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为什么要穷着养 女孩为什么要富着养-女孩的艺术天赋离不开父母的支持和鼓励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对女孩艺术素养的培养将会直接影响其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审美观念等。女孩天生就具备优于男孩的艺术天赋,但是这不代表女孩就一直能够保持这种天赋。女孩的艺术天赋离不开家长的支持和鼓励,只有从小培养女孩的艺术素养,对她的成长才最有裨益。

    女孩的才华就如同矿石一样,需要父母的挖掘,否则就失去了闪亮的机会。当女孩调皮时,也许正是她展现自己艺术天赋的时候,只有细心而耐心的父母才能发现它、呵护它、培养它。只有懂得用正确的教育方法引导女孩的父母,才能培养女孩的艺术创造力和审美观念,把女孩塑造成一位“才女”。培养女孩的多种兴趣

    每位女孩都是一个天使,都有自己的才华。每位女孩在小时候都会有许多爱好和梦想,然而却往往因为父母的阻拦而浇灭了她们追求梦想的热情。女孩应该是多才多艺的,女孩应该是兴趣广泛的,这是淑女所应具备的能力和要求。因此,父母一定要注重培养女孩的多种兴趣。

    培养女孩多方面的爱好和兴趣有助于陶冶她们的情操,培养女孩高贵的气质。自古淑女都是琴棋书画、诗词曲文样样知晓。兴趣广泛将有助于女孩形成乐观的性格,为她们将来踏足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有一个上初一的女孩,天真、活泼、可爱、热情,而且很有主见,但是她却成为令家长头疼的孩子。因为她爱好写武侠小说,喜欢唱流行歌曲,爱看电视、玩游戏,喜欢和小动物们嬉戏,还梦想着要去青藏高原……

    她的妈妈抱怨说:“我家女儿对什么事情都很感兴趣,就是学习成绩上不去。真是急死人了!”朋友问她:“你女儿在班里排什么名次?”母亲回答:“50个学生,她总是在十多名的位置,也不向前冲,就好像把这个名次买下来一样。我希望她能够进前5名。”朋友听到这儿笑了。

    女孩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和探索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一个活力四射、兴趣广泛的孩子能把成绩稳定地保持在这个名次上,家长还有什么可苦恼的呢?很多父母都进入了一个教育误区,认为分数是衡量孩子能力的标准。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有什么比一个热爱生命、富有情趣的孩子更让父母感到欣慰的呢?也许成绩好可以满足家长的虚荣心,却牺牲了孩子的其他能力,使孩子成为只会学习没有自理能力的“低能儿”。

    培养多方面的兴趣对女孩的成长是很有意义的,女孩能有自己的爱好,并以此为乐,将来她就不会因为自己一无所好而感到孤单;女孩兴趣广泛,并能为之努力就等于拥有了走进成功大门的钥匙。每个兴趣爱好都有可能成就女孩的一生。虽然很多父母已经注意到培养女孩的多种兴趣爱好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很大一部分家长仍然坚持自己的想法,为孩子安排未来发展的道路,或者因为某种原因,强迫孩子放弃自己喜欢的事情,阻断了孩子兴趣爱好的萌发。

    有一个小女孩偶然发现一个断成两半的蚯蚓,虽然蚯蚓断成了两半但两半却都在蠕动,这引起了女孩的好奇。她把蚯蚓分别放入两块泥巴中带回家,想观察一下这个蚯蚓是否还能存活。妈妈看到后非常生气,教训她:“一个女孩子摆弄什么泥巴,没出息!”随后,妈妈夺过女孩手中的泥巴扔出了家门。

    面对孩子萌发的兴趣,妈妈却用自己的观念强制地阻止了孩子的观察和探索行为。在这位母亲看来,“女孩就应该是干干净净,做女孩应该做的事”。也许她没有想到,自己的一骂、一扔很可能就此断送了一位生物学家。

    对于培养孩子的兴趣,国际象棋大师谢军的母亲就做得非常出色。她不仅欣赏和尊重孩子的兴趣,而且以极大的热情支持孩子的兴趣,成为孩子最有力的精神后盾。

    当谢军面临着要么去棋队继续下棋,要么上学而放弃下棋的选择时,她矛盾了,不知道如何做出抉择。她既想上学又想下棋,因为她爱下棋,只要往棋盘前一坐就感觉无比兴奋。而此时,她的母亲——毕业于清华大学自控系的电子工程师,为女儿考虑更多的则是她的学业和前途。谢军的母亲既不愿因为家长的干预而断送一个天才棋手,也不愿女儿为下棋耽误一生。于是,母女之间进行了一次很严肃的交谈。那时,谢军才12岁。

    “你很喜欢下棋,对吗?”谢军望着妈妈,从没有见过妈妈如此严肃过。她有些胆怯了,但依然点了点头。“那好,不过你要记住,下棋这条路是你自己选择的,既然你选择了下棋,今后,就要对自己负责任!”

    谢军的妈妈同意让她前往棋队继续下棋,并支持和鼓励着她。在谢军面临人生抉择时,如果她的母亲硬逼着她读书,压制她对国际象棋的爱好,那么,谢军也许就会放弃下棋而选择继续读书,而我国就少了一位出色的棋手,谢军也许会为此遗憾终生。不可否认,谢军的身后有一位伟大的母亲!

    有些家长认为孩子对于兴趣的投入会浪费学习时间,其实这是错误的认识。很多孩子的艺术兴趣和文化学习并不是对立的。比如有些孩子的钢琴弹得好,文化课也很好;反过来文化课好的学生理解力强,知识背景也很丰富,学钢琴也学得很好。而且在多方面的学习中,她的各种能力也得到了全面的提高。

    10~12岁是女孩大脑中控制思维、想象、语言创造能力的部分——大脑额叶的飞速发展期。这个时间段对女孩的一生来说将是一个绝对关键的时期。因此,在这段时间多方面培养女孩的兴趣和爱好,将有助于女孩日后更轻松地学习和掌握各种技能。

    作为家长,不仅要欣赏孩子的兴趣,还要懂得发现孩子的兴趣,只要你对孩子的兴趣给予支持和肯定,就能使兴趣成为孩子的一种能力。为此,父母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第一,尊重并支持女孩的兴趣。要想培养女孩的多种兴趣爱好,家长首先要做到尊重并支持她的兴趣爱好,使之得到适当的满足。比如,如果女孩喜欢捉蝴蝶,父母就可以给她准备一张扑蝶网,带她一起去大自然捉蝴蝶,并趁机教她一些有关蝴蝶和其他昆虫的知识,回到家中还可以教她把蝴蝶做成标本,然后和她一起对标本进行分类、归档。有机会还可以为她提供一些图文并茂的蝴蝶书籍。也许,女孩将来会成为一位出色的昆虫专家。

    第二,在女孩遇到困难时,要鼓励她、帮助她。培养孩子的兴趣离不开家长的支持和鼓励,做任何一件事情,孩子可能刚开始会有兴趣,但是时间一久就失去了新鲜感。这时就需要家长的支持和开导,特别是当孩子遇到困难时,更需要家长和孩子一同去克服。

    培养女孩的自学能力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自学能力是衡量一个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因素,自学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后天培养出来的。因此,家长不仅要培养孩子多方面的兴趣,更要教导孩子独立自主地去学习。

    有位哲学家说过:“学生的头脑不是用来填充知识的容器,而是等待点燃的火种。”如果头脑中的智慧火花没有被点燃,知识再多也是一个书呆子,是不懂得灵活运用的傻瓜。而点燃智慧的最佳手段就是培养自学能力。

    在这个知识经济的时代,学习能力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同时也成为一种必要的本领。学习不仅是独立思考的过程,也是培养创新能力的过程。踏入社会后,随着知识的不断更新,人们对于欠缺的知识只能通过自学来弥补,因此,培养孩子的自学能力无疑是非常重要的。对女孩来说,自学能力的培养更有利于激发其淑女气质,让女孩看起来更有定力,更有头脑,从而凸显高贵的气质。

    王馨颖通过自学完成国内大学英语的所有课程,并取得了近十项全国性的英语比赛的大奖,在刚刚参加的世界性专业英语测试——GESE考试中,她也有不错的表现。正是这个11岁的大连女孩,凭借着出众的英语能力,被哈佛大学、剑桥大学双双看中。然而对此,王馨颖的母亲却一再强调:“馨颖绝对不是天才!”

    更让人想不到的是,这位神乎其神的女孩看起来却非常普通,而且她在上小学二年级时就退学了。

    对此,王馨颖道出了其中的秘密。在她退学后,父母将英语当成一种乐趣让她去学习,而不是为了应付考试。她是大连英语角的常客,经常去那里找比自己水平高的人进行对话,这样,王馨颖的英语水平提高得很快。对别人认为她是“天才”的说法,王馨颖并不认同,她认为自己并不聪明,只是选对了学习方法而已。对此,她的父母表示,从王馨颖小时候他们就着重培养她的自学能力,并且培养其广泛的兴趣。这些都是女儿出色的原因。

    学习动力是孩子学好知识的源泉,而兴趣则是促成其自学的动力。学习兴趣一直是家长和教育界最关注的,也是他们急切希望解决的问题。

    孩子在2~3岁时会对外界事物充满好奇心,凡事都要问个明白,但是随着成长,孩子却表现出越来越少的兴趣。造成这种情况,家长的态度和管教方法是不容忽视的原因之一。

    (1)当孩子向家长提问时,家长及时把所知道的内容告诉孩子。如果家长这样做的话,就会令孩子无法体验到寻找答案的乐趣,也就扼杀了她们内在的学习动力。同时,也让孩子养成依赖及容易放弃的习惯,从而失去了自学能力。

    (2)当孩子要求家长帮助自己学习时,家长当成是自己的责任。相信很多家长都会尽心尽力地为孩子搜集、整理学习所需要的资料,或是帮助孩子完成作业。然而,孩子却会因此失去一次次难得的学习机会,而且也会养成推脱责任的习惯。

    (3)当孩子专心做其他事情时,家长催促其赶快做功课。这似乎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却带来了不少负面影响。首先,孩子会因此失去一次专心投入的机会,从而使她们在其他领域都因缺乏投入而丧失兴趣。同时,因为功课打断了她们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因而会由此厌恶功课。其次,这种消极情绪会延伸到其他方面,使其对周围事物渐渐失去热情,从而也影响到自学能力的培养。

    因此,为了避免孩子自学能力的丢失,家长可以经常锻炼孩子的自律能力,通过不同形式让孩子充分明白自己的责任及需要承担的后果。另外,家长更应该重视“从游戏中学习”,让孩子体会到成就感,及时对孩子进行鼓励。

    周女士的女儿罗迪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美国南加州大学攻读建筑研究生。罗迪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出色的成绩,还是得益于正确的教育方法。周女士从小就培养罗迪自学的能力,她把自己对女儿的教育方法归纳为15个字:启蒙早、讲科学、多鼓励、多交流、作榜样。

    罗迪几个月大的时候,父母就通过卡片教罗迪识字并以此控制孩子的哭闹行为。1岁之前,小罗迪就能认识将近三百个汉字了。到了三四岁的时候,父亲又为罗迪准备了很多英文的原声带,让她开始接触纯正的“英语口语环境”。为了把罗迪培养得更优秀,父母多方面挖掘她的兴趣和爱好。

    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周女士坚持运用鼓励式的教育。孩子犯错时不去打骂她,而是给她讲道理。虽然孩子也许并不明白,但是她却会照着做。另外,周女士还培养罗迪的判断力,让她明白什么事情是对的,什么事情是错的,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在教育孩子时,父母只传授方法,让罗迪自己去寻找答案。她们只是充当孩子的后盾,给予精神上的鼓励和支持,而从不会打击孩子的积极性和学习的热情。所以,罗迪总是能以乐观的态度来看待问题,以饱满的热情来迎接挑战,她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对于学习,她觉得这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

    曾有一位教育家说过:“要永远保持现役学习状态,如果不经常学习,大脑会变得生疏迟滞。”但是强制性的学习只会让孩子失去学习的乐趣和热情,只有培养孩子的自学能力才是最明智的做法。所有的教育都是在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如能有意识地引导孩子独立地进行超前学习,往往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如何培养自学能力?首先,家长应该判断孩子是否具备超前学习的能力;其次,在生活中尝试让孩子独立解决各种问题;再次,制定阶段性总体目标,并分割成切实可行的小目标,让孩子分步执行,让他们在成功中品尝到喜悦,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从而培养他们自觉学习的动力。

    让女孩尽情发挥语言天赋

    女孩小的时候就已经表现出很多出色的天赋了。当同龄的小男孩还不能说出一句完整的话时,女孩已经可以跟人聊天了;同龄的男孩还热衷于玩具时,女孩已经能歌善舞了;同龄的男孩为了一点小事打架时,女孩已经能充当人际关系的调解者了。这些无不显示出女孩的语言天赋,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女孩的天赋却会逐渐消失。儿童心理学家指出:父母对孩子的态度往往决定她的未来!因此,家长在教育女孩时一定要让她尽情发挥自己的语言天赋。

    “听”是女孩得天独厚的心智能力,女孩较之男孩对噪音反应更敏感、强烈。同一种声音在女孩听来要比男孩响亮2倍;女孩的交流倾向还受到语言能力的有力支持。这是因为女孩的大脑左半球神经末梢的发育早于男孩,因此她们很早就学会了说话、书写、造句,并具备了良好的语言推理能力,而且很少出现阅读问题。这些都是女孩一上学就能表现出来的。

    但是女孩的语言天赋也需要父母的精心培养,如若不然,女孩的天赋迟早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衰退,甚至消失。及早发现和培养女孩的语言天赋将会成就一个未来之星。

    李若兰是一所中学的教师,因为工作出色,深受学生和其他老师的好评。她说,自己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就,离不开父母的早期教育。在小时候,李若兰就表现出非同一般的语言天赋,识字和阅读的能力使她常常在班级里表现得尤为突出。为此,在李若兰8岁时,她的母亲就准备了一块小黑板。一是作为她成绩的奖励,二是希望借此激发出她更大的潜力。从此,李若兰就天天教邻居那些四五岁的小孩读书识字,并以此为乐趣。渐渐地,她就爱上了教育工作,并立志要成为一名教师。此后,她就以此为目标不懈地努力,并最终实现了自己的目标。

    每个女孩都是一粒亟待发芽抽枝、开花结果的种子。也许她是玫瑰花种,将来会绽放绚烂的花朵;也许她是一株小草,将来会焕发出绿色的生机……但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女孩天赋的发挥离不开父母的支持和鼓励。因此,家长要让女孩把天赋表现出来,让她尽情地发挥自己的语言天赋。

    有教育学家指出:“如果在5岁前没有很好地教育孩子,那么以后再怎样教育都是无济于事的。”“在5岁前教会她应该学会的知识,否则,长大后她会比别的孩子落后。”虽然这些话有些绝对,并不完全正确,却说明了5岁前的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

    5岁之前是女孩大脑发育的最关键时期,也是大脑发育最快的时期。在女孩5岁之前,她们的语言天赋已经很好地表现出来了。因此,在这一时期,父母除了要教会女孩说话外,还要引导女孩发挥她的这一天赋。如鼓励她朗诵诗歌;讲故事给她听,然后鼓励她复述等,这些都能在女孩语言天赋的基础上,极大地提高她的语言表达能力。

    女孩的语言天赋早于男孩。由于大脑结构的优势,女孩通常能够比男孩更早、更生动、更流利地使用语言。女孩到了16岁,联系着大脑左右半球的神经纤维——胼胝体比男性大25%,这使她的左右脑半球交流更多,更容易用语言表达情感。所以,女孩大脑内负责语言和写作的区域也更活跃,能使用更多词汇,写作也更生动、细腻。

    由于女孩天生具备这种语言天赋,所以父母更应积极鼓励女孩说出自己的感受和体验、表达自己的观点。在女孩成长发育的这一时期,父母的鼓励,决定了她是否敢于发挥自己的语言天赋。

    一位从事翻译工作的女孩在回忆自己的历程时,自豪地说:“在一次语文课上,我从另一个角度阐述了一篇文章的意思,但是老师并不赞同我的做法。当我把这件事情告诉爸爸时,爸爸对我说:‘女儿,你是对的!’后来,在我的成长中,经常会遇到类似的情况,但爸爸的那次鼓励给了我继续说下去的勇气!”

    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女孩的语言天赋需要家长的精心呵护和耐心栽培,家长还要给予女孩最坚实的支持和鼓励。

    发挥女孩心灵手巧的天赋

    女孩天生是心灵手巧的,这是女孩优于男孩的天赋。只要父母善于发掘女孩的这种天赋,多创造机会让她练就一双灵巧的手,就能进一步开发她的智力。同时,还可以塑造出女孩非凡的内在气质。

    当很多男孩还在为写不好字着急时,女孩已经表现出心灵手巧的天赋了。女孩手部肌肉群灵活协调的发展,使她们能够充分开发并利用“手”的功能。因此自古以来善于手工的都是女人。只要挖掘并开发出女孩的这种天赋,就能培养出女孩内在的高贵气质,使其散发出淑女风范。

    细心且懂得教育方法的父母总是能够开发出女孩的潜能,培养出优秀的女孩。

    田娜现在攻读的是服装设计专业,她立志成为一名优秀的设计师。她很早之前就已经展示出自己的这种天赋,她的爱好和兴趣都得益于父母的教导。

    在田娜小时候,父亲给她买了一个漂亮的芭比娃娃。这是每个女孩都梦寐以求的玩具,田娜非常喜爱它。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父亲就发现她经常会帮娃娃做一些新衣服,虽然田娜做的衣服裁剪还不够细致,针脚也不够整齐,但是非常有创意。父亲知道这对一个如此年幼而又没有经过专业学习的女孩来说,的确是不容易的事情。而且父亲还惊喜地发现,田娜非常善于搭配颜色和花纹。因此,父亲就鼓励她多做手工,并且给她找了很多相关的图书让她看。因为父亲的培养,田娜对手工非常感兴趣,并一直以做优秀的设计师为目标激励自己前进。

    女孩是天生的“巧手”,有些女孩对色彩比较敏感,她们很早就能用画笔按照自己的意思画出喜欢的动物、花、草和小房子;有些女孩对针线情有独钟,看到妈妈织毛衣、做针线活,她们也会找些毛线、碎布织织缝缝;有些女孩则天生双手灵巧,特别适合弹钢琴;有些女孩对书法感兴趣,泼墨挥毫……女孩的这些天赋都是需要父母呵护和培养的,当女孩画出第一幅“画”、缝制出第一件“服装”、写出第一个“毛笔字”时,家长要懂得欣赏,给予适当的褒奖。这将激励女孩对此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时也会因这项才能塑造出内在的高贵气质,使其变得与众不同。

    范珂的父母很想让女儿像古代淑女那样心灵手巧,他们相信心灵手巧这个词就是为女孩创造的。他们也相信,女孩可以因为心灵而手巧,也可以因为手巧而变得心灵。

    为了让女儿练就一双灵巧的手,进而开发她的智力,在范珂2岁大的时候,父母就给她购买了拼图板。拼图板上那色彩斑斓的图案立刻吸引了范珂的注意力,并引发了她的兴趣。父母于是借机教会她如何拼图,因为手稍有不慎,拼图就会弄乱,这也使范珂养成了耐心、仔细的性格。而且,她的双手也变得更灵巧,注意力也变得更集中。随着范珂年龄的增长,父母给她买了更复杂的拼图,而范珂这方面的天赋也一直得到发挥,这种拼图游戏一直陪伴她到小学3年级。

    范珂的父母还给女儿提供了其他展示天赋的舞台,他们让女儿学习折纸游戏。在范珂两岁多的时候,他们就让她练习折纸,并购买相关图纸让她练习。通过这个游戏,范珂的双手不仅更灵巧了,而且创意也在源源不断地涌现出来。同学们和家里的礼物包装都是由她设计加工而成的,深得周围人的喜爱。

    此外,父母还让范珂学习钢琴。通过弹奏钢琴,范珂的双手更灵活了,大量的记忆乐谱也提高了她的记忆力。虽然范珂对钢琴的兴趣并不大,但是她看到周围人都在练习所以就坚持了下来,通过练习钢琴,她的双手已经可以默契配合,弹奏出许多优美的乐曲。音乐使她开启了心灵的另一扇窗户。

    观察范珂成长的历程,父母发现,手的训练确实使女儿的心灵得到了净化。孩子是否精神集中、思维缜密、记忆力强,这些都与父母的培养和教育是分不开的。

    给女孩展示自己天赋的舞台,给她创作的空间都是十分必要的。女孩的才华就像矿石一样,如果不被发现就会失去闪亮的机会。如果家长因为女孩的胡闹、调皮而头疼,因为怕麻烦而不给女孩锻炼的机会,那么无疑就是在扼杀女孩的艺术创造力。

    如果女孩已经展现出自己的心灵手巧,家长不妨多为她创造一些机会,让女孩尽情施展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如果女孩对画画感兴趣,家长可以准备一些大的纸张,铺在地上或放在桌面上,让孩子尽情创作;如果女孩对针线感兴趣,家长可以给孩子准备一个装布料的小篮子,盛放一些废布头儿或毛线,鼓励女孩为自己的布娃娃缝制新衣。对于女孩创造出来的作品,父母要给予鼓励和夸奖,这将成为女孩前进的动力。

    让女孩做她最喜欢做的事

    只有让孩子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才能激发她们的热情。事实上,女孩通过做自己最喜欢的事情可以得到身心的放松,而阻止和训斥女孩做自己最喜欢的事情,无疑是对她们激情的扼杀,把她们打入情绪的低谷。

    在如何教育女孩的问题上,很多家长都需要慎重地反思一下,因为家长容易按照世俗陈规来引导孩子走向“女性化”的道路。

    孔玲玲上初中三年级,学习相当紧张,课余时间几乎全部用在做功课上。孔玲玲非常喜爱唱歌,也很喜欢看电视里的歌舞晚会,但是她也有自己的苦恼,父母在家时,她从来都不敢坐在电视机前,怕被父母责骂。

    孔玲玲的确很有唱歌的天赋,音乐老师也选她参加了学校里的合唱团。但是,每当她在家里哼唱一曲,妈妈就会为此大动肝火:“你乱叫什么?像乌鸦一样,难听死了。赶快去做作业!”听到妈妈的评价,孔玲玲觉得好像被凉水泼了一般,浑身凉透了。

    有一回,孔玲玲在家里做作业时又情不自禁地哼起歌曲来。妈妈从卧室里冲出来,狠狠地骂了她一顿,并且不由分说地把她抽屉里珍藏的歌本撕成了碎片。妈妈的做法彻底伤透了孔玲玲的心,从此她变得沉默寡言,很少再唱歌了。

    家长的态度决定了孩子的未来。在孔玲玲的母亲看来,女儿喜欢唱歌会影响学习,认为孩子已经上初三了,面临中考也不知道努力。但是这种错误的想法和做法不仅没有起到教育意义,反而亲手毁灭了孩子的梦想。首先她不知道唱歌对女儿来说只是业余爱好,并没有因为唱歌而耽误学习,父母没有理由让沉重的学习占据孩子的整个生活。另外,母亲强制性的做法也是非常不可取的。因为有梦想才有行动和追求,音乐可以愉悦情感。父母强制性地隔断了孩子和音乐之间的联系,不仅扼杀了孩子对音乐的热爱,而且还会因此招来孩子的怨恨,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是没有益处的。父母不要强制性地让孩子按照家长的意思执行,也不要强迫孩子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情。让孩子做自己最喜欢的事情更能激发她们的积极性,成功率也就更大。

    儿童心理学家说:“我们应当允许小女孩保持她们的本性,允许她们表达出自己的全部情绪,而不是压制那些不太为人们所接受的方面。”如果女孩想要玩火车,就让她玩好了,没理由说玩火车就不像个女孩子。女孩也可以玩很活跃的游戏,可以像男孩一样活泼开朗。

    孩子不需要父母的监督就会奋力地学习行走。一旦学会行走,就会尝试着学习奔跑。孩子都是充满好奇的,他们会主动询问不明白的事情,想自主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讨厌别人的干涉。在体验的过程中,她们会感悟到很多情感,反过来,这种体验会影响她们做事情的欲望。

    英国《每日快报》报道了这样一则新闻,英国一个10岁的小女孩夏洛特·摩斯因为年龄太小,所以无法在马路上驾驶汽车。但是,她却能在天上像职业飞行员一样驾驶飞机。夏洛特经常开着自家的“赛斯娜”小飞机去购物,甚至还去法国旅游。当然为了女儿的安全起见,每次夏洛特驾驶飞机时,父亲总会在飞机上陪着她。

    对驾驶飞机的热爱,始于夏洛特7岁那年。因为爱女心切的父亲拗不过女儿的恳求,于是就开始手把手地教她驾驶飞机。到目前为止,10岁的夏洛特已经拥有了数百小时的飞行经验。

    在西方教育里,父母总是坚持自己的教育理念。他们不会轻易对孩子说“不”,他们更注重鼓励、支持的力量,陪伴孩子度过漫长的学习和训练过程,而不注重最终的成果。如果孩子的要求不当,父母也会在孩子的体验过程中教会他们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阻止孩子,只会破坏他们对新事物的热情。

    父母应该积极地鼓励女孩去做她们想做的事,当然她们想做的事情应当是合理的。如果女孩想把自己弄得乱糟糟的,或者她们想扮成挎着枪的牛仔,就让她们去吧。如果孩子总是奉行父母的“金科玉律”,这样孩子长大以后就会变得胆小怕事、不自信。因此,鼓励孩子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有助于培养其自信心,当孩子取得一定的成就时,要表扬她,不能打击她,也不能想尽办法让她放弃自己的理想。当孩子在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时,就应当让她承担相应的责任,并鼓励孩子不要放弃。这样,孩子就会意识到自己是有能力完成很多事情的。

    总之,不管女孩选择做什么,父母要做的就是鼓励自己的女儿享受她所享受的。这样成长起来的女孩才是一个健康而快乐的女孩。

    让女孩爱上阅读

    女孩天生具有语言的天赋,这是男孩所不具备的优势。因此,培养女孩阅读的习惯,有利于女孩自身优势的发挥,同时也培养了女孩的性情,陶冶了她的情操。阅读可以让女孩更知性,更富有女人味。

    女孩天生就具有语言的天赋,因此在阅读上她们比男孩更有优势。通常,女孩比男孩更喜欢阅读小说,这可以增加女孩的常识,强化她对细节的关注,还可以提高女孩的读写能力和想象力。培养女孩阅读的能力可以让女孩由内而外散发出淑女的气息。

    温婉的外表、优雅的谈吐,荧屏内外的严晓频堪称淑女的典范。在中国名家名篇音乐朗诵会上,严晓频接受了采访并透露,她小时候很顽皮,是读书把她培养成了淑女。

    在这次朗诵会上,《母亲》是严晓频朗诵的篇目。第一次读这个作品时,她感动得流下了眼泪,读到一半时竟读不下去了。她说:“从肖复兴的作品中,我想到了自己的母亲,就像文章开头说的那样,世上有一部永远写不完的书,那就是母亲。母爱是最伟大的,如今我也是一位母亲,更加懂得母亲对孩子的那份爱。”严晓频热爱阅读,并从阅读中感受生活,感悟人生。

    生活中,严晓频经常朗诵文章。她说:“我读的书种类很杂,比较偏爱历史传记,目前手边读的书是收藏类的。以前关于收藏方面的知识太缺乏了,现在才知道陶器上画的形状都是有讲究的。虽然不是收藏者,但可以通过阅读了解别人的生活。”

    阅读的习惯让她在举手投足间都透着女性的优雅,她说,阅读使她变得更从容、更自信。“读书使人变得聪明,读书使人变得开朗,我觉得读书是提升个人素养的最好方式。读书贵在坚持,书香会浸润人的心灵,由内而外散发开来。”这就是严晓频对阅读的诠释。

    让女孩爱上阅读是对其语言天赋的发挥,是对女孩内在气质的培养,这将有利于女孩一生的快乐和幸福。

    兴趣是孩子学习的动力,也是其坚持下来的重要秘诀。因此,让女孩爱上阅读就要使其对阅读感兴趣。

    孙老师也是一位母亲,她很重视女儿的教育。孙老师从小就为女儿购买了大量书籍,但是时间久了她就发现女儿慢慢变得浮躁了。为了让女儿坚持这种习惯,她就陪女儿一起阅读,并鼓励她给邻居的小孩讲故事。这样就激励了女儿的自信心,让她养成了阅读的习惯,并从阅读中学到了更多的知识。

    对幼儿来说,让她看懂一本书并不容易。如果孩子看不懂一本书,就会失去阅读的兴趣。对此,孙老师是这样做的。她选择了讲故事的形式来诱发女儿的兴趣,因为讲故事是激发孩子阅读兴趣的一种重要途径。因此,每次推荐女儿读一本书前,她都会先从书里挑选几个故事绘声绘色地讲给女儿听,让女儿听得兴趣盎然,这时再引导女儿去看书。“这本书里就有我刚刚讲过的这个故事,如果你喜欢可以自己看。”就这样,女儿拿过书本津津有味地看起来,有时还模仿妈妈的样子绘声绘色地讲故事。

    一般来说,对女孩阅读习惯的培养越早越好。8岁时是女孩记忆力最旺盛的时期。女孩8岁时,大脑里一个主管记忆的部分开始活跃起来。所以,父母可以针对女孩这一阶段的特点,去引导她们发挥记忆天赋。如鼓励女孩背古诗词、做一些与记忆力有关的游戏等,把女孩的记忆能力开发到最大。

    女孩在说话和学习语言方面比男孩要早,这有助于她们更早地开始阅读。不过,所有的孩子都必须按照自己的方式和步调成长。在女孩还没有做好准备之前,强迫她阅读则是毫无意义的。通过家庭成员的帮助,让女孩感受到关爱,就可以激发她阅读的兴趣,家人与她一起读书可以帮助她学会流利地阅读。

    培养孩子的审美观

    女孩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将是她一生的快乐和幸福,从小培养女孩的审美观将会让女孩更美丽、更有个性。家长一定要重视对女孩审美观的培养。

    孩子到了3岁时,开始对自我和环境有审美的要求。尤其对于女孩而言,这个年龄段的女孩会对自己的衣着产生浓厚的兴趣,有些孩子甚至更早就在这方面有了敏感性。因此,父母常常会抱怨“我们家的小姑娘才两岁多,那天可冷了,可她说什么都要穿裙子”,“我家闺女穿着我的高跟鞋满屋子走,说什么也不听”……

    正如这些父母所描述的一样,处在审美敏感期的女孩会突然对美产生很多想法,比如有的女孩喜欢闪亮的衣服、有的喜欢穿裙子、有的喜欢扎漂亮的辫子等。如果父母发现自己的小公主有追求美丽的倾向,那么就要恭喜你了:孩子的审美敏感期已经到来了!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从审美敏感期开始,女孩的一生都会处在一种对美丽的探索之中。而父母的态度将会对女孩的审美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这个探索阶段的初期,如果父母经常粗暴地干涉、阻止、限制,孩子审美能力的发展就会停滞,并遭到破坏;如果父母对孩子审美观的形成进行正确的引导、鼓励,孩子就极有可能成长为审美能力极高的美丽女孩。

    但实际上,在引导孩子树立正确审美观方面,态度、方法不正确的父母并不在少数。

    魏风的女儿洋洋在3岁那年的冬天突然每天起床后都只穿裙子。她顽固地认为裙子是世界上最美的服装,别的服饰她都不喜欢。任凭父母怎么给她讲道理她都毫不妥协,每天都扯着嗓子嚷着或者用哭泣来逼迫父母就范,起码有40分钟时间纠缠在这个问题上。

    魏风一开始也不想干涉女儿的审美趣味,如果是夏天的话也会由着女儿,春秋季节他也会让步,可女儿偏偏要冬天穿裙子,天寒地冻的怎么能穿裙子呢?无奈之下,父亲准备强制性管教女儿。他抽打着女儿的屁股,说:“这么点小孩就学会臭美了,长大了还得了。这么爱慕虚荣,以后怎么办!你再嚷着穿裙子我就把你扔出去!”

    洋洋经过父亲的一番恫吓变得安静了,这时妈妈又走过来耐心细致地做女儿的思想工作。妈妈的思想基本上和父亲的思想一致:一个女孩子从小就把注意力集中在外在的修饰上,长大后就会成为花瓶,甚至是坏女人。

    洋洋好像隐约听懂了,也可能是暴力和恐吓的作用,总之她再也不提穿裙子的事了,甚至到了夏天,她也拒绝穿裙子。虽然此后父亲给洋洋买了无数条漂亮的裙子,却再也没有看到她欣喜的笑容。

    爱美是女孩的天性,但是父母错误的教育方法却无一例外地让孩子产生了一种错误的观念:穿裙子的小姑娘将来必然会变成坏女人。虽然女孩有时为了追求美丽会做出一些错误的行为,但是父母应当给予正确的教导却不能灌输给她错误的思想。此时,把握机会教导女孩如何审视美丽,如何处理问题将更有利于女孩的成长。正如这对父母所给出的理由一样,是经不起时间的推敲的,谁说爱打扮就一定会变坏?谁说爱美就不能成才?父母也许不会想到,这一次错误的审美教育很可能就此阻断了孩子成为时装设计师、模特儿、美容专家或者演员的可能。

    因此,当你的小公主也表现出强烈的爱美倾向时,父母必须以客观的态度,细心观察孩子的内在需求和个性特质。只有父母更理解孩子、尊重孩子,用爱来包容孩子,才能让孩子成长为一个人格健全、乐观快乐、积极向上的阳光女孩。

    对女孩审美观念的培养,给父母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转移孩子不正确的审美观点。审美品位的高低最能反映一个人的气质。那么如何培养女孩具备较高层次的审美意识,以便让她们在富有个性的审美中建立自尊、自信呢?

    有个女孩,家里的经济条件不宽裕,但她却很爱美。女孩看到周围的一些小朋友着装艳丽,或戴项链、手镯,不免流露出几分羡慕。她悄悄地问妈妈:“妈妈,涂红指甲好不好看?”妈妈回答说:“不好看。”母亲简单地告诉她涂红指甲是不美的,是因为妈妈认为这种审美观对女儿的成长不利。

    女孩还常常羡慕别人的粉缎子棉袄和别人戴的项链等饰品,但是母亲没有钱购买,更重要的是这些审美观对女孩来说是不正确的。这位妈妈决定培养孩子正确的审美观。于是,她花费10元钱购买了5公斤的毛线,虽然是毛衣厂的下脚料,但是颜色却丰富多彩。她把五颜六色的线头接好,为女儿编织了几件衣服,而且精心设计出了富有儿童情趣的款式和图案。女儿穿上妈妈为她量身定做的衣服平添了几分聪颖、活泼,小朋友们非常羡慕这个女孩的衣服,很多阿姨也都借她的衣服做样本准备为自己的孩子织几件,小女孩感到骄傲极了。

    孩子的年纪尚小,常会因此产生一些不正确的审美观。比如这位女孩就错误地认为花花绿绿的衣服就是美,华丽的首饰就是美等。对此,父母千万不要粗暴地干涉或严厉地制止,应运用一些正确的教育方法适当地去转移孩子不正确的审美视线。就像故事中的妈妈一样,当女孩穿上了人人都羡慕、夸奖的漂亮衣服时,她自然会认为自己才是最美的,不需要再效仿他人。

    第二,让女孩亲手制作,通过激发她的兴趣来培养审美意识。美丽的最高境界就是富有自己的个性,不会随波逐流。父母可以有意灌输给女儿这种观念,让她拥有富有个性的审美观。

    为此,有位家长就通过和女儿一起制作属于她自己的衣服的体验培养女孩的审美意识。

    有一次,母亲对女儿说:“渺渺,我们一起动手为你做一件世界上最美丽的衣服怎么样?你来设计样式和图案,妈妈和你一起做。相信一定会很棒。”

    一听到这么有吸引力的话题,女儿立刻来了兴致,并积极行动起来。没几天女儿就设计好了自己的衣服样式:一件非常漂亮的小裙子,上面还有一个卡通小姑娘。随后,母亲就带着女儿一同购买了制作裙子的相关材料。

    此后,母亲和女儿一起动手:画图、剪裁、缝制……整整用了3天时间终于大功告成。看着这件出自母女俩亲手制作的杰作,女儿欢呼雀跃,非常高兴。她迫不及待地将裙子穿在身上,裙子果然非常美丽,引得路人纷纷回头观看。女儿也开始对自己的审美观越来越自信了,她甚至有了自己伟大的理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服装设计师。

    不管这个女孩以后是否能够成为服装设计师,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个女孩长大后可以成为一个很有审美能力的人。这次自己动手设计、制作服装的经历,不仅给女孩的童年留下了美好的回忆,还让她体会到创造美的过程比享受美更令人陶醉,更让她增强了审美信心。

    一个相信自己眼光、拥有个性的女孩肯定是一位美丽的女孩。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