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的刺激性-在飞机上的回忆(2)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折不断的翅膀”——这是个很值得一做的散文题目,可惜我还没有全部弄懂它的意义。

    不久,我到伏依伏丁那省参观欧洲最大的古城堡——诺维萨德古城堡。忽然,对卡拉骄耶维奇背上的翅膀有了新的理解。

    这一天气候不作美,天空阴沉沉,远山近水一片灰蒙蒙,是云是雨,是烟是雾,一概分不清楚。多瑙河象一条长长的绿色绸带,从侏罗山飘下来,经过奥地利和匈牙利,进入南斯拉夫的东北角便挽了一个活结,两根穗头围住了诺维萨德市,圆圆的活疙瘩便是古城堡。它高风峻骨,虎踞龙蟠,不仅是诺维萨德城的堡垒,也是南斯拉夫北大门的护卫神,地势险要,难怪在历史上会成为屯兵的重地。

    走过多瑙河大铁桥就是古城堡的脚下。但是不论从哪个角度看它都绝不象城,更不象堡,而是一座名符其实的大山。古树野花,绿荫森森,秋风掀动,啸啸如吼。山头山腰,云海翻滚,紫雾滨纷,朦朦胧胧中古城堡更显得崔嵬峥嵘,威势压人。

    城堡四周布满了鳞次栉比的土丘,黑压压地护住了山脚,很象古代重兵结营扎寨的沉沉万帐。使人还可以想见得出当年大军云集、气壮九天的声势。城堡顶部还驮着几十个丹红色的石楼,高低参差,雄视四周,这是古代的观望台。云在楼顶倏来倏去,雾在褛间扑朔迷离,这些威武的“哨兵”仿佛至今还在执行着了望任务。

    我们又坐进汽车,沿着险峻的螺旋形山道,盘绕迂回,一直开到古城堡的顶端。古城堡博物馆馆长费海曼已站在平台上迎接,他是位身材瘦长,精神矍铄的老人,一派学者风度。握手时我感到他的手劲很大,一对蓝眼色的眸子灼灼闪,,友好地盯住我的眼睛。一上来就用好听的塞尔维亚语——我们讲了一大通开场白:“欢迎你们,中国朋友。

    中国是个伟大的民族,勤劳、勇敢、智慧,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精美的烹调,雄伟的长城。美国的卫星从宇宙间拍摄地球的照片,地球上一片白茫茫,别的东西全没照上,只有中国的长城清清楚楚的留在底片上。伟大,了不起!”

    我不止一次听到南斯拉夫朋友谈起这件事,每听一遍都和第一次知道这件事一样感到自豪和激动,我摘下自己胸前的长城纪念章送给费海曼,说:“馆长先生,感谢你这番美好的语言,我愿把‘长城’挂在你的胸前。”

    他非常髙兴,立刻把一枚古城堡纪念章赠给我,并说:“愿这座古城堡保卫我们的友谊‘,连接我们的历史和文化。巧10年,中国艺术家小组来参观过这座古城堡;1930年,中国医学工作者代表团也来过这里;你们是第3批来访的中国朋友。我对中国人非常敬佩,你们和我们有一个很大的共同点,这就是不依仗别人的施舍,而是靠自己的力量,用自己的鲜血,贏得了革命的胜利,获得了国家的独立和自。”

    费海曼一边引导我们参观城堡的平台,一边讲解古城堡的历史。全欧洲有30座比较大的古城堡,南斯拉夫占6座,诺维萨德古城堡是最大的一座。占地120公顷,堆山300米高,从1防2年动工,到17狀年建成,改朝换代,时断时续,整整修建了94个年头,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原设计者是法国人,由南斯拉夫人自己建造,主要目的是为了对抗土耳其和奧匈帝国的侵犯。城堡的上部呈多角形,每个角落都摆着一尊尊铁铸的大炮,还有一些刀枪和盾牌之类的古代兵械,不加修饰,自然天成,仿佛这些东西在古代就是这样摆法。代替战士操纵这些兵器的是用铜和铁浇铸成的一个个巨大的野兽,有铜狮铜鹿,铁虎铁豹。中间是一匹青铜奔马,马上坐着卡拉骄耶维奇,飞起的飘带和翎毛象从背上长出的两只翅膀,左手持盾,右手提枪,双头鹰在马前飞旋。又是他,又是这翅膀,这双头鹰,强健有力,雄风赫赫。我在这座青铜雕像前停了下来。

    在前面引路的费海曼发现我掉队,又折转回来,拍拍我的肩说:“他是塞尔维亚人的骄傲,古代兵士的灵魂,你是不是对他发生了兴趣?”

    我说:“我对他本人以及他背上的翅膀都同样感兴趣。”

    费海曼笑了:“翅膀是后人给他加上的,是骁勇善战的标志。”

    “加得好)正因为有了这对翅膀,他骁勇善战的精神才飞到了今天,飞到了南斯拉夫的每一个角落。”

    费海曼亲热而又豪爽地抱住了我的肩头:“蒋,你是作家,靠想象工作,真羡慕你们。我是博物馆长,只懂得呆板的历史。”

    我不同意他的看法:“历史是有生命的,并不呆板。”我们两人只顾说话,掉队太远了,只好大步赶上去。

    费海曼领我们来到一个洞口前,说:“是下去,还是上去?”

    我问:“下去是什么地方,上去又是什么地方?”“下去是地道,通向过去,等于一步步从今天走向古代,倒翻历史的稿本,可以了解我们民族悲壮的创业史。上去是观望台,不仅可以俯瞰伏依伏丁省和诺维萨德市,还可以看到全国,展望未来。”

    我回答说:“先寻古,然后再望远。”

    费海曼在前边带路,我们沿着陡直的梯阶一步步走进了地道。除去主人,我们这些参观者都情不自禁地发出了一阵阵惊叹,这是一座地下迷网式的宫殿!地道分三层,两层之间有楼梯般的台阶相连,遇到紧急情况还可以从通井里直上直下的吊杆和吊绳上坠下。每一层地道都象一片X蛛网,上百条通道纵横交错,盘绕迂回。我走进去立刻就象陷入了迷魂阵,不知自己是从哪儿进来的,更找不到出口,倘若没有费海曼,我们就是转上3天也不会走出这座迷宫。小的时候我读过不少剑侠小说,钦佩古代的那些军师们善于摆出八卦阵、天门阵等各式各样的阵法。想不到成年后在欧洲倒领略了其中奥秘。在这样的城堡里作战,也可以称做是“地道战”。西方人在17世纪就发明了“地道战”,这更引起了我对古堡的兴趣。每层地道总长16公里,地道里并不狭窄,并排可以站开3个人,高两米,还有供兵士们睡觉、吃饭和开会的地方。每隔两米有一个枪眼,可以观察外面,进行瞄准和射击,也可以从洞眼中伸出长矛突然袭击敌人。地道的建造有着浓厚的巴尔干风格,特别是那地道内部的水井和蓄水池,式样别致而又坚固。城堡内每一处都还保留着历史上各个著名战役的遗迹。费海曼博古通今,绘声绘色地向我们描述每一次战役的拚杀过程。我们仿佛是沿着历史的台阶,一步步走回到了中世纪。

    现在南斯拉夫所在的这片领土,地形极为复杂,山脉盘结,峦险峰奇,若干世纪以来,这块地方既是扼守东南欧的要塞,又是进入东南欧的大门,因而便成了兵家必争之地。同时,多瑙河与萨瓦河横穿国土,河谷纵横,土地肥沃,把南斯拉夫和中欧连为一体。自远古以来,民族迁移和异邦入侵,都是沿着这些河谷前进。南斯拉夫的历史便是一部入侵和反入侵的战争史。诺维萨德古城堡正是楔在这天然通道上的一个大钉子,因此它就成了南斯拉夫历史的活见证。

    费海曼从枪洞上拿起一把原始的火枪,递给我看。讲起了另一个塞尔维亚人的起义首领乔治彼得罗维奇。因为他象东方人那样长着一头黑发,人称“黑色的乔治”。费海曼说:“他具有巴尔干半岛的野蛮农民中常见的那种粗犷原始的性格,残酷暴烈而英勇果敢,野性难驯而慷慨豪侠。他很象你们东方的一位知名人物——成吉思汗,作家是这样描写他的:他高个子,非常强壮,以他的步伐稳重、举止笨拙来说活象一只狗熊,狡猾——象狐狸,狠毒——象毒蛇,矫捷——象豹子,孜孜不倦——象骆驼;而对于他要奖赏的人的慷慨——象一只凶暴的母老虎对待自己的虎子一样。他高额,长而窄的胡须,黄色而不眨眼的猫样的眼珠,所有的头领和战士都怕他,比怕烈火和雷霆还厉害。然而正是这个象成吉思汗的黑色的乔治,用两年多的时间,打败了土耳其人。”

    我听着费海曼生动有趣的介绍,也真想送给他一个雅号——“博物君子”。

    “1813年拿破伦曾派人带着珍贵的礼品到这个城堡来学习。美国将军马卡尔杜尔,在这个城堡里学会了塞尔维亚文,成了世界著名的人物。”费海曼口气一转,“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铁托元帅也曾被关押在这个地道里。”

    我心里猛然一动:铁托在这个古城堡被关押的时候,是不是受了自己民族历史的滋补,汲取了人民的智慧和勇敢?

    铁托,这位史罗地亚农民的儿子、髙莎机械车辆工厂的锻工,正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信仰了共产主义,1938年开始领导南斯拉夫共产党。古城堡有趣地把铁托和南斯拉夫的历史连在了一起。他把南斯拉夫各民族团结在一起,建立了空前统一的联邦共和国。当1948年南斯拉夫被排挤出“共产党情报局”以后,政治上和经济上承受了巨大的压力,铁托挺住了,南斯拉夫人的翅膀没有折断,反而闯出了一条自己的路子,总结出一套自己的理论。“铁托在欧洲的共产党领导人中是独一无二的”,英国著名历史家斯蒂芬克利索德说过的这句话并不过分。

    我走出地道,在登观望台的时候经过卡拉骄耶维奇雕像,我又停下脚步凝视:背长双翅,象征着勇敢。对,勇敢是历史的催化剂。它是有血有肉有生命的东西,伴随着历史一块生长,一起发展。南斯拉夫的历史会因南斯拉夫的勇敢而自豪。

    我兴致勃勃地登上观望台,按照费海曼的愿望展视一下他们的未来。浓雾渐散,天巳放晴,“荡胸生层云”。远处是一望无际的翠绿的平原,脚下是古老而又整洁的诺维萨德城,天光云影,云影中突然有两只孔雀拍动翅膀,扶摇直上,在长空里翱翔。我在铁托墓前的草地上曾见过十几只这种野生的孔雀,它们是不是从那儿飞来的呢?

    勇敢和智慧是南斯拉夫民族的两个翅膀,一个民族有双铁硬的翅膀是值得骄傲的。

    我曾以“赤橙黄绿青蓝紫”为题写过一部中篇小说,现在重提这几个字不是为它写续篇,而是想以这个“色谱”比喻人的美和生活的美应该是丰富多彩的。“万紫千红才是春”,五颜六色才是大千世界。真实的世界要比门捷列夫图表上的元素还要复杂,主宰世界的人,难道不更应该五颜六色一些吗?什么都是标准件,统一规格,全国通行,成龙配套,便于组织,便于领导,好处无穷。这是工业生产,系列化和标准化的确行之有效。然而人们的生活呢,也应’该系列化和标准化吗?也应该随大流一窝蜂整齐划一吗?旅游者每到一地,总喜欢找出那个地方独特的风格。我一到贝尔格莱德,也就想找出这个城市规律性的特征,经过了解得出的结论却是:没有规律就是它的规律;人人都有自己的特征,就是贝尔格莱德人的特征。

    生的术艺

    楼房林立,却一座一个样式,很少能找到两座一模一样的房子。他们为什么不嫌麻烦?象我们北京前三门的大板楼,整齐一致,如排队一祥好看。设计出一图祥,大家都可以照着样子盖,这要省多少事!就连贝尔格莱德城郊的私人别墅的栅栏也是一家一个样儿,你搞铁的,我就搞木头的,你出这种花样,我变那种图案,实在不行还种上一圏花木当围墙,反正不跟别人重复。屋里的装饰更是花样翻新,有的挂画儿,有的摆工艺品。我在农村的一个私人饭店里看到墙上挂满了玉米、辣椒和各种动物标本,有山鸡、松鼠,还有老鹰嘴里叼着一条眼镜蛇,栩栩如生,倒也别有情趣。我到一位作家的家里去做客,一走进客厅看见迎面墙上挂着一只足有半米长的巨形皮鞋,鞋的前面有一个向上翘起的钩子,鞋窝里放着瓷器和工艺品。这是按照14世纪塞尔维亚反抗土耳其人侵略的民族英雄卡拉骄耶维奇穿的鞋样式仿制的。

    人们的生活情趣很浓,想尽办法用各种各样的形式来点缀生活。一方面享受现代化的物质文明,一方面又想把大自然的美抱在怀里。孔雀、鸽子、松鼠等可以成群结队在大街上逛来逛去,汽车都要给它们让路,和人享受平等的权力。保护它们当然是为了人类自己,至少可以调剂人们的情绪。当你心情烦闷、郁郁寡欢的时候,那些野生的飞禽小兽飞到你的脚边,爬上你的膝头,你的心胸不知不觉会开朗起来。在贝尔格莱德大大小小的商店里和各种各样的家庭里,都养着很多鲜花,种类繁多,各家也都有自己所爱,多数不重复。鲜花是美的,它可以寄托和表达各种美好的感情。送朋友和献给烈士碑都用鲜花,我没有看见塑料做成的假花。好象美必须真,美而不真,不是真美。

    南斯拉夫人的衣服更是多种多样,可以说朴素而不雷同。在大街上很少看到有两个妇女是穿一样的衣服,就连他们脚上穿的鞋,手里提的包,也是一人一个样儿。服装店里的衣服全用衣裳架挂出来,任顾客挑选。你若是想买100件不同颜色、不同样式的服装很容易;若是想买10件同种颜色、同种样式的服装,就会难坏了商店的服务员,只好往别的商店打电话求援,能否给您凑足也很难说:“虎美在背,人美在内”。我曾和南斯拉夫朋友谈论过他们的服装和种种关于美化生活的话题,开始他们感到惊异,因为他们并没有留意这些现象。

    热爱中国历史和文学、极为崇拜李白的文艺批评家米路丁说过一段话,给我的印象很深。他说:“你们中国作家观察得真细,真是旁观者淸。我们认为设计房屋是一种创造,既然是创造,别人已经有的,你就应该避开,拿出你认为是最新的样式。人的个性五花八门,审美观不一样,智力也不等,他(她)们的服装怎么能千篇一律呢?”

    有一次我路过一家很大的皮鞋店,本不想进去,只扫了一眼它的橱窗,就不得不停下了脚步。在干净漂亮的大橱窗里摆着好象刚从森林里锯下来的半截桦木树身,那一双双样式新颖的高跟皮鞋,就摆在粗糙的树干上,那树皮上仿佛还挂着泥土,长着青苔。那时髦的皮鞋和土里土气的木头摆在一起。店里的布置就更新奇了,仅屋顶的设计就可以看出鞋店经理的创造风格。他没有糊塑料纸,没有刷油漆,没有画出任何图案和花纹,而是把粗细不等的树截成了一片片,不加任何修饰,镶嵌在屋顶。树木本身疏密不等的年轮,组成了一组组美妙的图案,有一种特殊的大自然的风韵和从原始森林里吹来的野味。

    你可以不赞成这种设计,但不能不钦佩这种创造精神。不是心安理得地享受生活的美,而是千方百计地为生活增添美。每个人的才能都可以施展,每个人性格中美好的部分都可以充分发挥,心里怎样想,嘴就怎样说,身体就应怎样去行动。美的生命是真诚的,而不必虚伪和矫饰。

    努力创造吧,创造物质美的同时,不要丢掉精神美,提高生活的艺术。让生命永远充满新的活力!

    死的艺术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