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父母的肯定让男生更自信
勇于表达自己的意见、说话掷地有声、在陌生人面前不怕羞、遇到困难敢于挑战……恐怕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儿子能拥有这样的特质,成为一个自信的男生。在生活中父母应该如何培养男生的自信呢?父母的肯定能够让男生更加自信。
在通向成功的道路上,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会有很多的困难在等着男生去克服。自信乃成功之本。男生有了自信才能产生勇气、力量和毅力。具备了这些,他才有可能战胜困难,目标才可能达到。父母让男生拥有自信的心态,会使他受益终身。
不过,很多父母观念比较传统,强调做人应该谦虚,担心夸奖男生会让他变得骄傲。其实,做人谦虚没有错,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不能因此而伤害到男生的自信心。一个没有自信的男生,在他以后的人生道路上会因为一个小小的困难而败下阵来。所以,父母要不吝啬自己的赞美,给男生一份应得的肯定。
一天,涛涛放学回家,在吃晚饭的时候,他兴高采烈地告诉父母:“我当上学校的值周生了!”爸爸好奇:“值周生都做什么工作啊?”儿子滔滔不绝地回答道:“管的可多了,比如,检查同学穿校服、戴红领巾等情况,然后还要检查纪律。我是每周五值日,检查六年级的。”爸爸半开玩笑地告诉他:“这项工作责任重大,你做得不好,就没有力度检查别人。”涛涛一听,迅速站了起来:“我保证以身作则!”
就这样,涛涛每周五都要提前到校,履行他的职责。可是事情并不如意。大约一个月以后的一天,涛涛放学回家,没有了往日的嬉皮笑脸,表现的情绪低落,连他最喜欢动画片都不看了。
涛涛的反常情绪隐瞒不了父母。于是,他们一起来到了涛涛的房间。妈妈耐心劝涛涛:“有什么事说出来,闷着对身体不好。”涛涛依然不吱声。爸爸说:“你还小,我们是你的亲人,可以帮你。”涛涛沉默了一会儿说:“我没做错什么,为什么大家不理我?”妈妈轻轻地问:“怎么回事?谁不理你啦?”涛涛终于说出来了:“今天,我给六年级一班扣了分,结果他们班长找了我两次。有什么好找的,就是有一名同学没戴红领巾嘛!他们班长非说我搞错了,还请求我不要扣分。不过,我不答应。被扣分的那位同学还找了我,竟然让我小心点……”
儿子越说越激动。最后,妈妈沉不住气了:“你说你当什么值周生啊?净干些得罪人的事,出力不讨好,你还是专心学习吧!我劝你赶快辞了吧,不要惹祸上身。”
妈妈说得很犀利,直接击中了儿子的敏感之处。涛涛掉下了眼泪。等涛涛情绪平静了,爸爸对他说:“你认真负责的态度是值得肯定的。”涛涛不自信地说:“爸爸,我是不是有点傻,不应该当值周生?”爸爸拍拍涛涛的肩膀说:“不,你做的对。你没有私心杂念,秉公执法,太难得了,爸爸很欣赏你。”涛涛听了爸爸的话,表情松弛了许多。爸爸认真地看着涛涛说:“你不要考虑太多,那位扣分的同学要是再恐吓你的话,你应该马上报告老师。当然,他也不敢对你怎么样,他只是心虚了。”儿子马上附和道:“我不怕他,他也不敢对我怎么样!我会继续努力!”爸爸看到儿子的底气增强了许多,心里很高心。
父母要想让男生更加自信,就需要时时不忘投向男生肯定的目光,而且没有任何附加条件。父母让男生在肯定的目光中长大,会渐渐地培养他的自信心,让他获得一份自尊与自爱。
曾经听过这样一个故事:1975年母亲节,比尔·盖茨给母亲寄了一张问候卡。当时,比尔·盖茨已经是哈佛大学二年级的学生,他在卡上写道:“我爱您!妈妈,你从来不说我比别的孩子差,你总在我干的事情里寻找值得赞扬的地方,我怀念和你在一起的所有时光。”可见,比尔·盖茨就是在妈妈的赏识教育下成长、成才的。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的言行对培养男生的自信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有的父母在批评男生时,会不经深思熟虑,一些“过火”的话脱口而出,从不考虑这些话给男生带来的后果。如果这种情况长期存在,不仅影响亲子之间的关系,而且还会让男生变得自卑。在现实的生活中,人们可以看到因为父母的过度责骂,而使男生选择自杀的悲剧。很多时候,那些聪明的孩子不是天生资质好,而是被父母夸出来的。父母的肯定让男生有了自信,他才会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另外,父母在肯定男生的时候,还要注意方式方法。男生的心理发展要和他的生理发育一致。比如,年龄大一点的男生,有了一定的理解能力,光给他讲道理,道理会显得苍白无力;而年龄较小的男生又听不明白。所以,父母可以找一下生活中的事例和名人故事来讲给男生听。这些实例往往比枯燥的说教更容易让男生接受。
父母在肯定男生的时候,还可以附加一些身体语言。就像涛涛在情绪低落时,爸爸拍拍他的肩表示安慰。与儿子说话的时候,眼神要肯定。男生是聪明的,他可以感受父母的话是真诚的。父母的身体语言是对男生最好的肯定,也会让男生重新获得自信。
总之,肯定是父母必修的一堂亲子教育技巧,要多多用心去感悟肯定对男生成长的妙用。男生还处于身心成长阶段,他对自己的评价常常是基于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之上,尤其是与他关系亲密的父母。想想,如果连父母都不肯定自己的孩子,孩子又怎么能相信自己能行呢?
2.时时让他感觉到自己是被需要的
男生也需要得到他人的认同,让他感到自己是被需要的。父母应该多给男生一些表现自己的机会,让他感知自己也是很优秀的,父母从来没有忽视过他的存在,而且他一直是被他人需要着,这样他才能满怀自信地健康成长。
听说过一种叫做“被需要”的需求吗?在这个世界上,谁也不可能孤独的活着,谁都有着“被需要”的需求。当一个人“被需要”时,满足别人的需要,他的内心便会产生成就感、自信心。这种需要对小男生也一样重要。他们需要通过帮他人完成一些事情,才能够认可自己是有价值的,才能够获得自信。在家庭教育中,父母要时时让男生感觉到自己是被需要的。
如果男生缺乏自信心,常常表现胆怯、遇事畏缩不前、害怕困难、不敢尝试,认知能力、动手能力、交往能力及运动能力等发展就缓慢;相反,男生具有自信心,胆子大,什么事都敢尝试,积极参与,各方面发展就快。因此,父母的“服务意识”不要太强,父母的示弱可以增强男生的自信心。
妈妈每次去接儿子放学的时候,儿子总会对她说:“妈妈,我可累!书包沉!”一开始妈妈以为儿子刚上幼儿园不熟悉环境,所以中午休息不好而感到疲劳。因儿子年龄小,妈妈出于心疼他,不由自主地帮他提着书包。
可接下来好几天儿子都喊累,慢慢地妈妈明白了儿子说累的真正原因:因为回家要走很长一段路,他怕累不想自己拿自己的东西。
有一天,妈妈接儿子放学时灵机一动:何不在儿子面前示弱一下?于是妈妈学着儿子平时撒娇的样子说:“儿子,今天妈妈也可累,你在妈妈心中是一位小男子汉,作为小男子汉你能不能自己拿着自己的东西呢?”儿子听妈妈这么一说,用手挠挠头,迅速将手中的书包背好,对妈妈说:“妈妈,我的书包我自己背吧!”说完儿子拉着妈妈的手一起回家。妈妈在后面装出很没劲的样子,一边走一边喊着:“儿子,慢点,我都跟不上你了。”一路上儿子一副很照顾妈妈的样子说:“我拉着你呢,你可以慢点!”以后的日子妈妈时不时在儿子面前示弱,总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儿子也越来越有信心,很多事情都是自己去完成,不求他人帮助。
大部分独生子都享受着家中很多人对他的爱和照顾,不仅容易让他变得自私自利、自理能力差、不会体谅别人、缺乏爱心等,还会让他对自己的做事能力没有信心。父母的大包大揽让男生遇到事情就会想:“这事我没做过,我不行。”如果父母能经常在男生面前示弱一下,让男生感知自己也能干很多事情,得到一种满足感,不仅以后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而且更重要的是还收获了做事的信心。
让男生得到“被需要”的感觉,父母可以给男生一些表现自己的机会。父母越在男生面前树立家长的威信,就越会削弱男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如果男生能经常为父母做一些事情,他就会认识到自己虽然是孩子,但却可以帮助成人做很多事情,相信他会慢慢自信起来。
淘淘刚刚进入幼儿园的时候,便被老师任命为班上的小班长。然而,幼儿园里的班长是由表现好的小朋友轮流担任的。淘淘在做了半个月的班长之后,职务便换作了他人。这时,淘淘的心理便发生了极为微妙的变化。他总觉得是自己做得不够好,怀疑老师和同学都不喜欢他了。于是,一种自卑的情绪便不知不觉地在淘淘幼小的心灵里开始蔓延,给他带来了很大的消极影响。淘淘变得越来越自闭,不喜欢和小朋友一起玩,不愿意同他人说话。淘淘被撤了班长之后的消极表现,让老师对他的表扬也越来越少了,这无疑加重了他的心理负担。淘淘深深地感到自己是失败的,在幼儿园里不再被别人需要,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人。心理上的负担使淘淘在学习上越来越心不在焉,自信心萎缩得相当厉害。父母看在眼里,急在心中。
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全家人一起去公园游玩。爸爸在大门口掏钱购买门票的时候,从口袋里掉出了一枚一元硬币。硬币在地上蹦了几下,便掉进了旁边的一个排水道里。排水道的缝很小,成年人的手根本伸不进去。爸爸往里看了看,便放弃了将硬币掏出来的念头。这时,淘淘突然一下趴在了地上,将小手伸进了缝里。妈妈见状忙说:“那里面又脏又臭,咱们不要了。”一会儿,淘淘掏出了硬币,交给了爸爸。爸爸表扬儿子道:“淘淘真能干,就你才能够把钱捡回来。”淘淘也是一脸的得意。得到了爸爸的表扬,平时沉闷的淘淘开朗了不少,在公园里玩得非常的尽兴。
父母应该有意识地为男生营造一些表现自己的机会。可以让男生做一些家务事,比如,帮助父母倒垃圾;吃饭的时候给父母盛饭;扫扫地、擦擦桌子……父母给男生安排一些他能够完成的任务。当男生很好的完成任务时,父母要夸奖他。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人类本性上最深的企图之一是期望被赞美、钦佩、尊重。”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得到男生的帮助,其实也是在满足男生自己。他在帮助父母的同时也满足了自己“被需要”的需求。这种需求一旦得到满足,会为男生带来喜悦、自信。父母给男生一个“被需要”的机会,而父母的认同可以培养男生的自信心。父母要让男生感到自己不仅没有被他人忽视,而且一直被他人需要着,这样他才能满怀自信地健康成长。
3.男生的自信来源于成功
也许很多人会说成功来源于自信,但是对于男生来说则是自信来源于成功。自信心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不断获得成功后积攒下来的。男生来到这个世界上,需要靠成功来肯定自己,从而积攒下自信心。父母要做的就是为男生提供获得成功的机会,积攒信心。
自信来源于成功的暗示;自卑、恐惧来源于失败的暗示。如果一个人心中充满了成功的暗示,就会在无形之中释放出力量,引导他朝着自己内心深处潜藏着的那个方向走去,这种力量就是自信。如果男生没有成功感,就没有自信心。“成功感”是男生自身的体验,没人能代替他体验,但父母可以为他创造条件去获得成功的体验。
男生的自信是怎样建立起来的?这离不开成功的催化作用。也就是说男生获得了成功才会有自信。从男生的成长历程来看,他学会了爬,学会了走路,后来又学会说话识字……男生的每一个进步,都是对自己的肯定,成长的过程就是确立自信的过程。
被称为“微软小子”的周明曾经是一个很自卑的男生。因为家里穷,父母又是普通人,没有很高的社会地位,自己经常被人欺负,总是觉得自己低人一等。不过,他的转机来自于一次劳动竞赛。
周明说:“我原来一直是没有自信心的,但是10岁的某一天,我刷了108个瓶子,得了劳动竞赛‘第一’,这件事给了我自信。就是从那天起,我知道无论什么事情只要我肯干,就一定可以干好。我发现了天才的全部秘密,其实只有6个字——‘不要小看自己’。这是我一生中最快乐的经验。它散发着一种迷人的力量,一直持续到今天。”
周明有这样一个信念:你能学会你想学会的任何东西,这不是你能不能学会的问题,而是你是不是想学的问题。如果你对自己手里的东西有足够强烈的欲望,你就会有一种坚忍不拔的精神,尤其当你是普通人的时候。
自信培养自信。心理暗示对人的行为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男生自认为不如他人,放弃了一切努力,情况就会渐渐变得如他自己的消极想法一样。父母应该让男生去做一些能让他充满自信的举动。父母要告诉缺乏自信的男生:与其对自己说没有自信,不如告诉自己是很有自信的。为了克服消极、否定的态度,父母让男生试着采取积极、肯定的态度。
男生的自信应该像砌墙一样,一块砖一块砖的砌起来,堆砌出他对人生积极、肯定的态度。因为,自信会培养自信。一次小成就会为男生带来大自信。为了能够让男生拥有自信,父母应该把目标定得低一些。父母要调整自己的心态,不要整天对男生强调做一些伟大、不平凡的事。目标越大,男生实现起来也就越困难。当男生不断遭受挫折与失败后,就会愈来愈没有自信。父母要为男生的每一步定一个合适的目标,让他每一步都有机会获得成功。
儿子已经上小学三年级了,成绩一直不好。学校年年举办学科竞赛,一年两次,他从没得过一次奖。看见别人拿着大红的奖状,儿子有点羞愧,妈妈总是心平气和地说:“儿子,没关系,妈妈相信你能够跟上。你不是班上最差的,已经很不错了。”渐渐地,儿子的学习成绩赶上来,心情也越来越轻松。到四年级下学期的时候,他终于拿到了一个数学的奖,其他科成绩也处于中上水平了。也许,儿子这样的成绩在其他家长眼中不算什么,但是妈妈还是很高兴地对儿子说:“恭喜你得了数学奖,妈妈为你骄傲。妈妈也相信你以后会得更多的奖。儿子,你要记住人生犹如马拉松,学习是一辈子的事,坚持到最后才是赢。妈妈不要求你能够做到最好,而是越来越好。”
成功是自信的营养。男生没有成功的体验必然是畸形的。成功感可以肯定男生的自我价值。如果总是生活在失败的阴影中,男生是不可能积攒下自信的。当男生缺乏自信时,一直做一些好像没有自信的举动,就会愈来愈没有自信。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要让男生做他做得到的事,自信才会显现出来。父母要帮助男生找出现在可以做的事。男生要做的事没有必要非是一些伟大、不平凡的行动,只要是他能力所及的事就可以了。
父母也不要总是强调男生的缺点,拿他去和他人比较。每一个男生的资质都不一样,父母拿男生的缺点跟他人比,会加重他的心理负担,会让他产生自卑的情绪。男生有自信,可比什么都强。父母要善于引导男生多和以前的自己比较,要多在男生的表现中找到可以表扬的东西,找到属于他自己的长处,这样才可以让男生拥有成功感,也才会让男生更加拥有自尊和自信。
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人,谁都有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父母应该接受男生的缺点,发现他的优点。男生有不足又何妨。只要父母能够从学习、游戏、特长、与人交往等多方面着手,引导他发挥自己的长处,然后因材施教,放大优点,让他拥有超过他人的本领,他同样会成为一个自信的男生。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