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为什么不富裕-节俭的人为什么越过越富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节俭不等于吝啬,省钱更要会赚钱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诸葛亮

    谁在平日节衣缩食,在穷困时就容易渡过难关;谁在富足时豪华奢侈,在穷困时就会死于饥寒。

    --萨迪

    节俭是你一生中食之不完的美筵。

    --爱默生

    1

    永远不要让自己的支出超过收入

    财富不是大风刮来的,该“抠门”时就“抠门”。

    “将你的钱包紧紧看住,不要让你的金钱随意被花出去,更不要怕别人说你吝啬。只有当你的钱花出去一分能赚到两分的利润时,你才能将它花出去。”这是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一生的守则。可能有人看到这样一句话会说,赚钱不就是为花的吗?赚钱并不仅仅是为了花钱,更是为了能让自己的钱花得有价值。

    有钱人的原则是不让自己的支出超过自己的收入。也就是说他们只会将钱用在该用的东西上。很多人都会认为富翁就应该是住豪宅、开名车、出入高档酒店,享受极尽奢华的生活。但实际上是什么样呢?微软总裁比尔·盖茨最奢华的就是他所盖的那间豪宅,但是里面的装饰却十分简单;纽约市长,彭博咨询公司的创始人布隆伯格拥有超过180亿美元的身家,但是他却仅有两双上班穿的皮鞋,而这两双工作鞋他穿了整整十年。为什么他们对自己这般“吝啬”,这么“抠门”?难道他们真是守财奴,一毛不拔的铁公鸡?当然不是。任何人都知道比尔·盖茨只给自己的子女留下了几千美元的财产,而将自己所有的资产投入到慈善当中去。股神巴菲特也是如此,将自己的所有资产都投入到好友比尔·盖茨的慈善基金会中。这些富翁可以为了慈善事业将自己的全部资产捐出,但是他们却偏偏对自己的生活、物质享受方面很吝啬,甚至只能用“抠门”来形容。

    台湾“塑料大王”王永庆在去世前身家高达102亿,而这位巨富在生活上始终恪守着一条原则--能节约的决不浪费。有很多事例都说明了他这种“抠门”精神。

    喝豆浆。有一天早晨,王永庆和三位朋友一起去早点店里吃早点。坐下后,店里的服务员问他们吃什么。王永庆的三位朋友都点豆浆冲蛋,只有王永庆点的是豆浆,等服务员将豆浆送到王永庆他们面前,王永庆端起碗连喝了三口,然后对服务员说:“请在豆浆里加两个鸡蛋。”服务员听到后很不悦地说:“你这不是也点豆浆冲蛋嘛,为什么刚才却说要豆浆!”王永庆笑着对服务员说:“我要是一开始就点的豆浆冲蛋,那我不就和他们一样,少喝了三口豆浆吗?”现在还有谁能向王永庆一样拥有百亿元的财富却还在乎区区三口豆浆?很多人去饭店吃饭,明明吃不了那么多菜,却要摆场面,最后许多的粮食都被浪费不说,还浪费了金钱和时间。

    换牙签。有一次,王永庆发现食堂里的牙签都是两头尖的,而自己办公室和家里用的都是只有一头是尖的,于是叫来秘书问:“我用的牙签全是一头尖的,而我看到食堂里的员工们用的牙签都是两头尖的,这两种牙签哪个更便宜一些?”秘书对王永庆说:“那种两头尖的牙签要便宜一些。您用的那种是一头尖用来剔牙,另一头刻花,基本没什么价值,但是因为刻花了,所以会稍微贵一点。”王永庆点点头说:“嗯,以后我的牙签也和员工的一样,都要用那种两头尖的,不仅能两头使,价钱还便宜,长年下来,能省不少钱呢。”

    两套西装。王永庆有一段时间身体不是很好,因此在医生的建议下他天天坚持长跑,一段时间后,王永庆瘦了很多,原来的衣服几乎都不能再穿了。有一次,他请了一个裁缝来到家里,为他量尺寸。裁缝原本以为这位富翁叫他来量尺寸,一定是为了出席宴会制定服装呢,谁知道量完身材后,王永庆居然从衣柜里拿出两套旧西装,对裁缝说:“你看,这两套西装还很新,如果因为不能穿就扔了多可惜啊。你现在也记下我的身材了,就改一下吧。”裁缝听后感觉很惊讶,一般人如果衣服不能穿了,一定会再买几件衣服,或者再做几件新的,也不会说将旧衣服改一改,这位亿万富翁居然舍不得出钱做两套新的衣服!虽然裁缝心里很不清楚王永庆到底是怎么想的,但是也没有任何办法,只能将他的旧衣服改了一下。

    一副手套。有一次王永庆到车间检查工作。他看到工人都很认真,感到很满意,随后他来到一名工人面前,发现这名工人身边扔着一副磨破一面的旧手套。王永庆把手套捡起来,问那名工人为什么将这副手套扔了,工人很奇怪地看着他,说:“你没看到这副手套都已经磨破了吗?再戴着这种破手套会磨手的。”王永庆说:“这副手套不是只磨了一面吗?还可以反过来戴啊。还能用,又不是完全没用了,这多浪费啊。”从此以后,台塑的工人们直到手套两面都磨破了才将手套换掉。甚至是一双手套一只两面磨坏了,另外一只还能用,他们只会换上一只手套,而不是将那双磨坏的手套全换掉。

    女儿的嫁妆。王永庆不只对自己很“抠门”,对公司很“抠门”,甚至对自己的女儿也很“抠门”。按常理,像他这样的巨富,女儿出嫁一定会像公主出嫁一般风光、体面,但是谁也想不到王永庆给自己的女儿置办的嫁妆却令人很意外。王永庆的女儿王雪玲出嫁的时候,王永庆做了一个口头承诺:“以后如果雪玲要上学,学费我全包了。”随后,他又给了女儿一个刮胡刀,然后一本正经地说:“雪玲,你老公胡子多,长得又快,结婚以后他也不用卖力,还不如省点钱,自己刮胡子。”王永庆女儿结婚那天,他给女儿买了一束鲜花,就是这么一束鲜花,还是王永庆跑了好几家店,问了价格后才买的。

    在台湾,王永庆的“抠门”已经出了名。他的生活十分简朴,他有一条毛巾已经用了20年,这一点即使是普通人也做不到。他对个人生活就如同管理企业一般精打细算,从不浪费一分钱,不将钱花在任何无用的地方。虽然王永庆有“抠门巨富”这个称号,但是他在四川汶川大地震的时候,一次就捐了一亿元人民币。因此可以说王永庆的“抠门”是对自己、对浪费的“抠门”,而不是对大事的“抠门”。

    类似于王永庆老先生这样“抠门”的富翁简直是数不胜数,例如郭台铭、布隆伯格、瑞典宜家连锁店创始人英格瓦尔·坎普拉等等都是出了名的“抠门”巨富。但是他们的“抠门”却帮助他们成为具有世界级重量的商界人物。

    财富语录

    “抠门”并不是贫穷的代名词,而是一个人理智消费的表现。那种不“抠门”,大手大脚花钱的人,永远也攒不下钱,又从何而谈他会理财、会投资、会赚钱?如果一个人的收入不能大于支出,那这个人只能活在不停为明天的生活发愁的日子中,而不会理智地思考自己该怎么使用这些财富,才能让自己在最短的时间积累到百万的财富,怎么利用财富成就自己的事业。因此年轻人想要成为百万富翁、千万富翁,就一定要学习那些巨富的“抠门”精神,让花出去的每一分钱都能体现出它的价值。

    2

    合理利用金钱,才能够成为金钱的宠儿

    量入为出是驾驭金钱的开端。

    对待金钱,任何人都需要谨慎。如果你不能控制住自己的支出,你将会损失一大笔金钱。在日常生活中看起来微不足道,但是当你仔细算下来后,就会发现你的金钱的总数相当可观。因此即使是富翁,他们也是在计算着金钱过日子,对待金钱要量入为出而不是挥霍无度,当自己负债累累或者一无所有的时候,后悔就来不及了。

    无论一个人多么富有,也不能随意挥霍钱财,一定要适度。例如在宴请宾客时,不一定非要讲究排场而上一桌山珍海味,那样根本吃不完,而是应该以吃饱、吃好为主,适量点菜即可;在买车的问题上,不一定非要几百万、几千万一辆的豪车用于日常生活,毕竟不是人人都是赛车手,追求汽车的高性能,只要安全、稳妥既可。如果将购买价格为几百万车子的钱捐献出去可以建造两所希望小学了。年轻人通常有攀比的心理,看到别人有一样东西,不管自己是不是需要也想要买一件,而且还要买比别人更好的。很多无意义的支出就是这样被花费出去的,因此年轻人如果能够改掉这种攀比的毛病,每个月都会节省一点,日积月累就是一大笔金钱,这样坚持一段日子你会发现自己已经过着量入为出的生活。

    现在很多人为了能穿得光鲜亮丽宁可饿肚子,而那些昂贵的衣服却并不能穿上几次,甚至还要精心保养。这种衣服都不是生活必需品,更称不上是便利品。但因为它们是名牌,是奢侈品,对许多人来讲穿上它就是身份的象征,所以许多人对这些高昂的奢侈品仍然趋之若鹜,丝毫不考虑自己的经济水平究竟能不能承受这样奢侈的购物行为。由此可见人们的物质消费通常都有一点虚荣的心理,人们的物欲远远超过了自然需求,消费状况常常是过犹不及。很多人抱怨钱不够用,物价涨得太快,其实更多的是人们对物质需求太多,没有控制住自己的欲望,花了很多不应该花的钱。

    一个人如果不能驾驭金钱,不能量入为出地生活,那么即使是富翁也会因为自己的奢侈和浪费而把家产败光。而如果一个穷人是勤劳并且节俭的,那么他会因为自己的好习惯变得富有。所以无论是什么人,都应该抛弃那些挥霍无度的恶习,这样你就会有钱储蓄、投资,你存的金额越大,就能越早实现成为百万富翁的目标。作为年轻人就更应该懂得量入为出,懂得如何开源节流地利用自己的资金,一定能够成为金钱的宠儿。

    关于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的故事有很多:他在做焊接工时改进了焊接工艺和焊接方法,从而使他所在的石油公司每年节省了5.7亿美元;他对自己的公司要求是将提炼一加仑原油的成本计算到小数点后三位等等。在生活中,洛克菲勒对于如何开源节流、量入为出也有自己的一套方法,甚至他曾经将这个方法简单地用“篮子中的鸡蛋”作比喻。

    有一次,一个卖鸡蛋的人偶然遇到了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他认出了洛克菲勒,于是拉住洛克菲勒向他咨询致富的秘诀。

    洛克菲勒问这个卖鸡蛋的人:“你真的想知道致富的秘诀吗?如果我说出来,你会按照我所说的方法去做吗?”

    卖鸡蛋的人点点头,随后又摇摇头说:“我是真的想致富,你看我每天都出来卖鸡蛋,家里养了很多鸡,很辛苦,但是也没有赚到什么钱。因此我想问你怎么样才能获得财富。可是也许你的方法只适合你,而不适合我,所以我要经过分析才能决定是否利用你所说的秘诀积累财富。”

    洛克菲勒赞赏地看着卖鸡蛋的人,于是向他提出了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假如说你每天早上都往你的蛋筐里放十个鸡蛋,然后你每天晚上都从蛋筐里拿出九个鸡蛋,最后会怎么样呢?”

    “时间长了之后,蛋筐里的鸡蛋就会溢出来,蛋筐就装不下鸡蛋了啊。”

    “那你能告诉我,这是为什么吗?”

    “因为我每天放进去的蛋比取出来的都要多出来一枚啊。”

    “好,你也清楚每天放进去的鸡蛋比取出来的多一枚。”洛克菲勒接着说,“这就是我要为你介绍的第一个致富的方法。你只要能按照我告诉你的方法做,一段时间后,你会发现你已经小有积蓄。因为你每天将十美元放进钱包里,而你每天只取出来九美元消费,这表示你的钱包一天留下一美元,十天后,你的钱包就有十美元,这时你的钱包开始膨胀,你的财富在逐渐积累。当你觉得手中的钱包越来越重的时候,你的心中会充满获得财富的满足感。”

    卖鸡蛋的人听到洛克菲勒这样解释,露出了怀疑的表情。

    洛克菲勒看出卖鸡蛋的人有些不相信他,继续耐心地解释道:“你是不是认为我说的太简单了?你觉得获得财富的渠道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哪有那么轻松就能获得财富的?实际上大多数的富翁都知道,发财的秘诀并没有多么深奥,反而都是很简单的。最初的时候,我和你一样,都是口袋空空,身无分文,我对我当初的境况十分不满,因为当初的情况根本无法满足我迫切想要发财的欲望。那时候我以为花的钱越多,自己就能获得更多的东西,能够早日触到成功、财富的边缘,但是我却没有成功,反而差点成为一个挥霍无度的人。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及时改变了思想,我发现当开始往自己钱包里放进十美元,而只取九美元消费时,我的空钱包会随着我的不断消费而膨胀。因此我想如果你能够像我这样消费、量入为出的话,你的空钱包自然也会逐渐膨胀起来的。

    “虽然这个道理我也说不清到底是为什么,但是事实确实如此,我就是这种方法的受益者。当我的支出不超过我全部收入的90%时,我的感觉是生活过得十分惬意,不再像从前那样焦虑、贫困。我发现自己从前许多需求都是没必要的,而很多东西我都是盲目购买的。在不为生活焦虑的情况下,我的心情也豁然开朗,觉得赚钱比以往更加容易。因此,一个只花费自己全部收入的一部分的人,往往是容易被金钱所青睐,比其他人更容易赚到金钱;而那些每次都将全部收入花光甚至负债的人,他的钱包是永远膨胀不起来的。所以你想要成为富翁,就要先学会钱包里有十块钱,而你只花九块钱的道理。”

    事实也证明很多人确实如同洛克菲勒所说的那样,将自己收入全都花出去,而他们购入的东西往往不是他们真正需要的东西。如果这些人不购买这些无用的东西,那么他们每个月都会有一笔存款,日久天长,这笔存款的数额会越来越大,财产自然也会越来越多。

    财富语录

    年轻人想要致富、想要拥有大笔财富,一定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支出,学会量入为出,将手中多余的钱立刻存到银行,并且不要办这个银行的银行卡,这样当你冲动地想要购物时,你会因为考虑到还要去取钱,比较麻烦,而降低了购物的欲望,避免自己购入过多的无用品,从而节省出一笔资金。在这种消费、储蓄行为模式的引导下,年轻人很容易就能够从身无分文变成略有资产的小富翁。

    3

    节俭不等于吝啬,省钱不等于不去赚钱

    花好每一分钱,是为了赚取更多的钱。

    会花钱才会赚钱。如果一个人有很多金钱,却守着那些金钱不松动,将它们紧紧攥在手中不花,这种做法是十分愚蠢的,就像是葛朗台一样,最后会发现自己的财产全部变成一文不值的尘土。而这种不会花钱的人,永远只能是穷人。一个真正的富人,既会赚钱,也会花钱。他们明白只有把手中的财富花出去,才能创造更高的价值,让更多的人手中更有钱,具备更高的消费力,如此一来,才能做到资金-商品-资金的循环,自己的财产在这种循环当中越积越多。

    学会花钱是令一个人致富的必备条件,那些最会赚钱的人,无一不是天下最会花钱的人。有钱人花钱都会精打细算,花好每一分钱,既不造成浪费,也不会守着钱财一分不花,造成社会财富无法顺利流通,这是富翁心中对钱财的考量,同时也是他们风度的表现。

    学会花钱更能避免因挥霍无度而背负债务过日子。当一个人陷入债务危机的时候,会生出许多麻烦。之所以产生债务,很多时候是因为这些人不懂得该如何花钱,缺乏理财、投资的观念。陷入债务的生活就像是一场噩梦一般,令人们无法摆脱,甚至在这场噩梦中丧失对生活的信心,妨碍到自己和身边的人的幸福,毁掉一个家庭的快乐。不论是对于穷人还是拥有万贯家财的富翁来讲,背负债务生活都是一件不愉快的事情。这种时时刻刻被债务逼迫的压力,常常会令一个人意志消沉、处境悲惨。

    世界上的富翁都是精明且十分会花钱的人,例如沃伦·巴菲特。作为一名纯粹的投资商,巴菲特不像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钢铁大王卡内基和比尔·盖茨那样,通过一种产品或者发明积累财富。他只能从零开始,从事股票、基金等投资事业,逐渐积累财富,成为世界巨富之一。

    巴菲特连吃顿午饭都能赚到上万美元的财富,这个世界还有哪个富翁能和巴菲特一般,在本该花钱的时候居然还能吸金。

    2007年6月29日,来自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一位竞拍者以65.01万美元的价格拍到当年同巴菲特共进一次午餐的机会,创下最高纪录。而巴菲特不但能在午餐上赚钱,该花钱的时候也绝不会手软。据说巴菲特对财富的理解是:自己的财富都来自社会,因此如果有机会一定要回报社会。所以他对慈善事业很支持,但是由于他本人十分痛恨官僚作风,生怕自己的好心会被当成某些政治人物为了上台而做出的政治秀,因此他在考虑将自己大部分财产捐赠给哪个慈善机构的时候,也是货比三家,最终他选择捐赠给自己的好友比尔·盖茨的慈善基金会,因为他相信比尔·盖茨会将基金会的每一分钱都花在慈善事业上,而不会浪费任何一个人的捐款。

    不仅是巴菲特既会赚钱也会花钱,他的好友,同为世界巨富的比尔·盖茨更是精打细算,从来不花多余的钱。

    比尔·盖茨和妻子梅琳达在婚后很少去豪华的餐馆用餐,如果要去也是因为工作上的需要。一般情况下,他们都会选择到肯德基、麦当劳等快餐店或者咖啡店用餐,有时他们还会光顾一些有特色的小商店,例如西雅图那些法国、德国、俄罗斯等国家的人开的小店,在那里他们还能找到独属于那些国家的特色商品。

    比尔·盖茨和妻子梅琳达曾经一起去过一家墨西哥人开的食品店,这家店被西雅图人认为是全西雅图最便宜、最实惠的商店。比尔·盖茨也曾经听说过这家店,但是他认为这不过是店家吸引客人的噱头。有一次,他和梅琳达路过那家店,比尔·盖茨决定进去看一看到底是不是和人们说的一样是西雅图最实惠的商店。刚一进商店,比尔·盖茨就被店门口悬挂的“50%优惠”的广告词吸引。而比尔·盖茨看到门口不远处燕麦片的大包装盒上确实写着这样几个字,比尔·盖茨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因为他看到过同类的商品在另一家店却要贵上一倍。比尔·盖茨走过去仔细端详,发现真的是便宜了一半后,立刻付钱将它买下来,并对梅琳达说:“看来这家店真的和人们传说的那样,这么实惠。我很开心我今天没有多掏腰包买了这些东西。”

    世界两大巨富对财富的使用都是如此理智,而没有达到他们那个高度的年轻人在对待金钱的支出上是不是更应该理智呢?那些只能充当门面、满足自己虚荣却会让自己入不敷出的东西是不是应该减少或者从此不再购买呢?在购买物品时,是不是要学会货比三家,将自己手中有限的钱节省下来,做储蓄或投资呢?只有在控制住自己过度消费的欲望后,你才能逐渐学会花钱。

    财富语录

    人们可以将省下来的钱作为投资,将它利用上。这些钱就像是一颗种子一样,只有将它种到地里,然后精心地培育它,到秋天的时候,才能结成累累的果实,或者开出鲜艳的花朵。年轻人想要迅速积累财富也是如此,精打细算花好每一分钱,就能凭借自己省下的钱通过投资或者储蓄慢慢积累一大笔的财富。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