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罪恶的厂长-老谋深算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景林捧着最新一期的《通江造船报》,兴冲冲地来到了厂长办公室,指着头版对屠仁明谄媚地说:“老板您看,这些秀才们还真有点儿文采,写得真实、感人,我准备搞份简报送往总公司,您先过过目。”

    屠仁明接过报纸,细细地看着文章,越看越舒坦,越看越得意。他一边点头一边说道:“不要光以厂办名义搞简报。”

    乖巧的景林马上就领悟了:“我以党、政、工、团联席会议的名义搞。”

    屠仁明“唔”了几声:“申德海协助我做了不少工作。”

    “对对。您坚持集体领导,虚心纳谏,勇于开拓,我会在简报上补上的。”

    “有因必有果嘛。”

    “是的是的,在您大手笔的精心策划下,工厂面貌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一点很重要。”

    屠仁明满意地“嗯”了一声,信手把报纸翻到第四版,随意地看了看“他山之石”专栏。

    看着看着,他的脸色倏地变了,猛地一拍桌子,气急败坏地吼道:“妈的!这算什么意思?”

    景林大吃一惊:“老板,怎么啦?”

    屠仁明一下子把报纸揉成一团,对着景林的脸上狠狠地掷去:“敢玩儿‘敲山镇虎’这一手啦,真是狗胆包天!你给我查查是谁干的?”

    景林捡起报纸,哆嗦着把它摊平。只见“他山之石”专栏刊登了一篇题为“前车之鉴”的报导,说的是山西针织厂十一名厂级干部“集体翻船”。他们只用了六年时间就“蛀”垮一个拥有五千多名职工的大厂。文中列举了他们的种种腐败行为,并指出这种“集体腐败”令人发指又发人深思,他们吞掉了千万元的国家巨额财产以满足自己荒淫无耻的挥霍。文中一针见血地指出:“如今不少企业效益滑坡,严重亏损。而少数企业负责人却发了,富了,非但在国内穷奢极欲,还纷纷涉洋出国,甚至把子女都带出国观光考察。于是,人们头脑里多了个问号:为何企业穷了,他们反倒富了?人们同时又发现,现在的腐败分子往往不是‘单干户’,经济犯罪趋于群体化,就像山西针织厂那十一名厂级干部那样。”文章最后指出:这种现象的出现,是现行的监督、制约机制乏力,工人没有当家作主,更无权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分配管理。腐败分子也正是看准了这一点才敢于明目张胆,拉帮结派,“集体腐败”。文章的署名是东方希望。

    景林一个电话,把李春阳紧急召来,阴着脸问他是怎么回事。李春阳傻了眼,说第四版是东方希望负责的,自己没仔细看。

    屠仁明挥挥手让李春阳回去,然后阴森森地对景林说:“马上让这个小子下岗滚蛋,永远也不要让他再踏进这个厂。”

    景林凑近屠仁明,附在他耳边轻轻说:“老板,我打听过了,是副市长要劳动局把他分到我们厂的。您看……”

    屠仁明惊得两眼发直;“景林,你闻到‘火药味儿’了吗?”

    “您的判断绝对准确。”

    “他的情况你了解吗?”

    “一个二十八岁的大学毕业生,书生味儿挺重的,未婚。他的父亲也是我们厂的,二十五年前在厂里发生的一场火灾中烧成了瞎子,目前仍工伤在家。其余情况得上干部处查档案了。”

    “你说该怎么对付这个‘钉子’?”

    “用以往对付调查组的几套方法……”

    “不行,这种人有他的两面性。一方面是自恃清高,责任性强,想有所作为,所谓正气十足。另一方面呢?城府极浅资格嫩,性格脆弱沉不住气,这可以从他迫不及待地发这篇文章中看出他的心态。这篇文章是有所指的呀,只可惜他太嫩了,过早地暴露了他自己。”

    “那您说该怎么办呢?”景林着急地问。

    屠仁明阴险地“哼”道:“景林,‘伊文子·大道上’是这么教导我们的,‘道不足以治则有法,法不足以治则用术,术不足以治则用权,权不足以治则用势’,看样子得先用‘术’,不成的话再用‘势’。”

    “该用什么计?”景林兴奋得跃跃欲试。

    “你说这种年龄的男人,他的薄弱点在哪里?或者说他目前最想的是什么?”屠仁明老谋深算地点拔着景林。

    “女色。”景林真不愧为屠仁明的得力走卒,一点就通。

    “对。先用这个套子就够了,我估计他脱不了这个套子。”

    景林先是一喜,后又犯难:“那用谁来做套子呢?既要百分之百服从我们,又要具有较高的品貌。”

    屠仁明一拍大腿:“舍不得孩子套不得狼,为了大计,就用梅婷。”

    “高招!我现在就去找梅婷。”

    “慢。你先把东方希望叫来,我要与他面对面交锋一下,试试深浅。”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