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森豪威尔-“海王星”行动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为了使希特勒上钩,艾森豪威尔启动了“坚忍不拔”计划:在加莱对面用电影道具建立了一个能够以假乱真的油料码头、虚构了一个由巴顿率领的美国第l集团军,并向加莱地区投掷了2倍于诺曼底的炸弹……在惊涛骇浪的间隙面前,是进还是退,艾森豪威尔需要立刻做出决定……“海王星”行动还是如期启动了,事实证明,这个决定是正确的,这不仅仅是如果推迟行动,盟军将会遇到百年不遇的最恶劣的气候,更重要的是为盟军创造了一个出奇制胜的机会……盟军仅用一天的时间,便突破了希特勒的“大西洋壁垒”……

    选定诺曼底

    “霸王”行动的总企图是,在法国西北部登陆,夺占登陆场和港口,保障主力上陆和后勤供应,然后发动攻势占领整个法国西北部地区,并与在法国南部登陆的部队配合,向德国内地进攻,协同苏军最后战胜法西斯德国。

    说“霸王”行动是一场大赌博,西方文明的前途系于这一战,似乎有些夸大其辞,但并不为错。因为英国和美国把他们所有的本钱押在这一宝上,并且显示出了两国之间之前或之后都不曾有过的团结一致。“霸王”行动的失败将意味着输掉这场赌博,而赌注又下的大得惊人,那就是英国人和美国人在过去的两年内苦心经营起来的人力和物力。当然,对于希特勒来说,如果输掉的话,那只能是法西斯德国的彻底灭亡。

    因此,艾森豪威尔和希特勒都知道此役关系何等重大。作为盟军的最高统帅,艾森豪威尔在给联合参谋长最初几份电报的一份中宣称,“此行动标志着欧洲战争面临生死关头。我们必须克服一切障碍,忍受一切不便和甘冒一切风险,以求确保我们的打击是决定性的。我们只能胜,不能败。”

    大约就在同一个时候,希特勒正在说,“破坏敌人登陆的企图要比西线任何一个单纯局部性的决定更有意义。在整个战争进程中,这是惟一的关键因素。”

    英吉利海峡的两边,一场没有直接接触的对抗正在悄然进行着。

    西边,对于横渡英吉利海峡的登陆地点,艾森豪威尔与他的参谋部进行了反复的商量和比较。

    当时,在法国西北部有三处比较合适的登陆地区,即康坦丁半岛、诺曼底地区和加莱地区。从康坦丁半岛登陆虽易成功,但该半岛地形狭窄,登陆后不易展开兵力向纵深发展进攻。加莱地区距英国海岸最近点只有33公里,有其登陆的有利条件,但该地区距英国海港较远,运送人员和物资不便,同时又是德军重点设防地区,登陆必遭激烈抵抗。加之这一地区缺乏内陆通道,即使登陆成功,也不易向纵深发展。

    而诺曼底地区与前两个地区相比,登陆条件要优越得多。这里沿海地势开阔,可同时展开26至30个师,距英国西南海岸的各大港口较近,便于输送部队和运送物资,德军在这里兵力薄弱,登陆容易成功。这里虽然缺乏良港,但可用人造港补救。因此,盟军在权衡利弊后决定把在法国西北部登陆地区选在了诺曼底,规定登陆作战的代号为“海王星”,登陆时间初步定于1944年6月初。

    为了确保在诺曼底登陆成功,盟军进行了周密的准备工作。参加“海王星”战役的盟军共36个师,总兵力约288万人,其中陆军为153万人;空军飞机13700余架,其中轰炸机5809架、战斗机4900架、运输机(包括滑翔机)300架;海军各型舰艇9000余艘,其中登陆艇4000艘。地面部队编为4个集团军。美第l集团军、英第2集团军和加拿大第1集团军组成第21集团军群,由英军蒙哥马利将军指挥。美第3集团军直属远征军总部。

    东岸,就在盟军紧张准备的同时,希特勒一时一刻也没有闲着。为了预防盟军在西欧登陆,希特勒早就下令从挪威到西班牙修筑一道由坚固支撑点构成的“大西洋壁垒”。但由于工程量过大,“大西洋壁垒”到1943年末还远远没有完成。

    对于盟军将在1944年发起的进攻,希特勒认为盟军在西欧登陆可能会带来两种后果:一是造成德军的总崩溃,二是成为德军扭转败局的好时机。如果不能击退盟军的登陆部队,就可能导致前一种结果。但倘若能一举歼灭盟军的登陆部队,就会使盟军与苏军两面夹击的企图破产,德军就可腾出50个师的兵力加强东线,从而阻止住苏军的进攻。为争取达成后一种结果,德军统帅部研究制定了抗登陆的方针,即集中大部兵力、兵器于敌人可能登陆的主要方向上,对已登陆的敌军实施决定性的反突击,一举歼灭登陆之敌。为此,希特勒责令德军密切关注盟军的动向,提前查明盟军登陆地点,以便提前作好反击准备。

    要顺利地完成在诺曼底的登陆,部队必须在一天之内把176000名作战人员用上千艘军舰,在上千架飞机的掩护下,运过英吉利海峡,送往法国海岸。艾森豪威尔明白这是一项十分棘手的任务。

    要做到这一点,必须事先不能让德国人知道这支声势浩大的军队将在什么地方及什么时候发起攻击,使德国人相信攻击将会在实际登陆点以外的其他地方发起。因为,盟军尽管能够掌握空中优势,但是却要用数量上远远少于敌人的兵力发起攻势。在陆地上,德国人在法国有59个师,盟军登陆时仅有7个师的兵力。而这些德国师绝不是些可以轻视的守备部队——他们装备有包括坦克在内的最新式武器,而且士气也很高。其中许多人是在东线久战沙场的将士。因此,盟军不得不比一般的奇袭更加巧妙才行——他们必须引诱希特勒把他的精锐部队,特别是装甲师调离登陆地区,并不再返防。

    这似乎是一件很难办到的事情。但幸运的是,艾森豪威尔手下有一批世界上最好的间谍,即英国情报机构的男女情报人员为他工作,同时,随着“坚忍不拔”计划的顺利实施,盟军完全愚弄了德国人。

    当然,欺骗德国人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因为德国人自己就是精通军事欺骗的行家。1942年,他们就曾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费苦心和最成功的克列姆尔战役,彻头彻尾地欺骗了苏联人。因此,“坚忍不拔”计划的实施必须没有丝毫破绽。

    计划是根据德国人的预想而制定的。指挥西线德国部队的龙德施泰元帅与希特勒的看法一致,他们认为登陆将会发生在“横跨英吉利海峡的较狭窄的部位”。他们的理由很充分:距离较短,可以缩短飞机和舰艇的往返时间;距离德国工业中心地区鲁尔和莱茵很近等等。为了保证在加莱地区的登陆,盟军可能会在诺曼底实施佯攻。

    为了使德国人相信相反的东西,盟军不得不大规模地设立虚构的作战力量。

    首先,盟军派遣了20多名军官,分散于苏格兰各地。在1944年的整个春季,他们一直互发电报:“第80师需要1800双爬山鞋,1800双滑雪板绑带。”“两个兵团汽车连需要引擎使用手册”等等。而且这些电报故意让德国人截获。

    同时,又通过新闻媒体编造假消息。例如,曾经刊登过“第4集团军的足球赛”等。英国广播公司甚至还播发过诸如“在第7兵团战地的一天采访”之类的文章。

    其次,在加莱海峡对面的多佛,英国人用电影和剧院的舞台布景人员建立了一个假的油料码头。英国国王郑重其事地视察了这一设施,艾森豪威尔也对码头的完工发表了一次情绪激昂的演讲。英国皇家空军的飞机也天天在码头上空巡逻,使德国的侦察机无法降到33000英尺的高度下进行侦察。这样,即使在德国侦察机的摄像机镜头里,码头也没有任何纰漏。

    为了摧毁德国的运输线和海岸炮兵阵地等军事设施,削弱德军对诺曼底登陆的反击力量,艾森豪威尔又命令对诺曼底和加莱地区进行了轰炸。每向诺曼底投掷1吨炸弹,就向加莱投掷2吨炸药。在对比利时和法国北部的地下抵抗运动空投物资时,也采取了同样的方式。尽管盟军为此付出相当大的代价,从1944年4月1日到诺曼底登陆期间,盟军共损失了1.2万名官兵与2000架飞机。其中,为制造在加莱登陆的假象损失的官兵高达8000人,飞机高达1300架,但敌人被迷惑了。

    最后,也就是“坚忍不拔”汁划的登峰造极之作,盟军虚构了一个威胁加莱海峡的美国第1集团军,并由巴顿去指挥第1集团军。英国情报处被策反过来的德国间谍的情报,使德军很快就知道了巴顿到达了英格兰。巴顿在伦敦看了一次戏,光顾了几家酒吧,参加了一次晚会,名字也频繁出现在报纸上——这一次,使德国进一步相信,巴顿将指挥第1集团军对加莱发动进攻。

    狡猾的德国人上当了,希特勒落入了圈套。

    希特勒本人和德军总参谋部都认为,盟军将横渡加莱海峡在加莱地区登陆,向法国东北沿海地区实施主要突击。根据这一判断,希特勒对军队进行了部署。此时,德军在法、比、荷的兵力有“B”集团军群(司令隆美尔元帅)、“G”集团军群和独立第88军,共60个师(含统帅部预备队4个师),飞机450架,舰艇301艘,由龙德斯泰特元帅指挥。“B”集团军群辖第15、第7集团军共39个师,其中第15集团军23个师(14个海防师、4个步兵师、5个装甲师)配置在加莱地区900公里的海岸线上。其余部队被分散地配置在荷兰、诺曼底地区、康坦丁半岛和布列塔尼半岛沿海地区。诺曼底地区只部署了第7集团军的6个师又3个团,地面部队兵力不超过9万人,“G”集团军群共17个师,防守法国南部和西南部海岸。在加莱地区,德军沿海岸修筑了一道纵深5—6公里的防御地带,设有岸炮阵地以及由坦克陷阱、防坦克壕、钢筋混凝土隐蔽部构成的坚固支撑点,各支撑点之间敷设大量地雷和障碍物。水中设置了障碍物和水雷区。诺曼底地区的海防工事远不如加莱地区。这里只构筑有若干个独立支撑点,且大部是野战工事,纵深内只设置了防空降障碍物。

    “坚忍不拔”计划奏效了。

    成事在天

    在登陆前夕的一周内,盟国空军对敌人最重要的交通线中心进行了密集轰炸,炸毁了82个具有战略意义的铁路枢纽,这就使德国人无法迅速调配后备队和向告急的地区派出增援部队。在普利茅斯、波特兰、朴次茅斯,以及英国的许多其他大小港口,登陆艇准备开始作战。看来,为保证登陆成功的一切都已考虑周全。用艾森豪威尔的话来说,“强大的军队像卷着的弹簧一样绷得紧紧的,等待着释放它的能量和飞越英吉利海峡的时刻到来。”

    然而,艾森豪威尔很快就碰到了一个更大的难题。这是一个无法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只能听天由命的问题。当盟军一切准备就绪,即将出发的时候,天公却不作美了。就在即将发动进攻的前几天,英吉利海峡上空阴云密布,大雨倾盆,狂暴的西北风刮起几米高的大浪席卷而来。风高浪急,根本不可能登陆。

    怎么办?艾森豪威尔的心情十分急躁。从6月1日到现在,由于天气原因,艾森豪威尔很难做出是否进攻的决定。一方面,如果在条件恶劣的情况下坚持发动进攻,则进攻很可能失败。因为,在大风中摇晃的登陆艇可能在没有靠岸前就已沉没,即使是部队侥幸卷上海滩,士兵也会因晕船而不能有效地进行战斗。同时,盟军将不能利用空中优势来掩护滩头阵地。如果“霸王”行动失败,将要另外用好几个月的时间来计划和发动另一次战役,这在1944年是不可能的。另一方面,如果推迟“霸王”行动时间,由于上百万盟军士兵已经知道了诺曼底是登陆点,把他们与外界完全隔绝两周是不可能的,同时德军的侦察机也会发现正在集结的部队而改变在诺曼底的部署。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霸王”登陆行动也会失败,开辟欧洲第二战场的时间可能会变得遥遥无期。

    盟军内部的高级指挥官对是否如期发动进攻也意见不一。空军上将特德在指挥官们的特别会议上说,天气太坏,空中援助有困难,建议推迟行动计划。蒙哥马利则强烈主张无论天气条件如何,要立即动手,而海军将领拉姆齐的态度却是模棱两可的。

    在这种情况下,盟军最高统帅部的气象员一下子成了最重要的情报官。

    6月4日,艾森豪威尔在索斯威克别墅再次召见了他的部下,讨论是否按计划进行“海王星”行动。气象员英国皇家空军上校斯塔格首先汇报了天气情况,他说:“到目前为止,海上情况将比预期的略为好转,该死的雨可能会停止,但是即便是阴天,空军可能还是无法出动。”

    斯塔格话音刚落,蒙哥马利立即站了起来,用他那特有的傲慢腔调说:“离开了空军的支援,我们照样可以完成登陆任务。事情发展到今天,无论怎样都应当如期进行计划。”

    艾森豪威尔看了蒙哥马利一眼,缓缓地开口了:“将军阁下,我了解您的心情。但是,我们要明白一点,即‘霸王’行动是由并不占压倒优势的地面部队来进行的。”

    “而这次战役之所以可行,就是因为盟军具有空中优势。如果没有这一有利条件,登陆就太冒险了。”他顿了顿,“而行动一旦失败,要在1944年再发起一场如此规模的战役是不可能的了。”

    艾森豪威尔环顾一下四周,没有人说话,“鉴于天气原因,我建议推迟行动。”接着,他问在场的人是否有不同意的。当没有人表示反对时,他宣布推迟24小时。

    当天晚上,艾森豪威尔、蒙哥马利、特德、史密斯、拉姆齐、斯特朗等高级军官又来到索斯威克别墅的餐厅。餐厅中间放着一张大桌子,桌子旁边摆着几张安乐椅。墙上挂着一张巨大的英国南部和诺曼底的地图,上面满是大头针、箭头和标出盟军和德军位置的其他符号。

    面对着风雨交加的天气,军官们懒洋洋地靠在安乐椅上,喝着咖啡闲谈着。就在这时候,斯塔格上校带着最新的气象报告走进来。他一进门,便喊道:“好消息,好消息,天气出现转机!”

    军官们立刻对他的预报发出一阵欢呼声。

    斯塔格继续说,正在下着的倾盆大雨,将在两三个小时内停止,接着是36小时好转的天气,风力中等。虽然受到云层的妨碍,但轰炸机和战斗机可以在6月5日至6日晚间出动。

    然而,尽管天气有所好转,但这种天气情况对空军来说,也只不过是一个较好一些的夜晚。特德叼着烟斗,用力喷出一口烟说道:“在这种情况下,使用重型和中型轰炸机是危险的,除非使用轻型战斗轰炸机。”

    对于特德的反对意见,餐厅里一下子静了下来,大家把眼光都投向上了艾森豪威尔。

    艾森豪威尔背着手,低着头,在房间里踱来踱去。对他来说,尽管有危险,但这的确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毕竟,任何战争都是有风险的。想到这里,他的心里有数了,他抬起头来与参谋长史密斯交换了一下眼神。

    史密斯明白了艾森豪威尔的意思,开口了:“这可能是一场赌博,但这是一场最好的赌博。”艾森豪威尔同意地点点头。他接着又问蒙哥马利:“6月6日,你认为怎样?”

    蒙哥马利挺起身子,盯着艾森豪威尔的眼睛答道:“我说要干!”

    然而空军司令特德再次表示这是危险的。艾森豪威尔不得不收住脚步,环顾一下他的司令官,坚决地说,“我们不能总是把问题挂在树梢上!”“至于空军”,艾森豪威尔针对特德的疑虑说,“我们可以派出大批战斗轰炸机为登陆部队提供支援。”

    于是,计划就这样定下来了。窗外风雨交加,似乎根本不可能进行这次战役,但窗内的军人却都很兴奋,他们都在为即将来临的这场决定性的战役而跃跃欲试。

    艾森豪威尔冷静地衡量着各个方案,到晚上9时45分时,他说:“我确信必须下达命令。好,让我们干!”

    接着,艾森豪威尔就以盟国远征军最高统帅部的名义,向全军发出了如下的最后的《进军令》:

    盟国远征军陆、海、空三军的战士们:

    你们就要出发去参加我们为之奋斗了许多个月的“伟大十字军远征”了。此进,全世界都在注视着你们,全世界热爱自由的人们都在期望着你们,并在不断地为你们祈祷。你们同其他战线上的英勇盟军和战友们一起,一定会摧毁德国的战争机器,消灭纳粹对欧洲人民的残酷统治,保障我们自由世界的安全。

    你们的任务不是轻而易举的。你们的敌人训练有素,装备精良,作战顽强。他们将要殊死搏斗。

    但今年是1944年了,自从纳粹在1940年到941年获得胜利以来,形势已经大变。盟军奋不顾身、英勇作战,已使德军遭到惨重失败。我们的空中攻势大大削弱了敌人的空军力量和地面作战能力。我们的国内战线,在武器和弹药方面给我们提供了绝对的军事优势,并给我们准备了可以随意使用的大量受过训练的后备部队。潮流已经改变了!全世界自由的人们正在共同走向胜利!

    我对你们的勇敢精神、忠于职守和作战能力深信不移。我们必将赢得完全胜利!

    祝你们平安!让我们大家祈求全能的上帝为这个伟大而光荣的事业祝福吧!

    命令发出后,各路司令官们从椅子上一跃而起,冲出门外赶往他们的指挥所。30秒钟后,大厅里空荡荡的,只剩下艾森豪威尔。其他人的离开和他的突然孤独是有象征意义的。一分钟前,他似乎是世界上权力最大的人,千百万人的命运取决于他的命令。但是从他下达命令之时起,他就失去了权力。在以后两三天内,他几乎什么都改变不了。无论是他,或任何人都不能使进攻停下来。带领着连队奔向奥马哈滩头的一位上尉,或在犹他滩头的一位副排长,他们在眼前所起的作用比艾森豪威尔还大。

    进发!进发!

    命令在1944年6月6日早晨4时15分发出,进攻时间定在早晨6点钟。

    此时的艾森豪威尔开始为成功和失败做两手准备了,他仔细地用铅笔写下了几行字。他当时这样做是出于如果进攻不妙,他将忙得腾不出手来写报告的考虑。

    艾森豪威尔这样写道:“我们在瑟堡一勒阿弗尔地区登陆失利,没有能占领一个令人满意的立足点,部队被迫撤退。”接着,他舔了舔铅笔,划掉了几个字并补上:“我把部队撤了下来。”“我决定在此时此地发起进攻,是根据所得的最好的情报做出的。陆军、空军和海军都竭尽职能,表现出极为勇敢和献身的精神。如谴责此次行动或追究责任,应由我一人承担。”

    在这种情况下,没有什么比最高司令官亲临部队鼓舞士气更重要的问题了,艾森豪威尔决定看望一下临行前的将士们。

    凯瑟琳驱车把艾森豪威尔送到了索思西南的帕腊德——皮尔码头。艾森豪威尔想看看部队上船的情况。不巧的是,美国士兵不在这里上船。但是,英国士兵还是发现了艾森豪威尔,于是“好心的老艾克”的呼喊声此起彼伏。目送着他们上船,艾森豪威尔感到,登陆西欧的舰队启航了,此次不会有变化了。

    之后,艾森豪威尔离开朴次茅斯又驱车去访问纽伯里附近的三个飞机场。在那里,马克斯韦尔·泰勒将军的第101空降师穿着怪模怪样黑斑服装的伞兵们,正准备登上他们的飞机。虽然艾森豪威尔座车上的小五星已被遮盖了起来,但他还是被人们认出来了。人群中立刻爆发了一阵欢呼声。艾森豪威尔笑了,他喜欢这种场面。于是,他下了车,跨步迈过背包、枪炮和装备,与士兵们交谈了起来。艾森豪威尔告诉他们不要担心,他们有最好的装备和指挥官。一名中士说:“我们才不担心,将军!现在该是德国佬担心的时候了。”一名二等兵更是尖声地说,“注意,希特勒,我们来了!”

    看到这些生龙活虎、即将奋勇冲杀的战士们,艾森豪威尔想起马洛里昨天写下的预言:这些空降部队的3/4以上将立即遭受伤亡。但是,他们在瑟堡半岛上的行动计划对于成功地登上犹他滩头是必不可少的。而且艾森豪威尔曾经明白地表明他的意见,同样地下达空降命令。艾森豪威尔的心情沉重起来,这场可恶的战争,将吞噬无数条年轻的生命。他和泰勒将军走到C-47型飞机的机舱门前,目送着泰勒将军登上飞机。关了舱门之后,艾森豪威尔抬起手,对着他们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而此时,华盛顿的军人们也在焦急地等待着。凌晨5点。陆军部长史汀生将军在床上辗转反侧,他在朦胧中摸索着打开了收音机。一位记者在现场报道说,他是和第一批伞兵部队一起飞行并亲自看着他们跳伞的人。听到报道,史汀生非常激动,这场战争终于开始了。是啊,他怎么能不激动呢?自丘吉尔在1941年珍珠港事件之后第一次访问美国起,史汀生就一直在为实施“霸王”战役而游说。实际上,“霸王”行动就是他在会议上提出各项日程中的首要问题。之后,为了促成这一战役,他又和马歇尔等人竭尽全力。在1943年7月访问英国之后,史汀生又建议罗斯福总统要毫不犹豫地取得美国的全面指挥权。从1943初的“围捕”行动,到1944年6月的“霸王”行动,战争尽管迟了一年半,但是最终还是来了。史汀生披衣下床,面对西南方向的夜空,久久不能平静。

    伦敦的作战情报中心也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在古色古香的海军部大楼背后的城堡下50英尺处就是伦敦作战情报中心,海军上尉麦克米金在40号房间值夜班。凌晨3点左右,门被打开了。进来的人身穿一件双排纽扣水兵短上衣,脚穿一双高出睡衣裤脚的高筒靴,脸上睡眼惺忪,很明显他已经一夜没有阖眼。“将军,您好!”麦克米金刚想站起来,给海军大臣坎宁安敬礼。坎宁安按住他的肩膀,示意他不用起来,问道:“怎么样了?”麦克米金回答:“还有三个小时登陆艇才能按预定时间到达海滩。”这位海军上将说,“那好,我过一会再过来。”

    现在,经过长期的准备与绞尽脑汁的思索与激烈的争执之后,“霸王”战役总算按预定的时间开始了。它将使20万人登上舰只和飞机,横渡英吉利海峡。这件事情本身,就是一项伟大的壮举。

    6月6日这天,为了实施“霸王”行动,艾森豪威尔调动了8000架轰炸机,284艘军舰以及4000多艘登陆艇和其他舰只。但艾森豪威尔手中最宝贵的财富却是人:陆海空三军39个师的兵,几乎有300万人,时刻准备听取他的调动。

    这支难以想像的庞大的军事力量,将要去袭击一片小小的海滨地区,在诺曼底地区的斯沃尔德、朱诺、果耳德、奥马哈和犹他等五个海滩登陆。

    在陆军登陆前的4至5个小时,美空降第82师、第101师和英空降第6师等3个伞兵师共约1.8万人,从英国20多个机场起飞,向南疾飞而去。它们的目的是在登陆地域两翼距海岸10至15公里的纵深处实施空降,以占领登陆地域内交通枢纽、渡口和其他设施,以配合陆军登陆。这样,由运输机、滑翔机还有护航的战斗机组成的庞大机群穿云破雾而来。

    不过,他们并不是第一批空降部队。在他们之前,曾有好几批伞兵在同样地区着陆,只不过那些伞兵是伪装的假人。为了以假乱真,艾森豪威尔命令制造了与真人差不多大小的假人,给他们穿上军装,装上音响装置和实弹射击模拟器。假人空投下来以后,接近地面时,便会发出哒哒哒哒的射击声和手榴弹的爆炸声,就像进行着真正的战斗。一连好几天,德军的警报频频响起,德军连忙包抄围堵,闹得鸡飞狗跳,却发现全都是假人,没有一个真正的空降兵。次数一多,德军多次扑空后,也就懒得理睬了。

    艾森豪威尔与蒙哥马利将军(左一)、泰德将军(右一)在前线视察

    这样,6月6日凌晨,当3个空降师飞临德国人上空时,德国人反应十分迟钝。结果,美军第101师空降师顺利地到达了预定的卡朗坦以北,占领了海滩堤道,摧毁了设置在那里的重炮炮台,以保障登陆部队顺利向内陆进军。第82空降师在几乎没有任何抵抗的情况下,很快就占领了卡朗坦至瑟堡公路上的要地圣梅尔埃格利斯,并牢牢守住了梅尔德里特河上的桥梁。只有英国第6空降师遇到了不太强的抵抗,但是,经过战斗,他们还是很快占领了奥恩河和冈运河上的桥梁,控制了奥恩河和迪夫河之间的高地。

    期间,无数艘装满登陆士兵的舰只也向诺曼底急疾而去。

    东方天际渐渐地泛出了鱼肚白的时候,美国的“查尔斯·卡罗尔号”运输舰已经在浪头高达20英尺的海浪中行驶了几个小时了,透过望远镜,诺曼底的地形已经清晰可见。来自科塔将军的第116团的步兵已经在悬挂在吊艇架上的20艘小型登陆艇中等待着了。5点20分,随着舰上扬声器一声“放艇!”的广播,吊艇架的绞车嗄嗄地响了起来,小艇开始往下放。凶狠海浪似乎要把小艇从军舰的两侧掀出去,墨色的海面也像一个无底洞准备随时吞噬这些小艇。还好,小艇顺利地被放到了海面上,它们在黑暗中上下翻腾了一阵,然后穿过一段漫长而波涛汹涌的海面,朝着预定集结的地区和奥马哈海滩驶去,又一批小艇被放在了吊艇架上,第二批步兵部队的官兵们攀着粗糙而又潮湿的货网滑进登陆艇。接着,登陆艇犹如野马,猛然弯背跃起,冒着敌人炮火在海浪中颠簸前进。

    美舰“贝菲尔德号”也在全速前进着。铁锚链条的嘎嘎声以及舰体划过水面时击起的水浪声很大,以至于舰上的海军少将唐·穆恩和约瑟夫·科林斯将军互相交换了一下眼色。离法国海岸只有12海里了,他们担心声音会惊动滩头上的德国守兵。然而,他们对即将发起战斗充满了信心,为了这一刻,他们做了充分的准备。天亮之后,他们就要去攻打犹他滩头了。

    抢滩登陆

    当盟军万船齐发,向诺曼底大举进攻之际,诺曼底的守军还正为恶劣的气候条件阻止了盟军的前进而暗自得意。6月4日,德军在巴黎的空军气象站提出,由于天气条件差,盟军在半个月之内不会有登陆行动。于是,德国防空部队接到“不必执勤”的命令,海军也因风浪太大撤回了巡逻船。

    6月5日,德军驻守诺曼底地区的司令隆美尔放心地回家为他的妻子过生日。在路上,隆美尔看着车外的风雨自信地说:“不会有登陆战发生,如果登陆,他们甚至走不出海滩。”在同一天,驻诺曼底地区的德军第7集团军司令杜尔曼将军也认为此种天气不会有登陆战发生,因此召集他的高级将领们到100英里之外去进行沙船演习。6月6日凌晨,盟军百万大军已箭在弦上,登陆战即将开始,飞机已经发动,舰船已经开出,然而,诺曼底的德国海军气象站却提出,这种天气不要说登陆,甚至连空袭也不可能。

    6月6日凌晨6时许,盟军登陆部队开始陆续登陆,由于德军群龙无首,准备不足,加上盟军又掌握着制空权,因此除了奥马哈登陆场受到德军的激烈反抗外,其余各登陆场进展都相对顺利。

    奥马哈海滩宽不足200米,表面上看没有遮蔽物,只设有一道低矮的防波堤。然而,看上去一览无余的狭窄沙滩上,却隐藏着无数杀机。

    战前,“沙漠之狐”隆美尔曾到奥马哈视察防御设施,他对德军设置的障碍物和火力配系非常不满,便命令守备部队立即加固这一地段的防御工事。于是,德军在水下修筑了三道用钢筋和水泥构筑的屏障,并在屏障之间布设了水雷;在岸上修建了许多能够扫射滩头的坚固支撑点和战壕;在盟军有可能登陆的进出道路上布置了大量的地雷。同时,隆美尔还把德军战斗力极强的第352摩步师调到奥马哈。因此,整个西线战场上,奥马哈可以说成为了真正的“大西洋壁垒”。德军为准备在此登陆的美军第5军第1师准备了最残忍的炼狱手段,即使是日军在硫磺岛上的防卫,也难以同奥马哈相比。

    不幸的是,盟军的侦察部门并没有发现奥马哈德军兵力部署和防御体系的重点变化。而法军提供的情报也只是说,德军在奥马哈海滩仅配置了6门射程为12海里的155毫米口径的法国火炮。

    于是,从一开始,奥马哈登陆的战斗就进行得非常激烈和残酷。

    只见,一艘登陆艇冲上了海滩,前方的登陆斜板刚刚放下,就听见一场巨大的爆炸声,海滩上卷起一阵阵火舌,登陆艇被德军设在海岸绝壁上的火炮击中了。这些炮台设置的位置较高,射界开阔,几乎可以打到海滩的任何角落,却又很隐蔽,一般人难以发现。

    又一艘登陆艇勇敢地向岸滩冲去,突然它被地雷线挂住了,就在操纵手继续向前冲时,地雷爆炸了,登陆艇笼罩在一片烟火之间。

    好不容易冲过障碍物的登陆艇放下了第一批登陆士兵,当戴着钢盔的突击队员叫喊着向岸边冲击时,岸上响起了一阵激烈的枪声。在德军的猛烈打击之下,许多士兵倒下了,鲜血把海水染红了……

    危急时刻,冲过死亡线的美军两个突击营的官兵凭借绳梯,登上了悬崖峭壁,消灭了德军部分海岸炮台。同时,第1师师长泰勒上校冒着出现误伤的危险,坚决要求驱逐舰用炮火进行压制射击,德军的火力才被压下去。

    然而,德军嚣张的火力气焰并没有击溃美军官兵的士气,相反,却极大地激发了美军官兵的斗志。副师长科塔准将大喊着:“在这块海滩上,呆着不动只有两种人,一种是死人,另一种是垂死的人。让我们冲出这个鬼地方吧!”他冲锋在部队前面。士兵也毫不示弱,他们满不在乎地说:“人总有一死,也只有一死。我们都欠上帝一死。”

    就这样,奥马哈成为一个血染的登陆场。尽管在战斗进行得最艰苦之际,美军地面部队司令布莱德雷将军曾经考虑过撤离奥·马哈,但形势还是向好的方向一点点明朗起来。

    经过一整天的激战,美军终于登上了海滩。当然,代价也是惨重的,美军伤亡官兵达3400名之多,29辆水陆两用坦克下水后,只有2辆上岸,数十辆两栖装甲车沉没……

    与奥马哈登陆相比,在犹他登陆场、金滩登陆场、剑滩登陆场及朱诺滩登陆场的盟军官兵就幸运得多了,他们几乎没有遭到像样的反扑。

    于是,在指挥所里焦急等待的艾森豪威尔很快就接到了令他满意的报告。在发给马歇尔的电报上,艾森豪威尔写道:“除了杰罗将军登陆的海滩之外(那里十分猛烈的炮火使得难以登陆),其他海滩登陆的行动都按预定计划进行,看来一切顺利。”最后,艾森豪威尔又补充说他前天所视察过的英美部队,土气高涨,保证能完成任务。

    至6日晚,盟军近10个师的部队登陆成功,57500名美军和75215名英军及加拿大军队的官兵,先后踏上法国的土地诺曼底,并占领了数个8至10公里的登陆场,尽管这些登陆场相互间尚未建立起联系,但为后续部队登陆创造了条件。盟军的登陆部队前进了1.6公里至2.4公里。至7日,在诺曼底滩头,盟军从天而降的空降兵和从海上突击的登陆兵加在一起,已经有17.6万人,各种车辆2万辆。盟军以伤亡和失踪8000人的代价,打破了德军苦心设置的“大西洋壁垒”,粉碎了德军的反扑。

    6月7日早饭过后,艾森豪威尔登上英国“阿波罗号”布雷舰去视察滩头阵地。“阿波罗号”紧靠奥马哈滩头下了锚。布莱德雷到舰上汇报战场情况。他告诉艾森豪威尔说,目前部队从滩头阵地向内陆推进的情况良好,但是还有使人担心的地方。德军在顽强抵抗,幸亏他们难以对战斗进行增援,因为桥梁和铁路运转中心都被炸毁。法国抵抗运动的贡献远远超出艾森豪威尔寄予的期望。尽管空军并没有有效地压制海岸炮台,但是海军的炮火支援开始不断地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事实证明,艾森豪威尔在6月5日上午做出的发动“海王星”行动的决定是非常关键的。如果他在6月6日决定把进攻推迟到6月19日,盟军将遇到20年不遇的最恶劣的天气。就连艾森豪威尔回想起来也感到有些后怕,他在回忆录中写道:“如果那几天的天气都不好,可以预料,后果将是可怕的。秘密被泄露,突击部队被迫撤回……复杂的行动计划将作废,部队士气将下降。至少再等14天或28天,这时200多万人将陷入无能为力的困境之中。这实在太可怕了。”

    艾森豪威尔在天气上的赌博赢得了胜利,尽管他在给斯塔格的信中写道:“谢谢。感谢战争之神,我们在该出发时出发了!”,但不可否认的是,没有当时的决断,也不会有今天的成果。这一点,丘吉尔对他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他说:“回顾这个决定,确实令人钦佩。事态的发展充分证实了他的正确性,而且我们之所以能够获得可贵的出奇制胜的机会,也多半归功于他。”

    确实,“海王星”行动的胜利,标志着“历史上最困难、最复杂的战役已使盟军重返欧洲大陆。”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