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什么都能够舍得,就得到一切
舍得舍得,大舍大得,懂得放弃的人才会真正拥有自己想要的一切。
历史上永州人都特别善于游泳。有一天,河水突然暴涨,有几个永州人正乘坐一条小船上。结果刚到江中心,船就漏水了。船上的人就只好跳到水里往岸上游。其中最会游泳的一个人也使出了全身的力气,但还是没有平常游得快。他的同伴很疑惑,于是问他为什么今天这么吃力?那个人回答说:“我腰里缠着太多的钱,现在重得不行,所以今天特别吃力。”于是同伴劝他快把钱扔掉,但是这个人说什么也不肯。
过了一会儿,这个人更加没有力气了。那些已经到了岸上的同伴又大声劝说他扔掉钱,他摇了摇头,最后沉入水中淹死了。
为了达到目标,就必须扔掉很多累赘。这些累赘很多时候都会影响目标的实现,因此必须扔掉。舍不得自然得不到。
人要舍掉生活的惰性。生活一旦形成惰性,做什么事情都很难有激情。即使下定决心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往往一遇到困难就想退回到原来的生活状态之中。这就是如果想毁掉一个人就只需要让他安逸起来的原因。
人还应该舍掉目标以外的东西。因为人的时间和精力都很有限,只有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事业上,才能够确保取得最大的成功。每一个人定然有很多目标,但最后必须确定一个目标,然后努力将这个目标实现。但许多人常常会有一些不切合实际的想法,总想着为了逃避风险,便多确定几个目标,这样即使一个目标无法实现,另外一个目标也有可能实现。殊不知这种想法是最致命的,多个目标自然分散精力,一个目标无法实现,很容易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导致一片都无法实现。人在面临多个目标时往往不会全力以赴,而是以为这个不行,下个可以补充,以这样的心态,又怎么能实现目标呢?
最后,人应该舍掉的是以成功者自居的心态。也就是说人要有一种归零心态。不管以前怎么样成功,既然选择了从事新的事业,那么以前的成功都要一概抹掉,一切从零开始,一切从头再来。很久以前成功的经验并不符合今天的实际,但人们往往容易抱残守缺,容易相信自己曾经亲身经历过的一切,于是不相信理性的判断,不相信别人的劝说,一意孤行坚持按照原来的办法来做,其结果可想而知。《吕氏春秋》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个人路过江边,看见一个汉子正牵着一个婴儿,想要把他投进江里去,婴儿吓得哇哇乱哭乱叫。这人走上前去问那汉子:“你怎么把婴儿往江里投呢?”那汉子说:“怕什么?他的爸爸很会游水。”他的爸爸会游泳,他的儿子难道生来也会游泳吗?很多创业者有其父善游的心态,认为自己曾经成功过,现在成功也是不难的事情。殊不知这是自欺欺人。
得失心太重的人往往放不开手脚,不能做到忘我。一个演员在演戏的时候应该很投入,而绝对不应分心。那些不投入的人,往往会有太多的顾虑,这样是没有办法演好戏的。
再苦也要笑一笑:
人在得失心重的时候不妨问一下自己,得到了又怎么样?失去了又怎么样?如果回答了这两个问题,心态自然会平和起来。
★如果有太重的得失心,就会很难过
有这样两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是法国有一家报纸曾经刊登过一个智力问答:如果卢浮宫发生火灾,此时,你只能拿出去一幅名画,你会选择哪一幅?很多人回答说当然要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可是这幅“永恒的微笑”在最里面的展馆。最后一位社会学家做出了最正确的答案:拿离出口最近的一件。理由很简单,因为这样最容易实现。
第二个故事是有一架飞机坐着三个人,其中一个是物理学家,一个是总统,还有一个是哲学家。突然之间,飞机发生了故障,必须让其中的一个人跳伞以减轻飞机的负重,请问在这个时候你会选择哪一个?结果是众说纷纭。答案是选择体重最重的一个。理由也很简单,这样可以保证飞机最小负重,保证安全。
一个人的得失心不要太重了,太重了会影响自己的成长。人生没有失败,也很少会有后悔,唯一后悔的是自己用了太多时间和精力去计较得失了。
30年前,有一个年轻人想要离开故乡,去创造自己的前途。根据乡里的规矩,他动身的第一站应该去拜访本族的族长,以便求得指点。当这个年轻人去见族长时,族长正在练字。当族长听说他想离开故乡去外地闯荡闯荡,想了想,就立即挥毫写了三个字:不要怕。然后望着年轻人说:“其实人这一生的秘诀没有什么,只有六个字,今天我可以先告诉你三个,我想这三个字已经够你半生受用了。”
30年过去了,当初离家的那个年轻人已经到了中年,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也有了许多伤心事。此时他特意回到了家乡,去见那个族长。很快他来到了族长家,不过不幸的是,族长在几年前就已经去世了。然而族长的家人却取出一个封信给这个人,对他说这是族长留给他的东西。这个时候,还乡的游子才想起来30年前他还有一半的人生秘诀没有听到,打开信一看,里面赫然又是三个大字:不要悔。
不要怕,不要悔,这是对人生比较深刻的体会。人生没有失败,所以不要去害怕什么。别人能做到的,自己同样能够做到;别人做不到的,自己为什么不能做到。有了这种感悟,就不要再担心以后会发生什么。人生是没有失败的,人最终都会取得成功。
后悔是一种耗费精神的情绪,后悔是比损失更大的损失,比错误更大的错误。所以不要后悔,不论曾经是否伤害了别人,或者是否做错了事情,都要告诫自己不要后悔。伤害过别人,想一个办法给别人以补偿;做错了事情,以后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这样才能进步。在将来的日子里才能够获得非比寻常的成就。
再苦也要笑一笑:
这个世界虽不是完美的,可它还是很美好的,虽然它有时会不公平,付出得不到回报,但是它也是公平的,我们不付出就想要有回报是不可能的。只要我们付出了真心,就有可能得到回报,幸福只属于真诚善良的人,这个世界要求我们的不多,而我们对它的索求远远超出了它的负荷,拿出我们的真心,来创造我们自己的美丽世界,这个世界里有快乐也有悲伤,只要我们坦然面对,我们依然会活的很开心。
★如果有太多的舍不得,就会很痛苦
台湾作家吴淡如说过:“好像要到某种年纪,在拥有某些东西之后,你才能够悟到,你建构的人生像一栋华美的大厦,但只有硬体,里面水管失修,配备不足,墙壁剥落,又很难找出原因来整修,除非你把整栋房子拆掉。你又舍不得拆掉。那是一生的心血,拆掉了,所有的人会不知道你是谁,你也很可能会不知道自己是谁。”
仔细咀嚼这段话,就会发现,我们不就是因为“舍不得”吗?
很多时候,我们舍不得放弃一个放弃了之后并不会失去什么的工作,舍不得放下已经很远很远的种种往事,舍不得放弃对权力与金钱的追求……于是,我们只能用生命作为代价,透支着健康与年华。不是吗?现代人都精于算计投资回报率,但谁能算得出,在得到一些自己认为珍贵的东西时,有多少和生命休戚相关的美丽像沙子一样在指掌间溜走?而我们却很少去思忖:掌中所握的生命的沙子的数量是有限的,一旦失去,便再也捞不回来。
佛家说“要眠即眠,要坐即坐”,是多么自在的快乐之道啊,倘使你总是“吃饭时不肯吃饭,百种需索,睡眠时不肯睡眠,千般计较”,这样放不下,我们又怎能快乐呢?
舍,就是得;不舍,哪有得。放下,便得自在。放下功名利禄,放下恩怨情仇,放下一切要放下的东西。
曾经看过一幅漫画,一只瘦狐狸从篱笆上的小洞钻进了葡萄园。它大吃了三天,吃光了葡萄园里的葡萄,身体也变得臃肿不堪,已经无法从来时的小洞钻出去。聪明的狐狸饿了三天,才从小洞突围而出。
列夫·托尔斯泰在小说《一个人需要多少土地》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对土地贪得无厌的帕霍姆,最终在用脚丈量土地的贪婪中吐血而死。他的仆人发现,“帕霍姆最后需要的土地只有从头到脚六英尺那么一小块。”
攀登雪山的运动员都遵循这样的原则:在攀登过程中,需要不断地扔掉自己在登山前认真准备的装备,直到扔无可扔,于险要处,教练还会告诉运动员,连呼吸都要控制,稍微粗重的呼吸都可能引发一场雪崩。世上的许多事物,不论费多大的心机,花多大的力气,即使能够拥有,也只是暂时的。
懂得生命和世事的无常,便会舍得;能够舍得,才不会被物欲所驱使,才能够看得清生命的本质,抛得开功名利禄,找到生命快乐的源泉。
放下,是美好生活的必须。放下心中的仇恨,放下人与人之间的摩擦,放下对功名利禄的刻意追求,才能给生命留一片绿荫,给心灵种一棵忘忧草。
冤冤相报何时了。当一个人的心被仇恨充盈,那么,快乐已离他远去。且不说,仇恨会像气球一样,越吹越大,挡住了人生的成功之路;即便是大仇得报,也必定是两败俱伤,身心疲惫。送人玫瑰,手有余香。当我们抓起泥巴扔向对方时,首先弄脏的却是自己的手。
只有放下琐事的烦扰,才能常常保持心灵的快乐。不必把人与人之间的琐事当成是非,更不必把别人无心伤到自己的话,堆积成心里的毒瘤。
人生的所谓得与失,在很多时候并没有什么实际的意义。而失意的坏心情,却可以使人丧失对整个生活的感受和看法。这种因心情引起的得与失,比起物质上的得与失,更加致命。
人生在世,我们常常付不起的,正是生活中某类事件对我们心态所形成的那种漫长主宰、改变甚至毁灭。豁达、乐观的心态,才是最昂贵、最重要的。
一个人的快乐,不在于他得到的多,而在于他计较得少。多是负担,是另一种失去;少非不足,是另一种有余。舍弃不一定是失去,而是另一种更宽广的拥有。
再苦也要笑一笑:
舍得是春风、放下是秋雨。有了春风秋雨的浇灌,我们的心灵就能长出参天大树,就能够不被外在的一切所迷惑、迷乱、迷失,就能坚守生命中最宝贵的尊严、操守、信仰,就能够拥有宁静、闲适而又幸福的人生。
★如果鱼与熊掌不兼得,舍鱼取熊掌
在物欲横流、灯红酒绿的今天,摆在每个人面前的诱惑实在是太多了。有时太贪婪,反而毁了已有的大好前程;有时明明知道是别人布好的陷阱,却因为经不起诱惑而陷入其中。其实,如果我们能保持清醒的头脑,能放弃眼前的私利,一定会认清潜在的危险。如果抓住想要的东西不放,就会给自己带来无尽的痛苦,甚至走向死亡。所以,在现实生活中,需要有一种放弃的清醒。
从前,有一个人得到了一张藏宝图,上面标明了寻宝的路线。看到藏宝图,他马上心动了,立即准备好了一切出行要用的东西,并还特意拿了四五个大袋子,打算用它们来装宝物。一切准备就绪后,他就上路了。在路上,他斩断了荆棘,趟过了大河,冲过了沼泽地。最后,终于找到了第一个宝藏,宝藏里堆满了发光闪闪的金子。他急忙掏出一个袋子,把所有的金币装了进去。离开这个宝藏时,他看到了宝藏的门上有一行字:“知足常乐,适可而止。”
他笑了笑,心想,谁愿意丢下这闪光的金子呢?如果有人丢下了,那这个人肯定是个傻子。于是,他没留下一块金子,而是扛着装有金子的袋子往第二个藏金子的地方走去。又是一堆金子出现在了他的眼前。他高兴极了,甚至有些兴奋,像上次一样,他把所有的金子又放进了一个袋子。当他出来时,他又看见了门上写着一行字:“放弃了下一个屋子中的宝物,你会得到更宝贵的东西。”
他没有理会门上的忠告,继续往第三个宝藏走去。第三个宝藏里面堆满了钻石。他发红的眼睛中泛着亮光,贪婪的双手抓起钻石,就往袋子里放。突然他发现,在钻石的下面有一扇小门。他心想,这下面一定有更多更好的东西。于是,他毫不迟疑地打开门,跳了下去。谁知,等着他的不是金银财宝,而是一片流沙。他在流沙中不停地挣扎着,可是越挣扎陷得越深,最终他与所有的金子和钻石一起埋在了流沙下面。
有些人,为了得到某些的东西,不惜费尽心机去争取,有时甚至会不择手段。可是在他追逐的过程中,可能会失去许多无法计算的东西,得到的东西远不能弥补他所付出的沉重代价。这一点,也许直到最后才会被他发现。
如果这个寻宝的人能在看了第一个忠告后就停手的话,如果在跳下去之前想一想的话,那他就会平安地返回,成为一个真正的富翁。所以说放弃,从某种意义上讲,是给自己一个生存的空间,是给自己一条成功的路。
真正的强者,应该学会放弃,放弃了才可能重新再来,才有机会获得成功。这样的放弃是要开始新的进取,是要有所获得。如果能拿得起却放不下,那么就无法令自己生活得更好,甚至丧失生命。荒漠中行进的人最明白这一点,如果不扔掉过重的行囊,就不能减轻负担,就无法保存体力,就无法走出困境。所以要求生,就应该做到该扔的就扔,那种生存都不能保证的坚持是没有意义的。
有两个渔夫在海底找到了两大袋金条,在返航的途中,他们的船遭到了台风的袭击,被海浪打翻了。没有办法,他们只好一人拖着一袋金条往岸上游。其中一个渔夫为了保存自己的体力,他放弃了属于他的那袋金条。没有袋子的累赘,他马上感到轻松多了。被放手的那袋金条,也渐渐地沉入了海底。另一个渔夫看见后,忙潜到水里,费了好大的劲,才把那袋金条拽起来。他拖着两个沉重的袋子吃力地游着。终于,他耗尽了自己的体力,随着他的金条沉到了海底。最后放弃金条的渔夫,安全地游上了岸,回到了家。当他看到妻子和儿子时,他觉得自己的选择是对的。在失去一袋有价的财富的同时,他赚回了一笔无价的财富——亲情。
人的一生,需要我们放弃的东西太多了。俗话说,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如果不是我们应该拥有的,我们就要学会放弃。有所得就必然有所失,只有学会了放弃,才能拥有更多,才活得充实。
喜欢一样东西,不一定要得到它。有时候为了强求一样东西而令自己的身心疲惫不堪,是很不划算的。如果我们付出后,到头来却发现我们失去的东西比得到的更珍贵时,我们一定会懊恼不已。所以当我们喜欢一样东西时,如果条件不允许,就不要太执著,放弃它,是我们最明智的选择。
从前有个猎人,为了抓住猴子,他就在一个瘦口瓶子里放了猴子爱吃的花生米,然后把这个瓶子放到了猴子经常活动的地方。后来,猴子发现了瓶子里的花生米,便伸手去拿。结果抓了花生米,握成拳头的手却抽不出来了,但猴子又不愿意空手出来。正在这时,猎人出现了。猴子吓得就跑,但套在手上的瓶子影响了猴子的速度。结果被猎人抓住了。其实猴子只要松手,就可以放下瓶子,但它的贪性却让它不肯放手。结果为了一把花生米,而被猎人抓住。
很多人往往都会与猴子犯同样的错误,由于太看重眼前的利益,在该放弃的时候却不能放弃,结果铸成了大错,悔恨终生。人的一生也是如此,有的人一生忙碌,什么都想要,可到头来却什么都没有得到。
做人有时候要学着放弃。放弃不是退缩,也不意味着失败。其实,放弃是另一种形式的选择,白云放弃蓝天,化作雨水洒落大地是为了哺育生灵;落叶放弃大树,融入泥土是为了滋养万物。
再苦也要笑一笑:
放弃是为了获得,放弃城市,是为了获得宁静;放弃黄昏,是为了获得黎明;放弃小利,是为了获得一身正气。
★如果纠缠住后悔不放,则愚蠢至极
令人后悔的事情,在生活中经常出现。许多事情做了后悔,不做也后悔;许多人遇到了要后悔,错过了更后悔;许多话说出来后悔,说不出来也后悔……人的遗憾与后悔情绪仿佛是与生俱来的,正像苦难伴随生命的始终一样,遗憾与悔恨也与生命同在。
从昨天的风雨里走过来,身上难免沾染一些尘土和霉气,心中多少留下一些酸楚的记忆,这是不能完全被抹掉的。
人生一世,花开一季,谁都想让此生了无遗憾,谁都想让自己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永远正确,从而达到自己预期的目的。
可这只能是一种美好的幻想。
人不可能不做错事,不可能不走弯路。做了错事、走了弯路之后,有后悔情绪是很正常的,这是一种自我反省,是自我解剖的前奏曲,正因为有了这种“积极的后悔”,我们才会在以后的人生之路上走得更好、更稳。
但是,如果你纠缠住后悔不放或羞愧万分、一蹶不振,或自惭形秽、自暴自弃,那么我们的这种做法就真正是蠢人之举了。
美国一位教师曾用一很形象的事例来教育学生摆脱徒然无益的悔恨,在课堂上她将一只装满牛奶的瓶子朝地上猛摔下去,瓶子破碎了,牛奶流了满地。她告诉学生:“你们可能对这瓶牛奶感到惋惜,可是这种惋惜已经无法使这瓶牛奶恢复原样了。因此,在你们今后的生活中发生了无可挽回的事时,请记住这摔破了的牛奶瓶。”这位教师道出了一个生活哲理:如果明知错误已经形成,而且无可挽回,却偏要去挽回,这样做是徒劳无益的。
古希腊诗人荷马曾说过:“过去的事已经过去,过去的事无法挽回。”
的确,昨日的阳光再美,也移不到今日的画册。我们需要总结昨天的失误,但我们不能对过去了的失误和不愉快耿耿于怀,因为伤感也罢,悔恨也罢,都不能改变过去,都不能使你更聪明、更完美。
如果总是背着沉重的怀旧包袱,为逝去的流年伤感不已,那只会白白耗费眼前的大好时光,那也就等于放弃了现在和未来。那么,我们又为什么不好好把握现在,珍惜此时此刻的拥有呢?为什么要把大好的时光浪费在对过去的悔恨之中呢?
追悔过去,只能失掉现在;失掉现在,哪有未来!
再苦也要笑一笑:
昨天不过是历史,明天只是幻影。所以我们要竭尽全力的生活在今天。不追悔过去,也不奢求未来。世界上最珍贵的不是“得不到”和“已失去”,而是珍惜现在的幸福。
★如果只是一味地坚持,就会很受伤
当同学毕业要各分东西,互道珍重时,每个人都不愿放弃这一段友谊。但每个人毕竟有各自的旅程,不可能长期生活在一起。有时守着一位朋友,只会挡住旅程的视线,从而错过一些更为美好的山水。卸下这段感情,我们才有可能拥有更为广阔的友情天空。既然那段岁月已悠然遁去,既然那个背影已渐渐远去,又何必苦苦守望呢?
如果爱一个人,就应该给他自由,因为人的天性中有一个要求空间的愿望。爱一个人就应该尊重他的愿望和他的需要,让他有空间去自由地决定事情,自由地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生活。如果把他禁锢起来,那他就会觉得跟我们在一起呼吸困难。也许我们怕孤单,也许我们缺乏自信,所以我们想缠着他。可他却会在我们的这种爱的方式下选择离开,因为他担负不起我们的压力。等他走后,我们才发现自己的错误。
放弃自己所爱的人,是一件痛苦的事,但如果对方已对我们没有了留恋,即便我们一时勉强把他留下,最终我们得到的是更深的痛苦和更多的悲伤。不要以为,我们的强求会留下他的心,如果他真的不想走,他会选择留下。如果他属于我们,他还会回到我们的身边。爱是不能勉强的。
爱,没有永久的保证,只有慢慢地磨合。一个永远不想失去我们的人,未必是真正爱我们的人,因为他窒息了我们充分发展的空间。有时,为了获得爱的永久保证书,结果反而走得越来越远。
曾经有个女孩,她跟一个男孩很要好,可以说她在与他相处的过程中产生了情意。可有一天,男孩却告诉她,喜欢另一个女孩。女孩觉得自己的心快要破碎了,心里面溢满了苦涩的泪水。她多日的幻想,在瞬间化为了泡影。她知道,这份打击全是因自己的多情而造成的。最后,她选择了坦然面对这份友谊,不超过友谊的防线,用理智的头脑控制了自己的行为。她告诉自己既然执著换来的只是徒劳,那就放弃吧,只有放弃自己的情感才是明智的选择。
她觉得心中少了那份牵挂,反而让自己轻松了许多。她发现了以前曾忽略了的友情和亲情,这时是多么的令人温馨;发现了自己内心的追求,原来是如此的充实。她不再彷徨,不再迷惘。她觉得自己像一片绿叶,摇曳在清新的空气里。所以,学会放弃,才会有更新的驿站;学会放弃,才会有美丽的追求;学会放弃,才会有无尽的力量。
每一份感情都很美,每一程相伴也都令人陶醉。有时正是因为遗憾才感到珍贵;有时正是因为思念才觉得留恋。感情是一份没有答案的问卷,苦苦的追寻并不能让生命更加美满。也许多一点遗憾、多一丝伤感,才会让这份答卷更隽永。
再苦也要笑一笑:
收拾起心情,继续走吧!错过花,我们将收获雨;放弃她,我才遇到你。继续走吧,等我们为自己的心找到一个家,我们也就收获了自己的美丽!
★如果毫不犹豫地放弃,就会有转机
在人生的旅程中,也许噩耗会不期而至,也许困难会扑面而来,也许失败会悄然来临,死神会突然出现。所以如果我们要勇敢地生活下去,就必须学会舍弃,学会放手。放弃以往的不如意,去追求全新的辉煌;放弃已有的满足,去接纳更多的东西。迈开向前的步伐,我们将会拥有满园的鲜花。
也许有人不舍,宁愿抱着不可能的幻想,也不愿意抬起头往前看。但既然徘徊于原地已经不能使我们有所获得,那为什么要固守着那一片阵地呢?在必要的时候,人应该学会洒脱地放弃,坦然地面对,勇敢地接受已存的事实。
若放弃得合适,则将拥有一生光明的前途。
进化论的提出者达尔文,从小就对大自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他中学毕业时,却按照父亲的意愿进入了神学院学习。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他还是不能忘记自己喜欢的东西,对于这些枯燥的经文,学习起来就如同嚼蜡,极度苦涩。他的心情失落到了极点,就在这样的情况下,他决定放弃,放弃学习经文,放弃神学院的教导。他决定跟随贝格尔号巡洋舰做环球旅行,开始他对物种新的探索。放弃,铸造了他的成就,使达尔文成为了科学史册上不可忽略的名字。
只有毫不犹豫地放弃,才能从容选择,才能重新轻松地投入到新生活中,才会有新的发现和转机。学会放弃,其实就是一种淘汰。淘汰自己的弱项,选择自己的强项。该争取的,不必犹豫;该放弃的,也用不着惋惜。
所以,如果你付出很大的努力仍然无法成功时,我们不妨放弃,换一个目标,或许我们会成为一个智者。如果我们再也激不起别人对我们的热情,我们不妨放弃,把我们绵绵的情意,深深地埋在心底。如果我们走进一条无路的死胡同,我们应该放弃,必要的回头,会给我们带来新的机遇。如果我们得到一个意外的收获,我们应该放弃,意外的背后,往往潜伏着一定的危险。如果我们的成功已达顶峰,我们更要学会放弃,开创新的天地,才能让我们更加灿烂。
放弃是一种智慧,是真正的潇洒。放弃是一针清醒剂,让我们静下心来好好反思,让我们的头脑更清晰。有了一个清晰的头脑,我们就可以设想我们的前景,我们就可以达到我们想要达到的目标。放弃是一个更新的起点,找准自己的位置,我们就会焕发出我们拥有的美丽。我们之所以举步维艰,是因为背负的东西太重,我们之所以背负的东西太重,是因为还没有学会放弃。学会放弃,懂得放弃,才更懂得拥有,懂得珍惜。我们放弃了烦恼,便能与快乐结缘;我们放弃了失败,便能步入成功。
人生是既复杂又简单的,说其复杂,是因为它存在着许多复杂的思想和意识;说其简单,是因为它可以让我们的心懂得如何取得和放弃。应该取得的需要努力争取,不该取得的则要决然放弃。取得往往容易心地坦然,而放弃则需要很大的勇气。所以,若想驾驭好自己的生命之舟,就必须懂得:学会放弃!
再苦也要笑一笑:
人之一生,藏于心灵深处的东西很多很多,由此背上了人生的重负,所以,需要我们放弃的东西也很多。其实,放弃是一种智慧。同时放弃是一种清醒,放弃也是一种特殊的爱。一个人如果放弃了烦恼,便会与快乐结缘;放弃了自私的利益,便会步入超然的境地;如果能连放弃也放弃了,那么就很伟大了,已与圣人无异了……命由已造,相由心生,命运始终都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里。
★如果摘下了有色眼镜,就少些偏见
在生活中,大多数人都戴着一副有色眼睛。在看别人时,总看见不好的一面,总指责别人身上的缺点;而看自己时却总是看到优点。有时人们看到他人身上的缺点时,并不一定就是那个人所有的。也就是说,人们往往带着一种偏见看待别人。所谓偏见,指的是人们对某事持有的观点或信念,而这种观点和信念其实并不符合客观事实或与逻辑推论相违背。它带有很强烈的个人色彩。所以说,如果一个人在头脑中对他人已经有了一些不切实际的观念,那这种观念就会被强加到他人身上,一时是很难改变的。但这种偏见在他看来,却认为是极其客观的。
有一个教体育的老师,他爱上了一个姑娘,那个姑娘对他印象也不错,可是姑娘的父母却反对他们的来往。因为他们认为搞体育的人一般都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并且做事鲁莽。结果在父母强烈的逼迫下,两人不得不分手。
可见,一个人的偏见是非常强的,以至于很难用事实去反驳他。这种人往往忍受不了从多个角度来看待事物,他们坚持的是非此即彼。
尽管偏见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但它却是人们互相交流的一个重大障碍。在它的影响下,可能原本会成为好朋友的两个人却可能反目成仇。如果一个人想要与他人有一个和睦友善的互动关系,就需要放弃这种偏见,放弃那种先入为主的不良观念。要放弃偏见,就需要承认别人的优点,就需要从实际的生活中学会观察,从多个角度去考量一个人或一件事。冷静自己的头脑,倾听别人的言论,客观的分析,才能卸下偏见的眼镜。
在一所小学里,有一个班长欺负了班上一个同学。这个同学把这件事告诉了老师,老师一听就说:“你说其他人欺负你我还相信,说他欺负你这不可能。”偏见对于普通人还可以理解,但如果连有一定知识修养的老师都有这样的问题,可见刻板的印象影响是很大的。所以,在对他人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之前,不要随意地让自己设想的情景固定你的头脑。
除了偏见能引起一个人对他人的误解,爱批评的心态同样左右着他的大脑。有的人认为批评了别人就是抬高了自己的地位,就能显示自己的派头。其实则不然,表面上批评他人好像是占了便宜,但实际上却显出了批评者是一个没有风度的人,显出他是一个患得患失的人,根本就没有达到一种豁达的境界。得失对其来讲,是非常重要的。
当一个人学会放弃偏见,放弃对别人的批评,那他就在修养上达到了一定的境界,就有了一种开阔的眼界,就能敞开胸襟接纳所有的事物,就能让自己活得比别人更有滋味,就能让人觉得他是一个可以亲近的人。但凡有大作为的人,都必须通过这一关,都应该放下心中别人抱怨的包袱。他不会去一味地关注他人的失败,而不顾自己的发展。
再苦也要笑一笑:
放弃偏见,会使人变得宽容;放弃批评,可使人得到休整;放弃抱怨,可以赢得别人的尊重;放弃嫉妒,可以获得他人的亲近。所以当我们与人发生矛盾或冲突时,尽量放弃争强好胜的心理,那样才会化干戈为玉帛,使彼此和好如初;当我们与家人发生摩擦时,尽量放弃争执,才会得到家人的谅解,使家庭和睦温馨。
★如果不再顾虑小过失,就会很轻松
有些人在面临大事时能稳住阵脚,但在面对一些小事情时却慌了手脚,不知道该如何处置;可以经受住生死的考验,却被小事所烦忧。也有的人在大事上可以潇洒的放手,却对一些小事念念不忘,比如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争吵。他们浪费了许多宝贵的时间在这些小事情上,而不是用这些时间去做一些有价值的事,去想一些应该思考的问题。其实,生活有时正是因为我们太看重小事,反而过得很累。所以,如果想要让自己过得惬意,就不要揪住一些小事不放手。
约瑟夫·沙巴士是芝加哥的一名法官,他仲裁过四万多件不愉快的婚姻案件。他曾感叹地说:“大部分婚姻生活不美满的原因,通常都是一些小事情。”还有一名地方检察官也说道:“在我们的刑事案件中,有很多都是起因于一些很小的事情。比如,在酒吧里说话侮辱别人,行为粗鲁不讲礼貌,最后才导致伤害的。许多犯了错的人,都是因为自尊心受到了小小的伤害,就控制不住自己,结果酿成了伤心事。”
法律不会去管一些小事情,一个人也不该为这些小事情忧虑,如果他希望求得心理上的平静。如果我们能对一些小事耸耸肩,那说明我们已经变得成熟。因为只有当一个人的思想不再顾虑身边发生的一些小过失时,那他才有了一种可以轻松过生活的资本。
要想克服被小事困扰的毛病,只要把自己的看法和重点改变一下就可以了。让自己注意一些可以令自己开心的东西,做一些能令自己变得更好的事情。这样在短促的一生中,我们才不会因自己浪费了不必要的时间而伤心后悔。就如吉布林所说:“生命是这样的短促,不能再顾及小事。”
有位智者说:“在我们的生活中,约有90%的事情是好的,10%的事情是不好的。如果你想过得快乐,就应该把精力放在这90%的好事上面;如果你想担忧、操劳,就可以把精力放在那10%的坏事情上面。”的确,如果我们能放手那10%的小事,那我们就能过得舒心!
林肯说过:“人只要心里决定快乐,大多数都能如愿以偿。”快乐是内发的,它的产生不是由于事物,而是由于个人所产生的态度和观念。如果我们感到可怜,很可能会一直感到可怜。如果放弃不快乐的来源——过度的自尊,那你就能发生交通堵塞或被踩脚指头这类小事时避免火冒三丈。
在科罗拉多州长山的山坡上,躺着一棵大树的残躯。自然学家说,它有400多年的历史。它初发芽时,哥伦布刚在美洲登陆;它长到成年的一半时,第一批移民刚刚到美国。400多年来,它无数次地被狂风暴雨袭击过,被闪电击中过,但它战胜了它们,存活了下来。不幸的是,它最后被一小队甲虫击倒了。那些甲虫从它的根部开始咬,在这种持续不断的攻击下,这个森林中的巨人,终于倒下了。岁月不曾使它枯萎,闪电不曾将它击中,狂风暴雨不曾使它动摇,但小甲虫却使它倾倒了。
有些人就如同这棵大树,经历了生命中许多风暴的冲击,都挺过来了,结果却让一些小事的忧虑给打败了。如果我们想让自己的生命之树不遭受小虫的咬噬,就要让自己的心学会宽待他人和他事,就要学会放下一些小事情。
再苦也要笑一笑:
当我们在放下的那一刹那,我们可能发现头顶上充满了耀眼的光彩,我们收获了一片光明。为了使我们的事业更加成功,为了使我们的生命价值得到最大体现,我们不妨放弃人生道路上的琐琐碎碎,去拥有更加广阔的天空。
★如果认定的大门不开,不妨换个窗
罗根·史密斯说过:“生命中只有两个目标:其一,追求你所要的;其二,享受你所追求到的。”
如果我们敢于追求,那我们就能找到自己可以享受到的东西。如果我们能不拘泥于已有的东西和别人所给予的东西,而是去寻找属于自己的东西,那我们就能放下心中的枷锁,轻快上路。
柏拉图放弃了对导师苏格拉底的信仰,才创立了自己的理念论。爱因斯坦放弃了牛顿的力学论,才提出了自己的相对论。比尔·盖茨放弃了别人头脑中对哈佛大学的观念,才建立了微软公司。
他们都做出了放弃,结果换来了成功。并不是每次放弃都能成功,但是如果没有放弃决不会有他们那样的成功。一个人要想真正地生活,要想有所作为,就必须冲破外界因素的控制,就必须破除左右我们的思想。一个人如果不想糊涂地度过自己的人生,就不能重复别人制定的程序,就不能让别人的想法成为我们行动的按钮。如果我们过度地认可他人,那无疑是在贬低自己的智商,把自己的生活依附在他人身上。
我们可以吸取他人优秀的思想,可以羡慕他人取得的成就,但却不能膜拜他,不能信仰他的理论。否则就给自己戴上了一个永远无法自己站起来的套子。如果我们要用他人的标准来解释自己的思想,来衡量自己的行为,那就会看不到自己的成绩,不能勇于为自己的事情担负责任。
如果我们学会放弃一味地继承他人的思想,学会放弃他人对我们的专制,那我们的每次放弃都将无愧于自我,都能展现出真正的自我。放弃能让我们迈向成功的彼岸。
如果放弃别人的想法,我们还可以做到。那么,要让我们放弃已取得的成功,再尝试从零开始,可能需要很大的勇气。由自己一手创建的事业,凝聚着自己的心血,每踏出一步,无不付出艰辛的代价,其中的奋斗过程只有自己明白。如果放弃这些,意味着以前的一切努力都将付诸东流。有可能在新的起点上,我们会输得一败涂地,再也无法翻身。可是,如果我们已明确了自己的目标,而已取得的成就已经不能再适应我们的发展,不妨试着放弃它,选择另一条发展之路,也许我们将发现现在所走的路才是自己应当走的路,才是自己生命的开始,才真正找到自己一生为之奋斗的目标。
这就是生命的乐趣,生命是自己的,路只能自己走。不管是荆棘小路,还是光明大道,只有在探索中才能知道,才能体会出苦与甜的滋味。如果生命之路没有风险,那怎能品味人生?学会放弃,或许明天的天空会更宽阔。
如果我们认定的唯一一扇大门不再为我们敞开,不必再在门前徘徊或撞个头破血流终不醒悟。我们要学会放弃,转身寻找一个为我们开放的天窗,或许在那儿我们同样能望见满天星斗。
不会放弃的人,永远无法获得;怀旧的人,不知道什么是眺望。放弃不是逃避,不是懦弱,而是一种选择,是一种洒脱。放弃也是波峰之间的波谷,涨潮前的退潮。有波谷才有波峰,有低潮才有高潮。
再苦也要笑一笑:
年轻的心容不下太多的等待和悲伤,何不潇洒地让它付诸东流,重新开拓一方天地?只有进退从容,才能迎来光辉的未来。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