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世纪,英国的勃灵顿勋爵对仿古雕刻产生了兴趣,当时恰好有一些佛兰德斯雕塑家由于得不到路易十四的保护而迁居英国,他们的作品对英国雕塑影响很大,为其带来了欧洲大陆艺术的活力。这些雕塑家中有里斯勃拉克(John Michael Rysbrack,1694~1770)和彼得·席梅克尔(Peter Scheemakers,1691~1781)。其中,1723年里斯勃拉克根据贝洛里和巴托利的《古罗马的崇敬》为坎宁顿宫作了一件高浮雕《罗马的婚礼》;另外,他还为英国贵族诺廷汉姆伯爵制作了英国第一件古代风格的半身像。
这一时期的墓碑雕刻在对人物形象的处理上发生了一些变化,人物都穿上古代的服装,并在金字塔形的背景前摆出各种不同的姿势,但在艺术风格上却是富于动感的巴洛克式。
1720年~1755年间的英国半身雕像有了很大发展,在艺术水准上甚至超过了同时代的绘画半身像。鲁比利亚克(约1705~1763)的墓碑雕刻在处理手法上受到当时风靡欧洲大陆的洛可可样式的影响,他擅长塑造上了年纪、容貌丑陋的男子半身像。约瑟夫·诺勒肯斯(1737~1823)也是当时很有成就的肖像雕刻家,他所作的肖像雕刻风格多样,从严肃的古典风格到巴洛克风格的作品都有。他为福克斯和皮特所作的肖像是其代表作。
18世纪的英国雕塑同意大利和法国雕塑相比有些差距,但艺术水平还是相当高的。特别是1768年皇家美术学院的建立,对英国雕塑艺术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1750~1760年英国雕塑家约瑟夫·诺勒肯斯(Nollekens,1737~1823)在罗马整整呆了10年,此间他创作了半身像《洛伦斯·斯特恩像》,在这件作品中出现了新古典主义风格的迹象。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