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失的心理课-心态课——也无风雨也无晴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心态表示一个人的精神状态,好的心态提高一个人的幸福度,同样,糟糕的心态也可能从此毁了幸福的生活。心态有起有落,正是因为人们时而带着正能量,时而带着负能量,因此,做好心态管理就成了当务之急。一个人调整心态的能力,往往就代表了掌控情绪世界的能力。

    你打算被自己困死吗——突破思维困境

    在设计部的月末会议上,张总给大家上一堂“思维课”。

    所有人做完工作总结之后,张总在白板上写下了一串数字,说:“这有一个算不上数学题的数学题:挪动一个数字,使等式‘101-102=1’成立。要求是,只能挪动数字的位置,不能将两个数字对调,也不能改成不等式之类。”

    一向以头脑灵活着称的苏拉开始在记事本上画公式,5分钟过去了,没做出来结果。她抬头看着旁边一脸木讷的张扬,问他说:“你怎么不想想,像你这么聪明,肯定一下子就想出来了。”张扬思考片刻,苦笑着说:“这个嘛,我得回去编个程序。”

    张总去了茶水间,会议室里的同事就炸开了锅。几个人七嘴八舌地谈论起来,可是,谁也没找到合适的答案。苏拉偷偷地瞄着张总的笔记本,没有发现答案。看着张总进屋,苏拉说:“张总,我把所有可能的挪动都试过了,不行啊,这个题目不会有问题吧?”张总笑笑说:“来吧,看看是你的脑子有问题,还是题目有问题。”

    张总放下了咖啡杯,拿起板擦擦掉了2,然后将它放在了“10”的肩膀上,将“102”变成了“102”。同事们恍然大悟,异口同声地说:“啊,原来是这样啊!”苏拉懊恼地对自己说:“这么简单哦,我怎么没想到呢?竟然还敢说张总的题目出错了。”

    同事间的议论渐渐平息之后,张总拿着每一个人的设计作品,黑着脸说:“今天我们讨论的内容,就是这道题!”

    很显然,这道题和一个人的学识、经历都没有关系,即使是数学专业的硕士、博士,也不一定能想得出答案。因为,所有人都受思维定势所困,将“挪动”的范围定在了左右挪动,而没有想过,还有上下挪动的方式。

    说到挪动,所有人的第一反应一定是左右挪动,正因为每个人都带着这样的第一反应做事情,才阻碍了思维的扩散,最终被自己的思维定势困死了。可以说,大多数人都是遵循过去的经验在思考,在过去成功的经验中一再尝试,然后成为定势。然而,在需要突破困境的情况下,基于经验的思考往往成为绑架思维的绳索,将头脑限制在一个狭窄、偏颇的环境中。

    有这么一则寓言故事:从前,有一位动物学家一直致力于研究飞翔的原理。一天,他终于研究成功了。他得出的结论是:动物之所以能够飞翔,是因为它们具有身躯轻巧、双翼修长的特殊构造。

    动物学家刚刚宣布完毕,一只大黄蜂飞进了房间,落在了他的面前。大黄蜂嗡嗡地叫着,问动物学家说:“那你说说,为什么我也能飞呀?”动物学家看着它肥硕的肚子,窄小的翅膀,一时答不上来。过了一会儿,他说:“这个我还没研究出来,等我得出新的结论了,再告诉你好不好?”

    大黄蜂嗡嗡地飞走后,动物学家带上一只大黄蜂的标本,回家开始研究大黄蜂飞翔的原理。三个月后,他没有得出任何具有说服力的结论。后来,他带着标本去请教物理学家。物理学家也大惑不解,“没道理呀,按照流体力学的原理,硕大的身躯搭配短小的翅膀,它不应该会飞的。”物理学家没弄明白其中原因,于是,动物学家开始请教生物学家、数学家、遗传学家等等。这些专家都从非常专业的角度对大黄蜂进行分析,得出的结论都是,大黄蜂不应该会飞的。

    动物学家为此感到非常苦恼,这时,大黄蜂又找上门来了。动物学家充满歉意地说:“我还没有弄明白你为什么会飞。”大黄蜂扇动着翅膀,对动物学家说:“那我来告诉你吧。其实很简单,就是因为我想飞,所以我就飞起来了。”

    实际上,“大黄蜂为什么会飞”这个问题不仅仅在寓言故事中存在,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空气动力学和生物学家们都为此头疼不已。像大黄蜂这种身子笨重,翅膀面积又相当狭小的动物,按照空气动力学的理论来分析,它是完全不可能飞起来的。

    当然,科学的发展已经让专家们找到了大黄蜂飞翔的原因。不过,寓言中的大黄蜂还是会给人们许多启示。因为,它成功地摆脱了思维定势,摆脱了知识结构、专业背景和理论堆砌的负担,按照突破常规的思维模式来解释了这个问题。

    实际上,现实中的蜂类永远达不到寓言中大黄蜂那样的睿智和洒脱。它们不仅不太懂得突破思维模式,相反,它们往往被自己的一意孤行困住,最后成为思维定势下的悲剧。

    曾经有人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在桌上放一个敞口的玻璃瓶,瓶底朝向光亮处。然后将一只蜜蜂放入敞口瓶中。实验者观察发现,蜜蜂会始终朝着光亮的瓶底飞去,它左奔右突,想要穿过瓶底,飞出瓶子。

    尽管屡屡受挫,在冰冷的瓶底上撞得头破血流,它还是不肯改变方向。

    最后,蜜蜂耗尽了全身的力气,死在了瓶底。

    作为对照组,实验者在敞口瓶里放入了一只苍蝇。一开始,苍蝇也是朝着光亮的瓶底飞,失败后,它又重新选择方向。苍蝇做了无数次的尝试,也碰得一身伤痕。但是,它从来没有在一个地方试两次,而是在各种不同的方位上做尝试。最后,苍蝇找到了瓶口,成功地逃离了困境。

    无论是职场的员工、私人小老板还是做大事业的人,都很信赖过去的知识、经验、习惯。尤其是成功的案例,更容易被千百次地拿出来反复使用,以产生屡试不爽的效果。实际上,令人们裹足不前的常常就是这种习惯性的思维。

    在这个世界上,能够限制住你的人,只有你自己。每个人的思维都是无限的,如果你正处在走投无路的死胡同,或者正面对左右为难的选择,试着重新考虑,放弃习惯性的思维,换一个角度考虑,或许就能找到逃离困境的出路。而且,方法不止一个。

    最深的绝望变成最美的惊喜——正能量

    你是不是觉得每天都过得很辛苦?是不是觉得一天天都被各种“悲催”的事情包围着?每天都任劳任怨地工作,偏偏在稍微松懈的时候被上司逮个正着?你也许尚未察觉,工作上的或悲或喜,都是由一股神秘的力量在背后主导着。

    这种神秘的力量不是你身体的力气,而是从内心散发出来的“心理能量”。当然喽,就像电极有正有负一样,心理能量也是有正负之分的。正能量常常给人以积极、乐观、向上的态度,负能量则充满消极、软弱和退缩的成分。

    仔细观察你就会发现,人的情绪其实是最直接的能量来源。当一个人情绪多变,时而喜,时而悲,无法自如地控制情绪时,传递出来的就是负能量。相反,当一个人用乐观的态度改变着环境,让身边的人也充满了激情和欢乐时,传递出来的就是正能量。

    一天夜里,苏二和张文驱车从外地赶回老家。在漆黑偏僻的路上,车子突然抛锚了。苏二下车检查时才发现,原来是汽车的轮胎爆了。

    苏二在工具箱里翻了个遍,也没有找到千斤顶。他茫然地四下环顾,黑不见底的夜笼罩着四野,苏二心想:“看来,祈求路过车辆的帮忙是不可能了。”苏二远远望见远处有一座亮灯的房子,于是决定去敲门,问一问人家有没有千斤顶。

    这时,张文从车里下来,问苏二说:“如果没有人开门怎么办?”“如果开门了,他家没有千斤顶怎么办?”“即使有的话,人家不愿意借给我们怎么办?”苏二带着满腔的希望刚要起身,就被张文这三问给吓退了。

    苏二顺着张文的思路想下去,他越想越气,越想心里越不是滋味。

    于是,苏二气哄哄地走到房子前,敲开了门。当主人打开门时,他就冲人家劈头盖脸地吼了一句:“甭废话,把你家的千斤顶拿出来。”房子的主人见苏二的口气和姿势,觉得来者不善。于是,他从房子里拿出了一把大锤,对苏二吼道:“小子,你打劫啊?”

    就像物理学中的能量守恒一样,心理能量也是守恒的。它会从一个人的身上转移到另外一个人的身上,再从另外一个人身上传递到第三个人身上,如此传递下去,永远不会消失。因此,你传递出去的能量如果是糟糕的、负面的,从对方那里获得的也将是负面的能量。而且,当能量依次传递下去后,最后很有可能重新回到你的身上。

    所以说,当你感觉自己心里充满了糟糕的情绪、厌世的价值观,看到整个世界都是灰色的时候,你不仅仅是被自身的负能量包围了,还悲催地成为了负能量循环中的一环,遭受着一轮又一轮的负面侵蚀。

    改变的方法只有一种,就是从你自己做起,做一个带有正能量的人,并且将身上的积极心态、乐观态度和永不放弃的精神传递给身边的人。这时,你就会感到,和他人在一起是轻松的、安全的,彼此想要继续接近。世界上的人不再是肮脏和黑暗的,而是浑身散发着诸如善良、同情心和无条件支持的能量。在积极的能量循环中,你的正能量还会得到不断的提升。

    一对年轻的夫妻,丈夫请公司的同事来家里吃饭。于是,妻子在厨房里做菜做饭,准备了一大堆的食材。忙中出错,妻子把面包给烤糊了,黑黢黢的一圈,惨不忍睹,更别说吃了。面对这种情况,丈夫一般有三个选择。如何解决,考验的是智商,也是心态。

    其一,丈夫看见烤煳的面包,顿时火冒三丈,觉得妻子的笨拙让他在同事面前丢了脸。于是,丈夫指责妻子笨手笨脚的,什么都做不好。妻子一听就急了,“我一大早上去超市排队买菜,一边准备菜谱,一边招呼客人。出了个小插曲,你就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的,你装大爷给谁看呢?”

    两人在外人面前互相指责,甚至破口大骂。如果继续下去的话,很有可能一个人摔筷子,一个人掀桌子,一场家庭大战不可避免。

    其二,丈夫忍着心里的不满,照常招待客人。可是,两人从此陷入冷战。直到有一天,矛盾堆积成山,两人在沉默中爆发,于是新仇旧恨一起算,也难免一场剧烈的争吵。

    其三,丈夫很聪明,当着同事的面说:“我老婆厨艺好着呢,尤其她烤出来的面包,外焦里嫩,我最喜欢吃。”由此,丈夫维护了妻子的面子,妻子则更衷心地招待丈夫的客人,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皆大欢喜。

    生活中的许多事情,本来就是没有好坏,或者说,没有一个绝对的对和错的,人的心态决定了一切。好的心态就能传递出正能量,生成友善的行为、积极的习惯,从而让自己处在良性的能量循环当中。

    任何人都有生活不顺、软弱无力的时候。政府面对舆论的压力时,希望能够尽快摆脱负面影响;公司为了走出发展的低谷,希望员工更有工作热情,更有效率。于是,很多人都在心中呐喊:“苍天啊,请赐给我正能量吧,让我变得更强大。”殊不知,正能量的最初来源是自己。

    当你开始对外传递积极的心态时,强大的正能量也会随之而来。

    智慧心态——留一份淡然给自己

    攒了两年的休假,一次休完的感觉实在令人又惋惜,又回味。不过,从欧洲的艺术天堂回到世俗的凡间,一时间还令人不太适应。

    回公司两天了,依琳看到身边的一切都发生了变化。经过经理的努力,部门的员工都上调了薪水,西亚的老婆升职做了新的主管,西亚则被调到上海培训半年。众所周知,培训就是升职的前奏,半年之后,他就会成为某个分管部门的新经理。

    依琳曾经以为,只要我是最努力的,我做得比谁都辛苦,一定会成为最优秀的那个,也会是收获最多的那个。自从看了《北京爱情故事》之后,她对“命运”有了新的认识,“也许,我辛辛苦苦地奋斗十几年,甚至几十年,都赶不上人家一个有钱的老爸”。

    人们都说,幸福是比较出来的,当依琳在家乡看到各种“混得不错”的同学时,她一点幸福感都没有。

    每天逃课的杜飞开了一家信贷公司,貌似生意还不错;李俊捞到了第一桶金,正在干工程建设;还有谁谁谁刚换了套新房,谁谁谁嫁了一个有钱的老公,谁谁谁……爸爸总说:“你看谁谁谁,读书的时候不怎么样,现在……”

    一直以来,依琳内心有她的坚持,她想要的是娴静、智慧、大气而洒脱的生活,对于生活有一种淡然的心态,即使不是事业有成,至少不是每天碌碌无为,为了房子、车子、口袋中的钞票奔波、忙碌。

    正是因为这样的心态,在其他人纷纷进入“小康生活”的时候,她依旧除了工作,一无所有。

    看着办公桌上堆成山的项目报表、预算和简述报告,依琳突然想起了十年前,她在念大学时写下的一个人生规划。年轻的时候,对未来的人生充满向往和期待,计划着今年应该收获什么,三年之后要取得什么样的成绩,十年后我要达到的目标等等。

    茫然地思索了一个上午,工作毫无进展。午休时间,依琳匆忙收拾东西回家,如果她没有记错,十年前的计划书一直锁在书房的第三个抽屉里,如果她没有记错,计划书中应该有这样一句话:做一位优雅、淡然的女子。

    很多人在面对物质喧嚣的时候,都会迷失了自己的方向。就像比较出来的幸福一样,有人觉得幸福,就会有人觉得不幸。可是你是否知道,那个不幸福的人是真的没有找到幸福还是找错了参照物。

    曾经有一位作家说过:“一个人的性格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如果说你喜欢保持你的性格,那么你就无权拒绝你的际遇。”坚持自我,不想要媚俗的人,就要坦然接受不被人理解的命运和有些坎坷的生活;想要保持淡然、澄净生活的人,就要做好远离喧嚣,清冷孤寂的准备。

    想不到、做不到,或者想到,做不到的人,都不能算作真正地了解自己,也不算真正拥有独立自主的性格。

    在生命之初,父母为孩子定下了人生的基调;在自立之初,每个人都为自己的人生定下了基调。你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过什么样的生活,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达到目的……想法决定了态度,态度决定了生活的境况。

    因此,生活是一种态度,就像佛家所说:“境由心造,烦恼皆由心生。”由于心态不同,即使是相同的境遇,面对同一个机会,人们还是会有不同的心境,做出不同的选择,从而导致每个人的人生都有独特的曲调。这些曲调的交叠,构成了人世纷繁的交响曲。

    25岁时,朋友给他看倪瓒的山水画。他看不入眼,觉得太淡,线条过于简单,画家的气场太弱。那时,他喜欢的是浓墨重彩,像凡·高的《向日葵》那般,堆上几十层的油彩,看着才过瘾。

    15年后,历经了人生的精彩、灰暗,从低谷中重新出发的他,买了一幅倪瓒的《晴林平远图》放在家里。明知是赝品,他也愿意看它的意境。此时,相较于颜色丰富,油彩绚烂的画作,他更钟情于清新自然,带着一股淡雅气息的作品。

    如果说,生命如同一段旅程,真的要经历喧嚣之后才能平静,那么,追求平静的道路上非要配上一种智慧心态不可。曾经有一位大师说过:“假使你每天担忧一回,那么一生便要损失好几年。有什么能改善的,那么就尽力而为之。锻炼你自己,不要忧愁,因为忧愁于事无补。”同样的一件事,功利心太强的人患得患失、辗转难眠,内心淡然、平和的人却处之泰然,因为结果就在那里,等你去看、去拿,而不是去担忧。

    在一次电视转播的音乐会上,梅达戴着一个花环上台指挥。这是上台前,一位热心的支持者挂在他脖子上的。然而,当梅达全心地投入指挥时,花环上的花瓣纷纷落下,一个美丽的花环褪了色,变成了一个斑驳的铁圈。

    电视节目的评论员发出了不同的声音。一位男士忧心忡忡地说:“等到音乐会结束,梅达的脖子上将只剩下一个铁圈。”一位女士说:“没关系,他不是正站在一堆可爱的花瓣当中吗?”当音乐会结束,记者采访梅达时问道:“您不担心掉了花瓣的花环让您在电视上出丑吗?”

    梅达若无其事地说:“观众应该陶醉在我的音乐中吧。”

    每颗心都是宝藏——挖一挖你的潜能

    在电视剧《士兵突击》中,许三多从一个人见人烦的“笨蛋”,最终成长为一个“兵王”。在成长的过程中,他被人嘲笑过,被人数落过。被众人忽视甚至成为他的日常生活。可能连他自己都没有想到,一个连向后转都能把自己绊倒的劣等兵,有一天,竟然会潜能爆发,成为草原三班的一个奇迹,成为钢七连的骄傲,更成为令人称道的“兵王”。

    在家中,许三多从来没有自己的想法,他的眼中只有他二哥和他父亲,为此,他被父亲称为“龟儿子”。在部队,他看着班长的脸色行事,毫无自己的主见。因此,他被看作是没有出息,笨到不能再笨的人。每次犯错,他都会说:“我错了,我错了,我可笨了,我学东西可慢了。”对于有血气的战士来说,被人鄙视比死亡更痛苦,而许三多,每天过的都是被人鄙视、谩骂,被人瞧不起的生活。

    或许是别无他路,或许他原本就是一个执拗的人。在钢七连,许三多连用333个腹部绕环奠定了自己的位置。在演习中,他为了替战友“报仇”,死命地抓住袁朗的腿不放,最终擒到了一位中校级的俘虏。

    连从来瞧不上他的连长高诚都说:“我从没见过一个人,对待任务就像抓住一棵救命稻草一样。”

    许三多带着“做有意义的事”这样简单的想法,将内心最执着、最顽强的信念用在了钢七连严苛的训练中,用在了老A部队的选拔中。

    他自己只是在做每一件该做、能做的事,然而,他人却在其中看到了许三多的潜能和力量。

    和许三多比起来,我们要聪明许多,灵敏许多,对自己有更清楚的了解和认识,可惜,这种认识往往只限于头脑、意志的表层。好像一个医学院的高材生,当他被诊断为癌症时,同样茫然无助,不知所措。他可能了解每一个病人的心理,曾经用温情和激励帮助许多病人站起来,但对于自身是否同样具有的勇敢、顽强和毅力,他却不一定那么清楚。

    安东尼·罗宾曾经讲过这样一则故事:一位名叫梅尔龙的美国人,被医生诊断为残疾后,在轮椅上生活了12年。当年,只有19岁的梅尔龙奔赴越南参加战争,结果被一颗流弹打中了背部。回国后,梅尔龙经过了漫长的治疗,身体渐渐恢复,然而,他再也不能走路了。

    他每天坐在轮椅上思考未来的生活,曾经一度,他每日借酒消愁,以忘记心中的烦闷。有一天,在酒馆里泡了一天,梅尔龙决定回家睡一觉,明天再来。刚刚出了酒馆的门,他就遇到了劫匪。三个年轻人想要抢他的钱包,结果他一边抵抗,一边呼喊。他的这一举动惹怒了劫匪,他们用打火机点燃了梅尔龙的轮椅。

    看着轮椅的火势越来越猛,梅尔龙一时间忘记了自己的残疾,拔腿就跑。跑过了两条街后,他才发现,自己竟然能走了。如今,梅尔龙早已告别了轮椅,也告别了酒精,他找到了一份新的工作,开始了新的生活。

    每个人的身上都蕴藏着无限的可能,就像是一个等待发掘的宝藏一般,平日里或许未被发现,或许受到了压抑。当一个人无路可走的时候,个体往往能够在客观环境的逼迫下突破长久以来的抑制状态,爆发出巨大的潜能。

    农夫乔治有一个14岁的儿子。儿子对驾驶汽车很着迷,因此常常在农场里开父亲的卡车。虽然儿子已经能够熟练地操纵这辆车子,父亲却不允许他把车子开到公路上去。

    一天,乔治坐在院子门口看着儿子在农场上开车,突然,乔治看到卡车翻到了农场边缘的水沟里。他迅速起身,跑到了出事的地方。

    水沟里的水淹没了半个车身,儿子则被压在车子下面,只有一部分身体露出水面。乔治毫不犹豫地跳进水沟,深吸一口气,将车子抬了起来。

    在另外一名救援人员的帮助下,儿子从车下被拖了出来,经过医生的检查,乔治的儿子只是受了一点轻度的皮外伤。

    当地报纸报道了这则新闻,记者对乔治在瞬间爆发出来的惊人力气感到好奇。其实,连乔治本人也感到不可思议。他虽然体格健壮,但还不至于轻易地将一辆卡车搬起。事后,他试图再次搬动一辆卡车,但是没有成功。

    按照医生的解释,一个人在遇到紧急情况时,肾上腺素会大量分泌,从而让身体产生额外的能量。可是,一个人的身体真的储存有那么多肾上腺素,等待遭遇危险情况的时候分泌吗?医生也不能给出合理的解释。

    心理医生分析说,人在遭遇危机的情况下,不仅身体会出现超常的反应,心理能量也会大量爆发。就像狗急了能跳墙一样,人在情况危急的时候同样能够爆发潜能。这种潜能可能是你从没见识过的勇敢,可能是异乎寻常的淡定,也可能是超越常人的智慧。

    总之,任何一个人身上都藏着巨大的潜能,在紧急的情况下跳出来救你于水火。那么,你要不要试着挖掘一下这些潜在的能量呢?最后的结果可能连你自己都吓一跳呢!

    被操控的羊群——心理暗示

    在一个气味辨别实验中,有200名志愿者参加了实验,分别为100名男生和100名女生。第一轮,实验者让每一个被试闻过烧酒、薄荷和鹿蹄草的气味。第二轮,实验者拿出10瓶没有任何气味的蒸馏水,并且谎称其中有烧酒、薄荷或者鹿蹄草,然后要求被试分辨。

    实验结果表明,200名被试中,42.5%的被试声称嗅出了味道;其中有一部分被试声称感冒,不能完全确定是哪种气味;只有3%的被试报告没有嗅到任何气味。

    从这个实验中可以看出,心理暗示的作用是多么强大。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受暗示性已经成为生存的一种本能。所以任何人都在接受暗示,尤其当人处在自身不可控的环境中,比如陌生、危险的境地时,人会受到环境信息的提示,捕捉蛛丝马迹,从而做出判断。商家正是巧妙地利用了人们的这种受暗示性,在商品推广方面做足了文章。

    每年的圣诞节后,商场里不但不会淡化节日气氛,还会因为即将到来的新年变得更加热闹。当圣诞树、圣诞挂件尚未撤去时,以新年为主题的柜台布置已经扑面而来了。

    作为百货商场的楼层监管,肖明明已经深谙此道。“节日期间,为顾客营造满满的节日氛围,对顾客就像是一种提醒,‘要过元旦了,给家人买些礼物吧!’或者是,‘新年到了,孩子要的玩具也要买回去了吧’。基于这样的心理暗示,顾客会更容易选购商品。”

    除此之外,圣诞节的时候,商场会应景地播放《Jingle Bells》的圣诞音乐;元旦期间,则会选择极具喜庆气氛的《恭喜发财》。对此,肖明明说:“这种轻快、喜庆的音乐会让顾客心情轻松起来,从而调动他们的好心情,换句话说,就是用一种无法轻易觉察的方式来影响顾客的购物习惯。”

    追溯到人类的发展史,可以发现,人对这种反复出现的音乐、朗诵有一种本能的反应。就像基督教徒反复唱赞美诗和念祈祷词一样,每当类似的音乐响起,人们就会在行动上受到暗示,从而做出相应的行为。因此,巴甫洛夫说:“暗示是人类最简单、最典型的条件反射。”

    在《上帝的庇护》一书中,作者反复讲述了西藏的喇嘛念经祷告的趣闻。他说,在西藏的一个寺庙里,喇嘛和修道士可以不吃不喝地念经,他们看起来不会饥饿,也不会显得累。为此,他曾经亲自尝试诵读经文。而他发现,当喇嘛和他一起反复念经的时候,他能获得更多的力量。实际上,这也是一种心理暗示的作用。宗教中的祭祀礼仪、重复使用的祈祷词都带有心理暗示的色彩。

    在生活中,我们可能不知不觉地受到了他人的暗示,按照商家、上司或者朋友意图做出反应。反过来,我们同样能够用心理暗示左右自己的生活。当你陷入低谷时,自我暗示说“我能行”,要比朋友的千百句鼓励更有效;当你的手指受伤时,自我暗示“它很疼,疼死我了”,就会比消毒水的腐蚀更加令人痛苦。

    克劳德,当他还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律师时,在和一位名声很大的律师进行同堂辩护的较量中,依靠自我暗示的力量赢得了胜利。当时,对手在业界已经颇具声望,年轻一辈的律师甚至以他为榜样,对他敬畏有加。

    克劳德事后回忆时说:“我一度感到非常害怕,那就是我的前辈,多年来,我是看着他的演讲和辩论实录度过求学生涯的。”当他闭上了眼睛,他对自己说:“事实上,我比他水平更高,技术更高明。我一定能够战胜他,一定能!”

    在开庭前的几分钟里,克劳德把“我一定能战胜他”这句话在心中重复了无数遍。当他睁开眼睛,看着坐在对面的前辈律师时,似乎没有一开始见面时那么恐惧,自信心也提高了许多。在一番又一番的唇枪舌剑之后,克劳德最终战胜了心中的恐惧,赢得了官司。

    如今,他已经能够轻松应对任何强大的对手。即使案件非常棘手,即使陪审团不赞成他的意见,他只要闭上眼睛,不断重复这一心理暗示,依然会恢复自信光彩,从容地应对法庭上的任何考验。

    在心理学上,心理咨询师常常用暗示疗法来改善来访者的情绪状态,从而调动一个人的内在因素,发挥出积极的效果。古语有云:“情极百病增,情舒百病除”,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不过,心理暗示一旦用错地方,也可能酿成无法遏制的灾难。

    希特勒就是用强大的心理暗示来统治德国人的头脑的。在纳粹统治的德国,各种标语、布告遍布全国的各个角落,“一个帝国,一个民族,一个领袖”成为市民日常交谈中的口头禅,每个人都将希特勒奉为偶像,任何一个组织的活动都有人在唱德国青年进行曲。当媒体昼夜不停地播报,当人民整天整夜思考、讨论着“起来吧,你是第三帝国的贵族”时,一向以严谨、保守着称的德意志民族陷入了疯狂的状态。

    可见,暗示一旦被懂得如何运用它的人掌握,人民就会变成被人操控的羊群,而心理暗示本身,就变成了最强大、最可怕的武器。离开疯狂的战争年代,当人们置身在商业统治的社会时,是不是同样受着他人的暗示,按照商家的目的购买很多自己不需要的商品呢?

    无须多虑,你只要列出最喜爱的几大服装品牌,然后回想,“我是从什么时候喜欢上它的,原因是什么?”找到了答案,你就会猛然发觉,原来,生活竟然有那么多成分,并非自主选择,而是在心理暗示下的他人选择。这是不是很可怕呢?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心中的小老虎

    2012年末上映的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掀起了一阵狂热的观影潮,当人们走出电影院,对奇幻的3D效果回味无穷的同时,也不禁想起电影带给人们的关于生命、关于信仰、关于人生态度的思考。

    其中,最令人着迷,也最令人费解的地方就在于少年派和孟加拉虎理查德·帕克之间的关系。

    故事从派的少年时开始讲起。派的父亲开了一家动物园,动物园里有调皮的猴子,也有凶猛的老虎。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下,派对信仰和人的本性产生了一系列的看法,最特别的是,他同时信仰了三个宗教——印度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在派的心中,不同宗教的神并不会发生冲突,而是并存的。

    随后,派的全家搭乘了一艘日本货轮准备移民加拿大。轮船在航行途中,遭遇了风暴的侵袭,派的家人和船上的其他人全部遇难,活下来的只有派,一只孟加拉虎,一只猩猩,一头鬣狗和一只断了腿的斑马。

    动物之间经过厮杀之后,救生艇上只剩下了孟加拉虎和派。在未来227天的海上漂流中,派开始和这只孟加拉虎相依生存。为了避免被老虎吃掉,派必须时刻警惕,动用全身力量和它周旋;为了不至于命丧虎口,派在为自己寻找食物的同时,还要照顾老虎的温饱。在漫长的漂流中,派和老虎的关系从生死的对立,变成了同等力量的制衡,到最后,变成了在暴风雨中的相互温暖,相互慰藉。

    最后,派和理查德·帕克随着洋流漂到了墨西哥湾。派筋疲力尽,昏倒在沙滩上。重返陆地的理查德·帕克则走出救生艇,准备重返森林。在它离去之前,派用尽全身力气睁开双眼,期待获得它的凝视,或者它在永远离去前的回头。结果,理查德·帕克头也没回,重新回到了属于它的森林。

    派在医院静心休养,并且接受了日本轮船公司职员关于海难事故的调查。派对两位千里迢迢赶来的职员讲述了他和老虎、鬣狗、猩猩以及斑马的故事,结果,两位职员觉得太过荒谬,让他重新叙述。于是,派讲出了一个更真实,也更残酷的版本。至于哪个版本是真,哪个版本是假,由他们自己判断。

    在电影的最后,导演李安同样选择了派的角度,呈现了两个版本的故事,一个神奇,充满荒诞的想象,一个现实,挑战人性的良知,至于要相信哪一个,由观影者自行选择!当然,除了故事本身的结局引起激烈的讨论之外,和派一起漂流了227天的孟加拉虎理查德·帕克也成为故事中一个强烈的意象。

    有人说,老虎代表的是派身上的兽性和恶,同样代表着人类恶的本性。出于从小的生活环境和宗教信仰,派本身对恶感到恐惧,然而,面对残酷的生存抉择时,恶却让他得以延续生命。也有人说,老虎是派幻想出来的一个朋友,在他心灵最孤独、最无助的时候,陪伴他度过了艰难的海上岁月。另外,老虎也代表了恐惧和绝望本身。派的漂流过程,就是他不断战胜内心恐惧和绝望的过程,这一点,从派和理查德·帕克的关系从对立发展为相互依存可见一斑。

    在人们热烈讨论老虎本身的意义时,老虎的离去同样引人遐想。

    从派的角度来分析,理查德·帕克作为与他生死相伴的朋友,他们一起度过了艰难的岁月,一起熬过了绝望的日子,在离去之前,竟然连一次好好的告别都没有——真的是,头也不回地离去。这一点,不禁让人联想起《道德经》中的一句:“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的意思是,天地对万物都没有偏爱之心,它无所谓仁,也无所谓不仁,天地生了万物,却将万物视作祭祀用的草狗一般,让万物按照自然的规律生长,即使是对待万物中的灵长——人,也没有特别的好。

    派小时候,当他想要亲近笼子里的老虎时,他的父亲曾经教导过他:“你在它眼中看到的,不过都是自己的幻影。”当理查德·帕克转身离去之时,派似乎明白了父亲当年的话。一只老虎是完全按照自然的规律生长的,它杀死鬣狗,不是为了帮助派逃离危险,而是因为本身的饥饿;它在漂流中听从了派的指令,乖乖被其驯服,并不是因为他真的和派产生了感情,仅仅是因为对食物的需要。同样,当它返回陆地,重见森林之时,它只是按照本性的召唤,按照它的生命轨迹,回到属于它的地方。派对它的离去感到伤感,用一生的时间回忆,然而,一切又是那么的一厢情愿。它终究是一头天地滋养下的孟加拉虎,有自己的生长规律和使命。

    举一个最直白的例子:一个心怀慈悲的人,看见狼在追逐兔子,于是将狼赶走了;兔子得救了,可是狼却挨饿了;而后,狼去攻击羊群,慈悲的人不仅遭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还要忍受更残忍的杀戮。

    在自然之间,万物已经形成一种平衡。天地不会出手相助,而是任其自生自灭,看似残酷,却是最好的态度。作为个体的人本身也是如此。

    正是因为每个人对生活的追寻都带着过于强烈的目的性,包括对金钱的追寻,不间断地与他人比较和害怕被外界抛弃,因此才会产生更多的痛苦。

    在广西支教十余年的德国人卢安克曾经在采访中说过:“我一无所有,但是我获得了自由。”这种自由不是身体上的自由,而是精神上、灵魂上的。在《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最后,年长的派对着一个来自法国的作家讲述自己的故事,他说:“人生到头来就是不停地放下,可最痛心的是,我都没能跟它好好道别……”

    如果人生注定是一段遵循着“天地不仁”的规律,不停放下的过程,你还有谁没有认真对待,还有哪个人,需要好好地跟他道别?

    早过忘川——看透生活,再热爱生活

    英国的舞台剧导演斯蒂文·德奥瑞将迈克尔·坎宁安的小说《TheHours》搬上了大荧幕。小说的情节变化不大,却因为有了三位影后级演员的加盟,让小说更加精彩了。

    电影讲述了三个女人在一天之内的故事——三个不同时空的女人。19世纪20年代,弗吉妮娅·伍尔芙住在伦敦郊区休养,开始写作她的最后一部小说《达洛维夫人》。这个天才的作家被旺盛的创作力支配的同时,还游走在精神崩溃的边缘。长久以来,她都在忍受抑郁症的困扰,这一天,她发现自己怀孕了,情绪再次陷入沮丧。

    劳拉·布朗,一个生活在20世纪的家庭主妇。住在洛杉矶的家里,她正在阅读伍尔芙的《达洛维夫人》。这本书改变了她的许多想法。

    这一天,她正准备为丈夫的生日举办派对,同时,肚子里怀着他们的第二个孩子。可惜,劳拉·布朗和伍尔芙笔下的达洛维夫人一样,萌生了自杀的念头。

    克拉丽萨·沃甘,21世纪的出版社编辑,一个现代版的达洛维夫人。克拉丽萨居住在纽约,深深爱着她的前男友,一个才华横溢却濒临死亡的诗人。她的朋友喜欢称呼她达洛维夫人,因为她和达洛维夫人有着一样的名字——克拉丽萨。

    电影用“达洛维夫人”作为线索,联系起生活在3个世纪的不同女人。在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女人身上,导演在讲述女性主义、女同性恋等先锋话题之外,将更多的镜头对准了人生和生活的本质。

    伍尔芙给丈夫留下了一封遗书,然后在大衣口袋里装满了石头,走向了河流中央。劳拉·布朗为丈夫烤好了生日蛋糕,将儿子托付给邻居照顾,一个人来到了旅馆。在临死前,她躺在床上阅读《达洛维夫人》,做着生与死的最后抉择。克拉丽萨为前男友举办了一场晚会,当晚目睹了他跳楼自杀的情景。克拉丽萨茫然无措地看着他的尸体,不知道如何处置。

    导演为三位女子安排了不同的生活,却让她们走向了类似的命运结局。表面上看,伍尔芙的自杀是因为不堪忍受愈发严重的抑郁症;劳拉·布朗的自杀是因为她厌倦了家庭主妇的生活;克拉丽萨的前男友自杀是因为他无法忍受身体受困于病魔,才华无法施展的命运。归根结底,导演带领观众探讨了一个严肃的问题:当我们看透生活之后,要怎样选择?死亡,还是生活下去?

    许多人说,这世界的乐趣就在于看不透。看魔术非常有趣,觉得魔术师的技法神奇,宛如神助;解密了,知道一切都是假的,就失去兴趣了;看推理小说,案件悬而未决的时候最过瘾,看到最后,知道了结果就味同嚼蜡了;男女相爱,双方都在猜测的时候最迷人,互相追求的时候很刺激,一旦有了结果,就失去了感觉,平淡的生活更成了爱情的杀猪刀。

    年轻人往往都是野心勃勃的,有自己的理想、目标、想要的生活。

    所有人都在期待,有一天真的变得不普通了,比如,从一个穷光蛋变成一个富有的人,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毛头小伙变成一个众人艳羡的社会名流,那时,就不会再烦恼于生活的琐碎、心灵的烦闷和萦绕心头的虚无感了。

    然而,当人到了40岁、50岁时就会发现,即使已经名利双收,也无法摆脱普通的生活。家财万贯也不过是一个有钱的普通人,位高权重也不过是一个有权的普通人,没有人能逃脱有限的时间和不断衰老的肉体,更没有人能逃脱死亡,因此,钱钟书才会发出人生虚无的感慨:目光放远,万事皆悲。

    生活在三亚的林之喜欢驾着小船出海。年轻时,每次他失恋的时候,失意的时候,觉得人生没有意义的时候,他都会驾着小船,驶到海中央。看着漫无边际的海水,灰蒙蒙的海岸线若隐若现,这个时候,除了生死的念头,没有什么能够干扰大脑。他说:“只有这样,才能确定你是不是真的恋生。”

    20多年过去了,林之的生活三起三落。做生意失败过,被妻子、朋友背叛过,55岁那一年,他赢来了事业的成功,打败了多年的对手,成为了远近闻名的成功企业家。可是,他突然变得空虚起来。十几年来,他为了出一口气而活,为了取得成功而活,他努力奋斗,用心钻营,成功之后,他却开始觉得生活失去了意义。他说:“这生活我已看透,毫无留恋,不如去死。”

    这一天,他再次驾船出海。海面无风,他静静坐在小船上。视野内除了墨绿色的大海,空无一物。林之心想:“就这样吧,一个海浪过来,打翻了船,我淹死在海里,一切都结束了。”他等了一下午,涨潮时分,海水开始翻涌。当一个不小的浪将他从小船上掀入海中时,林之本能地拼命挣扎,用尽全身力气才重新回到船上。

    林之不禁笑自己:“你还真是个懦夫,不过是死亡而已,难道这不是你求的吗?”过了一会儿,他突然想明白了:“纵然生也无益,这身体却尚未决定死亡,或许,我的生活还没完,回去折腾几年,再来试试。”

    罗曼·罗兰说:“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然而,看透生活还能继续热爱生活是很难做到的。当一个人经历了喜悦、沮丧、成功、绝望之后,生活就变成了嚼过的甘蔗渣,毫无滋味,而且令人唾弃。

    除非,身体中尚且有热情存在,在一种举重若轻的状态下,不再激动,不再鄙夷,用理智控制生活,明白是非,又收放自如。这种境界并不是不存在,只是实在难以达到。或许,我们应该抱着古罗马哲学家塞内加的态度:“人生不断学习生存,人生也不断学习死亡。”生活的本质即是如此,我们只能在一次次看透生活本质,一次次学习死亡之后,好好地生存下去。

    不做草莓族——自信和幽默相随

    在公司年末的中层会议上,各项目经理做完了工作汇报,就开始对一整年的辛苦发牢骚,尤其是公司里的年轻人,让这些30多岁的大哥大姐频频向他们开炮。对于这些提不起来的“草莓族”,有的人甚至打算明年进行一次“草莓革命”,彻底打击一下这些“相处起来要拿捏分寸,遇到重压就变成稀泥”的“小草莓”。

    广告部的经理王姐说:“我真是受够了部门里的小姑娘,屁大点事儿都不肯来上班。生理期要请假,感冒了要回家休息,就连和男朋友吵架,眼睛哭肿了也能成为不上班的理由。我这边赶着做策划案,她那边给我娇滴滴地玩林妹妹,说起话来都要哭了,真是受不了!”

    王姐刚说完,设计部的刘经理也开口了:“我那部门的小丫头也是,每天上班迟到,理由还千奇百怪。摩托车爆胎,闹钟坏了睡过头,吃坏东西拉肚子,甚至连狗狗生病要打针都能搬出来用。”

    “其实,不仅女孩子是这样,男孩子也让人头大啊。”艺术总监Andy说,“我的助理啊,上个月竟然跟我申请,说他晚上要和团队打网游,精神消耗太大,早上起不来,可不可以重新安排他的上班时间?

    我都想问他呢,到底我们哪个是总监,哪个是助理啊?”

    “草莓族”这一称谓,来自Career就业情报董事长翁静玉1993年出版的《办公室物语》一书,书中将“草莓族”定义为当时30岁以下的年轻人,也就是20世纪60年代出生的年轻人。随着时代的发展,“草莓族”变成了80后、90后的代称。

    这些1980年后出生的年轻人,每个人都像草莓一样,外表看起来光鲜亮丽,表层疙疙瘩瘩很有个性,相处起来还要拿捏分寸。可是稍一施压,再鲜艳的草莓也会变成一团烂泥。由此来比喻这一代人重视享乐,无法承受挫折。尤其在工作上,没什么定性,不合群,见异思迁,一心期待拿更高的薪水,做更轻松的工作。

    阿文,1984年生人,大学毕业时几经波折找到了第一份工作,随后开始不断跳槽,毕业两年,她已经换了四份工作,更严重的是,到现在她也没有找到人生的目标。

    从中学开始,阿文就对设计很感兴趣,将来想要从事广告创意,或者室内设计一类的工作。因此,考大学时,阿文报考了艺术学院的广告系。毕业前夕,她跟着同学一起,在实习的房地产公司签下了工作协议,她主要做公司内刊的策划和编辑。

    正式毕业后,阿文就后悔这一决定了。她根本不喜欢做媒体,对房地产行业也不感兴趣,当初的想法就是签一份合约,在老师面前好交代,其他的事情以后再说。可是,当她真的要去公司上班,面对着一堆她完全没听过的房产术语时,她马上就放弃了。

    毁约后,阿文赔给公司5000元的违约金。随后,她到一家外企做公关。可惜,试用期还没过,她就离职了。阿文说:“讨厌每天看着陌生人的嘴脸,跟孙子似的,请人吃饭,还要赔着笑脸。”离职后,阿文又找回了对设计的热情。她到了一家广告公司。这家公司颇具名气,而且广告产品都是央视投放,对阿文来说是个不错的机会。

    去之前,人事部的经理说:“先从助理开始做起,工作内容可能枯燥一点,但是可以让你慢慢接触这个行业,积累些经验。”阿文听他一说,觉得还不错,可以尝试一下。等她工作了两个月,才发现何止是工作内容枯燥,简直就是一个打杂的。公司里任何一个主管都能使唤她,跑腿、打印、找群众演员都是她的活,半年后,阿文又失业了。

    后来,经过朋友介绍,阿文进入了一家国外广告公司在国内的分部。她本来想,这个机会不错,可以接触国际上最新的广告创意,未来前景一定是一片大好。可惜,工作了一年,她依旧没有独立策划的机会,连她见缝插针地提的两个创意,后来也被总监否定了。

    朋友说:“在这里,没有人需要创意,学会生存之道比拿出一个‘amazing idea’更重要。”的确,没过多久,阿文的朋友顺利升职,她则不上不下地待在设计部,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有时候她甚至觉得,“这么混下去,人生很快就过去了,要么,趁着年轻,出国进修一下吧?”动了这个念头,阿文又开始为出国留学做准备了。

    在拥有一定资历的老员工眼中,初入职场的新人都像草莓一般柔软,无法成为栋梁之才。反过来,在“草莓族”眼中,职场中那些有一定的工作资历,脾气又臭又硬,不好相处,对新人百般刁难的人则成为“榴莲族”。为此,五月天的阿信在《米老鼠》中唱道:“谁是草莓族,你才是榴莲族,一身伤人顽固,伤害我,还要我不哭。”

    其实,那些自称“老榴莲”的职场老鸟,并非本身就真的脾气臭,是一群死板得不行的顽固派,而是经过多年的摸爬滚打,在职场酱缸中熬成这样的。想当年,榴莲族也是怯生生的小草莓,娇滴滴地和上司周旋,想要在娱乐和工作之间寻求平衡。如今,看看榴莲族们惨不忍睹的尊容,就可以猜到他们从草莓到榴莲艰难的蜕变过程。

    长期的熬夜加班,加上岁月这把利刃的无情侵蚀,榴莲族的脸色常年都是蜡黄色,他们的脸上过早地长出了鱼尾纹,收入全部拿来供房子和供孩子上学,存点闲钱还要给自己养老。生活的压力让他们变成了以厚脸皮自居的老油条,自然会对菜鸟们颐指气使,没有一天好脾气。

    作为职场的新人,草莓族不甚可取,榴莲族也不应该成为每个人的发展方向。身在职场,遵守规则是第一要义。除此之外,谦卑心会让老同事在最短时间内接纳懵懂无知的小草莓,幽默感则会成为人际间的润滑剂,将原本尴尬,甚至对立的工作气氛变得融洽、和睦。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