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劝了我几句,倒也不曾训斥逼迫,最后还是不情不愿地应允了。
退婚之后,我又见过夏嫣然一次,是在我十三岁那年,而她只有十一岁。她虽故作纤袅亭亭的闺秀模样,可在我眼里,她还是个稚嫩天真的黄毛丫头。
至少,大家闺秀不会在被退婚之后毫无顾忌地跑过来,这让我觉得她根本不懂“退婚”二字是何分量。
犹记得那一次见面,她在我的园子门前流连不去,望着笔法清俊的三个字问道:“挽之哥哥,你这园子为何叫作‘知微轩’?”
我坐在轮椅上抬首望去,不假思索地回道:“这是出自《周易》里的一句话——‘君子知微知彰,知柔知刚,万夫之望’。世伯学识渊博,应该教过你才对。”
我口中的“世伯”,正是夏嫣然的父亲。
闻言,夏嫣然立刻自豪地回道:“那是自然!我父亲说过,‘凡物之体,从柔以至刚;凡事之理,从微以至彰。知几之人,既知其始,又知其末,是合于神道,故为万夫所瞻望也。’”
夏嫣然烂熟于心,语毕转而问我:“如何?我答得怎么样?”
“答得不错,背诵流畅,可你知道这话的意思吗?”我毫不客气地再问。其实我并不相信,她一个十一岁的小姑娘能明白这其中的奥义,就连我如今也不能完全揣摩透彻。
果然,夏嫣然被我问住了,愣怔片刻很不服气地反问:“那挽之哥哥呢,你又知道吗?”
我笑了。看来夏家教养子女的方法还是流于皮毛,夏世伯教导女儿背了这么多篇章警句,可夏嫣然却不解其意。不过对于她这个年纪而言,又是女孩子,这已算不错了。
我想起她不服气的问话,也不欲多做计较,便摇头敷衍道:“这园名是先祖所题,我也领悟不透。”
夏嫣然闻言没再接话,也不知在想些什么,只抬眸望着“知微轩”三个字出神。良久,她清脆的声音再度传来:“可我听说,这园子的名字另有来历,和挽之哥哥你讲的不一样。”
“哦?什么来历?”我被她闹出了几分兴趣。
夏嫣然抬袖掩面娇笑,半是神秘地答话道:“我听说,大熙王朝的开国皇后闺名唤作‘聂微浓’,你这个园子叫‘知微轩’,是云氏先祖为她所题。”
“聂微浓?”我顺势再看园子上那三个字,倒还真是头一次听说这个“典故”。族内一直传说先祖与聂皇后交情匪浅,不过公然以皇后的闺名为题,有些不妥了,私以为这并非我云氏先祖的做派。
于是,我婉言否定这个说法:“你竟比我这个云氏子孙还要清楚?”
夏嫣然闻言轻哼一声:“挽之哥哥不问世事,清高至极,又怎会在意这些流言秘辛?自然是我们大俗之人才能听得。”
听到这个评价,着实令我有些意外,尤其是出自年仅十一岁的夏嫣然之口——原来我算是“清高”之人。
然而夏嫣然并没有继续这个话题,她看了我半晌,蓦地流露出几分失落之意,忽然语带哭腔地问道:“挽之哥哥,你为何要退婚呢?是不喜欢我吗?”
看她一副快哭的模样,我才知道她不是不懂,她懂得何为“退婚”。
不经意间我伤害了一个被我视如妹妹的少女,的确令人不忍。更何况在这桩婚事里,她毫无错处,是被我连累了名声。
“品言……”唤出她的小字之后,我又不知该从何劝慰,只得实话实说,“你很好,我没有不喜欢你。只是……我命不久矣,不想让你跟着我受苦。”
说到此处,我发现她越发哭得梨花带雨,只得再行解释:“你年纪尚小,如今退婚还有余地;倘若再过几年,我才是把你耽误了,届时即便你没嫁过来,也会无辜背上‘克夫’之名。”
“但我就是喜欢你。”夏嫣然大哭不止,我亦手足无措。劝人,真不是我的长项。
她就这么兀自哭着,我在一旁唯有沉默。半晌,她才断断续续地哭问我:“挽之哥哥,你怎么知道自己命不久矣?你又不是未卜先知……你觉得还能再活几年?”
再活几年?以我如今的身子骨……我沉吟估测一下,对她回道:“大约还剩两三年的寿命吧。”
“两三年的寿命……”夏嫣然顿时停止哭泣,抬眸问我,“挽之哥哥,那咱们打个赌行吗?我不求你还娶我,我就想和你打个赌。”
“什么赌?”我委实不忍再拒绝她。
夏嫣然抬手一指“知微轩”那三个字,抽抽搭搭地道:“你说你还有两三年的寿命,我偏不信。倘若你平安度过十六岁,便将这园子的名字改了可好?”
改名?我没有即刻应允,反是问道:“你想改成什么?”
“以我的小字命名,改成‘知言轩’。”夏嫣然的眸光里迸发出几分热烈的期待,与她的年纪不甚相符。尤其她所提出的要求,也令我感到吃惊。
方才她刚说起“知微轩”的来历传言,而今又让我改成“知言轩”……个中之意,再也清楚不过。
夏嫣然小小年纪,心性竟然如此早熟?
我下意识地想要出口拒绝与她打赌,可转念一想,这少女刚刚被我退了婚,如若我再连这小小赌约都不肯答应,恐怕会令她更加伤心。况且,这也算是对我的一个鼓励吧,鼓励我能继续活下去,至少是多活几年。
她的心意毕竟是好的,想到此处,我也无法开口回绝了,便顺势应承下来:“好,我答应你。”
“真的?”夏嫣然立刻破涕为笑,伸出右手小指,“挽之哥哥可不能反悔,快与我拉钩!”
“真是小孩子把戏。”我深感无奈,又觉好笑,只得伸手与她拉钩定诺:“品言,谢谢你。”
…………
当时的这一幕,很快便被我抛诸脑后,因为连我自己都无法相信,我能活过十六岁。直至后来,当真艰难地度过了十七岁生辰,这个赌约才被我猛然记起。
虽说我并不笃信神佛,可谁又能说得清楚,当年的赌约没有冥冥之中给予我支撑?当我无数次腿疾复发、乃至痛不欲生时,也许那个爱哭的女孩子,正在遥远之处为我祈祷吧!
我的确是输了,欠了夏嫣然一份情。还有当初的退婚,也已经对她造成了伤害……既然此生我不再打算娶妻,又何须计较一个园子的名字?不妨给她以安慰,也算是减轻我的内疚。
于是,在我十七岁那年,我亲手改掉了这座园子的名字,世代离信侯所居住的“知微轩”正式变作“知言轩”。
然命运偏生如此未知与玄妙。我还是失算了!败给了宿命!
摒除母子亲情,看淡主仆缘分,漠视名利富贵……我本以为心湖早已波澜不起,这一生能够笑看生死宠辱不惊。
可谁都未曾料到,仅仅两年之后,我会在京州子奉的别院里遇上一个女子。
至此,终于尝了一回人间七情六欲的滋味。也让我明白了,为何世上会有许多形形色色的欲望,会有人堪不破红尘生死。原来,注定是有那么一个人、一件事,会生生地撞了进来,令人无法躲避。
遇上出岫,如此猝不及防。
彼此的相逢、相识、相知、相许……一路走来,桩桩件件都在我意料之外。忽然间,我对自己的短命如此遗憾,对这人世也生出贪婪。我会期许每一个清晨,庆幸自己多活了一日;也会流连每一个日暮,担心自己长眠不醒。
因为这一个女子,始知情之深重;知其深重,才会贪恋红尘朝暮。
当我下定决心带出岫回府时,竹影曾不止一次地提醒过我,说她长得像夏嫣然。
像吗?我早已忘记了夏嫣然的容貌长相,当初那个稚嫩少女所留给我的印象,除却那副娇啼的泪颜,便是她所提出的赌约。还有,她眼角的一颗泪痣,仅此而已。
我并非子奉,从不流连风月,更不会过分在意女子的容貌。于我而言,这世上的女子大抵都是相似的,唯有出岫是个例外。
至少在我活着时,对她是如此渴望。
至于我身后,并不奢求她恪守一生,更不忍心她殉情而去。只要她垂暮之时,心上能容我一个位置,便已是我黄泉路上最大的安慰了。
出岫的一生,会很漫长。
而我的一生,从遇上她的那一刻起,便是赊来的。
感激上苍成全这一场相遇,虽然来得太迟,但胜于从没爱过。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