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说不:1分钟学会拒绝的艺术-不摘带刺的玫瑰——拒绝身边的谎言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世界著名作家、“俄罗斯的良心”、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索尔仁尼琴先生说:“不论是私人谈话,还是有许多人在场,都绝对不说这样的(假)话,自己不做,也不怂恿旁人,不鼓动,不宣传,不讲解,不炫耀。”是的,诚信是做人的根本。不论是对同事还是对朋友,我们都应该以诚为本。然而,是不是有人正在向你递送一些“带刺的玫瑰”呢?

    案例追踪

    其实,让很多人头疼的并不是朋友之间的欺骗,这样的事情发生了一次,相信没有人会再让它发生第二次。然而,倘若谎言出自你身边的亲人之口的话,你还能够做到大义灭亲吗?

    每个孩子都知道,在某些事情上做错之后就会遭受惩罚。因此,为了避免家长的责备,他们往往会用编造的谎言来遮盖自己的过失。而年幼的他们却意识不到,真正的罪行正是他们刚刚编织的谎话。即使这种谎言的目的只不过是,“如果说了谎,我就可以得到想要的”,它也是在为可怕的魔鬼铺路。

    董丽最近就因为自己的儿子说了谎话而发愁不已。

    她的儿子已经七岁了,眼看着到了上小学的年纪,可是调皮儿子的身上却仍旧看不出一丝一毫的上进气息。有一天,他在门外和朋友们一起踢足球,一不小心就把邻居间的那扇有图案的大玻璃窗给打碎了。巨大的响声立刻把董丽从屋子里面吸引了出来。

    出于一个母亲的本能,她先问儿子有没有受伤,其后才意识到儿子可能创下了大祸。

    “谁干的?”董丽一脸严肃地问。

    儿子的眼睛转了转,撅起嘴说:“反正不是我。”

    董丽看了看站在四周的小朋友们,他们一个个早已经吓得惊慌失措。于是,她起身安慰了几个孩子一下,便吩咐他们回家了。之后,董丽把儿子带到房间里面,以一种从没有过的神态,狡黠地说:“我的宝贝,我想我知道那是谁干的,可是那个人就是不说出来。”

    儿子显然没有那么容易上当。他竟然爬到了董丽的腿上,悄声说:“妈妈,我们谁都不说,邻居也就不会知道。而且,这也不是我干的啊!”

    董丽有点生气,她没有想到儿子会对自己的行为矢口否认。小小年纪就学会了撒谎,以后还怎么在学校里面树立起个人威信呢。董丽想到一个好方法。她说:“刚才,已经有人告诉我了,那扇玻璃就是你踢碎的。”

    “好吧,我承认错误!”儿子乖乖地说了一句。很显然,他并没有意识到董丽编造的谎话。

    后来,董丽花了很长时间去教育儿子。她告诉儿子:“不管我们做什么事情,都要勇于承认。我们苦心经营的一切,往往会因为一句谎话而毁于一旦。撒谎所换来的惩罚要比任何事情都要严重。”

    儿子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董丽微笑着说:“那么,妈妈告诉你一个秘密。其实妈妈刚才也撒谎了,根本没有人告诉我是你踢碎了玻璃,我用谎话骗出了你的真心话。”

    “那太不公平了。”儿子说,“妈妈,你也要接受惩罚。”

    董丽点了点头。她知道,以身作则比单纯的说教更能起到直接作用。这天晚上,母子二人一起去邻居家道了歉,并且接受了各自的小“惩罚”。

    见招拆招

    孩子有时难免会说谎,问题不在于如果他们说了谎该怎么办,而是在于说谎是否会成为一项使他们可以摆脱惩罚的工具。如果他们说谎的时候我们不管教,他们就会认为说谎没什么大不了的。每当想到这样的根源时,你就不能坐视不管,以致于让谎言的种子在孩子的心里生根发芽。

    教育孩子是如此,对待朋友的时候,亦当如是。

    拒绝窍门

    任何情况下,说谎都是不对的行为。人始终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群体里面的,因此在处理各种社会关系的时候,为了达到更好的效果,总是会不可避免的会说一些违心的话语,也就是我们说的“谎言”。

    对待恶意的谎言,我们肯定是持批判的态度;而善意的谎言初衷都是好的,是希望将伤害降低到最小,但是善意的谎言如果用的不适当的话也容易造成很严重的后果。

    说谎终究还是不对的,在生活中,我们应该讲求诚信,以诚待人才是立人做事的根本。

    那么,遇到有人对你撒谎的时候,应该怎么办?

    以身作则,树立诚信的典范。

    先不要去管别人会不会撒谎,我们每一个人最起码应该保证自己不会说谎话,做一个诚信的人,这是最应该时常提起的一句话。以身作则,用自身的正面形象去影响周边的人。不论什么时候,都要把实情告诉身边的人,只有这样,他们才会把实情告诉你。将心比心,才能从源头上杜绝谎言。

    保持冷静,表明的你的立场。

    当你发现有人说谎的时候,应该先保持冷静,避免自己大发脾气的现象出现。你可以委婉地告诉对方,其实自己已经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如果他现在能够以诚相对,那么你们之间就还有商量的余地,若是对方仍旧执迷不悟,你就应该坚定地表明自己的立场,告诉对方你需要的是诚信的朋友,而不是只会花言巧语骗取自己信任的人。

    承认错误,适当鼓励。

    既然对方已经承认了自己的错误,你就没有必要对其不理不睬了。适当地采取一些鼓励的措施,给予其赞许和表扬,可以增强其责任心,从而让对方体会到诚实的可贵以及你对诚实人品的赞许。

    同时,还应该注意到,不要以自身的标准去评价对方的得失,或许在其能力范围之内他已经做到最好了。过大的压力往往会掩埋住真相。并且,要给对方恰当的解释机会,不能仅仅因为一句看似不真实的话就否定一切可能性。

    每个人都有平等的机会,这是建立真诚互信平台的基础。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