重。一位大臣要参见国王,国王在病榻上说出了他的心事,哪知大臣一听,大笑说:“太好了,山倒了指从此天下太平;水枯了指真龙现身,国王你是真龙天子;花谢了,花谢见果呀!”国王听后全身轻松,病也好了。
同一件事,从不同的角度看,就会有不同的结果。所以,当我们失败时,如果能够静下心来,坦然面对,那么在我们从另一个出口走出去时,就有可能看到另一番天地。在我们的生活中与工作中,遇到困难或是难以跨越的“坎”时,不妨尝试一下换一种思考的方式,你也许很快就会解决问题。人生的出口其实就是自己的人生蜕变,是自己理性的坦然面对问题的勇气和决心,是洒脱后的平静,而这条路已经离你越来越近了,很快就能看到宽广的大道,从此心将不再迷路。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