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让男生懂得尊重弱势群体
在我们的社会上存在着大量的弱势群体,他们比常人更需要社会的关爱。让男生懂得尊重社会弱势群体,不仅能够培养他的爱心,更能增强他的社会责任感。
尊重别人不仅是有教养的体现,更是自信的一个明显标志。一个不懂得首先尊重别人的人不仅无法赢得别人的尊重,即使步入社会之后也很难获得什么成就。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社会上存在大量的弱势群体,他们或许是残疾病人,或许是下岗工人,或许是孤寡老人。上帝赋予了我们每个人高贵而自由的生命,人人生而平等。这些人同样需要别人的尊重、同情和关爱。尊重和关爱社会弱势群体不仅是社会的责任,更需要每个人的行动。
下面这个故事发生在美国纽约的曼哈顿,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有一天,天气晴朗,万里无云,春天里的一切都透露着生命的朝气。一位打扮时髦,看样子有40多岁的中年女人领着一个小男孩走进了美国著名企业“巨象集团”总部大厦。楼下有一个漂亮的花园,花园里开满了鲜花。中年女人和小男孩就在一张长椅上坐了下来。她喋喋不休地在跟男孩在说着什么,一副很生气的样子。不远处有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正在专心修剪花园里的灌木。
忽然,中年女人从随身携带的挎包里揪出一团白花花的卫生纸,一甩手将它抛到了老人刚刚修剪过的灌木上。老人非常诧异,就转过头朝中年女人看了一眼。中年女人也满不在乎地看着他。老人什么话也没有说,走过去拿起那团纸扔进一旁装垃圾的筐子里。
没想到过了一会儿,中年女人又揪出一团卫生纸扔了过去。老人和上次一样,一句话也没说,甚至都没看中年女人一眼,再次走过去把那团纸拾起来扔到筐子里,然后回到原处继续工作。可是,老人刚拿起地上的剪刀,第三团卫生纸又落在了他眼前的灌木上……就这样,老人一连捡了那中年女人扔的六七团纸,但他脸上始终都没有因此露出不满和厌烦的神色。
“你看见了没有?”中年女人指了指修剪灌木的老人对男孩说:“我希望你明白,你如果现在不好好上学,将来就跟他一样没出息,只能做这些卑微低贱的工作!”
老人听到之后,放下剪刀走过去,对中年女人说:“夫人,这里是集团的私家花园,按规定只有集团员工才能进来。”
“那当然,我是‘巨象集团’所属一家公司的部门经理,就在这座大厦里工作!”中年女人十分傲慢地说着,同时还趾高气扬地掏出一张证件在老人眼前晃了晃。
“我能借你的手机用一下吗?”老人沉吟了一下说。
“你连手机都没有吗?唉,好吧!”中年女人极不情愿地把手机递给老人,同时又不失时机地教育儿子:“你看这些穷人这么大年纪了连手机也买不起。你今后一定要努力学习啊!”老人打完电话后把手机还给了妇人。片刻,一名男子匆匆走过来,毕恭毕敬地站在老人面前。老人对男子说:“我现在提议免去这位女士在‘巨象集团’的职务!”“是!我立刻按您的指示去办!”那人连声应道。
老人吩咐完后走到小男孩的身边,他用手摸着小男孩的头,意味深长地说:“我希望你明白,在这世界上最重要的是要学会尊重每一个人,即使那个人看起来微不足道……”说完,老人在三个人的目送下缓缓离去。
中年女人一下子被眼前骤然发生的事情惊呆了。她认识那个男子,他是巨象集团主管任免各级员工的一个高级职员。
“你……你怎么会对这个老园丁那么尊敬呢?”她大惑不解地问。
“你说什么?老园丁?他是集团总裁詹姆斯先生!”中年女人一下子瘫坐在长椅上。
上面发生的故事在生活中虽不多见,但是却深刻地说明了学会尊重别人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情,也许因为你对别人的一个恶劣的态度就能让你丧失机遇、成功和幸福的生活。尊重别人并不是只是尊重那些比自己地位高的人,弱势群体更加值得你去尊重。2008年发生的四川汶川大地震毁灭了无数的家庭和生命,许多人因此失去了家园和亲人,他们的生活陷入了巨大的悲痛之中。但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全国千千万万的人们奉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捐钱捐物支援灾区人民,希望为他们的家园重建出一点微薄之力。这就是尊重和关爱弱势群体的充分体现。
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每个人都有自尊,即使他处在多么卑微的地位。我们每个人都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但是尊重他人是前提条件,不尊重他人同时也是贬低自己的愚蠢行为。男生生性调皮,有时候会让父母很费心。如果男生从小缺乏尊重他人的意识,很容易养成不尊重长辈、对他人出言不逊等没有礼貌和教养的坏习惯。作为男生的父母为了培养他从小尊重他人、尊重弱势群体的意识,首先自己要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一个光辉高大的榜样,在生活中尊重老人,尊重社会弱势群体,有仁爱之心。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父母的言传身教对男生思想和行为的影响不可低估。只有让他在成长中学会善良,同情弱者,有大爱之心和社会责任感,那么即使孩子将来成不了什么伟大的人物,也会是一个正直善良的人。
2.要让男生乐于助人
乐于助人是一种高贵的品质,是人性美的展现,是人格升华的标志。我们通过无私地给予别人帮助来实现自己的价值;我们也可以通过帮助别人达到内心的愉悦。帮助别人,有时候就是帮助自己。
一个乐于助人的男生,不仅会得到同伴的欢迎和尊敬,还会受到成人的嘉奖。身处集体中,也更容易得到别人的欣赏和认可。助人为乐是一种高尚的品格,对男生步入社会之后获得成功也大有裨益,父母应该注重培养男生助人为乐的品质,把助人为乐这种思想播种在孩子的内心,让他也体会到助人为乐的快乐。
在美国西部的一个偏僻的小镇上,某个冬天的夜晚,刮着凛冽呼啸的北风,透着刺骨的寒冷。风刮在人们的脸上就像刀子一样。这时,一对年过六旬的老夫妇正步履蹒跚地走在街上。由于夜深了,天气异常寒冷,很多旅馆不是人满为患,就是早早关了门。这对夫妇,又冷又饿,希望尽快找到一个温暖的安身之处。
他们找了好久,终于看见前面的路边有一间简陋的旅店,他们喜出望外地走进了店里。不料店里的小伙计充满歉意地说:“对不起,店里客人都满了。”
“我们已经找了好多家旅店,这样糟糕的天气,我们该怎么办呢?”屋外,呼呼的寒风仍然刮着,眼看就要飘起雪花了,恶劣的天气让这对夫妻非常发愁。
店里的小伙计不忍心让这两位老人再继续受冻,他想了想说:“如果你们不嫌弃的话,今晚就住在我的床位上吧,我自己在店堂里打个地铺吧。”
小伙计见他们饥寒交迫,又给他们端来热水和热乎乎的饭菜,并且为老夫妇铺好了床,老夫妇两人心里非常感激。第二天,老夫妇付了双倍的客房费,小伙计坚决不要,他说:“我仅仅做了一件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让你们这么大年纪的人在风雪中,任何人都于心不忍。”
临走时,老夫妻拍着小伙子的肩膀,语重心长的说:“小伙子,只有像你这样的品质,这样用心经营旅店的人,才有资格和能力做一家五星级酒店的总经理。”
“那样太好啦,呵呵。”小伙计并没有在意,“起码总经理的收入可以更好地养活我的妈妈啦。”他随口应和道,哈哈一笑。
两年后的一天,小伙子收到一封来自遥远的纽约的信件,信中夹有一张往返纽约的双程机票,并邀请他去拜访一对老夫妇,这对老夫妇就是当年睡他床位的那两位老人。
小伙子来到大都市纽約,老夫妇把小伙子领到最繁华的街市,指着那儿的一幢摩天大楼说:“那是专门为你兴建的一座五星级宾馆,现在我们正式邀请你来当总经理。”
助人为乐的小伙子一个小小的帮助,赢得了老夫妇的极大好感,无意间也成就了自己。
作为父母,该怎样教会男生助人为乐呢?
第一,要启动孩子的帮助能力
有些孩子并不是不想帮助别人,但是在别人需要帮助时,孩子往往表现得很漠然或不知所措。这种情况,父母千万不要责怪孩子。孩子其实也想帮助别人,但是他并不确信自己是否有帮助别人的能力。因此父母要经常寻找机会,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比如,在父母买菜的过程中,你可以请孩子帮你提一点东西。当孩子顺利地答应之后,父母要说声谢谢,并继续向孩子提出请求:以后,妈妈手里东西很多的时候,你都乐意帮妈妈拿东西吗?一般情况下,孩子是很乐意的。在生活中父母要经常通过具体的事例,让孩子感到自己有能力去帮助人,这样孩子帮助别人的信心就会得到增强,帮助别人的热情也会提升。
第二,要让孩子学会来事
当别人需要帮助时,有的孩子并不能及时给予别人帮助,另一些孩子则视而不见。如果您的孩子有这些情况,父母要经常用语言向孩子传达自己需要帮助的信息,并告诉孩子可以提供哪些具体的帮助。父母还可以利用生活中经常发生的事例,教会孩子懂得如何从别人的表情和行为来看出对方的需要,让孩子去关心对方并及时给予帮助。
第三,要让孩子知道量力而行
很多时候孩子没有给予别人及时的帮助,并不是说孩子不想帮助别人,而是孩子认为他缺乏帮助别人的能力。因为帮助别人自己需要具备某种技能,比如:想帮同学解决数学上的难题,首先就要求自己会做。比如:当父母生病的时候,应该怎样去帮助父母买药、请医生,不仅要求孩子要具备这样的应变能力,还要具备一定的叙述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都需要父母在日常生活中一点一滴教给孩子,只有教会了他,他才有能力去帮助别人。
第四,要让孩子具有辨别能力
能够给别人以帮助固然是好事,但是在什么时候给予帮助,什么时候插手也非常重要。因为在生活中我们经常遇见一些人本来是要帮助别人的,结果却帮了倒忙,给别人也给自己带去不必要的麻烦,所以这就需要孩子有一定的辨别能力。
当孩子乐意帮助别人后,要把范围扩大。父母可以教孩子去帮助那些比自己小的孩子以及那些老人,让孩子把掉下来的小雏鸟送回窝里;让孩子搀扶盲人、残疾人过马路;在公交车上为老人让座;为邻居家行动不便的老年人送送书报等。这些看来琐碎的小事都是助人为乐精神的体现,让孩子更能深刻地体会到帮助别人原来很简单。
帮助别人并不是难事,有时候无心的一个小小的善举,就能给别人带去巨大的帮助,就能解决别人的困难。作为孩子的父母,应该从小就培养孩子乐于助人的品德,让他在帮助别人中获得快乐和成就。刘备说过:勿以善小而不为。说的就是不要以为一件事对别人是好的,但是因为很小就不去做了。生活中帮助别人非常简单,非常容易,很多都是孩子力所能及的小事。高尔基曾经说过一句名言:给永远比拿快乐!所以让男生学会乐于助人吧!他在帮助别人,同时也在成就自己!
3.会赞美别人的男生,成功的几率更大
每个人的内心中,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赞美和夸奖。赞美就像蜂蜜一样让人感到甜蜜。真诚的欣赏和赞美可以得到别人的好感。我们身边每个人都有看不到的长处和亮点。去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不要吝啬,去真诚地赞美别人吧!
赞美拥有神奇的力量,真诚的赞美或许无意间就能改变别人的一生。因为赞美是对人的一种巨大的鼓舞和激励,它能让人身处逆境的时候更勇于前行。
1852年的一天,俄国作家屠格涅夫外出打猎,在树林里漫步的时候无意间捡到一本杂志,他就随手翻开来看,没想到被一篇名叫《童年》的小说深深地吸引了。他看了一下作者名字,他并不认识,作者是一个刚刚登上文坛的新人。屠格涅夫惊讶于这个作者巨大的文学天赋,他决心找出这个年轻人。通过四处打听和拜访,屠格涅夫终于了解到了作者的详细情况:两岁丧母,七岁丧父,他是由姑母抚养成人的。屠格涅夫十分同情年轻作者坎坷的人生经历,随后屠格涅夫在多种场合公开赞扬了《童年》这部小说,他还把他读这部小说的感受告诉了作者的姑母。
姑母很快给自己的侄儿写了一封信:你的小说获得了很大成功,著名作家屠格涅夫也公开地称赞你,他还让我鼓励你一定要继续写下去!你的前途不可限量啊……
收到姑母的信后,作者欣喜若狂,本来因为苦闷的生活而沉寂很久的作者一下子又燃起了对自己文学创作的信心,因为得到了屠格涅夫的称赞,这是多么荣幸啊!之后的若干年里,作者以巨大的创作热忱投入到后来的写作中,先后写出了《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巨著。他就是十九世纪俄国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列夫·托尔斯泰。
因为一句无私的赞美,竟然改变了人的一生,这是多么惊人的力量啊!恐怕也只有赞美才能产生出来吧!
赞美也是一种有效的交往技巧,它能够缩短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当你初到一个地方的时候,和其他人不太熟悉的时候,适当地对别人进行一些赞美可以快速博取别人的欢心,使你融入到团队里去。
以前的时候听母亲说我们刚搬到镇上居住的时候,由于人地生疏,对镇上的情况又不是很了解,使得我们家和邻居们的关系非常糟糕,常常发生一些不必要的争吵。母亲很为这件事情伤脑筋,于是她就请教我的外婆。外婆给了她三个字:说好话。
母亲听了外婆的话后,恍然大悟。她是一个很聪明的人,她决定按照外婆说的去做。从此以后当她见到左邻六七十岁的邻居张老太太就夸她精神好气色好;遇到买菜的右舍小双的妈妈就夸她篮子里的菜又新鲜又便宜;送我上学的路上碰到后院的王伯伯就夸他儿子又聪明伶俐又懂事;住在路两边的人若是到我们家开的百货店来买生活用品,母亲见到年长的就叫大娘、婶子和叔叔、大爷,见到年纪相仿的就叫姐妹、兄弟,而那些小孩们,母亲则冠以“多漂亮的小姑娘”和“多帅的小伙子”美称。结果没用多久,母亲在镇上的人缘就非常好了,生意也做得红红火火。
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我们经常可以看到,通过别人的故事我们也可以获得为人处事的经验。
王京是一个刚刚走进职场的大学生,长得仪表堂堂,气度非凡。由于刚到公司不久,和同事们还不怎么熟,有一天在办公室休息的时候,王京看着对面的女同事说:“你的眼睛真大啊!你是不是割过双眼皮啊?”女同事说:“哪里有啊!我天生就是这样的。”虽然是短短的几句话,可是小王用了一个间接又巧妙的赞美获得了同事的好感和认可。
但是生活中,懂得赞美的人越来越少了。许多人乐于孤芳自赏、夸夸其谈,活在自己营造的幻象当中;还有一些人虽然经常赞美他人,但是明显地缺乏真诚,这样的赞美就是虚伪的表现。
赞美别人可以净化心灵,同时让别人感到快乐,消除人与人之间的戒备和隔膜。要想让自己的男生学会赞美别人,首先父母就要善于夸奖孩子。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不是打出来的,也不是骂出来的。在孩子每次获得进步的时候及时地给予赞美和表扬,不仅可以起到激励的作用,另一方面还可以增强他的自信。男生的性格一般比较内敛、好强。所以很多男生不愿赞美别人的长处和优点,而这正是不自信的表现。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来自父母和别人的赞美之后,男生也会变得大方,学会毫不吝啬地主动赞美他人。比方说发现同学的某个长处之后,可以去真诚地表达赞美之情。所以,从现在起,努力去发现自己男孩身上的特长,少一些斥责,多一些鼓励和夸奖,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只有这样,男生才会懂得赞美、怎样赞美以及赞美的益处。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