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抱怨不如常感恩-以感恩之泉浇灌业绩之花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少点苦劳,多点功劳

    “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这句话经常被那些能力不够、对待工作没有尽力的人拿来安慰自己,并常常成为抱怨的借口。他们认为工作只要做了,不管有没有结果,就应该算成绩。当上司交给的任务没有成功地执行到位的时候,他们就会产生“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想法,觉得管理者会谅解自己的难处,会考虑自己的努力因素。

    “不重过程重结果,不重苦劳重功劳。”这是写在《联想文化手册》中的核心理念之一。也许还有很多人对这个理念难以认同,主要是在感情上难以接受,因为在我们的传统观念中,“苦劳”也是衡量一个人成就的重要方面。源于这些思想的泛滥,才出现了各行各业的形式多样的表面工程——表面是在努力工作,最终并不能带来好的结果,所做的大部分工作都成了无用功。

    汤佳是一家公司的会计,平时工作非常认真,报表也做得漂漂亮亮、整整齐齐。可惜,报表上的数据与实际发生额相差甚远,不仅老板看了一头雾水,连她自己对报表上的原始数据的来源也说不清楚。于是,这张报表就成了实际意义上的废纸,在公司管理层做决策时一点参考价值都没有。这样没有结果的工作等于白做,等于白白浪费公司的资源,于是汤佳很快就被炒了鱿鱼。

    也许你会说,汤佳工作那么认真,即使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啊!是的,以前很多人总结个人业绩时总喜欢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老黄牛”型的员工曾经备受推崇和赞赏。但那都是以前,现在的情况是,老板越来越重视能出业绩、有功劳的员工,而不喜欢一天到晚辛辛苦苦,最后却没有任何成绩的员工。企业里最重视的是你的“功”,而不是你有多“苦”,作为一个员工,你要追求的不是“苦劳”,而是“功劳”,即实实在在的结果。

    李梅是某家企业的员工,一天领导让她去买几本企业急用的参考书。李梅先到第一家书店,书店老板说:“刚卖完。”之后她又去了第二家书店,营业人员说已经去进货了,要隔几天才有。李梅又去了第三家书店,这家书店根本没有。

    快到中午了,李梅只好回企业,见到领导后,李梅说:“跑了三家书店,快累死了,都没有,过几天我再去看看!”领导看着满头大汗的李梅,满脸不悦……

    李梅在接到老板的任务后,折腾了一个上午,花费了大量精力,却没有完成任务。当她在向老板抱怨书店没有书时,不知道是否反思过自己究竟对企业有什么“功劳”。

    很多员工做工作不追求功劳,只是一味地蛮干,最终荒废了自己的聪明才智,使很多本可以办成的事情没有办成,白白浪费了公司的资源,以至于老板总是很不满意。

    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满足于苦劳,满足于“我尽力了,没有结果我也没办法”,那么组织靠什么生存?事实上,每一个人的人生价值都是伴随着工作的业绩得以体现的,人生的境界也靠非凡的奋斗结果来升华。在行动中赢得令人瞩目的业绩,才能向大家证明自己的能力,才能从平凡走向卓越,才能成就一番大事业。

    付出的努力固然使人感动,但在新的历史形势下,只有不断创造业绩的人,才有更好的发展!因为没有功劳的所谓苦劳实际上是在“白折腾”,创造有价值的功劳是我们的最终目标。

    很多优秀的人往往并不是在意“苦劳”的人,他们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努力工作,将创造最优秀的业绩作为自己的目标,这样才成就了他们的优秀。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乔·吉拉德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在1963年1月之前,乔·吉拉德是一个建筑师,盖房子。到1963年1月为止,他盖了13年房子,他赔得一无所有,银行把他从家里赶了出来,还没收了他的车。他彻底破产了。

    妻子说:“乔,我们没钱了,也没吃的了。我们该怎么办?”第二天,乔·吉拉德就必须出去找工作,这样就可以给家里买吃的了。那天,非常冷,雪很厚,他无意间去了汽车经销店,他跟老板说:“只要给我一部电话、一张桌子。我不会让任何一个跨进门来的客户流失,并且我还会带来自己的客户,我会在两个月内成为你们这里最棒的推销员。”老板被乔·吉拉德的自信感染了,他答应了乔·吉拉德的要求,给了他电话和桌子。就这样,乔·吉拉德打了一天的电话。最后,那天晚上他一直工作到晚上8点50分。他兑现了承诺,没有漏掉一个跨进门的客户。在那时候,他甚至还没意识到自己的生活又重新开始了。

    破产的那年,乔·吉拉德已经35岁。过了3年,他就被称为“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

    乔·吉拉德全身心投入“卖汽车”的事业中,连续12年荣登世界吉斯尼纪录大全世界销售第一的宝座。牢骚满腹不如干劲冲天,只要努力工作,一定会得到相应的业绩回报。

    无论对于组织还是个人,不管在行业或组织中的地位如何,不管现今的发展程度如何,只有业绩才能作为发展的保证。如果你把工作当做一项事业来看待,你一定会创造别人所不能及的高业绩,为自己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业绩是检验工作成败的主要标准,只有“苦劳”而没有“功劳”的员工,抱怨不能为其换来上司的青睐。能创造业绩的组织必能在行业中立于不败之地,能创造业绩的职员才是组织中最宝贵的财产。因此,我们必须多出业绩,用业绩证明自己!

    与其抱怨,不如负责来做

    世界第一CEO韦尔奇曾说:“与其抱怨,不如负责来做,所谓负责,更多的是一种工作态度 ,一种被社会现实打磨出来的直面现实的积极心态。”勇于负责的精神比黄金更珍贵。古往今来,人们都喜欢勇于负责的人。一个普通的员工,一旦将工作中的消极态度转化为积极态度,并且具备勇于负责的精神,那么,他的能力就能够得到充分发挥,他的潜力便能够不断得到挖掘。

    抱怨的破坏力量是巨大的,几乎可以摧毁一个人的前程,因为习惯抱怨的人总是疏忽自己的岗位责任!如果我们放弃了自己应当承担的责任,或者蔑视自身的责任,就等于在可以自由通行的路上自设路障,摔跤绊倒的也只能是我们自己。

    王红是某公司的行政秘书,工作比较琐碎。同事几乎每天都会听到这样的话:“哎呀,这又是谁啊,拿了抹布也不洗干净!”“拖把不知道放在哪里吗?”“每天累死累活的,老板居然对我还是不满意!”“要不是我,那么多事谁来做呀?”……

    起初大家还会附和一两句,渐渐的,所有人都开始对她的抱怨与诉苦感到头疼,有时真想提醒她一句:“别说了。”但话到嘴边,碍于情面只好作罢。王红对此也不是没有知觉,只是她会回家继续向她的丈夫诉苦:“没有人理解我。公司里的人都太坏了,没人体会到我的辛苦付出!”

    太多的牢骚和抱怨使得王红对工作也渐渐失去了积极性,周围的同事看到她就如同见到“祥林嫂”般避开。王红由此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她的工作能力频频遭受经理质疑,经理正在考虑换一个秘书。

    太多的牢骚只能证明你缺乏能力,无法解决问题,抱怨从来就不是工作的解救方。要想做好自己的工作,必须首先抛弃自己的抱怨心态,变消极为积极,对自己的工作负责。好好地对工作负责,你就会发现自己是最大的赢家。从表现上看,一个人的工作是有益于公司、有益于老板的,但其实承担工作中的责任,最终的受益者还是自己。

    一个人抛弃了抱怨的心态,对工作尽职尽责,才会发掘出自身的潜力,取得优异的业绩。而消极对待工作的人,纵然才华横溢,也会逐渐流于平庸。所以,无论你拥有什么样的抱怨情绪,无论你曾经做出过多么大的业绩,你都应该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担负起自己的责任,把工作做得尽善尽美。在这个过程中,会激发出你的潜力,使你成为公司里的佼佼者。

    香港“珠宝大王”郑裕彤是香港金行龙头老大“周大福”的掌门人,名列香港富豪榜前三甲。郑裕彤之所以能有今天的成就,有很多人说是由于他的机遇比较好。从一个学徒工成长为金行“周大福”的掌门人,的确是存在机会的成分,但我们从他的成功中所得到的启示应该不仅仅于此。

    20世纪20年代,郑裕彤出生于一个贫寒的家庭。为了养家糊口,小学毕业后,郑裕彤就走上了学徒的道路。

    1940年,15岁的郑裕彤便到父亲的朋友周至元所开的“周大福金铺”去当学徒。别的学徒整天抱怨发展的空间太少,干的活太多。郑裕彤并没有陷入到抱怨中去,他比别人做得更多,每日早早赶到金铺扫地、抹灰、倒痰盂、洗厕所。等做停当了,其他伙计才姗姗而来,开铺门做生意。

    一天,周老板派郑裕彤去码头接一位香港亲戚。这时候,一位南洋侨商上码头后,就向人打听上哪儿能兑换港币。因为离亲戚到达码头尚有一段时间,郑裕彤灵机一动,就走上前说周大福金铺可以兑换,价格也最公道,随即,郑裕彤就把这位侨商带进了周大福金铺,之后又赶回码头接香港来的东家亲戚。郑裕彤的这一举动得到了周老板的肯定,周老板也慢慢留意起这个有心的小伙计。

    郑裕彤对自己的工作更加负责了,而他的出色成绩也让老板对他刮目相看,老板认定这个小伙计将来会有前途。自那以后,周老板总是有意识地培养郑裕彤,提拔他当店里的主管,使他能施展才华,并且还把自己的宝贝女儿嫁给了郑裕彤,以便他能更踏实地替自己打理生意。

    再后来,郑裕彤的机会便不请自来了。1945年,周老板让郑裕彤到香港大道去开设一家分店,郑裕彤欣然接受了这个指令。为了将周大福这个分店做得比同行更加出色,郑裕彤几乎跑遍了港九所有的金银珠宝行,集各家所长后,进行了一流的装修。不久,分店的经营就上了正轨,营业额也日涨月升。后来,周老板便把经营权全权交给了郑裕彤。至此,周大福金铺实际上已经是郑裕彤在独掌大旗。

    从郑裕彤的成长历程中,我们不难得出一个结论:抱怨不会为自己赢得回报,对工作负责才能为自己赢得发展。强烈的责任感驱使着郑裕彤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努力,最终他取得了更大的成绩。

    在大多数情况下,许多人都只是抱怨自己的工作环境,不愿意对自己的工作负责。在工作的过程中,他们假装不知道有责任和任务的存在,当事情中途出现了糟糕的情况后,便推说自己并不知道有关的任务或责任,以此来逃避,或者推卸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然而,世界上很少有报酬丰厚却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的便宜事。当责任从前门进来时,你却自后门溜走,你失去的就是伴随责任而来的机会!

    身在职场,如果你是聪明的,如果你真正想让自己在职场上青云直上,那么,就不要用抱怨的方式保护自己,而要勇于对自己的工作负责。

    善于思考,想办法克服困难

    懂得对企业和老板感恩的员工,面对困难时,不会怨天尤人,不会寻找借口,他会尽一切可能,突破问题的关隘。我们会发现一名懂得感恩的员工之所以能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与业绩,甚至成为企业的关键员工,除了爱岗敬业、勇于承担责任外,他还善于思考,主动寻找方法。

    当工作遇到困难时,去抱怨这些困难不会给自己的工作带来任何帮助,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想办法克服这些困难,从而创造卓越的业绩。

    开普敦·布朗先生当初受托设计一座大桥,为了设计一座造价低廉而又新颖的大桥,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他一直在潜心研究桥梁的结构问题,并画出很多效果图来反复比较,认真思考,却迟迟没有满意的方案。为此,他饭吃不香,觉睡不好。在初夏的一个早上,晨露未干,为设计问题困扰得毫无睡意的他便起床在自家的花园里一边散步,一边思考。当他无意间看到一张蜘蛛网横在路上时,他突然灵感大发,一个绝妙的想法涌上心头:钢索和钢绳不正可以像蜘蛛网一样连成一座大桥吗?结果,举世闻名的悬索大桥就此问世了。

    詹姆斯·沃特也是一直在思考如何在克来迪这个地方合理、方便地铺设地下输水管道的方案。这个地方河流纵横,河床情形千差万别,他苦思冥想。有一天,受到龙虾的启发,设计了一种类似龙虾形状的铁管,铺好之后,果然解决了以前没解决的难题。

    伊兹贝德·布约尔设计出著名的托马斯隧道,则是长期细致观察并深入思考船蛆活动规律的结果。他发现这种小小的动物用自己全副武装的头部先朝一个方向钻孔,再朝另一方向钻一个孔,再钻出一个拱道,然后在洞的顶上和两边涂上一层滑滑的东西。布约尔受船蛆的启发,他把船蛆的操作过程及其方法认真加以研究,终于建好掩护支架,并完成了那项伟大的工程。

    无数经验告诉我们,一味地抱怨不会取得骄人的业绩,当我们用智慧的头脑去工作时,才会取得良好的业绩。成功的秘诀就这么简单,向业绩要方法,谁都可以打开成功之门。老板都喜欢那些不抱怨、只向业绩要方法的员工,因为这不仅能够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使个人的工作“增值”,还十分有利于激活竞争力,为实现企业的总目标作出贡献。

    向结果负责,向业绩要方法,让我们被动的工作变得主动,让巨大的困难变得微小,而乏味、繁重的任务也会因为思考的力量而变得轻松、有趣。懂得感恩的员工在工作中发现问题时,能通过思考寻找到解决之道。这个解决的方法可能是某个创意,可能是某项改进,还可能只是依靠团队的力量。不过这些方法的出现,都离不开思考本身的引导。思考,让感恩变得更加容易,让成功变得触手可及。

    一个年轻人好不容易在建筑工地上找到了一份打杂的活。一天的工钱是17元,这对他而言只够吃饭,但他还是想尽办法每天省下1元钱接济家人。

    尽管生活十分艰难,但他还是怀着一份对公司的感恩之情,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两个月后,他被提升为材料员,每天的工资加了1元钱。

    靠着感恩和付出,他初步站稳了脚跟。之后,他就开始重视方法。他认为:要在新单位站稳脚跟,就得更多地得到大家的认可,甚至成为单位不可缺少的人。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这点呢?

    冥思苦想之后,他终于想到了一个小点子:工地的生活十分枯燥,他想,能不能让大家的业余生活过得丰富一点呢?想到这点,他拿出自己省下来的一点钱,买了《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名著,认真阅读后,讲给大家听。这样一来,晚饭后的时间,总是大家最开心的时间。每天,工地上都洋溢着工友们欢乐的笑声。

    一天,老板来工地检查工作,发现他的口才不错,就决定将他提升为公关业务员。

    一个小点子付诸实践后就能有这样的效果,他极受鼓舞。于是,他将主动找方法的特长,运用到工作的各个方面。

    对工地上的所有问题,他都抱着一种积极的心态去处理。夜班工友有随地小便的习惯,怎么说都没有用,他想尽办法让大家文明上厕;一个工友脾气暴躁,喝酒后要与承包方拼命,他想办法平息矛盾,做到使各方都满意……

    别看这些都是小事,但领导都看在眼里。慢慢的,他成了领导的左膀右臂。

    一天,工地领导告诉他,公司本来承包了一个工程,但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难度太大,决定放弃。

    他力劝领导别放弃。领导看着他充满热情,突然说了一句话:“这个项目我没有把握做好。如果你看得准,可以由你牵头来做,我可以为你提供帮助。”

    他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不是给自己提供了一个可以自行创业的绝好机会吗?他毫不犹豫地接下了这个项目,然后信心百倍地干了起来。

    如今,他不仅拥有当地最大的建筑队,还是内蒙古最大的草业经营者之一,每年有1万多户农民给他的企业提供玉米、草等饲料。拥有了巨额财富的他,在贫困的故乡建起了全世界最大的金霉素生产厂,其生产量占全球的1/4,很多父老乡亲跟着他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

    这位创造了奇迹的人叫王东晓,是内蒙古金河集团的董事长。

    为成功找方法让王东晓成为建筑工地上不可缺少的人,成为领导的左膀右臂,同时,也成就了他人生的辉煌。方法是一条实现企业与员工双赢的捷径。一名优秀的员工应当像王东晓那样把公司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工作中遇到问题要主动找方法解决,用行动创造个人与企业的双赢。

    如果你遇到困难只知道一味地拖延、躲闪、逃避,而不是认真地调动一切聪明才智去创造性地完成任务,那么你就会离失败越来越近。

    在职场中,处于类似的情境,有的人成功了,有的人却败得一塌糊涂,这并非二者的智力或运气有多大的差别,只不过有些人把找方法的时间用来寻找借口,而有的人把找借口的时间用来找方法。没有任何抱怨和借口,才是一名员工高度负责、勇于战斗的表现。接到任务,果断地执行;碰到困难,充满智慧地解决,这便是一个懂得感恩的员工应该做的事情。

    为自己制订不抱怨计划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经常听到自己或身边的同事在抱怨。“哎!工作太累了,天天都有干不完的活,简直连喘口气的机会都没有”,“我们那个老板一点人情味都没有,好像给他打工就是给他当奴隶”,“看看我们公司那伙人,那素质低得,简直没法说”,“我那个单位的环境实在糟透了,根本不是人待的地方”,“人要是倒霉,喝口凉水都塞牙”…… 诸如此类的抱怨,我们已经习以为常。当抱怨已经成为自己的习惯时,我们会发现抱怨已经变为一种本能,甚至成了一种病症,我们总能发现抱怨的理由,用来启动、润滑自己喋喋不休的唇舌。

    生活中充满了不如意,我们习惯了抱怨,抱怨命运不公,抱怨生不逢时,抱怨造化弄人。在抱怨中,对于拥有的幸福熟视无睹、不懂珍惜,却单纯地放大缺憾;在抱怨中,我们患得患失、斤斤计较,把感恩的心态越抛越远。

    我们习惯于生活在抱怨之中,却忽视了抱怨带给自己的巨大危害。抱怨的实质就是对别人提出不满、批评、指责,甚至是诅咒和谩骂。中国有句谚语:“病从口入,祸从口出。”在职场中,无矛头的抱怨伤害了老板、上司或同事,这就不是有碍面子的小问题,而是影响个人前程的大问题。如果因为一些于事无补的抱怨,给自己带来祸端,那实在是得不偿失。

    李青在一家文化公司上班,她每天工作都阴沉着脸,总是一副愁苦不堪的样子。熟悉她的人似乎从来没有听到她说过“今天真高兴”之类的让人感到心情愉悦的话。上班总有很多不开心的事,她总是在不停抱怨。有人问她:是因为她不喜欢这份工作吗?她也回答不上来,这已经是这一年的第四份工作了,似乎以前的每份工作都不如她意。

    她的一个同事说:“我相信李青在我们公司干不长。”她的同事分析原因说:“她整天抱怨自己的工作,从她来公司的第一天起就在抱怨,没有人愿意和这样的人长期相处。”

    我们是否非得选择抱怨来平衡我们的情绪呢?抱怨又能在多大程度上解决问题呢?抱怨者的结局已经很充分地回答了这些问题。越是抱怨越是难以平衡情绪,越是抱怨越会引起他人的厌烦。抱怨者不仅是在破坏自己的形象,还是在败坏自己的人际关系,更严重的是在自毁前程。

    有两个客观情况摆在我们面前:这个世界有太多的怨言,世界的现状并不是我们想要的模样。当我们把焦点锁定在我们所抱怨的事情或关注点上时,我们的视野将不会聚焦于一个健康、快乐与和谐的世界。但是,我们需要一直抱怨下去吗?我们有力量去改变自己的世界。为自己制订“工作日不抱怨”计划,我们会发现不抱怨的世界原来是如此的和谐。

    我们也许还在抱怨工作的环境如此压抑,老板的折腾如此之多,与同事相处如此紧张等,在此时,我们不妨尝试一下“工作日不抱怨”计划。在一周内的40个小时工作时间内,时刻监督自己,不对环境抱怨,不对老板抱怨,不对同事抱怨,将“不抱怨”贯穿自己一周工作的始终。当我们不抱怨时,我们会发现自己的人际关系更为融洽,自己的工作心态更加平和,自己的工作效率大为提升。总之我们会发现,工作的世界因为不抱怨而改变。

    当我们制订“工作日不抱怨”计划后,我们从对工作的“抱怨”到“不抱怨”大抵会经过如下四个阶段:

    1.不明白自己一直在抱怨,这就是“无意识的无能”阶段。在每天的工作中,我们被抱怨所包围,但我们已经对抱怨声习以为常,并不认为抱怨过多,也不认为抱怨阻碍了自己的发展。在这个阶段,我们具有纯粹的潜力,准备创造伟大的作为。只要我们愿意按部就班、往前推展,一步步走下去,就有振奋人心的新远景等着我们去探索。

    2. 清楚自己一直在抱怨,这就是“有意识的无能”阶段。蓦然回首时,我们发现自己原来一直在抱怨自己的工作,抱怨为自己添置了发展和进步的障碍,但是长期以来我们都没有发现抱怨竟然有如此的弊害。在这个阶段,我们对抱怨有了清晰的认识,并下定决心要摒弃抱怨,为下一步的行动做好准备。

    3. 努力使自己做到不抱怨,这就是“有意识的有能”阶段。不能让抱怨的情绪一直追随自己,在工作中以行动拒绝抱怨。当每次发出不必要的抱怨时,就要及时在内心纠正自己。在这个阶段,我们以实际行动推开抱怨,试图改变多年抱怨的习惯,让不抱怨成为自己的工作主旋律。

    4. 不抱怨已经成为自己的习惯,这就是“无意识的有能”阶段。经过长时间的努力,使自己抛弃抱怨的习惯,让不抱怨成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在这个阶段,我们会发现不抱怨的世界原来如此美好。

    在我们制订了“工作日不抱怨”的计划后,以实际行动改变自己的抱怨习惯,我们会发现自己的工作世界因为不抱怨而发生了质的改变。尝试制订你的“工作日不抱怨”计划,你的世界一定会因此而有所改观。

    没有业绩,感恩便成为侈谈

    一名对企业心怀感恩的员工如果做不出优秀的业绩,那么感恩对他来讲便会成为一种侈谈。在生活中,我们不要听一个人所说的,而要看一个人所做的。在职场中也是如此,业绩是检验优劣的首要标准,是证明能力的重要尺度。一个员工是否优秀,关键要看他所创造的业绩。

    在工作中,我们随时随地都会看到一些平庸的员工,他们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而从不打算去尽力创造骄人的业绩,这样的员工绝不是对企业感恩的员工。在职场中,你的业绩就是你的武器,只有不断努力提升自己的价值,提高自己的业绩,你才能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优秀员工和感恩之人。相反,只有花架子而无真本领的人,无法赢得他人的尊重与赏识。任何看起来华丽但无实际用处的外在因素,都不能够决定我们的内涵与价值,要证明自己的能力与感恩,唯有靠真本领取得过人的业绩。

    老张是个退伍军人,几年前经朋友介绍来到一家工厂做仓库保管员。这家仓库的管理人员刚刚“下岗”,因为仓库失火,公司损失很大,但是那位管理人员仍然振振有词:“仓库东西那么多,天气又那么干燥,失火是难免的!”

    后来,老张接受了这份工作,工作其实不繁重,无非就是按时关灯,关好门窗,注意防火防盗等,但老张做得十分认真。他不仅每天做好来往工作人员的提货日志,将货物有条不紊地码放整齐,还对仓库的各个角落进行打扫清理。

    3年下来,仓库没有发生一起失火失盗案件,其他工作人员每次提货都会在最短的时间里找到所要提的货物。在工厂建厂20周年庆功会上,厂长按老员工的级别,亲自为老张颁发了5000元奖金。很多老职工不理解,老张才来厂里3年,凭什么能够拿到这个老员工的奖项?

    厂长看出大家的不满,说道:“你们知道我这3年中检查过几次咱们厂的仓库吗?一次也没有!这不是说我工作没做到位,其实我一直很了解咱们厂的仓库保管情况。作为一名普通的仓库保管员,老张能够做到三年如一日不出差错,而且积极配合其他部门人员的工作,对自己的岗位忠于职守,比起一些老员工来说,老张真正做到了爱厂如家,我觉得这个奖励他当之无愧!”

    一个人所能取得的成就,完全取决于他对待工作的态度。一个人无论能力大小,职位高低,只要能够以感恩为动力,以负责的态度投入工作中,就能做好自己的工作。相反,如果只是敷衍和应付自己的工作,再拿手的事情也会做得一团糟。

    业绩是任何一个企业和个人得以发展的最根本保证,因此只有业绩才是评价企业或员工个人成就的主要标准。只会空喊口号的人不会得到组织的青睐,只有能干出业绩的人才会得到企业的重视。

    工作中,所有人看重的是业绩,要的是结果。在工作中不解决问题的人必定完成不了业绩。作为一名合格的员工,就应当认清自己的工作使命,把问题留给自己,把结果带给组织。

    全国劳动模范窦铁成只有初中文凭,但他以一颗对企业感恩的心,凭借自己的努力,最终成长为新时期中国的“金牌员工”,被认为是现代产业工人的楷模。

    在铁路电气和变配电施工的技术方面,窦铁成是“问题终端解决机”。有技术难题,大家只要拨打老窦的手机号码,难题往往迎刃而解。许多问题,他不需要去现场,只要听人讲解大概情况,就能很快找出症结所在。

    窦铁成能练成这样“出神入化”的技术本领,与他的努力与刻苦是分不开的。他仅有初中学历,文化基础很薄,却自学掌握了大量电力学知识。六十余本、百余万字的工作学习日记,是他孜孜不倦学习的见证。而从一个普通的电工成长为知识性高级技师,其间付出多少努力也许只有窦铁成自己才清楚。

    2006年7月,窦铁成参加浙赣铁路板杉铺牵引变电所施工工程。这个变电所是浙赣铁路规模最大、技术含量最高的变电所。施工过程中,变电所的变压器引入导线设计要求为铜板双导线,但国内没有这种产品,交工日期已经逼近。大家把目光投向了老窦。

    在巨大的压力下,连续5个晚上,他在宿舍光着膀子写写算算,反复推敲,“简化结构,保证功能”的产品加工方案终于出炉:利用现场既有的铜排、铜螺栓等材料,加工制作出符合技术和功能要求的全铜间隔棒,完全达到技术指标。

    窦铁成以卓越的业绩证明了自己。由他负责安装的45个铁路变配电所,全部一次性验收通过,一次送电成功,全部获得“优质工程”称号。参加工作30年间,他提出实施设计变更6次,解决技术难题52个,排除送电运行故障310次,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及节约成本1380万元。正是凭着不断解决难题的一股韧劲,窦铁成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只有不断解决工作中的问题,我们才能赢得佳绩。在事业的乐章里,永远没有休止符,除非你的事业已经终了。一名懂得感恩的人自然不能沉浸在昔日的卓越表现里,停止前进的脚步,因为停止进步、没有业绩恰恰是一个人的感恩之心正在淡化的表现。

    心怀感恩,让我们懂得不仅要具备回报的心意、说出感谢的话语,还要拿出实际行动,尤其是拿出业绩来,证明我们不但是知道感恩的人,而且是能够感恩的人。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