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决定你的人脉圈-完全性格之“白鸽”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一、窘境里的和平鸽——平和型性格大追踪

    人,直面红尘,难免遭遇交往之惑、家庭之累、事业之繁,能够以不变应万变,以沉稳应纷纭,在各种诱惑面前恬淡宁静、怡然自足,不管顺境逆境都能保持平和,才能成功地演绎幸福。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为人随和、闲适、平静、有耐心,不干预也不侵犯他人,并且经常能够心情愉快。不管在何种困窘尴尬的环境中,他们都能够衔来象征和平的橄榄枝,让周围的人享受到宁静和温暖,他们就像羽翼丰满的白鸽,安详地盘旋在人们的头顶上……

    以下就是我们对平和型人的抓拍。

    抓拍1:中和

    有句话叫“成于中庸,胜在中和”,中和是一种心境,拥有这种心境的人必定是平和之人,他们崇尚中庸之气,并把这种中庸之气运用到自己和他人的身上。

    平和之人的中和之气往往是他们经风雨、见世面之后波澜不惊的心境,也是他们经历人生波峰波谷之后凝练成的一种祥和,这种心境是原始平静的升华,也是他们人生阅历的流露,更是他们智慧的结晶。

    因为拥有这样一种心境,平和之人可以勇敢地面对人生的各种挫折与失败,并且能够接受命运的各种挑战。这是很难得的一种性格特质,一个人如果没有经历挫折与失败,他也许会有一份平静的心境,自我感觉也许能很不错,但是这份平静往往是短暂的、脆弱的。因为生活绝不会是永远风平浪静,生活的环境也绝非世外桃源,许多大大小小的事情早晚会来困扰,那心境就会受到惊扰,从而使平静不再。没有经历过风雨的人,那份平静是“原始”的,单纯的,像婴儿一样的柔嫩,弱不禁风,而平和之人所具有的中和之风,是一种历经磨砺获得的性格沉淀。

    抓拍2:温顺

    平和之人用意温润,说话平缓宽恕,文质彬彬。他们走起路来不疾不缓,双手轻松摆动,富有教养,如果是女人则多属于贤妻良母型。他们温和顺从,经常面带微笑,和颜悦色,从不声色俱厉,也从不执拗,总能顺应新形势。生活中,他们温文尔雅;工作中,他们随和恬静。他们工作速度不快,但慎重又细心,是最忠实的执行者,也是最能做好细致工作的人。为人处世上讲求和平顺畅,待人接物心平气和。

    他们总会有时间给你,当你想和他们聊天谈心时,他们会放下手中的一切,坐下来与你轻松聊天。在任何时候,平和型的人更愿意听而不是讲,他们能保持安静,不说一句话。他们坦诚地表现其喜怒哀乐,不过其表现是有节制的,只会在别人眼前静静地流泪,而不会大声哭泣。

    其缺点是反应不够敏捷果断,转念不快,意志并不坚强,缺乏彻底奋斗的态度,但不会半途而废。他们如能加强果敢之气,对新生事物持公正而非排斥态度,会变得从容平和,有长者风范。这种人宜做学问,只是不免流于守旧。宋代的司马光极力反对施行新法,但却是位谦谦君子,就是这种人的典型代表。

    抓拍3:博爱

    平和型人有一种能够让人感觉非常温暖的特质,那就是博爱。他们认为没有一件事情可以超越爱,所以活在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就是把爱表现出来、传播开来。他们坚定地认为有爱就有力量,有爱就有信心,有爱万事万物才会欣欣向荣。所以,他们把自己当成爱的天使,不停地去关爱别人、体贴别人、照顾别人。当别人正处在痛苦当中时,他们会主动提供精神或物质上的帮助。

    有时候他们热情洋溢,古道热肠,他们觉得给予比索取更重要,觉得付出是他们最大的快乐,看到别人满足地接受他们的爱,他们会有成就感,但与此同时,他们对自己的事则可能就不会那么上心了。他们关心别人往往会胜过关心自己,为了他人的事他们会很积极、很坚决地做下去,而别人的一句“谢谢”,常常就可以让他们感到满足。

    平和型的人一般来说,并不是十分活跃,但是他们的爱心一旦爆发,将一反常态。因为帮助的人越多,他们就越快乐,所以他们往往因为对别人的生活介入太过,反而忽略了自己的生活与应尽的责任。特别是当他们忙着帮助其他人时,却忽略了自己家人的需要。事实上,“爱”的确是人类伟大的情操,但博爱的人若是以爱来换取被爱与控制别人的权力,那可算是对爱的一种曲解与滥用。

    抓拍4:无为

    平和之人锋芒内敛,善于藏拙。他们才不外露,与世无争,无为而治,难得糊涂。他们善于权大小,重长远,趋大利,不争一时的先后长短。他们善于控制和调节自己,自信心强,富有人格魅力。他们团体意识强、人际关系好,但为人处世上总显得“平庸”,是大智若愚的“平庸者”。

    平和之人天生有福气,尤其是在政治领域、大公司中,如果时局平稳,他们经常能够青云直上,位及人臣,但此种性格的人不善于生活在乱世中。

    抓拍5:宽厚软弱

    平和型的人性格极度优雅,为人宽厚仁慈,遇事冷静沉着,不轻易动怒。他们在“风暴”中仍能保持平静。当活泼型的人在尖叫、固执型的人在攻击时,平和型的人能够冷静处事。他们不喜欢意气用事、争一时之长短,相信退一步海阔天空。他们先后退一步,等一步,然后默默地向正确方向前进。他们一般不会被感情冲昏头脑,对愤怒也无动于衷,因为他们觉得不值得为这些闷闷不乐!

    当然,很多时候他们是害怕冲突的,因为性情温和、宽容大度,所以总是顺应别人、认同别人。表面上,他们与他人保持良好的接触,但事实上他们并非用真实的自我与人接触,而是在社会传统价值和他人的标准下来看待自己,是在扮演自己在人生舞台上的角色。他们觉得自己的角色在于成全他人,而非成就自己,于是他们不敢坚持己见,常常变得没有个性与情绪。

    他们容忍、顺从别人,有时候甚至轻易地认定对方是对的,或是毫不怀疑地相信某种价值观。所以平和型的人会显现出信赖型的某些特质,不了解自己存在的价值,甚至有自我贬低的倾向。

    此种类型的人虽有温和的外表,但有时也不免固执,这种固执的根本原因在于他们不愿意沟通,这样他们可以尽量避免对抗和争吵。他们会保留自我的感受,很少与他人说出来,也因此减少了冲突的机会。平和之人的沉默使他们避免了许多麻烦,但是隐藏自己的感情和不进行沟通,也使他们扼杀了与他人发展出许多美好关系的可能。

    抓拍6:谦恭虚心

    平和型人谦恭、虚心,这是他们性格特点的一个重要表现。他们不是装装样子的虚伪,而是一贯谦恭,在校读书受到老师的称赞,走上社会受到同事的尊敬,即使他们对领导过分恭顺,也不会引起人们的反感。正应了“虚心使人进步”那句名言,他们的虚心也成了他们扩充知识的必要手段。

    他们对人的谦恭、虚心也使他们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这又促使他们与人为善。他们乐善好施,多行方便,对别人遇到的沟沟坎坎喜欢帮忙。即使他自己有困难,他也会找出变通办法,与人方便。这种通融是他谦恭个性的延伸,使他成为帮贫济困的中心和可以倾诉心曲的朋友。

    抓拍7:维持现状

    平和型的人不太喜欢接受挑战,也没有耐性奋斗。他们通常只要求维持现状,不会努力去为什么争得头破血流。他们不太有自我主张,对于到了一定年龄就要结婚、生孩子的平凡生活,没有产生过任何的疑问。

    这些人的想法很现实,很少坚持自己的意见,能自然地融入现实生活。他们基本上态度较被动,经常会退一步为对方着想。这种人胆小怕事,没有远大理想,而且不思进取,喜欢平静和一成不变,所以总是原地踏步和维持现状。但在遭遇难题之时,他们往往用逃避的方法加以解决。

    每当面临问题,他们会习惯性地以鸵鸟心态去面对,以为只要不去管它,就能渡过难关。他们甚至以为这是“沉着”、“随遇而安”的优秀品质的表现,不了解“扫把不挥,灰尘是不会动的”道理。不碰触问题,并不代表问题就解决了,而他们只是“逃避”、“放弃”生活工作中遇到的冲突,使自己渐渐失去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抓拍8:协调

    平和型的人善于倾听和协调。他们能够照顾到各个方面,待人仁厚忠恕,有宽容之德,忍受力较强,具有天生的协调能力,能把相反的力量融合到一起,因此,大多数人都愿意把平和型的人当做自己的朋友。

    他们乐于默默地做事和谦逊地做人,他们具有安慰受伤者的同情心,且不容易情绪化,有足够的耐心去思考某件事情,想象力一般都比较丰富。在交往中,他们能把这些充分调动起来,在遇到比较尴尬的境况时往往发挥重要作用。

    平和型性格的人一般都是善于交际的生意“掮客”,性格灵活的他们,在现代商业社会中不可缺少,他们善于协调各种复杂的关系,但并不善于开创一番事业。

    协调意味着含而不露,你若细细查看周围的同事,但凡平和型的人,若是处世已有历史,必定“和光同尘”,毫无棱角。言语发此,行动亦然,个个深藏不露,好像他们都是庸才,岂知他们的才,颇有位于人上者;好像个个都很讷言,谁知其中颇有善辩者;好像个个都无大志,谁知颇有雄才大略而愿久居人下者。只是他们不肯在言语上露锋芒,在行动上露锋芒,这是协调的特征让他们趋向内而不显外。

    以上八点抓拍,说明了平和之人巨大的弥和力和亲和力,就像花儿一样,会让围绕在其周围的人感受到安宁和淡然的香味。人都是追求一种内心的宁静,这样的人会让人变得沉静和安然,就像白鸽们所拥有的一样。

    二、惊鸿一瞥:平和者的社交现状

    平和型的人给人的感觉很随和。这种人的人际关系看来也是平静和谐的,如其人一样平稳。他们不会很积极地交朋友,但是能和任何人成为朋友,对人没有明显的好恶。不过他们喜欢和同类人接触,而且对所有人都真挚诚恳,一视同仁。

    平和型的人不喜欢将精力和能力放在争执和冲突上,他们懂得自重,总是以随和的面貌示人,不愿被争执、冲突所羁绊,希望平静。其实在思想和感觉欲求上,他们一样有深刻的感受,内心也有冲动,但他们不喜欢伤害自己和别人,他们有冲动并不表示就会有相应的行为。他们的温顺使他们乐于倾听别人向自己诉说的所有事情,更愿意在别人有困难时去扶助他们,所以他们通常会得到别人的信赖。

    平和型的人常会鼓励朋友们多谈谈自己,擅长让别人感觉到舒适,也喜欢给别人出主意。他们支持朋友,并愿意成全朋友而不是成全自己。他们的自我意识建筑在适应别人身上,在别人的生活中发挥着温和的特质,因此他们的慷慨及宽容常会获得几乎每一个人的赞美。

    由于这类人喜欢帮助别人,因此他们的身边会出现一群依赖他们的人,在某些时候,他们在别人的生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他们确实能滋润团体成员的人际关系,同时对团体的成员也有很大的影响力,为此也使自己变成了大忙人。他们总是把每一个人的问题变成与自己有关的问题。对于那些依赖性比较强的人或比较缺乏人关心的人,他们发挥了自己最大的功能。

    平和型的人渴望平静,为此他们压抑了自己的许多的优点和能力,总是去接纳别人、认同别人,对别人的要求也不多,所以常显得无精打采。他们不是有远大目标的人,野心不大,比较保守,因袭传统,所以看起来乏味无趣,麻木不仁。他们认为在已过去的人生经历中,一切还算是不错的,所以不想有太大的改变。他们漠视生活中遭遇的问题,容易缅怀过去,沉迷于往事,享受过去的美好经验,不愿去企望未来。这会让他们身边的人常常觉得他们是个缺乏激情的人,从而在需要激情的工作中远离他们。

    跟他们相处,可能有人会感到失望和沮丧。如果此种人能够转被动为主动,从自律变成积极地发展自我,不再顺应别人,不再用传统的角色来寻求自己的定位,他们就能让消极、负面的心态迸射出一股积极、正面的强大力量。

    从另外一面来看,他们也可以说是仁慈善良、风趣可爱的。在群体中,他们是非常友善的人,善良、被动、高大、强壮,但从不伤害小动物。他们的和蔼可亲很容易得到别人的信任,但在个人关系上比较淡漠。

    他们欣赏超然,喜欢与大自然交心,不容易骚动,喜欢置身于一切事务之外,凡事不强求,表现出一种淡然的生活态度。他们总觉得其实任何事都没什么大不了的,所以也没有什么罪恶感。由于很容易忘记别人,所以当别人记得自己时,他们会非常惊喜、兴奋,尽管如此,却不表示他们觉得人际关系非常重要。他们觉得别人不重要,自己也不怎么重要,尤其不要对别人有太大的期望,也不要把自己当做焦点。由于他们喜欢淡淡的生活滋味,所以不喜欢太刺激的生活。

    当自己的情绪和现实出现了冲突,而他们也没有能力去解决这样的冲突时,心底深处就会有说不出的困惑,他们会让自己的内心一直这样麻木着。在情感上,他们习惯把自己隔离起来,保持低调的态度,并且把规避别人的情绪起伏视为理所当然。他们最能享受的就是起伏不大,甚至一成不变的生活,他们喜欢每天做相同的事,这样生活比较安稳,同时也喜欢平平常常的消遣,可以暂时麻痹自己,忘却外来的刺激和压力。

    平和型性格的人因为不追名逐利,在集体中对领导、对他人都不构成威胁,因而颇得领导信任,在群众中人缘也不错。他们不为向上爬而费尽心机,也不为与他人争夺名利而大伤脑筋。他们生活在信任、融洽、友好的氛围中,对平和型性格的人来说,他们不把任何官衔与自己相联系,对别人为追名逐利而拼搏努力也不感兴趣,对一心想“先富起来”的癫狂也表现冷漠,而满足于恬淡宁静的生活。

    他们没有野心,这并不意味着他们绝对不能当领导。有的上级偏偏喜欢没有野心的人,硬要安排平和型性格的人担当重任,这种机遇对平和型性格的人是不鲜见的。他们很乐意配合其他人所做出的决策,但因为他们不想负责任,通常是担任中层主管或是专业技术人士。生活中有相当一部分平和型性格的人担任领导职务,尤其是中层领导居多。中层主管的职务有其挑战性,但也有尊重与保障,还能够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安宁。对他们来说,如果选择做高层主管的话,要面对压力、责任和争执,思想负担就太重了。可喜的是,平和型性格的人即使在领导岗位上也能保持一颗平常心,不会为保官、升官,为一己私利而做错事,他们至少在专业领域上是很称职的。

    他们是不太惹事的,因为不想面对冲突与问题,更不想面对处理问题时可能带来的罪恶感。但有时候只有不惧怕冲突或是把冲突当做人生起伏的高潮,别人和他们相处才会觉得更有意义及多姿多彩,而他们的人生就不至于如此平淡单调。

    平和型的人的家庭生活是波澜不惊的。他们不喜欢争吵,所以一遇到问题,便静默或是逃避,然而这对他们的伴侣却是极大的痛苦,因为伴侣的渴望与愤怒仿佛碰到一堆大海绵,全都被吸收了。但这一切却没有消失,这会让伴侣对他们的麻木不仁更加怨恨。如果他们能明白有一点争吵与矛盾,其实能让两个人的感觉更真实、更能体会到彼此的存在与需要,这样他们才能找到真正和谐的夫妻感情。

    三、相处锦囊:一头扎进去,享受人性的温暖

    随和,协调性佳,顺从他人的话,不倔犟也不爱争执——平和型人是非常容易相处的人,因此只要你稍微有一点常识,就能够与他们相处愉快。当然,任何性格类型都既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如果你想更深入地了解这一性格的人,了解怎么样更好地去与他们交往,还是要尽量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给他们自信

    平和型的人比较喜欢规避矛盾、逃避现实,偶尔会缺乏自信,态度消极。这种性格类型的人有胆小怕事的倾向,有时候一点矛盾或者一个纠纷都会使其惊慌失措、选择逃避。他们对有冒险性的工作更是躲得远远的,因为他们习惯于过安稳的生活,而一切带有冒险、探索、开拓性质的工作都会打破他们安稳的生活。

    他们不是主动创造机遇的人,也不是有机遇敢于去抢夺的人,因此,当遇到竞争对手时,他们往往因为胆小怕事、缺乏自信而坐失良机。以打乒乓球来说,说不定某天他会突然说出:“你和我搭配双打可能会输,你还是和别人搭配吧!”

    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你不能指责他。因为这种类型的人会很容易丧失自信,要鼓励他,使其有自信,让他认为自己是完全有力量去赢得一场比赛的。你可以对他说:“不是因为你打不好才输了这场比赛,我打不好的次数也很多,所以是我拖累你。”或者说:“我一直在想,这都是我的错。”对方的心情就会变得开朗。要适时地赞美他们、认同他们,因为他们常常不知道自己的优点和自己的重要性。

    人因为性格的关系,有的会对“情”有反应,有的则是对“道理”有反应。像平和型人,就是对内心的意气有反应,对“情”有反应。你时刻动之以情,让他们充满自信,他们就会体谅你的苦心,喜欢和你一起交流。

    2.倾听他们内心的声音

    此种类型之人愿意帮助别人,但在分享别人的喜怒哀乐时,不太习惯让别人同时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有时候甚至认为自己的需要是错误的,因此很少表达自己个人的愿望。当别人关心自己的时候,他们常常会用非常友善和客气的态度以保持距离。他们与别人是一种单向的亲密,他们的个性虽然使别人容易亲近,但他们自己却经常会感到内心空虚,并感受到压力与恐惧。

    尽量倾听他们,并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想法。他们总是把关注放在别人身上,所以你不妨鼓励他们多谈谈自己,并告诉他们你想知道他们的事,多了解他们一些。当他们只顾着为别人奔忙或是显得有些心神不宁时,不妨问问他们正在想什么,心情如何,此刻有什么需要。如果你能够做到这一点,也就打开了他们内心的大门,你们的相处将变得更加深入。

    3.刺激他们的视听

    平和型性格的人不追逐名利本是好事,但在这种心态下也掩盖着不思进取、没有远大理想的消极倾向,他们容易对现状知足常乐,胸无大志。他们的情绪没有明显的波动,表情总是淡然,其实是缺少激情,这对从事宣传舆论工作或教育工作都显得不够理想。每天似乎忙忙碌碌,其实或满足于充当上司的通讯员、资料员,或至多是文秘,可他们却为生活的“充实”而满足。

    这种倾向对年轻人尤其是有害的。任何发展和进步都需要大批有魄力、有冲劲的人才,如果年轻的一代以闲散、安逸为主流,那整个世界都不会前进了。所以,你作为他们身边的朋友,应该时刻刺激他们的视听,用你无限的热情和活力去感染他们,让他们在不为个人争名、不争一己私利的情况下,也能够朝气蓬勃,奋发向上。其实他们大多是很有才华的人,只是过度的平静让他们失去了言行的力度和速度,一旦被激发,他们将会是一个充满宇宙智慧能量的人,而每个人从此可以在他们眼中发现魔幻般的光辉,并与他们一样得到满足。

    4.懂得感激

    平和型的人是乐于付出的一群人,对于他们的付出,你一定要给予充分的理解,同时,也一定要表现出诚挚的感激之意。他们要求的多半不是通常人认为的物质回馈,但却会真诚地期待别人的精神回报——爱与感激。对他们来说,当自己付出了奉献时,只要轻轻地说一句“谢谢”就可以了。所以对于你接受的这种帮助,如果你能够心存感激,他们会怀着更加激动的心情帮助你。

    他们对人好的时候,如果别人不能接受,他们就会有被伤害的感觉。他们最讨厌别人拒绝他们的好意,所以如果你要拒绝他们,就必须很清楚地把你的理由、感觉告诉他们,让他们知道真的不需要去帮你做什么,因为这才是你最需要的,也是对你最好的“帮助”。

    相反,当你想为他做某件事时,告诉他们这么做会让你觉得快乐,他们便会乐于接受你的付出。

    5.善于稳中求进

    与平和之人相处,你要能够懂得欲速则不达的道理,无论何时何地何种情况下,都请“少安毋躁”。

    如果你有急躁的脾气、暴躁的性格,那与平和之人相处将有很多难处。平和之人生性平缓,做事最戒急躁,因为他们觉得人一急躁则必然心浮,心浮就无法深入到事物的内部中去仔细研究和探讨事物发展的规律,无法认清事物的本质。气躁心浮,办事不稳,差错也自然会多。他们坚信中国文化的精要就在于以静制动,处安勿躁,所以总是认真地展现其和缓的作风。

    如果你想真正了解他们的想法,不应过于急切和强迫他们,否则他们会给你一个让你尴尬的答案。所以,给他们一点时间和空间来回答吧。你要懂得做什么事都是有一定规律,有一定步骤的,欲速则不达。如果你总想着一挥而成,一蹴而就,那平和之人会觉得你没有头脑,是莽撞的武夫。相反,你忍躁不乱行事,于人于事有了从容的风度,就会赢得他们的好感。以“冷处理”缓和情绪,不急不躁,才能理智地对待所发生的一切,避免不必要的争执,忍一时的不冷静,对人对己也都有好处。

    平时要踏实、谦虚,遇事要沉着、冷静,多分析,多思考,然后再行动,不要这山看着那山高,干什么都干不稳,最后毫无所获。你要有顽强的毅力才能做到这一点,通过与平和之人相处,也可以培养这方面的能力。

    6.无可无不可的胸怀

    可以做官就做官、可以引退就引退、能够长期做就长期做、说马上辞就马上辞,这种无可无不可,宠辱不惊的心态,在与平和型人交往的过程中是十分重要的。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观天外云卷云舒。”这是《菜根谭》的作者洪自诚的一句名言,著名的人口学家马寅初曾将这句名言书于自己的书房,以润泽自己的心胸。马寅初在建国后不久,就提出了人口控制理论,但没有被采纳,后来还因此而受到批斗,但他始终保持着“宠辱不惊”的心态,从容镇静。

    平和型的人比较喜欢和这种类型的人相处,要做到这点,就要有胸怀、有器量,你刚愎自用,一意孤行,按照自己的计划走着自己的套路,是绝对做不到这一点的。“无可无不可”这种对人豁达的胸怀与对事毫不拘泥的态度,是一个人是否能在平和之人的圈子里如鱼得水的重要影响因素。如果你能修身养性,培养自己的浩然之气和容人之量,在更高的层面审阅人生,看透生活的琐碎、人生的匆忙,你便已经在精神上与平和之人共通了。

    其实说了这么多,和“白鸽”们相处的确是很简单的一件事,他们所具有的魅力,直让你想一头扎进去,享受人性的温暖。他们不是很容易表露心迹,但是只要你能够在交往中注意到以上的几个要点,就不愁他们不把你当成朋友,打开他们的心门,敞开迎接你。

    四、顺藤摸瓜——启功

    平和之人宽厚谦恭,温润协调,没有锋芒毕露之锐气,也因此最容易受人爱戴。斯人乘鹤已西去,唯留美名照人间。启功老师正是这样的人,他一生为人谦和,具有平和型人的优秀特质,是此类人的典型代表。他的离去,也让无数人深切缅怀。

    启功先生的前半生可以说充满坎坷和艰辛,家道中落,无钱读书,因为祖父门生的极力相助,才勉强读到中学。但是他从来没有怨天尤人,相反,他对事事都充满着感激之情,尤以一颗宽厚博爱之心对之。

    由于不愿再拖累别人,他决心自谋生路,最后在辅仁大学谋到一个教职。此后,在辅仁大学陈校长的严格要求之下,启功先生取得了长足进步。然而造化弄人,1957年他被错划为右派分子,直到1979年才得以平反。经过无数人生历练的启功先生,不但在艺术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而且在心灵上步入了大彻大悟之境,生命中充满着一种“身心无挂碍,随处任方圆”的平和洒脱。

    启功先生成名之后,经常有人模仿他的笔墨在市面上出售,而他对于这些人和事,没有暴跳如雷,每次都能够以平和宽容之心对待,充分体现了自己的性格魅力。

    有一次,他和几位朋友走在大街上,路过一个专营名人字画的铺子,就和大家一起走了进去,发现好几幅“启功”的字,字模仿得很逼真,连他的朋友都难以辨认。朋友于是问道:“启老,这是你写的吗?”启功看了看,微微一笑,赞道:“比我写得好,比我写得好!”众人一听,全都大笑起来。

    大家说话之间,门外突然闯进来一个人,问道:“我有启功的真迹,有要的吗?”启功说:“拿来我看看。”那人果然把字幅递了出来,这时随行的一人问:“你认识启功吗?”那卖字幅的人立刻很自信地说:“认识,是我的老师。”问者转问启功:“启老,你有这个学生吗?”作伪者一听,刹那间陷于尴尬、恐慌、无地自容之境,哀求道:“不知道老先生就在这里,实在是因为生活困难才出此下策,还望老先生高抬贵手。”

    启功宽厚地笑道:“既然是为生计所害,仿就仿吧,可不能模仿我的笔迹写反动标语啊!”那人忙说:“不敢!不敢!”然后一溜烟地跑走了。同来的人不解,启功说道:“用我的名字,是看得起我啊,再者,看他的样子,也一定是生活艰难,要是他找我借钱,我不是也得借给他吗?当年的文征明、唐寅等人,听说有人仿造他们的书画,不但不加辩驳,甚至还在赝品上题字,让穷朋友多卖几个钱。人家古人都那么大度,我何必那么小家子气呢?”

    启功的襟怀比之古人,可以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就连他拒绝别人的方式,都洋溢着平和的幽默感。人称“国宝”的启功先生最怕虚度时光,他常常勉励自己,要在有限的生命中作出更多的贡献。但是因为名声很大,常常有人慕名前来上门请求写字作画,以致影响了他的正常学习和研究。因此,他往往在创作、研究或身体不适的时候,在门外挂个牌子,上书:“大熊猫病了!”来者看到,便禁不住莞尔一笑,虽吃了闭门羹,但仍感到轻松快乐。

    启老的心态永远是那么的平和坦然,有一次他因病住院,医院向他的家人和单位发了两三次病危通知,许多人都为他提着一颗心。启功后来诙谐地说:“这几天在阎王殿里可没少喝酒,天天让我一醉方休。知道为什么吗?原来阎王想让我给他题字。他说:‘启功,我看你为人随和,气度非凡,本王也着实佩服不已。本王的殿堂牌匾日久,想用你的字换下来,以增地狱之牌,如何?’我可不想与阎王交朋友,本不想写,无奈阎王耍赖说:‘你若不写,就不放你回阳世。’我怕大家为我担心,就只好应命了。阎王送我出来的时候还高兴地说:‘我将为你增寿10年!’哈哈哈,字写得好,也能增寿啊!”

    听了他的话,大家这才放下心来,转悲为喜。第二天的时候,一位老朋友听说启功出院了,就打电话过来问,启功说:“我已经‘鸟呼’了。”对方听得不甚明白,启功才解释说:“只差一点就乌呼了!”听了这幽默的话,对方和他身边的人,都哈哈地笑了起来。可见经过许多人生大喜大悲之后的启功,心境更加平和,早已像一个得道的禅修者,放下了生死,放下了荣辱,心中充满自然无为的清澈和顿悟。

    启功是名人,经常被邀请外出讲学,但是他却十分谦逊,从来不把自己当成什么了不起的人,每次有主持人说:“下面请启老作指示。”他就忙接过话说:“指示不敢当,因为我的祖先在东北,是满族,历史上通称‘胡人’,所以在下所讲,全是不折不扣的‘胡说’……”此语一出,便引来一阵笑声,一下子就把自己和听众的距离拉近了。

    启功一生历经坎坷,倍感人世艰辛和世态炎凉,所以能宠辱不惊,处险不惧。他淡视金钱、荣誉以及地位这些别人视为珍宝的东西,愿意过平静、平淡的日子。66岁那年,可以说是他的风头正劲之时,过生日时,人们为他送上了许多景仰之辞,他心中甚感不安,便挥笔为自己写下了一篇《墓志铭》:

    “中学生,副教授。博不精,专不透。名虽扬,实不够。高不成,低不就。瘫趋左,派曾右。面微圆,皮欠厚。妻已亡,并无后。丧犹新,病照旧。六十六,非不寿,八宝山,渐相凑。计平生,谥曰陋。身与名,一齐臭。”

    短短的几十个字,尽显启功看淡名利、宠辱不惊的平和心境,实在是令人佩服。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