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只有行动,才能决定价值。
--约翰·菲希特
行动之前必须充分地酝酿。一旦定下决心,就应该果敢行动。
--萨卢斯特
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川上的桥梁。
--克雷洛夫
1
果断行动才能抓住成功的机遇
任何人在机遇面前都是平等的,行动才是让自己把握先机的重要因素。
机遇与挑战无时无刻不在,能抓住机遇的人便拥有了胜利的基础,而错失了机遇便会令人懊悔交加,甚至品尝失败的苦果。要想成功就要善于捕捉机会。这个道理很多人都明白,但是机遇却时常在人们犹豫不决时溜走。
在机遇面前犹豫不决的人,是不相信自己的选择以及判断力。而且这样的人缺乏安全感,总觉得跟着多数人选择--即使是失败了,他们也会觉得,反正失败的不止自己一个人。
虽然随大流不容易出错,但自身的缺点和优点只有自己最清楚,适合别人的路不一定就适合你。无论当今在某一些领域取得辉煌成就的人,还是历史上那些名垂千古的人,他们从来都不甘于跟别人走一样的路。他们喜欢在别人面前提出不同的意见,作出不同的决断。有些人正是因为缺乏这种与众不同,才会使他们在面对事情时更加犹豫不决,从而错失可能获得的机遇。
任何一个机遇都有可能带领你走向成功,但前提是这些机遇都要靠自己去创造。认为机会在别的地方等着自己,或者机遇会主动找自己的人,无疑是一个愚蠢的失败者。
一只狐狸听说河对岸有一个很大的葡萄园,里面的葡萄都已经成熟,非常美味甘甜。于是,它便想到河对岸去。可当它到了岸边以后,这只狐狸却又犯难了,岸边没有桥也没有过河的工具,只能蹚过去。它想,如果过河,河水就会弄湿自己柔软的皮毛,但是如果不过河,自己就尝不到美味的葡萄。
狐狸一边在河边走着,一边思考应该如何是好,因为太过专注,竟然没有发现后面的猎人。此时狐狸还在犹豫不决,而危险却悄悄地向它逼近--终于,一张大网罩在了它的身上。
成了别人猎物的狐狸此时后悔不已。只听抓到狐狸的猎人说:“没见过这么笨的狐狸,这么容易就抓住了,省了一颗子弹,这样完整的皮毛一定能卖很多钱。”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就像故事中的狐狸一样,总是盘算着想要吃到对岸的“葡萄”,可真正吃到的人却寥寥无几。失败的原因并不是他们不够聪明,而是他们太过聪明,结果聪明反被聪明误。有些人总是一味地打算,而不去行动,事实上,只要他们立刻行动起来,就能获得收获,因为行动就是在为成功创造机遇。
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到,任何人在机遇面前都是平等的,而行动才是让自己把握先机的重要因素。在现实生活和工作中,有些人也能发现机遇,但最重要的是他们没有去行动,这也是他们失败的主要原因。
2007年阳光置业三级市场拓展计划新连锁店开张时,店内的墙壁上,总经理、商业地产专家邱伟贴了这样一张标语横幅勉励员工:行动是成功的开始。剪彩之后,邱伟说:“想要成功,那你就必须立即行动,这远比战略的制定更重要。”
事实上,人与人之间技术、能力上的差别并不大,而导致人与人之间贫富差异的重要原因就是:有的人想好了就去做,结果他们抓住机会取得了成功;而有的人想好了却迟迟不敢付诸实施,最终让大好机遇白白溜走,空留一腔遗憾与后悔。
财富语录
很多人都容易被周围的环境和别人的言论所动摇,做事畏首畏尾、患得患失,他们的大部分精力都在犹豫不决中消磨殆尽。一个人如果想要走出贫穷的困境,首先要把自己从犹豫、徘徊中释放出来,果断行动,才能抓住成功的机遇。
2
敢于挑战失败才能获得成功
失败不可怕,可怕的是失败之后就不敢继续行动了。
美国有一个叫卡纳利的年轻人,50年前家里经营一家杂货店,生意一直很冷清。年轻的卡纳利告诉自己的父母:“既然经营了这么多年,杂货店都没有起色,咱们不如换个思路,用别的办法经营,说不定能够成功。”
卡纳利家的杂货店附近是几所大学,因此经常有学生跑出来吃快餐。卡纳利想,在这附近快餐虽然多,但是还没有人开比萨饼店,如果在这里卖比萨的话一定能赚钱!于是,他就在自己家杂货店的对面租下一个店面,开了一间比萨店。他把比萨饼店装修得非常别致而又让人感觉温馨,很符合学生喜欢高雅情调的需求。卡纳利的比萨饼店只开了短短半年时间,就在附近一带小有名气,几乎每天都会爆满。于是,他又接连开了两家分店,生意也都很好。
尝到了成功带来的喜悦,让卡纳利有了拼搏的勇气,于是,他又先后在俄克拉何马开了两家分店。但是,扩大事业并没有那么顺利,一个坏消息传来,新开的分店不仅没有得到预想的利润,反而亏空得厉害。刚开始,卡纳利每个店准备500份比萨,但是只能卖掉一半。接着他又按照200的数量来准备,还是会剩下很多。最后,他只准备了50份。而50份的比萨连每个月店面的房租都付不起,即使是这样还是卖不完,甚至有时候一天都见不到几个客人光顾。同样是大学附近,而且同样也是比萨店,为什么在俄克拉何马生意就变差了呢?
不久卡纳利终于发现了问题的关键所在,两个城市虽然都是在学校门口,但是城市与城市之间人们的口味和兴趣差异颇大,比萨饼不符合学生的口味,而且装修风格跟他们的喜好也有所差别,卡纳利没有在这些上面去研究和观察,进而造成失败。找到了原因后,卡纳利就开始改进口味和店内的装潢设计,很快生意开始有了起色。
刚到纽约的时候,比萨饼一直打不开市场,卡纳利为此做了很细致的市场调查,也吃了不少苦头。后来,他发现比萨饼打不开市场的原因是比萨饼的口感和味道,因为比萨饼的口味不符合纽约人的饮食喜好,所以很多人对它兴趣不大。
于是,卡纳利开始研究一种全新的配方,首先改变比萨饼的软硬度,然后根据纽约人的不同需求做了几种新口味,多次加工改良的口感绝佳的比萨饼因为符合了大众的口味和需求而受到了纽约人的欢迎。最后成为纽约人的早餐食品。从卡纳利开第一家比萨饼店算起来,到19年后,卡纳利的比萨饼店多达3100家分店几乎遍布全美国,总价值达到3亿多美元。
在一次采访中,卡纳利说:“我每到一个城市就开一家新店,刚开始有90%的可能会失败,并且在这10%成功的可能中也会遇到一些无法想象的困难。最后之所以能成功是因为在失败后,我从没有想过要退缩,而是积极思考失败的原因在哪里,然后努力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成功是无法保证的,所以只能先学会面对挫折和失败。”
卡纳利的成功是因为他把失败和挫折当成了重新开始的机会。人生也是如此,想要获得成功,必须要先接受失败,面对挫折只有一直不放弃敲门,财富的大门才终有一天会为你打开。
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全美国企业资本四分之一的金融霸业,都被美国大金融家摩根操纵着。摩根之所以能成为叱咤风云的大金融家,是因为他年轻时不怕困难的那股拼劲儿使他冲破了两次困难与挫折,也为他以后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1857年,摩根在德国哥廷根大学毕业。毕业后,他在邓肯商行找到了一份工作。一次,摩根去古巴哈瓦那为商行采购海鲜归来,途经新奥尔良码头时,被一个陌生人拦住。
那位陌生人看摩根像一个做生意的人便拦住他,对他说:“不好意思,打扰您一下。我是一艘巴西货船的船长,本来是为一位美国咖啡商人运来了一船的咖啡,可是当我把货运到这里的时候,那位商人已经破产了,一整船的咖啡只好在这里放着。如果您能把这些咖啡买下来,等于帮了我一个大忙,我愿意半价卖给您,但是我只有一个要求,您必须用现金买。”
摩根跟着这位巴西船长来到船上,看了一下咖啡的成色,的确都是上品,便不假思索地以邓肯商行的名义买下了这船咖啡。但当他兴冲冲地把这一信息报告给邓肯的时候,邓肯是这样回复的:“不准擅用公司的名义,立即撤销这笔交易!”
摩根虽然对此非常无奈,但是对这船咖啡势在必得。因此,他求助于在伦敦的父亲,父亲吉诺斯非常赞成儿子的做法,同意摩根用自己伦敦公司的户头,把借用邓肯商行买咖啡的钱还清。于是,摩根索性放开手大干一场,他不仅买下了巴西船长一船的咖啡,并且在船长的引荐下,连同其他船上的咖啡也都买了下来。
初出茅庐经验不足的摩根,第一次创业就做下如此大的买卖,风险是非常大的,可是他看到的不是困难,是机会。也许他是幸运的,就在他买下了这批咖啡后不久,因为巴西的天气严寒,咖啡的产量减少,咖啡的价格暴涨,因此摩根赚了一大笔钱。摩根的经历说明,只有敢于挑战失败的人才能成功,才能拥有财富。相反,害怕失败、恐惧挫折的人,最后只能是一个穷人,一事无成。
财富语录
穷人跟富人有一个很明显的区别:穷人不敢面对挫折,他们害怕失败,所以一旦遇到什么困难挫折就放弃了行动和追求;富人则不同,当困难来临时,他们不是被困难或挫折所吓倒,而是善于去寻找解决的方法,并且将失败视为下一次成功的开始,因此他们从来不会中断自己的行动。
3
沉思的人认识世界,行动的人改造世界
要想成就财富,就要赶快付诸行动。
一个人若想成为富人,就一定要改造世界,而且,一次行动往往比一千个想法更有价值,所以要用行动取代思考。
英国前首相本杰明·笛斯瑞利曾指出:“虽然行动不一定能带来令人满意的结果,但不采取行动就绝无结果可言。”
有一个小男孩曾问上帝:“一万年对你来说有多长?”上帝回答说:“像一分钟。”
小男孩又问上帝:“一百万元对你来说有多少?”上帝回答说:“像一元。”
小男孩再问上帝:“那你能给我一百万吗?”上帝回答说:“当然可以,只要你给我一分钟。”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财富不是靠梦想得到的,需要人们付出一定的代价和实践。
美国成功学者拿破仑·希尔把致富的过程总结为六大步骤:
第一,牢记你所渴望的金钱的确切数目。
第二,设想一下,你要付出什么才能达到自己的目标。
第三,设定你拥有所渴望金钱的确切日期。
第四,草拟实现目标的确切计划,并且立即行动,不论你准备妥当与否,都要将计划付诸实施。
第五,简单明了地写下你想获得的金钱数目,及获得这笔钱的时限。
第六,一天朗通两遍你写好的告白,早晨起床时念一遍,晚上睡觉前念一遍。
这六大步骤的核心内容就是要行动,任何伟大的财富梦想只有在行动中才会变为现实。
在创富的金光大道上,从来就没有救世主,任何的收获最终还是取决于我们自己。不管你现在有多穷,你仍有可能成为富翁,重要的是,从现在起尽早用行动代替那些无用的思考。
许多人一提致富,就会想到一夜暴富。固然,一夜暴富的可能性不是没有,如中六合彩之类,但毕竟有此运气的人不多,绝大多数人还得依靠勤奋努力逐渐积累财富。最近一次调查显示,美国41万个百万富翁中,78%的人年龄超过50岁,他们的财富都是通过连续二三十年每周5天做相对枯燥的工作而获得的。
这个统计数字告诉人们:每当一个“英雄”创办了一个航空公司、一个计算机公司或者一个巧克力饼干公司,同时就有成千上万个普通人在没人注意到的岗位上默默无闻地干着同样出色的工作。
既然一夜暴富是不现实的,对于尚不是富人的平民百姓来说,与其停留在毫无帮助的思考中,不如早点行动做点实事。美国人查理斯调查了美国170位百万富翁,发现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很少花时间去想那些虚无缥缈、不切实际的事,而是很早就强迫自己进行一些投资。虽然这些投资起初数目并不是很大,但由于投资的时间比较早,利上滚利,到了一定年头后还是积累起了一笔相当可观的财富。
美国佛罗里达州的一名13岁学生萨和特,他的家庭经济十分拮据,父母很少给零花钱,所以他不得不依靠替人照看婴儿来赚取一些零用钱。萨和特留意到家务繁重的婴儿妈妈经常要紧急上街购买纸尿片,于是灵机一动,决定创办他的打电话送尿片公司,只收取15%的服务费,便会送上纸尿片、婴儿药物或小件的玩具等东西。最初他的公司只是给附近的一些家庭服务,很快便受到左邻右舍的欢迎,于是小家伙又印了一些卡片四处分送。结果业务迅速发展,生意奇佳。因为他每天还要上课,于是他用每小时6美元的薪金雇佣了一些大学生帮助他。现在他已拥有多家规模较大的公司。
如果当时萨和特只是停留在他那个美好的想法中,而不去实践,那他就可能成不了富人,至少不会那么快成为富人。
当然,行动要想成功,还有两点是需要注意的:
一是要善于把握时机,既不要错失良机,也不要蛮干。错失良机是一种迟钝,蛮干则是一种愚蠢。这两种情况下的行动都意味着挫折与失败。要想成为富人,就要像“千眼神”那样善于察视时机,像“千手神”那样善于抓住时机,在最好的时机采取最佳的行动。
二是要切忌犹豫。在一些重大问题上,尤其在关键时刻,再没有比犹豫更能坏事的了。犹豫不仅会失去机会,而且会减弱行动的力量;不仅不能攻克新的堡垒,而且可能失去原有的阵地。所以,当你做某件事的时候,如果计划是周密的,时机又是成熟的,那就千万不要犹豫。犹豫只会失去机会,而绝不能取得成功。
财富语录
任何人都不要企望有谁能把你推向富翁的殿堂,要想成为富人,那你就要赶快付诸行动。
4
行动需要良好的习惯来保驾护航
习惯若不是最好的仆人,便是最差的主人。
英国哲学家艾蒙斯曾经说过:“习惯若不是最好的仆人,便是最差的主人。”这句话对大名鼎鼎的惠普公司的创始人威廉·休利特来说,似乎有着更为深刻的意义。休利特是美国斯坦福大学的毕业生,当时他的授业恩师斯坦福大学工程学院的院长弗雷德·特曼教授曾经对学生们说过关于艾蒙斯的这句名言,但是真正能够记得这句话且能够加以运用取得成功的人并不多,而威廉·休利特就是其中一个。
17世纪的英国大诗人德莱顿曾说过:“我们先是形成了习惯,然后是习惯造就了我们。”相信,大多数想要成功的人都对这句话深有感触。在人的一生中,如果一开始没有养成很好的习惯,就很可能会被一些坏习惯牵着鼻子走。
事实上,只有经营好自己的人生,才能够成就自己。威廉·休利特用自己的成功经验告诉了人们这样一个道理:“只有对自己要求严格,才能够获得你期待的目标,否则,永远都会只差一步。”威廉·休利特在斯坦福大学学习的那段日子,认识了自己的创业伙伴戴维·帕卡德,并且两人因为同样的人生奋斗目标和爱好走在了一起。在这期间,两人相互鼓励、学习,一起克服困难,并最终走向了成功。当然,他们的成功也离不开他们对自己的严格要求。
休利特在进入斯坦福大学之前,十分热衷于自然科学,而对其他的学科很难投入时间去学习。他后来在回忆的时候说道:“中学时代的我,太过于偏科,而一进入斯坦福大学,我就知道,这个习惯对我来说是多么的糟糕。”尽管在斯坦福大学,他选择了自己热爱的电气工程专业,但是面对斯坦福大学那全面综合性质的教学方式,他的这种偏科习惯还是让他吃了很大的亏。虽然自己喜欢的电气工程是专业课,但是其他的学科也都是需要学习和考试的,然而,就是从中学养成的那种偏科坏习惯让休利特在第一个学期就尝到了苦头--尽管休利特的专业成绩很出色,但是综合成绩却并不理想。
休利特很快便想到了是自己的坏习惯“造就”了他,所以他在戴维的帮助下,开始学会严格要求自己,而且他还牢记特曼教授讲过的那句“习惯若不是最好的仆人,便是最差的主人”。他严以律己,对其他很多必选科目也都投入更多时间加以学习。逐渐,休利特就养成了一种严格要求自己的习惯。
在斯坦福学习期间,休利特深刻地意识到一个坏习惯足以让自己变成它的忠实奴隶。为此,他经常参加一些有意义的社团聚会之类的活动并严于律己,改正了自身的坏习惯。
其实,休利特之所以能够意识到自身的问题,正是源于他的学长讲的一个趣味哲学故事。
从前,有个人习惯了生活在自己的贫穷状态中,而且他甚至学会了梦幻般的贫穷生活,但是日子却过得十分拮据。有一个富人看到了这样的情况,他很可怜穷人,于是就送给了他一头牛,希望他能够用这头牛来好好耕作,以此摆脱贫困。对此,穷人很感激富人,也对自己抱有很强的信心。但是,过了一段时间之后,穷人发现生活中添了头牛,每天就必须要割草喂牛,而且人也要吃饭,日子看上去比以前还要辛苦。所以,他想了一个主意:将牛卖了,换几只羊。他心想,可以先杀一只羊来填饱肚子,剩下的羊还可以生小羊。但是,等他吃完了那只羊,却发现小羊还是没有生下来,而自己的日子依然过得很艰苦。于是,他又想了一个方法:将羊卖了,换几只鸡。他心想,鸡能够下蛋,可以以卖鸡蛋为生。但是,没过多久,鸡蛋不但没有产下,而且他已经杀掉几只鸡吃了,最后就只剩下一只鸡了。这时候穷人又感到绝望了,他认为致富太难了,所以就卖了鸡,换回了一瓶酒,以此来借酒消愁,从此他的生活依然是过得贫困潦倒。到了第二年春天,富人来给穷人送种子的时候发现了穷人的状况,于是失望地走了。
休利特通过这个故事想到了自己,虽然自己不像穷人那样走投无路,但是却和穷人一样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成为懒惰的仆人。穷人正是因为没有严格要求自己,才最终又回到了贫穷的原点。而自己也正是因为没有做到严格要求自己养成好的习惯,才没有达到理想中的目标。所以,通过这个故事,休利特认为自此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追求更高的目标--他认为,如果不能养成良好的习惯,就会像穷人那样成为不良习惯的奴隶。
威廉·休利特如果不是严格地要求自己,让自己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他也就很难掌控自己的命运,而今天也许就不会有惠普公司了。
财富语录
一个人要想取得成功、获得财富,就必须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因为只有好的习惯才会为行动保驾护航。
5
拖延行动只能让人们远离财富
快速行动是成功获取财富的准则。
任何一个人都会在他的一生中遇到许多致富的机会,只要能够主动争取机会,充分利用机会,就能实现自己的财富梦想。
能够发现致富良机却因拖延而错失掉机会的人是悲哀的。他们能够和许多富人一样发现商机,却不能像富人一样拥有大量的财富,可以说,他们是一群“有才华的穷人”。那么,怎样使自己避免成为“有才华的穷人”呢?有效方式之一就是在发现良机、做出决策之后迅速行动、主动出击,否则只能够在自己的犹豫不决和拖延中使商机白白溜走,哪怕再有才华也无法获得成功。
默多克1931年3月出生于澳大利亚的墨尔本,后来加入了美国国籍,他的父亲吉斯·默多克是著名的战地记者和出版商人。长大后,默多克考入了英国牛津大学伍斯特学院。从这里毕业之后,默多克在伦敦的《每日快报》找到了一份当助理编辑的职务。1952年,默多克回到了澳大利亚,经营他的父亲濒临破产的《阿德莱德日报》。1956年,默多克收购了《珀思星期日周刊》,开始了创立传媒帝国的历程。
默多克知道,自己所处的世界是不断变化的,而及时调整并使自己适应这种变化是使公司不断前进发展的重要方法。此外,使自己不断适应外界的变化还可以使公司的利润呈现动态增长。深谙其中之道的默多克总是在做出决策之后尽快行动,他知道这样可以使公司保持年轻。
默多克也曾遇到过挫折。1959年,正值默多克的南方电视台开播之际,一场意外的大火几乎使整个摄影棚化为灰烬,但是默多克不愿意就此放弃,他决定和工作人员们一起,用细网线和毛毯搭盖一座临时的摄影棚。在大家的努力下,南方电视公司的节目及时与观众见面,最终在与第七频道的竞争中获胜,打败了竞争对手。在这之后,为寻求更大的发展,默多克曾经多次险些将公司带入破产的境地,由于他的良好信誉,得到了各家银行一如既往的支持。在银行的支持下,默多克争取到更广阔的发挥空间,使他能够更快地付诸行动--收购亚洲付费电视公司和卫星电视台就是这样的例子。
在默多克收购这两家电视公司之前,皮尔逊公司已经在和这两家公司谈判。然而,就在谈判即将取得实质性进展的时候,默多克半路杀出,抢在皮尔逊公司之前收购了亚洲付费电视公司和卫星电视台,并且获得了授权,以新闻公司的名义与他们签订了协议,将天宇电视公司和英国卫星广播公司进行合并。默多克的这一系列举措大大提高了自己公司的知名度,公司日益壮大起来。而这一切都是因为默多克能够及时地将决策付诸实践而带来的好处。
默多克知道,若想赚取更多的利润,就要抢先进入市场,而在做出决策之后迟迟不动就等于是失去了赚钱的时机。默多克曾经在一份公司的年度报告中提到:作为新闻公司,必须时时刻刻上紧发条,在任何时候都要做好出击的准备,只有这样才能够克服新闻寿命短暂的特性。
默多克一直以快速行动作为自己的行事准则,无论是并购其他公司还是雇佣新员工,总是能够在决定以后快速行动。1990年,《时代》杂志主编格蕾丝·米拉贝拉被解雇之后,默多克立即给她打去电话,询问她是否愿意来默多克旗下的新闻公司创办新杂志。结果,就在传媒界的其他人士猜测米拉贝拉的去向的时候,米兰贝拉已经在默多克的新闻公司以惊人的速度创办以她的名字命名的杂志--《米拉贝拉》。果然,默多克果断行事的作风再次给他带来了巨大的成功:如今他的新闻集团已经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国际化程度最高的综合性传媒公司之一,净资产超过了400亿美元。
默多克虽然是一个富有的、成功的人,但是与许多平常人有共同之处,这就是他们都有才华,都能够发现商机。可是,默多克与这些人的不同之处在于做出决策之后能够迅速行动,而许多人在发现商机之后犹豫不决、一拖再拖,导致自己无法获得成功。
财富语录
每个人都会遇到许多获取财富的机会,无论穷人还是富人,富人能够在发现商机之后及时行动,而穷人却在发现商机之后屡次拖延,正是这种差别造成了富人与穷人之间的距离。因此,有了目标之后,只有及时行动,才能走向富裕。
6
不要停止,成功就会在下一个路口等你
多做一点点,离成功就近了一大步。
有时候,比别人多做一点,有可能别人做不好的工作就会被你出色地完成。就是因为你多做了一点,才让你距离成功更近了一步。在事业上渴望成功的我们,特别是在竞争激烈的今天,与竞争对手的差距很可能是微乎其微的,甚至我们在某些方面还不如他们,那么我们取得成功的资本是什么呢?资本就是比他们多坚持了一点,比他们多做了一点,仅仅就是这一点一点的积累,才使我们更好地完成了工作,得到了我们想要的结果。
很多人在生活或者工作中会不可避免地遇到棘手的难题,一旦解决不了问题,往往就会选择退缩或者放弃,这样做的结果注定是失败的,而自己多坚持一下,或许成功就在下一个路口等着你。
肯德基的创始人哈兰·山德士上校就是在吃了1009次闭门羹之后,继续坚持多做一点,结果在1010次取得了成功,才有了我们现在看到的肯德基帝国。哈兰·山德士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小农场中,美好的童年在哈兰·山德士6岁的时候被打破了--他的父亲突然去世了。家里的重担一下子都落在了母亲的身上。小小的哈兰·山德士也想为母亲分忧解难,于是他主动承担起照顾弟弟妹妹的任务。仅仅只有7岁的哈兰·山德士就已经会做二十道菜了,这让他在当地成为小有名气的小厨师。在哈兰·山德士12岁那年,他的母亲改嫁到印第安纳州的首府,由于与继父关系不融洽,哈兰·山德士就留在了农场,每个月以那微薄的15美元的收入维持着生活。
哈兰·山德士在农场待了三年之后,就跑到美国东北部的纽约去当了一名公交车售票员,随后又加入了美国陆军。退伍之后,他的职业生涯更加五花八门--他在阿拉巴马卖过保险,在俄亥俄开过一家汽艇渡口小公司,在哥伦布市商会做过秘书,在伊利诺伊中央铁路局当过雇员,在堪萨斯小石城当过治安官……虽然他为了生活四处奔波,奋斗打拼,但是总的来说,他没有在一个工作上成大气候,对自己的未来也很迷茫。
就在这时,40岁的哈兰·山德士来到了肯塔基州,开了一间加油站,他在加油站看到来来往往的客人很多,但是由于着急赶路,饥肠辘辘的司机们并不能坐下来好好吃一顿饭,于是,哈兰·山德士心中产生了一个念头:“为什么我不顺便做点快餐在我的加油站出售呢?怎么说我也曾经是个小有名气的小厨师呢。”说干就干,哈兰·山德士做出自己最拿手的炸鸡,以便为自己的加油站招揽顾客。原先预想的是利用炸鸡为自己的加油站招揽生意,谁想到反而是炸鸡的名声超过了加油站,很多顾客都是专程来买炸鸡的,哈兰·山德士的小小加油站已经容纳不下那么多的客流量了,于是他在马路对面开了一家专营炸鸡的餐厅,生意很火爆,哈兰·山德士也过上了稳定的生活,日子越来越富裕。
不过,谁能想到一场噩梦再次降临在哈兰·山德士的头上--美国政府建设了新的高速公路。而这个公路一建成,几乎所有的汽车都不经过这个加油站了。哈兰·山德士的店铺门前人迹罕至,无奈之中他变卖了自己的店铺,还清银行的贷款之时发现自己已经濒临破产,这时的哈兰·山德士已经65岁了。
本以为自己的余生又要在迷茫中度过,但是哈兰·山德士突然想起他在犹他州还有几个加盟店,即这几个店铺每卖出一个炸鸡,哈兰·山德士就可以提成5美分,他决定将这个做法继续延续下去,要把自己美味的炸鸡带到全美国。于是,哈兰·山德士就带着一只压力锅和所有的材料,开始了再次创业。创业之路无疑是艰难的,已经65岁的哈兰·山德士满头银发,一间一间餐厅地进行推销,但是在当时,很多人都不能接受这种新型的连锁授权销售方式。他不知推开了多少餐厅的大门,又多少次失望地走出餐厅大门。但是,哈兰·山德士并没有放弃,他坚信肯定会有人愿意接受这种做法的,他每走出一步就离成功近了一步。终于,在他被拒绝了1009次之后,凭借着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和毅力,哈兰·山德士在第1010次推销的时候换来了餐厅老板的一句“好吧”。自此之后,哈兰·山德士继续坚持他的新型授权连锁销售模式,渐渐地,他的想法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哈兰·山德士的财富像从山顶滚落下来的雪球一样,越滚越大,一发不可收。
在大家都认为哈兰·山德士该好好休息一下的时候,他又开始了另外的一个工作--担任肯德基的发言人,他在90岁的时候,仍然每年要进行长达25万公里的旅行,并在途中推销他的炸鸡。
哈兰·山德士的成功就在于他坚持不懈的精神,在于他努力比别人多做了一点。如果不是他在被拒绝了1009次的困境中坚持把炸鸡推销了出去,那么哈兰·山德士这个人就不会名留史册,肯德基这个快餐龙头也不会被我们所熟知。
财富语录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像哈兰·山德士一样,只要不中止自己的行动,坚持多做一点,我们就会离成功更近一点。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