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品牌突围:兼论以人为本的城市品牌观-结语:构筑人类的梦想家园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至此,以人为本的城市品牌观为中国城市品牌困境开辟了一条创新的突围之路。

    首先,在城市品牌战略规划时,将视野投向城市发展的最终指向: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和城市可持续发展,以实现公共价值最大化和社会整体满意为最高目标,在这一价值延伸下,品牌战略与城市发展战略、城市规划、资源配置、利益分配等配套方面形成互动系统。具体来讲,即采用城市建设市场化、城市资源资本化、城市经营企业化等运作方式,树立成本与收益意识,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坚持可持续发展。

    其次,将品牌系统视为城市社会心理归属的文化创造,从城市功能的人本开发和城市文化的积淀创造两方面来打造品牌文化,形成强大的“文化力”,从而增强对城市居民的凝聚力和对城市顾客的辐射力和吸引力,最终推动城市全面发展。相应地,苍白无力的品牌表现、自娱自乐的品牌运作、缺乏个性的“千城一面”等现实困境将被充满人性魅力和文化张力的城市品牌所颠覆。

    再次,城市品牌化过程中,建立触动心弦的品牌定位,强调沟通互动的整合营销传播,朋友般的品牌——顾客关系,协同合作与全民参与的组织创新和提倡服务意识的个性化管理,将营造全新的品牌体验,扫除乏味的定位、喧闹的吆喝、反感的推销以及政府独断、机构臃肿、管理水平低下、监督体制匮乏等弊端,在体验经济当道的年代,为中国城市品牌开拓一条时髦并行之有效的体验之路。

    “过去,我们曾在乡村里梦想城市;现在,我们在城市里梦想乡村。自然与和谐是人类真正的归宿,城市的归宿是走向自然。”[36]城市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指向的是人类的自由和全面发展,包括了人自身的完善和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而不是违背自然、忽视人性这一反面。这也是为何传统的工业文明会广受诟病,并逐步被后工业、后现代的潮流所取代。城市品牌等相关理念与实践是在这一潮流中,西方各城市为解决产业困境、周期性衰退、城市空心化等瓶颈问题而采取的创新发展战略,“以人为本”可谓其本质所在。

    中国各城市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程度不均,各自对城市品牌的理解和运作实力也不尽相同,但这并不足以成为本书所描述的种种现状问题的借口。城市的公共性决定了其品牌营销不同于企业的产品营销,比短期利益和销售目标更重要的还有其对社会、历史和文化的责任,对公民利益的承诺,对城市存在价值的实现。“以人为本”的思想提供了一种战略高度的可持续发展价值观、一种人文视野的认识新论,以及一种体验经济时代的方法新论,是值得中国的城市品牌建设去尝试的。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