狭隘的心让我们突破不了自身的局限。修行就是改变思维方式,改变活法,改变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角度。当你的思维改变了,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改变了,那你碰到的所有问题自然而然都能迎刃而解。
修行,就是不断修正我们的思想、行为,每天不断审查自己。如果谁让你产生纠结了,就说明你的心出现了问题,正是因为你内心当中有烦恼,才能激起这样的波动。如果我们的心像虚空,或者像大海当中的一艘空船一样,我想,任何人和事都没办法让我们的心产生波动。
修行存在于生活的每时每刻。当你在生活当中碰到问题的时候,如果能时刻保持一个清净、空灵的状态,就会发现一切烦恼都不会在我们心中留下痕迹。反过来讲,如果你的内心不清净、不空灵,带着很多很多自己所固有的某一种观点的时候,那你就是一个狭隘的个体。当你是一个个体,别的个体跟你不相融合的时候,相互之间就会产生抵触。当别的个体能够跟你融合,那感觉就像找到了知音,是不是这样的?我们经常讲到“缘”、“投机”、“气味相投”、“知己”,实际上从某个角度来讲,就是因为你有自己的角色、观点,有那种稳固的自我设定,所以你就会不断地在各种各样的人群中分别计较,然后把跟你相同频道的人视为知己,把跟不同频道的人,视为异类而排斥,甚至划清界限,敬而远之。
“慈悲的锻炼,本来就是由近及远,从小而大,从浅而深。要看自己的力量多大,再慢慢向外推广。”
——圣严法师
我们经常都会觉得与别人所以不合,都是别人的问题,总是不断把问题抛给别人,而不会反省自己。当我们不能反省自己的时候,结会越来越解不开。
男人是天,女人是地
我有一个朋友是设计师,他的设计做得很好,从身无分文,到现在有房、有车、有公司。但是他的妻子经常逼他:把你的房子给我,公司给我,钱财给我,什么都给我,逼他在纸条上面签字。他有一次喝醉酒后打了妻子后被警察抓去。最后他为了抚平这件事情,只能在他妻子所写的纸条上签字。现在他妻子动不动就拿这张纸来威胁他,所以他一想起来就很郁闷。他说如果不能忍受这些的话,就会变成跟十年前一样了:一无所有,睡阁楼,每天挤公交车,一天到晚就跟个穷小子一样,什么东西都要从头再来。所以他一肚子怨气,一肚子不平衡,觉得都是自己的妻子做了套子。
后来我跟他讲,在中国人的心目当中,男人是天。《易经》里面讲“乾坤”,“乾”就代表着天。天是什么呢?天包容万物,高高在上,天是地的依靠、地的仰望、地的敬仰,是这样的一个角色。我说女孩子有一点情绪、有一点想法跟你斤斤计较的时候,如果你也一样斤斤计较,那你就变成了一个女人。
如果你在家是个父亲,就要予子女以慈爱;是儿子,就要对父母尽孝道;是丈夫,就要呵护妻子。我经常讲,男人呵护女人是天经地义的,因为男人是乾,女人是坤。男人对女人要宠,女人对男人要敬。当你指使你的男人的时候,你就把地变成了天;而你是个男人,却不会宠爱你的伴侣,那你的地就会变成天。这是宇宙的规律,你没办法颠覆。
有这么一个故事,有一个人喜欢画画,画作却奇丑无比。他太太跟他一起去参加绘画交流会,虽然他画的实在很难看,但是每当他画好之后,太太都会把他的画当国宝一样小心翼翼地折叠起来,用布包好。难道他的太太这么多年来就不知他的画有多少价值吗?这是她对先生如此地敬仰,在她心目中,这就是世界上最好的画。作为太太,我们有没有这样去仰望我们的先生呢?
在家庭中,只有你把自己的角色做好了,学会奉献和包容,家庭的问题才能得到解决。当你不能这样去要求自己,而总是不断指责别人的时候,那你的地狱之门就打开了,只能每天都在痛苦中煎熬。既然道理是那么简单:只要你愿意为对方去付出,家庭必是美满的。
我对这个朋友说,一个女人,当她把爱给了你,当她愿意嫁给你,愿意为你生育后代的时候,实际上,她是把自己生命都给了你。这个时候,如果你再去跟她斤斤计较,那你就不是男人。这个男人讲他妻子怎么不好,见到他就吵,摔盘子,有时候还咬他的手指,甚至打电话威胁说要是不把钱给她,就把孩子从八楼扔下去。带他来的那个朋友跟我讲,他妻子也一肚子她丈夫的不是。两个人实际上都有问题,而且是同样的问题——都在找对方的原因,却不会自我反思。想想看,当我们不能自我反思的时候,这个世界就会变得很可怕。
我很喜欢一句话:“人责人,天翻地覆;人让人,天清月明。”同事之间关系不和谐,朋友交往中充满争执,家庭中得不到和谐沟通,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人责人”的问题。如果一个人在生活当中只会责备对方,那这种人永远不会得到幸福,永远不会感觉到天清月明的洒脱。
正则通,通则达
修行,就是在每天自我反思的过程当中去成长,在自我觉醒当中,不断地审查自己的心理。所以,修行就是“觉察”,管好自己的“起心动念”。
你每天碰到不同的外境起什么念,碰到不同的事情产生什么样的态度,面对不同的人有什么样的反应,这些都是需要我们时刻去修正的。所以菩萨的戒律就叫“举心动念皆是戒”。一念正就是菩提,一念邪就是魔鬼。当你时刻向正面去自我修正的时候,你的眼神、举止、所作所为都能得到大家的认可跟支持,自然而然,你身边的各种关系就会顺达通畅。
所以我们说“正则通,通则达”。正的东西肯定能通,通就是四通八达。这个世间所碰到的问题,是不是都跟这六个字有关系?比如你所奋斗的事业,能让多少人的受用,能得到多少人的认可和支持,那就有多少人成为你的客户,成为你的消费者,成为你潜在的财富来源;如果你的事业不断被别人否定,你的市场空间就会越来越小;如果你的事业跟国家、跟民族、跟社会可持续的发展是背道而驰的,那你可能就像闪电一样,一闪就消逝了。
我有时候想,如果哪一天我的德行没办法驾驭香海禅寺发展的深度和高度的时候,我就应该退出这个舞台,让更有能力的人来经营,他会做得更好。如果我不能时刻去提醒自己,不断挖掘自己潜在的创造性,我想,我未来的道路就会越走越窄。
违背了事物发展的规律,我们的道路就会越走越窄;而符合规律就会越走越开阔。所以,你的事业,不管现在别人理解多少、认可多少,你都要时刻自省:我的事业是不是跟我的至高的理念相吻合,是不是顺应了社会主流的价值理念,这才是最重要的。
如果想经营家庭,从因果律来说,家庭和谐、幸福、美满就是一种你前期努力的果报,那你就要思考要创造什么样的因才可以达成这个果。这个因是什么?爱、付出、包容、感恩、责任、尊重、友爱,对父母要孝顺,对子女要爱护,正确地引导,没有偏见的沟通等等。当家庭不幸的时候,反思是不是以前没有种下善因?没有善因,自然没有幸福的果实。
我们经常抱怨,付出那么多,承担了那么多责任,就是得不到相应的尊重和回报。可能你种下十个因,但只要一个没有种好,果还是得不到的。这就像种下一粒种子,需要有水、阳光、空气和土壤四个基本条件,种子才能发芽,才能茁壮成长,才能长成参天大树。所以任何事物的存在一定要具备相匹配的缘分,只有缘分具足,才能成就相应的果报。如果我们违背了规律,再怎么努力都是瞎忙活,只会适得其反。
所以在我们和人相处的时候,在我们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当中,要努力去寻找背后的理则,那就是一切事物的存在都有其存在的因缘。当我们能够理正确认识因缘的法则,把握住事物是如何依赖种种因缘而产生的,那么你就会发现,很多问题解就不再是问题了。
朝阳产业
朝阳产业可以一直向上成长,而夕阳产业,就表示它已经走向没落。什么是朝阳产业?如果我们的企业文化,其发展的理念能够解决切实的民生问题,那它就是朝阳产业。
有一次我在南京跟富腾集团的老总聊天,他现在在做一个农业项目。这位老总提出一个理念,他说中国的农业要规模化,不应该只是单纯地圈一块地,所谓养猪就同时用猪粪作化肥,然后加工农作物,好像是很了不起的生态农业。其实这种是小家子气的做法,只是一地一县的格局。这位老总说,中国的农业应该有一种全方位的思维,就是说,哪一块地,哪一个区域,哪一种气候,哪一种土壤,适合种什么东西,那么这块区域就种这最高效的作物。于是这位老总用科学方法测试土壤,然后用整套技术进行成区域管理。他们在鲁西圈下几十万亩地,专门种几样东西。他们养牛,都是母牛,用人工受精生育小牛。本来一年生一胎,这样就可以一年生两胎了,通过这种方式去大量繁殖。一般农产品企业上市很难,而他们奋斗两年时间就上市了。这才是真正生态的农业,有科学数据在监控,效益比一般的经营超出很多。这就是“群体经济”,目前在我们中国还很少见,而国外就很普遍了。
再比如,麦当劳的薯条是美国北部一个地区种植和加工的,基本不用人工,从播种、施肥、收获、加工,全部是机器自动化作业。收获回来在工厂卸下,自动进入流水线,自动清洗和切条,最后薯条就出来了。所以美国的土豆即便漂洋过海拿到中国来卖,也不会比中国本土的土豆贵。这就是用科学去搭建组合最佳的生产关系,在这种缘分关系中,效率和收益会成几何倍数增长。我们中国的农民单门独户,能得到这样的经营效果吗?
实际上,生活当中碰到的所有问题,就是思维的问题。比如我们在寺院里面吃饭,一般人认为没有肉吃,又要毕恭毕敬地坐在那里,不能翘二郎腿,又不能讲话,就觉得这个饭吃得很难受,对不对?但也有很多人很喜欢这里,尤其是每餐饭前唱供感恩,会有一种欢喜的心,这顿饭就会与众不同。所以有些企业团队在我们五观堂吃过饭后,要把我们的供养词带回去,让他们公司的人打好饭之后,先念供养,然后再吃饭。我说,这样做也不对,你不能把你的工厂变成一个寺院。但我说你们可以念《日诵警策文》,也可以把你们工厂的宗旨、使命,一起拿来让大家念,让大家学会感恩,感恩国家、感恩农民、感恩厨房的阿姨、感恩客户。怀着感恩的心去吃这顿饭,这是一种不一般的思维方式。
我是谁,我在哪里
很多老板来到寺院说要住单间,不能跟别人住在一起,要有什么样的床上设备,还要什么什么,提出很多要求。这几年我也经常到外面出差,也很不习惯跟别人住在一起。我早上有时候两点起床,有时候五点钟起床,基本上是困了就睡,半夜醒了就爬起来,看看书或干点什么。所以跟别人在一起的时候,就很在乎别人的起居习惯。以前开会的时候,我两点钟起来,人家还在睡觉,我就跑到厕所里面去,拿一本书躲在里面看书。最后他醒过来就很奇怪,说师父你躲在厕所里干什么?我说怕吵醒你,所以在里面看看书。这里,就有一种对自我的约束。
有一次我们做拓展训练,一个大房间,三十几个人住。像军营一样,时间一到,哨子一吹,所有的人去刷牙洗脸,哨子再一吹就一起去吃饭,然后晚上到十点钟,所有的人都要同时熄灯。我躺在那里就发现,整个房间真的很好玩,一个个打呼噜、磨牙齿,反正各种声音此起彼伏,什么都有。那个时候我就告诉自己,无论听到什么声音,左耳听过来右耳放走,右耳听过来左耳放走,把自己沉淀下来,实在困了那就自然入睡。当我这样去调整自己,抵触的心就消失了,甚至觉得挺好玩的。这就是修行。当碰到任何问题,首先反观自己面对这件事的心态,然后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那一定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禅修就是静下来不断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改变我们解读事物的角度和方法,在生活中随时随地都处于觉醒的状态。
到外面去学习的时候,我会告诉自己,在那个时候我就是一个学生;到市政府去的时候,我就跟自己讲,我是被别人管的;当我站在讲台的时候,我就告诉自己,要用我所学到的有用的东西去帮助别人。时刻都要知道“我是谁”,我在哪里,我往哪里去?能够这样反思,你就会知道自己的角色定位、自己的位置、自己的状态、自己的未来;也就能有一个清楚的自我评价、自我认识而不会迷失掉自己。真的,这点很难。我们动不动就会迷失掉,动不动就不知道我是谁,这就是我们人最大的问题。
要让自己浮躁的心沉淀下来,时刻知道自己的位置。我在开车,就认识到这个时候自己是一个车夫,要把车开好;不管后面坐多少人,坐得是什么人,也不管自己接下来要去做什么别的事情,在这个当下就要当好车夫。
所以在人生的道路上,当你时刻觉醒自己角色的时候,你就会发现,你随时随地都能处于一个喜乐的状态。早上起来,哇,发现自己还活着,会觉得这是一种恩赐。
我告诉大家一个观想的方法:晚上睡觉的时候,要告诉自己,今天已经结束了,睡觉就好比死掉了。第二天醒来发现,哇,我还活着!那你就会感恩今天的每一件事情:我有饭吃,有工资拿,有房子住,不缺衣少穿。你就会发现这一天活着,是最快乐的。在喜乐的状态中,打开窗户会看到阳光,对着一棵树,看着它的绿色,看着它开出来的花朵,都会感觉到特别地美。你见到每一个人都会大声招呼:“早上好!”你会发现人活着是最有意义的事情。
当你晚上睡觉时,如果想着自己已经死掉了,那还有多少恩仇能让你夜不成眠?早上起来发现自己还活着的时候,每一个来到你身边的人都会让你快乐。洗脸的时候,水滴到你的手上,扑到你的脸上,真的很舒服;刷牙的时候,发现牙膏也很清香。每天都会感受到活着的意义,每天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并享受其中的那份快乐。不要总是想着别人来为我们服务,那样我们就成了这个社会的累赘。
雨因欣赏大地,而润泽人间
喜乐是在什么样一个状态里面产生的?就是你有一颗丰足的心,对事物有一颗欣赏的心,对每一个人有一颗友爱的心,对别人的缺点有一颗包容和理解的心。当我们的心打开了,当我们能欣赏别人的优点,当我们面对每一个事物,内心都能产生欣喜和感激时,那我们活着,真的,每天、每时、每刻都在天堂里。
上帝打造的天堂,很多人梦寐以求,实际上我们可以把自己现在生活的世界改造成天堂。天堂不是死后的世界,你的心随时随地都能充满欢喜,带着包容的胸怀和坦诚的态度去解读你的人生和周围的世界,那你就生活在天堂中。而当我们指责对方,对方也在指责我们,那个时候世界就是地狱。所以,天堂的喜悦是什么,就是包容、尊重、理解、友爱和欣赏的心。
以前我碰到一些基督徒,我都会跟他们做一个简单的沟通。我说,作为一个基督徒,要把自己变成神,要与神同在,让神性在自己身上体现出来。实际上,佛教的思想也是一样的,佛教要我们每个人都成佛。佛是什么?佛是清净、觉醒、智慧、圆满的象征。如果我们的行为和举止能达到这种境界的时候,那生活中所碰到的一切问题都能迎刃而解;如果达不到这种境界,自己就会不断地制造矛盾、仇恨和贪婪,这个世界任何的事物,你都看不到其中蕴含的美。
当你欣赏一个人,你就会发现他的优点,就能够理解对方。就像谈恋爱,热恋的时候对方所有的东西都是好的;但到了关系破裂的时候,就觉得对方一无是处。在我们生活中,这样的人比比皆是。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那种心境到现在就没办法调和了呢?就是因为你只盯着对方的缺点,失去了原有的那颗欣赏的心。
生活就是这样,如果能知足感恩,每天都会很开心。即使你现在没有房子住,没有工作,没有人关心,没有朋友,你还可以这样思考:我还活着,我的四肢健全,我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赚钱。甚至你在自己身上还可以找到别人都没有的东西,开始欣赏自己,尊敬自己。所以看待问题的观念和思维角度不同,就会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佛教讲,一心中就包含六道:天道、人道、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一念愚痴就是畜生,一念贪婪就是饿鬼,一念憎恨就是地狱,而一念嗔恨就是阿修罗,一念和善就是人道,一念清净就是天道——就是这么奇妙。我们生活不如意,碰到问题不能面对,实际上就是需要修正自己的时候。
禅修就是把我们的心调节过来,碰到每一个问题,你都能以正向的态度去思考,自然负面情绪就会消除。当我们深处严冬,心中就要存留春天的希望,想像春光明媚,春暖花开,生机盎然……
很多人都会抱怨,最近很不顺,或者家里人出了车祸,或者财产被银行冻结,又或者厂里的工人又罢工,连订单都被客户取消了……你会觉得这是上天对我不公,社会对我不公平。抱怨有什么用呢,在这个时候,你一定要鼓足勇气去面对。
奥巴马的政治顾问跟他说,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都是在美国社会最困难的时期产生的。他们勇于面对,用智慧去克服,于是书就了一段伟大的人生。他说:你现在也碰到了这样的机遇,如果在任期内把当前美国所面临的这些困境处理好,你也可以成为美国历史上最优秀的总统。想想看,有了这样一种思想,他的心中会产生什么样的理念,会产生多么强大的勇气和力量!
在生活中碰到困难,如果泄气、逃避,那这个问题就会永远拦在你面前。而且你越逃避,它就越强大,越让你无法面对。而你面对并解决它,它在你面前就会消失。我经常讲,人生中种种经历,许多事情我们现在一点感觉都没有了,却有一些事情能让我们今天回想起来仍旧栩栩如生、刻骨铭心。也许是曾经让你纠结痛苦的;或者是让你最快乐的事情;然而曾经在某个困难面前苦苦思索,努力并尝试种种解决办法,最后终于迎刃而解,这种事情最让你印象深刻。
我有时候想,如果有人给我十几个亿,放在我的桌面上,告诉我说拿着这些钱把香海禅寺建起来吧。我想如果是这样便宜的事情,我一点成就感也没有。因为没有一个努力奋斗的过程,钱虽然容易得到,但是人性没法成长。如果每一分钱都不容易得到,一到年底你就如热锅上的蚂蚁。工头一天到晚催你要钱,甚至威胁要把你的庙封掉,要把你告到法院去,要到建设部去举报你,要把工人拉到你这里来吃饭,让你年不好过。那么在这种困境中挣扎出来,人生的体验才是最富足的,因为你必须以自己的智慧去战胜困难,去提升自己。
对于我个人来讲,没钱没有什么问题,我不会没饭吃,不会没地方住。为什么我要建一个不属于我个人的东西,我为什么要去做这些很吃力的事情?这个寺院欠别人钱,为什么我要被拉进去呢?因为你要有责任心,你必须去承担这一切。
当你用心去做事,在这个过程中,你就会得到快乐。就像寺院栽植树木,我自己开车四五个小时跑到苗圃去选树。问明那些树适不适合生长在寺院的环境,然后讨价还价,最后把它们运回来,挖坑种下去,坚持浇水,最后它们成活了——在这个过程里面不知道有多少喜悦。有两棵特别珍贵的树,种下去后,要灌盐水,护理的价格还超过买树的钱。终于它们存活了,长得很好,我真的很开心;有的树没有保住,最后死掉了,那几天我一天到晚在看着它们,心也像死掉一样。我建设这个寺院,用心去呵护每一个细节,所以我的心对这里的一砖一瓦,都怀有深刻的感情。
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心灵
我时刻告诉自己,寺院一切建设的成果,归功于社会大众,不能说因为是我牵头在做,就属于我个人,我从来没有这样去想。也正因为这样,我每晚都睡得很好。也经常听闻哪些包工头又做了对不起寺院的事情,有哪些不好的行为,有时候我也会跟他们吵架,吵完架以后回到房间一想,这是大家的,还是睡好我的觉吧。
在这个世间,你们要明白,不论你们现在拥有多少房子,银行里面存多少钱,现在拿多高的工资,长得再漂亮,告诉你们,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一个过程,在你面临死亡的时候什么都带不走。你现在的名望地位高吗,会超过秦始皇吗?会超过唐玄宗吗?会超过朱元璋?超不了的。你来到这个世间,默默无闻地来;你离开这个世间,默默无闻地走。可能会有一些人记挂着你离开了这个世界,不过随着时光,任何记忆都会淡化,最后消失。你现在跟别人闹矛盾,某某人欠你钱,某某人昨天讲了你几句不好听的话,某某人怎么给你脸色,你想想看,何必让自己的心境为这些鸡毛蒜皮的事而纠结呢?自己饭吃不香,睡不好觉,何苦呢。真的,退一步海阔天空,换一种思维,这个世界完全变了样。这取决于什么?取决于我们的观念和心境。
我们生活当中经常会面对一种鸡肋的状况,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这时我会这样思考,以让我从困境中解脱出来,就是想想要解决这个问题有几种方案;每一种方案会产生什么结局,每一种结局利和弊怎么去取舍——要这样深入去思考抉择,你才会知道你应该要做什么。你不要只是盯住眼前单方面的利或害,因为这个世间任何东西都是阴阳两面,好坏掺杂在一起的。
以前有信众到我们寺院里来烧香,过来的时候车跟人家摩托车碰撞了。摩托车是从对面拐进来的,而且对方站起来就骂他。这位弟子心境比较平和,然后就问骑摩托车的那个人该怎么解决。他很平静,明明知道对方有问题,还完全去接纳对方,所以纠纷解决起来就很顺畅。
是啊,其实我们有很多理由可以让自己心平气和:比如发生这次车祸,我可以警醒自己生活充满了无常;当人家无理地骂我,我的心该如何安住而不受影响;我开车,我的生活应该比他好,何必跟他斤斤计较;平常天灾人祸的时候,我要给灾民捐款,现在就当拿一点钱捐给他好了;我跟这个人从不认识,也许正是因为这次车祸让我们相识了。如果能这样思考,心里就一片晴朗。
实际上,生活当中的问题,就是因为我们的思考出了问题,我们思考的角度、方式,让自己陷入到某一个局限里面走不出来。一个正方体的物品,它都有前后、左右、上下;从每一个角度去看,发现的都不一样。为什么我们碰到问题?因为思维总是单独从一个面出发,而不能从前后、左右、上下全方位去思考。单方面地思考问题,就会出偏差。
我们要善于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从这件事情发生其背后的因缘关系去思考;我们思考问题的方向,小可小到个人的人情冷暖,大可大到社会的价值观和国家利益的立场。能这样把握,我们的思想就会飞跃,我们的心智就会真正成熟。
我们读历史,怎么解读那些历史公案,像秦桧为什么会把岳飞害死?其实秦桧害岳飞有其不得已的一面,当然一般人很难理解。你要从当时的政治状况去考虑,因为岳飞总想把被金人俘虏的徽宗、钦宗二帝接回来,那赵构就没位置坐了。从秦桧的位置来讲,皇帝有什么吩咐他肯定要去执行的。我们到岳飞庙,看到秦桧被人弄个跪像在那里受人唾弃,其实有点冤枉。当然了,他也有他的可恨之处,但你仔细从历史事实的角度去分析,会发现有些历史定论也不完全公正。真的,现实是复杂的,我们的思维不能总是局限在一个框子里面。
生活当中就是这样,你从这面看,发现它很有问题,如果从另一面看,可能就会发现它的好处。所以要培养你的智慧,一定要摆脱局限,让自己站得更高。男人和女人,老人和少年,漂亮和丑陋,墙壁和地板,你如果站在屋顶上看,这些在你面前好像都没有什么区别;在飞机上看,这个城市一大片都是房子,有很多树木,大地和海洋都很开阔,你就发现,原来纠结你的问题,那些郁闷的生活环境,让人坐立不安的办公室等等,都变成了地上微不足道的一个点。这也是一个有意思的心理体验,所以古人好登高望远,以培养心胸的洒脱。
我经常推荐大家去看太空的景象。我们地球,就像飘浮在宇宙中的一粒尘埃;如果你的视野更广阔,连银河系也只是更大星系群中的组成一分子而已。在无限的星空当中,有各种各样的星系。所以《华严经》里面讲“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站在外太空看我们的地球就是一粒尘埃;在我们的地球上,那些尘埃,要是把它放大到地球那么大,里面也有无量的世界,也许有无量的我们理解不了的生命存在着。
《阿弥陀经》讲,从我们这里到阿弥陀佛的净土世界要经过十万亿佛土。十万亿佛土,我们感觉是多么远的地理距离,但说不定从这里跨一步就到阿弥陀佛的世界了。也可能在一粒灰尘里面无量个世界中,里面就有阿弥陀佛的国土。佛教的世界观就是这么奇妙。
当我们从更大的格局去看待自己,你就发现人活着真的很简单、很渺小。你把这个角度,把这种状态稍微换一下再去思考,真的,生命中的喜怒哀乐,只是一个更宏大空间里面的一小段过程而已。快乐也罢,痛苦也罢,富可敌国,还是默默无闻的扫地工,都只是一个过程而已。
用这样的一种思维去重新反省自己的生命吧。
2010/12/4讲于香海禅寺第三十九期《感恩禅》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