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览大国命运:欧洲战争革命史-帝国的分裂:1618—1648三十年战争史(18)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悌利的步兵首先进城,并迅速将主要街道全部占领,架起了大炮。所有市民被要求待在房间中不得外出,等待接下来的处决。马格德堡的命运、安全掌握在悌利伯爵的手中。对于士兵们的恣意妄为,悌利未加管制。由于他的沉默,士兵们的胆子更加大了,他们随意地冲进人们的家中,拿走一切他们看上的东西,拿不走的就全部砸碎。人们纷纷求饶,部分德意志士兵稍有收敛,但来自帕彭海姆军中的瓦龙人丝毫不为所动。城市的门都被打开了,骑兵、克罗地亚人也都涌了进来,一场残酷的屠杀即将开始。

    这场暴行,注定要在德国的历史上留下悲惨的一笔。胜利者们怒气冲冲,无论是年幼的孩子,还是上了年纪的老人,都被他们当作发泄的目标,不论是男人,还是妇女,都逃不过他们暴力的魔掌。他们肆无忌惮地发泄着兽欲,甚至在女孩们、妇女们的亲人眼前将她们粗鲁地强暴。整个城市的居民,在失去保卫后沦为这场战争的牺牲品。就连教堂也成为暴力的见证者,士兵们在这里将五十三名妇女的脑袋砍掉了。克罗地亚人惨无人性地以把孩子扔进火堆为乐,帕彭海姆军中的瓦龙人也好不到哪里去,他们用枪去刺杀依偎在母亲胸前的婴儿。这样的毫无人性,连一些天主教同盟的军官都觉得士兵做得太过分了,他们呼吁悌利伯爵采取必要的措施加以制止,可悌利不以为意,认为士兵们付出了辛苦,现在这样做也是应该的,没必要大惊小怪。士兵们还觉得不够解恨,很快就以四处纵火为乐,突然而起的狂风令大火越烧越旺,整个城市都陷入一片火海,到处都是浓烟滚滚,火光冲天。这下连放火者也有些受不了了,他们急忙躲进了军营,残酷的暴行这才暂时偃旗息鼓。大火持续了十几个小时,将这座德意志最为漂亮繁华的城市烧成了一片废墟,除了两个教堂和几家冶金厂,其他的建筑都成了断壁残垣。由于身体多处受伤,行政管理人克里斯蒂安·威廉及其他三位市长也被抓了起来。参事会参事和不少军官在战斗中阵亡。为了勒索到高额的赎金,敌人暂时没有处死四百名最富有的市民。充满讽刺意味的是,这支惨无人道的部队竟然自诩为拯救这个城市的天使,真是令人作呕。

    火势刚刚小了一些,又一拨皇帝部队赶到了这个城市,他们马不停蹄地开始了新一轮的抢掠。由于地上的建筑基本已经烧毁,他们将目光锁定在地下,逼迫人们交出藏在地窖中的贵重物品。悌利于5月13日赶到了这座城市,虽然他的手下之前已经清理了主要街道,可放眼望去,四周的场景依然令人战栗。到处都是死去的尸体,受伤的人从尸体中爬了出来,嗷嗷的孩子啼哭声此起彼伏,在一些死去的妇女身边,不知人事的婴儿还在吸吮着冰冷的乳房。在清扫街道的过程中,有六千多具尸体被投入易北河,总计有三万人在这次屠城中死去。

    14日,悌利将军终于进城终止了这场大洗劫。他安抚存活下来的人们,为大家分发了面包,举行了隆重的弥撒悼念死去的人。

    马格德堡失陷的消息令新教徒们十分惊愕,他们抱怨瑞典国王不及时伸出援手。为了平息大家的愤怒,古斯塔夫·阿道夫急忙解释自己确实有难言之隐,因为自己一旦前去支援,那么背后就会空虚。因此,他需要勃兰登堡选侯让给他库斯特林和施潘道两个要塞。但由于勃兰登堡选侯的犹豫不决,他最终得到了施潘道。为了尽快赶到马格德堡,瑞典国王希望能从萨克森获得粮草,当他还在劝说萨克森选侯时,马格德堡已经被敌人占领了。

    【第八章 皇帝发起与瑞典的战争】

    对悌利来说,死亡和创伤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由于这次打了败仗,皇帝剥夺了他的一切,只因这一次败仗,他便成了千古罪人。悌利失宠了,幸运之神也离他而去,他想戴罪立功,可是皇帝再也不给他机会。

    悌利将军的进攻

    悌利赶紧向新教诸侯炫耀,马格德堡失陷了。当初由于古斯塔夫·阿道夫的进攻让皇帝的威风一落千丈,当悌利取得胜利后,皇帝对新教帝国等级专横起来,他的威信又树立起来了。利用取得胜利的时机,皇帝下令取消莱比锡同盟,对所有反抗者进行恫吓。作为皇帝命令的执行者,悌利立刻执行,向莱比锡同盟成员不来梅主教进攻。为了保命,受到惊吓的主教马上投降,交出军队,发表声明称莱比锡决议无效。当菲斯滕贝格伯爵的军队回来时,悌利马上也采用这样的方式去对付他们,公爵无可奈何地答应了皇帝的所有条件,还要给皇帝提供每月十万塔勒的给养。纽伦堡市、乌尔姆市、整个法兰克尼亚和士瓦本都得承担这样的费用。皇帝急不可待地想超越一切,他的手已经伸向德意志,对人们采取高压政策,让德意志诸侯最终倒向古斯塔夫·阿道夫。可以说,悌利胜利的消息给新教徒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创伤,可到后来,皇帝的残暴很快激起了人们的愤慨,德意志从绝望中重生。为了重获自由,人们开始悄悄行动起来。

    在莱比锡联盟的诸侯中,只有萨克森选侯和黑森邦伯的势力最大。皇帝只要把这两位拿下,他就能统治整个地区。于是悌利就先拿黑森邦伯开刀,调集军队进军图林根。在前进途中,士兵们对黑森邦伯的领地大肆糟蹋,悌利对这些行为不管不顾,给当地农民带来了非常大的伤害。埃尔福特市是联系萨克森和法兰克尼亚的重要纽带,悌利开始围攻这座城市。埃尔福特市为了不遭受悌利军队的蹂躏,答应提供给养和金钱。悌利派使节通知卡塞尔邦伯,要求他退出莱比锡联盟,立即解散部队,做好接待皇帝军团的准备,并交纳军税,选择当朋友还是敌人。悌利作为皇帝的仆人,竟然利用兵权和马格德堡的胜利,对德意志的帝国选侯进行要挟。令人赞叹的是,卡塞尔邦伯并没有被吓住,他对使节说:“我不可能在自己的领地上接待外国士兵,悌利想要金钱和粮草,就回慕尼黑去,从哪来回哪去,那里不缺你需要的东西。”结果,这位邦伯的回答激怒了悌利,悌利派了两支军队攻打黑森,聪明的黑森邦伯跟他们周旋,并没有让悌利得逞。悌利决定发动全部的兵力报复黑森,但在这个时候,皇帝及时把悌利召回去了,黑森邦国才幸免于难。

    马格德堡的失守深深打击了古斯塔夫·阿道夫。雪上加霜的是,格奥尔格·威廉在这个时候要他归还施潘道要塞。这座要塞对古斯塔夫·阿道夫至关重要,如果瑞典被悌利打败,这就将是唯一的避难所。瑞典国王向勃兰登堡选侯极力求情,可是这位选侯不但没有答应,反而逼迫得越来越紧,最终他不得不命令部队撤出施潘道,古斯塔夫·阿道夫从此对勃兰登堡选侯怀恨在心,宣称他是瑞典人的公敌。

    古斯塔夫·阿道夫为了让勃兰登堡选侯付出背叛的代价,他率领全部兵力聚集到柏林。选侯惊慌失措,派使节来军营探寻。古斯塔夫·阿道夫让使节告诉选侯,你们给皇帝提供一切,包括最重要的阵地,但是你们所做的这一切并没有让他对你们宽容些,但我能对你们君主许诺,只要给我的部队提供面包和一笔适度的款额,我就会保证你们邦国的安全,让你们的选侯好好想想吧,是愿意把我当作朋友还是愿意让我洗劫他的选侯府。格奥尔格·威廉还在犹豫,古斯塔夫·阿道夫的大炮已经指向了他的首府,没过几天,勃兰登堡选侯被迫跟瑞典国王签署了盟约,规定选侯每月按时支付给瑞典三万塔勒,把施潘道重新让给瑞典国王使用。为了不招惹古斯塔夫·阿道夫,他还主动提出开放库斯特林要塞,让瑞典自由使用。这个结盟并没有引起多大的轰动,可是没有了后顾之忧,瑞典部队在与皇帝的战争中取得了节节胜利。

    当打败皇帝之后,瑞典国王非常高兴,喜上加喜的是,瑞典又收复了格赖夫斯瓦尔德,这是皇帝部队一直以来在波美拉尼亚占领的重要阵地。整个波美拉尼亚以后便再也不受皇帝欺压了,当地人民热烈欢迎瑞典国王,阿道夫也陶醉在与民同乐的场景中。恰逢到了瑞典解放德意志一周年的日子,整个波美拉尼亚人民举办各种庆祝活动,答谢阿道夫。在这之前,莫斯科沙皇也派出使节向他示好,还提议派部队支援他。他当然乐意接受,这样他在以后的战争中就不会有后顾之忧。不久后,古斯塔夫·阿道夫的王后玛丽亚·埃莱奥诺拉带着八千名瑞典士兵来到波美拉尼亚,哈密尔顿侯爵也率领六千名英国士兵来支援。英国人的参战,给欧洲三十年战争史留下了光辉的一笔。

    帕彭海姆坚守马格德堡的时候,悌利正在向图林根进军,瑞典人迅速穿过易北河,打败了皇帝的几支部队,占领了越来越多的阵地,直接向马格德堡进军。帕彭海姆害怕了,立刻要求悌利支援。悌利马上停止前进,调过头朝马格德堡行去。他和古斯塔夫·阿道夫都在易北河的一侧安营扎寨,他们距离不远,战争一触即发,当悌利发现阿道夫的军营也在易北河这边时,他就预感到不祥。古斯塔夫·阿道夫在他没有防备的情况下,驱散了他三个驻扎在乡村的军团,这些军团离主力部队较远。于是,瑞典很轻松地缴获了这几个军团一半的武器,并把剩余的全部烧毁。悌利为了报复,集中兵力向瑞典国王的军营开炮,此时他的兵力要比古斯塔夫的兵力多一半。为了避免不必要的伤亡,古斯塔夫·阿道夫巧妙地避开了战斗。古斯塔夫的军营非常坚固,敌人的猛烈炮火无法攻破。在这次摩擦之中,还是瑞典人占了上风。悌利不得不撤退,大量士兵在途中逃跑,兵力大大减少。悌利自从对马格德堡进行大屠杀之后,幸运之神便不再保佑他。

    自此以后,瑞典国王的好运来了。除了少量阵地外,他的将军托特和阿道夫·弗里德里希公爵占领了梅克伦堡。他很高兴,要把邦国交给这两位公爵管理,他要亲自去居斯特罗主持任命仪式。臣民们非常激动、非常高兴,瑞典国王受到了隆重的接待。当瑞典国王回到韦尔本后,在军营里接见了黑森—卡塞尔邦伯。黑森邦伯要求与他结盟,公开声明反对皇帝。他是德意志第一位反抗的诸侯,当时的形势也要求他这样做。威廉邦伯和瑞典有共同的敌人,因此他愿意把所有城市和整个领地向瑞典国王开放,并提供一切军需。作为条件,瑞典国王则应对黑森—卡塞尔邦伯的领地提供保护,在皇帝对其赔礼道歉之前不能和皇帝结盟,双方约定必须恪守诺言。达成协议之后,在以后的战争中,黑森—卡塞尔始终没有违反协议。正是因为双方之间的合作,才让黑森—卡塞尔在威斯特伐伦和约对瑞典赞不绝口。

    狂妄的悌利将军

    时间不长,悌利便知道了黑森—卡塞尔和瑞典国王结盟这件事,他便派富格尔伯爵率领几支部队去讨伐这个叛逆者,还写信煽动萨克森的臣民反对他们的君主。这两种做法都没有达到目的,在随后的布赖滕费尔德战役中,反而丧失了这些部队。黑森的等级会议是明智的,他们不喜欢被掠夺,而是喜欢被保护。

    跟黑森—卡塞尔相比,让悌利更烦恼的是,萨克森选侯脚踩两只船。萨克森选侯不把皇帝的禁令放在眼里,继续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眼看就要和瑞典国王交战了,他很担心萨克森会带着部队投向敌人的怀抱。这个时候,菲尔斯滕贝格给悌利带来了两万五千名老兵。悌利非常欢喜,信心大增,认为借此就能吓倒或者战胜萨克森选侯。他派几位使节去通知萨克森选侯,打开国门准备迎接皇帝的军队,解散自己的军队或者与他联合,把瑞典部队逐出德意志的领地。悌利还威胁道,皇帝一直很照顾他,如果拒绝,便会遭到洗劫。

    悌利下达这个命令很不合时宜。悌利曾经虐待萨克森的教友和盟友,对马格德堡进行大屠杀,任由皇帝的部队在劳西茨杀人放火,现在又这样蔑视萨克森选侯,这让萨克森选侯很愤怒。古斯塔夫·阿道夫也在远处为萨克森选侯鼓劲,要他不要害怕,于是萨克森选侯禁止皇帝军队在他的领地扎营,并宣布仍会保留军备,这样做也是因为他见到悌利的皇帝部队在其领地犯下了滔天大罪。现在这支部队为了追踪瑞典国王,正在向他的领地赶来。但是,他还是很期待皇帝曾允诺给他的酬谢。于是,他把悌利的使节招待得非常好,在送走使节之前,他简单明了地说:“我的臣民已经想好要把长期节约下来的东西送给你们,可你们习惯先来硬的,硬的东西总是会硌牙,你们要有思想准备。”

    于是,悌利率领部队一直攻进哈勒,沿途大肆烧杀抢掠。在哈勒,他更迫切地威逼萨克森选侯答应所提的条件。按照人们对萨克森选侯的了解,他肯定会屈服,因为在以前,他只愿意投入到自己的喜好中,收受贿赂的大臣也会教唆他要顺从皇帝。这次人们以为只要略施小计,他也就乖乖地向皇帝投降了。出乎意料的是,在这个最危难、最关键的时刻,他没有奉行一贯的柔弱政策。人们都在想,是悌利用暴力把他逼成这样的吗?悌利想把处于矛盾的朋友推到敌人身边吗?皇帝要保护萨克森选侯,他要抗旨吗?难道是皇帝想把这位选侯摆脱掉?最终人们想,应该是悌利太狂妄自大,以致他不考虑任何后果。人们不禁对他担心,一个瑞典国王已经够难对付了,他就不怕萨克森选侯会联合瑞典国王?

    悌利率领部队攻进他的邦国,约翰·格奥尔格彻底失去了对皇帝的希望,再三考虑后,他决定与瑞典国王结盟。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