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长年累月地坐在这里弹琴,恐怕会唱得很难听。”那位中年顾客却鼓励他说:“小伙子,正因为你从来没有唱过歌,或许连你自己都不知道你是个歌唱天才呢!”此时酒吧的经理也出来鼓励他,免得他扫了大家的兴。小伙子认为大家想看他出丑,于是坚持说只会弹琴,不会唱歌。酒吧老板说:“你要么选择唱歌,要么另谋出路。”小伙子被逼无奈,只好红着脸唱了一曲《蒙娜丽莎》。哪知道他不唱则已,一唱惊人,大家都被他那流畅自然、男人味十足的唱腔迷住了。在大家的鼓励下,那个小伙子放弃了弹奏乐器的艺人生涯,开始向流行歌坛进军。这个小伙子后来居然成为了美国著名的爵士歌王,他就是著名的歌手纳京高(NatKingCole)。要不是那被逼无奈的开口一唱,纳京高可能永远坐在酒吧里做一个三流的演奏者。
不错,人人需要在这个社会上找到自己的位置,尤其是20几岁的年轻人,首先要找到自己的人生定位,给自己选定一个最适合的社会角色,这样才能为你的人生做出长远的规划,才能从打造一个属于自己的事业天地要找到自己的人生定位,关键是能找到自己的差异化优势,选择有自己特色的实现途径。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定位不在盲目贪高贪大,贵在适合自己。不邯郸学步,不东施效颦,有自己独特和熟练的处事方式;不刻舟求剑,不缘木求鱼,能正确认识自己学识特长以及与之相关行业特点是很重要的。要找到自己的人生定位,还需要有对机遇有敏锐把握,凡事主动出击。掌握趋势和把握信息是发现机遇的先决条件,这一点有如下棋,机会来了大胆出击,走好了第一步才有第二步,路子才会越来越宽。有时还需要创造机会,“有准备的头脑”才能把握和创造机遇。主动才能赢得时间和先机,才能在机遇到来之时,胸有成竹,待时而动,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要找到自己的人生定位,还需要持之以恒,不畏艰险。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锲而不舍,韬光养晦,孜孜以求,厚积薄发,才能成就大事业。
总之,人生的真义在于找到了适合自己的位置,发挥了自己最大的能量。只有有了自己的人生定位,有了自己的生命梦想,哪怕是最卑微的梦想,都可以这样说,你已经离成功越来越近了。每一个刚刚踏入社会的年轻人都必须做出一项重要决定:我将以什么方式来谋生?做一个记者、邮差、企业家、计算机程序员、医生、大学教授,或者摆一个肉饼摊子?我们常常听到类似这样的对话:小张:嗨,你学的什么专业?小李:物理学。小张:物理学?哎哟,你实在不该学物理,计算机专业才是热门。小李:可是我喜欢物理学。小张:学物理挣不到什么钱。小李:是吗?那什么能挣大钱?小张:计算机。你应该改行搞计算机。小李:好吧,以后我要学计算机。在这种文化氛围下,许多职业选择和职业转换就是用这种方式在一眨眼之间做出的,是在与某人的随意谈话时做出的,或者是追随父母的脚步,听从新闻媒介上的文章的劝导,有时甚至是在男友或女友的怂恿之下做出的。这种选择通常都像赌博,而许多事业有成的人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在正确的时间做出正确的决策。
这种选择并非因为他们拥有某种特殊的天赋,而是他们对自己的人生和事业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和整体的规划。在当今社会,很多人还没有认识到职业规划的重要性,这是因为:他们不知道如何去做;他们觉得这样做太麻烦;他们对自己确定的目标和计划没有信心;他们将目标制定得过于长远,这使立刻看到成果变得不可能,从而导致他们丧失了勇气。世界上只有3%的人有自己的目标和计划,并且将它明确地写出来,还有10%的人有目标和计划,但将它留在自己脑子里,剩余的87%的人都随波逐流,不知道自己该向何处去,自己的生活完全被人掌控着。一个人从出生到去世,虽然生命长度不同,但是成长的阶段则是不变的,不同阶段的成长环境,需要有不同的阶段来配合,以符合我们的发展,所以我们必须要有“生涯规划”的观念。的确,职业生涯中充满了不确定性因素,我们无法了解明天会发生什么。但是我们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控制它,使我们的职业生涯不至于偏离得太远。我们一般都有多种兴趣,所面对的选择是如此之多,以至于我们变得无所适从。很多年轻人渴望了解什么样的职业才算是有前途的职业。
对于一个成功的企业家而言,任何一个行业都能创造出丰厚的利润,但对于一个刚刚踏入社会的年轻人来说,选择不同职业,对于未来积累财富的速度和事业成功的几率会有不同的影响。我们说一份职业比另一份职业更有前途,意味着从普遍意义上来说,你能够获得更多的提升和发展机会,或者平均收入水平会比另一份工作更高些。但是,具体到每个人,确定哪一份职业更有前途,情况要复杂得多。我们要“警惕假先知”,因为“任何职业咨询专家都无法预测未来最好的职业。”如果听信了种种假设的东西,往往会失望。比如说,我们想象自己和他人整天一起工作,互相帮助,互相关心,但是却发现——太晚了——大部分时间我们是在与电脑打交道;或者我们想象能在计算机上设计出自己的创意,结果发现——太晚了——大部分时间浪费在会海中。我们发现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太大了。许多职业指导报告都提供职业前途的比较分析,譬如公开媒体发布的工资收入数据。对于一个产业而言,未来市场或顾客需求的成长率越高,未来竞争者供给增加的成长率越低,就是好的行业;相应的,置身该行业的企业或个人水涨船高,利润与薪资都会随之上涨。
反之,未来市场或顾客需求的成长率越低,未来竞争者或供给增加的成长率越高,就是相对较差的行业。相应的,置身该行业的企业或个人,利润与薪资也会随之下跌。自身的优势对成功很重要,这是事实。承认自己的优点,不是吹捧自己,而是一种诚实的表现。虽然一个人在事业上取得成功,要靠很多因素。例如机遇、环境、心态、努力、工作等。但如果对自己的优势不了解,那就成了盲目求医,所以你自身的优势也会决定你的成败。你自身有那些优势,你了解吗?才干、能力、技艺与你的人格特质,这些都是你的自身优势,这些优势不仅让你得到一定回报,而还能让你在成长的过程中懂得更多。“你是一块什么料?”这话并不是在讽刺你,而是提醒你。你有那些方面的才能,所以大家就要放心大胆地去提供自己的“料”,会让你在成功的路上轻松很多。例如,你是擅长形象思维?还是擅长抽象思维?那么就要根据这些条件去选择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很多成功人士的经验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告诉大家:要想成功,就要把自身的优势不断成长、积累。这样自身的才能就会越积越多,最后成功的几率也就更高。
哈佛大学的D·伯恩斯教授做了一个统计,发现几乎成功者的一个共同特征是:不论聪明才智高低与否,又不论是从事哪一个行业、担任什么职务,他们都在做自己最擅长的事。好多事实表明,一个人的成功来自他对自己擅长的工作专注和投入,无怨无悔地付出努力和代价,才能享受甘美的果实。美国哈佛大学教育家嘎纳(H.Gardaer)教授的多种智力理论认为,人的智力有八种;各种智力在每个人身上都存在着发展不平衡的现象。每个人的智力都有所特长,如有些人的语言智力水平很高,但他(她)的逻辑/数学智力可能平平。一个人要想获得事业上的成功,就必须在智力方面扬长避短,用自己智力上的强项来争取优势。精英总是善于把自己的长处转化为成效。他们明白,人应当尽可能的扬长避短。为了取得成效,我们必须利用一切可利用的长处——同事的长处、上司的长处和自己的长处。这些长处构成了实实在在的机会。组织的唯一用途就是把组织成员的长处转化为成效。在发挥特长方面,没有比美国钢铁工业之父安德鲁·卡耐基为自己挑选的墓铭志更加值得引以为豪的了。
他的墓志铭是这样写的:“这里安息着一个懂得如何使他身边工作的人比他本人取得更大成效的人。”在他身边工作的每一个人当然能取得更大的成效,因为卡耐基善于发现并充分发挥他们的长处。这些钢铁公司的经理人人都是某个特定领域和特定职位上的能人。不管怎样,卡耐基就是他们中间最有成效的一员。追求某方面的长处,并发挥这方面的长处,这是由人的本性所决定的。事实上,一切关于“完人”或“成熟人格”的言论都掩盖了对人类最特殊的才能——把自己的所有禀赋全部用于一种活动、致力于某方面的工作、取得某个领域的成就的能力——的严重蔑视。换句话说,这也是对卓越的蔑视。人的卓越只能体现在某个领域或最多体现在少数几个领域。罗素说过,他的人生目标就是使“我之所爱为我天职”。也就是说,他要把生活中最感兴趣的事作为其终身职业,这的确是个值得效仿的好方法。要确定你的终生奋斗目标,首先要问问你自己的兴趣究竟在哪里。所谓兴趣,是指一个人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这种心理倾向是和一定的情感联系着的。
“我喜欢做什么?”“我最擅长什么?”一个人如果能根据自己的兴趣去设定事业的目标,他的积极性将会得到充分发挥,即使在工作中尝尽了艰辛,也总是兴致勃勃、心情愉快;即使困难重重也绝不灰心丧气,而能想尽一切办法,百折不挠地去克服它,甚至废寝忘食,如醉如痴。爱迪生就是个很好的例子,他几乎每天都在实验室里辛苦工作十几个小时,在那里吃饭、睡觉,但他丝毫不以为苦,“我一生中从未做过一天工作。”他宣称,“我每天其乐无穷。”难怪他会成大事。很多人往往一时很难弄清楚自己的兴趣所在或擅长什么,这就需要你在实践中不断发现自己、认识自己,不断地了解自己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在这个过程中也难免会走一些弯路,作家斯贝克一开始并没有意识到自己会成为作家,曾几次改行。开始,因为他身高一米九,爱上了篮球运动,成为市男子篮球队员。因为球技一般,年龄渐长,又改行当了专业画家。
他的画技也无过人之处,当他给报刊绘画时,偶尔也写点短文,终于发现自己的写作才能,从此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通过对自己经历的回顾可以发现和准确判断自己的兴趣所在。在此基础上,将自己的兴趣归于某种兴趣类型,并与相应的职业对比,可以帮助你选择适合自己兴趣的职业。对于兴趣和各种职业之间的关系,国内学者作出了如下分类:喜欢同具体事物打交道——喜欢操作具体事物,默默无闻,埋头苦干。相应的职业诸如制图、地质勘探、建筑设计、机械制造、计算机操作、会计、出纳等。愿与人接触——喜欢同人交往,结交朋友,对销售、公共关系、采访、信息传递一类活动感兴趣。相应的职业如推销员、公关人员、记者、咨询人员、教师、导游、服务员等。愿干规律性工作——喜欢常规性、重复的、有规则的活动,习惯在预先安排好的程序下工作。相应的职业如图书管理员、文秘、统计、打字、公务员、邮递员、档案管理员等。
喜欢从事帮助人的工作——乐于助人,试图改善他人状况,帮助他人排忧解难。相应的职业如福利工作、慈善事业、医生、律师、保险员、护士、警察等。愿做领导和组织工作——喜欢掌管一些事情,希望受人尊敬并获得声望,在活动中时常起骨干作用。相应的职业如政治家、企业家、社会活动家、行政管理、学校辅导员等。喜欢研究人的行为——对人的行为举止和心理状态感兴趣,喜欢谈论人的问题。相应的职业如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组织行为学、教育学、政治学等方面的研究和调查分析。喜欢钻研科学技术——分析的、推理的、测试的活动感兴趣,长于理论分析,喜欢独立工作并解决问题,也喜欢通过试验作出新发现。相应的职业如气象学、生物学、天文学、物理学、化学、地质学等研究和实验。喜欢抽象的和创造性工作——对需要想像力和创造力的工作感兴趣,喜欢独立工作,乐于解决抽象问题,具有探索精神。
相应的职业如哲学研究、科技发明、经济分析、文学创作、数理研究等。喜欢操作机械——对运用一定技术、操作各种机械去创造产品或完成任务感兴趣,喜欢使用工具,尤其是大型的马力强的先进机械。相应的职业如飞机、火车、轮船、汽车的驾驶,机械装卸,建筑施工,石油、煤炭的开采等。喜欢具体的工作——希望能很快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愿从事制作有形产品的工作。相应的职业如室内装饰、时装设计、摄影师、雕刻家、画家、美容美发、烹饪、机械维修、手工制作、证券经纪人等。喜欢表现和变化的工作——对表演、运动、惊险、刺激的事情感兴趣,喜欢经常变动、无规律的但具挑战性的工作。相应的职业如演员、运动员、作曲家、旅行家、探险家、特技人、海员、职业军人、警察等。年轻人在了解了兴趣与各种职业之间的关系之后,如何完成对自己兴趣的估价是十分重要的。有条件的话,你不妨参加一次标准化兴趣测试,以此准确把握你的兴趣所在,寻找一份可以满足你已明确感兴趣的工作,千万不要妥协,做自己没兴趣的工作。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