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了不起男生的24堂课-男生具备了良好的习惯,想不优秀都难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习惯是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形成的,它需要时间的积累,一旦形成就不容易改变。习惯所产生的能量是巨大的,人一旦形成了一种习惯,他的思想和行为就会不自觉地按照这个轨道运行。良好的习惯让人获益无穷;坏的习惯则会成为人生路上的羁绊。习惯甚至决定了一个人的性格和命运。许多教育学家纷纷表示:3岁就可以决定人的一生。3—12岁是孩子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阶段,同时也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养成什么样的习惯影响到男孩的一生,良好的习惯有助于他获得成功。

    1.早睡早起身体好

    常言道:早睡早起身体好。早睡早起,对男生的生长发育及智力的发展都具有重要影响。作为父母,一定要让男孩从小培养早睡早起的习惯,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孩子的睡眠质量,把握好他们在睡眠中的生长发育契机。

    很多儿科医生认为,学前年龄段的儿童最好在晚上九点左右上床睡觉,因为充足的睡眠有利于他们身心的健康发育。而且众所周知,孩子身高和生长激素分泌的多少有一定关系,而生长激素是在睡眠中由脑垂体分泌出来的。故生长激素分泌量和儿童睡眠质量有直接关系。睡眠充足,则生长素分泌量多,作用时效长。一般生长激素在22时到凌晨1时为分泌高峰,占总分泌量的20%-40%。

    科学调查还发现,那些很晚才睡觉的儿童,长大后出现肥胖的可能性比较大。如3岁时睡眠不足9小时的儿童,和睡眠超过11小时的儿童,到初一时,前者肥胖率是后者的1.6倍。专家强调:“有规律的生活,能有效防止肥胖。”心理学家认为,养成早睡习惯的儿童,不参加不健康、不安全的夜生活,更有利于他们身心健康成长。专家主张,睡眠和饮食、运动都有密切关系,所以还是主要以睡眠为中心,重新安排孩子的全部日常生活。

    小宝是一个快上幼儿园的小男生,可却有一个早上赖床的坏毛病,这让爸爸妈妈很是头疼。

    用小宝爸爸的话说,小宝总是该睡不睡、该起不起,晚上精神百倍,早晨却十分贪睡。如果爸爸妈妈勉强把她叫醒,没睡够的小宝马上会闭着眼睛,大哭大闹:“我不想起床,我还要睡觉!”

    看着小宝又哭又闹的样子,爸爸妈妈心软了,只好哄孩子:“睡吧睡吧,不哭不哭!”任由小宝撅着屁股、抱着被子,转身又呼呼大睡。

    这么折腾了几次,爸爸妈妈还真是没辙了。

    其实像小宝这样的情况在孩子中非常普遍,尤其是刚刚开始上幼儿园的孩子,就喜欢赖在被窝里不肯起来,让原本就十分紧张的清晨时光变得更加措手不及。可是,早睡早起是两个相辅相成的概念,要想让孩子早起就必须早点睡觉,不然就很难保证拥有良好的睡眠质量。

    专家认为:很多孩子在年幼的时候,都会有作息不规律的毛病,晚上不睡觉、早上又醒不来。如果不及时改正这些坏习惯,那么将会对孩子将来的幼儿园和学校生活造成不利影响。

    那么造成小孩作息不规律的原因有哪些呢?

    1)晚上太贪玩不肯上床睡觉或是白天的兴奋久久不退导致入睡很晚。

    2)家长没有早睡早起的习惯,晚上看电视、加班工作都会影响孩子的睡眠,从而导致孩子也不能按时起床。

    3)小孩子的敌对心理。父母越是采取比较强硬的手段去唤醒孩子,孩子越是赖床不起。

    知道了孩子赖床不起的原因,父母就应该对症下药了。父母首先应该向孩子说明早睡早起的好处和优点。最近日本厚生劳动省的研究小组证实,与常熬夜的人相比,早睡早起的人精神压力较小,其精神健康程度明显较高。另外美国的相关研究报告也指出,宝宝睡眠不足或睡眠习惯不良,长大后有可能成为“问题少年”。早睡早起可以磨练孩子的意志,有利于将来的生活和学习。

    如果孩子的生活作息没有规律,父母就应该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重新调整孩子的作息时间,比如早点安排孩子上床睡觉、睡觉之前通过给孩子讲故事的方式缓解他的情绪。避免睡前让孩子进行一些容易兴奋的游戏和活动。家长还可以通过给孩子设置闹钟、播放早晨起床曲等方式提示和鼓励孩子早起。如果碰见孩子因为身体方面的不适而不愿早起,父母就应该及时地把孩子送往医院,为孩子治疗。

    其次,孩子没有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跟父母有很大的关系。因为父母的行为可以给孩子起到样板和示范作用,小孩子会不自觉地模仿父母的某些行为。如果父母没有早睡早起的习惯,经常看电视、工作到深夜,生活没有规律,那么孩子也很难早睡早起,即使父母教育孩子要早睡早起,也可能会遭到孩子的反驳:“你们自己都没早睡早起,凭什么来要求我这样做啊?”所以父母应该从自身做起,为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同时多为孩子着想,即使夜里实在有事情要做,也不要干扰到孩子的休息。要想培养孩子早睡早起的习惯,父母就应和孩子一样坚持早睡早起,谁也不允许出现例外。这样便在家庭中形成良好的环境氛围,对孩子也会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

    当孩子赖在床上不愿起床,切忌采取强硬的口气和手段逼迫孩子起床,因为这可能遭到孩子的反抗,父母越是强硬,孩子就越是怀恨在心,更加赖床不起。父母针对这种情况,可以在早晨准备香喷喷的餐点诱惑孩子早点起床吃饭,还可以钻到孩子的被窝里和他玩捉迷藏的游戏,让孩子不再睡懒觉。通过这些方法可以使孩子自然醒来。

    当孩子没有睡意的时候,也应该先把孩子安排上床,可以在屋子里放一些舒缓的音乐,妈妈坐在床边给孩子讲一些童话故事。父母一定要对孩子有耐心,这样才能尽快地让孩子在平静的心态中睡去,慢慢地,孩子也会发现睡觉是一件非常舒心和快乐的事,逐渐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

    早睡早起,重在坚持,如果不能持之以恒,父母因为一次心疼孩子就让他晚睡一会儿、晚起一会儿,久而久之也不利于孩子健康良好的习惯的养成,还容易让孩子养成半途而废的坏习惯。

    2.不要让男生养成拖沓懒散的习惯

    拖沓懒散是一种非常坏的习惯,它将给男生以后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严重的影响,极易造成男生做事拖泥带水、缺乏自信、没有动力等情况。成功是属于那些干劲十足、积极向上、有进取心的人的,如果被拖沓懒散的习惯羁绊了双脚,又怎能奔向成功?

    你有没有发现这种情况:你的孩子无论在学习还是生活中,做事总是拖拖拉拉、慢慢吞吞的,喜欢避重就轻,对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兴趣,而且喜欢依赖别人?如果有的话,那么一定要重视起来了,因为继续放纵这些习惯的发展,无疑将会为男生的未来蒙上一层阴影。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绝大多数孩子都是家里的独生子女,父母都是尽一切可能满足他们的需求,孩子从小就受到父母和长辈的千般宠爱,可是这种爱稍一用力就发展成为溺爱了。家长什么都顺着孩子的意愿,什么事也不让孩子做。孩子过的是一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真的堪比以前的“小皇帝”、“小公主”。久而久之,孩子就变得特别懒散,事事都依赖别人,做事情也拖拖拉拉,没有一点紧急感。在如今的家庭环境下,拖沓懒散已经成了现在孩子的一个通病。孩子学习或者做事拖沓懒散固然有孩子个性的原因,但是跟后天的教育也有很大的关系。孩子的拖沓懒散往往伴随着家长的心急火燎。

    培养孩子是大人的事,学习是孩子的事,我们不少家长把孩子所有的事都等同于自己的事。从孩子一进学校开始,事无巨细,关心备至,习惯于给孩子做主,习惯于给孩子帮忙,久而久之,孩子就形成了依赖父母的习惯,再加父母的娇惯,有的孩子你急他偏不急,还以此与家长讨价还价。学习如此,生活也是如此。很多孩子拖沓懒散的习惯实际上是家长惯出来的。

    并不是说家长就不应该关心孩子,而是说不能什么都关心,什么都过问,什么都参与。关心、过问也有直接、间接的不同。如果不是你从孩子进学校第一天就督促和陪伴孩子做作业的话,也许孩子是不会天天要你陪着他做作业的。

    张天成是一个男孩,也是家里唯一的孩子,父亲是做建材生意的,母亲在银行上班。父母对张天成是特别宠爱,但是因为工作的原因,就把小天成交给了奶奶照顾。奶奶更是对他关爱备至,什么事都不让他做,时间一长就造成了张天成自理能力差,喜欢依赖别人,性格懒散的毛病。上课的时候,坐在座位上,不是趴在桌子上就是东倒西歪的,反正是没有一点坐相。到了做作业的时候,如果身边没有老师在盯着,他就开始在桌子底下玩游戏,等到老师回来了,才拿起笔做起来。而且每次要做课间操的时候,张天成都是最后一个走出教室,动作也慢吞吞的,好像比别人慢半拍一样;一个星期下来没有不迟到的。而且一回到家里,就躺倒在沙发上看电视,别的什么也不做。

    一个八九岁的小男生,正是活泼好动的年龄,应该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浑身散发着朝气和活力才对,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其实像张天成的这种情况很具有代表性,也是让家长和老师颇为头疼的。这绝不是一种个别现象,家长不必过分忧虑,一定要冷静分析孩子的问题出现在哪里。如果孩子是特别懒散,依赖感极强的话,父母就要有针对性地对孩子加以训练。父母千万不要过度宠爱孩子,这样会使他养成懒散的毛病,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意识,鼓励和引导孩子做一些他力所能及的事,比如做家务、参加社团活动等方式都有助于让孩子学会生活自理,自己的事情自己解决。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孩子对学习和生活的热情和信心,还有助于其责任感的培养。

    做事情拖沓缓慢则是因为孩子没有一个合理的计划,孩子对时间的重视不够,因而没有紧迫感,这时候父母就要和孩子及时沟通,协助男孩制定一个合理可行的计划表,让他在计划的时间内完成目标。计划表的内容越细致就越有规范作用,它能让孩子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目标,获得喜悦和成就感。另外给孩子定闹钟也是个不错的方法,它可以提醒孩子在一定的时间内该做什么。有的男孩喜欢做作业的时候看一会儿电视,再看一会儿漫画,再吃一点零食,做作业拖拖拉拉,不能按时完成。父母可以用一些奖励的手段,比如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作业就允许他看电视了,还能得到一些奖品,这样孩子就会专注于老师所布置的作业上,他会逐渐体验到节约时间带给他的乐趣。父母和老师的积极的赞扬和鼓励也能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而恰当的奖励则会强化良好习惯的养成。

    有的家长认为,孩子拖沓懒散的性格,是先天就已经决定好的,你再怎么做也不可改变了。其实,这是一种十分错误的观点,甚至还带有一点宿命论的味道。诚然,性格有先天性的因素存在,但是更多的还是通过后天的塑造形成的。对孩子性格和习惯的改造是很有必要的,父母面对孩子的坏毛病切不可袖手旁观,一定要及时帮助孩子改正身上的坏习惯,良好的习惯将使孩子受益一生。

    3.让男生远离恶习,健康成长

    各种各样的恶习会贻害男生的一生,父母一旦发现孩子已经沾染某种恶习,就应该及时矫正,让孩子远离恶习的魔爪,健康成长。

    青少年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与未来,在他们身上承担着巨大的历史使命。孩子更是家庭的希望,家长们对孩子的成长越来越重视。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青少年受各种恶习影响而导致的犯罪率越来越高,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父母们也对此深表担忧。

    2004年,在日本新泻县三条市某小学教室内发生了一起6年级男生使用厨刀砍伤同年级男生的事件。

    据共同社报道,这名11岁男生将一把长约22厘米的柳叶形厨刀放在背包内带到学校,并在午休时间开始行凶。12岁受害男生右腕和左手被砍伤,伤势需两周时间才可痊愈。

    据悉,三条市警署已将伤人男生带回警署进行调查,但是目前还不清楚其行凶动机。

    此前,日本媒体曾在6月2日报道,长崎县一名年仅11岁的小学女生,因为和同班女生在网上聊天起冲突,心生怨气,用裁纸刀割破同学的颈部,导致其失血过多而死亡。这是1989年以来的第五起小学生杀人事件,震惊了整个日本,包括首相小泉纯一郎在内的政府高层人士对此表示极大关注。

    据日本文部科学省调查统计,2002年日本全国公立小学发生1393起暴力事件,其中包括学生殴打老师等行为。在这些事件中,有1253起发生在校内,儿童之间的暴力事件有647起。

    在社会新闻上经常可以看到少年伤人事件的报道,暴力恶习致使男生无意中就一步步走上了歧途。除了暴力,其他的恶习也不可小觑。男生的恶习种类较多,常见的有攻击行为、抽烟、浪费、撒谎、偷窃等等,针对上面所说的一些恶习,我们就简单介绍几种对男生危害比较大的恶习及其矫正方法:

    1)攻击行为的矫治。攻击行为是指个体对他人进行言语和身体的攻击。攻击行为多的男生易冲动、自控力差、情绪起伏比较大、脾气暴躁、任性固执。当孩子可能有攻击行为时,父母应早发现,早矫正。其矫治方法有:

    (1)情感教育。让孩子学会换位思考,设身处地地感受被他人攻击时的心理。父母向孩子讲故事,给孩子找到可以作为榜样的人物,使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自觉抑制自己的行为。当孩子有了进步时,父母就应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

    (2)培养交际能力。父母应经常教育孩子处理问题和事情的恰当的方法,而不是采用暴力方法去解决问题。这样可以减少孩子对他人和社会的攻击。还要培养孩子建立一种责任感,让孩子学会和别的孩子相互尊重、相互忍让,培养良好的交往技能。

    (3)理性对待。父母要正确而理性地对待孩子的攻击行为,既不要过分保护和偏袒,又不要采用“以暴制暴”的方法进行管教。否则,既可使孩子产生攻击别人的合理感,加重攻击行为,又会使孩子模仿父母用同样的方法“征服”同伴。

    2)矫正抽烟。

    (1)感化。父母要预先明确地告诉孩子,如果他决定抽烟,父母会感到非常痛苦和失望。孩子因为不想让父母失望和痛苦就不会去接触香烟,这比与孩子讨论吸烟对健康的危害更为有效。

    (2)为自己负责。要帮助孩子认识到,他们要为他们自己的行为负责。

    (3)父母做出榜样。父母要为孩子做出好的榜样。如果你抽烟,那就得抛开你自己对烟的感情,并明确指出你不希望孩子抽烟。如果有亲戚抽烟,要告诉他们不要把烟给孩子。

    (4)明之以理。要告诉孩子抽烟危害健康。香烟中含有大量的尼古丁,对人的身体尤其是肺部危害巨大,经常抽烟可以导致许多疾病的发生,重则危及生命。如果孩子十来岁时就开始抽烟,那他一般会形成20年的烟瘾。这将会对他的未来和身体造成更多的危害。

    (5)进行干涉。父母要设法把香烟清除出孩子的生活环境。坚持送孩子到禁烟的学校上学。无论什么时候干涉,都不嫌太早,也不嫌太迟。有些孩子在7~9岁之间第一次抽烟,甚至那些已有好几年烟龄的孩子也能在父母帮助之下戒烟。

    3)戒除偷窃。造成孩子偷窃的原因多种多样。但是归结起来不外乎这几种情况:在家庭中得不到父母足够的重视;冒险的欲望,博得朋友的承认和钦佩;缺乏明辨是非的意识等等。如果发现孩子有偷窃行为,父母可用以下办法杜绝孩子的这一恶习。

    (1)父母保持冷静。孩子有偷窃行为,不要惊慌失措,通常当场抓获对他们的惩罚就足够了。一旦发现,这种行为绝不能姑息怠慢。

    (2)有错必改。当孩子偷窃了别人的东西,强制孩子要为其行为向失窃者道歉。在这种情况下,最好让孩子自己单独去做,父母不要越俎代庖。

    (3)赔偿损失。必须让孩子明白,他要为别人的物质损失承担责任。可让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来赔偿损失,也可以从孩子的零花钱中扣除罚款,让他切身体会到受处罚的滋味。

    (4)加强监督教育。父母要加强对孩子零花钱的监督。如果孩子不断往家带回新的电脑游戏卡的价值已超过他这个期间的零花钱,就一定有问题。

    (5)慎重交友。要经常教育孩子,交友要慎重。让孩子避免与那些社会不良少年接触和来往,密切注意孩子的交往,经常邀请孩子的朋友到家中作客。多和孩子的老师交流,有助于发现孩子的异常行为,防范于未然。

    男生一旦染上了种种恶习之后要矫正过来是很难的,需要花费更大的力气。作家柳青曾经说过:“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却常常只有几步。”男生都还没有走上社会,前面的道路还很长,恶习会使男生步入歧途,甚至把他引向犯罪的道路。所以男生一定要走好每一步,只有学会分析,学会辨别,学会拒绝,才能保护自己。作为男生的监护人,父母一定要及早发现和纠正男生生活中存在的种种恶习,千万不可对男生身上的恶习采取姑息纵容的态度,只有及时帮助男生纠正身上的恶习,才能挽救孩子的心灵,免得他误入歧途。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