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已经消失,要么创新,要么死亡。
--托马斯·彼得斯
同是不满于现状,但打破现状的手段却不同:一是革新,一是复古。
--鲁迅
想出新办法的人在他的办法没有成功以前,人家总说他是异想天开。
--马克·吐温
1
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才能获得财富
拥有创造性的思维就等于拥有了创造财富的能力。
英国哲学家罗素说过,创新是生活中最大的快乐。那么,创新精神与财富之间存在什么联系?创新其实就是财富的源泉。一个好的创意可以促成一个企业,一个好的点子可以造就一个百万富翁。创意是人们通往富有的最佳捷径。成功的道路上,不可缺少的也是创造性的思维方式。人们只有不断创造才能真正体会到人生的价值与幸福,也才能实现自己的财富梦想。
人类社会的发展中,一个又一个的创新思维,一个又一个的创新理论都将不断地丰富人类的智慧,丰富人类的知识。创新能够使人们认识越来越多的事物,为人类实现梦想提供更多的机会。从某种角度来说,成功很多时候就是靠不落俗套的创意而实现的。如果一个人的创意令竞争对手出乎意料,就会拥有更多的胜算。同样,如果一个人掌握了某事物别人所不了解的那一面,或者敢于尝试前人所没有运用过的方法,那么他也必定会拥有更多实现梦想的机会。然而提到创新,很多人都觉得有点神秘,似乎只有那种非常聪慧的人才能做到。其实创新的形式多种多样,有大小、形式上的不同。如今,创新不仅仅是科学家的事情,它已经渗透在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任何人都可以进行创新活动,生活、工作的各个方面都可以激起创新的火花。而且,世界上因为创新而致富的人更是数不胜数。
法国美容品制造师伊夫·洛列是靠经营花卉发家的。在一次采访中他说道:“我能有今天,是因为卡耐基先生告诉我一个秘诀,这个秘诀大家都知道,但是我们却经常与它擦肩而过,甚至没有将它当回事。而现在我要说,创新的确是一种奇遇。”
如今的伊夫·洛列的美容产业遍及世界。伊夫·洛列的产品销售很旺,在世界美容、护肤行业内都是数一数二的。他的企业是唯一可以与法国最大的化妆品公司劳雷阿尔相抗衡的。创业初期,洛列只是生产销售美容霜。后来,他开创的邮购销售方式让他取得了空前的成功。在很短的时间内,洛列通过邮购销售方式销售了几十万瓶美容产品。如今邮购产品已经司空见惯了,但在当时采用邮购销售的方式则是洛列的一种创新,是销售市场上前所未有的行为。洛列打破市场销售常规,采用了邮购美容产品的方式。洛列公司在收到顾客的订单之后,会在约定期限内将商品寄给顾客,同时赠送一件小礼品与一封建议信。邮购销售量几乎占去了公司总销售量的一半。这种销售方式对于那些工作繁忙以及居住地远离商业区的女士来说是很理想的。通过邮购的方式,顾客可以从洛列公司购买到各种美容产品,如口红、眉笔、护肤霜等等。这种优质的服务给洛列带来了丰厚的利润。公司每年寄出邮购产品900万件,平均每天超过3万件。伊夫·洛列通过创新找到了财富的突破口,在竞争激烈的化妆品市场,采用别出心裁的销售方式,吸引了众多的顾客。洛列的致富经历正好验证了拿破仑·希尔的话:“如果你想要快速赚钱,那么最好去另找一条捷径,不要在摩肩接踵的人群中前进。”
创新的精神常常能化腐朽为神奇。美国的自由女神铜像翻新之后,现场剩下了两百吨废料,难以处理。一个叫斯塔克的人主动要求承担清理任务。他将废料分类加工,将废铜皮制成纪念塔,将水泥碎块塑造成小石碑包装起来,让大家选购。结果,原本无人问津的、令人头疼的废料,顿时身价百倍,引得人们争相抢购。正是由于自己标新立异的思维方式,斯塔克才想到了最具有价值的废料处理方法,狠狠地赚了一笔。因此,人们要学会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创新要求人们独立思考,不人云亦云,但也并不是固执己见、孤芳自赏;创新精神提倡人们不迷信权威,大胆质疑,从全面、辩证的观点来看待事物。当人们学会如何去创新时,便真正创造了财富。《纽约时报》的记者曾经追踪了像比尔·盖茨这样的人的“暴富”历程后发现,他们这些人都是凭借自己的创造力,成为富可敌国的人物。很多致富的案例都源于一个创意,而好的创意是从很多的点子中选择出来的。这个过程就像一个摄影师创作的过程,他拍得越多,就越有可能得到一张惊世之作。
其实,每个人都具备创新的能力。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由于难以正确判断自己的创造优势在哪,因此失去了很多充分发挥创新思维的机会。一个具有艺术天赋的人,可能会成为一个优秀的画家;但未必能做枯燥的实验,哪怕用尽所有的精力,也未必能成为一个科学家。
财富语录
人们在生活中可能会产生一种对自己来说前所未有的体验,它能使人感到喜悦、自信,能够促使人们工作顺利开展。这种体验就是一种创造,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走向属于自己的财富王国。所以,每个人都要学会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这样才能离财富越来越近。
2
只有不断创新才会有源源不断的财富
想要过上富裕的生活必须从学会创新开始。
一个人的人生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人们都在花钱买知识,背着一袋袋的钱换取知识;第二个阶段,再用这些钱换来的知识,去赚取更多的钱。但人们在面对这两个阶段的时候,也分两种心态:消极和积极。心态消极的人会觉得:我用一袋袋钱换了一脑子知识、一肚子墨水,那么我能用这些知识和墨水换取比这些钱更高的金钱和价值吗?他们总对自己能否以所学知识换取相等以及更高的价值而心存疑惑,而这种疑惑让他们害怕失败,让他们在害怕失败中失去信心,而没有信心又如何创业和创新呢?积极的人则会觉得:自己已经学有所成了,要进入社会大干一番事业或一展拳脚。并且,在奋斗中他们会不断创新,所以这种人,往往会容易获得比自己所学知识更大的财富。
1999年6月,美国总统克林顿访问西安时,侯晓军作为西安地区的下岗工人创业代表参加了欢迎活动。随行的美国记者问他:“你下岗创业是被迫的,还是自愿的?”
当时,侯晓军的回答很是体面:“是服从国家经济调整的需要。”而侯晓军在面对国内记者采访时,却笑着承认:“其实我是被逼出来的。”
1994年6月,对侯晓军来说是人生的一个转折点--在原邮电部电讯元件厂工作的他下岗了。这一年他40岁,厂里每月600元的生活费根本无法让他维持生活。侯晓军说:“我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会下岗,从高中毕业后我就在西安电讯元件厂工作,从学徒到班长、工段长直到车间主任,在工厂整整干了20年。”下岗后的侯晓军心情低落,常常在家睡大觉、酗酒。
1995年,侯晓军推销过各种商品,但生活依然拘谨,不能很好地养活自己和家人。他突然意识到自己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必须出去寻找新的机会!于是,1995年10月,他带着家里凑的1000元到深圳打工。当时,他是抱着混口饭吃的想法出发的。然而,混口饭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人生地不熟的他,只有高中文凭,并且已经40岁了,机会少之又少。侯晓军整整两个月没找到一份工作,身上的钱也花得差不多了,但他并没有放弃。
1996年,在深圳徘徊了60多天的侯晓军才算找到了一份工作,虽然他勤勤恳恳工作,老板对他也非常赏识,然而三个月之后他又失业了。后来,他专门为一家小工厂推销产品,对于有推销经验的他来说这并不是难事,但是侯晓军想,不能盲目推销,应该瞅准机会,吸收社会信息。于是,在深圳的大街小巷里就多了一个经常骑着一辆除了铃不响其他地方都响的自行车转悠的人。他有时会追着身边驶过的公交汽车,还不时停下来在本子上记着什么,那就是侯晓军在抄公交车上瓶装水厂家的地址和联系方式。而且,他用自己创新的方式推销:在同事忙于奔波业务,向客户介绍、要名片的时候,他却拉到了大批瓶装厂家的业务。
1997年,侯晓军以自己的方式为厂里拉了很多大生意,于是老板决定让出厂里15%的资产作为他个人的奖励,并且让他参与了年底的分红。虽然挣到了一些钱,但是侯晓军并没有觉得自己成功了。他拿着在深圳打工挣的5万元,回到了西安,准备自己开创事业。
这时的西安汽车行业刚刚兴起,侯晓军发现,虽然寻常百姓家买汽车已经不是一件难事,但是大部分经销商只卖车,却不做车的其他服务,车主虽然买了车开心,但在修车和装饰车时却让他们很不方便,并且全城几乎没有一家正规的店能全面给汽车做装修等配套服务的。于是,侯晓军一连好几天待在汽车销售公司门口,观察汽车每天的销售量。等估算好每天大约的销售额后,侯晓军便开始四处找店面--他准备放手一搏。
1997年5月,侯晓军的猴王汽车装饰公司成立。仅仅一年多的时间,侯晓军的公司便与全省五大汽车经销商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侯晓军的猴王汽车装饰公司占据了整个陕西高档汽车装饰行业的大部分市场,而且与别人不同的是,他旗下组织的员工都可以上门服务,并要求每个员工都必须与顾客“一次握手,永远朋友”。这种创新的“服务跟进销售”的经营方式,使他从竞争激烈的汽车装饰行业中脱颖而出,也使公司的业务快速上升。
1999年,侯晓军为了扩大业务,开始涉足旧车装修。在别的汽车装饰店“来一个宰一个”,用一些低劣的产品冒充高档次产品为车主装饰车子的时候,侯晓军却坚持自己的原则,保证产品的质量,率先引进了CIM管理,以与客户建立长久关系。而在侯晓军在汽车装饰、装修市场上站稳脚跟以后,依然不断地进行着创新。
在经营中,侯晓军发现陕西冬天的天气干燥、干冷,在发生碰撞时会使车的玻璃碎裂。这样不但让车主遭受损失,还会受到人身伤害。于是,侯晓军找到相关部门,引进了美国防爆技术,做出了专用汽车防玻璃爆裂的防爆膜,应用到公司的业务中,并在市场上推广,受到了不少车主的追捧。如今陕西猴王集团董事长兼CEO的侯晓军,已经是身家千万的富翁。人们或许很难相信一个下岗工人、打工仔竟然摇身一变,成了陕西省汽车装饰装修行业的领头人物。其实,正是创新成就了侯晓军。
在一次采访中,记者问及侯晓军的创业和经营心得时,他表现得很平静:“如果没有40岁的下岗,我肯定不会想着去重新创造自己,也肯定不会有今天的财富。下岗是创业的机会,或是颓废的开始,都需要自己去决定,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创业的10年,也是我一生中最辛苦的10年,在这10年中,我追求不断创新,才能一直向前发展,所以这10年也是最有收获的10年。”
如今的侯晓军,想起下岗的经历,只是心存感激。正如侯晓军所说的那样,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如果下岗后的他一直萎靡不振下去,可能他的人生不会再放光彩,也就不会有如此多的人知道他的存在了。而在他打工的过程中,他也一直没有放弃创新,在别人发广告传单、拉业务的时候,他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去追赶一辆辆超过他并且还在前行的车辆。他在一个行业中摸爬滚打时,知道要想一直前进就必须一直创新,而也正是创新让他把众多竞争对手甩在了身后。也可以说,正是因为他的创新才成就了他如今的事业。
其实,富人和穷人的差别就在于:富人喜欢创新,而穷人关注挫折。创新能让富人一直领先,穷人为什么追不上他们?就是因为穷人不懂创新。有创新精神固然可贵,但若只是想而不去创,那也等于空想,这与做白日梦没什么区别。所以说,创新能让你前行,你也必须“动一动”,这样才能配合默契,达到创新的效果,才能不断前行。
财富语录
每个人都渴望拥有财富。追溯那些亿万富翁的成功历史,会发现他们都是在不断地创新中使自己的财富得到持续不断的增加的,如果没有创新,也许他们会从亿万富翁落到千万富翁甚至百万富翁的行列,也就是说,是创新让他们始终前行。
3
寻找财富的过程就是不走寻常路
人生只有另辟蹊径方可看到更美丽的风景。
邹子龙是北京大学高材生,2010年,他从北京大学毕业后,没有像其他同学投入到找工作的人潮中,而是来到了珠海三灶镇。在那里,邹子龙投入30万元的资金,从当地农民手中承包了50亩的土地,兴建了自己的农场,决定走种地致富之路。邹子龙采取CSA的推广模式,在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直接搭建沟通桥梁,实现了城市社区农民和有机农场的无缝对接,从而降低了社区居民通过超市、批发商等中间渠道购买蔬菜的成本,也提高了有机农场的收入。经过将近三年的时间,邹子龙累计投入100多万元,从当地农民手中租赁土地面积高达300亩,除此之外,他还聘请了当地10名村民帮助他进行蔬菜种植。2013年,有300多个家庭提出了预定邹子龙农场产品的要求。除了种菜,邹子龙还在农场饲养了50多头猪和20多头牛。
虽然邹子龙在这一年刚刚实现收支平衡,但谈到日后的发展,邹子龙充满自信。他相信,在越来越多家庭重视营养健康的情况下,他的全部采用生态肥料的蔬菜,一定会越来越受欢迎。在北大才子种菜的消息传开后,广东省委常委、珠海市委书记李嘉造访了邹子龙的农场,并了解到一些情况。当地政府非常重视邹子龙的自主创业项目,为了扶持邹子龙,不只为他的农场修了马路和沼气池,还派去了技术专家,指导农场农民进行技术种植。
邹子龙的创业故事为当前渴望致富的人们提供了一种致富思路,那就是不走寻常路。试想,假如邹子龙当时并没有前往珠海,而是融入就业大军中,成为一名普通白领,那么,三年之后,他也只能是一名稍有成就的小白领。而如今,他非但走出了一条特色致富之路,而且这条道路还有着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可以预见的是,不久的将来,邹子龙一定能够收获属于自己的财富。
和邹子龙不走寻常路的寻找财富的思维一样,哈默也一直是一个不走寻常路的人,而他的不走寻常路,也的确为他带来了巨额的财富。
哈默是美国西方石油公司董事长,他的经历充满了传奇色彩。他高中时就拥有了自己的汽车,又在读大学期间挽救了父亲濒临破产的制药公司,在学业兼顾的同时,将小型的制造公司做大做强成制药大企业,员工从原来的几十人发展到1500人,业务也扩展到全国,而他,也成为当时全国院校独一无二的还在读大学的百万富翁。那一年,美国的平均收入水平在625美元,而哈默个人的净收入却在一亿美元以上。以几乎全优的成绩毕业时,哈默得到毕业班“最有前途的学生”的评价。毕业后,哈默为了完成父亲的梦想,卖掉公司,组建美国赴莫斯科医疗团,并逐步开启了一条美苏易货贸易之路。他几乎以苏联对美贸易代理人的身份负责美苏易货贸易工作,后来又创办世界上最大的铅笔厂等企业。在将近十年的时间里,哈默在莫斯科聚集了大笔财富。此后,哈默涉足多种行业,而无论是在哪一领域,哈默都能够取得成功,他因此成为西方人眼中点石成金的万能富翁。
哈默的成功,得益于他活跃的思维,关于这一点,人们可以从他高中时买车的经历来窥得一二。
哈默读高中的时候,有一天,他路过百老汇大街时,发现有家商店正要出售一辆双座旧敞篷车,哈默对这种车已经心仪很久,他决定把这辆车买下来,但一问价格,哈默愣住了:185美元!工薪阶层辛苦劳动半年,才能得到这笔收入啊。作为一个读高中的学生,哈默当然没有这么多钱,但他没有气馁,他找到在药店售货的同母异父的哥哥哈里,希望哈里能暂时为自己支付买车的钱,并保证在两个月内就将这笔借款悉数还清。哈里当然不相信他有还款的能力,于是拒绝了他的要求。哈默不是一个轻言放弃的人,他采取了软磨硬泡的策略,哈里经不起他的纠缠,便答应借钱给他。
哈默兴冲冲地拿着钱买回了这辆车,车到手后,他并没有开车到处炫耀,而是立即四处寻找赚钱的机会,他要尽快将欠哥哥的钱还清。哈默发现一家百货商店在招聘圣诞节期间的送货员,于是立即赶去应聘。他想,借助自己刚到手的车,肯定可以很好地完成送货任务。可是,老板看他还是个高中生,担心他做不好这项工作,拒绝录用他。哈默告诉老板自己有车,可以提升送货速度,并保证说自己如果送得没有别人多,就分文不取。商店老板被哈默的决心打动了,于是决定给他一个机会。哈默本来就是一个勤奋的人,再加上自己有汽车作为辅助工具,同样是一天,哈默跑的地方和送货数量都远远超过其他人。商店老板看到哈默的表现,对他赞赏有加,每天给他20美元的薪水。
圣诞节结束了,哈默拿到手中的钱足足有200美元,还了哥哥借给他的185美元后,他还有15美元的结余。这时候的哈默,只有16岁,他的手中有一笔存款,有一辆自己的私家车,在同龄的孩子当中,他已经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
那么,哈默的思路究竟和寻常人有什么不同呢?
首先,在平常人眼中,一般都是攒钱在前,消费在后,要买车,也一定要先赚够买车的钱才行。但哈默则不这样认为,他的想法,是自己没有钱,可以借钱买车,买了车再还钱,同样可行。
其次,在平常人眼中,车是一种消费品,是一种交通工具。他们买完车之后,通常是开车去消费,在不用车的时候,就将车停在车库里。而在哈默的眼中,车不只是交通工具,不只可以用来消费,也可以用来赚钱。在将车买回来后,哈默立即将有车变为自己找工作的优势,通过这种优势来弥补自己还是一个高中生没有工作经验的劣势,从而顺利得到工作,并且圆满完成工作任务,赚得自己需要的钱。
哈默只是颠倒了赚钱和买车的顺序,从不同角度看待车的用途,就创造了一个奇迹。正是这种不走寻常路的思路,使得他在短时间内聚集起一笔相当于工薪阶层工作半年多的财富。
邹子龙不走寻常路,开辟了一条北大才子新的致富路;哈默不走寻常路,成为点石成金的亿万富翁。北大资源物业集团董事长、总裁亢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总结了北大资源物业集团的成功经验,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不走寻常路。显然,不走寻常路,是一个人、一个企业能够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是获得财富的重要条件。
财富语录
有人认为,只有跟在人们后面,才能确保走的真是一条财富路。的确,这样避免了风险,但需要注意的一点是,那些在追求财富的过程中落入俗套、与千千万万的人们竞争有限的财富的人往往没有获得大的成功。真正成功的人,始终是那几个最先走上这条路的先驱者,成功的,还是最早吃到螃蟹的有限的几个人。这就进一步证实了:不走寻常路,才能走上致富路;不走寻常路,财运自然来。
4
创新精神:想别人不敢想,做别人不敢做
成功总是属于那些思维创新的人。
一个人如果拥有创新的精神,即使他现在一无所有,在不久的将来,也必定能跨越无数障碍,获得更多的财富。创新精神是富人们共有的特征。思想超前,敢想别人不敢想,做别人不敢做,当然就能够拥有比别人更多的财富机会。所以说,创新是一个人的人生机遇,是致富的基本条件。社会的发展规律告诉人们:唯有创新才能有发展。邯郸学步、东施效颦的思维模式在任何时代都是行不通的,成功总是属于那些思维创新的人。一堆木料,用它来做燃料,几乎分文不值。如果将它制作成家具再卖掉,能够价值几百元。如果将它做成艺术品,那价值就无法估量了。人和人之间的最大差别就是脖子以上的部分,一些人长期陷在赚钱的误区,说到赚钱就想到开店、开公司。当然,并不是说这种想法是错误的,而是如果不突破这种思维定势,就难以抓住眼前的机遇。其实,成功与失败,富裕与贫穷,常常是只有一念之差。不同的思想成就不同的人生。
北大毕业后,王立峰准备外出打工。到上海后他敏锐地发现上海人特别喜欢养花。于是他想到了一个做无本生意的方法。他马上到郊区装了10包泥土,然后命为“花盆土”,以1块钱1包的价格出售,竟然一下子卖光。那天他在城郊之间往返了6次,共赚了50元。正是这50元激起了他创业的信心。他开始研究各种土壤,研究哪种花卉适合长在哪种土壤里。逐渐,他的“花盆土”越来越有名,生意也越来越好。不久后,他在上海开了一个店,从此过上了富裕的生活。但是他并没有停止追寻财富的脚步。在长年的走街串巷中,他发现清洗公司只负责洗楼而忽略了招牌的清洗,很多商店的楼面光亮但是招牌却满是污渍。他立即抢占了市场的先机,开办了一个小型的清洗公司,专门负责清洗招牌。结果,他的公司迅速发展,而且业务逐渐从上海扩展到其他城市。
从王立峰的创业故事中,人们可以发现只要具有创新精神,生活中到处是致富的机会。一个人是否具有创新的思想,决定着一个人的命运。创新思想影响着一个人对人生的态度,并能改变他的命运。童话故事中的阿里巴巴用“芝麻开门”的咒语打开了装满财宝的山门,而如今人们需要用创新来开启财富之门。
北大教授薛旭讲过这样一个创新事例:
1987年,美国两个邮递员科尔曼与施洛特偶然看到一个小孩拿着一个发光的荧光棒,他们想这东西能有什么用呢?两个人正在想的时候,看到小女孩将棒棒糖放到荧光棒上。结果,光线透过半透明的糖果,显现出一种奇幻的光亮。这一现象让他们惊喜不已,因此他们申请了发光棒棒糖的专利,并将它卖给了开普糖果公司。两个邮递员又继续想,棒棒糖舔起来费劲,如果装上一个自动旋转的小马达,这样既省劲又有趣。于是他们又将这种想法付诸行动。旋转棒棒糖进入市场后,受到了极大的欢迎。两个邮递员也因此获得了很多的利润。
后来,开普糖果公司的负责人奥舍在逛超市时看到了电动牙刷,这种牙刷的售价高达50美元,所以销量极小。奥舍灵机一动,为什么不用棒棒糖的技术来制造电动牙刷呢?很快,奥舍与科尔曼、施洛特进行技术转移,创造了美国市场上最畅销的旋转牙刷。这下,宝洁公司坐不住了,他们公司的电动牙刷售价太高,根本没有市场竞争力。于是,在激烈的讨价还价之后,宝洁公司收购了他们的公司,条件是预付款1.65亿美元,三个创始人三年内留在宝洁公司。一年以后,宝洁公司又提前结束了与他们三个人的合同,因为这种电动牙刷太好卖了,远远超过了他们的预料。借助宝洁公司的影响力,它已经在全球三十多个国家开始销售。按照这种趋势,宝洁在三年合同期满后付给奥舍三人的钱要远远超过预期。最后经过协商,他们三个创始人一次性拿到了3.1亿美元,加上原来的预付款总共4.75亿美元,这真是一个令人兴奋的数额。人们没有必要去奢望那4.75亿美元,人们真正应该渴求的是那种创造的精神。偶然间一个小小的念头或许就会改变一个人人生的轨迹。
薛旭教授表示,满足消费者需求是创新的发展趋势。而且,创新也是为了适应消费者日益变化的市场需求。企业只有不断地创新,才能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并能获得丰厚的利润。
李嘉诚曾经在回答为什么自己几十年的财富积累都比不上比尔·盖茨的几年暴富时表示,比尔·盖茨的成功是源于最珍贵的创新精神。当初只有几千元的股市炒家,如今成了百万富翁;当初大街上摆地摊的,如今成了大老板。面对这些人的成就,很多人都不服,可能会说如果当初是我做,一定比他们做得更好。是的,或许你的知识能力比他们都强,经验也比他们丰富,但是为什么你没有去做呢?这就是思想观念的问题,因为陈旧的思维模式绑住了你前进的步伐。
财富语录
人们需要用创新的思维模式来开启财富之门。很多事实证明,创新无价,好的创意价值上亿,人的成长就是一个不断创新、超越自己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一个人的创造力将决定他能否成功。因此,人们要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发挥想象力,敢于打破传统的观念,从多种角度去思考问题、看待问题。事实上,生活中并不缺乏新意,只是人们的双眼被习惯给蒙蔽了。在追求成功与财富的道路上,如果人们勇于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尝试新的事物,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
5
在问题中创新,在创新中收获财富
创新就是财富的创造力。
在现实生活中,一些企业管理者或营销人员为了卖出商品,会想出一些新颖的办法让自己的商品与众不同,因为这样才能吸引消费者的关注。据专家研究,一个计划能否运用,关键在于人们对主观和客观因素有没有充分正确的认识。有时候人们利用新的创意,这些创意可能是逆向思维,背道而驰,但不背离事物的客观规律;违反了陈旧的常规,却补充了新鲜的意识。而倘若完全违反事物发展规律,那么就不会得到世人的认可。
《动物寓言》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在茂密的大森林里,有一只专门卖胡萝卜的兔子。最初这只兔子的生意很好,但是慢慢地竞争变得激烈了--相继来了几个竞争者。这只兔子的仓库堆积了大量的胡萝卜,眼看着销售量越来越低,它也越来越发愁,于是,它决定把这批胡萝卜降价处理。但是,一个月过去了,销售量还是很惨淡,乏人问津。
后来,这只兔子想出了一条妙计,在店门上贴出一条广告:“本店出售胡萝卜,每只兔子限购胡萝卜,数量有限,超过限购数量需加价10%。”
森林里的兔子们看到这条广告后,既惊奇又惊慌,纷纷疑惑:“为什么要限制数量呢?”“难道胡萝卜将要大幅度涨价?”“为什么买多了要加价?”在这种猜疑、惊慌的心理作用下,兔子们开始疯狂抢购,有的兔子不惜蒙面、改装,只为多排几次,有的兔子则求自己的朋友和家人帮忙一起排队,甚至还有一些兔子愿意多付10%的钱,只为了多买些。因而,这家店的胡萝卜紧急销货,很快就被兔子们抢购一空了。
事实上,这个寓言故事运用的战术是:利用人们的好奇心。俗话说“好奇是魔鬼”,人们往往会对一些奇怪的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这种创新的销售方法很能抓住人们的好奇心,但主要的原因还是兔子老板运用了逆向思维,从消费者的角度思考了怎样才能吸引其他兔子的注意,并让它们产生购买胡萝卜的欲望。因此,创业者在创业活动中,无论是做什么行业,都应该站在消费者的角度去想一想,多做些市场调查,看消费者有怎样的想法,从市场需求上找问题,经常给自己提问题,往往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收获。
松下幸之助就是一个喜欢提问题的人,很多人都知道,松下幸之助是靠生产电插头起家的。在创业之初,他陷入了三餐难继的困境。由于研制的插头性能不好,产品的销售额并不理想。
一天晚上,松下幸之助拖着疲惫的身躯,想着工厂的事情独自一人走在回家的路上。这时,一对姐弟的对话,引起了他的注意。
姐姐正在烫衣服,而弟弟要读书,却无法开灯,因为那时的插头只有一个,所以不能两者兼顾。
弟弟不耐烦地说:“姐姐,你能不能改天烫衣服啊?我要学习。”
姐姐哄着弟弟道:“快了,衣服马上就烫好了,你再等一会儿。”
弟弟:“你刚刚就说快烫好了,结果都过去半小时了,你还是没有烫好。”
姐弟俩为了用电的事,吵个不停。
松下幸之助突然灵机一动,不禁思忖道:“姐姐烫衣服,弟弟就没办法开灯学习,意味着一个人用,另一个人只能等着,这样不是一点都不方便吗?对呀!如果发明一种两人同时都能用的插头不就很方便了吗?”松下幸之助认真地想了这个问题,然后以这个问题打开了思路,有了新的创意,很快他就研制出了双叉式插头。
这个产品问世之后,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十分受欢迎,一推上市场很快就被抢购一空,订货的人越来越多,供不应求,松下幸之助进而扩大规模,他也因此走上了财富之路,成立了今日稳固的松下电器公司。
由此可以看出,一个人提的问题越大,其实挑战也就越大,挑战越大也就代表着他将因此而收获的财富会越大。
财富语录
追求创新是创业者在创业中成功的动力,问题是获得财富的牵引者,追求卓越的事业并在事业上不断地创新是创造金钱的力量。在当下这个迅速发展的时代环境中,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唯一适应时代变化的方法就是追求创新和卓越。成功者往往都不会安分地固守成规,而会永远地追求创新。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