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楼市“沉没”追忆-1993海南岛一夜楼起一夜烂尾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1988年,有“海角天涯”之称的海南岛从广东省脱离,成为中国的一个省级行政区。

    海口,这个原本人口不到23万、总面积不足30平方公里的海滨小城一跃成为中国最大经济特区的首府,也成为了全国各地淘金者的“理想国”。

    用潘石屹的话说,1989年他坐船来到海南时还是黑蒙蒙一片,第二天醒来,发现一夜之间,岛上已经涌进了15万人。

    当时的海南岛上竟然出现了两万多家房地产公司。短短三年,房价增长超过4倍。1993年上半年,海南岛平均房价达7500元/平方米。

    1993年下半年房价开始下跌,最终造成600多栋“烂尾楼”、18834公顷闲置土地和800亿元积压资金,仅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坏账就达300亿元。

    开发商纷纷逃离或倒闭,银行顿时成为最大的发展商,不少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一度高达60%以上。当银行开始着手处置不良资产时,才发现很多抵押项目其实才挖了一个大坑,以天价抵押的楼盘不过是“空中楼阁”。

    要发家炒楼花

    我国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在海南、广西北海等沿海地区发生的以房地产为主的资产价格猛涨,也是在对房地产投资高盈利回报心理预期下出现的,“一夜暴富”的神话,像磁铁那样吸引内地资金通过拆借、贷款、投资、民间集资等渠道,涌向沿海地区从事房地产投机。

    有人测算,当时仅涌入海南岛参与房地产投机的资金就高达上千亿元左右。在房地产“繁荣期”,海南房地产开发公司多达5000家,注册资金高达500亿元,房地产投资总额平均年增长率达160%。

    一时间,“要赚钱,去海南,要发家,炒楼花”成了流行全国的致富秘诀。

    但我国政府及时出台了整顿金融秩序、防范金融风险的措施,在1993年下半年,海南等地的房地产迅速降温,房地产价格猛跌,带来的问题是来自全国的上千亿元(其中四大国有银行占406亿元)资金被套牢,有不少信托投资公司和城市信用社资不抵债,被迫关闭清盘,教训很深。

    海南留下的就是一栋栋烂尾楼

    家住海南的李丁一(化名)回忆起当年的楼市泡沫这样形容道:“仿佛就像一场梦,很多人怀揣着淘金梦来到海南,可是很多人也因此经历了梦在一夜之间破碎的痛楚。”

    李丁一打了个比方,当时的海南仿佛一夜之间万丈高楼平地起,随处可以听见工地轰隆隆的建筑声,随处可以看到正在兴建的新楼盘。

    而仿佛也就在一夜之间,人去楼空,留给海南的是一栋栋烂尾楼,当时很多人都因此破产。

    李丁一说,当时海南就像个“新大陆”,很多外商纷纷涌向海南投资房地产,而本地人很少有炒房的。他们向银行借贷建房,而楼市泡沫破裂后由于偿还不了贷款只好撤出海南,而给海南留下的就是一栋栋烂尾楼。

    话在兴头上,李丁一还向记者表示,自己家旁边就有一栋烂尾楼。房地产市场火爆的时候自己家旁边建起了一座座高楼,而泡沫破裂的时候,只剩下了没有窗户、水泥外观的光秃秃的大楼。

    李丁一并不赞成拆掉这些楼,因为它们印证了发生在海南的那股泡沫。

    而时隔十余年,看到它们,李丁一依然能让我们感受到当年游戏的热火朝天。

    短短三年地价飙N倍

    1992年,海南全省房地产投资达87亿元,占固定资产总投资的一半,仅海口一地的房地产开发面积就达800万平方米。地价由1991年的十几万元/亩飙升至600多万元/亩。

    同年,海口市经济增长率达到了惊人的83%,另一个热点城市三亚也达到了73.6%,海南全省财政收入的四成来源于房地产业。

    积压会不会是个循环

    从1999年开始,海南省用了整整七年的时间,处置积压房地产的工作才基本结束。

    截至2006年10月,全省累计处置闲置建设用地23353.87公顷,占闲置总量的98.17%,处置积压商品房444.82万平方米,占积压总量的97.6%。

    从2006年下半年开始,元气大伤的海南房地产也开始出现了缓慢的恢复性增长,不过,总成交量仍然有限。当年侥幸逃过一劫的潘石屹提醒人们:海南房产泡沫的后遗症仍未彻底结束。

    眼下正在全国其他城市蔓延的这场“史上最坚硬的泡沫”,究竟会不会重蹈15年前海南的覆辙,会不会造成大量积压,没有人能说得清。

    这真是一个要人命的大坑

    李丁一说,当时自己的一个朋友就被卷入了这场房地产泡沫之中。他称,在房地产进行得如火如荼时,他这位张姓的朋友也加入了这一大军。

    海南刚刚建省时,似乎所有的一切都值得投资,房地产、开公司创业等等,而随着浩浩荡荡的外来大军来到海南投资,当时很是富有的他几乎将所有的钱投进了房地产的建设中,并且还拿自家的房子抵押给银行用于建设房地产。

    “他们家有七个小孩,一般家庭都很难承担得起这么多小孩的上学和生活费用,而我的这位朋友却没有什么愁的。家里有足够的房产,生意上也经营得非常好。可是就是这么一个老老实实的生意人就栽在房地产的大坑了,这真是一个要人命的大坑啊!”李先生回忆时感慨道。

    “富翁”变成实实在在的“负翁”

    房地产泡沫破裂了,原本投资的房产变得一文不值,李丁一的朋友家里抵押的房产也由于偿还贷款而在一夜之间蒸发了。还欠了一屁股的债,七个小孩和家里老人日后的生计一夜之间也没了指望,可以说朋友从“富翁”变成了实实在在的“负翁”。

    “压力太大了!家人、事业、生活,房地产泡沫给他造成的落差太大了。最后他选择了结束自己的生命。跳楼自杀也许不是最好的选择,但是他当时实在承受得太多了。”

    李丁一称,不知道这位朋友的小孩最后怎么样了,可是听说当时有几个小孩已经参加工作,也许能够勉强维持生计。“但是我想,留给他们的房地产阴影应该是怎么也挥之不去的吧。”

    中国房奴语录

    ●每月在还款前一周,就开始做有人追债的梦。哎,压力太大了,是不是要去找心理医生了。

    ●一年有两次以上逾期还款记录。信用记录已经被打上问号,以后贷款可能会有麻烦。

    ●以前抽玉溪,现在改抽双喜了。全是房贷弄的,习惯改变了,一月能省200元。

    ●三月不知肉滋味。我不是素食主义者,省下买肉的钱,全部还给了银行,不过好像蔬菜也不便宜哦。

    ●3个月,瘦了30斤。不知是被房贷压的,还是装修房子累的,反正就是瘦了。

    ●借了房贷之后,我才深深体会到自己为何这样憎恨黄世仁。

    ●除了单位和家,贷款银行是最熟悉的地方。每月都会准时去还款,哪有不熟悉的道理,这叫准时报到。

    ●发薪后,第一件事是存足钱到还款账户。薪水就那么点儿,这叫未雨绸缪。

    ●高呼:30年后,房子就是我的了。哎,为了我亲爱的房子,我得给银行打30年工。

    ●被老婆一把推醒。老婆说:“睡觉还大喊‘一次性付清’。”

    任志强“雷人”语录

    1.房子便宜,我买房子像买白菜一样。

    2.房地产不是暴利行业,房奴没有想象的那么多。

    3.中国人太有钱,房子太便宜!

    4.买卖有理、炒房无罪,禁止炒房就是违宪。

    5.我是一个商人,我没有责任替穷人盖房子。

    [追忆·北海]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