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妥协、懂得进取-创新才造就与时俱进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易传》:“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革之时,大矣哉!”《大学》:“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变化无处无时不在,认识、把握、顺应变化。我们的民族充满革命革新精神。

    树上的苹果

    树上有一只很诱人的苹果熟了。因为太高,踮起脚都够不着,只好搬来木梯。就在我伸手欲摘的一瞬,苹果突然脱枝而落,摔在地上,“啪——”,成了一团果泥。

    这便是生活中所谓的无奈——眼看到手,却又失去。但不算自费力,至少,我知道了这只苹果不属于我。如果这时从木梯上下来,再去摘其他树上的也还不晚。

    生命中任何一次探索,从本质上讲,都是成功的。

    变化的功绩

    据说日本的一家动物园里,一个常年喂养猴子的人,不是将食物好好地摆在那儿,而是费尽心思,变换喂食方式,甚至将食物放在一个树洞里,猴子很难吃到。正因为吃不到,猴子反而想尽了办法要去吃。猴子整天为吃而琢磨,后来终于学会了用树枝把东西从树洞里勾出来。

    别人都很奇怪,对养猴子的人说,你不该如此喂养猴子。

    养猴子的人却说,这种食物是很没有胃口的。平时,你真给猴子摆在跟前,它连看都懒得看,它也根本不会去吃。你只有用这种办法去喂它,让它很费劲地够着吃,它才会去吃。

    养猴子的人,从日常生活中发现了一个真理:不能“好好”喂养他们的动物。或说不管怎样,得让它们有点费劲,学会去勾东西。只有努力勾到的东西,才是好东西。

    破旧立新

    在远古的时候传下了一个预言,预言中说谁能够解开奇异的高尔丁死结,谁就成为亚洲王。无数的人都试图解开这个怪结,他们费尽心思,耗尽了青春但是没有人能够解开。一代一代地这样传下来,轮到亚历山大的时候,他也同样无法用自己的手把结解开,但是,他坚信自己就是这个国家的主宰。为了让那些坚信这个预言的人明白,我亚历山大才是这里的王,于是,他把所有的贵族召集在一起,要当着大家的面解开这个死结。人们将信将疑的来到了王宫。期待着看到亚历山大亲手为他们解开这个结。

    亚历山大来了,大家屏住呼吸注视着他。

    亚历山大威严的坐在他的国王的宝座上说道:“我要建立我自己的解法规则。”他拔出剑来将结劈为两半。从此,没有人怀疑亚历山大是不是上天注定的王了。

    角度

    同在温州的两个制鞋公司,各自派了一名业务代表,到非洲去开辟市场。第一个到了以后,给公司发来了一封邮件是这样写的:“这里的人没有穿鞋子的习惯,我明天搭第一班飞机回去。”

    第二个人到了后发回了完全不同的报告:“好极了,这里居然没有人穿鞋子,我将在这里开拓市场。

    任何事情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善于思考的人是在创造机会,而不善于思考的人只能寻找机会。美国新闻记者罗伯特曾经说过:“任何人都能在商店里看时装,在博物馆里看历史。但具有创造性的开拓者在五金店里看历史,在飞机场上看时装。”

    苹果中的星星

    幼儿园放学了,爷爷去接心爱的小孙子回家。

    回到家,小孙子大声叫着:“爷爷!爷爷!”

    “小乖孙,什么事啊?”爷爷疼惜地问。

    “爷爷!苹果里面有一颗星星耶!”

    爷爷正色地说:“不要胡说!苹果里怎么会有星星呢?”“爷爷!爷爷!是真的啦!苹果里真的有一颗星星啦!”

    爷爷拗不过小孙子的撒娇。和颜悦色地问小孙子:“那你可不可以把苹果里的星星找出来给爷爷看呢?”

    “好啊!可是爷爷您要先给人家一个苹果和一把刀嘛!”

    爷爷一面为小孙子准备,一面叮咛:“要小心刀子哦!”

    “人家知道啦!”

    小孙子一面回答,一面把苹果横放在桌面上举刀就要切……

    爷爷看了,忍不住大叫:“不能这样切!”

    一面把苹果抢过来,重新直立在桌上……

    然后告诉小孙子“切苹果要从上往下切对!”

    “爷爷!让人家照人家的方法切好不好嘛!”小孙子又开始撒娇了。

    撒娇本来就是全世界最温柔,效果却最大的一种方法。

    小孙子一撒娇,爷爷只好说:“那就照你的方法切,可是要小心哦!”

    小孙子一面欢呼,一面再把苹果横放,然后朝着中央切下去,苹果剎时被分成了头尾两半,而苹果中的五粒种子,恰好整齐地在这两半的中央构成了一颗星星。爷爷看着星星,不禁紧紧地搂着孙子,因为这辈子吃了这么多苹果,而直到今天爷爷才发现原来苹果里面还有那么漂亮的一颗星星!

    如果您像故事中的爷爷一样,从来没看过苹果里的星星,那也许正是对我们墨守成规的提醒,它提醒我们不要拘泥成规,它提醒我们不可安于习惯,它更提醒我们要乐于尝试来使生命宽广,它也启示我们用精益求精来丰富人生的彩妆。

    偷懒功劳

    有一个叫阿瑞的小牧童,他的工作是每天把羊群赶到牧场,并监视羊群不越过牧场的铁丝到相邻的菜园里吃菜就行了。

    有一天,小阿瑞在牧场的一棵树下不知不觉地睡着了。不知过了多久,他被一阵怒骂声惊醒。只见老板怒日圆睁,大声吼道:“你这个没用的东西,菜园被羊群搅得一塌糊涂,你还在这里睡大觉!”

    小阿瑞吓得面如土色,不敢回话。

    这件事发生后,机灵的小阿瑞就想,怎么才能使羊群不再越过铁丝栅栏呢?他发现,那片有玫瑰花的地方,并没有更牢固的栅栏,但羊群从不过去,因为群羊怕攻瑰花的刺。“有了,”小阿瑞高兴地跳了起来,“如果在铁丝上加上一些刺,就可以挡住羊群了。”

    于是,他先将铁丝剪成了5厘米左右的小段,然后把它结在铁丝上当刺。结好之后,他再放羊的时候,发现羊群起初也试图越过铁丝网去菜园,但每次都被刺疼后。惊恐地缩了回来。被多次刺疼之后,羊群再也不敢越过栅栏了。

    小阿瑞成功了。

    半年后,他申请了这项专利,并获批准。后来,这种带刺的铁丝网便风行全世界。

    也许小阿瑞的创意最初只是为了弥补过失或偷懒——不用老盯着羊群,也能看好羊群。这也说明创新的动机越直接、越简单,创新就越容易成功。

    勇于冒险

    大海中生长着很多的动物,他们彼此也会相遇。有一天,龙虾与寄居蟹在深海中相遇,寄居蟹看见龙虾正把自己的硬壳脱掉,只露出娇嫩的身躯。寄居蟹非常紧张地说:“龙虾,你怎可以把唯一保护自己身躯的硬壳也放弃呢?难道你不怕有大鱼一口把你吃掉吗?以你现在的情况来看,连急流也会把你冲到岩石去,到时你不死才怪呢?”龙虾气定神闲地回答:“谢谢你的关心,但是你不了解,我们龙虾每次成长,都必须先脱掉旧壳,才能生长出更坚固的外壳,现在面对的危险,只是为了将来发展得更好而作出准备。”寄居蟹细心思量一下,自己整天只找可以避居的地方,而没有想过如何令自己成长得更强壮,整天只活在别人的护荫之下,难怪永远都限制自己的发展。

    对于那些害怕危险的人,危险无处不在。

    每个人都有一定的安全区,你想跨越自己目前的成就,请不要划地自限,勇于接受挑战充实自我,你一定会发展得比想象中更好。

    给女人的剔须刀

    众所周知,自人类诞生和人类社会形成以来,对美的追求就成为人类渴望高质量生活的最高目标。远古时期原始人的贝壳“项链”;近代以来的手镯与各式手表以及现代人们的绚丽多彩的时装与五彩缤纷化妆品……而且随着社会进步,人们对于美的追求水平越来越高:美容美发、隆鼻隆胸、修眉画眼、涂脂抹粉。正是这种人类的本性使然,无数的商人不断地推出新产品和新的服务项目来满足人类对美的渴望与追求,从而赚取大把利润。

    但是无论这些精明的商人多么的聪明,他们的目光总是集中在女性消费者身上。因为,在他们颇为传统的眼光看来:男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而确实赚女人的钱是十拿九稳的,因为客观上爱美似乎就是女人的天性。

    在这样的时代大环境之下,吉列却变换了一种思路:爱美是女人的天性,但并不表明男人就不爱美。正是从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的“新颍,观点出发。有了这样的主意,聪明的吉列开始不断地去思考,积极地实践

    1854年,在美国芝加哥一个小商人家庭里,一个小男孩诞生了。他就是金·坎普·吉列——后来的男人心目中的英雄,吉列刀片的发明人。

    吉列虽然出生在一个商人家庭,但是家境贫寒。在小吉列才有16岁那年,因为他的父亲破产,年幼的吉列不得不离开他所喜爱的学校。

    回到了家之后的吉列,无奈地走进社会大舞台。因为他必须要学会养活自己。吉列所从事的第一项工作是做推销员——这是一项苦差使。因为推销员的工作辛苦又不稳定,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他不得不多次更换工作。他也曾经推销过包括食品、日用百货、服饰、化妆品在内的各类物品。

    虽然这份工作非常辛苦,但是吉列仍然非常认真地对待它,于是也就渐渐地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当吉列每次出门会见客户之前,他总要修饰打扮一番,其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就是刮剃胡须、整理发型。因为对于一个推销员来说,外在的仪表是相当重要的。

    但是,吉列也像其他爱打扮或必须打扮的男人一样,早上起来的时候,总会遇到剃须刀不锋利、笨重,刮脸费时费力的老毛病。而且有时候,他的胡须又硬又长,而一不小心时又会刮破脸皮。

    和今天不一样的是,当时的剃须刀是刀柄和刀身连在一起,因而使用起来非常的不方便。况且剃须刀很容易变钝,磨刀时要么是自己在荡刀皮上来回荡磨,要么是经常送到专业磨刀店铺里去研磨。这样一旦遇到急事或赶时间时却不能应急。

    或许是由于男人们觉得这种小事不值一提,因为这么多年来,数以亿计的男人们在默默地忍受着这种不方便的折磨。但是吉列那颗活跃的脑子却开始积极地思考了:必须要用轻便锋利的剃须刀来代替这种老式的剃须刀。但如何促使产品的更新换代,推销员节奏紧张的生活使他难以深入地去思考这一问题。

    机遇总是惠顾那些有准备的人,因为一旦错过,它就再也不会回来。但抓住机遇的关键在于你本人具有一种逆向思维的能力,有一颗积极思考的大脑。

    有一次,由于有一厂家生产新型瓶塞。而吉列刚好要为这一家推销新的商品。这种产品毫不起眼并且价钱也不高,但很受人们欢迎,十分畅销。推销得很卖力的吉列颇受老板的赏识。但眼快心细的吉列下决心想搞清楚这种产品受欢迎的原因。他的老板笑着告诉他道:“这是一种一次性产品,消耗的快,卖的也就快,因为价格便宜,人们重复购买也就不会有心理障碍。你想一想,一种‘用完即扔’的产品,人们自然会多次购买消费。”

    或许他的老板说出这番话是不太经意的,但对吉列的心理冲击却是强烈而持久的。尤其是他的那句话“用完即扔”。于是他又想到了自己干推销员已经10余年了,整天忙忙碌碌,却不能拥有自己的一份事业。为什么自己不能够发明出一种“用完即扔”的产品来赚钱呢?

    此后,一连几天,吉列陷入沉思当中。这几天,可以这样说,吉列食之无味,睡之不香,坐车行走也神思恍惚。因为,吉列勤奋努力,但整日忙忙碌碌的他总倍感无奈地乘车在公司和客户之间来回奔波,事业上并无多大建树。此时,推销的工作他已经做了24年。到了40岁了,吉列逐渐走向成熟,除工作中积累了不少营销知识和社会经验之外,可以说是一无所有!现在正如中国古人所说的那样,年届不惑的他,也应该好好地反思反思了。

    有一天下午,吉列没有出去工作,他仍然坐在他自己的屋里冥思苦想。在一刹那间,那刮不干净的胡须扎了一下他的双手。而就在这时,吉列的大脑中犹如醍醐灌顶,他的思路就在这眨眼的工夫里豁然开朗:每个男人都需要刮胡子,而刮胡子则需要剃须刀。如果发明了一种“用完即扔”的一次性剃须刀,那肯定能够赚到大钱!一想到这儿,抑制不住兴奋的吉列像发现新大陆一样狂奔到洗手间。他急急忙忙地找出那些废弃不用的剃须刀,细细观摩。

    说干就干的吉列,第二天就买来制作剃须刀的工具:锉刀、夹钳及钢片。之后就把自己关在里屋拒绝外人的打扰。在他的构想当中,制作发明其实只要能够成功地避免了原来的剃须刀的缺点就可以获得成功。因此,他首先就要把刀柄和刀片部分分开,这样就有利于产品的更新换代;刀片必须具有锋利和安全的双重特点,这样就容易得到大众的认可。基于这样的认识,他把刀柄设计成圆形,圆形刀柄上方留有凹槽,能用螺钉把刀片固定;刀片用超薄型钢片制成,刀刃锋利。细心的吉列还充分地从安全角度考虑,刀片夹在两块薄金属片中间,刀刃露出,当使用这种剃须刀刮胡子的时候,刀刃始终与脸部形成固定的角度,这样,既能很轻易地刮掉脸部和下巴上任何部位的胡须,又不容易刮破脸。

    经过数夜的奋战,新型的剃须刀的设计方案终于确定了。他于是就自费邀请专业技术人员做成样品,并第一个尝试了这种刀片的效果。经过亲自的实践,他发觉新型的剃须刀和传统剃须刀相比,无论是锋利程度还是安全性能都有所提高。初战成功,吉列倍受鼓舞。剩下的就要看市场的反应如何了。

    这时候,吉列曾经的工作经历开始派上了用场。想想当初,他为别人的新产品还拼命地去推销,这时轮到他为自己的新型产品大显身手了。颇有谋略的吉列开始了他的传奇创业过程。吉列首先是说服身旁的好友,因为他知道,一旦这些朋友认可了他的新产品,那么这些人无形当中就会为他做广告,这是他一个人无法单独完成的。果然在他的极力鼓动下,几位最为亲近的朋友为他投资了2000美元——这在当时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1901年,吉列保险剃刀公司成立了。此时,吉列终于结束了他推销员的生涯,开始了他新的事业。创办新公司之后的吉列绝没有固步自封之意,相反他进一步研制制作刀片的新材料,使刀片更薄、更具有柔韧性、更容易夹在金属片中间。第二年,也就是1902年,这种新型剃须刀开始批量生产。

    在吉列的预想当中,由于新产品的性能大大的改进,人们必然会争相抢购,产品必定会供不应求,财源也一定会滚滚不断。但是,出乎他意料之外的是,这种新产品竟然滞销。整整一年,他总共才售出51个刀架,168片刀片。面对这样的销路,吉列百思不得其解,瞬间的彷徨也出现过。

    但是积极的吉列是不会放弃的,他经过认真的反思发现了新型剃须刀滞销的症结所在:人们还在习惯于用老式剃须刀来刮胡子,而对于新型剃须刀的优点却没能够深入地了解。而且当时新的产品价格也有点偏高。总的说来就是:一要继续改善自己的产品效用,二要改变人们的消费习惯。

    认识到了问题关键所在,吉列于是开始了他的新产品广告营销以及拓宽市场的销售策略。基于刀柄坚固耐用,买一个可以用几年,刀片则为一次性产品,买一个刀柄不知要买多少个刀片的考虑。吉列大幅度削减刀片的价格,而适当地提高刀柄的价格。

    这样一来就成功地解决了新型的剃须刀价格有点偏高的缺陷,而且刀片也就由于价格的下调而变成了真正的“用完即扔”的一次性产品。大胆的吉列这时又果断地做出决定,凡是购买新型剃须刀的,一律免费赠送刀柄,这一措施推出后,公司的销售额果然直线上升。

    于此同时,推销员出身的吉列看到了当时的美国社会正处于大众传播媒介蓬勃发展时期,为提高媒体的经济效益,各报刊、杂志均开设了广告服务栏目。吉列则敏锐地抓住机会,东奔西跑,选择传播面广、影响力大的刊物大做新型剃须刀的广告。

    而且,对于自己决定干的事情,吉列从来就没有过丝毫的犹豫。于是吉列不惜血本,频出重金邀请当时知名的广告人代拟诱惑力很强的广告词。有一个在美国电视黄金时段播出的广告是这样煽动人们的:“新型刀片瞬间就可装换,使用时不仅会保护您的皮肤,还会带给您美妙舒适感觉。您想干净卫生、安全轻松地剃去您的胡须吗?您想省去上理发店的麻烦吗?您想节省您的时间和金钱吗?为什么不去试一试呢?”

    还有一条是在当时的报刊上刊载:“吉列刀片给顾客的承诺就是每片刀片至少可刮10到40次。”短短数语,就打动了不少消费者去购买吉列的刀片。为了保持广告常盛不衰的势头,吉列为每副剃须刀增加了5美分的广告预算,他多次对部下强调,吉列公司的兴旺发达完全要靠广告的推动。又一次,吉列对他的员工谆谆教导到:“我们一定要做进攻者,我们必须通过不断地攻击,去击败竞争对手,我们的武器就是广告经费。”

    果然,通过吉列有效的广告宣传,新型剃须刀的消费市场逐渐拓宽,其销售量也不断地上升。当时的统计资料表明:吉列剃须刀逐已成为美国男子最常用的修面工具。而美国男子借助剃须刀美容也逐渐成为一种时尚。

    正当吉列的事业小有所成的时候,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很多企业破产,战争中的人们似乎也没有那么多的闲情逸致来注意自己的仪容,吉列的生意又一次面临着危机,但是吉列是不会放弃的。虽然,战争对于千千万万普通民众来说,可能是一场灾难,但对于那些始终持积极心态的商人来讲,战争已经给他们带来无限的商机。这一点,聪明的吉列肯定会看到的。当时美国由于战争,国内的钢铁、汽车、武器、造船、冶金、化工等工业部门得到迅速发展,吉列生产剃须刀所使用的原材料价格也有所下调,而新型剃须刀所需要的生产工艺则进一步提高。这样,吉列剃须刀在市场上竞争力进一步上升。1917年的美国放弃“中立”政策,直接参加了协约国对德、奥作战。这样随着美国士兵源源不断地涌入欧洲战场,吉列的剃须刀也顺势走进了每个士兵的背包之中。

    原来,新兴的美国为了向世人展示其军队的整齐与威严,政府特别强调士兵的仪表和军容。因此战争期间,士兵就必须使用剃须刀来整理仪容。而传统的剃须刀需要使用皮条或磨刀石,这些东西放在士兵的行囊中很占地方,并且剃须刀使用起来还非常的费力又不安全。吉列终于在战争的间隙抓住时机,苦口婆心地游说政府,终于和政府达成协议,以特别优惠的价格大批量向政府提供这种安全剃须刀,而政府则发给每一位士兵一把吉列生产的安全剃须刀。

    走进美国兵背包之中的吉列剃须刀意义是非凡的。因为从这次战争开始,吉列剃须刀已经成功地固定了特定和潜在的消费群:如果战时的士兵们保持着刮胡须的习惯,战后的他们则将这种习惯带回各自生活的圈子,影响着周围的人。这样使用新型剃须刀的人越传越多,吉列剃须刀对人们生活产生的影响也就越来越大。可以这样说,正是在人们大走霉运的时侯,吉列却成功地利用了战争。

    战争结束后,美国作为战胜国成为《凡尔赛和约》的受益者。在“和平”的环境里,人们的消费水平也在稳步地提高。大多数的商店为了招徕顾客,逐渐形成一种赠送小礼物的风气。而具有敏锐目光的吉列,紧紧抓住这一有利商机,大做广告,把新型剃须刀当做最佳赠品来宣传,当人们纷纷向商店询问这种赠品的时候,吉列则乘机把剃须刀以低廉的价格批发给商店,人们得到赠品,就成为吉列的潜在顾客,他们需要不断地购买刀片来替换,结果使吉列新型刀片的销售额大幅度上升。无论是在战争还是在和平的环境,吉列始终以其聪慧的头脑紧紧抓住稍纵即逝的商机,把钱源源不断地装进自己的腰包。

    而且,想做大事的吉列清楚地看到了美国工商业呈现出繁荣的景象。借着这股欣欣向荣的经济繁荣契机,吉列开始马不停蹄地在世界各地建立分公司,吉列的剃须刀开始走进不同肤色人们的生活之中。到了20世纪20年代末,吉列的资产已达60万美元,其业务已拓展到欧洲的大部分国家和地区。即使在吉列去世后,吉列公司的继承者们把吉列刀片进一步销到世界每个有男人存在的角落。或许这句话一点都不假:哪里有漂亮的仪容,哪里就有吉列!因为后来的吉列公司大胆推出女用剃毛刀,其光顾对象已经包括了所有爱美的女性群落。

    或许每个人都有很多绝妙的创想,但是不同的是有的人积极地去实现它,有的人却任创想埋葬在自己的脑海里,而不愿意付诸行动。吉列的成功是必然的,无论他处在经济萧条期还是繁荣发展期,也无论是在战争环境还是在和平时代,吉列都能够走向成功,原因就在于他有着积极的心态,这种心态使得吉列即使是身处逆境,仍能有不断思考的能力和勇往直前的勇气与动力。

    机遇

    有个商人给他的儿子们出了个谜语:“前脑门长头发,后脑勺光秃秃,这是什么东西?”儿子们猜不出,商人解释道:“前脑门长头发,后脑勺光秃秃的,是机遇。机遇是不常有的。人生一世,机遇不会超过三次。机遇来到时,应该抓住它的头发不放。机遇这东西,只有前脑门长头发,一定要在它向你走来时把它抓住。机遇稍纵即逝,等它眨眼间溜走的时候,他的后脑勺已变成光秃秃的,就是你想抓,也抓不住了。”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年都应该记住这个谜语。

    骑马思维

    国王为挑选王位继承人,给两个儿子出了个难题:“给你们两匹马,红马给老大,灰马给老二,你们骑马到清泉边去饮水,谁的马走得慢,谁就是赢家。”

    老大想用“拖”的办法取胜,而弟弟则抢过老大的红马飞驰而去。结果,弟弟胜了,因为他骑的是老大的马,自己的马自然就落到了后面。

    将这种“骑马思维”应用于商场,就产生了一个个不可思议的赚钱故事。

    有一家超市就更有奇招。超市在每周晚上,专供单身男女“购物求偶”。这个策划的结果,不但给超市带来迷人浪漫的情趣,而且在这个“浪漫之夜”,光卖出的酒类及小礼品就比平时多出5倍。

    “骑马思维”说白了就是“创造性思维”。其特点是:跳出平庸,出奇制胜!所以,在社会的各个领域里,那些能有“骑马思维”的,往往是赢家!

    老虎的防毒面具

    有一个推销员,他以能够卖出任何东西而出名。他已经卖给过兽医一包兽药,卖给过糕点师一盒糕点,卖给过聋人一台录音机。但他的朋友对他说:“只有卖给东北虎一个防毒面具,你才算是一个优秀的推销员。”

    于是,这位推销员不远千里来到北方,那里是一片只有东北虎居住的森林。“您好!”他对遇到的第一只东北虎说,“您一定需要一个防毒面具。”

    “这里的空气这样清新,我要它干什么!”东北虎说。

    “现在每个人都有一个防毒面具。”

    “真遗憾,可我并不需要。”

    “您稍候,”推销员说,“您已经需要一个了。”说着他便开始在东北虎居住的林地中央建造一座工厂。“你真是发疯了!”他的朋友说。“不是。我只是想卖给东北虎一个防毒面具。”

    当工厂建成后,许多有毒的废气从大烟囱中滚滚而出,东北虎就来到推销员处对他说:“现在我需要一个防毒面具了。”

    “这正是我想的。”推销员说着便卖给了东北虎一个。

    东北虎说:“别的东北虎现在也需要防毒面具,你还有吗?”

    “你真走运,我还有成千上万个。”“可是你的工厂里生产什么呢?”东北虎好奇地问。

    “防毒面具。”推销员兴奋而又简洁地回答。

    只要你把握各种机会,开动头脑,没有什么不能克服的障碍。

    一颗钻石的推销术

    在某城市的偏僻小巷里,人们拥挤得水泄不通。

    只见一位40多岁的男人,拿出一瓶强力胶水,然后拿出一颗钻石,他在钻石的背后轻轻地涂上一层薄薄的胶水,再贴到墙上。不久,一个接一个的人都来碰运气,看谁能揭下墙上的那块价值不蜚的钻石。

    小巷里的人,来来往往,最终没有任何人拿下那颗钻石,钻石牢牢地粘在墙上。

    原来,那男人是个老板,由于他的商店的位置偏僻,生意不景气,他便想出了一个奇妙的广告办法:用他出售的胶水把一块价值不蜚的钻石粘在墙上,谁揭下来,那颗钻石就归谁。

    那天,虽然没有一个人拿下那颗钻石,但是,大家认识了一种强力胶水。

    从此,那家商店的胶水供不应求。

    面对困境,关键不是抱怨,是开动脑筋,为自己寻找成功的路。

    敲门就进去

    一个姑娘经历了诸多的挫折,怎么也找不到一个成功的入口,她很是迷茫,心情也很坏。

    一次,她到美国旅游,在旧金山市政厅参观的时候,兴致格外高涨,信步漫游。在市长办公室门口,她不由自主地敲了门,谁知,一个壮实威严的保镖走了出来,惊问道:“小姐,我能帮你什么吗?”她愣住了,不知该怎么回答。顿了一会,心想,既然敲了门,那就进去看看吧。她精神十足地对保镖说:“我能进去看看市长吗?”壮汉保镖仔细打量了她一番,说道:“可以啊,不过,你得稍等片刻。”说罢,他用监视器和市长通话,联系见面的时间和地点。不一会儿,那个胖嘟嘟的市长,大腹便便地走了出来,很高兴地和她一起拍照、聊天,像一对神交已久的忘年交。

    那一次,她特别开心,心情很好。

    结束了美国之行后,她悟出了一个理:敲门就进去。明白这个理之后,她顺着其径义无反顾地走下去,终于找到成功的入口,成为国内某知名证券公司银行部的经理。

    敲门就进去,是一种难得的精神,更是走向成功的敲门砖。不少人在敲响一扇门之后,心里忐忑不安,信心全无,进而转身离去。这是怎样的一种遗憾啊。

    既然敲了门,既然迈开了步子,为什么就不进去呢?是信心不足使然,也是勇气不够使然,长此以往,机会只在眼前闪现片刻,即消失得无影无踪,成功的入口永远在遥不可及的地方。

    长时间的坚持,固然重要,但接近终点时,片刻的决断,往往是显得更为紧迫和珍贵。我们也许有长途跋涉的勇气,有长期吃苦的准备,但有时,缺乏的正是敲门就进去的精神。

    当机立断

    某成功人士称,影响他一生的最深刻的教训发生在他7岁时。

    有一天,他走树下,突然有个鸟巢掉在他的头上,从里面滚出来一只小麻雀。他很喜欢它,于是连同鸟巢一起带着。他走到门口时,忽然想起妈妈不允许在家里养小动物。他只好轻轻地把小麻雀放到门后,然后快步走进屋内,请求妈妈的允许。

    在他的哀求下,妈妈破例答应了他的请求。他兴奋地跑到门后,不料,小麻雀已经不见了,一只黑猫正意犹未尽地嚼着。

    从这件事,他得到了一个很深刻的教训。只要自己认为对的事情,不可优柔寡断,必须马上付诸行动。不能做决定的人,固然不会做错事。但也失去了成功的机会。想象力

    张翔开了一家装修公司,开业没多久就接到了一个让他很头痛的生意。没有办法第一份生意怎么也要干,而且还要干好。他公司这个生意的难点是要在已经砌好的墙里跑一条电线,由于建筑单位没有预留出足够的走线的口,在每个十余米的距离内还有4处拐弯。很多有经验的老师傅也是一筹莫展。

    于是,他召集了全体员工,让大家集思广益。大家七嘴八舌的讨论了半天依然没结果,正在这时,有个小徒弟说道:“这东西谁也没招,除非变成耗子拽着线才行。”他的师傅生气地骂道:“闭嘴,没看大伙这么着急,你还在这瞎说”。

    我的同学张翔一下子好像有了办法,二话不说出去买了一对白鼠,一公一母,然后,一根线绑在公老鼠的身上,并把他放进管线的一端,另一只母老鼠被拴好放在老另一端,然后不停的逗那只母老鼠叫,公老鼠听到母老鼠的呼救声,便顺着往里跑,身后的那根线也被它带到了另一端,两只老鼠终于相会了,我们的电线也走完了。

    这个方法让同学的公司出尽了风头,业务也越来越多。其实无论做什么都不能没有想象力,因为,没有什么是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正如毕加索所说的那样:“每个孩子都是艺术家,问题在于长大成人之后是否能够继续保持灵性。”

    这份灵性应该就是想象力。

    五分钱的交易

    有一天,张三和李四结伴外出旅游,他们发现香烟没了。张三就到小卖部去买烟。

    张三来到小卖部,买了一包香烟,又想起没有火柴,而身边恰恰没有了零钱,只剩下百元大票子了。于是他央求店主送包火柴给他,免得为了五分钱而换大钱麻烦。谁知店主就是不肯,他说:“一包火柴虽然只有五分钱,但是这不能白送给你。如果都像你这样,那我的火柴还卖个啥?不行就不行。”见店主如此固执,张三只得无可奈何地空手而归。

    张三回到李四身边,埋怨那个店主太不近情理,连包火柴都舍不得。李四听了笑笑说:“我去看看,我包你白要一包火柴。”

    李四来到小卖部前:“喂,老板,这烟多少钱一包?”

    “十元。”

    “那好,买一包吧,能不能便宜一点?”

    “你要便宜多少?”

    “五分,行不行?”李四装出一本正经的样子。

    店主感到奇怪,五分钱还值得一提?便宜五分钱不算便宜。于是,他答应了。李四买一包与张三一样的烟。他递给店主一张十元票子,店主准备找零钱时,李四马上说道:“不要找了,拿包火柴吧。”

    于是,店主很爽快地甩出一包火柴。

    李四接过火柴,高兴地走到张三身边,二人哈哈大笑起来。

    沈思的秘密

    沈思是个果农,因爱动脑子,常常是花别人少的力气,获得比别人多的利益,当地人都说他是个聪明人。

    到了苹果收获季节,农民进入最繁忙的时期。因为苹果不仅要收回,还要分大、中、小三等。

    这样做,劳动量很大,而且还浪费时间,大家都起早摸黑,希望快点把苹果运到城里赶快上市。

    沈思一家与众不同,不做分捡工作,而是把苹果装进麻袋。他的这种“偷懒”的法,节省了中间环节,最早上市,卖了个好价钱。

    邻居们发现他家赚的钱又多、又省力,于是窥探其中的奥秘。

    原来,沈思每次往城里送苹果,不走平坦大道,专拣崎岖的小道,经过颠簸,大小苹果自然分流,小的往下去,大的浮上来,车厢铺了几床棉被,避免大的颠簸磕碰了苹果。

    由于节省了时间,沈思的苹果上市最早,自然卖得好价钱。

    与众不同是一种潮流

    在日本有一条著名的小街,它之所以闻名于世,是因为它的与众不同。

    在这里,你可以穿你喜欢穿的衣服,化你喜欢的妆,而不被去追赶媒体报道的那种时尚。这里也开了许多与众不同的商店,你可以买到任何东西,只要你喜欢,其实好多从这里穿出去的衣服,化的妆,后来都成了一种流行趋势,成了一种潮流。人们从心底里为这些大胆的与众不同者们叫好!

    现在,这条街不只为日本人所知道,而且世界好多地方的人都慕名前往,因为他们深谙这样一句名言的含义:与众不同是一种潮流。

    自信就是这样一种让世人看好的东西。

    同样的一幅画

    有个青年画家苦于自己的画技,一直在努力提高,想画出大家都喜欢的画。为此他灵机一动,想出了一个绝好的办法。

    他把自己认为最满意的一幅作品的复制品拿到街上,旁边放了一枝笔,请路人对不足之地加以指点。

    街上人很多,画家的态度很恳切,许多人都毫不掩饰地提出了自己的意见,晚上回到家,画家发现,几乎没有一处没有记号的。换句话说,这幅画简直毫无可取之处。

    这个结果对画家的打击实在太大了,他一蹶不振,开始怀疑自己到底适不适合当画家。他的老师见他不久前还信心十足,怎么现在却一落千丈,不知原委,待问清原因后不禁哈哈大笑,叫他不必就此下定论,换一个角度再试试看。

    第二天,画家把同一幅画的又一个复制品拿到街上,旁边放上了一枝笔。所不同的是,这次是让大家把觉得精彩的地方给指出来。晚上回来,画面上几乎所有地方都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各种记号。

    青年画家于是大彻大悟,后在画坛上也是小有成就。

    众口难调,你永远无法满足所有人的胃口,再高明的厨师也只能引导大家跟着自己的感觉走,而不是让自己跟着别人走。

    冠军的智慧

    在一次东京国际马拉松邀请赛中,名不见经传的日本选手出人意外地夺得了世界冠军。当记者问他凭什么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时,他说了这么一句话:凭智慧战胜对手。

    当时许多人都认为这个偶然跑到前面的矮个子选手是在虚张声势。马拉松赛是体力和耐力的比赛,只要身体素质好又有耐性就有望夺冠,爆发力和速度都还在其次,怎么能是用智慧取胜呢?太牵强了。

    两年以后,又一次国际马拉松邀请赛举行,这个日本选手代表日本参加比赛。这一次,他又获得了世界冠军。记者又请他谈经验。

    他性格内向,不善言辞,回答的仍是上次那句话:凭智慧战胜对手。这回记者在报纸上没再挖苦他,但对他所谓的智慧仍然百思不得其解。

    10年后,这个谜终于被揭开了,他在他的自传中是这么说的:每次比赛之前,我都要乘车把比赛的路线仔细地观察一遍,并把沿途比较明显的标志记下来,比如第一个标志是邮局;第二个标志是加油站;第三个标志是一根电线杆……这样一直记到赛程的终点。比赛开始后,我就以百米的速度奋力冲击第一个目标,等到达第一个目标后,我又以同样的速度冲向第二个目标。40多公里的赛程,就被我分许许多多的一个个的小目标一一攻破,刚开始我也知道这样的道理,我把我的目标定远在40多公里外终点线上的那面旗帜,结果我跑到十几公里时就疲惫不堪了,我被前面仍然遥远的路程给吓倒了。

    其实在现实中,我们做事之所以会半途而废,这其中的原因,往往不是因为难度较大,而是觉得成功离我们太远,确切地说,我们不是因为失败而放弃,而是因为疲惫而放弃。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稍微具有一点分解的智慧,一生中也许会少许多懊悔和遗憾。

    雄鸡与鸿雁

    有个叫田饶的人,在鲁哀公身边做事已经好几年了,可是鲁哀公并不了解田饶的远大志向,总是待田饶淡淡的。田饶的才智得不到施展,他决意离开鲁哀公到别国去。

    田饶对鲁哀公说:“我打算离开您,像鸿雁那样远走高飞。”

    鲁哀公不明白田饶的意思,问道:“你在这里不是很好吗?为什么要走呢?”

    田饶说:“大王您经常见到那雄鸡吧!你看它头上戴着大红的鸡冠,非常文雅;它双脚长有锋利的爪子,十分英武;它面对敌人时毫不畏惧敢斗敢拼,格外勇敢;它看见食物时总是‘格格’叫着招呼同伴们一起来享用,特别仁义;它还忠于职守,早起报时从不误事,极其守信。尽管雄鸡有着这么多长处,可是大王还是漫不经心地吩咐把它煮了吃掉。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雄鸡经常在您身边,您每天见惯了它,习以为常,它的光彩在大王眼里便黯然失色,大王感觉不到它的那些杰出的优点与才能。而那鸿雁,从千里之外飞来,落在大王的水池边,它啄吃大王池中的鱼鳖;落在大王的田园里,毁坏大王的庄稼。鸿雁尽管没有雄鸡的那些长处,可是大王依然很器重鸿雁。这又是为什么呢?因为鸿雁是从遥远的地方来的,大王对它怀有一种神奇感,它的一切作为,大王都认为是非常伟大的。所以,请大王让我也像鸿雁一样远走高飞吧。”

    鲁哀公说:“请你别走,我愿意把你说的这些话都记下来。”

    田饶说:“您认为我平淡无奇,并不觉得留下我有什么大用,即使写下我的话,也不起什么作用。”于是田饶就离开鲁国前往燕国去了。

    燕王让田饶做了相国,田饶从此有了机会施展自己治国安邦的本领。3年以后,田饶把燕国治理得井井有条,国内富足安定,边境平安没有盗贼。田饶名声大振,燕王也十分得意。

    鲁哀公知道了这些情况后,万分感叹,对当年没能留下田饶真是后悔莫及。为此,他一个人独居3个月,深刻反省;又降低自己的衣食标准,以示自责。鲁哀公发自内心地慨叹道:“以前由于不能知人善任,才使得田饶离我而去,以至于造成了今天的悔恨。真希望田饶能再回到我身边,可是,我知道已经很难了。”

    清洁工的智慧

    很多年前以前,市中心有一家酒店的电梯不够用,打算增加一部。于是酒店老板请来建筑师和工程师研究如何增设新的电梯。专家们一致认为,最好的办法是每层打个大洞,直接安装新电梯。方案定下来之后,两位专家坐在酒店前厅商谈工程计划。他们的谈话恰巧被一位正在扫地的清洁工听到了。

    清洁工对他们说:“每层楼都打个大洞,肯定会到处尘土飞扬,弄得乱七八糟。”

    工程师瞥了清洁工一眼,说:“那是难免的。”

    清洁工又说:“我看,动工时最好把酒店关闭些日子。”

    工程师说:“那可不行,关门一段时间,别人还以为酒店倒闭了呢。再说,那也影响收益呀。”

    “我要是你们,”清洁工不经意地说:“我就会把电梯装在楼的外面。”

    工程师和建筑师听了这活,相视片刻,不约而同地为清洁工的这一想法叫绝。

    于是,便有了建筑史上的伟大变革——把电梯装在楼外。

    思维“跳糟”

    有两个南方商人,他们各自带了一大批雨伞到北方去卖,因为南方的伞质量好而且便宜。

    到了北方,两个商人发现,北方人很少用伞,因为北方的天气常年干旱少雨,两个商人都陷入困境。

    一个月后,两个商人在回家的路上相遇,一个垂头丧气,一个却志得意满。

    “看你这样子是把伞都卖了,赚了不少的钱?”

    “是啊,都卖了。”

    “北方不常下雨,谁用雨伞啊,我都为此而破产了,你是怎么卖掉的?“

    “伞还是那些伞,我只是卖的时候把所有‘雨伞’字都改成了‘阳伞’,伞可以挡雨,难道就不能遮阳吗!”

    我们的失败,常常因为我们的思维定势,而成功也许只是思维创新的一点小火花,让思维“跳槽”跳出固有的圈子,你肯定会有令人惊奇的收获。

    换位思考

    有一位心理学家作过这样一个测试,将一名家里的门向外开的人关在一间房子里,这间房子没有窗户,只有一扇门。在不告诉他这是个测试的情况下,把他请到了这里,酒足饭饱之后,这个青年就睡在了这里。由于没有窗户,所以,房间里白天和晚上没有什么区别。当他醒来的时候,摸着黑摸到了房间的门,连续推了很多次门也没有开,他以为是有人把门给锁上了,于是接着睡。

    时间就这样不停的流过,这个青年有些沉不住气了,再一次来到门前继续的推,但还是无法打开房门。没有办法只能等了,又过了很长的时间他的肚子开始呱呱地叫了,没办法这一次他除了推门以外,还加上了呼叫。叫了好长的时间,听到门外有脚步声走进,并有人大声喊道;“门没有锁,自己开就是了,喊什么啊!”然后,一切又重新回到了宁静。他开始思考,为什么打不开门呢?通常的门只要是没有锁,应该一推就开的………

    他终于明白了,站起来走到门口,上手轻轻的一拉,门打开了。这个青年哈哈大笑着走了。

    巨石

    从前,有个富农,不知是为镇住自家的好风水,还是显示自家的与众不同,从老辈就有一块大巨石在自家地头着,由于这块巨石棱角分明,不小心碰到它的人,多数被擦伤。

    有一天,富农的儿子问富农:“父亲,为什么不把那块讨厌的石头挪走?”

    父亲答到:“那块巨石是老辈传下来的,是镇地之宝,正是有了它,咱家才每年都能丰收。”

    几年以后,儿子娶妻生子。

    媳妇有一天不满地对他说:“地头那块巨石,我看着不舒服,你找人把它挪走。”

    “父亲说那是镇地之宝,不让挪走,再说了,那么大,谁能搬动呀?”丈夫说。

    “算了吧,什么镇地之宝,那不过是风调雨顺,家家都丰收,老天也不能只不让你家丰收呀!去年大旱时你家不也颗粒无收吗?”媳妇说。

    一天清晨,媳妇提了桶水,拿着铁锹,将整桶水倒在石头的周围,半小时以后,媳妇用铁锹把四周的土先松动。

    她早有思想准备,可能要挖一天,谁也想不到的是只用了十几分钟,石头就松动,用铁锹一撬,竟然倒了。其实土下只埋了一小部分,不是看到的那么大,大家都被它的外表迷惑了。

    别出心裁的告别

    “音乐之父”海顿,曾是斯合哈奇公爵底邸乐队的队长,是30个乐手的乐队。

    公爵突然心血来潮,决定遣散乐队,这就意味着30个人将失业,他们个个都很沮丧。

    海顿并未灰心,由此竟有了创作的灵感,后来著名的《告别曲》正是此时心灵的创作。

    因为是最后一次演出,遣散决定已公开,大家都心灰意冷,因为有往日的情份,大家仍然卖力地演奏。

    乐曲开始欢快、动听、轻松、自然,把乐手与公爵的情谊表现非常完美,公爵不由得感动,突然,乐曲来了个大转弯,由明快转向和缓,然而忧伤,接着悲怆,像烟一样弥漫开来。

    这时,一名乐手停下,吹灭乐架上的蜡烛,给公爵深深一鞠躬,悄然离去。

    接着,第2个,第3个……乐手相继离开,最后只剩下海顿和公爵,此刻海顿停下手中的指挥棒,深深朝公爵鞠了一躬,慢慢转身离去。

    此刻,公爵还完全沉浸在那悲怆的乐声中,情绪也达到了顶点,他忍不住:“海顿,大家这是怎么了?”

    海顿平静而又诚恳地说:“尊敬的公爵老爷,这是乐队的同仁在向您作最后的告别呀!”

    就这样,海顿和30名乐手留了下来,《告别曲》的悲怆氛围感染了公爵。

    最容易的考题

    某国空军院校的一次考试中,试卷上出了一道这样的考题:“请写出我国空军部队任何一年的空军人数和飞机数。”

    一位考生在试卷上飞快写道:

    “1900年空军人数和飞机数皆为0。”

    面对这样的答案,批卷老师无可奈何,最后只好挥笔打了勾,因为世界上第一架飞机问世上天还是1903年的事哩。

    最准确的回答

    乔大伟16岁的时候,正赶上敌伪时期,他报考了沈阳一所日本人办的培养企业人才中等专业学校。这所学校以教育有方出名。报考的人很多,因此录取也很严。笔试合格之后,还要面试。

    乔大伟跟许多年龄相仿的小青年在外边排队等候,对前边进去出来的人都很关心,总想摸个底,却又不便问,但见有的竟捂着半边脸出来,痛得龇牙咧嘴,不知怎么回事。

    临到乔大伟了,被叫进去。对面坐着个日本人,像神像一样庄严。居中的是一位年近五旬的老者,两边是两个中年人。他俩仿佛一文一武,武者留一撮小胡子,颇似日本军人,文者倒也慈眉善目,但不失考试官的威严。

    乔大伟挺胸阔步走到中间站住。

    “坐下。”胡子命令说。

    “是。”他挺直腰板坐下。

    “你为什么想到这儿来上学?”中间的老者发问。

    “想当公司经理。”

    “这里是培养雇员的地方。”老者严肃地对乔大伟说。

    “我从雇员干起。”

    “一定能当经理吗?”

    “一定能。”

    “好家伙,野心可不小。”

    “这不是野心,这是志向。”乔大伟反驳了一句。

    “你知道当经理的条件吗?”老者并未生气,依然平静地问。

    “知道,熟悉业务,善于应酬,不怕吃苦。”乔大伟在一本书上见到过,说主要就这三条。

    “好!”老者对乔大伟的回答可能感到满意,又问了几个问题后,小胡子对乔大伟蓦地一声令下:“立正!”

    “是。”乔大伟迅速起立。

    “向前两步走。”

    乔大伟正步走到他们三位前边,立正站在那里。这时,小胡子站起来,突然,出手重重地抽了他一记耳光!

    “这是什么滋味?”他问。

    乔大伟因看前边有人捂着脸出去,思想上已有准备,至此灵机一动,用尽全身力气,马上狠狠回敬了他一记耳光,并且挺起胸脯,理直气壮地回答:“就是这个滋味!”

    “好!”中国老者伸出了大拇指说。

    出来后,同外边等待面试的人一说,他们抓住乔大伟扔起来老高。特别是前边挨了打的,好像也跟着解了恨。

    发榜时,乔大伟名列前茅,他被录取了。

    智慧只需一点点

    两个青年一同开山,一个把石块儿砸成石子运到路边,卖给建房人,一个直接把石块运到码头,卖给杭州的花鸟商人。因为这儿的石头总是奇形怪状,他认为卖重量不如卖造型。三年后,卖怪石的青年成为村里第一个盖起瓦房的人。

    后来,不许开山,只许种树,于是这儿成了果园。每到秋天,漫山遍野的鸭儿梨招来八方商客。他们把堆积如山的梨子成筐成筐地运往北京、上海,然后再发往韩国和日本。因为这儿的梨汁浓肉脆,香甜无比,就在村上的人为鸭儿梨带来的小康日子欢呼雀跃时,曾卖过怪石的人卖掉果树,开始种柳。因为他发现,来这儿的客商不愁挑不上好梨,只愁买不到盛梨的筐。五年后,他成为第一个在城里买房的人。

    再后来,一条铁路从这儿贯穿南北,这儿的人上车后,可以北到北京,南抵九龙。小村对外开放,果农也由单一的卖果开始发展果品加工及市场开发。就在一些人开始集资办厂的时候,那个人又在他的地头砌了一道三米高百米长的墙。这道墙面向铁路,背依翠柳,两旁是一望无际的万亩梨园。坐火车经过这里的人,在欣赏盛开的梨花时,会醒目地看到四个大字:可口可乐。据说这是五百里山川中唯一的一个广告,那道墙的主人仅凭这座墙,每年又有四万元的额外收入。

    20世纪90年代末,日本一著名公司的人士来华考察,当他坐火车经过这个小山村的时候,听到这个故事,马上被此人惊人的商业化头脑所震惊,当即决定下车寻找此人。

    当日本人找到这个人时,他正在自己的店门口与对门的店主吵架。原来,他店里的西装标价800元一套,对门就把同样的西装标价750元;他标750元,对门就标700元。一个月下来,他仅批发出8套,而对门的客户却越来越多,一下子发出了800套。

    日本人一看这情形,对此人失望不已。但当他弄清真相后,又惊喜万分,当即决定以百万年薪聘请他。原来,对面那家店也是他的。当你在马路上散步的时候,当你坐在火车上向外眺望的时候,假如有一个相貌平平的人,说赚钱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仅需要一点点智慧就够了,你千万不要侧目,说不定他就是一个身价百万的人。

    15.41元的停车费

    一个美女走进一家银行,她迷人的眼睛看着贷款人员说,她将要去欧洲洽公两个星期,并要向银行借5000元。贷款人员很疑惑的是她竟笑的如此快乐,但旋即回到现实,并说银行需要一些担保品。这位美女坐到贷款人员桌子旁,交出了停在银行外面街上的一辆新的劳斯莱斯的钥匙。当所有手续都已完成,银行方面也接受了那辆车为担保品后,一位职员将车子开到银行的地下室车库停放。

    两周后,这位美女穿着漂亮的黑色紧身裙回到银行,还了5000元的借款另外并付了1541元的利息。贷款人员困惑地看着这个美女说,“我们很高兴跟你合作,而且这个交易又进行的非常成功。但我们有一些困惑,当你不在的时候,我们对你做了一些调查,发现你竟然是个大富翁。因此,我们非常困惑你为什么要借5000元呢?”那位美女笑笑回答他说“你能告诉我,什么地方还有能让我停车两个星期,却只要付15.41元的地方呢?”

    打碎

    在一堂企业界的精英们的培训课上,课的题目是关于企业运营的报告。

    教授进来的时候,左手提着个大包,右手擎着个涨得圆鼓鼓的气球。

    “你们不用记,只要用眼睛看就足够了,我的报告将非常简单。”教授边说边从包里拿出一只开口很小的瓶子放在桌上,然后指着气球对大家说:“谁能告诉我怎样把这只气球装到这只瓶子里去?当然,你不能这样,嘭!”教授滑稽地做了个气球爆炸的手势。

    一位精明干练的女士说:“我想,也许可以改变它的形状……”

    “改变它的形态?嗯,很好,你可以为我们演示一下吗?”

    “当然。”女士走到台前,拿起气球小心翼翼地捏弄。她想利用橡胶柔软可塑的特点,把气球一点点塞到瓶子里。但这远远不像她想得那么简单,很快她发现自己的努力是徒劳的,于是她放下手里的气球,道:“很遗憾,我承认我的想法行不通。”

    “还有人要试试吗?”没人回答。

    “那么好吧,让我来试一下。”教授道。他拿起气球,三下二下解开气球嘴上的带子,“嗤”地一声,气球变成一个软耷耷的小袋子。教授把这个小袋子塞到瓶子里,只留下吹气的口儿在外面,然后用嘴衔住,用力吹气。很快,气球鼓起来,涨满在瓶子里。教授再用带子把气球嘴儿扎紧。“瞧,我改变了一下方法,问题解决了。”教授露出了满意的微笑。

    教授转过身,拿起笔在写字板上写了个大大的“变”字,说:“当你遇到一个难题,解决它很困难,你可以你的方法。”他指指自己的脑袋,“思想的改变。现在你们知道它有多么重要了。这就是我今天要说明的。”

    精英们开始交头接耳。教授按按双手,示意大家安静,然后说:“现在,我们做第二个戏。”他的目光将众人扫视一遍,指着一个带眼镜的男子说,“这位先生,你愿意配合我完成这个游戏吗?”“愿意。”“眼镜”走到台前。

    教授说:“现在请你用这只瓶子做出五个动作,什么动作都可以,但不能重复。好,请开始。”

    “眼镜”拿起瓶子、放下瓶子、扳倒瓶子、竖起瓶子、移动瓶子,五个动作瞬间完成。教授点点头,道:“请你再做五个,但不要与刚才做过的重复。”

    等教授第五次发出同样的指令时,“眼镜”已满头大汗,狼狈不堪。教授第六次说出“请再做五个”时,“眼镜”突然大吼一声:“不!我宁愿摔了这瓶子也不想再让它折磨我的神经了!”“眼镜”把瓶子重重地放在台上,愤愤地走回到自己的座位。

    精英们笑了,教授也笑了,他面向大家:“你们看到了,‘变’有多难!连续不断地‘变’几乎使这位先生发疯。可你们比我还清楚,商战中‘变’有多么重要。我知道那时你们就是发疯也要选择‘变’,因为不变比发疯还要糟,那意味着死亡。”

    现在,精英们对这场别开生面的报告品出点味儿来了,他们微笑地互相交换着目光。

    停了片刻,教授又开口了。“现在,还有最后一个问题,这是个简单的问题。”他从包里拿出一只开口很大的瓶子放到台上,指着那只装有球的瓶子说:“谁能把它放到这只新瓶子里去?”

    精英们都看到这只新瓶子并没有原来那个瓶子大,直接装进去是根本不可能的。但这样简单的问题难不住头脑机敏的精英们,一个高个子中年男人走过去,拿起瓶子用力向地上掷去,瓶子碎了,中年人拾起一块块残片装入新瓶子。

    教授点头表示称许,精英们没人对中年人的办法感到意外。这时教授说:“先生们,这个问题很简单,只变改变瓶子的状态就能完成。我想你们都想到了这个答案。但实际上我要告诉你们的是:一项改变最大的极限是什么。瞧”,教授举起手中的瓶子,“就是这样,最大的极限是完全改变旧有状态,彻底打碎它!”

    教授看着他的听众们,补充道:“彻底的改变需要很大的决心,如果有一点点留恋,就不能真的打碎。你们知道,打碎了它就是毁了它,再没有什么力量能把它恢复得和从前一模一样。所以当你下决心要打碎某个事物时,你应当再一次问自己,我是不是真的不会后悔?”

    讲台下面鸦雀无声,精英们琢磨着教授话中的深意。

    失算的天才

    一位著名的心算家从来没有失算过。一天他在做表演时,有人上台给他出了道题:“一辆载着283名旅客的火车驶进车站,有87人下车,65人上车;下一站又下去49人,上来112人;再下一站又下去37人,上来96人;再再下一站又下去了74人,上来69人;再再下一次又下去17人,上来23人……”

    那人刚说完,心算大师便不屑地回答:“小儿科!告诉你,车上还有——”

    “不,”那人拦住他说,“我是请您算出列车一共停了多少站口。”

    心算大师呆住了,这组简单的加减法成了他的“滑铁卢”。

    真正“滑铁卢”的失败者拿破仑也有一个故事。

    拿破仑被流放到圣赫勒拿岛后,他的一位善于谋略的密友通过秘密方式给他捎来一副用象牙和软玉制成的国际象棋。拿破仑爱不释手,从此一个人默默地下起了象棋,打发着寂寞痛苦的时光。象棋被摸光滑了,他的生命也走到了尽头。

    拿破仑死后,这副象棋经过多次的转手拍卖。后来一个拥有者偶然发现,有一枚棋子的底部居然可以打开,里面塞有一张如何逃出圣赫勒拿岛的详细计划。

    由此可见,不能突破自己的思维定势,天才也难免遗憾。

    来自无题的启示

    在很久以前,北京晚报上曾经刊登了一副漫画,它的名字叫无题。画面的构成是这样的。在一片绿油油的草原上,有一匹马,它被绳子拴着,绳子的另一头固定在一棵木桩上,马儿只能以木桩为半径来回的活动,并且只能吃到那个绳子为半径之内的草,可能是在这里太久了的缘故,马儿早已经习惯了束缚。虽然,在这个以绳子为半径的草地上,只能吃到不怎么新鲜,甚至是有些枯败的草了。然而,这匹马看到外面的草却无动于衷,每天依然在这块属于它的地方走动,每天照旧吃着属于它的碗里的饭,尽管已经很无味,甚至还有些厌恶,但它仍然默默的守候着……

    其实每一个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都是相同的,关键在于能否冲破束缚自己的思想观念啊!

    如果我们的思想也像这匹马一样,在苦恼、烦闷的状态下死守着自己的小圈子,那么,你就永远不知道自己的能力有多大,更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么的精彩。

    绝处逢生

    近代一次海战中,一艘中国舰在海面上巡逻时,突然遭遇一枚触发水雷。所有水兵立即动员,大副船长紧锁眉毛,明白情况紧急,起锚走?没有足够的时间,用大炮引发水雷?也不行,因为水雷临近舰艇上的弹药库。放下水艇,用长竿引走水雷?还是不行。那是一枚触水雷,也没有足够的时间,抓住水下的雷管,悲剧仍然无法避免。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时,一名水兵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好办法,“用消防水管引导水流让水雷漂走,再用大炮引爆它。

    人在陷入绝境之时,往往可以激发你以前从未发现的潜能。

    石头也能煮成汤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人叫王小五的年轻人。

    王小五是个有着非常离奇梦想的年轻人。

    王小五的奇特梦想是:煮一锅世间最美味的鲜汤与世人分享。

    但是,王小五是个穷小子,他没有钱去买煮汤的材料……

    这个“煮一锅世间最美味的鲜汤和世人分享”的梦想太离奇了,甚至,没有一个人相信他能够实现这个理想。

    正因为没有人相信他,也就没有人愿意成全他。王小五为了这件事很是苦恼。日子一天一天过去,鲜汤还还是无法煮出来……

    有一天,王小五好像忽然悟出了什么。于是,立刻行动起来,在路边架起锅,锅里放入几块石头,加上水,点燃柴火,开始煮了起来……

    有一个路过的熟人问,“王小五,你在干什么?”王小五答道:“我在煮世界上最美味的鲜汤——石头汤”。

    这个人很好奇,并不无鄙夷地问;“石头也能煮成汤?还是鲜美的汤,谁信啊!”

    王小五郑重说道:“是的,石头汤是世间最鲜美的汤。”

    路人将信将疑地问:“那你的汤什么时候才能煮好呢?”

    王小五边添柴火边回答说:“大约还需要三四个时辰。”

    路人看见王小五严肃的样子,不像是开玩笑,而且,还有那口“咕嘟咕嘟”的大锅,那人小心的试探地问王小五;“等你的汤煮好了,我能尝尝吗?”

    王小五故弄玄虚地看了看那人手中的青菜说道:“放几棵青菜进去煮出来的汤会更加的鲜美,那人没有犹豫,将手中的菜抽出几棵,丢进王小五的大锅里。

    咕嘟,咕嘟,咕嘟……时间就这样慢慢地过去了。

    看到的人越来越多,同样好奇地问:“王小五,你在干什么?”

    王小五仍然郑重地回答:我在煮世间最美味的鲜汤——石头汤。又有人问:王小五,等你煮好了,我可以尝尝吗?

    王小五同样郑重地回答:

    当然,不过如果将您手中的肉放几块进去,到时候煮出的石头汤就更鲜美了。

    就这样,人们将自己手中有的东西蘑菇啊、鸡蛋、什么的,纷纷放入二小的锅里,大家期待着品尝王小五正在煮的美味的石头汤。

    3个时辰过去了,令人垂涎的香味从王小五的锅里飘了出来。

    时辰到了,王小五把煮好的汤分给所有贡献原料的人们品尝。

    大家喝完汤,惊奇地发现,石头煮出来的汤,竟然如此的鲜美!人们之间互相关爱和信任,就能开出芬芳的花。

    改变花瓶颜色

    古物收藏家收藏了一个比较稀有的古花瓶。

    他非常珍爱这个古花瓶,以至于有一天他突然做出一个决定:依照花瓶的颜色漆家里的客厅,收藏家一气儿找了几个油漆匠,可全都因为无法调出与花瓶相似的颜色而无功而退。

    收藏家有些灰心丧气,感叹今天的油漆匠怎么还没有古代的聪明呢?

    终于有一天,来了一名油漆匠,他很自信地说他可以将客厅的颜色刷得与花瓶相差无几收藏家非常满意,不但给了他工钱,还额外奖给他了一小笔。

    很快,这名油漆匠的声名开始远播。

    又过了几年,油漆匠年龄大了,他决定退休,把自己的手艺传给儿子。

    “父亲,有件事一直没想明白,你是怎样使收藏家的客厅刷得和花瓶的颜色分毫不差的呢?

    “儿子,其实很简单,”油漆匠说,“我不过是对花瓶的颜色稍稍做了改动而已,就这么简单。”

    用什么来填满心灵

    一位深具智能的父亲,为了要考验三个儿子的聪明才智,苦心设计,想出了一道考题。

    父亲交给三个儿子每人一百块钱,要他们用这一百块钱,去买他们所能想到的任何东西,再将买回来的东西,设法装满一个占地超过一百坪的巨大仓库。

    大儿子想了很久,决定将那一百块钱全部去买最便宜的稻草。结果,稻草运回来之后,连仓库的一半都装不满。二儿子稍微聪明一些,他将那一百块钱买了卫生纸,再把卫生纸的包装拆开来,将一张张的卫生纸揉得松松散散的,希望能装满仓库。但即使他再怎么努力揉散那些卫生纸,仍装不满整座巨大仓库的三分之二。

    小儿子看着两个哥哥的举动,等他们试过失败之后,小儿子轻松地走进仓库,将所有的窗户牢牢关上,请父亲也走进仓库中。小儿子把仓库的大门关好,整个仓库霎时变得伸手不见五指,黑暗无比。这时,小儿子从口袋中拿出他花了一块钱买来的火柴,点燃了也是用一块钱买的小蜡烛。

    顿时,漆黑的仓库中充满了蜡烛所发出的光芒,虽然微弱,却是温暖无比。

    紧闭的心灵,即使用尽心机、竭力奔波,找来再多的繁琐东西,也无法将它装满。在21世纪到来的今天,人们忙着用物质生活来令自己生活满足,却不知过度地追求物欲,正是造成自己挫折的主因。能填满自己寂寞心灵的其实只有自己,你觉得呢?

    楚王打猎

    春秋时期,楚国的国王请神箭手养叔教他射箭,楚王每日刻苦练习,练成之后便决定牛刀小试。

    来到郊外狩猎,一只兔子从草丛中“噌”的一下蹿了出来,楚王弯弓搭箭瞄准兔子,正要射时,忽然从他的身后跳出一只山羊,于是把箭头对准了山羊,双膀用力噶嘣嘣拉开弓箭,正在此时,忽然发现在不远处跳出一只梅花鹿,楚王又重新掉转箭头对准了梅花鹿,忽然从树梢飞出了一只苍鹰,苍鹰快速的俯冲而下,抓起兔子。

    楚王最终选择了苍鹰,希望兔子和苍鹰同时都能得到,待要瞄准,苍鹰已迅速在空中划过一道弧线,带着它的兔子远遁而去。待到楚王回心转意,想要寻找山羊和梅花鹿的时候,前面的目标早已无迹可寻。

    结果,楚王拿着箭比划了半天,结果一无所获。

    在国外有这样一句谚语:与其挖许多浅井,不如挖一口最深的井。因为目标越多越会让你迷失自己,确定目标并坚持下去,只要能抵挡住诱惑,往往就会水到渠成。

    反思今天,在我们人生的成长过程中,充满了各种诱惑,认真仔细地做好眼前的事情,其实你的目标就逐渐接近了。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