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好难办的事大全集-办事的“礼”仪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师出有名”好送礼

    工作生活中,想请他人办事,总免不了要送礼。但是送礼,除了时机要对以外,理由也很重要。人们一般不会无缘无故地接受别人的礼物,把握不好送礼的理由,会使别人产生误解,引发不必要的麻烦。只有选择适当的送礼理由,才会让受礼者自然地接受,替你办事。比如对方患病、生日或子女升学等特别时日,就是送礼的最好时机,因这时“师出有名”,名正言顺,送礼就显得顺理成章。接受礼物的人除了感谢之外,也不会有太大的顾忌。

    以下有六个送礼的理由,都颇有人情味,对方听了,都会感觉非常“有道理”,而且应该把礼物收下。求人办事时,不妨参考这些理由,轻松地把礼送出去。

    (1)把理由推到不在身边的家人身上。你可以说:“是啊,我也说,找您办事用不着拿东西。而我太太却说啥也不干,非让我拿着不可。既然拿来了,就先搁这儿吧,要不然,我回到家也交不了差。”

    (2)把理由推到对方的孩子身上。你可以说:“东西是给孩子买的,和您没关系。别说是来找您办事,就是没这事,随便来串门儿还不一样应该给孩子买点儿东西吗?”

    (3)把理由推到对方老人身上。你可以说:“您不用客气,这东西是给老爷子买的——老爷子身体最近还行吧……你方便时把东西给老爷子拎过去得了,我就不再过去专门看他了。”

    (4)把理由推到托办事的朋友身上。你可以说:“这东西是我朋友给您买的,我也没花钱,咱把事给他办了,就啥都有了,咱也不用太跟他客气。”

    (5)把理由推到对方可能存在的损失上。你可以说:“您给办事就够意思了,难道还能让您搭钱破费?这钱您先拿着,必要时替我打点打点——不够用时我再拿。”

    (6)把送给对方的钱说成是暂存在对方手里的。你可以说:“我知道,咱们之间办事用不着钱,但万一需要打点,再找我拿钱就不赶趟了——所以,这钱先放您这儿,用上了就用,用不上到时候再给我不是一样吗?”

    首先看清楚对象

    在社会交往中,馈赠礼品要恰如其分,注意选择与受礼者身份相宜的礼品。求人办事时,也同样如此。在任何时代,人们的身份和等级观念都很强,对方的身份不同,送礼的方式和礼物的贵贱都不一样。对什么人都一视同仁,则可能会被对方视为无大无小,无尊无卑。

    当然,有许多礼物适合所有人,如一些日常用品等。但是,作为送礼者,想要送一份让对方满意的礼品,必须要了解他的身份。

    身份不同,有时意味着年龄、辈分、民族、国籍等方面的不同。那么,所送礼物大多会有所区别。给辈分高的人要送去健康,送去尊敬等;给下辈送礼则很随意,甚至可以不送;给外国友人可赠送有传统特色的工艺品等。

    而不同的关系角色、不同的沟通程度,也容易在送礼者心中形成身份有高低的印象。自然,礼品互赠的形态和类型也是不同的。

    一般来说,对于文化层次较高的追求精神享受的人,宜选择精美高雅的礼品,如名人字画、工艺美术精品及各种高档文化用品等。

    对于文化层次较低、偏重于追求物质享受的人,宜选择一些新颖别致、精美时髦的日用消费品作为礼物,其中应以吃的、穿的、玩的为主。

    身份还是一种地位的象征,一般而言,送礼者经常会以社会地位高低为标准送给地位高的人高价物品,送给一般地位的人普通物品,这已成为一种风气。事实上,礼物的轻重与对方在自己心目中的地位成正比,因此送礼时,便难免要将受礼者的身份衡量一番。

    根据身份送礼是有原则的,那就是,如果只送给身份低的人,而忽略身份高的,那么这将会给你带来麻烦。

    如果只送一件礼物,那么就送给职位最高的,并在赠送时表示对各位的感谢。

    如果不止一人接受礼物,那么礼物必须和级别对等。

    有时,身为上司也要求下属帮忙,这时候,上司应设法打破送礼的程式,在送礼给下属时不妨大方一点儿。而且送给对方所需要或期望的礼物,就可能获得意想不到的回报。同时,如果上下级的差距越大,对方感觉受重视的程度越高,你收到的回报也就相对会高,下属必定会十分卖力地帮上司办事。

    无论如何,你要送给和对方身份相符的礼物才是正确的送礼之道。不管是社交,还是有求于人,都是如此。

    心里要有一杆秤

    求人办事,送礼是常有的事,礼品的种类也是多得数不胜数。我们送礼时,送多少礼才算适合呢?

    其实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杆秤。送礼的多少与轻重应视与对方的关系、送礼的目的以及受礼者的身份而定。求人办大事,礼物太微薄,事情就难办成;礼物太丰厚,受礼者迫于压力有可能拒收,事情就更难办成。

    “送多少”是一个笼统的概念,从礼物的数量多少、体积大小以及价格的高低来说,送礼还是讲究尺度的。

    一般社交场合,送的礼品要以小、少、轻为宜。小,指体积不宜太大,小巧玲珑;少,就是不求数量多,要求少而精;轻,则指价格适中,不求昂贵。总的原则是充分地重视礼品的精神价值和纪念意义。比如欧美人送礼,往往一束野花、一本书、一小篓水果均成敬意。送礼对他们而言,是一种礼貌、尊重、感谢,而不是给对方的物质援助或经济补贴。

    而我们通常出于面子的需要,要送就得送多些,送得货真价实。超市里的商品,恨不得全搬了去。钱虽然花了不少,但效果却未必好。有时候还会遇到对方不肯收的情形,送礼人的处境就更尴尬了。

    其实,礼物多少与轻重并不是最重要的,只要是精致美观、富有创意、富有价值的礼物,都能受到欢迎。

    前些年,农村朋友到城里串门,总是带上一大堆自家产的西红柿、黄瓜、小米、绿豆等,主人总是很高兴地收下。你能说这礼物没有价值吗?

    一位在大学任教的医生到偏远的小城去行医,他医好了一个穷苦的山民,没有收他一分钱。山民回家,砍了一捆柴,走了三天的路才到城里,把柴送给医生。他不知道在城市里生活,几乎没有烧柴这个概念了,他的礼物和他的辛苦让人觉得不合时宜。

    但医生十分感动地收下了山民的礼物。后来,他向人讲述这个故事时总是说:“在我的行医生涯中,从来没有收过这样贵重的礼物。”

    一大捆荒山中枯去的老枝,本没有价格上的优势,但由于感谢的至诚,使它成为医生记忆中不朽的礼物,你能说它有没有价值?

    值得注意的是,即便你急于求人办事,所送的礼品也应与经济实力相一致。如果经济条件差的人给对方送比较贵重的礼品,会让对方受之不安;而经济条件较好的人送较为廉价的礼品,会让受礼者觉得送礼人小气或是看不起他。

    总而言之,送礼品时,一定要分清轻重,权衡利益后再送出。否则,很有可能会事与愿违。

    该出手时就出手

    每一次送礼,都需要把握住场合和时机。

    某科长老刘去拜访老局长,想申请一笔资金。刚进老局长家的门,透过门窗玻璃发现局长正铁青着脸,旁边站着个小保姆,浑身直哆嗦正在啼哭。刘科长一看地下茶壶茶碗的碎片满地都是,他突然想起了朋友告诉他的话,这位局长有个嗜好——喜欢品茶,更喜欢收藏名产地的茶壶茶碗。看到这种情况,他灵机一动,赶紧退出。

    刘科长急忙来到某专卖店高价买了一套景德镇出产的上等茶具,又买了龙井、碧螺春等上等茶叶,再次来到局长家,对局长说:“哎呀!这可是局长的宝贝啊!”局长听完他的话后,更是心疼,脸上的肌肉不断地抽搐着。

    刘科长掏出刚买的礼物,打圆场地说道:“我也是喜欢品茶之人,更是喜欢收藏这些茶具。您看,这是我刚买的上等茶叶和茶具,本打算自己留下的,没想到您的爱好和我一样。宝剑赠英雄,这一套景德镇的上等货就送给您吧!”说着,双手奉上茶具,局长一看,眉开眼笑连声感谢。

    “不过局长,我有个要求,这茶叶得让我品尝一下吧,我忍不住了。”

    “好,好,没想到你也如此嗜好品茶啊!”笑呵呵的局长吩咐保姆去泡茶。

    接着,刘科长与老局长谈起了茶经:“你看,我买的正宗西湖产的龙井:色绿、香郁、味甘、形美、人称四绝,是吧,局长?”

    局长一副泰然神色,稳坐在沙发上,将茶碗冲刷一下,摆好,咳嗽一下说:“确实是这样,而且不仅茶叶要好,喝茶也有讲究。喝茶讲究就大了,喝茶有很深的文化内涵。品茶不但要茶好,茶具好,水也很重要……”

    刘科长认真地听完局长的介绍后,又装作请教的样子问了局长几个问题,引得局长高谈阔论一番。

    一壶茶品了两个小时。日渐中午,局长吩咐保姆下厨,留刘科长吃饭,刘科长忙推却,告辞之际,提出申请资金一事。局长不加犹豫地说:“星期一到我办公室来吧”。

    刘科长终于达到了目的。

    刘科长之所以那么容易地就达到了目的,正是因为他在适当的场合和时机送了别人适当的礼品。

    “礼”虽然是好东西,但并非在任何情况下给人送礼对方都能接受。很多人喜欢晚上把礼品送到对方家里去,其实这未必是最佳选择。因为晚上对方也可能不在家中,虽然他的家人收下了礼物,但有些事情你还是无法交代;或者他本人在家,却有其他串门人在场,这时带着礼物进去未免有些尴尬。所以,最好的送礼时间应该选在早上对方未上班之前,或者在星期天早上对方刚刚起床以后不久。这个时候带着礼物进屋,既无外人打扰,又能找到关键的人,便于直接沟通交流。另外,有的礼物可以直接在办公室送,比如一些办公用品;而有的礼物只适合于在家送,比如烟酒等。总之,不同的礼物还要选择不同的时间和场合,这样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

    另外,把握送礼时间与场合应该注意下面三点:

    1.要雪中送炭,不要锦上添花

    “要雪中送炭,不要锦上添花”,意思是说要在别人处于困境时,伸出援助之手,这样就会使人终生难忘。而不要在别人不需要的时候再去送那些礼物,这样的话那些礼物就显现不出它应有的价值了。

    2.不要给人迟到的祝福

    另外,送礼也需要及时。比如在节假日,你可以带上一些礼物,及时向亲朋好友表示祝贺,这对增加亲情、友情是非常有好处的。但如果你等到节日已经过了,再去向亲朋好友祝贺就会失去原来的意义,而且还容易给对方造成心理上的不快,这个时候,你再去送礼还不如不送。

    3.忌当着外人,或在公众场合送礼

    送礼一般是为了求人办事,无论是公事还是私事都会涉及双方当事人的一些个人问题,有时候还会让办事一方蒙受受贿的嫌疑,所以送礼最好在私下里送。

    好钢用在刀刃上

    送礼时还应讲究投其所好,把挑选出的礼品在适当的时候送给所求之人,才能使别人高兴,同时,送礼也要送得准,不能乱送,这样才能得到帮助。

    张敬尧最初跟一个说书艺人学说书,在生活困难的时候还能耐住性子学说一段,后来看说书整天东跑西走很辛苦,就利用一个偶然的机会混进了北洋军队。

    张敬尧虽胸无点墨,但耍嘴皮子却很有一套。凭着能说会道、投机钻营,很快由排长升为营长,但他还嫌不过瘾,竭力上爬。看到别人一年年高升,自己“岿然不动”,他十分心焦,搜索枯肠,想着怎么钻袁世凯的门路。

    也是一个偶然的机会,他意外获悉袁世凯的宠妾杨氏喜爱喝进口白兰地名酒,而且还是“海量”。这个消息使他心花怒放,他决心利用这一点敲开袁世凯的大门。再说杨氏这里,经常收到一箱箱不署名的人送的“白兰地”,过了有半个月时间,她暗中查访,才知道是有个叫张敬尧的营长送的,自然十分欢喜,亲自召见。张敬尧一见面,即满口“师母”长“师母”短的,把个杨氏溜得如登青云,内心甚喜。

    从此,张敬尧通过杨氏算是在袁世凯那里挂了号,几年后竟升为旅长。

    张敬尧之所以日后得以高升,全凭着投杨氏所好来送礼。因此,求人办事时不仅要送礼,而且要做到别出心裁地“会”送礼才行。

    下面还有一个例子,也是说投其所好送礼的重要。

    一次,英国女王伊丽莎白访问日本,有一项活动是访问日本广播协会。当时日本广播协会派出的接待人是该公司的常务董事野村中夫。他接到这个重大任务之后,便开始搜集有关女王的一切资料并且进行仔细研究,以便在与其初次见面的时候引起女王的注意而给女王留下深刻的印象。

    于是,他开始绞尽脑汁在礼物上寻求突破点,可是一直都没有发现更好的办法。偶然之间,他有了一个新的发现,英国女王的爱犬是一种长毛狗,灵感就从这里来了。他马上跑到服装店特制了一条绣有女王爱犬图样的领带……

    在迎接女王那天,他特意打上了这条领带。果然,女王一眼便注意到了这条领带,微笑着走过来和他握手。

    野村所送的礼物是无形的,只是一种认同感。但是,正是这种认同感,切合了女王的心意。他用他的良苦用心把自己的礼物送到了女王的心坎上,让女王感受到他的深深情意。

    求人办事,不能盲目鲁莽,以“礼”压人或以“礼”求人;要了解对方的兴趣爱好,投其所好,巧妙安排,这样对方才易于接受,办事也就十拿九稳了。

    雪中送炭须及时

    有句话说:“有‘礼’好办事。”生活中,也有很多人都知道在求人办事时应提前送礼,但苦于找不到合适的礼物,那么要怎么样才能把礼物送到对方的心坎里去呢?

    医生往往根据患者的病情开药方,即“对症下药”。在求人送礼时也要讲究对症下药,力争做到“礼到事成”。把礼物送到对方心坎里去,最好的办法就是送他人急需的东西。

    清代巨商胡雪岩很善于经商,也善于经营自己的关系网,他送礼的高妙之处在于他善于抓住不同人的特点,送别人所急需之物。

    在胡雪岩的那个时代,要求人办事,肯定离不开银子。胡雪岩深谙此道,自然也从不吝惜银子,甚至到了有“求”必应的地步。

    比如时任浙江藩司的麟桂调任江宁藩司,临走时在浙江亏空的两万多两银子需要填补,又一时筹不到这笔款项,便找到胡雪岩请他帮忙代垫,胡雪岩二话没说爽快地应承下来,以致麟桂派去和胡雪岩相商的亲信也“激动”不已,称胡雪岩实在是“有肝胆”“够朋友”,要他一定不要客气,趁麟桂此时还没有卸任,有什么要求尽管提出来,反正惠而不费,他一定肯帮忙。

    胡雪岩做得却也实在“漂亮”,他没有提出任何索取回报的具体要求,只是希望麟桂到任之后,有江宁方面与浙江方面的公款往来,能够指定由他的阜康票号代理。这一点点要求,对于掌管一方财政的藩司来说,自然是不费吹灰之力。

    事实证明,胡雪岩的投资眼光是非常独到的,他在麟桂急需的时候伸出援手,令人感激不尽,因此在其到任之后,胡雪岩收获的远比此前付出的多很多。

    可以送的礼有很多种,送钱送物只是一种常规的办法,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比如帮助解决别人的难题、支持别人的事业、成为别人的合作伙伴等,如果能在他人更需要的这些方面提供帮助,别人都会为此“感恩戴德”,自愿真心地帮你办事。

    了解所求之人的爱好,根据他的爱好送一些东西,这样投其所好,求他办事也比较容易成功。

    礼物不在数量多少,而要送能帮助对方解决困境的礼物,礼物的价值才能得到真正的体现,也会使对方更能记住你。如:对方家人生病了,要送一些合适的补品;如对方的家人生孩子,要送小孩的东西。

    送礼千万别犯忌

    求人办事,送礼要送得双方都高兴不是容易的事,因为送礼有许多禁忌——个人的、传统的、民族的、宗教的、文化的,等等。禁忌的产生大致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纯粹由受赠对象个人原因所造成的禁忌。二是因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化背景等形成的公共禁忌。有时候一不小心,辛辛苦苦选择的一份礼物,却因为触犯了某些禁忌,而让对方不悦甚至生气,本来想托别人办的事情也就泡汤了。尤其向外国人、外地人赠送礼品时,更是要注意他们的习俗和禁忌。

    因此,送礼时一定要考虑周全,要充分地尊重对方的传统习俗、个人禁忌。例如,别人结婚时,不要送钟,因为“钟”与“终”谐音,让人觉得不吉利;给意大利人送菊花,给日本人送荷花,给法国人送核桃,都会引起外宾的反感;再者,牛是印度教的圣物,你要送对方牛肉干会让他愤怒不已;在德国送礼,对礼品是否适当、包装是否精美要格外注意;应邀去法国人家用餐时,不能送菊花,菊花只在葬礼上才用;拉丁美洲国家的人不能送刀剪,否则认为友情的完结;美国人对礼品主要讲究实用性和奇特性,如果能送一些具有独特风格或民族特色的小礼品,美国人会很欢迎,此外,包装礼品时不要用黑色的纸,因为黑色在美国人眼里是不吉利的颜色;给日本人送礼,不要一次送4样或9样东西,因为“4”字在日文中与“死”谐音,而“9”则与“苦”字谐音,日本人喜欢中国的丝绸和名酒及中药,对一些名牌货也很喜欢,但对狐狸图案的东西则比较反感,因为狐狸是贪婪的象征;给英国人送礼时,如果礼品价格很高,就会被误认为是一种贿赂,送一些高级巧克力、一两瓶名酒或鲜花,都能得到受礼者的喜欢。

    总之,送礼时,一定考虑到对方的习俗禁忌,千万不能触犯到这些习俗禁忌。

    另外,送礼前,要充分了解对方的民族习俗,使赠品不与对方所在地的风俗习惯相矛盾、相抵触。送礼时,要充分尊重对方的个人禁忌。比如,高血压患者不能吃含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品;糖尿病患者不能吃含糖量高的食品。一旦送出触及禁忌的礼品给人,反而会使对方认为你不尊重他。给外宾送礼时,要考虑到不违犯对方所在国家的现行法律等。

    不要功利性太强

    社会生活中,要与别人建立关系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它需要平常的日积月累与感情培养。

    即便我们平时没有什么事要别人帮忙,也要多注意感情投资。法国有一本名叫《小政治家必备》的书中写道:如果你有心在仕途上有所作为,必须搜集20个将来最有可能做总理的人的资料,对他们的兴趣、爱好等要了如指掌。然后有规律地按时去拜访他们,和他们保持较好的关系。这样,当他们之中的任何一个当上了总理,自然就容易记起你,大有可能请你担任一个部长的职位了。

    送礼品最忌讳的是临时抱佛脚。尤其是你们刚认识就带了许多礼品拜访,然后提出你要办的事,明显你是在用东西来换取他的帮助。面对这种情况,一般人都会拒收你的礼品,就是收下了也不会马上办事。所以,最好是在平时节假时,多联络联络感情,送些小礼物表达一下自己的心意,既让对方无法拒绝,自己的目的也容易达到。

    有一位老人,退休之前担任某公司总经理,逢年过节,下属都会带着礼物、卡片来拜访。可是他退休以后,所收的礼物不过一两件,有时连贺卡都收不到一张。以往门庭若市,而这几年却“门前冷落鞍马稀”。正当这位老人感慨“人走茶凉”的时候,有位下属仍经常带着礼物来看他。老人任职期间,并不很重视这位职员,可是现在来拜访的却只有他,老人不禁感动得热泪盈眶。

    后来,老人被原公司聘为特级顾问,他很自然地就重用这位职员。不仅如此,老人还在工作方面给予他很多的支持和帮助,这使得这位职员在公司获得了很大的发展。

    由此可见,求人办事送礼最好要送在平时,怀着“急时抱佛脚”的想法,因功利性太强而很难得到别人的认可。所以,无事的时候也要常登三宝殿。

    好朋友之间也是一样,平时多走动,有事时不用送礼对方也会帮你。如果平时不来往,有事则抱着礼品来求助,对方虽不好意思说你,但同样不会买你的账。

    无论如何,送礼求人都是有一个过程的,要尽可能地避免临时抱佛脚之举。最好是提前在节日时,打着节日的旗号,表示一下自己的心意,千万不能只在有求于他人的时候,才抱着礼物上门。这点在给领导送礼上要特别注意。

    平时多与朋友间走动走动,保持好的联系,当你有求于他时,才更容易办成事。

    平日送礼要亲自送到,也不要当着第三者的面送礼。你可以选择对方早晨上班之前或者周末对方起床后,这时一般都不会有人来打扰。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