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魔稻之父:袁隆平传-踏上育种新征程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1969年冬,袁隆平与尹华奇、李必湖来到云南省南部的元江县。这是一个美丽的滇南小县,一年四季都是枝繁叶茂的春天。树木常年都是绿的,那枝丫总是在人们不知不觉中长出了新叶,而老叶便也悄悄地离开了枝头。一种花谢了,淡然无声地悄悄离去;而另一种花又开了,没有太多的炫耀与欢喜,一切似乎都非常自然而又有序。是呀,这是树的天堂、花的乐园,这儿一年四季树木常绿,鲜花盛开。花、树就是在这儿悄悄细语,这对邻居在天堂般的乐园里尽情地享受着他们的欢乐。

    1.滇南育种

    袁隆平师生三人借住在元江县农技站的一间无人居住的平房里。没有厨房,没有卧室,这是一间真正意义上的平房——只因为它有三堵墙,有一个屋顶,有一扇门,所以被称为是可以住人的屋子。这一切,袁隆平和他的学生们似乎都并不在意。神奇的他们好像是会变戏法的,没一会儿,一切都有了。用石头做床角,用木板做床板,蚊帐也省去了。就这样,住的问题便解决了。接着,袁隆平和他的学生租用农技站的水田,这水田倒是师生三人最为关注的。在他们看来,所有的一切都可以凑合,唯有水田不能凑合,因为他们要进行加代繁殖雄性不育系。

    袁隆平将他们加代繁育的雄性不育材料命名为C、D两个系统——无花粉型不育株命名为C系统,花粉败育和退化型不育株命名为D系统。无疑,它们都是劫后余生的“遗孤”的后代,因加代繁殖,如今它们已成长为一个大家族了。因为它们是“遗孤”的后代,师生三人曾经把它们如神灵般供奉,每日多次观察与呵护。终于,现在它们已经变成了一个庞大的家族。

    东方魔稻之父袁隆平传师生三人来到元江以后,夜以继日地浸种催芽。那步骤是繁琐的,如同孕育新的生命。他们先是把谷子放在竹篓里,然后在水中不停晃动,在这样的晃动中,会有一些相对不是很饱满的种子会被挑选出来,这样的种子无法担当重任,它们在这大浪淘沙般的筛选中被淘汰了。经过这样的筛选后,他们再拿来大的器皿,把那些种子浸泡在器皿之中。一般经过一天一夜的浸泡后就把种子拿出来,装入一个个准备好的小袋子中,然后按不同的家族系统分别将小布袋悬挂起来,待其发芽。在那个年代,任何物质都极其匮乏,那几个装种子用的小布袋同样也来之不易。可困难从未难住过袁隆平和他的学生们。没有卖的,干脆就自己做,三个大男人竟把布袋子做得非常像样。

    可是,水土不服却把袁隆平折腾得够呛。一开始,师生三人在元江农技站的食堂用餐,因为这样可以节约时间,他们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去田里,研究他们的种子。加上他们三人对吃从来都不讲究,标准是能填饱肚子即可,至于美味与可口,他们从未想过。可是,就这最低的要求也不能达到——食堂做的饭有些硬,这大概与当地人的饮食习惯有关系吧,而且菜也半生不熟的。就这样,袁隆平犯了肠炎,总是消化不良,而且有越来越重的趋势,影响了工作。袁隆平明白,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没有健康的身体就寸步难行。继续吃农技站的大锅饭是不行的了,袁隆平决定自己做饭炒菜。可对于惜时如金的他来说,总觉得这太浪费时间了。他不知从哪里听来了当地偏方,说是适时适量地吃些花生米有助于肠胃的消化。于是,每次做饭的时候,在灶头,一定会有一小碟花生米,袁隆平会边做饭边用手拣来一粒又一粒的花生米往嘴里送。他说,这是边吃边做边消化三不误,不仅节省时间,而且有助健康。

    不知是因为那偏方确实有效,还是上苍特别照顾这个心系贫苦大众的好人,袁隆平的肠炎渐渐好了起来。

    元旦快要到了,这是新一年的开始。当地的傣族同胞邀请袁隆平和他的学生去家里吃饭。盛情难却,袁隆平他们去了一户傣族乡亲家。主人端出了一碗冒着热气且看上去漂着油花的汤,然后又拿出了那时难得一见的生鱼片、生肉片和米线,正当师生三人纳闷的时候,主人已将这些东西一起倒入了那热气腾腾的汤中,又用别的器皿盖在那漂着油花的汤上。说话之间,那一大碗放有各种佐料的还冒着腾腾热气的米线已经可以吃了。师生三人将信将疑地吃了起来,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这米线简直是人间美味,那味道似乎是他们从来没有尝到过的——是呀,这是一碗极具傣家风味的过桥米线。

    傣族同胞还边吃边给他们讲起了关于过桥米线的故事——

    云南南湖有个小岛,岛上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相传古代有个书生在一次偶然的游玩中发现了这样一处人间天堂,他很喜欢这幽静的环境,于是决定留在岛上认真攻读诗书,准备考取功名再回去。从此,他那贤淑的妻子每天提一只小瓦罐到小岛上给书生送饭。因为从家中到岛上要走一段路,这段路中还要走过一座长长的桥。春夏季节,送来的饭菜还温热适口;可是,每到冬季,天寒风凉,饭送到岛上便冷了。妻子不忍心让丈夫吃冰冷的饭菜,她想了许多办法,可是保温的效果都不好。有一天,这位贤良的妻子炖了一只肥母鸡,将母鸡汤盛到瓦罐以后,她突然感到一阵头晕,便不知不觉地睡着了。一觉醒来,发现鸡汤还是热腾腾的。她看到鸡汤上漂着的鸡油花,顿时明白了:原来这鸡油能保温呀!于是,她便试着将生鱼片、生肉片和米线放在滚烫的鸡汤中,不一会儿便烫熟了,而且鲜嫩可口。从此,这位聪颖的妻子就带着飘着油花的热汤和米线,走过长桥,送到小岛上,给丈夫食用。“过桥米线”因此得名。

    吃着这美味的米线,听着这美丽的爱情故事,袁隆平连连赞叹。可他的内心则起伏不平,是呀,要是哪一天这做米线的材料应有尽有,那不更好吗!傣族同胞似乎也看出了袁隆平的心思,说:“只要有袁老师,我们一定能有吃不完的粮食的那一天。”听着傣族同胞的话,袁隆平似乎觉得自己肩上的责任更重了。但他相信这一天迟早会到来的,因为有这样理解他又支持他的百姓。袁隆平微微一笑,决心更坚定了。

    师生三人吃过傣族同胞招待的过桥米线以后,给自己放了一个晚上的假。袁隆平与尹华奇端坐棋盘前,捉对厮杀。在两军对弈中,袁隆平最善于用“卒”,因为他总把自己比作一个小卒。小卒与车、马、炮不同,它步步为营,又步步艰险。在所有的棋子中,唯有小卒从不退却,在车、马、炮的围追堵截下,它总是冒着生命危险,或横步,或直行,设法冲破重重包围和隐蔽的陷阱,在虎视眈眈下,一往无前。

    他也认为小卒是个群体,它们力小但并不孤单。因为在所有棋子中,它拥有最多的伙伴,五卒为伍,前仆后继,携手共进,众志成城。用好了卒,就等于用对了策略,一切事情都会因正确用卒而变得可能。

    袁隆平在对弈中领悟兵法的奥秘与魅力。那是一种超乎寻常的力量,那种力量是可以感召天地,更可以克服任何磨难的。就这样,在感悟超越逆境的艰辛中,品尝战斗的快乐,享受胜利的喜悦。尽管这种胜利来得太艰难,来得太慢,来得太不确定。但是,在这盘棋中,袁隆平似乎看到了胜利的曙光,虽然这曙光是那样的渺小而又不起眼。

    2.震出来的灵感

    他们师生在对弈中,迎来了新的一年。

    当时针指向午夜12时后,他们收拾好棋盘,各自脱下外衣,回到那摇摇晃晃的木板床上准备睡觉。此时,夜晚在宁静安详中显得又有些烦躁。

    只听轰隆一声巨响,接着,便是房倒屋塌的声响……四周一片惊叫,一片声嘶力竭的呼喊!

    滇南发生了大地震!

    袁隆平顾不得穿上衣服,他呼喊着两位弟子,迅速冲出房间。尹华奇冲出房间以后,呼叫着:“种子还在里面!”转身就要向室内冲。

    李必湖也惊叫着:“我们赶快抢种子!”

    袁隆平一个箭步冲向尹华奇,将他按倒在地,又挨近李必湖,吼叫一声:

    “你们都给我站住,种子压不坏,保住性命要紧!”

    袁隆平的话音刚落,又是一阵轰隆的巨响。余震发生了,袁隆平他们居住的平房彻底坍塌了。

    一栋又一栋房屋,接连轰隆隆倒下了。大地在颤抖,漫漫烟尘在升腾,遍地是碎石,遍地是瓦砾,遍地是废墟。一场突如其来的灾害降临了。

    1970年1月2日凌晨,距元江县150公里的峨山县发生了7.2级的强烈地震,受到波及的元江县震级也在5级以上。

    大地依旧在抖动,余震频繁发生。冬季里少见的狂风暴雨也不期而至,浇得师生三人像一只只落汤鸡。他们只穿一件短裤,抱在一起,瑟瑟发抖,颤成一团。这时,他们远远瞧见一束手电筒的光芒,原来是农技站的党支部书记老周同志冒雨来探望他们了。老周见到他们,第一句话便说:“我们这里是危险区,你们应该早些撤离!”

    袁隆平摇摇头说:“稻谷刚刚发芽,我们怎么能够撤离!”

    天亮以后,老周派人帮他们从废墟里扒出了衣服、被褥和正在催芽的浸种小布袋,并帮助他们在水泥球场上用塑料布搭起了一个避雨的窝棚。看着有些被压坏的种子,师生三人很是心痛。可心中的那颗火苗却一直燃烧着,那就是无论碰到怎样的困难,他们一定要把试验搞成功!

    震后,他们没有听从当地干部和群众善意的劝告打道回府,或转移育种基地,而是住进防震窝棚里,继续他们在云南的杂交稻加代繁育试验。

    在防震棚里,他们临时筹办了必需的生活用品。筷子是用新鲜的竹子削成的,两只锅是新购置的,床是门板拼的,上面放着军用被褥。简陋、狭小的空间被他们收拾得干干净净,温馨如春。

    滇南的春天来得很早,立春过后,空气中就有一种凉丝丝、湿润润的香甜和芬芳。小鸟吱吱地叫着,它们全然没有对大地震的恐惧,因为林子中有许多虫儿供鸟儿们享用。

    山坡上绽放着大片大片的紫云英,庄稼地里黄色的油菜花也开了。紫色和黄色是滇南春天的大色块。三角形的防震棚如同淹没在花海中的风帆,尽管他们缺衣少食,但在袁隆平看来,只要能从事杂交水稻研究,再苦再累也算不了什么。用他的话来说,苦中自有乐么!

    大地震后的滇南,傣族、苗族、哈尼族,家家户户在政府的资助下“贺新房”。

    “贺新房”就是村民之间互相帮助盖新房。一个“贺”字,给震区增添了诸多的喜庆色彩。人们抬着大梁和立柱,喊着劳动的号子,或是立柱,或是上梁。梁枕上贴着用大红纸写的“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招财进宝”之类的吉祥字句。震后的滇南,到处是生气勃勃的景象。

    在滇南大地,春日到来谁先知?是春江暖水里的鸭,还是呢喃的燕子?都不是。

    是农业科学家袁隆平。他打着赤脚,躬身在实验田里,正在插秧。

    在袁隆平的生命里,有育种的春天,有繁忙的夏天,有收获的秋天,但几乎没有冬天。因为自20世纪60年代末以来,袁隆平的冬天都是在滇南和海南度过的。他总是力求把春天延伸得长了再长,把冬天缩得短了又短。

    在当时的滇南,提出了“以阶级斗争为纲,抗震救灾”的口号。一阵又一阵的阶级斗争之风吹来,袁隆平的心情不免受到影响。师生三人沉着地应对这些纷扰。

    袁隆平依旧平静地观察着他的杂交水稻。他对水稻杂交组合材料有一份敬畏之心,当他出现在杂交水稻面前时,总会感悟到呈现在面前的无限生机,感悟到生命的高贵与壮美。

    他自由自在地穿梭在绿色的原野里,随时可以闻到稻谷的芳香,灵感便会油然而生。

    他漫步在一片竹林里,一双花喜鹊蹦跳着,时而梳理一下羽毛,时而用它们那粗哑的喉咙放声歌唱着。那一双花喜鹊穿着黑白相间的美丽羽衫,歌唱得很动听,似乎在为他祝福,也似乎自得其乐。

    在滇南,人们常说:“农家少闲月,四月人倍忙。”滇南的4月,绿油油的稻田转瞬间变成一片金黄。袁隆平最不愿意见到的一幕发生了——通过这一轮实验,他们师生共同培植的C、D系统的繁殖不育系的不育率从原来的70%,下降到了60%。6年来,他们先后用1000多个品种的常规水稻,与最初找到的不育株及其后代进行了3000多个测定和回交试验,却始终没有找到一个能使他们的雄性不育后代保持100%的不育率的理想品种。籼稻不育型种子和籼稻杂交,其后代不能很好地打破雄性不育型性状;粳稻不育型种子与粳稻杂交,其后代也不能很好地保持雄性不育型性状;籼稻不育型种子与粳稻杂交虽比前两种情况略好些,但也不理想。显然,他们的杂交水稻研究遇到了新的难题。其间遇到的艰辛自不必说,此时,袁隆平的精神压力更是可想而知。

    僵局怎样才能被打破?难题怎样才能得到破解?

    袁隆平一遍又一遍地回顾自己所走过的道路。他苦苦思索,殚精竭虑地寻找攻克水稻杂交优势的正确方法。他回顾几年来所用的试验材料,尽管品种数量非常之多,但转来绕去并没有离开栽培稻这个怪圈。从地理环境到生物学特性,其亲缘关系都比较近,这可能就是其症结所在。

    远的不说,就说最近4年来用人工方法选育的不育材料——南广粘不育材料(C系统不育材料),从南到北,经过漫长的1000多个日日夜夜,测交品种500多个,最高选育代数已达10代,所做的各种杂交组合总数已近3000个,但进展始终缓慢。

    当时,他对照这些资料,阅读了杂交高粱的有关论著。杂交高粱不育系开头是用西非高粱作母本,南非高粱作父本,回交几代才选育成功的。分析其原因,是地理环境造成的远缘杂交,由于生理不协调而引起的不育。

    这时,袁隆平的灵感再一次闪现了。他想到,倘若把杂交材料的亲缘关系尽力拉大,其效果可能会好得多。

    袁隆平决定重新调整研究方案。他决定从亲本选择入手,走远缘杂交的道路。他的新方案计划从三条途径来突破保持系的选育:

    第一,用栽培稻与野生稻杂交,以栽培稻为父本,野生稻为母本,F1代再与栽培稻多代回交,直至不育性状稳定;

    第二,籼稻与粳稻杂交,用湖南省的籼稻无花粉不育材料同东北或日本的粳稻杂交,再继续进行回交,利用籼稻的生理不协调来选育雄性不育系;

    第三,地理上远距离品种的杂交。

    袁隆平力图用这一新的方案打破杂交水稻科学研究的僵局。

    “此路不通走他路”的思维方式,一直是袁隆平研究的核心原则。特别是不久前与日本学者交流时所了解到的信息更加坚定了他对所制定的新方案的信心,坚定了他寻找野生稻的决心。他认为,雄性不育系的原始亲本是一株自然突变的雄性不育株,杂交高粱的研究便是从天然雄性不育株开始的。因此,水稻也可能存在天然雄性不育株。

    袁隆平和他的助手们很快跳出了单一的用人工培植雄性不育系的圈子。他对他的助手们说:“要积极进取,勇于突破,不要总是依靠自己的经验原地转圈圈。”

    这样的思维、这样的见解、这样的设想,让师生三人在探索的道路上走得越来越远,越来越接近成功。尽管这条路上荆棘遍布,但是面对这些勇敢的人,这些荆棘似乎也会慢慢往后退。勇者劈荆斩棘便能开拓出一条新路。那条路上就可能会生长花草,伴着勇者前行。这次地震没能阻挡袁隆平前进的脚步,反而带给他更多的灵感,使他找到了更好的解决问题的办法。

    3.转战海南岛

    袁隆平师徒三人像当年唐僧师徒取经那样,先是步行,一路挥洒汗水;而后是乘汽车,那一路颠簸让人的五脏六腑也随之翻腾;火车,慢慢晃悠也别有情趣;转水路,那更是欣赏美景的好时光。一路跋涉辛苦,那是在所难免。可毕竟没有遇上唐僧师徒的九九八十一难,但也挥洒了血汗,尝够了饥渴。

    带着新的科研计划,袁隆平终于来到了我国的最南端——海南岛。他要在这里的农村进行科研工作。

    海南岛地处北纬20度以南,属海洋性亚热带气候,年平均气温23.9℃,最南端高于25℃,是我国的天然大温室。

    东方魔稻之父袁隆平传而袁隆平最看中的便是这儿没有冬天。冬季的海南岛,光照充足,每月日照100小时以上,最南端可达180小时,可谓常夏无冬。因为有这样好的气候条件,所以人称“育种者的天堂”。对于不想拥有冬天的袁隆平来说,海南岛就更是天堂了。袁隆平是个对时间极为看重的人,即便是在那样艰难的年代里,他也总是不让自己处于冬天。春天来临时,首先感受到春天气息的既不是那唧唧喳喳的小鸟,更不是争奇斗艳的花草,竟是袁隆平的脚步。他迫不及待地脱了鞋子,去田间感受初春的气息。即使脚踩在地上有些寒冷难忍,可是袁隆平就喜欢这样站立田间,仔细观察他那心爱的秧苗。

    当年海南岛还是一个落后的、泥土味很浓的地方。人们住的多是茅屋草舍,窗户很小,屋里光线很暗,夜晚没有电灯。他所落脚的南红农场只有极少的茅草屋里有床,多数人住的是用竹竿、秫秸搭的地铺,袁隆平睡的也就是这样的地铺。他的学生尹华奇和李必湖不忍心老师住茅草房、睡地铺,想方设法给他搞到一张床。袁隆平微笑地说:

    “睡啥床都没关系,睡着之后,也无所谓标准客房和茅草屋了,就是总统套间还不是一码子事?”

    开头,他们的住所没有电灯。夜晚,他要读书攻关,怎么办?于是,蜡烛、煤油灯、菜油灯,准备齐全,用完这一盏,还有那一盏,盏盏油灯,闪闪烁烁的,照耀着他那又黑又瘦又多皱的脸庞。从那个年代走过来的袁隆平,前进道路上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的呢?微微一笑,一切都将过去。一间茅屋、一盏油灯、一席地铺,对他来说根本算不上什么。

    海南位于一望无垠的大海边,他们所住的荒郊野岭给人的是静谧的感觉。天气炎热,这是袁隆平所喜欢的。可是,一到夜晚,成群结队的蚊虫蜂拥而至,那蚊子的脚似乎特别长而粗壮——海南岛的蚊子没有具备嗡嗡作响的功能,可是它咬人的功能却特别健全。只要被它一叮,保证你整个身体开始膨胀起来。为此,袁隆平经常被咬得浑身青肿。为了防止蚊虫叮咬,他有时竟用盖稻秧的薄膜把自己全身裹严,看上去似乎可笑,可为了避免蚊叮之苦,也只能用这样拙劣的方法了——因为那时实在没有经费买蚊帐。可是薄膜不透气,闷如蒸笼,一夜之间就会捂出一身热疮。

    在海南岛,人们形容蚊子之大、老鼠之粗壮,有一句顺口溜:“三个蚊子一盘菜,三个老鼠一麻袋。”

    除了蚊子,同样让人头疼与难以对付的还有老鼠。老鼠的破坏力更是惊人。有一次,一夜之间,一袋大米变成了半袋,粮袋下面开了一个洞,屋里满地都是零零星星的大米粒。毫无疑问,是老鼠把他们的口粮偷走了。那是个粮食定量供应的年代,老鼠竟然如此不通人情,与他们这几个生活极为艰苦的知识分子争夺口粮。无情的老鼠令人气愤,袁隆平他们开始行动了。

    一天,袁隆平提着一壶开水悄悄蹲在墙边,因为大胆的老鼠会若无其事地走出来,像是散步,又像是示威。袁隆平准备趁老鼠出洞时,用开水烫老鼠。当一只旁若无人的大老鼠走出洞穴时,袁隆平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烫得大老鼠吱吱地惨叫,赶紧缩回了洞中。

    面对着这只惨叫的老鼠,袁隆平想到自己曾经看过的一篇文章——《上帝只给他一只老鼠》。这是写沃尔特·迪斯尼的,文章内容他还依稀能够记得。

    那是一位孤独的年轻画家,除了理想,他一无所有。为了理想,他毅然出门远行,来到堪萨斯城谋生。起初也到一家报社应聘,想替他们工作。编辑部周围有较好的艺术氛围,这也正是他所需要的,但主编阅读了他的作品后大摇其头,认为作品缺乏新意,不予录用。这使他感到万分失望和颓丧,和所有出门打天下的年轻人一样,他初尝到了失败的滋味。

    后来,他终于找到了一份工作,替教堂作画。可是报酬极低,他无力租用画室,只好借用一家废弃的车库作为临时的办公室。他每天就在这充满汽油味的车库里辛勤地工作到深夜。没有比现在更艰苦的了,他想。

    尤其令人厌烦的是,每天熄灯睡觉时,就能听到老鼠吱吱的叫声和在地板上的跳跃声。为了明天有充足的精力去工作,他忍耐了。不过,好歹有一只老鼠与他为伴,他感到自己并不孤单。也许是太累了,他一沾着地板就能呼呼大睡。

    那只小老鼠一次次出现,不只是在夜里。他从来没有伤害过它,甚至连吓唬都没有。磨难已经使他具备大艺术家所具有的悲天悯人的情怀。就这样,一名贫困的画家接纳了一只小老鼠,与它共处一室,倒也觉得这个荒弃的车库充满生机。小老鼠在地板上做着各种运动,表演精彩的杂技。而他作为唯一的观众,则奖给它一点点面包屑。渐渐地,他们互相信任,彼此间建立了友谊。老鼠先是离他较远,见他没有伤害它的意思,便一点点靠近。最后,老鼠竟敢大胆地爬上他工作的画板,并在上面有节奏地跳跃。而他呢,决不会去赶走它,而是默默地享受与它亲近的情意。

    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不久,年轻的画家离开堪萨斯城,被介绍到好莱坞去制作一部以动物为主的卡通片。这是他好不容易得到的一次机会,他似乎看到理想的大门开了一道缝。但不幸得很,他再次失败了,不但因此穷得身无分文,并且再度失业。

    多少个不眠之夜,他在黑暗里苦苦思索,他怀疑自己的天赋,怀疑自己真的一文不值,他在思索着自己的出路。终于,在某个夜里,就在他潦倒不堪的当儿,他突然想起了堪萨斯城车库里那只爬到他画板上跳跃的老鼠,灵感就在那个暗夜里闪了一道耀眼的光芒。他迅速爬起来,拉亮灯,支起画架,立刻画了一只老鼠的轮廓。

    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动物卡通形象——米老鼠就这样平凡地诞生了。灵感只青睐那些勤于思考的头脑。

    这位年轻的画家就是后来最负盛名的人物之一——才华横溢的沃特·迪斯尼先生。他创造了风靡全球的米老鼠。谁能想到,在那间充满汽油味的车库里曾经生活过的一只小老鼠是世界上最负盛名的影片的祖宗。米老鼠足迹所至,所受到的欢迎让许多明星望尘莫及,也让沃特·迪斯尼名噪全球。

    堪萨斯城那间充满汽油味的车库,沃特·迪斯尼先生后来说,至少要值一百万美元。其实那里没有什么,只有一只老鼠,那是上帝给他的,上帝给谁都不会太多。

    应该说,上帝给沃尔特·迪斯尼的并不多,只给他一只老鼠,然而他抓住了。这只小老鼠是幸运的象征,是财富的象征,也是取得巨大成功的象征。

    想到这儿,袁隆平更加坦然了。他坚信自己的成功一定会到来的,他需要的是如沃尔特·迪斯尼一样的坚持。这对于袁隆平来说并不难。想到这里,看着刚才那硕鼠,袁隆平开始微笑地接受了。从此以后,那些猖狂的老鼠开始有所收敛,于是师生仨更加热情地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与学习之中。

    人们都说在海南生活很苦很苦,袁隆平却被海南荒野那种莽原气氛和苍凉气象所吸引。他把这里的生活比作吃苦瓜。苦瓜是一种营养非常丰富的菜肴,可是喜欢吃的人却非常少。但一旦喜欢上了苦瓜的味道,那你将终身不能割舍。每每到那个季节,不吃苦瓜竟无法度过。袁隆平以为在海南岛生活就犹如吃苦瓜。这里是美丽的绿色王国,林木葱茏,水草丰茂,绿波荡漾,百鸟啁啾,这样的景、这样的情、这样的天地之间,才是生活的好场所,更是一片培育良种的真正乐土。

    在海南岛的日子,也是袁隆平最为自由自在的岁月。海南有密林,有蒿草,有碧水,有长长的海岸,人们可以自由自在地走来走去。走进密林,松鼠不时地奔窜着,这些小精灵吱吱地叫着,独来独往,像是一个个不合群的淘气孩子,它们在树枝间攀援、跳跃。有一只棕色大松鼠眨着黑眼睛,抖动着狐形的大尾巴,从树干上蹿下来,走近袁隆平。袁隆平将早已准备好的自己舍不得吃的甜饼干放在手掌上,任凭小松鼠把小嘴伸进他的掌心里,摇着毛尾巴,吱吱地啃噬着。此时的袁隆平,就像是一个贪玩的孩子与淘气的松鼠嬉戏着,好不快活。

    在海南南红农场,与袁隆平时常相伴的还有一只小小的松鼠。每天早晨,那只松鼠站在小溪边,在晨光下,伸出前爪来洗脸、梳理皮毛。它两颗黑豆粒般的眼珠,向着袁隆平一转一转的,有时冲他尖叫一声,有时还把那条又长又粗的尾巴翘起来,竖得很高。几乎每天早晨,这只松鼠都与袁隆平有一次这样美好的约会。他与这只松鼠朋友友好相处,心情极好。他觉得他与他的松鼠朋友原本都是大自然的宠儿。

    袁隆平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热爱江川河流。他爱大海,他爱阳光下大海的灼热与朦胧。他以为,大海如同一位魔幻大师,在不经意中变幻莫测。站立在海岸上,蓝天、白云、阳光和碧海遥相辉映,天遥遥,海遥遥,心也遥遥。于是,他心中升腾着一种莫名的冲动,升腾着一种深深的期待与企盼。他自幼生长在长江岸边,他在那里学会了搏击水浪。但是,他每每面对大海,便感到大海绝非江河可比。大海绝不会随波逐流,她却也有自己的大起大落;大海绝不盛气凌人,她也绝不轻视平民百姓。无论平民百姓还是帝王将相,在大海面前都是绝对平等的。大海,是大自然的骄子。袁隆平是大自然的崇拜者,所以,他也是大海的崇拜者。

    海岛的天空深邃湛蓝,云霞纤尘不染,阳光明媚灿烂。海岸上停泊着数不清的渔船,晴空下满目的温暖,全然不见隆冬季节的萧索景象。袁隆平静静地伫立于湿润润的海岸上,脚下没有衰草枯苇,没有残花败絮,只有日复一日的潮涨潮落和层层淤积的泥沙、贝壳。面对这片辽阔的海天,他感到自己对这里有太多的祈求和太多的依托。他面对着天公地母,一遍遍地起誓承诺。精诚所至,这辽阔的海天以她的博大和宽容接纳了他,并为他带来了一片片绿油油的雄性不育材料。

    这一天,在海岸上,他的松鼠朋友没有如期与他约会,他失望地回转身来,漫步走向他们的试验田。只见绿油油的秧苗迎着海风翩翩起舞,迷人极了。仔细看去,忽然发现他的松鼠朋友正在他们的试验田里,冲他露出一张得意的笑脸。原来他的松鼠朋友还爱好打洞,它时而树栖,时而穴居。这一天,它把洞穴打进了他们的试验田里,把他们辛辛苦苦经营的雄性不育秧苗拖进洞中,成了它的美味佳肴。

    虽然松鼠让袁隆平遭受了不小的损失,但袁隆平却没有埋怨什么,更没有对松鼠虎视眈眈。他明白该用什么来化解眼前的困境,那就是继续努力,继续寻找更好的机会和更好的秧苗。他一直记得母亲所说的话:上帝不会给你太多。是的,上帝已经给了他这样好的一个“育苗天堂”,他还可以有什么奢求呢?在这个“育苗天堂”里努力、用心地做他想做的事情,这可比什么都强啊。这是一个让他精神为之振奋的地方。在海风的吹拂下,在松鼠的陪伴下,他一步步地向前进。

    袁隆平每年要在海南工作4个月,又都在冬季,因此,掐指算来,他这一辈子竟在异乡海南度过了近20个除夕之夜!

    除夕之夜,他们相聚在茅草屋里,守着一个小茶炉,每人冲一杯清茶,天南地北地神侃。除夕之夜的油灯格外明亮,棉花做的灯芯上顶着一朵灯花,悠悠地跳动着、闪烁着,与小茶炉一道映红了人们的面颊。大碗茶、炒花生、葵花子,各取所需,神侃到深夜。

    在这样的时候,思念远方的亲人是在所难免的。那里有他的爱妻,一个与自己心灵相通的女人;还有那可爱的孩子,一见到父亲就会扑向他。这是他一生的快乐和依靠。

    每每这个时候,他便走向海滩,去寻觅他的松鼠朋友,去感受宁静的夜晚所散发出来的清香。第七章回答世界的质疑

    “21世纪谁来养活中国人?”这是美国经济学家布朗博士质疑中国的问题。这样的话在一般人听来似乎感觉不到什么,可是在有大义之任的人听来,这是非常刺耳,而且令人不快的。终于有人站起来了——

    在20世纪70年代,袁隆平理直气壮地回答美国人:“高科技养活中国人!”说这话时,袁隆平一脸的严肃,一脸的正义。

    袁隆平的弟子罗孝和接着作出了回答:“我们中国人自己养活中国人!”

    罗孝和是袁隆平新收的弟子。袁隆平深知杂交水稻科研事业是千百万乃至亿万人的事业,单靠他自己搞不行,靠少数人搞也不行。所以,他带领的杂交水稻科研队伍逐渐扩大,许多人慕名而来,罗孝和便是其中之一。

    罗孝和出生于湖南省隆回县山区的一个农民家庭,毕业于湖南省农学院。他原是湖南省农科院派到海南一家农场繁育杂交玉米的。当他听到袁隆平正在南红农场繁育杂交水稻的消息后,便慕名找到了袁隆平。袁隆平收徒弟是有自己的标准的,而罗孝和似乎完全符合这个标准。罗孝和博览遗传学图书,痴迷于杂交水稻科研事业,被人们戏称为“书呆子”,而也只有这样的人才可能在杂交水稻领域中作出成绩。

    袁隆平说:“呆有什么不好,古人说,人而不呆,不可以为友;人而不痴,不可以为友;人而呆痴,以其有深爱也;人而不呆不痴,则其无深爱也。情之最浓者,为痴。一片痴情,往往会创造出感天动地的光辉业绩。”

    在袁隆平眼里,罗孝和的痴,正是他身上最可贵的地方。

    袁隆平很瘦。有人说,智者大多是瘦的。什么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这一连串的杂交水稻科研中的术语,几乎每时每刻都在耗费着他的心血;什么“谁来养活中国人”一类的质疑,每时每刻都在刺痛着他的心。所以,他总是用他那瘦弱的身躯创造着杂交水稻日新月异的未来。

    人们说,在袁隆平那消瘦的身躯上,写着勤勉,写着尊严,写着努力,写着进取,写着征服饥饿。诚然,一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通往尊严的道路是很多的,诸如出身、权力、资产、才华……然而,袁隆平的尊严是为强国富民、为回答布朗之流的质疑而从事的科研事业所铸。

    海南三亚发现“野败”的现场

    1.发现“野败”

    以责任鞭笞自己,以全心全意要求自己。终于,工夫不负有心人,袁隆平的水稻事业终于有了新的转机——那就是“野败”的发现!

    “野败”,就是雄性不育野生稻。这野败是在海南一个离袁隆平他们试验田不远的一片沼泽地里找到的。它不仅是不育种质资源,而且是一个非常理想的远缘野生稻资源。这种稻的发现为杂交水稻的成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所以,袁隆平和他的弟子们称它为“野败”。

    1970年,“野败”的发现为籼型杂交稻三

    系配套打开了突破口“野败”的发现是我国杂交水稻科研事业的一个重要转折。但是,还必须经过艰苦攻关,对“野败”进行转育工作,才能把“野败”的不育基因转入栽培稻,进而培育出生产上所需要的雄性不育系。

    野生的母稻,即雄性不育系,因为它的雄花失去作用,便不能自花授粉了,这就需要为那野生的母稻选育与其相交的父稻,即恢复系。

    母稻与父稻相间种植,母稻(即雄性不育系)接受父稻(即恢复系)的花粉而结实,从而获得大量杂交一代种子,满足大田生产的需要。然而,要使母稻的雄性不育品格能够保持,即母稻自身能够传宗接代,还必须筛选出另一个父本水稻品种——雄性不育保持系,使它能够自交结实,即给不育系授粉后,能够保持其雄性不育性能。为此,袁隆平根据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的配套关系,重新制定了一个分三步走的行动方案:

    第一步,寻找自然突变的雄性不育株作为试验材料(这项工作业已完成);

    第二步,筛选培育雄性不育系及其保持系;

    第三步,筛选雄性不育恢复系。

    这就是袁隆平最初的理论设计,即“三系”配套,如今即将成为现实。

    1971年初,国家科委和农业部决定组织全国性的协作攻关。袁隆平慷慨地把辛勤培育了近一年的“野败”材料——已表现出非常优越的雄性不育保持功能的杂交Fl,分送给我国各有关单位,大家广泛协作,共同进行实验研究。

    1971年的初春季节,当“野败”第二代——杂交Fl在南红农场拔节抽穗的时候,先后由湖南、广东、广西、江西、湖北、福建、新疆等13个省、市、自治区的18个单位的50多位农业科技人员赶来海南,一道参加实验。闻讯赶来参观的,慕名前来拜师求教的,更是络绎不绝。

    “送客的饺子,迎客的面。”一年四季有近两季生活在海南岛的袁隆平,有自己待客的章法。岛外来了客,跋山涉水远道而来,自然是同行。

    天下同行一家亲。每逢来了客人,袁隆平总是亲自下厨房忙着和面。面条擀好了,水也烧开了,一锅鱼汤面很快便煮熟了。

    “鲫鱼面吃的是汤水,很有营养啊!”袁隆平盛来一碗又一碗汤面端到客人面前,笑嘻嘻地说。

    “袁老师的厨艺不错嘛!”客人边吃边夸奖袁隆平的厨艺。

    “好吃归好吃,可要把舌头铆牢呀,万一把舌头咬下来可就麻烦了。”袁隆平风趣地在一旁对客人说。

    说话间,罗孝和和尹华奇拿出了他们平日舍不得吃的墨鱼蛋、腊肉,作为下酒的小菜。他们总是喜欢倒着来,先吃饭,后喝酒,无论是主人还是客人,直喝得面红耳赤……

    2.三系配套的遐思

    南国的初春季节,一片一片的杂交水稻疯狂地拔节、扬花。袁隆平感到自己的呼吸从未这样的舒畅过。来海南的客人们一批接着一批,简直是从未有过的繁忙。

    在这片土地上,袁隆平与客人们一样,逗留,离去,又回来。如今他却是长久地融入了这片土地。

    袁隆平为课题组成员讲课就是在这片土地上,白天,袁隆平在实验田里手把手地给来自全国各地的科技工作者讲授水稻杂交的操作技术;晚上,给大家讲授培育杂交水稻的理论课,把自己多年积累的知识和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的同行们。

    袁隆平说:“诸位同行,诸位朋友,你们来得正是时候。倘若早来,你们很可能跟着我们多走不少弯路,多吃不少苦头。现在,咱们有了‘野败’,就意味着我们成功地找到了它的保持系,离我们培育出新的不育系只有一步之遥。成功在即,只需大家团结一致,继续努力!七年多的实验和研究,使我们搞清了水稻雄性不育的种类和许多基本原理。从实践中,我们摸索到了杂交水稻试验中关于测交、回交的规律,以及人工制造保持系和恢复系的技术要领。在实践中,我们摸索到了利用野生稻资源实行远缘杂交,寻求突破‘三系’的新思路。就是在这种新思路的指导下,我们发现了‘野败’,科学地利用了‘野败’。于是,‘野败’便为我们开创了一条成功之路,也便有了我们今天的相聚。”

    接着,袁隆平用哲人的眼光解释了生命的神秘性。他说:“水稻和人一样,也是宇宙亿万年演化的产物。它的存在和我们人类的存在一样神圣,它和我们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作生命。水稻也和其他作物一样,看似简单,但它也是很神秘的。水稻根植于大地,沐浴着风雨雷电和日月星辰,将宇宙灵气和日月精华演化为一种物质。一滴水能映出太阳的光辉;同样,一株水稻也浓缩着宇宙与人类的无穷信息。几千年来,水稻固执地按自己的本来面目生长,它固执得几乎令人类羡慕;但同时,我们又利用雄性不育的杂交手段否定了它们的固执。想想看,那些常规稻几千年来一直默守着它那寸土之地,永远不肯离开它那自花授粉的模式。然而,我们人类发展到今天,终于打破了它那固守不变的模式……”

    袁隆平在田间为农民讲课袁隆平随即介绍了自己的研究思路:“按照经典遗传学理论,水稻雄性不育系的转育过程,实际上就是细胞核的置换,也就是染色体的代换过程。比如,我们用‘野败’做母本与某种性状优良的正常水稻杂交,如果它们的后代中有不育株出现,我们就选择不育度高,并具有父本性状的不育株做母本,回头再和它的‘父亲’回交。每回交一代,可获得父本染色体增加百分之五十的若干个体,连续回交四代,就可能获得24色染色体全部是父本的个体。由于遗传规律决定了父本的细胞质基因不能遗传给后代,因此后代的细胞质永远跟随母本不变。但是,父本的细胞核基因则每交配一次,都能在后代的细胞核中增加百分之五十的分量,这样连续回交几代之后,其后代的细胞核就全部被父本取代了。如果这时它们的后代稳定地变成了百分之一百的不育株,并且每棵不育株都能达到百分之一百的不育度,那么,我们就可以肯定最初用来做母本的那个不育材料的基因型是核质互作的。而被连续回交出来的、稳定地达到了百分之一百不育标准的杂交后代,就是被我们成功地培育出来的可以正式用来制种的不育系,而那连续父本就是终于被我们找到的保持系。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再用培育出来的不育系去与另外一些正常品种的水稻杂交,凡是能使它们百分之百地恢复雄性可育和自交结实能力的,我们就认定它是这一不育系的恢复系,如果优势突出,增产效果明显,这个种子就可供给农民用于大田生产。”

    袁隆平讲课总是思维敏捷、语言生动,且风趣幽默。来自全国各地的年轻人都喜欢听他讲课,也喜欢和他开玩笑。他永远保持着一颗童心,性格非常随和,他走到哪里,哪里便有欢声笑语。但在科学试验中,他却严肃认真,一丝不苟,不骄不躁,毫不懈怠。人们说,袁隆平进行杂交水稻科学研究的过程,既是造福于民的过程,也是其人格日趋完善的过程。

    3月下旬,“野败”在天涯海角抽穗扬花了。袁隆平与李必湖、尹华奇、罗孝和等一起,用广矮3784、京引66、米特374以及意大利B等20多个品种的雄花与“野败”的雌花杂交,获得了200多粒杂交第一代种子。袁隆平向来自全国各地的科技人员无偿地奉献出了这200粒种子。

    江西萍乡农业科学研究所的颜龙安、文友生等,在袁隆平的指导下,利用“野败”进行杂交获得了种子,并育出了珍汕97不育系和保持系。

    来自福建的杨聚宝等利用袁隆平赠与的种子,育出了威41不育系和保持系。

    湖南贺京山原种场的周坤炉与袁隆平合作育出了29南1号、威20不育系和保持系。

    星星之火,形成燎原之势。袁隆平无私献出的珍贵种子,成为了全国农业科技人员共同攻关的可靠保障,从而大大加快了杂交水稻的研究进程。

    经过一年多的协作攻关,到1972年,已经选育出了一批不育系和保持系。但是,恢复系尚未育成。“三系”尚未配套,杂交稻尚未成功。

    在没有找到“野败”以前,袁隆平和他的弟子们在20世纪60年代时利用栽培稻进行杂交育种,培育出了恢复系,但找不到保持系;当找到“野败”材料以后,培育出了保持系,但找不到恢复系。这期间,学术权威的冷水又泼来了,他们说:“三系、三系,三代人也不成器!”有些人在权威的论断面前开始动摇了。但袁隆平毕竟是袁隆平,因为在丰富的试验材料中,他已经发现了具有恢复系基因的苗头。所以,他满怀信心地告诉他的弟子们,恢复系必将被我们筛选出来。

    袁隆平对杂交水稻的探秘总是坚定不移、万难不屈、一往无前。

    1972年9月,中国农业科学院在湖南长沙召开了全国杂交水稻科研协作会,并以这次会议为契机,形成了一个全国范围的科技攻关协作网。许多农业科研机构以及大专院校的科技人员分担了杂交水稻的基础理论研究任务:他们同育种工作者紧密配合,对水稻“三系”配套和杂交组合进行细胞学、遗传学、生理生态学等方面的理论研究工作。基础理论研究紧密配合了协作攻关,发扬了我国社会主义大协作、大兵团作战的优良传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大大加快了杂交水稻“三系”配套的科研进程。

    1973年,全国农业科学技术人员齐心协力,广泛选用我国长江流域、华南以及东南亚、非洲、美洲、欧洲等地的1000多个品种进行测交筛选,先后筛选出了100多个具有恢复能力的品种。

    袁隆平和他的弟子们率先找到了一批优势很强的恢复系。至此,按照袁隆平起初对杂交水稻的理论设计——雄性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三系”的配套宣告成功!

    当初有人曾预言:“三系、三系,三代人也不成器!”而事实上,不足三年,“三系”配套便成功了。

    “三系”的配套成功,预示着我国率先利用水稻杂交优势的时刻即将到来。

    袁隆平以他的智慧、勇敢、坚韧和自信开创了我国杂交水稻的高产之路,他用自己的科研成果回答了美国经济学家布朗的质疑:高科技养活中国人!

    3.开创水稻高产之路

    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党委书记左连生说:袁隆平的世界观突出地表现在他崇高的民族自尊心上。他潜心于杂交水稻的研究,致力于创新。他的科研成果增强了民族凝聚力,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中国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党委书记全永明说:袁先生是智慧、勇敢、坚忍的象征,是无私奉献的典范。因为有了这些美德,他注定要在高科技杂交水稻研究中获得成功。

    袁隆平曾经给他的弟子们讲述过他所崇拜的苏格拉底的故事。两千多年以前,苏格拉底用他的思想,用他的智慧,为人类打开了哲学的光明之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袁隆平用他的智慧,用他的实干精神,为人类开创了一条水稻高产之路。

    然而,袁隆平所开创的这条水稻高产之路并不平坦。

    1972年,袁隆平的助手罗孝和在湖南省农业科学院的试验田里搞了一丘4分田的“三超稻”(产量超父本、母本和对照品种)杂种优势试验。开始时,长势超群,人们交口称赞。湖南省革命委员会生产组组长闻讯赶来视察,更是赞不绝口。这位原本支持杂交稻科研事业的组长,此时怀着欣喜的心情集合各地市革委会负责人和有关科技人员在“三超稻”试验田旁召开了现场会,号召全省各地市尽快推广杂交稻。

    秋收季节,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那“三超稻”在打谷场上一验产,稻草比对照品种增产了一倍多,而稻谷的产量却显得很一般,比常规稻品种多不了几斤。

    这时,原本反对杂交稻研究的某权威人士嘲笑说:“可惜人不是牛,要是人像牛那样能吃草,杂交稻的优势就很可观了。”

    这时,有人竟然指责湖南省农科院的一位军管组负责人说:“你为什么要支持这种浪费钱财和土地资源而徒劳无益的研究?”搞得那位军管组负责人无言以对。盛怒之下,他把罗孝和叫到他的办公室,责问道:

    “你为什么要欺骗领导?”

    “我——我——我没有欺骗领导。”一副厚道相的罗孝和不知所措。

    “你们知识分子,就会玩花招!”

    “我——我——我没有玩花招。”

    “有人骂你们是一群‘草包学士’!”

    罗孝和忍气吞声地找到袁隆平,很无奈地说:

    “袁老兄,有人骂我们是‘草包学士’。军管组负责人的态度也变了,我们的杂交稻研究怕是要被取消了。”

    袁隆平见罗孝和垂头丧气的样子,拍了拍他的肩膀,微笑着说:“罗老弟,要沉住气,我们是在搞试验嘛!既然是试验,就允许成功,也允许失败;失败了找原因,把胸脯挺起来,咱从头再来!”

    接着,爱讲故事的袁隆平给罗孝和讲了一个寓言故事:

    西方有一位物理学家在一次演讲中阐述自己的发现时说:“从太阳光谱上看到的黑线表明,太阳上有金矿存在。”物理学家的话音刚落,就有一位银行家嘲笑说:“如果你不能到达太阳这颗星球上去开采,你就不能得到上面的金子,你的发现有什么用?”

    显然,物理学家研究的是科学,发现的是未来;而那银行家所想到的只是眼前的金钱。

    几年以后,那位物理学家因这一发现而获得了金质奖章。那位物理学家指着自己获得的奖章告诉银行家:“瞧,这就是我从太阳上得到的金子。”

    银行家张口结舌,无言以对。

    说完了这个故事,袁隆平宽慰罗孝和说:“同样,某些鼠目寸光的人,对我们进行的某些攻击是急功近利的,我们要充满信心地着眼于未来。”

    一则寓言故事把罗孝和给说乐了,他说:“还是袁老兄比我高一筹啊!”

    第二天,袁隆平也被那位军管组负责人找去谈话。当然,其谈话内容还是“三超稻”的问题。他问袁隆平:

    “杂交稻为啥只增产稻草?你说杂交优势在哪里?”

    “增产稻草也正是杂交稻的优势,至于怎样把增产稻草的优势转变为增产稻谷的优势,就看我们未来的试验了。”

    “未来你们准备怎样试验?”

    “我们继续寻找最佳组合。”

    “照你这么说,杂交稻有优势,而且最终肯定不会光增产稻草不增产稻谷,是这样吗?”

    “我可以向领导保证,一年以后,这样的优势便会显现出来。”袁隆平详细地向这位军管组负责人讲述了他敢于“保证”的理论根据和准备采取的实验措施。

    “那就好。”负责人的口气变了,脸色也变了,“杂交水稻还是大有前途的嘛!你们就大胆地去搞你们的‘最佳组合’吧,我们将会一如既往地支持你们!”他恢复信心后坚定地说。

    直率、真实、睿智,这6个字不知是否能够完整地勾勒出袁隆平的风貌。

    当年,袁隆平把自己比作一株秧苗,需要沉默,需要耕耘,需要在耕耘中成长,需要在沉默中经受挫折与艰辛。当自己成长为千重稻浪时,人们自然会感悟到稻浪的壮美,赞美稻谷的奉献……

    为了尽快开创一条杂交水稻高产之路,1973年初春季节,袁隆平亲自在海南岛南红基地配制了10多公斤杂交稻种。回长沙后,他把这些稻种分给助手们试种。

    1973年秋季,李必湖、尹华奇、罗孝和等在湖南省农科院的1.2亩试验田里,种下了袁隆平配制的种子。虽然只中耕一次、施肥一次,可收获时,亩产高达505公斤。

    同年,湖南省农科院在这丘田附近,组织全国和省里几位劳模用5亩上等好地进行丰产竞赛,精耕细作,偏水偏肥,各方面都给予了最优越的条件。5亩田,只有1亩亩产勉强超过500公斤。

    杂交稻优势初露端倪。

    其实,这是在原来的三系基础上开始的——不育系和保持系的花粉杂交,繁殖出大量新一代不育系种子,而保持系除了提供花粉和不育系杂交之外,它还能自交结实,繁殖下一代种子。到了下一代,再拿出一小部分不育系种子和保持系种子栽种在一块,继续繁殖不育系和保持系种子;而拿出一小部分不育系和恢复系栽种在一起,那么不育系和恢复系杂交,从而可配制出恢复雄性可育和自交结实功能的种子。而恢复系除了提供花粉和不育系杂交之外,它还可以自交繁殖下一代。如此年年循环往复,就可以源源不断地配制出任意多的具有很大增产优势的种子。就因为有了这样的种子,打谷场上才会有堆积如山的稻谷。

    稻子打完了,打谷场上光溜溜的,袁隆平依旧在场边漫步。他凝视着那一颗颗镶嵌在棱角分明的稻壳里的谷粒,如同欣赏朴素的民间印花图案。打谷场上垛着的稻草,散发着一股股清香,那种清香味儿他真是闻也闻不够啊!

    此时此刻,他再一次忆起了鲍教授的那番意味深长的话语:“从事杂交水稻的研究,乃是洞悉生命的本质、推动生命的进程,是培植人类文明的事业,从事这样的事业,乃是生命的价值所在。”

    在袁隆平看来,一切都没有丰满而硕大的稻谷更让他感到欣慰,一切都没有稻谷的清香更使他感到诱惑。

    这天夜间,袁隆平把他的小提琴带到了打谷场上,他要纵情于他心爱的夜晚。他的演奏不是在灯光闪烁的舞台上,而是身处广袤的原野,面对滚滚无垠的金色稻谷,面对那熟悉的或是陌生的“泥腿子”。只有这样,他才会强烈地感悟到那触及灵魂的音乐;他的音乐应属于“泥腿子”,属于他热恋着的有生命的稻谷。

    4.生命的灵感

    1973年10月,袁隆平赴苏州参加了中国农业科学院在那里召开的水稻科研会议。在这次会议上,袁隆平宣读了他的又一篇论文《利用“野败”选育“三系”的进展》,他向来自全国各地的农业科学家正式宣告我国籼型杂交稻“三系”配套成功!

    袁隆平在宣读完他的论文后,针对美国经济学家布朗的质疑,意味深长地讲了下面一段话:

    “我们是炎黄子孙,我们为之自豪。我们不曾卑微,因为在人类长长的生命链条中,我们承前启后,正在从有限走向无限;我们也不曾骄傲,因为在人类创造辉煌历史的长河中,我们未来的路依旧很长很长……”

    袁隆平的论文及其讲话,在这次会议上引起了极大的震动。

    在苏州,他忙中偷闲,参观了著名景点沧浪亭。

    沧浪亭的创建人是宋朝大文学家苏舜钦。苏舜钦祖籍四川中江县。他为官遭贬后,在友人的帮助下漫游苏州,营建了这座可居、可游、可观、可赏的沧浪亭。苏舜钦在沧浪亭写下了这样的诗句:沧浪之水清兮,可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濯吾足!袁隆平读着苏舜钦的诗文,觉得这正是自己所企盼的一种精神境界。苏舜钦追求一种超脱尘世,忘却功名利禄,回归自然,做一个大彻大悟的智者的境界,袁隆平对此产生了强烈的共鸣。苏舜钦在《沧浪静吟》一诗中这样写道:独绕虚亭步石虹,静中情味世无双。

    山蝉带响穿疏户,野蔓盘青入破窗。

    二子逢时犹饿死,三闾遭逐便沉江。

    我今饱食高眠外,惟恨醇醪不满缸。苏舜钦的“惟恨醇醪不满缸”的爱民情怀在袁隆平的身上得到了延续和升华。袁隆平为了更多的人摆脱饥饿,为了这个世界不再有饿殍,几十年如一日地奋战在杂交水稻研究的第一线。

    苏舜钦从“沧浪之水”得到了灵感,为后人留下了不朽的诗篇;而袁隆平自己则是从稻田中得到灵感,从而为后人留下了他所研制的杂交水稻。为此,他回长沙以后,写了一张纸条挂在自己的书橱上:灵感在科学研究中与在艺术创造中一样,具有几乎同等的重要作用。

    袁隆平从在稻田中发现水稻的杂交优势,到寻觅“野败”,都表现出一种思维上的突破性,他称之为“灵感”。凭着特有的灵感,他于1974年育成了强优组合南优2号,并于当年试种成功。

    5.希望之光闪耀

    1976年10月,祸国殃民的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了,结束了“文化大革命”长期的动乱。国家和人民得救了。

    1977年春天,中国这艘巨轮在徘徊中前进,正处于拨乱反正的关键时刻。1977年7月16日,中国共产党召开十届三中全会,73岁的邓小平复出。他自告奋勇地向中共中央表示,愿意分管科学技术和教育方面的工作。

    1977年8月上旬,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召开。这次会议提出了重视教育、重视科技人才的问题。袁隆平听到这个消息后,深受鼓舞。他预感到,科学的春天即将来临,高举知识的火炬去营造美好明天的日子即将来临。

    第二年的8月,袁隆平当选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赴北京出席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1978年3月,北京披上了崭新的春装。凉丝丝、湿润润的春风拂面而来,一些不知名的花草在春日里散发着淡淡的香气。在这个万物萌生的春天里,袁隆平怀着兴奋的心情步入全国科学大会的会堂。这次科学大会集聚了来自全国各地各个科学门类的2000多位科学精英。

    就在这万物萌生的春天里,科学事业得到了新生,千千万万的科技精英得到了新生。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在致辞中说:

    “我们得到了第二次解放……科学的春天来到了。”

    就在这次科学大会上,党中央发出了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科学文化水平的伟大号召。就在这次科学大会上,邓小平在他的报告中深刻地阐明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知识分子的绝大多数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澄清了科技战线的是与非。从此,强加给知识分子的“臭老九”帽子被甩掉了,知识分子重新焕发了青春。

    东方魔稻之父袁隆平传在这次科学大会上,方毅作了《关于发展科学技术的规划和措施》的报告,提出了从1978年到1995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的主要目标和重点,要求在全面安排科学技术的基础上,把农业、能源、材料、电子计算机、激光、空间、高能物理、遗传工程8个影响全局的综合性科学技术领域放在突出的地位,作出显著的成绩,以推动我国科学技术和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

    显然,我们的国家把农业摆在了突出的位置。抓农业,主要是抓粮食。水稻产量在我国居粮食产量的首位。所以,在改革开放之初,我们的国家便将杂交水稻的研究事业摆在了最突出的位置上。

    在这次科学大会上,袁隆平真正读懂了“知识分子”的意义,读懂了“科学家”的含义,读懂了人生的价值。他想,人生犹如一本书,他参加的这次科学大会则翻开了他生命中最壮美的一页。

    希望之光出现了,噩梦一夜之间终结了。以后说话再不用左顾右盼了,行动再不用瞻前顾后了。人们都说,袁隆平活得更洒脱了,人也显得更有朝气了。

    希望之光来到了,使得他能够沉下心来专心致志地研究杂交水稻。的确,袁隆平庆幸自己赶上了这样一个时代。回首过去,踏遍泥泞的步履,虽然有时歪歪扭扭,但还是一步一个脚印地走过来了。

    袁隆平不想再追忆“文化大革命”中那些荒谬、恐怖以及使人痛苦的种种往事。因为在他们这一代知识分子中,有过类似经历的人实在是太多了。

    但是,多年来,他常常会想起在不幸之中曾经感动过他,温暖过他,给了他希望和勇气的两位助手尹华奇和李必湖,还有他那贤淑的妻子邓哲,再就是从泥潭中把他拉上岸来的伯乐、国家科委九局局长赵石英。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对于有恩于他的人,他是不会忘记的。

    至于他曾经遭遇的不幸,他以为对自己也许是一剂良药。美国思想家爱默生说:“即使天才的光辉像是滔滔不绝的河流,倘若不经过一段时间的闭门思过,若不重新掌握自己,必将造成致命的危害。过度的顺利,天才往往会成为天才的敌人。”

    对于曾经有的苦难与挫折,曾经有的一切流言飞语,袁隆平都选择了遗忘。对于已经年逾不惑的袁隆平来说,他要与时间赛跑,把时间利用到极致。此时的袁隆平想到了一位圣人——孔子。

    孔子曾对自己的一生作过很有意思的总结: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用这段话概括了自己的一生。

    “四十而不惑”,这里的“不惑”是什么意思呢?是对以后的一切都不再怀疑,不再迷惑;是对生命的一种顿悟、一种理解、一种明澈。

    对袁隆平来说,这是一次重要的人生转折。在这改革开放的年代里,他将充分地展露自己的才华,以自己的才能服务于伟大的祖国、奉献于伟大的时代。

    从全国科学大会回来,袁隆平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见了他的同事和助手总想笑。他不时说出一些令人捧腹的俏皮话,给助手们带来极大的喜悦。他对杂交水稻事业的热爱之情溢于言表,他说:“英国诗人拜伦说过这样一段话:‘将全世界女人的优点都集中到一个女人身上,然后,让我去爱这个女人,让我紧紧地拥抱她吧!’那么,现在我把诗人拜伦的话,这样改动一下:将全世界水稻的优点,都集中到一个杂交水稻品种身上,让我们全力研制这种杂交水稻吧,让我们紧紧地拥抱它吧!”

    6.实践与创新

    迎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成立了,袁隆平被任命为这个研究中心的主任。杂交水稻科研队伍日渐扩大,在袁隆平的率领下,这支队伍上下一心,加快了杂交水稻研究的步伐。阅读文献,专心致志新的研究机构成立以后,袁隆平驰骋在广阔的田地里,一如既往地倾心于杂交水稻的研究。回到斗室,他便专心读书,几乎阅读了所有能找到的古今中外关于遗传学的著作。他博学精思,结合丰富的实践经验,写出了大量的学术论文和专著。1976年,农业出版社、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先后出版了袁隆平的专著《杂交水稻》和《杂交水稻简明教程》(中英文对照)。1977年,《中国农业科学》杂志发表了袁隆平的学术论文《杂交水稻培育的实践与理论》。他在这篇论文中这样写道:杂交水稻应用工程技术的研究,现在已知始于20世纪50年代的日本和美国。在我国,由本人于60年代之初开始立意,1964年正式投入研究,1966年首次发表初步研究报告,提出设计思路,到1967年国家正式立项,以至全国的协作研究,至今业已16度春秋。现在,我们可以确定无疑地向世界宣告,这项工程技术已由我国先于世界正式完满地研究成功,并同时先于世界投入实际应用。这是党和政府英明领导的结果,是党的阳光雨露哺育出来的祖国科技花苑中的一朵科技奇葩。研究杂交水稻应用工程的学术理论基础,是经典的遗传学说,即孟德尔—摩尔根的基因、染色体遗传学理论体系。但是,处于同一理论体系中的学者,站在不同的角度,对于某一研究也会产生不同的看法。对于杂交水稻研究来说,最有羁碍的理论,莫过于所谓“显性学说”论者关于“自花授粉作物无杂种优势”的错误论断。植物有无杂种优势,并不取决于它们固有的生殖方式,水稻和其他植物的杂种优势,受共同的规律所支配。水稻有无杂种优势或优势大小,关键在于选配亲本。这与异花授粉植物具有很大的共同性。在这篇论文中,袁隆平以流畅的语言、深刻的思想,认真总结了十几年来研制杂交水稻良种的丰富经验,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阐明杂交水稻研究中的几个重大的理论问题。他批驳了持“显性学说”观点的某些学者。与此同时,他也论述了选育杂交水稻“三系”的基本原则。他在文章中写道:从选育水稻“三系”和利用其杂种优势的目的出发,我们要求的不育材料应该是所谓核质互作型,因为这种类型比较容易做到“三系”配套。而用远缘杂交进行的所谓核置换,是创造核质互作型雄性不育的有效方法。并非一切远缘杂交的核置换都能造成雄性不育和实现“三系”配套……运用核置换方法求取雄性不育和“三系”配套的实现,必须把握两点,一是亲缘关系的远近(即细胞分化差异程度)要适度;二要以在系统发育上处于低阶段的品种做母本。即细胞质要比较原始,而细胞核要比较近代化,核置换才易于获得不育系。这篇论文的发表,对于杂交水稻的发展、扩大“三系”杂交稻的成果,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袁隆平的秘书辛业芸说,袁先生善于创新,敢于对旧观念提出质疑;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善用直觉思维,把握灵感顿悟;善于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方法指导科研实践。这些构成了袁隆平科学思维的四个典型特征。

    袁隆平在示范基地查看超级杂交水稻的长势由于袁隆平科研成果的广泛传播,杂交水稻在全国的种植面积迅速扩大。杂交制种技术已从技术人员手里转移到了寻常百姓家,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自1976年至1988年,全国累计种植杂交稻12.56亿亩,累计增产稻谷1000亿公斤以上,增加总产值280亿元,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许多农民每当看到杂交稻田“金镶边”、“银镶边”的夏收景象时,都异口同声地赞扬杂交稻是“幸福稻”、“翻身稻”!

    湖南省有一位农民说:“我们解决吃饭问题靠‘两平’,一靠邓小平(生产责任制),二靠袁隆平(杂交水稻)。”

    这是种田“一靠政策,二靠科学”的形象化语言。这位普通农民的朴实语言,说出了中国亿万农民的心里话。

    7.绿色风暴

    “东方魔稻”,这一神话般的奇迹在20世纪80年代初的出现,使得拥有10亿人口的中华泱泱大国,将走出“吃粮定量”的低谷,30余年的粮食统购统销政策也将被改变,并且随之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股“绿色风暴”。来自世界各地的不同肤色的专家、学者赶来湖南贺家山、海南岛南红农场,参观的人络绎不绝。美国一位名叫唐·帕尔伯格的农业科学家在参观了袁隆平和他的助手经营的杂交稻田后,写了一篇《走向丰衣足食的世界》的文章。文章写道:在中国历史上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饥饿始终是一个重要问题。这个国家拥有世界四分之一的人口。虽然有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但人口每年仍以1.3%的速度增长着。人均耕地只有四分之一英亩,只有美国人均耕地的八分之一。所以,凡探索发起一场人类所期待的、旨在使世界人民的营养更丰富的运动,以及任何一项这方面的研究工作,都必须把中国考虑在内。还使得这位美国学者惊叹不已的是:中国人已经学会了种植杂交水稻……目前在中国杂交水稻的产量已经超过常规稻的20%。这是他们在为满足数以百万计的中国人的粮食需求问题上所取得的重大突破。这项成绩是怎样取得的呢?

    与此同时,国际水稻所所长斯瓦米纳森博士也撰写文章,对于袁隆平的科研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说:袁隆平是世界上第一位成功地利用水稻杂交优势的科学家。袁隆平的科研成就不仅是中国的骄傲,也是世界的骄傲,他的成就给全世界人民带来了福音。因为袁先生所创造的“绿色神话”将有希望解决整个世界的饥饿问题。斯瓦米纳森博士在担任印度农业部部长期间,曾与世界著名的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小麦专家博洛格合作,在印度推广早矮秆水稻和高产矮秆小麦,使世界第一次绿色革命在南亚地区取得了辉煌成果。他辞去印度农业部部长职务后,担任菲律宾国际水稻研究所所长,在世界农业科技学者中享有很高的威望。

    斯瓦米纳森博士将袁隆平的杂交水稻誉为“绿色神话”,他倡导各国水稻专家重视袁隆平的科研成果,引种中国的杂交水稻。

    美国最具权威性的《科学》杂志向全球刊发了袁隆平关于杂交水稻研究成功的消息,介绍了袁隆平关于杂交水稻的研究成果,并登载了袁隆平通过亚种间杂交和形态改变而培养出来的杂交水稻株形照片。

    美国是很重视利用农作物杂种优势的国家,杂交玉米、杂交高粱都是美国首先搞成的。他们获悉中国杂交稻研究成功的消息后不久,于1979年进行试种,效果良好。一位美国农业科学家参观了“袁氏杂交水稻”以后,打了个响指,赞叹道:这简直是袁氏绝唱!

    1979年,袁隆平在美国指导杂交水稻技术研究不久,袁隆平受聘担任联合国粮农组织的首席顾问。他很愿意接受这份工作,因为他希望杂交水稻的成果不仅能够增强我们国家解决吃饭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为解决全人类仍然面临的饥饿问题作出自己的贡献。

    他积极帮助亚、非、拉国家发展杂交水稻,他连续到日本、印度、越南、孟加拉、埃及等国家讲学,搞样板田,他把这些视为为人类谋幸福的崇高事业。

    在印度,常有同行问起:

    “你的信仰是什么?西方人大多信上帝,我们是东方人,你应该是一个佛教徒吧?”

    他从容地回答印度同行说:

    “我是唯物主义者,信仰马克思,相信达尔文的进化论。”

    但是,那位印度同行还是把他带到一座寺庙,去听佛经。那是一座规模很大的寺庙,住持正在上诵经课,几十位20来岁的僧侣们围坐在大殿外的平台上。他抬头看去,只见那领诵的住持几乎是不动嘴唇,鼻音却很浑厚……

    袁隆平默默地站立在寺庙前的一棵菩提树前,不禁想到了释迦牟尼。

    2000多年以前的释迦牟尼不满足于宫中王子世俗奢侈的生活,当他看到大多数穷人倍受生活的痛苦和折磨后,便放弃王族华胄,出家修道,漫游四海,遍访名师,在菩提树下静坐,苦思冥想人生的真谛,终于领悟到了解决人生痛苦的办法。他以一个顿悟者的名义创立了佛教……

    后来,这棵菩提树便成了“明辨善恶,觉悟真理”的佛树。它的每一片叶子上,似乎都题写着“大彻大悟”的语句,它的每根枝干,似乎都镌刻着祥语偈言,让亲近它的人们心灵得到净化。

    袁隆平站立在印度的菩提树下,联想到了埃及尼罗河畔那棵古老的菩提树。

    在尼罗河畔,他也曾看到一棵菩提树。那棵树就像一位慈祥的老人迎接着远方的孩子们。与尼罗河的喧嚣相对应的,是古树的平和与宁静。在袁隆平的心目中,那大树终年在烈日的炙烤下生存,胸中一定有各种烦闷的思绪萦绕着它。它也曾以沉甸甸的果实展示自己的辉煌,尼罗河用它的浪花将日月沧桑镌刻在古树身上。从粗壮树干以及布满的纹理中可以断定,它是一株古树。它的树干扭曲着,向后倾斜着,枝条虬结,似乎在仰天长啸,诉说着尼罗河畔的古代文明。

    还有狮身人面像,背靠着青天,虽然不会行走,不会说话,只能永远地采取一种坐姿。但据说她对世间的美好事物总是报以一种温暖的关爱,报以永恒的守望之情。

    袁隆平心中默默地对她说:让人类永远仰望你吧,不仅仅因为你的宏伟和艳美,还因为你有一种对人类的承诺,一种对和平与幸福的默默祝福。

    袁隆平作为“绿色风暴”的使者,他的足迹遍及世界的许多角落。由于有极高的悟性,他总是能很快地融入当地的社会。他非常喜欢日本的茶道。其实,茶道源于中国,自唐代传入日本。日本的茶道以它典范性的渗透力,培育了日本人民身心的精美格调。人们说,这种神奇的渗透力,从茶桌带到家中,再从家中涌入社会。

    日本友人邀请袁隆平参加了东京的一次赏花茶事。他端起那白底蓝花的茶碗,茶色清绿,喝了一口,慢慢品味,只觉得满口的清香、满腹的清爽。举行茶事的整个过程,主客都全身心地投入。日本友人称茶事是为心灵除锈、为灵魂化瘀的行动。而袁隆平从这次茶事活动中,深切地体味到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心境需要融合贯通的重要性。也许是有了这样的感受,有了这样的境界,他的“绿色风暴”更是刮得越来越远,其受惠的国家和人民也更是越来越多。

    1987年11月,在法国巴黎袁隆平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86—1987年度科学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姆博先生在颁奖会上称赞袁隆平取得的科研成果,是继20世纪70年代国际培育半矮秆水稻之后的“第二次绿色革命”。袁隆平将这次获得的1.5万美元奖金全部捐献给国家,作为杂交水稻奖励基金,以奖励在这一领域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学工作者,期望中国在这一领域继续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对于袁隆平的举动,许多外国记者感到难以理解。

    在巴黎领奖时,就有不少记者跟踪采访:“袁先生,您把奖金全部献给国家,那么你搞科研的动力是什么?”

    袁隆平不假思索地回答记者:

    “成绩与荣誉归功于祖国,祖国利益高于一切!”

    记者们久久地思索着袁隆平的这一回答。因为他们不了解袁隆平是新中国培养起来的,是具有远大理想和抱负的科学家,更不了解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精神境界。

    袁隆平的杂交稻作为“绿色的和平使者”,在解决世界范围的饥饿问题上,正日益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从东南亚传来消息,那一带许多山民曾以种植鸦片谋生。当袁隆平的杂交水稻传到那里以后,他们看到了摆脱贫困的希望,许多山民放弃鸦片种植,改种杂交稻。

    袁隆平的超级稻被誉为“新版的绿色神话”。人们预测,这“新版的绿色神话”,将以更强大的生命力风靡世界,席卷全球……

    吃着中国的大米,心里却装着世界的温饱的确,袁隆平向全世界证实了勤劳勇敢的中国农业科学家能在自己的国家进行农业科学事业的探索。尽管牺牲是巨大的,磨难是无数的,挑战是不断的,但最终作出的贡献也是无与伦比的。这风靡世界的“绿色风暴”如巨浪,万丈狂澜,汹涌澎湃,却有无限优美的风景。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