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决定你的人脉圈-完全性格之“酒仙”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一、独醉天下的酒仙——狂放型性格大追踪

    上帝是上帝,自己是自己。相信上帝不如相信自己,相信自己,自己就是上帝。

    他们独醉天下,张扬而狂放;他们蔑视权法,正气而威严;他们游走人间,似乎又不属于尘世;他们才华横溢,偏不为仕途所容。他们把酒感叹:众人皆醒我独醉,终究是最孤独……

    抓拍1:耿介

    狂放型性格的人大多不满现实,对社会弊病总喜欢痛斥不足,个人品性往往是性情耿直,品质高尚质朴,自成一格。他们疾恶如仇,对待他们认可的朋友如春天般温暖,对待他们的敌人如秋风扫落叶般无情。这类人有钻劲,又聪明,肯发奋,持之以恒,终能有过人的成就。历史上如郑板桥、阮籍、李白等人,就属这一类。

    光明磊落、刚正不阿、不设城府、兴趣单纯、理智欠缺,狂放型性格的人因为耿直,往往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他们最大的特点是光明磊落,具有这种性格之人做人做事毫不遮掩,把真与假、善与恶分得清清楚楚,刚直得像一把利剑,无所畏惧。

    天真、率直、朴实,善恶分明,立场坚定。狂放型的人有着坚不可摧的意志,愿意随时为真理或自己所谓的真理而献身。他们说话办事直来直去,如一把锋利的刀,缺乏迂回婉转或见机行事的能力,因为他们根本就反对这种与人交往的方式,认为是做作,非常不屑。他们认定的事一般九头牛也拉不回,即使撞在南墙上头破血流也无悔无怨。

    抓拍2:自信

    狂放型性格的人,走路一般会昂首挺胸,因为这种人大多比较自信,自尊心也较强,凡事只相信自己,很多时候不免主观臆断。

    自信是一种生命哲学,它能够透视厄运的本来面目。同时它也是一种无穷的力量,能让人从失败的对面发现成功,成为成功的第一张王牌。

    爱默生说过:“有史以来,没有任何一件伟大的事业不是因为自信而成功的。”自信是狂放型性格之人的生活方式,他们时刻拥有自信,因此他们时刻能为成功做好准备。

    狂放型性格的人能在一切挫折面前永不言败,因为自信让他们有了人生的脊梁,自信是他们无悔的执著,也是他们的一种生存智慧,能够让他们守护自己的使命,在成功与失败的夹缝中傲雪凌霜。在千百次的毁灭中,狂放型性格的人总能重新筑建起自己的人生乐园。

    但狂放型性格的人有时过于自负,好妄自尊大,还可能有清高、孤傲的成分。对于人际交往较为淡漠,经常是孤军奋战,但思维敏捷,做事有条不紊,富有组织能力,能够成就财富事业和完成既定目标,自始至终都能保持完美形象。

    他们就像是拥有了翅膀的天使,能够自由地翱翔人生。没有什么比自信更能改变他们的处境,信心就是他们人生中最好的凭借,他们拥有自信,也拥有了无限的可能。

    抓拍3:自负

    自信是成就一个人的必要因素,但是如果变成自负,就不是什么太好的现象了。狂放型性格的人控制力并不是很强,很容易把自信变成自负。

    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这样一些狂放型性格的人,他们虽然不是趾高气扬,但你从他们的眼神里能明显感受到一股傲气,让人感到不舒服,觉得自己很渺小。人们形容他们最常用的词汇是“太牛了”,以至于“牛”得让人不敢接近。有时候他们自负而傲慢,不满足于目前的自我,希望得到更好的正面评价,经常摆出一副桀骜不驯的姿态。

    他们我行我素,对于庸俗之徒投以不屑的眼光。他们一般有真本事,但不太适合在政治领域发展,而在经济、文化等领域奋斗往往能有所作为。他们自尊心强烈,不愿尝到败北的滋味。这种人的命运经常是大起大落,一生乘风破浪,充满惊险和刺激。

    对于这种类型的人而言,最重的伤害莫过于别人无视他的存在。狂放型性格的人往往以自我为中心,有时蛮横霸道,对待那些承认他能力的人,会异常温和体贴。这种类型的人会拥有许多与自己站同一方的伙伴,也会树立许多敌人。因此在凡事皆顺利的情况下,可能会突然被敌手绊倒而失足。

    抓拍4:清高坦然

    狂放型性格的人中多有清高者,清高者多为学者文人。这种人一般具有伟大的人格,虽然他们入世不会做人,但出世却能做学问。他们对物质的需要是非常低限度的,而对精神领域的追求则是无止境的。他们尽得知识,不谙人事。在世俗社会里,他们可能是被取笑的对象。他们对待学问极端认真,对待人生则有太多无奈的糊涂。他们的命运大多凄凉,他们的名字大多响亮,虽然在处世方面是失败的,但在做学问方面又是成功的。

    他们有着认为周遭的人都很浅薄、将自己空虚的原因都推给其他人的习惯。有了这样的假想,他们会远离他人,以自己的眼光观察现实。因为走入外面的世界有着被侵略的危险性,而使他们觉得最不愉快的,就是隐私受到侵犯。

    此外,即使遇到渴望事情好转,却无法如愿的状况时,他们也不会主动采取攻势或改变对方,只是让自己本身停止反应而已,他们会把当时得到的信息带回家,留在独处时处理。他们认为为了避免陷入感情的纠葛,不提出欲求、不有所期待才是最明智的,所以这类人心里有着足够坦然的一面。

    虽然在周围的人眼中,他们好像很孤独,被社会孤立,其实他们最有生气的时候,就是独处的时候。文人即使承受压力,思考也不会迟钝。在私人的时间里,他们的脑子里充满了快乐的幻想及有趣的主题,除非处在极度孤独状态,否则他们和低潮是无缘的。

    抓拍5:狂傲

    性格狂傲者多为文人才子,文人才子有着与前面所述学者文人大相径庭的侧面,他们性情孤傲、愤世嫉俗、怀才不遇,这样的人也只能为文,不可做领导。他们是世人皆醒我独醉的“酒仙”,生活在自己的想象中,对现实的一切都看不顺眼。

    他们不是叛逆,不是反潮流,而是反他们面对的一切。他们异常主观,只相信自己的感觉是对的,生来就是为了独步天下。

    他们的情商非常高,激情满怀、豪气冲天。他们感觉敏锐,好动,喜欢热闹,但缺乏持久的热情,容易见异思迁,行为语言多有夸张,好发议论,爱管闲事。他们绝大部分名声大噪,流传后世。他们好酒而不喜茶,因为酒属感性,茶富于知性。酒是诗,而茶近乎哲学。

    这种人容易产生孤独感,但在内心强烈的自我肯定意识的支撑下,对别人的评论可以处之泰然,毫不在乎。他们对自己的言行充满自信,敢于自己承担责任。他们非常主观而且自己很少觉悟。这种类型的人在强烈的本能的支配下,容易对社会环境产生较强的抵触倾向,宁愿切断社会与自己的联系,也要不受影响地生活。

    当然,他们的狂傲多半以充足的信心为基础,常以为天下人皆不如己,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有利于将个人才智淋漓尽致地发挥。这类人大多才华横溢,留下不朽的作品。从飘逸豪放的诗仙李太白到疯狂的天才画家凡·高,莫不如是。

    抓拍6:怪诞

    狂放型性格的人多有荒诞不经的“顽童”,查古观今,有名的“怪人”也算不少。他们大都才华横溢,出类拔萃,只是难以融入社会。他们做事夸张,爱面子,行为怪诞,玩世不恭而又幽默感十足。如果他们把所有的才气都严肃认真地利用起来,会成为一个对历史有强大推动力的人物。遗憾的是,他们的处世能力只相当于几岁顽童。没有谁相信他们会认认真真地做事,他们自己也经常间接地被别人利用。

    这类人似乎具有“怪诞”的天性,他们有点小气,但更有才气。给人的第一印象经常是难以接近、冷淡无情,而事实上他们却很坦率、温和、体贴。其中亦有人具有乍看之下自我意识强烈,不许通融说情的正直,非常有主见;一旦与他相知相交,你会发现这个人鬼灵精怪,主意特别多,说话也很风趣。他们做事热心、善于听命行事,但没有恒心。他们举动轻率、见异思迁,平常也许表现冷静,但也会突然发怒,根本不顾及自己的地位与影响。不管什么场合,他们都会做出一些令人惊愕不已的举动来回应。此类人,多半过着载浮载沉不顺遂的一生。

    抓拍7:慵懒恬淡

    狂放型性格的人因为大多有才可恃,所以对世俗公认的行为准则和伦理规范不以为然,满不在乎,由此引发而为怠慢懒散,倨傲不恭。这种人心性坦诚而纯真,呼朋引伴,广交天下名士,如果某种事业或某项工作确实吸引了他们,他们会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孜孜不倦、勤勉无比。

    俗话说,聪明人十有九懒,此种人断不能做官。晋代大诗人陶渊明就对做官是没有多大兴趣的,做了四十几天小官之后,挂冠弃印而去,宁可“带助荷锄归”,过种田写诗的日子。这类人疲于现代的生活节奏,老想着有朝一日抛开牵挂去游山玩水、吟诗作画,因此在现代办公室里活得很累,即便做高官,也宁愿选择一个轻闲无实之职。譬如王维,每天退朝之后,就以诵经仰佛为常事。

    二、惊鸿一瞥:狂放者的社交现状

    “酒仙”们的魅力来自于他们总是能站在一个别人所不能及的高度,自斟自酌,饮酒赋诗,畅达天下,宛若仙人。但是这种“高度”意味着对普通人的拒绝,再加上他们清高孤傲的秉性,使得这类人的人际交往并不是传说中的那么顺遂。当然,狂放型性格的人本性真挚正直,因此在他们的周围也会有很多的崇拜者。

    人要有人格、要有尊严、要有信仰。耿介刚直的人是正直的,这自然有其生命力和存在价值,对于这一点没有什么可怀疑的。耿直是此类人聚集人气的致命法宝,人们都喜欢往正气凝结的地方靠拢,有安全感,也易受鼓舞。他们做事实事求是,为了维护正义甚至不惜以生命作为代价。他们不愿改变自己耿直的性格,像我国古代的于谦,治国是一位能臣,治军是一位儒帅,铁骨诤诤,是这种人的典型代表。他的“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影响了后来的多少英雄豪杰!

    耿介刚直决定了此类人能始终如一地坚持自己的立场和观点,由此也显现出了人性的真谛,这绝非心胸狭窄、刻薄寡恩之辈所能比,因此人们总能体会到他们的伟大和崇高。

    当然,由于秉性耿直,不会曲意逢迎,这类人通常会使自己陷入困境。唐代的魏征和狄仁杰虽耿直,但他们也是生逢其时,遇上了有道明君,面对的是一个君臣同心、朝气勃发的王朝。即便是这样,他们的直言也曾使得龙颜大怒,多有性命之忧。如果他们面对的不是有道明君,真不知命运又将如何!

    此种类型之人不善于也不愿意去经营人际关系,可以说在这方面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地方。在他们的心目中,认定的道理比什么都重要。认为你错了,即使是亲娘也毫不留情地责怪甚至抗议。不懂得迂回通达,必然四处碰壁,这种类型之人往往命运多舛,就是因为过于直率而付出代价。领导不会接受直来直去的批评,办理各类业务过于直言,也容易把客户吓跑。虽然不能对他们妄加评论,但有时候收敛一下锋芒,迂回婉转些总是好的。

    此种性格类型的人受欢迎之处还在于,他们的自信具有很大的感染性,所有和他们有过接触的人都将受到积极的影响。气质始于自信,魅力源于自信,所以这种人必定会有不折不扣的崇拜者。

    自信是一种气质,气质高雅的人,总是十分自信的人。自信也是一种魅力,有强烈感染力的人,总是十分自信的人。谁都无法拒绝那些充满自信的人,大多数人都无法拒绝他们独步天下的那种潇洒自信的气魄。

    自信是一种内在的美丽,更是一种定力,需要长久地磨炼。在短短的人生之旅中,狂放型性格的人的自信仿佛就是与生俱来的,他们往往张扬,也因此不能够处理好自信、自负和锋芒毕露的关系。

    其实自信、自负与锋芒毕露三者涉及的是一个共同的问题,即如何看待自己能力的问题。自信是一种好的性格,一个人要想干好任何事,都必须首先相信自己的能力。自信的人相信自己的能力,但表现谦虚、不自诩。而自负的人就不同了,他们夸大自己的能力,自以为了不起。锋芒毕露的人亦相信自己的能力,但太过张扬和显露。自信是成功者的性格,自负和锋芒毕露则到处树敌,很容易遭致失败。

    狂放型性格的人相信自己,有时过高地估计自己与显露自己,因此如果没处理好其间的关系,则不会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比如清高的文人学者,他们具有与自己的感情保持适当距离的能力,经常能够冷静思考。极力避免空虚,但在为人上又具有消极性与孤独癖,他们喜欢孤独,喜欢独处的时间,喜欢孤独时刻中的空想,调适、探索自己真正的心情。虽然他们绝大部分并不厌恶与人接触,但大多认为没有与更多的人维持人际交往的必要。

    自信主要是内示行为,其目的主要是鼓舞自己达到成功。自信的人在攀登高峰、克服困难、接受挑战时尤其需要信心十足。自负虽然也是内示行为,但它自我膨胀,孤芳自赏,看不到任何高于自己的人和事。而锋芒毕露是向外的,炫耀自己才能的目的是给外人听或看,说到底都是为自己。封建帝王对锋芒毕露的人几乎“整你没商量”,直整得你永世不得翻身,而封建士大夫都要练就藏功(隐蔽自己的才干),才敢去踏仕途。因此狂放型性格的人不适合做官,历史上这样的例子不计其数。

    人的一生在年轻时有些自负或锋芒毕露也在所难免,不让其锋芒毕露几乎不可能。但狂放之人即使到了中老年也很难克服自负和锋芒毕露的,此类人在公众或他人面前有自我炫耀、自我显露的癖好,很多这样的人才,由于过分狂傲,不肯屈就,给自己添了不少麻烦,甚至引来杀身之祸。三国时的杨修,恃才傲物,不自收敛,又不遵从军纪,随意乱说机密,结果惹恼曹操,掉了脑袋。祢衡年纪轻轻,不仅不服人,还公然擂鼓大骂曹操,曹操怎么说也是纵横开阖、文武全才的一代雄主,一气之下用借刀杀人的手段,摆平了祢衡。杨修与祢衡的死,曹操当然要负责任,而二人的狂傲个性,则是惨剧的诱因。所以狂放型性格的人应注意不可过于狂傲,失去分寸,如果失于分寸,忘记自律,不分场合,皆以己意行事,就会坏了大事,而难得善终。狂放型性格的人如果能适度谦虚一些,不去显示自己,保持心态平静,人际关系将会得到很大的改善。

    狂放型性格的人有其可爱之处,通过以上抓拍,是否能感受到他们那冲天的才气和傲骨?对于平常人而言,这种人有着不同于别人的活法,他们毫无顾忌,傲然来去,看着都不由得让人心生敬畏。他们关照真实的内心,不趋炎附势,是平庸之人很难学到的类型。

    三、相处锦囊:同醉,天下至性

    与狂放型性格的人打交道不是容易的事,他们不拘礼法,纵横恣肆,对人对事都有一种从骨子里透出来的傲气,让你有一种相比之下自惭形秽的感觉。这种感觉会使人降低与其交往的欲望,甚至想要逃避。但是当你明白这种感觉并不是他们有意为之,而是他们自身携带的性格因子使然,就不会耿耿于怀了。何况狂放型性格的人都是最真实的人,他们不懂得虚伪,虽然有时候行为方式不太能够被大众所接受,但是他们亦不是徒有虚名之辈,他们大多才华横溢,若能与这样的人保持良好的关系,你将大开眼界、终身受益。

    以下就是与狂放型性格的人相处的几个要诀,铭记于心,会让你交际的效率大幅提高。

    1.注意表达方式

    狂放型性格的人都有耿直的秉性,一方面你对他们直来直去的语言表达习惯要有思想准备,如果过于直白的语言让你难堪,不妨一笑了之。另一方面,你也要说话不绕弯,要知道明白的沟通是他们的最爱,否则他们会产生反感。

    与之交流不要言行不一、变来变去,要保持自己的一致性,这样他们自然会对你产生信任。另外不要讥笑或批评他们“一根筋”,这会使他们更加坚持自己的观点。

    总之,你要能够真正把他们当朋友,这种人有正义感,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有困难也是可以相托付的。

    2.不要逢迎拍马

    狂放型性格的人正直,多为君子,因此这种人对赞美有相对较高的免疫力。虽说好话人人爱听,但若将不切实际的赞美用在他们身上,会引起他们的反感。真正的君子一般都有洁癖,他们不喜欢这些非正直的行为,所以你不必去逢迎拍马,唯有不断地倾听,并愿意支持他们,和他们站在一起,才能取得他们的信任。

    很多人喜欢被奉承,喜欢一群人把他捧得高高的,但真正的君子会自省,一旦发现你是在故意奉承他,他基于“洁癖”,反而会故意疏远你,甚至生起嫌恶之心,对你而言,这就是弄巧成拙了。所以对狂放型性格的人,保持你的不卑不亢就行了,他们反而欣赏你这种风格。

    3.以之为师

    孔子说:“三人行,必有吾师”,有句话叫“以人为师,勿好为人师”,正适合作为与狂放型性格的人交往的法则,你若能够以谦虚求教的态度对待他们,必定能够赢得他们的好感,因为这无疑证明了他们的博学多才,满足了他们潜意识中的优越感。

    以他们为师,可以促进自己的成长,而在这种人面前“好为人师”就不是件好事了。这里的“好为人师”不是指“喜欢当老师”,而是喜欢指点、纠正他们的行为规范。

    有一种人,喜欢在工作上指出别人的错误,并“贡献”自己的意见,也喜欢在言语上指正别人的缺点,例如交友方式、衣服发型、教育子女的方法……即使这种人有的纯粹是一片善心,对他们的错误无法袖手旁观,他们都不一定会接受,更不用说自以为是、认为别人观念有问题,只有自己的才是对的出发点了。

    总之,不管基于什么心态,也不管你的意见是对是错、是好是坏,一旦你主动提出来,你就侵犯了狂放型性格的人的“自我”,不仅达不到预期效果,还会适得其反。

    所以,好为人师是与此种人交往的障碍,当然,如果你们两人关系密切,你基于“义”而提出,他有可能会接受你的意见,但不接受的可能性也是相当的高,这是人性,没什么道理好说。另外假如你在他心目中够分量,那么他有可能接受你的意见,所谓“人微言轻”。当然,虽然他一向敬重你,但只是表面听从,私下不理的可能性也很高。如果你是他的长辈或上司,基于伦理及利害关系,你的意见他有可能会接受,但也不尽然……

    所以,与其好为人师破坏交流,不如以之为师求自己成长,多尊重他们、请教他们,将会使你们的相处更和谐。

    4.拥有自信

    很多人与狂放型性格的人相处都会不自觉地产生自卑和渺小的感觉,因为狂放型性格的人往往才华横溢又不懂得收敛锋芒,容易让人有压迫和局促感。其实没必要,任何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优点和长处,只不过有的人喜欢把它表现出来,而且是很张扬地表现出来。你如果没有自信,那与这种类型之人相处将变成一种折磨。

    自信就是天使,将给你带来福音,你要善于从自身提取自信,这样才能够在与狂放型性格的人交往的过程中发挥自己的主动性。你要了解自己、认识自己,根据自身条件和现实环境,使自己的长处得到发挥。这样你就会感到自己并不比别人笨,尽管你有不及别人的地方,别人同样有不及你的地方。自信心便会由此产生并不断增强,这也是建立自信的内在基础。

    比如在各种会议上,你可以鼓足信心坐到前面。你也可以把走路速度提高10%,心理学家认为,人们在改变自己动作的速度的同时,也可以改变自己的心情。如果你走路比一般人快,就像是在对自己这样说:我必须赶紧到很重要的地方去,那里有重要的工作非我去做不可。

    你可以养成主动与人说话的习惯,越是主动谈话,信心就越强,相反,闭门独思、自我封闭的态度,无异于对自信心的扼杀。在交谈中你也要能够正视对方的眼睛,这样你可以向对方说明,“你所讲的我是懂的,你对于我不是居高临下,而是平等的,我有信心赢得你的敬重”。让自己的心情好起来,常常放声大笑,这是自信的表现。笑能给人增添信心,大笑的同时还可以产生很多有益的生理变化,使人从调节生理状态的角度调整心态,建立自信。

    凡此种种,都是你可以随时取用的增强自信的方法,能够以自信的心态面对狂放之人,是非常关键的。

    5.培养过人之处

    狂放型性格的人生性高傲,你要与其结交,必须得有独特之处或者过人之处。你要是没有一语惊人的魅力,是不太可能先引起他们的注意的。当然这不是说你必须是个能产生轰动效应的大人物,才会和这种人攀谈一二,只要你有自己的特长,并且这种特长是富不能买到的,贵不能得到的,如学问之过人、知识之过人、能力之过人、经验之过人,必然会得到他们的青睐,他们也自然不会对你傲慢。

    平时注意保护自己的特长并促使其发展,同时不断拓展视野,吸取各种精华,有独特的见解,能够信手拈来,就不难成为“酒仙”们所追求的朋友。

    如果你的上司是个傲慢人物,不要取宠献媚,自污人格,不如谨守岗位,宁肯被人称作落落寡合。这样,他人虽然傲慢,但为自己的事业,也不能完全摈弃了求功的君子。一有机会,你就该表现出你独特的本领,只要你是个人才,不愁他不对你另眼相看。

    6.要有礼贤之心

    如果狂放型性格的人是你的部属,那么他们的高心气是随时可以表现出来的。他们傲慢,不注礼法,多半可能读书较多,自信有过人的学识,在你的部属中,无异鹤立鸡群,栩然已异于人,偏又屈居下职,因此满心的积忿不平,转成傲慢。

    对这样的人应该表示礼贤之意,虽没有相当的机会可以改善他的工作或给他一个满意的职位,但是对他们表示多礼,总是可以做到的。你有问题,不妨征求他的意见,一旦他的不平之气消去,傲慢之习便会自然消除。他即使与你相争,不管争论是否得当,你也必须表示十分器重,否则如果认为不敬骂他傲慢或因此疏远他、贬逐他,那就很可能会造成错失人才之憾。

    狂放型性格的人思想敏锐、聪明多才,但不太肯动手。他们的疏懒主要表现在他们不感兴趣的事上,而对于有兴趣的事,他们会做得很好,因此不宜强迫他干他们不愿意做的事,而应引导他到其兴趣所在处,这样就能事半功倍了,最好给他们配备合适的助手,协助实现他的精思妙想。这类人多志大才疏,但也并非一无所长。他们的文人倾向较重,所担当的职务一般不宜过长,数年一迁,使之不觉太枯燥乏味,亦可改善其积极性。

    你有一颗礼贤之心,能够尊重他们的兴趣,则人可尽用。

    以上几点从各个方面研究了与狂放型性格的人相处的方法,如能在交往中注意这几个方面,你就会在与“酒仙”同饮的过程中体会到什么是汪洋恣肆的、不同寻常的帅!

    四、顺藤摸瓜——阮籍

    晋时“竹林七贤”之一的阮籍,是历史上狂放型性格的典范。他耿介而有无量之才,视封建礼教如无物,畅达天下,我行我素,是出了名的性情狂傲之人,其为人能做“青白眼”,即使眼睛翻转自如,每碰到“礼俗之士”,就以白眼相向。

    阮籍的狂傲可谓惊世骇俗,在封建社会礼教森严的情况下,他毅然表现出自我的一面,不管那些俗人怎么说,他就是“做我想做的”。在他母亲去世的时候,他与人下棋,对方说不要下了,阮籍执意不从。随后又喝了二斗酒,“举声一号,吐血数升”。在母亲下葬当天,他又照样吃了一头小母猪,喝了二斗酒,然后与母亲诀别,大叫“完了!完了!”又“举声一号,吐血数升”,以致委顿成疾。

    阮籍与母亲的感情至为醇厚,而且他“至孝”。母丧该是何等锥心铭骨的大痛,但他以为吃肉、喝酒等禁忌与之无关,不用故作姿态,每当客人来吊唁,他也不装出号啕大哭的样子。

    阮籍的狂傲让他能够做一切不和礼法和不和常理的事情。有一次,他的嫂子要回娘家去,阮籍亲自为她送行,这是传统礼制所不允许的。有人加以讽刺,阮籍愤然宣称:“礼岂为我辈设也!”还有户当兵人家的女儿聪明而美丽,未出嫁就夭亡了,阮籍并不识其父母兄弟,却直冲到人家家里,痛哭一场,尽哀而返,实为怪事。又据说阮籍家附近有一家酒店,酒店的老板娘长得漂亮,阮籍常去喝酒,醉了就随意在老板娘身边躺下,这在礼教统治的古代社会,是放荡之极的举动,而男主人因为发现他襟怀坦白,也终遂他的意愿。

    阮嵇是极其反感仕途官宦的,他的母亲去世后,嵇康的哥哥嵇喜前来吊丧。由于嵇喜是做官的,一向被阮嵇他们讥为“礼俗之士”,于是他就不管吊丧时的礼节,给了一个白眼,这种无言的蔑视,把嵇喜气得够呛,恨恨不已。嵇康听说后,就拿着酒,携着琴而来,阮嵇大悦,以青眼相待。他还在文章中将这些唯唯诺诺的绳墨小人比作裤裆中的虱子,极尽讽刺之能事。

    但凡狂放型性格的人都与酒有着特殊的情结,阮籍也是如此。他嗜酒如命,佯狂自醉,大概只有后世“斗酒十千恣欢谚”的酒中仙李白可堪比拟。“嗜酒荒放,露头散发,裸袒箕踞”,说的就是他披头散发,赤身裸体盘膝而坐,纵酒狂歌。

    相传他知道步兵校尉的官署内有很多好酒,便提出要去做这个官,好尽情痛饮。他与侄儿阮成,常与族人聚饮。一次他正围坐在地上豪饮,有一群猪挤上来把嘴拱进酒盆里,阮籍等喝得高兴,也不去管它们,就与猪一道喝得酩酊大醉。

    当时有个叫钟会的,是曹丕时期的太傅之子,他少年得志,颇得司马氏的信任,曾多次去找阮籍,企图从他那里套出些话来,治他的罪。但阮籍每次喝得醉乎乎的,拿不着边际的话来敷衍他,令他似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饮酒在阮籍那儿似乎多了一层避祸的含义,有一次,文帝(即司马昭)向阮籍提亲,想让阮籍把女儿嫁给自己的儿子,也就是后来的武帝司马炎,面对这政治色彩十分鲜明的联姻之议,他依违两不可,既不能拒绝以至得罪权贵,又不想应允以至在政治旋涡中越陷越深,于是每天喝得昏昏然。

    “籍醉六十日,不得言而目。”六十日,这是迄今中国历史上大醉不醒的最高纪录。既要与政权保持适当的距离,又要维护内心的尊严和更为迫切的生存的需要,面对外界的冲突与压力,他拒绝做出回答,拒绝选择,酣饮成了遮人耳目的一种手段,而其内心则经常是苦不堪言。

    阮籍以酒为命的放达行径,其心态可用张翰的一句话来概括:“使我身后有名,不如即时一杯酒。”所有的名誉、地位,一切都是假的,都是外在的不值得追求的,只有我手中的这一杯酒,才是真正可以把握、可以享用的。这种纵情恣肆的人生态度正根植于“人生苦短,为欢几何”的生命感受之中。酩酊状态之下,亢奋的歌哭,促使他做出超出常态的格外激昂的言行,也给他的艺术增添了不羁的才情和倜傥的气度。

    酒仙必有大才,阮籍作为历史上声明赫赫的才子,有着流传千古的佳篇。当然,文与酒是分不开的,“放胆文章拼命酒”,酒是一种媒介,它不仅帮助阮籍激发无与伦比的才思,更是帮助他挣脱礼教的束缚,让心灵自由驰骋的法宝,也给他的人格带来了一种弥足珍贵的气质——狂放。但是很多时候,他喝的不是放达、飘逸的仙酒,而是欲罢不能的人生苦酒。

    “终身履薄冰,谁知我心焦”,终身领受临渊履薄冰的焦虑与痛苦,其人生的忧患感必远超众人,其夸张怪异的举止正是他人格不和谐的外化与投射。狂放型性格的人对社会有一种强烈的隔离感,他们的痛苦是常人所无法体会的。

    《世说新语·伤逝》上说阮籍:“时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恸哭而反。”这也就是“穷途而泣”典故的来源。“率意”意味着漫不经心,萧散疏放的性情;“独驾”展示了在浩渺宇宙的映衬之下自我的孤零和他人的疏离;“不由径路”则强调了超尘绝俗的生命取向、傲然独特的人生态度;“车迹所穷”则是天造地设不可逾越的障碍,是对人生的挫败与沮丧,只有“恸哭”才能稍稍缓释那股浓郁的忧思;“反”则是生命重陷泥淖时的颓伤和无奈。

    阮籍的一生就颠簸于这种“不由径路”的无限冲撞与“车迹所穷”的严重挫败而形成的永不停息的抗争之中,心灵永远无法获得真正的安顿。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