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受感动的经典文学故事-朱元璋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朱元璋,字国瑞,小名重八,濠州人氏,为大明朱氏王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幼年因父母先后早丧,孤苦无依,出家当了和尚,而后又被排挤出寺成为云游化缘僧人。历经艰难,遍尝世间苦难后,最终龙袍加身,他这传奇的一生,令人惊叹不已。

    在中国的封建帝王史上,朱元璋算得上是一位卓绝的人物。他推翻了元朝的统治,统一了全国,结束了元末20年的战乱局面,并推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措施,恢复社会经济,为明朝前期的繁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元朝末年,社会矛盾十分尖锐,出现了空前严重的社会政治危机。统治阶级内部的分崩离析,再加上连年的自然灾害,最后爆发了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

    朱元璋决定从军,于是来到濠州城下,要求见郭子兴。濠州城守卫森严,元军就在城外30里处待命,虽然他们不敢轻易攻城,但却驻扎起来与红巾军相对峙,因此濠州哨兵林立,气氛非常紧张。天刚蒙蒙亮,守城义军见一人站在城下,一定要见郭首领,怀疑他是元军派来的奸细,就派人到城下,没问缘由就把他绑起来,准备处斩。郭子兴问明白后才知道他是来参加义军的,便高兴地招募他做了一名步兵,朱元璋很快凭借着自己出众的才干得到了郭子兴的赏识,把他由一名普通士卒逐步升为亲兵九夫长,并把养女马氏许配给他做妻子。郭子兴死后,朱元璋就顺理成章地接管了他的部队,朱氏部队纪律严明,不危害百姓,因此很受老百姓的欢迎。朱元璋后来在常遇春、徐达、刘基等人的辅助下,先后消灭了与之抗衡的其他起义军将领陈友谅、张士诚,又杀了起义军原来拥立的小明王;接着北伐中原,迫使元顺帝逃离大都,终于颠覆了元王朝统治政权。1368年,朱元璋称帝,创建了大明国,年号为洪武,同年徐达攻入元大都,元顺帝北逃,并最终死于应昌。

    由于元末统治者的暴政,加上连年的战乱,社会生产力遭到了极大的破坏,明初人口减少,田地荒芜,农业十分萧条。吸取元亡教训,朱元璋比较注意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推行休养生息政策和有利于农业生产、农民生活的措施。如抑制豪强,惩办贪官污吏;下令农民归田,解放奴婢;移民屯田,奖励开垦;大力兴修水利,推广棉花和桑枣果木等经济农作物的栽种。同时,保护商业,取消了苛捐杂税,繁荣了市场;改变了元朝的匠户制度,部分解放了匠户的劳动力,推进了民间手工业的生产。朱元璋一生勤于政务,崇实贱虚,主张实干,反对空谈,号召勤俭建国,访儒求贤,破格提拔人才。明初的20多年中,人口和土地成倍地增长。明朝建立之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朱元璋改革了地方和中央政权机构,取消中书省,废掉宰相,分权于吏、户、礼、兵、刑、工六部,每部设尚书一人,侍郎二人,而六部由皇帝直接统领。这样封建君主集权制达到了最高峰。

    朱元璋实行严酷的吏治,又设立了特务组织锦衣卫,暗地侦察监视官员将领。他对起义时帮助他取得政权的文武功臣也大加杀戮,包括刘基和徐达等功勋卓著的人。另外,朱元璋也成为文字狱的始作俑者,不少文人,包括著名的诗人高启,都因诗文获罪,送掉性命。他在重视教育的同时,又规定八股文取士,约束思想言论;定下了皇明祖训,并且不许后世改变,束缚了以后的政治革新。

    朱元璋功过是非后人评价不一,他的改革措施在一定时期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他对思想自由的大力钳制阻碍了文明的进步,从而加速了封建社会衰亡的步伐。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