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认真-认真工作是真正的聪明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工作是人们要用生命去做的事

    从一个人对待工作的态度,可以看出他的志向。了解一个人的工作态度,就可以了解他对待生命的态度。这个世界是对那些热忱工作的人的奖励,不认真工作的人往往会因为虚度光阴而失掉许多生命的乐趣。

    生活中,我们每一个人都会遇到这样一个问题:你首先要生存,要养活自己及家人,在这个前提下才能谈到个人的愿望和追求,才能过上自己想要过的生活。

    你在这个世界上选择什么样的工作?为什么工作?如何对待工作?从根本上说,这不是一个关于做什么事和得多少报酬的问题,而是一个关乎生命意义的问题。对于一个人来说,生命中最重要的活动就是工作,只有认真对待自己的工作,将生命投入自己的工作,才会有精彩的人生。

    尼尔·卡尼曼是一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他特别迷恋美式足球,是一位铁杆球迷。他从不错过每年1月份的季后赛,原本一场60分钟的比赛,少不了犯规、换场、中场休息、伤停补时、教练叫停等,这样要耗费很多时间。花这么长的时间在电视机前看比赛,尼尔·卡尼曼感到很浪费时间,甚至产生了罪恶感。然而,球赛又不能不看,为了在心理上找到平衡,他决定给自己找点事干。

    他记得自己曾经从后院捡了两大桶核桃,于是就把这些核桃搬到客厅里,一边看电视,一边敲核桃,这样或许能让自己心安理得一些。

    尼尔·卡尼曼边看球边敲核桃,同时还在不停地思考:为什么自己长时间坐在电视机前会有罪恶感?为什么自己这么一会儿没工作就心里觉得不踏实?尼尔·卡尼曼在不断地敲核桃的过程中悟出了一个道理:社会赞许工作,工作不仅对个人有好处,对其他人也有好处。如果一个人饱食终日,无所事事,那么除他自己的得失之外,别人也享受不到他从事生产带来的“交换价值”。

    我们赞成尼尔·卡尼曼的观点:社会对工作赋予道德上正面的价值,直接或间接地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如果有一天人类停止了劳动,那就意味着人类社会自身的毁灭。人们工作除了为赚钱以外,还可以满足心理上的欲望,并借此肯定人生的价值,实现人生质的飞跃。从这个意义上说,工作是我们要用生命去做的事,认真并努力工作的人才是快乐的。

    正如蜜蜂的天职是采花造蜜一样,人的天职是工作。如果你总是糊弄自己的工作,不认真对待它,那么你不仅会在工作上失去很多,而且也会让你的生命失去很多。

    有个乞丐一天遇到了上帝,他请求上帝满足他三个愿望,上帝答应了他。

    乞丐的第一个愿望就是要变成一位有钱人,上帝立刻满足了他。成为有钱人后,乞丐又希望自己能年轻四十岁,上帝挥挥手,老乞丐就变成了二十多岁的小伙子。

    乞丐兴奋极了,接着又向上帝提出第三个愿望:一辈子不要工作。上帝又答应了他,但是这次乞丐立刻又变回了原来的他——一个整天在路边街角乞讨的又老又脏的乞丐。乞丐很是不解地问:“这是为什么?我为何又一无所有了?”

    上帝说:“工作是我能给你的最大财富了。想一想,如果你什么都不做,整天无所事事,那将是多么可怕!只有不断投入工作,生命才有活力。现在你居然把我给你的最大恩赐都扔掉了,当然就像以前那样一无所有了。”

    我们可能不会像乞丐那样一贫如洗,那样渴望成为有钱的闲人,但不可否认的是,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有着过上不劳而获安逸生活的欲望。这种想法的本质就是轻视劳动,忽视了工作是生命的重要历程。

    美国石油大王约翰·洛克菲勒曾说过:“……除了工作,没有哪项活动能提供如此高度的充实自我、表达自我的机会,也没有哪项活动能提供如此强的个人使命感和一种活着的理由。工作的质量往往决定生活的质量。”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工作就是充实自我、表达自我、成就自我,是要用生命去做的事情。

    阅读思考:

    1.读了尼尔·卡尼曼的故事,你有何感想?

    2.你是怎样看待工作的?

    只有认真工作才是真正的聪明

    在职场上,只有认真工作才是真正的聪明,因为认真工作是提高自己能力的最佳方法。美国零售业大王杰西·彭尼说过,一个人要想有所成就,最明智的办法就是选择一份即使报酬不多也愿意做下去的工作。暂时的放弃是为了未来更好地获得。因为你在为公司工作的同时,也是在为自己的未来工作。

    我们究竟为了什么工作?

    除了薪水,我们还能从工作中获得什么?

    我们工作这么辛苦究竟是为了什么?

    既然是为别人打工,何必这么投入地工作,不如得过且过……

    在很多员工眼中,老板是以一种“剥削者”的身份出现的,他们认为自己认真工作,一旦付出超出薪水的努力就会“便宜”了老板。事实上,这是一种认识上的误区。员工为老板打工,老板必须付给员工报酬,这是对员工价值的一种体现。但是,除工资之外,任何一家公司和老板其实还给了每一位员工很多东西。员工在工作中除了获得金钱外,最大的收获就是经验,还有就是良好的培训、个人职业品质的提高和个人品德的完善。这些东西,如果员工在企业里工作时能很好地获得,将会是自己受益一生的财富。这些无形的东西,再多的金钱都买不来。

    不认真工作的人往往只知道为工资而工作,对自己的工作和事业缺乏长远的规划。这样做不但对老板无益,长此下去对自己的生命也是一种摧毁,会使自己事业的生命日渐枯萎,白白断送自己的前程。相反,那些踏实工作、认真做事的人却往往能够从自己的工作中获得最大的益处和提升。当然,他们也常常是老板眼中的“红人”。

    汤姆在一家广告公司工作了一年,由于不满意自己的工作,他愤愤地对朋友说:“我在公司里的工资是最低的,老板也不把我放在眼里,如果再这样下去,总有一天我要跟他拍桌子,然后辞职不干。”

    “你把那家广告公司的业务都弄清楚了吗?公司运营的窍门你都完全弄懂了吗?”他的朋友问道。

    “没有!”

    “大丈夫能屈能伸!我建议你先静下来,认认真真地对待工作。把他们的一切经营技巧、商业文书和业务往来完全搞通,甚至把如何书写合同等具体事务都弄懂了之后,再一走了之,这样做岂不是既出了气,又有许多收获吗?”

    汤姆听从了朋友的建议,一改往日的散漫作风,开始认认真真地工作起来,甚至下班之后,还留在办公室研究商业文书的写法。

    一年之后,那位朋友偶然又遇到他。

    “你现在大概都学会了,可以准备拍桌子不干了吧?”

    “可是我发现近半年来,老板对我刮目相看,最近更是对我委以重任,又升职、又加薪,说实话,现在我已经成为公司的红人了!”

    “这是我早就料到的!”他的朋友笑着说:“当初你的老板不重视你,是因为你工作不认真,又不肯努力学习;后来你痛下苦功,担当的任务多了,能力也加强了,当然会令他对你刮目相看了。”

    你可以把工作当做一个学习机会,从中学习业务知识、提升个人修养、积累行业经验……长此下去,你不但能够获得很多知识,还可以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工作中投机取巧或许能让你获得一时之利,但它会在你以后的工作中埋下隐患,从长远来看,这对自己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认真工作的员工不会为自己的前途操心,因为他们已经养成了一个良好的习惯,到任何公司都会受到欢迎。

    维斯康公司是美国20世纪80年代最为著名的机械制造公司。詹森和许多人一样,在该公司每年一次的用人招聘会上被拒了。但是他并不灰心,发誓一定要进入这家公司工作。

    于是,他假装自己一无所长,找到公司人事部,提出为该公司无偿提供劳动力,请求公司分派给他任何工作,他将不计任何报酬来完成。公司起初觉得简直不可思议,但考虑到不用任何花费,也用不着操心,于是便分派他去打扫车间的废铁屑。

    在整整一年时间里,詹森勤勤恳恳地重复着这项既简单又劳累的工作。为了糊口,下班后他还得去酒吧打工。尽管他得到了老板及工人的一致好感,但仍然没有一个人提到录用他的问题。

    1990年初,公司的许多订单纷纷被退回,理由均是产品质量问题,为此公司将蒙受巨大的损失。公司董事会为了挽救颓势,紧急召开会议,寻找解决方案。当会议进行了一大半还不见眉目时,詹森闯入会议室,提出要见总经理。在会上,他就该问题出现的原因作了令人信服的解释,并且就工程技术上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随后拿出了自己的产品改造设计图。

    这个设计非常先进,既恰到好处地保留了原来的优点,又克服了已经出现的弊病。

    总经理及董事觉得这个编外清洁工很是精明在行,便询问他的背景及现状。于是,詹森当着高层决策者的面,将自己的意图和盘托出。之后经董事会举手表决,詹森当即被聘为公司负责生产技术问题的副总经理。

    原来,詹森利用清扫工到处走动的特点,细心察看了整个公司各部门的生产情况,并一一详细记录,发现了所存在的技术问题并想出了解决的办法。他花了一年时间搞设计,做了大量的统计数据,终于完成了科学实用的产品改造设计图。

    詹森并没有因为自己是一名编外清洁工就不认真对待自己的工作,相反,他知道自己在为公司工作的同时,也是在为自己的未来工作。因此,他把自己平凡的工作当成了一个宝贵的学习机会,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中为自己的未来创造了成功的契机。

    阅读思考:

    1.你能够认真对待自己的工作吗?

    2.除了薪水,你还从工作中获得了什么?

    认真才能结硕果

    对工作的认真程度决定一个人的工作结果。同样的设备、同样的管理、同样的人员配置,工作结果却存在很大的差距,其关键就在于工作态度的差异。

    有一次,希望集团总裁刘永行访问韩国,被安排去一家面粉企业参观。然而就是这次普通的参观,给了他很大的刺激,他回国后好几个晚上都难以入眠。

    这家面粉厂属于西杰集团,其每天处理小麦的能力是1500吨,却只有66名雇员。一个只有几十名员工的小厂,其工作效率之高令刘永行惊叹不已。在中国,相同规模的企业一般日生产能力只有几百吨,但员工人数却高达上百人。希望集团的效率相对高于国内同行业标准,拥有250吨日处理能力的工厂至少也有七八十名员工,日生产能力却仅有韩国工厂的六分之一。

    为了弄清楚其中的奥秘,刘永行与这家工厂的管理层进行了深入的交谈,了解到他们也在中国投资办过厂,地址选在内蒙古的乌兰浩特。当时的日处理能力为250吨,员工人数却高达155人。同样的投资人,设在中国的工厂与韩国本土工厂的生产效率居然相差10倍之遥,效益自然也不会太理想,磨合了一段时间,投资方觉得没有改善的可能性,就将工厂关闭了。

    两家工厂的效率为什么有如此大的差距呢?是设备的先进程度不同?不是。相反,韩国本土工厂是20世纪80年代投入生产的,而内蒙古的合资厂却是在90年代建起来的,设备比原厂还先进。是管理方法的问题?也不是。工厂的主要管理层基本上都是韩国人。恰好,刘永行遇到了那位曾在内蒙古负责的韩国厂长。

    怀着极大的好奇心,刘永行特意请教这位厂长:“为什么同样的设备、同样的管理,设在中国的工厂却需要雇佣那么多人呢?”

    那位厂长的回答很含蓄:“也许是中国人做事不到位吧。”而正是这么一句轻描淡写的话,却让刘永行回国后彻夜难眠。他知道,当着一群中国企业家的面,那位厂长的话已经是十分客气了。在这句平淡的话背后,一定藏有许多难言之隐,一定有许许多多不为人知的管理问题。

    同样的设备、同样的管理、同样的人员配备,工作结果却存在如此大的差距,其关键就在于工作态度的差异。与韩国人相比,中国人做事尤其是做小事的态度无疑存在很大的差距。韩国人做事总是手脚不停,无论是工人还是管理人员,手头的工作做完了,就一定会安排别的事做。他们是一专多能,比如说一个厂长,如果他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完了,就会做其他一些事情,以节省人力。而在中国大部分企业中,还存在“把自己的事情做得差不多就够了”的想法,正是这种对待工作认真程度上的差异造成了工作结果的差异。

    坐过上海地铁的人,一定都知道上海地铁2号线的故事。上海地铁1号线是由德国人设计的,看上去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直到中国的设计师设计的2号线投入运营,才发现1号线中有那么多的细节在设计2号线时被忽略了。结果2号线的运营成本远远高于1号线,至今尚未实现收支平衡。地铁1号线在设计施工上和2号线相比主要有以下几个细节上的区别:

    1.三级台阶的作用

    上海地处华东,地势平均高出海平面就那么有限的一点点,一到夏天,雨水经常会使一些建筑物受困。德国的设计师早就注意到了这一细节,所以地铁1号线的每一个室外出口都设计了三级台阶,要进入地铁口,必须踏上三级台阶,然后再往下进入地铁站。就是这三级台阶,在下雨天可以阻挡雨水倒灌,从而减轻地铁的防洪压力。事实上,1号线内的那些防汛设施几乎从来没有动用过;而地铁2号线就因为缺了这几级台阶,曾在大雨天被淹,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2.对出口转弯的作用没有理解

    德国设计师根据地形、地势,在每一个地铁出口处都设计了一个转弯,这样做不是增加出入口的麻烦吗?不是增加了施工成本吗?当2号线地铁投入使用后,人们才发现这一转弯的奥秘。其实道理很简单,如果你家里开着空调,同时又开着门窗,你一定会心疼你每月多付的电费。想想看,地铁增加点转弯出口,省下了多少电,每天又省下了多少运营成本。

    3.一条装饰线让顾客更安全

    每个坐过地铁的人都知道,当你距离轨道太近的时候,机车一来,你就会有一种危险感。在北京、广州地铁都发生过乘客掉下站台的危险事件。德国设计师们在设计上体现着“以人为本”的思想,他们把靠近站台约50厘米内铺上金属装饰,又用黑色大理石嵌了一条边,这样,当乘客走近站台边时,就会有了“警惕”,站在安全线以内。而2号线的设计师们就没有想到这一点,地面全部用同一色的瓷砖,乘客很难意识到已经靠近了轨道,地铁公司不得不安排专人来提醒乘客注意安全。

    4.不同的站台宽度给人的舒适度不同

    许多人在搭乘上海地铁的时候,就能体会到两条地铁舒适度的巨大差异。1号线的站台设计宽阔,上下车都很方便,而当人转入2号线后,就感到窄窄的让人难受,尤其遇到上下班高峰期。在上海这种大都市,2号线站台显得非常拥挤。

    5.为什么省掉站台门

    德国设计师在设计1号线时,每处都设计了相应的站台门,车来打开,车走关上。一是为了避免乘客掉下站台,二是为了节省站台的热量,而中方的施工单位可能是为了“节省成本”,居然没有安装站台门,当然,更不可能理解德国设计师的用心了。

    是中国设计师没有德国设计师聪明吗?显然不是,问题的关键还是在于认真和用心程度的差异上。只有对工作认真负责,才能取得更好的工作结果。

    贝聿铭是一位我们熟知的华裔建筑师,他认为自己设计最失败的一件作品是北京香山宾馆。他在这座宾馆建成后一直没有去看过,因为他认为这是他一生中最大的败笔。

    实际上,在香山宾馆的建筑设计过程中,贝聿铭对宾馆里里外外每条水流的流向、水流大小、弯曲程度都有精确的规划;对每块石头的重量、体积的选择以及什么样的石头叠放在何处最合适等都有周详的安排;对宾馆中鲜花的数量、类型、摆放位置等都有明确的说明,可谓匠心独具。

    但是,工人们在建筑施工的时候对这些“细节”毫不在乎,根本没有意识到正是这些“细节”方能体现出建筑大师的独到之处,随意“创新”:改变水流的线路和大小,搬运石头时不分轻重,在不经意中“调整”了石头的重量甚至形状,随便“调整”石头的摆放位置。看到自己的精心设计被无端演化成这个样子,难怪贝聿铭要痛心疾首了。

    香山宾馆建筑的失败不能归咎于贝聿铭,而是在于工匠在建筑施工时不认真对待自己的工作。再完美的创意遇上平庸、不认真的工匠只能造成二流的结果。这个例子也再一次体现了认真的工作态度决定工作结果的道理。

    阅读思考:

    1.你认为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上海地铁1号线和2号线的差异?

    2.请结合你工作中的实例来谈谈你对“认真才能结硕果”这句话的理解。

    你是在为自己打工

    美国钢铁大王卡内基说过:“为我工作的人,要具备成为合伙人的能力。如果他不具备这个条件,不能把工作当成自己的事业,我是不会考虑给这样的年轻人机会的。”把工作当做自己的事业,能够让你拥有更大的挥洒空间,使你在掌握实践机会的同时,能够为自己的工作担负起责任。树立为自己打工的职业理念,在工作中培养自己的企业家精神,能够让你更快地在事业上取得成功。

    在我们的工作与生活当中,经常会听到很多年轻人这么说:

    “我不过是在为老板打工!”

    “凭什么要我做这做那,一个月才给我这么一点钱。”

    “这不是我的事情,让别人去做吧。”

    “差不多就行了,是公司的事,又不是我自己的事情。”

    这些话都是糊弄工作的心态的一种反映,说这些话的,大多数是年轻人,他们本来有着丰富的知识、不错的能力,却常常因为自己“糊弄”工作的态度而埋没了自己的才华,使自己原本灿烂的前程黯淡无光。

    像这样的年轻人可以说到处都有,他们最大的误区就是始终抱着“我不过是在为老板打工”的工作观念。他们认为,工作就是一种简单的雇佣关系,做多做少,做好做坏,和自己没有多大的利害关系。这样的工作观念让无数年轻人错失了人生中宝贵的机会,甚至等到中年时仍在不断地埋怨自己所在的企业。

    英特尔总裁安迪·格鲁夫应邀对加州大学的伯克利分校毕业生发表演讲的时候,曾提出这样一个建议:

    “不管你在哪里工作,都别把自己当成员工,应该把公司看作自己开的一样。你的职业生涯除你自己之外,全天下没有人可以掌控,这是你自己的事业。”

    李航高中毕业后随哥哥到南方打工。

    他和哥哥在码头的一个仓库给人家缝补篷布。李航很能干,做的活儿也精细,当他看到别人丢弃的线头碎布也会随手拾起来,留做备用,好像这个公司是他自己开的一样。

    一天夜里,暴风雨骤起,李航从床上爬起来,拿起手电筒就冲到大雨中。哥哥劝不住他,骂他是个傻蛋。

    在露天仓库里,李航察看了一个又一个货堆,加固被掀起的篷布。这时候老板正好开车过来,只见李航已经成了一个水人儿。

    当老板看到货物完好无损时,当场表示给李航加薪。李航说:“不用了,我只是看看我缝补的篷布结不结实。再说,我就住在仓库旁,顺便看看货物只不过是举手之劳。”

    老板见他如此诚实,如此有责任心,就让他到自己的另一个公司当经理。

    公司刚开张,需要招聘几个文化程度高的大学毕业生当业务员。李航的哥哥跑来,说:“给我弄个好差干干。”李航深知哥哥的个性,就说:“你不行。”哥哥说:“看大门也不行吗?”李航说:“不行,因为你不会把活当成自己家的事干。”哥哥说他:“真傻,这又不是你自己的公司!”临走时,哥哥说李航没良心,不料李航却说:“只有把公司当成是自己开的公司,才能把事情干好,才算有良心。”

    几年后,李航成了一家公司的总裁,他哥哥却还在码头上替人缝补篷布。这就是带着事业心做事与糊弄工作者之间的区别。

    一个员工,要把自己当做公司的主人,而不是把自己当成老板的仆人。你不是在为老板打工,而是在为自己打工。当你具备做主人的心态时,你就会把公司的事当做自己的事。

    事实上,把公司当做自己的产业,能够让你拥有更大的挥洒空间,使你在掌握实践机会的同时,能够为工作成果负起责任。树立为自己打工的职业理念,能够让你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发光发亮,培养出企业家的精神,创造出一番新的局面。

    阅读思考:

    1.你是在为自己工作吗?

    2.关键时刻,你能够把公司的事当做自己的事吗?

    认真工作的员工才最受企业欢迎

    我们在工作中可以发现许多“不顺利”的人,他们一个个满腹的抱怨和不满,并且因为抱怨工作而自暴自弃,得过且过。事实上,他们自己所抱怨的并不是导致他们失业的最主要原因。恰恰相反,这种抱怨的行为刚好说明,他们倒霉的处境是自己一手造成的。

    在职场中,只有认真工作的员工才最受企业的欢迎。由此不难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不认真工作的人,必定遭到企业的淘汰。试想,一个想要找到金矿的采矿者,如果他认为在海滩上挖掘更容易,而因此就在那儿寻找金子的话,那他找到的肯定只是一堆堆沙子,而绝不可能是金子。只有在坚硬的石头和泥土中挖掘,才能找到想要的宝藏。同样,工作懒散,只能得到公司的解聘通知书;只有认真工作,才可能得到公司的重用,赢得升迁和加薪的机会。

    可惜的是,在现实的工作中,有些员工只知道抱怨公司,却不反省自己的工作态度,他们根本不知道被公司重用是建立在认真完成工作的基础上的。他们整天应付工作,并发出这样的言论:“何必那么认真呢?”“说得过去就行了嘛。”“现在的工作只是个跳板,那么认真干什么。”结果,他们失去了工作的动力,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当然,他们也不可能在工作中取得斐然的业绩。最终,聪明反被聪明误,失去了本应属于自己的升迁和加薪机会。

    弗兰克做了一辈子的木匠工作,他因敬业和勤奋而深得老板的信任。当他年老力衰,对工作力不从心时,他对老板说,自己想退休回家与妻子儿女共享天伦之乐。老板十分舍不得他,再三挽留,但是他去意已决,不为所动。老板只好答应他的请辞,但希望他能再帮助自己盖一座房子。弗兰克自然无法推辞。

    弗兰克归心似箭,心思已全不在工作上了。用料也不那么严格,做出的活也全无往日的水准。老板看在眼里,但却什么也没说。等到房子盖好后,老板将钥匙交给了弗兰克。

    “这是你的房子,”老板说,“我送给你的礼物。”

    老木匠愣住了,悔恨和羞愧溢于言表。他一生盖了那么多豪宅华亭,最后却为自己建了这样一座粗制滥造的房子。

    同样一个人,可以盖出豪宅华亭,也可以建造出粗制滥造的房子,不是因为技艺减退,而是因为他没有认真地对待自己的工作。如果一个人希望自己一直能有杰出的表现,就必须始终认真负责地去工作,严于律己,善始善终。否则就会像老木匠弗兰克一样,辛辛苦苦一辈子到头来却因一次工作上的敷衍损害了自己。

    无论在什么地方,那些不认真工作的人往往会成为裁员的“热门人选”。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拥有认真工作的优秀员工,

    企业的发展才能蒸蒸日上。如果公司内有太多的不认真工作的员工而不及时剔除的话,他们就会像一个烂苹果一样,迅速使箱子里的其他苹果也腐烂掉,而企业也就会被慢慢腐蚀掉。

    让我们看一下通用电气的前首席执行官杰克·韦尔奇是怎样对待那些糊弄工作的员工的:

    “每年,我们都要求GE公司的每一家分公司为他们所有的高层管理人员分类排序,其基本构想就是强迫我们每个公司的领导对他们领导的团队进行区分。”

    “他们必须区分出:在他们的组织中,他们认为哪些人是属于最好的20%,哪些人是属于中间大头的70%,哪些人是属于最差的10%。”

    “如果他们的管理团队有20个人,那么我们就想知道,20%最好的四个和10%最差的两个都是谁,包括姓名、职位和薪金待遇。表现最差的员工通常都必须走人。”

    对韦尔奇的做法,戴尔公司董事长兼CEO迈克尔·戴尔也深有同感。当问到迈克尔解雇一名“最差”员工通常采用什么方法时,迈克尔回答说:“动作要快,越快越好。如果有人持续表现欠佳,你可能以为等待会对他有利,那你就全错了。实际上,你会把事情搞得更糟。”

    由此可见,在职场中,只有认真工作才最受企业欢迎。职场中提升最快的往往是那些工作认真、踏实肯干的人。而那些表现欠佳,应付工作的“最差”员工,也往往是公司最先考虑的辞退对象。所以,为了我们的事业上的成功,我们必须认真工作、努力工作,让认真精神贯穿于我们工作的始终。

    阅读思考:

    1.文中木匠弗兰克的故事带给你什么启示?

    2.反思一下自己,你属于杰克·韦尔奇所说的哪些人?20%,70%,还是10%?

    本章要义

    ·只有认真对待自己的工作,将生命投入自己的工作,才会有精彩的人生。

    ·认真工作的员工不会为自己的前途操心,因为他们已经养成了一个良好的习惯,到任何公司都会受到欢迎。

    ·一个人的工作质量不是取决于他的学识和能力,而是取决于他的认真态度。

    ·一个员工,要把自己当做公司的主人,而不是把自己当成老板的仆人。

    ·只有认真工作,才可能得到公司的重用,赢得升迁和加薪的机会。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