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候,我们做事情的动力来自于心理的暗示。如果心里想着,这是一件好事,一定会有一个好结果,那么我们在做事情的时候就会很开心,也会很有激情。可是如果在开始的时候就告诉自己,这是一件很糟糕的事情,即使是做了,也不会有什么好的事情发生,那么我们的信心将会受到打击,也会因为失望和难过而丧失了做事情的动力。所以我们做任何事之前,都要先预想一个好的结果,好结果很重要,有了好结果的鼓舞,你就会信心百倍,有这种积极心态的人,成功的可能性也很大。前世界拳击冠军乔·弗列勒每战必胜的秘诀是:参加比赛的前一天,总要在天花板上贴上自己的座右铭——“我能胜!”然而,生活中很多人,在还没有做事前,就想到事情会失败,这种心态消极、负面思考的人,结果真的就难以成功。一个人是否成功,关键是在于他的心态是否积极。成功者在做事前,就相信自己能够取得成功,结果真的成功了。这是人的意识和潜意识在起作用。
一天晚上,在漆黑的偏僻公路上,一个年轻人的汽车轮胎爆了。
年轻人下来翻遍工具箱,也没有找到千斤顶,而没有千斤顶,是换不成轮胎的。怎么办?这条路半天都不会有一辆车经过,他远远望见一座亮灯的房子,决定去那个人家借千斤顶。在路上,年轻人不停地想:
要是没有人来开门怎么办?
要是没有千斤顶怎么办?
要是那家伙有千斤顶,却不肯借给我,那该怎么办?
……
顺着这种思路想下去,他越想越生气,当走到那间房子前敲开门,主人刚出来,他冲着人家劈头就是一句:“你那千斤顶有什么稀罕的!”
弄得主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认为是一个精神病人,“砰”的一声就把门关上了。
做事前,就认为自己会失败,自然难以成功了。闷闷不乐的失败者,必须先要有根据和理由去承认以往的旧自我意象的错误,并发展合适、恰当的新意象。但是除非这种新的意象是有事实根据的,否则只凭想象,是无法建立起新的自我意象的。经验告诉我们,当一个人改变自我意象时,他必须有某种理由,说他看到并了解到自身的状况。
假如你是被指引着走向成功与幸福之路,那么你往日那幅不敢奢望幸福或注定要失败的画像,就是错误的。要想真正地生活,你必须有一个适合的、恰当的、实际的、能够伴随你生活的自我意象,用以创造你合理满意的生活。一般心理学家都认为,大部分的人都低估了自己,而且不愿意加以改变,这样就贬低和委屈了自己。你必须能接受你自己,你必须有健全的自尊,你必须信任自己,你必须有不以为耻的自我。对于能随心所欲表达创造的自我,不要把它深藏、压抑。你必须有与现实相吻合的自我,以求在实际世界中有效地发挥功能。你还必须认识自己——包括你的力量、你的弱点。你的自我意象必须合理地接近你本人。
如果你在想象中希望成为什么样的人,而且也确实在想象中“看到自己”在扮演那个角色,你的创造机器就可以帮助你达到最佳的自我。要改变个性,除了治疗的方法之外,这是一种必要的方式。无论如何,一个要改变的人,一定要先在心里“看到”他要变成的那个新角色。一旦修正或成功的反应形成之后,正确的反应便牢记在心,可备以后之用。人体的自动机器在以后的考验中,会重复这种已有的正确反应,它记住成功、忘却失败,用不着进一步思考就能重复这种成功的动作。也就是说,它已对此养成了习惯。
这种新观念并不是把人当成机器,而是认为人可操作自己的大脑和身体,使它像机器一样发挥功能。这部自动创造机器的操作方法,是它必须先有一个要达到的目标,如阿列克斯·莫尔逊所说的,你必须先在心里清晰地看到一件事物,然后才可以动手完成它。你在内心清晰地看到某些事物,你的成功机器就会把它承担过来,圆满地完成这件事。
“在你心里的远方,稳定地放置一幅自己的画像,然后向前移动并与之吻合。”佛斯狄克博士说,“替自己画一幅失败的画像,就足以使你不可能胜利;替自己画一幅获胜的画像,就足以帮助你大步地迈向成功之路。伟大的人生开始于你心里想象希望做什么事、成什么人”。你目前自我意象的形成,是你根据自己以前的经验而对自己加以定义所画出来的想象图像。
现在你可以用以前形成不合适的自我意象的同样方法,制造出合适的自我意象。每天花费30分钟的时间,自己独自一人,在不受他人干扰的情况下,尽量地放松自己,尽量使自己舒适,然后闭上眼睛,充分发挥你的想象力。
很多人发现,假如他们想象自己坐在大银幕前,正在欣赏着自己演出的艺术片,这样效果会更好。最重要的是:尽量使影片生动细腻,尽可能让心里的影片接近实际经验。做到这一点并不难,只要你在想象的环境内,注意到细节、景观、声音和事物。当然,在这个练习中,想象环境的细节非常重要,为了实际的目的,你必须制造实际的经验。你想象得越生动、越细腻,你做这个练习就越接近实际经验。
还要记住一件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在这30分钟内,你看到的自己的行动和反应必须是适当的、成功的和理想的。你并不需要为明日的理想培养信心,神经系统会适时地处理这个问题。你只要不断地练习,看到你自己正在行动、正在感觉、正在“成为”你所希望的样子,不要对自己说:“明天我要这样做。”只要对自己说:“今天这30分钟,我要想象自己正在如此做。”想象着如果你已经是你所希望成为的那种人,你会有什么感觉。假如你害羞、柔弱,就想象着你正在人群中泰然自若地应付自如,并且因此而感觉舒适。假如你在某些场合恐惧不安,就想象着你正在镇静地、随心所欲地自由行动,并因此而感觉很自信。
这里所做的练习,目的在于将新的“记忆”或贮藏信息送进大脑和中枢神经系统。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之后,你会惊奇地发现,自己与原来的行动不同了,而且完全是自动自发的,并不费多少力气。这是必然的结果。目前,你不需要为了付诸行动而感到别扭,或者为了行动的无效而竭力思考、心存意图。因为你已经把真正的和想象的记忆输入自动机器里,所以目前不适的感觉与行为是自动自发的,你将发现自动机器对肯定或否定的思想和经验都会自动地进行操作。
一次新我战胜旧我是容易做到的,难得的是几次、几十次,成千上万次自我战胜的点,连成线,构成面,完成自我教育能力,“让抽打自己的鞭子掌握在自己的手里”,经常反思自己的行为,养成习惯,促使自己不断去超越自我。不要拿昨天的剧本来过今天的生活,战胜旧时的自我,赢来美好明天。
未来永远不会来,当下是你真正拥有的
昨天是张作废的支票,明天是尚未兑现的期票,只有今天是现金,具有流通的价值。
“迪斯忠告”的提出者是美国著名作家迪斯。他以自己创作的经验告诉我们,做事高效的一大关键在于要把握好现在。昨天过去了,今天只做今天的事,未来永远不会到来,明天的事暂时不管,这才是明智的做法。
然而在生活中,我们有过许多这样的日子:我们常常为昨天的失落而念念不忘,喋喋不休,耿耿于怀;又常常为明天的美丽而意气风发,热血沸腾,斗志昂扬。然而,或许你觉察不到,就在这埋怨与幻想当中,就在这追悔与兴奋当中,我们失去了最宝贵也最容易失去的今天。昨天是失去的今天,明天是未来的今天,只有今天,才是我们真实地拥有着的。
中外无数成功人士的实例证明,只有把握好今天,才能走出昨天,开创明天。《阿甘正传》这部荣获过1995年第67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佳导演、最佳剧本改编、最佳剪辑、最佳视觉效果六项大奖的电影,向我们讲述的就是主人公阿甘只把握今天,从而创造了自己人生一个接一个辉煌的故事。
阿甘是个智商只有75的低能儿。但是在母亲的关怀和鼓励下,他很早就走出了自卑的阴影,执著地把握着每天的生活。当在学校里面遭到了同学的欺侮时,他用奔跑来对付他们。
而正是这种奔跑,使他顺利地跑进了一所学校的橄榄球场。在橄榄球赛中,他从不想自己是个低能儿,而只是在每场球赛中用最快的步子甩掉对手,这种执著把他送进了大学,并成为大学的橄榄球巨星,受到了肯尼迪总统的接见。
在入伍去越南的战场后,阿甘不管别人对战争多么的仇视,他只认为自己应该做好的就是今天的事,因而对国内的高昂反战情绪毫不理会。同样,执著又成就了他,他作为英雄受到了约翰逊总统的接见。
阿甘有一个从小就青梅竹马的玩伴珍妮,两人也互相喜欢。但珍妮更向往一种有激情的生活,这是阿甘不能给她的,于是她离开了。阿甘很爱珍妮,她的出走让阿甘很伤心,但阿甘并没有就此放弃把握自己的生活。他依然按自己的想法,按部就班地做着一件又一件的事情。
他从不想自己的明天会怎样,只是每天坚持做着自认为该做的事。而恰恰是这种放松的心态,成就了阿甘一个又一个的业绩:他先成为美国的乒乓球巨星,直接参与了中美两国的乒乓球外交活动,并受到了总统的接见;后来,他又成为一个捕虾公司的老板,并成为富翁。有一天,珍妮回来了,在和阿甘共同生活了一段日子后,她又走了。阿甘突然觉得自己想跑,于是他开始奔跑,这一跑就横越了整个美国,他又一次成了名人。正是凭着这种只把握今天的执著,阿甘创造了自己人生的辉煌。
现时是一种难以捉摸而又与你形影不离的时光,如果你完全沉浸于其中,便可得到一种美好的享受。因此,你应该充分享受现在的每分每秒,而不必去考虑已过去的往日和自然到来的将来。抓住当下的时光,这是你能够有所作为的唯一时刻。
现在是上天赐予我们的礼物
有个小和尚,每天早上负责清扫寺院里的落叶。
清晨起床扫落叶实在是一件苦差事,尤其在秋冬之际,每一次起风时,树叶总随风飞舞。每天早上都需要花费许多时间才能清扫完树叶,这让小和尚头痛不已,他一直想要找个好办法让自己轻松些。
后来有个和尚跟他说:“你明天打扫之前先用力摇树,把落叶统统摇下来,后天就可以不用扫落叶了。”小和尚觉得这是个好办法,于是隔天他起了个大早,使劲猛摇树,这样他就可以把今天跟明天的落叶一次扫干净了。一整天,小和尚都非常开心。
第二天,小和尚到院子里一看,不禁傻眼了,院子里如往日一样满地落叶。老和尚走了过来,对小和尚说:“傻孩子,无论你今天怎么用功,明天的落叶还是会飘下来。”小和尚终于明白了,世上有很多事是无法提前的,唯有认真地活在当下,才是最真实的人生态度。
古希腊哲学家库里希坡斯曾说:“过去与未来并不是‘存在’的东西,而是‘存在过’和‘可能存在’的东西。唯一‘存在’的是现在。”
活在当下是一种全身心地投入人生的生活方式。当你活在当下,而没有过去拖在你后面,也没有未来拉着你往前时,你全部的能量都集中在这一时刻,生命因此具有一种巨大的张力。
当下给你一个深深地潜入生命水中或是高高地飞进生命天空的机会。但是在两边都有危险——过去和未来是人类语言里最危险的两个词。生活在过去和未来之间的当下几乎是走在一条绳索上,在它的两边都有危险。但是一旦你尝到了“当下”这个片刻的甜蜜,你就不会去顾虑那些危险;一旦你跟生命保持同一步调,其他的就无关紧要了。对你而言,生命就是一切。
当生命走向尽头的时候,你问自己一个问题:你对这一生觉得了无遗憾吗?你认为想做的事你都做了吗?你有没有好好笑过、真正快乐过?
想想看,你这一生是怎么度过的:年轻的时候,你拼了命想挤进一流的大学;随后,你巴不得赶快毕业找一份好工作;接着,你迫不及待地结婚、生小孩;然后,你又整天盼望小孩快点长大,好减轻你的负担;后来,小孩长大了,你又恨不得赶快退休;最后,你真的退休了,不过,你也老得几乎连路都走不动了……当你正想停下来好好喘口气的时候,生命也结束了。
其实,这不就是大多数人的写照吗?他们劳碌了一生,时时刻刻为生命担忧,为未来做准备,一心一意计划着以后发生的事,却忘了把眼光放在现在,等到时间一分一秒地溜过,才恍然大悟“时不我予”。
智者常劝世人要“活在当下”。到底什么叫做当下?简单地说,当下指的就是你现在正在做的事、待的地方、周围一起工作和生活的人。活在当下就是要你把关注的焦点集中在这些人、事、物上面,全心全意认真去接纳、品尝、投入和体验这一切。
而事实上,大多数的人都无法专注于现在,他们总是若有所想,心不在焉,想着明天、明年甚至下半辈子的事。假若你时时刻刻都将力气耗费在未知的未来,却对眼前的一切视若无睹,你永远也不会快乐。一位作家这样说过:“当你存心去找快乐的时候,往往找不到,唯有让自己活在现在,全神贯注于周围的事物,快乐才会不请自来。”或许人生的意义,不过是嗅嗅身旁每一朵绮丽的花,享受一路走来的点点滴滴。毕竟,昨日已去,明日未知,只有现在才是上天赐予我们最好的礼物。
许多人喜欢预支明天的烦恼,想要早一步解决掉明天的烦恼。其实,明天如果有烦恼,你今天是无法解决的,每一天都有每一天的人生功课要交,努力做好今天的功课再说吧!用平常的心对待每一天,用感恩的心对待当下的生活,我们才能真正理解生活和快乐的真正含义!
忘记昨天,活在当下时刻
每个人都希望有一个美好的未来。为了实现这个愿望,我们从很早的时候就开始准备了。我们带着对明天美好的愿望而快步疾行,因此错过了今天的美好,也错过了眼前很多美好的景致。可是,忙碌的我们不一定能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未来是什么?它是什么样子的?我们谁也不知道。尽管我们习惯于在思想里把它描绘得很美好,可是它始终并未发生,所以我们需要面对的是现在,我们能够享受的也只有现在。
1871年春天,一个年轻人拿起了一本书,看到了一句对他前途有莫大影响的话。他是蒙特瑞综合医科的一名学生,平日对生活充满了忧虑,担心通不过期末考试,担心该做些什么事情,怎样才能开业,怎样才能生活。
这位年轻的医科学生所看见的那一句话,使他成为当代最有名的医学家,他创建了全世界知名的约翰·霍普金斯学院,成为牛津大学医学院的教授——这是学医的人所能得到的最高荣誉。他还被英国皇帝册封为爵士,他的名字叫做威廉·奥斯勒爵士。
下面就是他所看到的——托马斯·卡莱里所写的一句话,帮他度过了无忧无虑的一生:“最重要的就是不要去看远方模糊的事,而要做手边清楚的事。”
四十年后,威廉·奥斯勒爵士在耶鲁大学发表了演讲,他对那些学生们说,人们传言说他拥有“特殊的头脑”,但其实不然,他周围的一些好朋友都知道,他的脑筋其实是“最普通不过了”。
那么他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呢?他认为这无非是因为他活在所谓“一个完全独立的今天里”。在他到耶鲁演讲的前一个月,他曾乘坐一艘很大的海轮横渡大西洋,一天,他看见船长站在船舱里,揿下一个按钮,发出一阵机械运转的声音,船的几个部分就立刻彼此隔绝开来——隔成几个完全防水的隔舱。
“你们每一个人,”奥斯勒爵士说,“都要比那条大海轮精美得多,所要走的航程也要远得多,我要奉劝各位的是,你们也要学船长的样子控制一切,活在一个完全独立的今天,这才是航程中确保安全的最好方法。你有的是今天,断开过去,把已经过去的埋葬掉。断开那些会把傻子引上死亡之路的昨天,把明日紧紧地关在门外。未来就在今天,没有明天这个东西。精力的浪费、精神的苦闷,都会紧紧跟着一个为未来担忧的人。养成一个生活好习惯,那就是生活在一个完全独立的今天里。”
奥斯勒博士接着说道:“为明日准备的最好办法,就是要集中你所有的智慧、所有的热忱,把今天的工作做得尽善尽美,这就是你能应付未来的唯一方法。”
奥斯勒博士的话值得我们每个人重视。其实,人生的一切成就都是由你“今天”的成就累积起来的,总想着昨天和明天,你的“今天”就永远没有成果。只有珍惜今天,你才能有好的未来!
莎士比亚说过:“明智的人永远不会坐在那里为他们的损失而悲伤,却会很高兴地去找出办法来弥补他们的创伤。”成功学大师拿破仑·希尔说:“当我读历史和传记并观察一般人如何度过艰苦的处境时,我一直既觉得吃惊,又羡慕那些能够把他们的忧虑和不幸忘掉并继续过快乐生活的人。”
无论你昨天过得有多糟糕,我们都无法重新来过。同样,无论思维里我们的明天有多么的美好,那都不过是我们的梦境。我们能够把握的就是现在,而应该被我们所珍视的,也正是当下的时刻。
把握现在,直到永远
人,不能弥补过去,也不能预测未来,唯一能做的,只有把握现在。
一位智者旅行时,曾途经古代一座城池的废墟。岁月已经让这个城池显得满目沧桑了,但依然能辨析出昔日辉煌时的风采。智者想在此休息一下,就随手搬过一个石雕坐下来。
他望着废墟,想象着曾经发生过的故事,不由得感慨万千。
忽然,他听到有人说:“先生,你感叹什么呀?”
他四下里望了望,却没有人,他疑惑着。那声音又响起来,是来自那个石雕,原来那是一尊“双面神”神像。
他从未见过双面神,就好奇地问:“你为什么会有两副面孔呢?”
双面神说:“有了两副面孔,我才能一面察看过去,牢牢吸取曾经的教训;另一面又可以瞻望未来,去憧憬无限美好的明天。”
智者说:“过去的只能是现在的逝去,再也无法留住;而未来又是现在的延续,是你现在无法得到的。你不把现在放在眼里,即使你能对过去了如指掌,对未来洞察先知,又有什么具体的意义呢?”
听了智者的话,双面神不由得痛哭起来:“先生啊,听了你的话,我才明白,我今天落得如此下场的根源。
很久以前,我驻守这座城时,自诩能够一面察看过去,一面又能瞻望未来,却唯独没有好好地把握住现在。结果,这座城池便被敌人攻陷了,美丽的辉煌都成了过眼云烟,我也被人们唾骂而弃于废墟中了。”
有许多人都有并不光彩的过去,有的甚至是失败的往事,即使是世界名人、伟人也无一例外。命运的熔炉会锤炼各种各样的人,只有能经受住考验的人才能得以“百炼成金”。过去的不能代表任何东西,我们只需抓住当下,着眼于未来。如果我们一味地沉浸在过去的痛苦中而忽略了现在,整个人生都会是灰暗的。
的确,忽略了现在,就会让我们错过很多幸福。幸或不幸,都是在我们现在的每一个行动中形成的。把握住了现在,即把握住了幸福秘密。
不懂得把握“现在”,过去和未来都将成为落寞的烟尘。应破除对过去和未来的执著,活在当下。
曾经有两位哲人游说于穷乡僻壤之中,对前来听教的人说了一句流传千古的话:“不要为明天的事烦恼,明天自有明天的事。只要全力以赴地过好今天就行。”在这个世界上,有许多事情是我们所难以预料的。你左右不了变化无常的天气,却可以调整自己的心情;我们不能控制机遇,却可以掌握自己;我们无法预知未来,却可以把握现在;我们不知道自己的生命到底有多长,但却可以安排当前的生活。把握好现在,我们的人生就不会失色。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