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岁开始,30岁成功-敢于肯定自己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人在出生前,已经具备了一切最完美的条件,且成功地成为唯一的胜利者。再次唤醒我们沉睡的潜能,所有足以带领我们迈向巅峰的成功因子,都早已安置在你心里,只要我们了解、开始发挥潜能,无需经过任何训练,我们将立刻成为成功跑道上的最佳选手。一对老夫妇省吃俭用地将4个孩子扶养长大。岁月匆匆,他们结婚已有50年了,拥有极佳收入的孩子们,正秘密商议着要送给父母什么样的金婚礼物。由于老夫妇喜欢携手到海边享受夕阳余晖,孩子们决定送给父母最豪华的爱之船旅游航程,好让老两口尽情徜徉于大海的旖旎风情之中。老夫妇带着头等舱的船票登上豪华游轮,可以容纳数千人的大船令他们赞叹不已。而船上更有游泳池、豪华夜总会、电影院等等,真令他们俩感到惊喜无限。美中不足的是,各项豪华设备的费用皆十分昂贵,节俭的老夫妇盘算自己不多的旅费,细想之下,实在舍不得轻易去消费。他们只得在头等舱中安享五星级的套房设备,或流连在甲板上,欣赏海面的风光。幸好他们怕船上伙食不合胃口,随身带着一箱方便面,既然吃不起船上豪华餐厅的精致餐饮,只好以方便面充饥,间或想变换口味吃吃西餐,便到船上的商店买些西点面包和牛奶。

    到了航程的最后一夜,老先生想想,若回到家后,亲友邻居问起船上餐饮如何,自己竟答不上来,也是说不过去。和太太商量后,老先生索性狠下心来,决定在晚餐时间到船上餐厅用餐,反正是最后一餐,明天即是航程的终点,也不怕宠坏了自己。在音乐及烛光的烘托之下,欢度金婚纪念的老夫妇仿佛回到初恋时的快乐。在举杯畅饮的笑声中,用餐时间已近尾声,老先生意犹未尽地招来侍者结账。侍者很有礼貌地请问老先生:“能不能让我看一看你的船票?”老先生闻言不由得生气,“我又不是偷渡上船的,吃顿饭还得看船票?”嘟囔中,他拿出船票了。侍者接过船票,拿出笔来,在船票背面的许多空格中划去一格。同时惊讶地问:“老先生,你上船以后,从未消费过吗?”老先生更是生气,“我消不消费,关你什么事?”侍者耐心地将船票递过去,解释道:“这是头等舱的船票,航程中船上所有的消费项目,包括餐饮、夜总会以及其他活动,都已经包括在船票内,您每次消费只需出示船票,由我们在背后空格注销即可。老先生您?”老夫妇想起航程中每天所吃的方便面,而明天即将下船,不禁相对默然。

    我们是否曾经想过,在我们来到世界的那一刻,上天已经将最好的头等舱船票交给了我们。是的,我们可以在物质上、心灵上,完全可以享有最豪华的待遇,只要我们愿意出示船票。更重要的是,千万不要浪费了本来属于我们的头等舱船票。当然也有许多人在他的一生,只是过着犹如借方便面充饥一般的生活。这并非是他们应有的船票,但他们未曾想到去使用,或根本不知道船票的价值。甚至当有人好意提示时,还像那位老先生一样大发雷霆。现在,我们应该已十分明白自己的价值了。在我们懂得运用自己的优势之后,别忘了顺便扮演侍者的角色,提醒我们周围的也能够清楚自己的价值。可不要像老夫妇的孩子们一样,只给了头等舱船票,但未告知其用途。其实,我们可以拥有最豪华的人生旅程,如同侍者所作的提醒,我们已被正式通知了。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自己究竟想做什么,这是关系一个人一生事业成败的基本条件,必须要与一个人到底适合做什么相结合。这究竟是为什么?这是因为只有了解自己到底适合做什么,并按照此方向去努力,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才会变得明确。

    如此一来,无论现状多么不幸,遭遇到多大的困难,我们也不会迷失自己的方向,才能重新站立起来。曾经有人说过:“有了爱好才能做得精巧。”因为能对自己热衷的事情使出全力,脑袋中闪过一个又一个精彩的点子,而这些强烈的热情及信念促使行动产生,就能够让我们扎实地走上成功之道。相反来说,“这工作真无聊,不适合我”的想法,心不甘情不愿去工作的话,将永远都无法获得成功,结果终其一生都无法找到由工作而产生的生存价值。所有的成功人士知道,在人生中他们可以控制的一个层面就是自己的想法!到底是珍珠或石头,除了靠别人的赏识外,最重要是先去肯定自己,好好发挥自己的优势,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毫无疑问人可以长时间卖力工作,创意十足,聪明睿智,才华横溢,屡有创新,甚至好运连连——可是,人若是无法在创造过程中真正地了解自己想法的重要性,就一切都会落空。确实成功、财富以及繁荣的创造中,最重要的因素来自内心——你的想法。如同有句话提醒我们的那样:“坚持着一串特殊的想法,不论是好的是坏的,都不可能不对性格和环境产生一些影响。人无法直接选择环境,可是他可以选择自己的想法,这样做虽然间接却必然会塑造他的环境。

    ”在这里问自己一个问题,如果你能够窥探成功人士的内心,你便会发现丰富的正面经历——成功的想法,而且毫不犹豫。为了创造外在的财富,你必须先创造你的繁荣的念头。你必须看见自己成功的模样,成功地在心中演出你的梦想和抱负。但诱人的是,你很想说服自己,你会变得更肯定,你的想法也会变得更纯粹,更与成功有关。不过,这显然是把马车牵到马的前面。致富的最快、最有把握的方法,就是从内往外。思想具有莫大的力量。用你的想象力来创造梦想,巨大的转变就会随之而来。综合各行各业的许多成功人士,虽然他们各有不同的才华、气质、技术、工作道德和专业背景,但却有一个共同点。这条共同的金线就是,他们都觉得自己很成功。他们从未质疑过这个事实,他们无法了解为何有人会质疑自己的伟大程度。他们很难了解别人为何无法成功,因为对他们来说,成功的秘诀很简单:成功源自于自信,再转换到物质世界。它不像许多人所相信的那样,是倒过来的。成功人士知道,在人生中他们可以控制的一个层面就是自己的想法。我们都拥有这项优点,所以就让我们也从那里开始吧!在这世上,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所以你该相信自己,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

    要坚信你所做的事,别人不一定做得来;而且,你之所以为你,必定有些相当特殊的地方——我们姑且称之为特质吧,而这些特质又是别人无法模仿的。要是你不相信的话,不妨想想:有谁的基因会和你完全相同?有谁的个性会和你一毫不差?基于这种种重要的理由,我们相信:自己存在这世上的目的,是别人无法取代的。所以,只要认准了前方的路,确立好自己人生的目标,然后向着目标心无旁骛地前进,相信你一定会到达成功的彼岸。当然,不要幻想生活总是那么圆满,也不要幻想在生活四季中享受所有的春天,因为每个人的一生都注定要跋涉沟沟坎坎,品尝苦涩与无奈,经历挫折与失意。生活中的不幸,在人生中或许是不可避免的,但这些不幸早晚都会过去的,时间会冲淡痛苦的感觉。把“这没有什么了不起的”这句话在心中重复几次。绝不能因为一时不幸的打击,就变得憔悴万分,要振作起来,干你自己应该干的事情。不过,有时候别人(或者整个大环境)会怀疑我们的价值,所谓“三人言而成虎”,久而久之,连我们都会对自己的重要性感到怀疑。请你千万千万不要让这类事情发生在你身上,否则你会一辈子都无法抬起头来。

    记住!自信是前进的动力,所以,请放心大胆地去做吧!并且始终坚定不移地相信:我一定行!20世纪心理学上最伟大的发现,就是一个人可以通过自我肯定,来塑造一个真实的自己。记住:你生来就是一名冠军!你是天生的赢家!要充分肯定自己。你认为自己是怎样的人,就会有怎样的表现,这两者是一致的。你觉得自己是个有价值的人,结果你就会变成有价值的人,做有价值的事。乔博士是一位很有名的作家、专栏作家与心理学家。他说:“一个人的自我观念是人格的核心。它会影响人的行为,例如学习、成长与变化的能力、选择朋友、配偶与职业等等。坚强的积极的自我心像,是成功的最坚实的基础。”他还说:“虽然命运也跟我开了太多的玩笑,比如父亲遭遇车祸受伤,比如高考失误让我有坠入谷底的痛楚……但玩笑之后,我更懂得珍惜青春与生命,学会笑对人生中的不幸和苦难。因此有个曾供职于《东方》文化周刊的编辑说我是个‘强者’,‘强者’我不敢当,但我还算是个足够坚强的人。”无论多少压力冲向自己,都时时告诫自己:“不能够停止飞翔,在飞行的过程中,我要渐渐学会用喙为自己梳羽毛,用舌为自己舔伤口。

    ”你如果希望自己变成更自信的人,你不妨经常告诫自己:我是最棒的!我是最好的!当你脑海中重复想象自己最有自信的时候,你可能会看到画面,听到声音。没多久,你就会发现,自己变得真的很有自信,你的行为也都会配合着你的思想去行动。你的思想改变,行为就会改变。“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后半句在现代恐怕已经过时了,可前一句依然适用,男人“入错行”,虽然也可以转行,但也决非如想象那么容易。一个年轻人,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一家大型国有企业,可不巧的是这家企业刚刚进行了人员调整。于是他就在领导的“安慰”下,到基层锻炼锻炼。尽管他当时很不情愿,但细一想,这家大型国企还是很稳定的。当时收入还算可以,虽然听说同学有辞职的,也曾动过心,但想想也就算了。最重要的是,他因为已习惯了那个工作和周围的环境,所以积极找别的工作就变得不十分重要了,于是一做近十年,也不想换工作了。

    可是,后来由于国企的经营不善,许多人相继下岗,他才不得不重新面对自己的人生选择,可是,此时的他又能有多少选择的机会呢?也许你会说,转行有什么难?也许你是可以说转就转的人,但恐怕绝大部分的人都做不到,因为一个工作做久了,习惯了,加上年纪大了些,有了家庭负担,便会失去转行面对新行业的勇气。因为转行要从头开始,怕影响到自己的生活,虽然那还不是你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另外,也有人心志已经磨损,只好做一天算一天。有时还会扯上人情的牵绊、恩怨的纠葛,种种复杂的原因,让你“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其实行行出状元,并没有哪个行业不好,哪个行业才好,那为何又要提醒你“千万别入错行”呢?找工作要睁大眼睛,找适合你的工作,找你喜欢的工作,找有发展性的工作,千万别因一时无业,怕人耻笑而勉强去做自己根本不喜欢的工作。人总是有惰性的,不喜欢的工作做了三两个月,一旦习惯了,就会被惰性套牢,不想再换工作了。一晃三年五年过去了,那时要再转行,就更不容易了。

    虽说很多人的第一个工作是在匆忙之中选定的,为了生活,也许顾不了那么多。这个工作一日一日地做下去,一年两年过去了,人头熟了,经验也有了。有的人从此安安分分地上他的班;有的人则运用已经学到的经验,自己创业当老板;有的则转行,到别的天地里试试运气。转行的想法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都有过,光是想当然没什么关系,如不只是想,真的要转,那么你就要三思而后行!并不是说转行的人必定失败,天底下没有这么绝对的事,而事实上,转行后有好的发展的人也不少。但话说回来,转行后成就不如老本行的人也很多。这些人有的还不死心地期待“明天会更好”,有的则早已向后转,回到老本行去了。

    也许你会说:“我没有看到转行后失败的人!”真相是:人都好面子,他转行失败会告诉你吗?那么,转行之前要“三思”,“思”什么呢?有几个方向可以参考:我的本行是不是没有发展了?同行的看法如何?专家的看法又如何?如果真的已无多大发展,有无其他出路?如果有人一样做得好,是否说明了所谓的“无多大发展”是一种错误的认识?我是不是真的不喜欢这个行业?或是这个行业根本无法让我的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换句话说:越做越没趣,越做越痛苦?对未来所要转换的行业的性质及前景,我是不是有充分的了解?我的能力在新的行业是不是能如鱼得水?而我对新行业的了解是否来自客观的事实和理性的评估,而不是急着要逃离本行所引起的一厢情愿的自我欺骗?转行之后,会有一段时间青黄不接,甚至影响到生活,我是不是做好了心理准备?如果一切都是肯定的,那么你可以转行!不过,有很多事情常出人意料,事先的评估和判断都很好,真正做了才发现不如预期的那么顺利和乐观,转行也是如此,因此除非真的迫不得已,奉劝你还是别转行,有如下几个理由:做事靠经验,经验则是累积来的,而不是可从速成班学来的,速成班教的都是皮毛而已!如果你转的是和本行毫无关系的行业,等于是把过去所累积的专业经验全部丢掉,那不是很可惜吗?而且在新的行业里,你又要花很多时间重头学起,这种时间和精神的浪费相当惊人。何况还不一定能学得好!做事要有成就,冲劲也很重要,而人一旦到了某个年龄,冲劲就会减少。在要收成的年龄转行,就算有冲劲,也会少了许多,收成的心态反而会让你在新的行业进退不得,于是一转眼,四十岁了,五十岁了,光阴虚度,不堪回首,何必呢?话是这么说,也并非叫你非委屈自己老死在本行里,但转行的风险毕竟太大,若无大决心、大魄力,最好不要轻率为之,尤其不能听别人说那个行业好,就嫌弃起自己的本行,心动又行动。这种哪边好往哪边跑的心态会让你一辈子都在转行中不得安定。要转行,不如从老本行出发,看看与其有关的行业有哪些?等了解清楚了再转,这样可少花很多力气。日本有一句俗语:“滚石不生苔。”说的正是转行这件事。过于频繁轻率地转行,可能会使你在哪里都无所积累,因而一生一事无成。路“走自己的路,让人们去说吧!”我们对但丁的这句名言并不陌生。可是,我们在生活中是否信奉它,实践它呢?哲学家苏格拉底曾被人贬为“让青年堕落的腐败者”。美国职业足球教练文斯·伦巴迪当年曾被批评“对足球只懂皮毛,缺乏斗志”。贝多芬学拉小提琴时,技术并不高明,他宁可拉他自己作的曲子,也不肯做技巧上的改善,他的老师说他绝不是个当作曲家的料。发表《进化论》的达尔文当年决定放弃行医时,遭到父亲的斥责:“你放着正经事不干,整天只管打猎、捉狗捉耗子的。”另外,达尔文在自传上透露:“小时候,所有的老师和长辈都认为我资质平庸,我与聪明是沾不上边的。”爱因斯坦4岁才会说话,7岁才会认字。老师给他的评语是:“反应迟钝,不合群,满脑袋不切实际的幻想。”他曾遭到退学的命运。牛顿在小学的成绩一团糟,曾被老师和同学称为“呆子”。罗丹的父亲曾怨叹自己有个白痴儿子,在众人眼中,他曾是个前途无望的学生,艺术学院考了三次还考不过去。他的叔叔曾绝望地说:孺子不可教也。《战争与和平》的作者托尔斯泰读大学时因成绩太差而被动退学。老师认为他:“既没读书的头脑,又缺乏学习的兴趣。”如果这些人不是“走自己的路”,而是被别人的评论所左右,怎么能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人生的成功自然包含有功成名就的意思,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你只有做出了举世无双的事业,才算得上成功。世界上永远没有绝对的第一。看过马拉多纳踢球的人,还想一身臭汗地在足球队里混吗?听过帕瓦罗蒂歌声的人,还想修炼美声唱法吗?——其实,如果总是担心自己比不上别人,只想功成名就,那么世界上也就没有帕瓦罗蒂、马拉多纳这类人了。俄国作家契诃夫说得好:“有大狗,也有小狗。小狗不该因为大狗的存在而心慌意乱。所有的狗都应当叫,就让它们各自用自己的声音叫好了。”小狗也要大声叫!实际上,追求一种充实有益的生活,其本质并不是竞争性的,并不是把夺取第一看得高于一切,它只是个人对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和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那些每天一早来到公园练武打拳、练健美操、跳迪斯科的人,那些只要有空就练习书法绘画、设计剪裁服装和唱戏奏乐的人,根本不在意别人对他们的姿态和成果品头论足,也不会因没人叫好或有人挑剔就停止练习、情绪消沉。他们的主要目的不在于当众展示、参赛获奖,而是自得其乐、自有收益。满足自己对生活美和艺术美的渴求。所以说,真正成功的人生,不在于成就的大小,而在于你是否努力地去实现自我,喊出属于自己的声音,走出属于自己的道路。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