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不幸,低AQ者总是喜欢呼天抢地的埋怨命运,而高AQ者却会用一种超越世俗的眼光来淡定的看待人生。其实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会产生两个不同的心理态度,正是因为我们每个人看待事情角度的不同。
任何时候,命运都是公平的,它可能会让你在一处失,但是却会在另外一处让你得。所以当你再面临人生的逆境时,不妨去换一个角度看看,也许你会从中收获很多新的发现,因为有时候不幸从另一个角度去看待,也会变成是一种幸运。
曾经在一份英国杂志上曾经刊登过一个名叫约翰·赖恩的男子的故事,这名男子或许是世上最不幸、但也是最幸运的男子,因为在他来到人世的54年中,一共遭遇了16次致命的事故,但每次他都大难不死,奇迹般地和死神擦肩而过。
约翰出生时就非常不顺,早产的他肺部还没发育完全,需要接受类固醇治疗和特殊护理,医生认为他生存概率相当渺茫,但约翰仍奇迹般地活了下来。当约翰长到18个月大时,他不小心喝下了消毒剂,所幸家人及时发现他才被抢救了回来。3岁时,他有侥幸在车轮下奇迹生还。12岁那年,约翰再次遭遇致命事故,他在一个下雨天骑车回家时被一道闪电击中,但他却再次和死神擦肩而过。在各种各样莫名的奇妙灾难中,一直到50岁,约翰居然等来了最幸运的消息——他上周和同事合买的彩票竟然中了50万英镑大奖!
约翰说:“人们一直说我简直就是一只猫——因为猫有九命。我经历的那些灾难没有让我沮丧,因为我已经习以为常。现在噩运终于离我而去,生活从未像现在这样美好,我觉得我的一生仿佛从现在才算真正开始。”
约翰·赖恩通过忍受生命中的不幸,继而最终走向了幸运。因为很多时候,当我们懂得了生命中的“两极性”,那么就一定不会因为自身坎坷的命运而悲观,也不会为了自己一生都处在顺境而骄傲。因为我们所拥有的总会有失去的时候,而失去的再多,也终会有得到补偿的机会。更重要的是,我们不要只是去着眼于生活中的某一点,否则你的心态必然不会平和。
有位名人曾经说过:“你不能什么都要,你把它们放在哪里?失败只是一次经历,决不是人生。”面对人生的不如意,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拥有一种洒脱的心态,应该做到荣辱不惊。这样我们的生活才会过得充实而愉快。
丹普赛出生时四肢不全,只有半边右足和一只右臂的残端。稍大一点的时候,这孩子竟不可救药地迷恋上了足球。父母忧虑地看着这个可怜的孩子,不知道该如何劝阻他。为了安抚孩子,实现他的梦想,他们为他制作了一只木制的假足,以便使他能穿上特制的足球鞋。丹普赛付出了数倍于常人的努力,一天天用他的木脚练习踢足球。他不断对自己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让自己在离球门越来越远的地方将球踢进去。后来他被新奥尔良的圣哲队雇为球员。
在圣哲队对底特律雄狮队的一场比赛中,当丹普赛用他的跛脚在最后两秒钟内、在离球门63码的地方破网时,球迷的欢呼声响遍了美国。这是这支足球队当时踢进的最远的一个球。这个漂亮的进球使圣哲队成了骄傲的胜利者。
底特律雄狮队的主教练施密特说:“我们是被一个奇迹打败的。”底特律雄狮队的后卫沃尔凯说得更透彻,他说:“那个球是上帝踢中的。丹普赛成功地向上帝借了一只脚。”
生活当中我们每个人都可能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难,但是无论在何种情况下,我们都应该给自己留下希望。如果一个人丧失了希望,就算上帝再怎么怜惜他都是没用的,因为希望是人的一种发自内心的精神支柱,一旦支柱倒了,生命就会脆弱不堪。
其实,人的一生,都处于一种能量守恒的状态中,生活也绝对不会永远都处于两个极端中。任何时候我们都应该学会淡定和从容的看待生活中的一切,这不仅是一种人生境界,而且还源自于我们是否对这个世界有着正确和清醒的认识。
人生没有绝对的绝境,就像人生没有过不了的坎一样。对于我们来说,只有随时保持内心的平和,用一种处变不惊的态度去看待命运,这样我们可能还会因祸得福,在生命的平衡中体味到人生真正的意义。
2.1885次拒绝,是为了让你和“放弃”拉开距离
一个人的一生能够遭遇多少次的拒绝?面对这些拒绝,你是相信有奇迹的发生,还是在人生的道路上就此气馁下去?很多时候,成功不在于跌倒的次数有多少,而在于比跌倒的次数多站起来一次。
通常有理想的人,一般都是曾经有过为理想而奋斗的经历,但为何最终实现理想的人却总是寥寥无几?这是因为他们总是经不起命运给予的磨练,他们害怕一次次的失败,因此最终与成功拉开了距离。
我们大家所熟悉的美国好莱坞著名演员席维斯·史泰龙,曾经就是凭借自己的毅力和勇气,在被拒绝了1000次之后,重新再从敲第1001次门敲起时,幸运才会不期而至。
席维斯·史泰龙在还没有成名之前,身上只有100美元和一本根据自己悲惨童年改变的剧本《洛奇》。那个时候他挨家挨户地去敲好莱坞当时所有的五百家电影制片公司的大门,给自己寻找可以演出的机会。然而,当席维斯·史泰龙一一的拜访过后,没有一家公司愿意录用他。但是席维斯·史泰龙却并没有泄气,而是凭着自己的坚持和执着,回过头来,又从第一家开始,挨家挨户地自我推荐。
当第二轮拜访完之后,好莱坞的五百家公司,仍然没有一家肯录用他。席维斯·史泰龙还是没有放弃希望,他坚信“没有所谓的失败,只是暂时不成功而已”。他把1000次的拒绝,当做是绝佳的经验。接着他又鼓励自己从1001次开始。后来又经过多次上门求职,总共经历了1855次严酷的拒绝,他的毅力终于感动了“胜利女神”——“我不忍心再看你拼命了,你耗尽了多少汗水,我就给你多少喜悦吧!”终于有一家电影制片公司同意采用他的剧本,并聘请他担任自己剧本中的男主角。
席维斯·史泰龙的希望“兑现了”,电影《洛奇》一炮打响,他成了超级巨星,美国新一代的英雄偶像。
这个世界上怀揣梦想的人有很多,但是上天并不可能让每个人都能达成愿望,他往往首先会给每个人设定一段难关,通过失败与挫折继而淘汰掉一部分人。而在经历挫折和失败之前,只有那些坚持不懈,永远信心十足的人才能获得他人无法企及的成绩。
信心有时候是所有奇迹的基础,是所有不能用科学法则加以分析的神秘事物的基础。信心能把人们有限的心智所产生的思想转变为强大的精神力量,以此让人们在面对挫折的过程中更具坚实的力量。
钱特勒出生在法国,7岁的时候在一家裁缝店跟着裁缝师傅学习手艺。14岁时,他辗转来到美国,没用多久就很顺利地在一家裁缝店找到了工作。工作的认真和勤奋让钱特勒备受老板赏识,而钱特勒的技艺也开始突飞猛进。
四年后,钱特勒辞去了裁缝店的工作,决定和弟弟开一家属于自己的礼服店。但当他信心十足地把所有的积蓄都投资在这里时,不幸的事一件接着一件地发生。开业前一天晚上,小偷偷走了店里近八万美元的货物,为此钱特勒不得不借钱再度进货,但没过多久,这些货物又在一场意外的大火中消失殆尽。由于保险经纪人根本没有把他支付的保险费支票交给保险公司,所以这场火灾没有丝毫保险赔偿。
一连串的打击差点没让钱特勒崩溃,好一段时间他都无法正视自己失去的一切。但是没过多久,他又再度鼓起勇气,决定忘掉那些失去的无可挽回的东西。于是他又开了一家裁缝兼礼服出租店。
钱特勒靠着顽强精神努力经营他的店铺,不久之后,他的“法兰克礼服出租店”成为了底特律非常有名的一家店铺。钱特勒始终相信:失去让自己获得了更多勇气,所以他选择一再地站起来。
对自己有信心,对未来有信心,这样你才能成为成功的缔造者。因为成功者绝不放弃,放弃者绝不成功。成功的人生不在于没有失败,而在于你在失败后会不会再站起来。只要站起来,成功就又有了希望。若在失败面前低头,那么你将永远无法翻身。放弃比失败更可怕,站起来,才是对失败最有力的反击。
正如英国的罗伯·希里尔所说的一样:“对自己有信心,是所有其他信心当中最重要的部分,缺少了它,整个生命就会瘫痪。”告诉自己勇敢的坚持,并且将命运给予我们的困境当做生命中的礼物,那么你最终将收获良多。
3.生活的不幸,是对强者的试炼
在体育比赛中,我们偶尔会看见本来是能力很弱的一支队伍却能在最后时刻战胜强队,大爆冷门;在商战中,也有很多本来濒临垮台的公司却一夜之间好转并且赢得了胜利。为什么呢?因为在诸多的因素中,充满必胜的信心和不畏地去迎接挑战,是克敌制胜取得成功的基础。
也许,生活给予了我们很多的不幸,但是在面对这种不幸时,我们可以看到周围那些成功的人却往往总是毫无怨言的接受这些挑战。在他们眼中,这些困境不过是命运设下的迷障,只要我们有足够的勇气去突破它,那么必然会给自己带来更大的提升。
有一位美国大学生,每次只要学校放假,他都得赶去他父亲的工厂去上班,因为他用打工的工资去偿还父母给予的学费。而在工厂,他和所有的工人一样,没有特例。
当他终于大学毕业后,他认为自己刻意接管父亲的公司了,可是他父亲不但没有让他接管,而且对他在生活上也是苛刻万分,最终他被父亲“逼”出了门。对于父亲的做法,他甚至怀疑自己不是亲生的。
他想去银行贷款做生意,可父亲坚决不给他担保,没有担保人,他只好去给别人打工,因为又是初出茅庐,未能适应复杂的人际关系,没多久他就被人挤出了公司。失业后,他将打工积累的一点资金用来开了家小店。生意不错,小店慢慢地变成了小公司,小公司又变成了大公司。但是后来还是因为经营不善,最终公司倒闭了。
他想去跳楼。可是最终还是咬紧了牙关,决心从头再来。但是就是这个时候,他的父亲才出人意料的前来找他,宣布让他来接管自己的公司。对于父亲的决定他非常不解,可他的父亲却说:“孩子,你虽然跟几年前一样,依然没拥有金钱,但你拥有了一段可贵的经历,这段经历对你来说既是一场苦难的磨练,也是经验的积累。如果我前几年就将公司交给你,很难说你会经营管理得好,也可能迟早会失去这家公司而变得一无所有。可是,现在你拥有了这段经历,你会珍惜这家公司,会把它管好,而且还会让它不断发展壮大。”
果然,他不负父亲的厚望,经过不懈努力,将这家规模不大的公司发展成了令世界瞩目的大公司。他就是伯克希尔公司总裁,有着“美国股神”称号的沃伦·巴菲特。
其实,困境对于一个想要成功的人来说实则是最好的磨练。因为有了身处困难的经历,他才可以笑对人生中的一切坎坎坷坷。因为有了忧患的意识,他们才能更加坚定走出困境的信心。即便在他成功以后,他们仍然不会忘记贫困时的经历,因而克勤克俭,兢兢业业,终于做出一番更大的事业来。
有人曾经问过一位著名的艺术家,跟从他习画的那个青年将来会不会成为一个大画家?艺术家回答说:“不,永远不!他每年有六千元进款。”这位艺术家知道,人的本领是从艰苦奋斗中锻炼出来的,而在财富的阳光下,这种谨慎很男被发扬光大。
在十九世纪的美国,有这样一位年轻的律师,他的生活中充满了挫折和不幸。甚至在最严重的时候,他的朋友甚至把他能接触得到的小刀和刀片都拿走了,因为朋友怕他万一想不开而自杀。在那段岁月里,这位年轻的律师曾这样写下自己的心态:“我现在是世上最不幸的人。我究竟能不能突破困境,我也不敢说。我有预感,这似乎不会好转。”
他说的一点也不夸张,和很多人比起来,他的确是非常不幸的一个。23岁时,他将自己辛苦积攒的钱拿出来与朋友合伙做生意,但没想到的是公司很快就倒闭了,不仅血本无归而且还签下了很多的债务。31岁的时候,经人介绍他同出身富贵的小姐玛丽·托德小姐结婚。但也正因为出身富贵,所以在婚后他总是被妻子挑剔,对于这样不幸的婚姻他有口难言,几次想要离家出走。
在岳父家的资助下,他开始谋求公职,但不幸又再次降临,他鬼使神差般输掉了一次又一次的竞选。在一次次的失败打击下,这个已经变成了中年人的小伙子却越来越坚强,他不顾很多人的反对和劝告,毅然决定参选美国总统,这一次,他终获得了胜利,成为了美利坚合众国历史上的第十四任总统,这个人就是亚伯拉罕·林肯,国家的保卫者和黑人的解放者,美国历史上名声最响亮的总统之一。
大多名人之所以能够成功,都是慢慢磨练出来的。因为只有失败,才能让人学会成长,只有困境,才能让人得意志变得更加的坚韧。很多时候可怕的不是命运给予我们的逆境,而是让逆境扼杀了我们的斗志。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未经磨难,是无法得到更加有价值的东西的。许多成功者,在生活中都曾经有过与困境想搏斗的经历,生活中暗藏的很多不幸,往往是对强者的磨练,而克服困境,挑战困境的人,才能成为人生最后的大赢家。
4.你的缺陷也许恰恰就是你成功的阶梯
人生中很多问题都具有两重性,正如硬币会有正反方向一样,事情也有两面。从不同的角度看过去,可能会有不同的见解。例如当你认为情况很糟糕的时候,有可能真正的机遇正暗藏其中。
如若将这种双面性放在一个人身上,我们也可以认为,其实一个人身上所具备的缺点也并非就代表了这个人完全就处于十分糟糕的状态中了。因为有时候,你在某一方面所产生的缺陷可能会成为下一刻你成功的阶梯。
有一个孩子在上初中时,他的父母就为他选定了以后人生的道路——文学之路。但是仅仅只是上了一个星期,老师就在他的成绩下写下了评语:“这名学生学习非常用功,但是做事情却是过分拘谨和死板,这样的人即使有着完善的品德,有着卓越的能力,也绝对不可能会在文学上有所成就。”
他的一名化学老师了解到他的这个缺点后,认为他做事过分认真和死板,正好可以适合要求规范严谨的化学实验,于是这名老师建议他开始超化学方面发展。经过一番思考后,他选择了化学。而这一次他正好将自己的缺点用在了适合的位置上,因为做化学实验需要的正是一丝不苟。
慢慢的在化学这个要求精神力高度集中的领域里,他好像找到了自己的人生舞台。他的化学成绩在同学中一路遥遥领先,后来,经过更深层次的缔造,长大后的他荣获了诺贝尔化学奖,他的名字叫奥托·瓦拉赫。
在这个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在不断变化着的。矛盾的对立双方,无不在一定的条件下,向各自的相反方向转化。因为天下没有绝对的好事,也没有绝对的坏事,任何事情的好与坏总是相对的。
在法国有一家涂料公司,公司对员工进行了性格测试,他们不是根据员工的优点来安排工作,而是按照每个人的缺点来编排岗位,譬如让爱吹毛求疵的当质检员,让争强好胜的去抓生产,让好出风头的去搞市场公关,让斤斤计较的去管仓库,等等。
就像富足优越的生活更容易让人丧失上进心,而一贫如洗的日子更能激发人们去奋斗。当我们面对所谓的坏事时,不要只盯着它坏的一面,而要认真去发掘其中的好处,也许就能化险为夷,化危机为转机。
美国总统罗斯福小的时候十分脆弱胆小,在学校时时不时就会显露出惊恐的表情。甚至就连平常人轻微的呼吸,他都好像喘大气一样。如果被喊起来背诵,立即会双腿发抖,嘴唇也颤动不已,吞吞吐吐,然后颓然地坐下来。
然而,罗斯福虽然有这方面的缺陷,但却有着奋斗的精神。没有一个人能比他更了解自己,他十分清楚自己身体上的种种缺陷,但却从来不欺骗自己,而是认为自己是勇敢、强壮或好看的,他用行动来证明自己可以克服先天的障碍而得到成功。
通过演讲,他学会了如何利用一种假声,掩饰他那无人不知的暴牙,以及他的打桩工人的姿态。虽然他的演讲中并不具有任何惊人之处,但他不因自己的声音和姿态而遭失败。他没有洪亮的声音或是威严的姿态,他也不像有些人那样具有惊人的辞令,然而在当时,他却是最有力量的演说家之一。
由于罗斯福充分、全面地认识自己,甚至不因缺憾而气馁,将它加以利用,变为资本,变为扶梯而登上名誉巅峰。因此在晚年时,已经很少人知道他曾有严重的缺憾了。
人生也许并不一定会处处完美,但是也许正是这点不完美,才让我们的生活看上去丰富和充实的多。也应为这点不完美,我们的生活才会充满了喜怒哀乐,让我们能够充分体会到酸甜苦辣的一生。
一座山,在阴暗的另一面,必定是阳光明媚。客观的想想,在生活中,也许正是因为你所具备的这个缺陷,才使得你变得更加理性、成熟;也许你因为这个缺陷而发现生命中的另一种美;也许你因为这个缺陷而体会到心灵的富足;也许你因为这个缺陷而重新去认识自己所要具备的能力……
看来,事物都有两重性,从这个角度看,是“缺点”;调换个角度看,可能就是“优点”,就是长处!优点与缺点相伴而生,相依而存,没有缺点也就无所谓优点。所以,当我们面对所谓的坏事的时候,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去发现和发掘其中的机遇,说不定坏事就会成为转变命运的一个机会。
5.感谢拒绝帮助你的人,是他们给了你奋发的勇气
生活中,你遭遇过他人的拒绝么?当别人拒绝你的时候,你是感觉到心痛,还是会对他人心生反感呢?实际上,无论别人对我们怎样,拒绝还是帮助,我们都应该用一颗感恩之心去对待他们。因为给予我们帮助的人,给予我们的是鼓励,而拒绝我们的人,给予我们的却是激励。当时过境迁之后,我们会发现,其实那些拒绝我们的人,实则赋予了我们人生更加宝贵的东西——勇气。
蒙哥马利小的时候,时常会被母亲嘲讽和近乎无情的诅咒。有一次,蒙哥马利不小心打碎了鱼缸,母亲便恶狠狠地斥责他:“你除了当炮灰,你将什么也做不出,做不来。”
那次母亲的辱骂,深深伤害了蒙哥马利幼小的心灵,他每天小心翼翼,天天看母亲眼色谨慎行事,但也是那些胆战心惊的日子,意外地培养出了他的观察力和意志力。
不快乐的童年使得蒙哥马利对于困难或逆境已经习以为常,每天都要面对母亲的责骂,使他很小就知道,世界上连母亲都不可以依赖,其他人就更不能依靠了。
长大后的蒙哥马利习惯在他人的非议中做他要做的事情,而且一旦做,就无怨无悔。最后,他没有成为炮灰,反而成了功勋卓著的历史名人,成为英国著名的元帅。而这一切,需要感谢他的母亲。
其实,成功对每个人来说并非都是一件幸运的事,因为在成功之前,几乎每个人都还有一段漫长的路要走,而在这期间我们要经过许多的拒绝和否定。而在遭遇拒绝的时候,一些人就容易发怒,冲动行事,结果反而更糟糕。相反,如果能换个角度去考虑问题,冷静下来,耐下性子,也许就会柳暗花明了。
许多研究都表明,最有天分的运动员未必能取得最出色的成绩,而真正能够取得成功的,往往是那些能够在成功面前被拒绝过无数次,依然百折不回、愈挫愈勇的人。逆境有时候就是这样,它让我们遭受无奈、悲凉、嘲讽,但是却会在更高更远的地方给我们以补偿。所以,记着感谢那些嘲笑我们、拒绝我们、否定我们的人。没有他们,我们不会变得坚强和奋进。
威尔士在美国的金融界工作,而且凭着自己的干劲,他如今已经做到了副总裁的位置,这样的人生算是成功的。而在谈到自己之所以能够成功时,他说其实这与之前的一段经历是分不开的。
威尔士刚进入公司做基金研究员时,不知为什么,公司的主管老是看他不顺眼,比如主管邀请大家下班后一起聚餐,总是不小心漏了他。开始,他非常生气,但是后来转念一想,真是不值得,他想自己总有一天要成为他的上司。于是,他就利用业余时间给自己充电,尤其是当主管请其他同事去吃饭的时候,他就更加的努力,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出人头地。
有一次,主管故意刁难他,分配给他的基金,老是一些冷门的投资项目,就连他的同事都看不过去,他对此不仅没有丝毫生气,还说:“这是对我的考验呢。”他想尽一切办法,尽心尽力去工作,结果他居然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了高难度的任务。总之,在主管的刁难下,他的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他的忍耐力也得到了锻炼。
威尔士常常会给自己的朋友讲起这件事,他说“当初多亏那个主管以前那样对我,否则我现在也许还是一名普通的研究分析员。他的态度逼我不断的挑战自己,提高了我在工作中的能力,很谢谢他的造就。”
很多时候,一个人如何看待拒绝,直接影响着他的行动力,导致他的成功或失败。拒绝摆在眼前,就是一个残酷的事实,除了接受它之外,另外该做的是,把它转化成为一种助力,让自己撑着它,攀上更高的山峰。
因此,学会去感谢这些拒绝我们人吧。感谢他们,强化了我们的行为能力;感谢他们,磨练了我们的意志力;感谢他们,让我们提升了自我见识;感谢他们,教会了我们自立;感谢他们,让我们懂得自己的薄弱之处;感谢他们,让我们在困境中学会了坚忍……用感谢的姿态去对待那些拒绝我们的人,这样才是面对生活真正的大智慧所在。
6.最坏的时刻,最好的起点
一位哲人曾经说过:“人生中的一切成败,都始于信念的改变。”的确,往往从表面上看上去很坏的时刻,也许正是我们命运的转折点。而这个转折点是否能成功的进驻到你的心中,关键是看你自己如何定义。
生活中很多人,只是稍稍经历了一下挫折,立马就自暴自弃意志消沉。如果一直保持这样一种心态,那么就只能注定失败。但是如果你能在这一次的挫折中重新审视自我,鼓起追求成功的勇气,那么这一刻的落败局势便能成功扭转。
安东尼7岁时,就跟着裁缝师傅学习裁缝的手艺。他14岁时来到美国,没用多久就很顺利地找到了一家在裁缝店的工作。工作的认真和勤奋让安东尼备受老板赏识,自己的技艺也突飞猛进。
四年后,安东尼辞去了裁缝店的工作,决定和弟弟开一家属于自己的礼服店。但当他信心十足地把所有的积蓄都投资在这里时,不幸的事一件接着一件地发生。开业前一天晚上,小偷偷走了店里近八万美元的货物,为此安东尼不得不借钱再度进货,但没过多久,这些货物又在一场意外的大火中消失殆尽。由于保险经纪人根本没有把他支付的保险费支票交给保险公司,所以这场火灾没有丝毫保险赔偿。安东尼知道,自己被保险经纪人给欺骗了。
一连串的打击差点让安东尼崩溃,好一段时间他都无法正视自己失去的一切。但是没过多久,他又再度鼓起勇气,决定忘掉那些失去的无可挽回的东西。于是他又开了一家裁缝兼礼服出租店。安东尼始终相信:就算失去再多,也无法将他心中的梦想击碎,跌倒了是因为自己做得不够好,如果他站了起来,是因为失去让自己获得了更多勇气。因为安东尼坚持着这个信念,所以不久之后,他的“法兰克礼服出租店”成为了底特律非常有名的一家店铺。
任何事情的成败取决于你寻求帮助时的态度,是抬起头还是低下头。假如你只会施展伎俩,使出种种权宜之计,那么机会也就永远失去了,你会生活得不那么富裕,成就也不太大,痛苦更深,更加可怜,更加渺小。
牛顿说过:“如果你问一个善于溜冰的人怎样获得成功,他会告你说,跌倒了爬起来,这就是成功。”不要被挫折所动摇,失败了再爬起来。暂时的失败,只是为考验你的意志。也许就在你转身的下一秒,奇迹就能出现,所以千万别轻易向挫折低头。
大艺术家罗丹小时候对雕塑十分着迷,而且还很有天赋,于是在老师勒考克的鼓励下,他开始到雕塑室进行训练。
罗丹家境贫寒,常常食不果腹,但罗丹心里很明白,不管碰到多么大的困难要坚持下去,不能半途而废。三年后,在老师勒考克和另一位雕塑家的推荐下,罗丹信心十足地去参加美术学院的考试。但主考官最后却给予罗丹一个“落选”的评语,并在他的名字后写上:“此生毫无才能,继续报考,纯系浪费。”
这个意想不到的打击使罗丹犹如五雷轰顶。他踉踉跄跄地走出了考场。迫于生存压力,罗丹只得先找到一份做建筑物缀饰的活儿。而就在不久后,为了支持他搞雕塑而不得不忍受男友抛弃去修道院的二姐不幸病逝。罗丹痛不欲生,他觉得自己对二姐的死负有责任,背着勒考克独自到修道院顶替二姐的位置。一年后,罗丹结束了修道士生活,重新回到老师身边。
经过这么多磨难后,罗丹终于下定决心:不管今后遇到什么挫折,一辈子也不再犹豫动摇,一定要取得事业上的巨大成功。凭着这分信念和决心,罗丹相继雕刻出了《思想者》、《吻》、《巴尔扎克》等许多无与伦比的艺术精品,最终成为雕塑艺术大师。
其实,命运有时候会考验我们,它将我们拥有的一切都狠心夺取,但是却给予了我们站在原地反思的机会。也许这个时候有的人是一脸颓废,但是有的人却在反思中重新站了起来,因为他们懂得,这只是命运给予自己最大的一个挑战和隔阂,如果我们能够就此突破出去,那么必然会迎来转机。
的确,当你重新拥有成功的时候,回过头来想想,说不定你还会感谢以前的逆境,正是有了困境,才让你有机会朝更高更好的目标进发。成功很多时候就是被一些叹息声所抹杀的,不将生命浪费在对逆境的叹息上,才是对成功最好的珍惜。
因此,当我们处于最坏的时刻时,一定要学会转个弯看待自己的人生。因为很多时候,困难只是暂时的,希望无处不在,只要你能够充满勇气和希望,那么再难的逆境,你都能一一跨过去。
7.换个角度,困难就会帮到你而不是伤到你
这个世界上,围绕在我们身边的问题总是有很多。但是对于如何看待问题,大多数人的思维有时候却像石头一样坚硬。其实,我们只要经常转换一下思路,学会像流沙一样变通,那么就能够找到解决逆境的办法。
大作家池田曾经说过:“权宜变通是成功的秘诀,一成不变是失败的伙伴。”当我们遇到难题时,完全没有必要一条路走到底,直至走进死胡同。如果能适时停下来,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很可能就会柳暗花明。
1924年,美国家具商尼克尔斯的家突然起火,大火将他准备出售的家具烧了个精光,只留下一些残存的焦松木。
看着家中一片狼藉,尼克尔斯伤心不已。但是突然,这些烧焦松木独特的形状和漂亮的纹理却将他的目光吸引住了。他小心翼翼地用碎玻璃片削去焦松木土上的尘灰,用砂纸打磨光滑,然后涂上一层清漆,居然产生了一种温馨的光泽和红松非常清晰的纹理。尼克尔斯惊喜地狂叫起来,不久便制作出了仿木纹家具。一场大火,给他带来灾难,同时也带来了创造和财富。现在,尼克尔斯的第一套仿木纹家具还完好地收藏在纽约州美术馆中。
还有一家时装公司,因为老板的心血来潮,在新设计生产的真丝衣服等着洗水的空隙,临时决定先打上挂牌。这一变动,导致了没件柔软的丝质料在水洗过程中打挂牌的地方都留下了一个小洞。这个致命的错误,让老板和主管们一时束手无策。
这个时候,一位前来应聘的打工仔,却毛遂自荐来解决这个问题。他找来与衣服同色的丝线,沿着洞口,一针一针,将每个破洞的地方补出了各种图案,让这些本来看上去毁坏的衣服成了最新潮的流行样式。几天后,新产品加价上市,结果备受顾客青睐。而打工仔也如愿被这家公司聘用。
在逆境中,如果用惯性思维来思考的话,恐怕尼克尔斯只能无奈地接受倾家荡产的结局,而时装公司也会名声扫地。因为这个时候你既遭遇了物质损失,又要再赔上了心情,那似乎就太不划算了。如果懂得转换思维,进行自我调节,那么就可以有效的防止自己的不良情绪扩大,这样你才能重新开始。
美国威克教授曾经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将一些蜜蜂和苍蝇同时放进一只平放的玻璃瓶里,使瓶底对着光亮处,瓶口对着暗处。结果,那些蜜蜂拼命地朝着光亮处挣扎,最终气力衰竭而死,而乱窜的苍蝇竟都溜出细口瓶颈逃生。看来,在逆境当前时,我们有时候需要的不是对规则的遵循,而是对规则的突破。我们应该看到,在一个经常变化的世界里,灵活机动的行动比有序的衰亡好得多。
美国手机的发明者马丁·库帕,是美国摩托罗拉公司的一名工程技术人员。在他还没有进入摩托罗拉公司发明无线电话之前,只是一名四处求职的年轻人。
库帕从小就十分挫败无线电界的资深人士乔治,他时常想,如果乔治能够接纳自己,那么自己肯定能学到关于无线电的很多知识。于是当库帕大学毕业后,第一件事就是敲开乔治的房门,向他请求加入他的公司并且留在他身边做助手,即便没有待遇也行。可是,当乔治听完库帕的请求后,只是用非常不屑的神情和粗暴的语气对他说:“年轻人,我看你还是出去吧,我不想再见到你,也请你别再耽误我的时间。”库帕听完后十分忐忑不安的说:“乔治先生,我知道您现在正在忙什么,您在研究无线移动电话是吗?也许我能够帮上你的忙呢!”尽管乔治非常惊讶库帕能够猜出自己正在研究的项目,但是他还是觉得这个年轻人太过稚嫩,还不足以有经验为自己所用,所以坚决地下了逐客令。
可是乔治怎么也想不到,1973年,那个曾经被自己拒绝的年轻人,就这样站在纽约的街头,用一个约有两块砖头大的无线电话跟自己通完了话。后来,当马丁·库帕的大名已经众所皆知,并且被人们津津乐道之时,面对记者的采访,库帕坦然的说道:“事实上,如果当时乔治收留了我,我成了乔治的助手,我们也许就永远也研究不出现在的手机来,正因为他拒绝了我,掐断了让我想向她学习的念头,所以我才重新开辟出了一条研制手机的道路,并且成功了。那条道路的名字就叫屈辱,我将乔治对我的羞辱化成了前进的动力。如果没有这种动力,即使我跟乔治联手也不一定能完成这项研制工作。”
看来,不论生活是以怎样的面目出现在我们面前,不管我们要面临命运给予我们多少的困境,我们都应该保持一个乐观的心态。用另一种心态和角度去看待你所面临的困境,也许你会发现另一多姿多彩的生活。
因此,当我们遭遇不如意的事情时,一定要学会转换思维的角度,从好的方面来看待整个事情。学会跳出思维的惯性,避开思路上的习惯,也许你会进入一片未开垦的领域,在这片领域中,你会发现原来你还有无限的发展前途。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