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了不起男生的24堂课-兴趣爱好,是男生走向成功最好的老师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兴趣,是指一个人经常趋向于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力求参与某项活动,并且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当男生对某一事物感兴趣的时候,他就会不自觉地调动所有的精力去追寻它,并且不断地为自己提出更多、更高的要求,甚至是以此作为他的毕生事业。所以,兴趣是男生走向成功的最好老师。

    1.父母要尊重男生的兴趣

    兴趣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可以让男生把注意力倾向于喜欢的事情,在沉浸于喜欢的事情时,男生会表现出心向神往的情绪。但是,很多父母却剥夺了男生选择兴趣的自主性,强硬地规定男生应该有什么样的兴趣。父母应该懂得尊重男生的兴趣,只有真正属于男生自己的兴趣,才能够成为引导他走向成功的好老师。

    很多父母都希望自己的男生能够成为全才,加之今天的社会竞争激烈,加剧了父母的危机感。许多父母不惜一切代价,将男生送入各种“兴趣班”学习。男生游戏玩耍的时间越来越少,活泼好动的天性受到严重压抑。男生学什么,不学什么,什么时间学,什么时间不学,完全由父母操纵,男生几乎没有发言权。男生的兴趣和意愿掌握在父母手上,而父母常常以个人的愿望代替男生的兴趣,这不仅违反了男生的心理特点和教育学原理,而且严重剥夺了男生的权力。

    父母应该让男生在一个民主的环境下长大,把他看成是一个独立的主体,要尊重其人格、思想及意愿。父母不要认为男生年龄还小,就没有做决定的权利和意识。父母尊重男生的兴趣就是尊重他的人格。男生有权利选择自己喜欢的兴趣,这是男生应有的权利。那些不顾男生兴趣、剥夺男生兴趣、压制男生兴趣的做法是一种错误的教育行为。

    父母要放弃家长姿态,尊重男生的兴趣,给他选择兴趣和爱好的权利。男生的成长不仅有物质需要,还有精神需要,精神需要还应该包括受教育的权利、享有休息的权利、游戏和娱乐的权利。而兴趣往往就根源于男生的需要,在需要基础上产生某种意识倾向。随着男生年龄的增长,满足自身的兴趣越来越成为其重要的精神需要,满足这些需要是男生应该享有的权利。父母应该学会尊重男生的兴趣,用平等的态度与男生沟通,把男生的兴趣权还给他。

    兴趣应该是男生自己的兴趣,因为活动主体是男生自己。虽然男生出生时十分弱小,一刻都离不开成人,这容易带来一种错觉,即男生不能主宰自己,父母就应该成为男生的主宰者。因此,父母常常把自己当作男生的保护神,代替男生采取动作、思考问题、选择兴趣……实际上,男生既是受教育者,又是活动的主体,而这些又都不是由年龄的大小决定的。男生从出生的第一天,就开始以主体的身份存在,并踏上了发展自我、完善自我主体的人生之路。

    从男生出生的那一天,他就是一个独立的人,每一天都在走向成熟,成为各种行动的发起者。父母不要因为他暂时还处于较弱的状态,就包办男生的一切活动。父母要尊重和呵护男生的兴趣,而不是代替和剥夺男生选择兴趣的权利。父母要相信男生会一点一点成熟起来,有他真正想做的事情。如果把男生比作是一朵含苞待放的花朵,父母应该是一个园丁,职责就是为花种施肥、浇水、锄草,使花开得更加的娇艳。开放的始终是花朵,父母不应该也不可能代替花朵开放。

    父母强迫男生按自己的意愿和指令去选择兴趣,会引起两种后果:一是压制了男生主体性的发展,把男生变成了处处依赖成人、缺乏头脑的“笨蛋”,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机械地按照父母的命令去实现父母为他规定的兴趣;二是引起男生的反抗,男生希望自己的兴趣得到满足,可父母却限制这种兴趣,于是亲子之间成为对立的双方。父母再想进行其他的家庭教育就会困难重重。总之,承认男生的兴趣就是尊重男生的人格,是把男生培养成才的前提。

    很多父母以自己的经验判断男生应该培养什么兴趣,于是依据自己的观点为男生安排兴趣班学习。父母总是认为为男生考虑好人生之路是父母的职责,但实际上父母保护好男生的兴趣权也是父母的职责所在。男生是兴趣活动的发起者,关系到他对自己的认识、评价以及对未来的设想。如果父母不给男生选择兴趣的权利,就是限制了男生思考的空间,行动的动力。既不能思考、也不能够行动的男生怎么能够获得成功呢?

    父母不尊重男生,不考虑他的意愿和兴趣,一味将自己的愿望强加在他身上,这只能让男生感到,什么事都要听父母的,父母会代替自己完成一切。久而久之,男生就走进了一个被剥夺权力的怪圈,他们误以为这个怪圈就是自己应该生活的世界,而不知自己还应享有受尊重的权力,也不知道只有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才是真正的兴趣。

    反之,父母把男生看成一个独立的个体,尊重他的兴趣爱好,让他的自我意识得到充分的发展。随着兴趣爱好的发展,男生会感受到自我的存在、自我的价值、自我的尊严。他们会按照自己的兴趣自觉地采取行为,并且心甘情愿地付出辛苦。父母要为男生提供一个发展兴趣爱好的环境,鼓励他不放弃自己的兴趣。真正的爱男生,不是父母为其规划好人生轨迹,而是尊重男生的兴趣爱好,让他走自己想走的路,做喜欢做的事情。只要是不违法、不消极,不丧失人格和尊严的爱好,父母就应该替男生感到高兴,因为他找到了引领他走向成功的老师。

    兴趣对男生成才很重要,但是兴趣的培养就像种在土中的一粒种子,需要浇灌才能够破土而出。父母要试着站在男生的角度思考,尊重他的兴趣爱好,不嘲笑和挖苦他的兴趣不现实和无意义。父母要想让兴趣爱好成为男生的老师,就要把兴趣权还给男生,让他拥有为之兴奋的兴趣爱好,而不是父母自己想要的兴趣。

    2.如何发现男生的兴趣爱好

    作为父母不能只关注男生吃得好不好,或者只要求男生学习好就可以。父母应该走进男生的心理,思考男生除了物质上,还有没有其他的精神需要。兴趣爱好是男生心理需求的体现,而男生身心还处于发育阶段,需要父母帮助发现兴趣、爱好。

    父母的责任是发现培养男生的兴趣。现在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许多父母都把分数作为唯一追求的目标。每次男生考试回来,父母总是会迫不及待地问:“考得怎么样?考多少分?”如果男生的成绩不理想,父母就会表现出不满的情绪,并且明确地表示禁止男生其他的活动。这样的做法是错误的,完全违背做父母的关心孩子健康成长的原则,更别提什么兴趣爱好了。

    对于男生的培养,父母除了把他教育成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高素质的人,还要懂得如何去发现男生的兴趣爱好,让他全面地成长。兴趣,是男生走进成功大门的钥匙,引导他获得成功的老师。不过,男生年龄还小,对自己的行为还没有分析和判断能力,而且兴趣爱好的稳定性又比较差。所以,男生能否拥有自己长久喜欢的兴趣爱好,父母起着重要的作用。男生的兴趣爱好能不能早一些被父母所注意成为一个关键。

    考试的分数不能代表男生所有方面的能力,兴趣爱好是很重要的。因为它可以成为男生努力的动力,成为男生日后从事的事业。父母过分强调考试分数,有可能限制男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出高分低能的孩子。兴趣爱好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他对男生具有启发智力的作用。而高分数不等于实现了素质教育,只能说明男生的应试能力很强。今天的社会更需要一些复合型人才,而不是只会读书本知识的书呆子。要想让他更好地适应未来的竞争,父母应该以男生的兴趣爱好为出发点,把他培养成具备多种能力的人才。

    小刚蹲在地上已经很长时间了,妈妈走过发现小刚在看一群蚂蚁抓一只虫子。妈妈问小刚:“你是在看蚂蚁吗?”小刚点点头说:“对呀!蚂蚁能抓住一只比自己大那么多的虫子。它真的很厉害。它一定还有很多秘密我不知道,我长大后要当科学家,做最有学问的人。”妈妈有些无奈地说:“不要说傻话了,看看蚂蚁就能当科学家啦?你今天的作业写完了吗?不要把时间浪费在这些没有意义的事情上。”……

    父母的错误言行就有可能断送一个科学家。兴趣在男生的成长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要培养和发展男生的兴趣,父母应学会去发现男生的兴趣爱好。

    父母从男生的发问中去了解他的兴趣和爱好。男生总有着很强的好奇心,喜欢追着父母问这问那。孩子问得多了,父母就会觉得烦,有的会简单敷衍几句把孩子打发了,有的索性训斥一顿或者不理睬。殊不知,男生爱提问题正是一件好事,说明他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男生爱提问,是受好奇心的驱使,是兴趣爱好的标志,也是其智力活跃的征兆。

    善于发问的男生是聪明的男生,说明他已经有了思考的意识。父母不应该为男生的问题而心烦,而是应该为自己有一个勤于思考,善于观察的男生感到骄傲。聪明的父母要善于从孩子的发问中,挖掘他的兴趣爱好,帮助他们解决“为什么”,认识“是什么”。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小的时候就喜欢问“为什么”,他的母亲充分肯定了他的敢于问“为什么”的发问精神,并加以培养,使他成为人所共知的大发明家。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做有心人,挖掘出男生的兴趣爱好。父母是男生最亲近的人,应该比任何人都有机会了解男生。比如,周末、节假日,与男生一起进商店,逛公园,或到树林里散步时,父母可留心他感兴趣的商品、书籍、景物等。为了培养男生的兴趣爱好,父母还可以跟他一起写字、画画、玩组装玩具等等。只要男生有了一点兴趣,父母就可以带着他去尝试。每个人的兴趣都不是一下子就被发现的,父母始终陪伴着男生参与各种活动,总有一天会发现男生真正的兴趣爱好。而且男生在与父母共同活动时,他的兴趣和才能会更加清楚地表现出来。

    如果父母总是限制男生的活动,给他一个很小的生活圈子,不仅阻碍了他的见识,而且还限制了他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所以,父母要多给男生一个活动的空间,让他自由快乐的成长。

    从成功的体验中挖掘他的兴趣和爱好。成功给男生带来满足感,可以让男生树立自信,也能够让男生肯定自我价值。在成功面前,男生更容易产生积极的思考,他也会认识到自己在这方面是有能力的。这种心理感受会催生出男生对这一方面更有兴趣。成功与兴趣是可以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的,形成一种良性的循环。

    父母应该让男生去做那些他善于做的事情,他才能够获得成功。当一个男生总是做一件让他感到沮丧、受挫、失败的事情,怎么还提得起兴趣去为之奋斗呢?虽然,兴趣是引领男生获得成功的老师,但事物都是相对和相互作用的,父母在教育男生的时候不要忘记灵活变通,从而加以培养和引导。

    总之,作为父母不能只欣赏男生的兴趣,还要善于发现男生的兴趣。不管男生对兴趣持什么态度,父母都要以极大的热情发现并支持,使其发展成为一种能力。很多优秀的人都离不开父母的正确教育和培养。

    3.让男生远离不良的兴趣爱好

    在家庭教育中,强调父母应该尊重男生的兴趣爱好,但不意味着父母可以对男生的兴趣爱好放手不管。有些兴趣爱好是不提倡的,有些兴趣爱好是要适度控制的,而有些兴趣爱好是要大力支持的。父母可以引导男生拥有高雅的兴趣爱好,让他显得与众不同。

    兴趣爱好应该是发自内心的一种喜爱,是一种对某件事的着迷。男生的成长中有各种各样的需求,兴趣爱好也是其中一种需求。兴趣又可以分为几种类型,这都与人的心理需要有关系。

    有的人会把衣、食、住、行作为自己的兴趣。这种兴趣鼓舞着人们去追求、创造美好的生活。但是,有这种兴趣爱好的人要对自己有一定的自我约束能力,因为物质上的兴趣爱好符合自己的经济条件,另外对物质过分地追求,就会使人变得贪婪,禁不住诱惑,放弃远大目标,走上邪路。所以,父母在教育男生的时候,对物质的兴趣爱好应有所克制,不能成为它的奴隶。

    除了物质上的兴趣爱好,更多的人追求的是精神上的兴趣爱好,比如:音乐发烧友,电影欣赏,绘画等等。这种兴趣爱好不同于物质上的爱好,它可以发展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主动学习某一方面的知识,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人们感到愉快、满足、有成就感。

    其实,不管物质还是精神上的爱好,都会有利有弊。因为活动的主体不同,所以他们的兴趣爱好表现出的品质也会有所不同。因此,父母的引导作用很重要。虽然兴趣爱好对男生成才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凡事都有一个度的问题。有一些兴趣爱好可以让男生成才,也可以将他推向地狱。

    小杰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初中生,父母为了奖励他学习成绩优异,给他买了一台电脑。起初父母看到小杰很喜欢自己送的礼物也跟着高兴,但是没过多久父母发现小杰坐在电脑前的时间越来越长。妈妈担心地问小杰:“你每天在电脑前都干什么呢?”小杰说:“我在玩网游,我现在的级别已经很高了,而且也很有钱。”妈妈被小杰说得一头雾水。

    后来在一次家长会上,妈妈听老师说小杰在学校的表现越来越不好,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考试成绩不理想。妈妈回到家后,看到小杰又在玩游戏。妈妈生气地质问小杰:“你能不能不完游戏啊?”小杰说:“为什么不能玩?”妈妈说:“你玩游戏已经开始影响到学习了,以后不准你再玩游戏了。”从此以后,小杰被禁止上网了。

    父母本以为事情就这样解决了,但是小杰回家越来越晚,父母问他干什么去了,他就说补课。后来,父母才知道小杰是到黑网吧上网去了,而且还有旷课的问题。小杰的父母非常的伤心,孩子怎么会变成这样了呢?难道给他买电脑错了吗?

    现在青少年网络成瘾已经成为很多家长关注的话题。对网络的痴迷影响了男生的身心发展,甚至有媒体报道少年猝死在网吧里。其实,男生对网络感兴趣没有错。今天的社会是网络时代,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李彦宏就是因为对网络的兴趣,对搜索引擎的执着,才坚持不懈地努力,创造了百度。网络本身没有错,错误是父母的教育不到位。

    男生玩游戏也没有错。大多数男生都喜欢玩游戏,甚至可以说游戏是陪伴着男生成长的。男生玩游戏不仅可以让他放松心情,而且锻炼男生反应能力、思考能力。很多年轻人就是因为从小喜欢玩游戏,后来选择了网络游戏这个行业。

    如果拿小杰的故事来说明,父母应该尊重他对游戏的喜爱,简单地禁止是不能解决本质问题的。网瘾就像毒瘾,需要父母走进男生的心里,只有让男生认清了兴趣已经演变成了一种错误,伤害到自己,他才能渐渐醒悟。父母应该在平时多与男生讨论他的兴趣爱好,甚至可以把男生的兴趣爱好,看成是自己的兴趣爱好。父母只有了解了男生的想法,才能够避免悲剧的发生。

    另外,面对有不良兴趣的男生,父母要注意自己的言行,比如,喜欢酗酒、打麻将赌博等等。这样只会影响自己在男生心中的地位。父母不仅无法让男生改掉不好的兴趣爱好,甚至还有可能沾染上父母的不良兴趣。父母可以培养男生高雅的兴趣爱好。唱歌、跳舞、绘画都可以陶冶男生的情操,让他显得气质优雅。高雅的兴趣还能够反映出男生的深切感受,崇高的感情特征,促进他的健康成长。男生拥有一个高雅的兴趣爱好,会让他显得与众不同,能够吸引更多的人关注。

    当然,父母不要觉得高雅的兴趣好就硬性规定男生学什么,这样只会让男生反抗得更强烈。父母要想培养男生高雅的兴趣,就请先和男生做朋友。培养男生高雅的兴趣爱好不是简单的事,需要父母积极、耐心地引导。比如,父母要给男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气氛,父母可以试试经常在男生面前谈论美术、音乐、舞蹈等等,或者带他观看相关的节目。男生听得多了,渐渐就会生成一种渴望,开始对高雅的艺术产生兴趣。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