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不住斜阳-乌衣巷口夕阳斜(1)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老白山随想

    我们敦化市红石乡的一帮同学约十余人,约定明天周六畅游老白山。也不能从小到大只认识家乡的红石砬子,对近在邻乡的老白山却熟视无睹。

    老白山地处黄泥河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该保护区属森林生态系统的自然保护区,占地14122公顷袁西北与黑龙江五常市交界,老白山是东北地区张广才岭的主峰,海拔高度为1696.2米,是东北第三高峰,号称长白山的姊妹山。高大的山体,冷湿的气候,茂密的森林,奔腾的溪流和飞流的石瀑构成保护区独具特色的自然景观,其主要特点是植物垂直带显著,生物多样性丰富,森林生态系统完整、湿地类型独特......等等,等等,这些我都能背下来了,但身临其境如何,这要看明天的了。

    周六早晨我们走的时候还是艳阳高照,但到额穆镇的时候却淅淅沥沥地飘了小雨。我问大家是谁选的日子,可大伙都欲言又止顾左右而言他,尤其是“小叛徒”卜兆伟更是笑容可掬、灿烂,但就是支支吾吾地不说,我便明白了,这一定是杨文友选的,想说他是属螃蟹的,但还是嘴下留了情。

    面包车左拐右拐地向前飞驰,“望山跑死马”,虽然老白山依稀可辨,但却跑了半个小时才到。

    站在老白山的脚下,整个感觉就是静,没有车,没有人,整个世界为我们而寂静,为我们而孤单,在车上满满的挤挤的我们,面对着巍峨高大的老白山,竟渺小稀散到了极点。而这充满着神秘的老白山,面对这些突然来到的访客,缄默得坐在那里一声不吱。

    雨点变稀了,这对于登山者来说是老天给予的莫大恩赐,虽然是在深秋,但在阳光的照射下爬山,还是需要付出一定汗水和热量的。所以说,这稀稀拉拉的小雨是及时的,也是必需的。沿着坎坷的石头小路慢慢往前走,山林愈加浓密起来,深秋的红叶在苍翠之中也愈加鲜艳,像一团团的火苗,层林尽染。瀑布流成的小河因雨季的结束而裸露着一块块的大石头,坦露给我们一段前行的道路和曾经激昂的流程。

    再往上走,脚下踏着的是用一截截的树杆钉成的木质台阶。这样我们在这浓密的山林终于看到一点人工的痕迹。前方的瀑布水流虽然细小,但那前赴后继奋然下落的精神依然还在,终于用粉碎的身骨在我们脚下倾泻成一方水潭。这毫无牵挂的流泻,就像头上的悠悠白云,在自然界里演绎着它们不变的轮回......

    雨不知什么时候停了,我们一行人成了稀疏的队伍,前面的宋庆河、王佰玉他们已近山顶,而我和徐理刚却不如几个女生,远远地落在后面,我俩一边擦汗,一边向上走去。

    峰回路转,曲径通幽,籍以第二处瀑布的美景我得以一边挥汗成雨,一边观赏这略大的飞瀑。瀑流飞落在石池当中,发出密集的叮叮咚咚的声音,这声音绝不拖曳,但主音相连,绝不同南音轻板,却似胡琶快捻,珠圆玉润之中透着高山流水的雅致,急筝快箫当口隐隐有十面埋伏的剑戟。掬一把清泉,甘甜如蜜,我们在嘻笑当中又拾阶而上。

    到了山顶以后,我就一屁股坐在地上,山风也恰巧吹过来,我敞开衣衫,尽情领受风的抚慰,真个是沁人心脾,凉入肝肠,爽极了。放眼望去,远山青黛,隐隐约约,一片松翠尽收眼底,此时才真正领悟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真正含义。头上白云在风的驱赶下,急速地飘走,天离我们更近了,“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从这望下去,老白山是三面山峰围着一个深深的峡谷,这使得老白山像一个坐禅的隐者,是在坐思清净无为的道妙,抑或是色空互变的禅机,我们就不得而知了,只是觉得人世间白云苍狗,功名利禄不过昙花一现,与这坐穿历史的隐者相比,不过一把尘土,一片飞灰罢了。耳畔此时也响起这隐者的声音:有情世间,如梦如幻,苦海回头,永不轮回。

    再往前走,是成片的偃松簇拥在我们面前,就像伏倒的士兵在严阵以待。它们的枝干大都不超过一米,且沿山势斜斜地生长,这浓翠欲滴的偃松让人精神一振,疲劳尽消。那油油的绿,绿得乍眼,绿得可爱,此时才突然领会到这一路景观的变化。由于老白山山势较高,从山脚到山顶,随着高度的增加,形成了由温带到寒带的四个景观带,在这里有多种极地埴物,如偃松、牛皮杜鹃、黑果天芦、越桔、高山桧等,这种自然多彩的垂直景观带在世界上也是罕见的,真是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穿过几片偃松林,扑入眼帘的是好大好大的一片岳桦林,岳桦林长在这高高的山顶上,本身就是奇迹,再由于气候的影响,桦树长势不高,且矮曲多结,虬枝斜出,奇形怪状,神态各异,就更让人叹为观止了。那棵棵桦树,尽显其能,像飞鹰、似奔马、赛白云、比群羊、若浪花......人行其中,如临仙境,会让人醉在其中,流连忘返。望着这大自然的杰作,不由有一种庆幸:亏得老白山离我们城市稍远,不然的话,也许就会变得支离破碎,面目全非,如昨日黄花,只在忆中得。

    前面传来张志杰、周海霞细细的叫声,是出什么事了吗?等我们急急地赶过去,不觉惊呆了,只见前面有几公顷大的石头场子,沿山势形成了石流坡,大的石块有2-3立方米,小则几十公分,石头呈黑褐色,石质坚硬,为山体自然风化和水溶作用而成。这成片的石头,形态多样,大小不一,有的像卧牛,有的像麋鹿,密密匝匝,连成一片,站在这偌大的石海当中,不禁浮想联翩,是武侯重生,布下这八卦石阵?还是天降石海,要淹没满山松茸?此时,你不得不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已经超出了人们的想象。

    老白山很古老,因山顶积雪时间长,故人称老白山。这里山峰叠障,林密树高,有许多奇禽、异兽、珍草、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等因素,形成了独特的生态环境,保存着完整的天然原生植被和多种生物群落,是吉林省珍稀、濒危的动物物种的基因库,不过也是游人渐渐增多的因素,在白天是很难看到野兽的。

    这时,我们看到一个五、六十岁的老大娘背着孩子来到山顶,我们都非常吃惊,一问才知道,原来是五常市的,从山的那坡上来的,那坡的山势较缓,上山来也就半个小时,而我们则要走上2-3个小时。同样的一座山,却呈现给人不同的两面,就像所有的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对你所长,对我所短,我们每个人是不是也具有两面性呢?人前人后,家里家外,看来每个人要做到心地澄明,表里如一是很难的。

    往五常方向走,则是一片开阔的平地,大部分是高山湿地,走在上边,软软的好不惬意。湿地面积有6公顷,在这高山之巅有这么大一片湿地,若非亲眼所见,真是让人难以置信。行走在湿地间,忽忽悠悠,再加上山顶的高山偃松、牛皮杜鹃、岳桔等在风中摇曳,我真以为到了仙境,“我欲乘风归去,唯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我们欢呼,我们歌唱,我们每个人都在这里留下了一张张青春的倩影。

    站在这高山之巅,会油然引发我们的深思,在这远离喧嚣,远离人类的地方,才能真正领略自然之美,才能真正地感受大自然的恩赐,不见一点人工的痕迹,还大自然的本来面目,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亘古不变的课题——环境保护,那么我们的远山近水能不能像老白山一样充满无穷的魅力,充满神秘的色彩呢?

    满书中有这样的记载:“森林多拔地撑天,林木茂密,参错罗列,苍苍郁郁,远望之恰如天里云,横遮眼底......”,清代时这里受到保护,封禁200多年,老白山的偃松、牛皮杜鹃、狭叶棉花莎草、泥炭藓沼泽等湿地植被都是中国首次发现的,可能正是这封禁的缘故,才使得老白山具有美丽自然的风貌。不过,老白山脚下,却一直是满族人居住生活的地方,正是发源于老白山的珠尔多河养育了这一片富庶的土地和人民。如今,探险者,生态旅游者纷至沓来,使老白山声名大噪,但愿老白山这名山中的隐士能看破红尘,禅心清净。

    听来过的同学讲,我们这个季节来登山,不是最好的月份,若是七、八月来游玩,则会看到又一奇景,就是杜鹃花开。花开时,满山奇香,黄萼遍地,黄绿相映,美不胜收,人在花间走,花香身上留,这真是一幅只可意会的绚丽图画啊!不过,眼前这一切已足以让我们恋恋不舍,步步回头的。我们几个同学相约,来年的八月再来,再来看一看满山黄遍的杜鹃花的。

    西南散记

    儿子考上了西南大学,让我从心底感到高兴,也让我的父母很高兴。但学校和家距离太远,家在东北,学校在西南,儿子回家或家人探望都不方便,唯一如此,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或美中不足。

    原来打算坐飞机送他,后来她老姑让从北京转一下,她老姑住在北京,所以就不得不改乘火车了。

    坐火车有坐火车的好处,一路山川河岳,气象万千,让人不时发出地大物博之感慨。在河北地界,是一望无际的大平原,偶尔看到一片树,在黄色的农作物中撑起一片绿色,一片天空,就感到格外地亲近和无限的诗意,本来是一片很普通的树,放在北方则如泥牛入海,放在南方则更是沦海一粟,但就在这平平整整的庄稼田边,长出一片树林,则不能不让人品读它那别具一格的地方,哪怕一草一石都会让人产生无限的联想。最让我感动的却是那整整齐齐,像哨兵一样肃穆站立的玉米,沿路看去,确有一种军人的风采。我从小生长在农村,熟悉玉米就像熟悉自己的身体,从没如此让人心旌荡漾、为之动容的。我记得著名评论家任林举先生的长篇散文《玉米大地》对玉米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描写和全面的阐述,可谓详尽之致了,“各色各样的花朵在纷然凋谢,树上的叶片在无声地飘零。一场繁华的戏剧正在散场,角色们各奔东西,谁,仍站在舞台的一隅注目并体恤着这一片无序的忙乱?西风里,我看到成片成片的玉米在做着最后的挺立,尽管籽实已纷纷落入了别人的粮仓,曾经饱满的生命经季节的吮吸尽失水分,但玉米们永不轻飘,不会因风倒下或移动自己的脚步,而是更加沉稳扎实地站在大地之上,没有悲伤,没有愤怒,更没有丝毫的怨恨,那长长的叶片如一双双拥抱命运的手臂,仿佛正弹奏着对大地深情的眷恋。”

    暂时把火车当成家,是我出远门的一种习惯。我和儿子一起煮方便面,一起吃零食,一起享受这家的温馨和一种淡淡的激动。儿子从没到过太远的地方去,最远的地方是北京和大连。儿子小时非常聪明,三岁时能认200多个汉字,走在大街上看到牌匾上有认识的字就念出来。儿子长得漂亮,许多人都喜欢他,在奶奶家更是宝贝。记得他还不会走路时,每年春节到他姥姥家探亲时,我都会用背带把他绑在胸前,这是在拥挤的客车上最好的防护手段。望着一大车陌生的人,他的眼睛总是一眨一眨的。刚会走路时,奶奶家门口拉些烧柴,他也学大人们的样子去抱上一两根小的,逗得大家哈哈大笑。过年时,他和奶奶包饺子,穿的是一个小花棉袄,那个相片现在还有,看上去非常童真可爱。

    上幼儿班时,和小朋友们一起参加全市的幼儿园的秧歌活动,儿子拿着扇子,一扭一扭可认真了,在这个班里扭的是最好的。上小学后,学习很好,也开始淘气了,这也许是小男孩的天性。有一次在奶奶家的院子里玩,爬到障子上时,把肚皮刮开了2、3公分长的口子,这让家里人心疼够呛。在家里我们一家三口经常打闹,他和他妈一头,我往往把孩子的手脚握紧,令他动弹不得,但有时手劲太大,把儿子疼得哇哇直哭,现在想来,儿子童贞的样子依然历历在目。

    到重庆以后,离开学的日子还有好几天,于是我就带着孩子参加了长江三峡三日游。

    长江三峡,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是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三段峡谷的总称。它西起四川奉节的白帝城,东到湖北宜昌的南津关,长二百零四公里。这里两岸高峰夹峙,江面狭窄曲折,江中滩礁棋布,水流汹涌湍急,记得上中学时学过的:“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至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如今,站在长江之上,再回味此文,自是感慨万千。当年毛泽东主席在这壮阔的长江中,却似“闲庭信步”,更是何等的豪迈!自从三峡大坝完工,长江水位增高,使长江显得更加雄伟和博大。

    瞿塘峡雄,巫峡秀,西陵峡险,这三峡共同构成了一幅波澜壮阔的瑰丽画卷。瞿塘峡山势雄峻,上悬下陡,如斧削而成,其中夔门山势尤为雄奇,堪称天下雄关,因而有“夔门天下雄”之称。江水至此,水急涛吼,蔚为壮观。清代诗人何明礼有一首诗:“夔门通一线,怪石插流横。峰与天关接,舟从地窟行”。现在由于水位的升高和江道的治理,怪石插流横的景象已不可再见,只能凭我们的臆想来体会诗人的感受了。“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巫峡是最受诗人墨客的青睐了,巫峡两岸峰峦奇秀,山色如黛;古树青藤,繁生于岩间;飞瀑流泉,悬泻于峭壁,巫峡最享盛名的是巫山十二峰,其中,又以神女峰最富魅力,她耸立江边,宛若一幅浓淡相宜的山水中国画。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