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了不起男生的24堂课-有责任感的男生,才会不负众望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责任感是一个人对自己、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包括国家、社会、集体、家庭和他人,主动施以积极有益作用的精神。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只有男生有了责任心,在将来才会有一个属于他的幸福家庭,才会在事业上取得卓越的成绩,才能够受到他人的尊重。男生责任心的建立和维护是每个家庭义不容辞的责任。

    1.让男生学会孝敬父母

    中国自古就有“养儿防老”的说法,可见男生在将来就应该赡养自己的父母,这是不可推卸的责任。何况孝敬父母自古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不可丢弃的道德准则。父母要从小让男生懂得亲情的重要,懂得关心父母,不仅让男生有一个好品德,也会让自己有一个美好的晚年生活。

    中国有句老话:“百行孝为先。”孝是一切道德的根源,是一个人有责任感的体现。教育男生孝敬父母、孝敬老人,一方面是为了父母自己着想,但更主要的方面,还是为了男生活得更有尊严,为了男生成为受朋友、受他人推崇的堂堂正正的人。一个总是顶撞父母、不孝敬父母的男生怎么会去善待他人呢?又凭什么会受到他人的尊重?而那些正直、有责任感的人也不会与这样的男生做朋友、共事。

    父母不要因为爱而忽视对男生“孝”的教育,留心一下自己的儿子是不是已明显地表现出对父母缺乏理解和尊敬。很多父母可能会觉得男生年龄还小,给他讲孝敬父母的道理,他是不会理解的。其实,男生很聪明,父母切不可低估了男生的理解力。而且父母不从小重视对男生的教育,他会把父母对他的爱当做一种习惯来享受,认为是理所应当的事情。人的行为品格往往从小养成,积久成习。“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强调的就是要从小培养孩子的善心与善行。等到男生长大了,父母在想修正他的想法,就会很困难了。所以,父母培养男生的孝心要从小开始。

    现在的男生大多娇生惯养。父母面对儿子可爱的笑脸、期盼的表情的时候,总是希望能够满足他的一切要求。男生的要求得到满足后会露出灿烂笑容,做父母的感到无比的满足和喜悦。父母对男生照顾得无微不至,让他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什么都随着他的性子来。

    今年8岁的小岩受到全家两代人的百般溺爱,不过他总是喜欢干一些外人看来不像话的事情。比如他会像小时候那样,撒尿就要撒在爷爷的帽子里。他还爱玩“钓鱼”游戏。这个游戏就是让爷爷在地上爬着转圈“游来游去”,自己则站在床上用铁钩子钓“大鱼”。爷爷爬累了想休息一下,小岩则不依不饶、又哭又闹,爷爷只好又顺着他。虽然爷爷觉得有些累,但是看到小岩高兴,自己也很高兴。小岩的爸爸曾经劝过爷爷不要和小岩玩这样的游戏,但看到爷爷并不在意,自己也就不再过问了。

    父母对儿子有着很多的期望,也为他们投入了很多的爱,但是这样养育出来的男生总是和父母最初的想法有差距——霸道、蛮横、冷漠、自私等。今天很多家庭都有“小皇帝”,十分令人堪忧啊!清代黄宗羲说:“爱其子而不教,犹为不爱也;教而不以善,犹为不教也。”父母从小不注意培养男生的孝顺之心,及至长大成人,必然是一个不孝子。现实生活中儿子不赡养老人或者虐待老人的事情屡见不鲜,父母要注意对男生的教育,不要让媒体上报道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

    有的父母知道溺爱男生是不对的,于是就对男生严加管教。有人说:棍棒之下出孝子。难道一定要非常严厉的教育才能让男生孝顺吗?父母对男生过分的严厉,有可能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男生被父母管教的很听话,就像老鼠见了猫一样,对自己的父母只是表面上照顾。另外一种是男生逆反心理比较强,对父母的严厉管教有很多的怨言,甚至有可能发展成为怨恨。

    这两种男生都不会和父母的关系很好,因为他们和父母之间的感情是生疏的。童年时受到父母过分严厉的管教和体罚让男生心里充满了怨气和不解,认为父母不真正把他看成最重要的,不真正疼爱他。当男生有了这样的心里阴影后,怎么会对父母发自内心地关心呢?父慈子才能孝。父母应该给男生提供一个温馨的家,让他在民主的环境下生长。在民主气氛下培养出来的男生才会真正理解父母,站在父母的立场和角度为父母分忧解愁。

    在日常生活中,可资教育男生的事情非常多。父母应该给男生灌输关注父母的概念,为父母分忧解愁,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父母也不必给男生提出一些很高的要求,可用一些小事培养男生关心自己的意识。比如,当父母生病的时候端水找药;父母生日的时候让男生知道;教育男生尊重长辈。并且,对男生的这些微小善行,都应多予赞赏。

    让男生孝顺一些,也有赖于父母言传身教。父母作为男生的第一任老师,言行举止对他的品德养成至关重要。男生对父母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父母对祖父母外祖父母态度的影响。父母教育男生孝敬自己,为自己分忧解难,父母应以身作则,成为他学习的表率。

    父母不要忽视生活中的小事对男生的影响。积水成渊,集腋成裘。男生良好的品行是在日常的点滴小事中培养出来的。父母及时注意纠正男生在小事上表现出来的不敬念头,久而久之,男生就会形成孝敬父母的品德。同时,父母要想让男生懂得孝顺,自己先要付出无私的关爱和牺牲。当男生受到了感动,才能尊敬和孝顺父母。

    2.让男生拥有一颗正义的心

    正义是人类社会普遍认同的,具有崇高的价值,是指具有公正性、合理性的观点、行为、活动、思想和制度等。通常没有正义感的男生是缺乏责任感的,没有担当责任的勇气。这样的男生往往得不到他人的青睐,他的未来发展也会受影响。

    当一个人丧失了正义感,他就会变得麻木不仁,奴颜婢膝,对很多黑暗的现象熟视无睹。没有正义感的男生的将来会是什么样呢?金钱和权利的诱惑可以轻易地瓦解他的斗志,最终将他引上一条不归路。另外,男生没有正义感就会纵容一些人的错误行为,不仅对社会造成不良的影响,社会舆论也会谴责他。

    正义感是人面对邪恶的时候,面对危难的时候,能不计个人得失而坚持真理,能不顾个人安危而救助他人。这无疑是一种高尚的品德。父母如果希望自己的儿子有一天能够成为了不起的男子汉,就别忘了给他一个正义之心。正义是男子汉的信念。具有正义感的男生通常都具有良好的道德规范和健全的性格,自立自重,心胸坦荡,懂得承担责任,尊重自由,尊重社会公德,尊重他人权利。父母要想把男生培养成才离不开正义感的教育,作为一个男生也有责任成为正义的先锋。

    父母培养男生的正义感,首先就要让男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明辨黑与白,对与错,美与丑,善与恶。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父母让男生清楚地知道哪些行为是值得表扬和支持,哪些行为是遭人鄙视、唾弃和禁止的。在生活中父母给他灌输了正确的价值观,让他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在遇到问题时他才会做出正确的判断,拒绝不正义的行为。

    明明是幼儿园中班的孩子,每天回到家后,明明都会讲许多幼儿园里发生的故事。

    这天,明明有点不高兴,爸爸就问他:“明明,有心事吗?”

    他告诉爸爸:“今天下午玩滑梯时,新新不肯排队,一次次插在我前面!”

    爸爸问:“那么你怎么做了呢?”明明很委屈地说:“我能怎么办啊,新新长得比我高多了,我又打不过他。”

    一旁的妈妈笑了,摸摸儿子的头说:“嗯,我们明明知道好汉不吃眼前亏了呢!咱们不跟他一般见识啊!”

    爸爸赶紧打断妈妈的话说:“新新那样做是不对的,你为什么不让他去排队呢?就算新新比你厉害,你也不要怕他,因为你是正义的。你也可以去找老师评理啊,我相信老师也是会支持你的。明明,你要做一个勇敢正义的人啊!”

    明明听懂了爸爸的话,点了点头。

    明明妈妈看似在开导、安慰明明,实际上让他丧失了正义之心。9岁以前的孩子还没有能力进行自我监督或者指导,他们还不能进行逻辑思考,只能通过模仿父母、配合父母的意愿来认识到什么是正确的。当妈妈认同明明的妥协行为而说出“好汉不吃眼前亏”时,明明就会把自己的行为当成正确的标准,他所理解的“好汉”,恐怕就是欺软怕硬之徒了。男生的正义感是需要培养的,妈妈的言语表面上是在保护男生的安全,却在不知不觉中让他丧失了正义之心。

    而爸爸对待问题的态度和妈妈是不同。在明明处于正义感萌芽的时期,爸爸对他进行了正确的教育。面对不公平的事情,男生应该勇敢,表现出自己正义的一面。父母要告诉男生在这个社会上,每个人都要守秩序,不能因为一个人长得比自己高大,就可以为所欲为。忍气吞声就是在鼓励他的行为,这也是为什么新新不止一次插队的原因。妈妈对好汉不吃眼前亏的理解太过片面了,真正的好汉绝对不是欺软怕硬之徒。父亲对明明行为的及时点评,帮助他树立了正确的道德意识。

    除了父母对男生的说教,培养他正义之心的手段还有很多。比如,恻隐之心便可以激发人的正义感。中国有句古话: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做为父亲和母亲,要培养男生对一草一木、小猫小狗的同情心,在家庭中形成一种互相关心、互相爱护的气氛,让男生幼小的心灵中萌发同情的火花。父母可以反省一下自己的行为,当男生看到小动物受伤前去救助的时候,自己急忙阻止,是父母让男生变得冷漠,没有爱心,缺乏正义感。

    父母还可以给男生讲一些有教育意义的故事,或者让孩子看一些体现正义感的影片。比如《西游记》中的孙悟空,虽然办事鲁莽,但却是惩恶扬善。或者是《超人》,他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父母不要低估这些虚拟的人物,有的时候他们比父母的说教更能让男生印象深刻。

    父母在培养男生的正义感时,别忘了提醒男生要学会保护自己。有正义感的男生往往在行为上表现得更加勇敢,但有的时候是不适合男生采取行动的。比如,面对有人溺水,面对大火现场,面对行凶歹徒……在很多紧急关头,男生应该保持冷静,很多事情不是光有正义感就可以解决的。父母要让男生对自己有充分的了解,如果情况不适合自己挺身而出的时候,不如去寻求成年人的帮助。父母要让他明白自己还是个小孩子,不要做一些自己无法承担后果的行为。这样不是懦夫的表现,维护正义与保护自己是不相冲突的。在遇到危险的时候,男生能够保护好自己,不与人硬斗,才是最聪明的做法。

    3.让男生懂得回报社会

    社会是一个整体,谁也不能离开社会独自生存。父母要让男生知道自己是社会的一员,他享受着很多社会给予他的权利,同时也承担着很多义务。男生应该感谢自己拥有的一切,并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回报社会。

    男生从生下来的那一刻,就接受来自很多人的帮助,比如,父母之爱,同学和老师的帮助……总有一天,他也会长大,从一个孩子变成一个大人,担负许多社会责任。父母要让男生知道自己是社会的一分子,他应该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来回报曾经帮助过他的人,回报社会给他提供的一切。

    如果男生不懂得回报社会,必然是一个自私自利的人,非常在乎得失,认为自己所拥有的一切都是理所应当的,自己没有必要为他人服务。有这样想法的男生很难与人合作共事,不利于建立良好人际关系。他的路可能会越走越窄。

    受助一年多,没有主动给资助者打过一次电话、写过一封信,更没有一句感谢的话。湖北襄樊5名受助大学生的冷漠,逐渐让资助者寒心。2007年8月中旬,襄樊市总工会、市女企业家协会联合举行的第九次“金秋助学”活动中,主办方宣布:5名贫困大学生被取消继续受助的资格。

    这些大学生为什么会这样的冷漠呢?其实问题的根结不在于他们的本质,而在于教育出了问题。在为孩子提供物质、满足需求的时候,还应该对他进行相应的教育:当社会向他伸出援助之手的时候,别忘记怀着真诚的心表示感谢,并且永远不要忘记回馈帮助过自己的人。作为父母应该让男生明白回报社会的道理。

    感恩之心支持着男生回报社会。知恩不报非君子。感恩是人的一种美德,父母应教会男生学会感恩,让他感激养育自己的父母,感激给予他各种知识的老师,感激给予他帮助的同学和朋友,感激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哪怕是那些点点滴滴。

    父母教男生学会感恩,首先让他从感谢父母开始,要让他知道,即使是来自父母那最简单的衣食,最质朴的关怀,也无不倾注了父母对他们的无尽的爱。这种爱是独一无二的。这样男生才能珍惜自己拥有的一切,理解并爱父母。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如果一个男生连自己的父母都不知道感谢,怎么可能会去感谢别人对自己的帮助呢!现在很多男生成为了家里的中心,心中只知道爱自己,不知道关爱别人,只知道索取不知道回报。父母应该教会男生懂得说一声“谢谢”,让他为家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以报答全家对他的关爱。

    硕硕的父母非常重视对他的感恩教育。一次,硕硕的奶奶过生日,妈妈就带着硕硕为奶奶挑礼物。最后,他们选中了一副手套。妈妈还告诉了硕硕:“奶奶有一双勤劳的手,她每天都从早到晚地为全家做事,非常的辛苦。奶奶不仅养育了硕硕的爸爸,而且还经常陪硕硕玩,对不对啊?”硕硕认真地点点头,回答妈妈说:“嗯,奶奶对全家人都很好,我要快快长大,给奶奶买好多好多的好吃的。”妈妈高兴地亲了亲硕硕。

    还有一次,爸爸带着硕硕坐出租车。下车时,爸爸把钱递给司机时,说了一声“谢谢”。硕硕问爸爸:“为什么要说谢谢呢?”爸爸对硕硕说:“因为司机叔叔把我们送回家很辛苦啊!我们应该感谢他。”从此以后,硕硕在得到别人的帮助时,总不会忘记说上一声“谢谢”。

    父母只有让男生拥有感恩的心,男生才能够理解他人对自己的付出,才能够自觉地回报他人对自己的帮助。如果脱离了感恩之心的教育,回报社会就成为了空谈。父母把感恩之心当做男生的基础教育,他才会回报社会,而且可以从中得到快乐、满足和自我价值的实现。

    父母对男生的爱不要是“无私的”,也可以要求一些“回报”。父母让男生体谅自己的辛苦,使男生主动地关心自己。父母教男生学会感恩,学会心存感激,学会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让他用实际行动来回报父母。比如,帮助父母分担家务,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父母把回报社会的道理告诉男生之后,可以带着男生一起去做些体验活动。一直以来,父母都很重视男生在学校获得多少知识,学到多少本领。父母好吃好喝地供着,学校也只是不断地给予,除了分数从不要求其他的实际回报。回报社会也是一门课,是培养男生健全人格的课。父母应该为男生提供这样的机会,不要片面地强调学习。

    也许,有的父母会说:“他年龄还小,很多本事还没有学到呢?他能拿什么回报社会呢?其实,男生也可以回报社会,甚至有着很多的优势。比如父母可以带着男生去敬老院看望老人。他不用做一些体力活,只需要陪老人聊一聊天。老人都很喜欢孩子,如果男生愿意陪他们,会给他们带来很多欢笑。

    作为父母要支持男生在不耽误功课的前提下多参加社会服务活动,回报社会。从这些活动里,男生也可以得到很多锻炼,父母可以明显感觉他懂事了很多。这些活动能够让男生亲眼看看很多人都需要帮助,让他去亲身感受人与人之间的温情。父母让他去参加回报社会的活动,是让他去检验自己的想法,让有用的留下来,巩固下去,将其充实并发扬光大。

    总之,吃水不忘挖井人。父母要让男生学会对他所拥有的感恩,带着他去参加一些公益活动。回报社会不仅是一种幸福,也是一种感恩的行为。他也是社会上的一员,他也有着一定的社会责任。他的整个人生都不可避免地与社会发生着关系。他积极地回报社会,社会也会更好的接纳他,给他更多、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