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不住斜阳-乌衣巷口夕阳斜(5)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这是新春的雪花,像白色的精灵扑向大地,扑向新春。不知这厚积的白雪对即将到来的春天是一种阻挡,还是一种包容?抑或是一种引领?我想不透这里面有什么因果和关联,只是一味地看这飘的世界。而我却静静地站在世界之外,在心的深处作一种飘的姿势。远处的雪花只是茫茫的一片,而扑打在窗上的雪花才能让我看见它的骨骼,这脆弱的,且极易溶于水的骨骼在空中却是那样的坚挺,无论多大的风都不曾吹散属于自己的那朵。但一旦它们连结在一起,堆积在一处,就可把洁白比喻成磅礴与浩瀚了。

    窗外这柔柔而下的雪让我想起最多的就是儿时的那些冬天的图画,你堆一个我,我堆一个你,把纯真的笑声也堆进这纯净的身体里。几个人聚集在一起打雪仗,从村东打到村西。然而最让我快乐、惬意的是捕麻雀。冬天雪大,麻雀觅食很困难,所以我们就把箩筐或筛子用小棍子斜支在地面,在筛子的下方洒些食料,等麻雀进到筛子下面吃食时,你就把拴着小棍子的绳子一拉,倒下的筛子就把麻雀扣住了,所以我们把这叫扣雀。我非常喜欢扣雀,不但刺激、快乐,还能美美地吃上一顿。

    还有一件事是我喜欢做的,不过要受点罪。我也是和比我大的孩子们学的,就是找一处拐弯背风的河面,在近岸的地方,用镐刨出一细长的冰窟窿,然后把袖子卷起,把手伸进冰凉的水中,用手向河底一摸,滑滑地抓上一把,会吓一大跳,屏住心跳捞起是几个冬眠的蛤蟆,抓上几十个,回家炖上,别提有多么香啊,就是在现在这个年代也是不可多得的一道美食。

    再让我记得很深的就是贴对联。每年春节,我家的和邻家的对联都是父亲写的,父亲的书法是乡里首屈一指的。每当父亲写对联时,我就帮忙把对联的前端压住,然后看父亲怎样运笔书写,耳濡目染,使我对书法或多或少有些表象的了解,等墨干之后,我便和弟弟一起去贴,贴时要看看哪是左联哪是右联,还要看看是否端正。现今想来,犹有一丝淡淡的墨香弥漫在我的身周。

    这些儿时的旧事,随着我年龄的增长,不仅没有磨灭,反而愈加鲜明。我忘不了打柴时艰难跋涉的足迹,在密密的山林里歪歪斜斜地成双成对;我忘不了黄昏时的炊烟袅袅地升起,让我的心里骤然升起温暖,让归家的路不再坎坷和漫长......

    在别人盘点着一年的收获和快乐的时候,我也回想这一年蹒跚的步履。有得过且过的安逸,带点沾沾自喜的不思进取,那一处处的随手导致不能正常的收官。也想站在高处,任心中怦怦直跳,让许多仰视的目光齐集于我的身上;也想去挥霍那些灯火辉煌的夜晚,无奈衣袋里的闭塞和偌大的年龄让我只能在昏暗的台灯下让书陪伴在身旁;也想在那幽静的小路踏着月光,回首青春的寄语,可我无法燃起激情,只因心中有一段缠绵的恋曲在反复的吟唱......我只是一个平凡的过客,在人生的处处风景匆匆走过,在那一个个平常的日子里品味宁静和淡泊的快乐......

    窗外的雪花依然飘着,预示着一个丰收的年景和良好的开端。飘飞的雪花把远处的山和近处的楼都抹去了距离和痕迹,以及平日里醒目的河,挺拔的树,一切的一切都笼罩在白色的雪花之中了......

    这雪写的江山啊!

    珲春情

    一提到珲春,便感慨颇多,情难自已。每每心中有些粗词熟句无规律的蠕动,一种成篇结章的欲望被激情煽得发胀,然后都是以不知从何说起为原由而胎死腹中,情感之船在心中之湖无限期地搁浅了。

    让我真正拿起笔来是缘于州作协汉文创作的一次笔会。

    在这次笔会当中,新结识了州作协副主席于耀东,珲春政协孙敏,珲春日报社郑福江等。在这新老朋友心灵与激情碰撞的时刻,我不得不再一次感慨文学的魅力。正是文学,使我们这些从未谋面的人相识、相知;正是文学,才让我们的灵魂经常抵达和触及那些生动的词语,把空虚的心灵暂时注满,赖以阐述和解释生命的全部和生活的意义。珲春的几次文学活动中,经常见到的姜英文、公培安、肖红、祖艳凤等珲春文友及州里黄灵香、牛志伟、郎春红、杨守玉、季芳一行,或博学多才,或幽默机智,均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然而,最让我感动、由衷地钦佩的是珲春作协副主席姜英文先生。

    姜英文是敦化人,毕业于敦化实验中学,与我同一所学校,比我高两届。姜英文高中毕业后,考入了延边财贸学校商会班,并和黄灵香同学一起办起了校内《萤》诗刊,受到各大高校的广泛关注。两年之后,我也考入了这所学校,也是这个班,也当上了主编,并改名为《绿草地》。姜英文毕业回敦化电视台,我毕业到敦化建委,这些渊源注定会相识的,但没想到我和姜英文的相识从实验中学算起却是在二十年之后。

    我认识姜英文是他当了珲春粮食局局长之后,他要出一本俳句集经常到敦化来,我也应邀到珲春去,来来往往之后我们成了好朋友。他对文学近乎一种痴迷的热爱,这固然也是圆儿时的梦,但就他对珲春文学的发展、繁荣所做的贡献,却是任何色彩的梦都无法企及的。在珲春作协的日常工作当中和各项活动当中都倾注了大量的精力和财力,尤其是在大范围的活动中,在迎来送往冗长的工作中,他都坚持到最后,打拼着身体,消耗着神思,只把深情对永夜,酒后独有诗与词。套用他自己的一句话就是宁伤身体,不伤感情。

    有人说,看诸葛亮的《出师表》不流泪者不忠,看李密的《陈情表》不流泪者不孝,而我要说,看英文的文学贡献不感动者是谓无情也。谢谢英文,珲春有你,文学有望,延边有你,文学会更辉煌。

    说起珲春,不知从何下笔自然是有些原因的。对于我不仅有欢笑和掌声,也有着伤心和酸楚的记忆。

    我初识珲春是1994年。我在敦化建设局的装饰公司担任经理,我公司在珲春开发区承包了一项工程。业务的关系让我不停地往返于敦珲之间。由于当时珲春开发有些盲目,致使我公司在开发区的工程上栽了一个大跟头。

    记得我1995年结算期间,长期盘桓珲春市内等待拨款结果。我住在一家朝鲜族人开的小旅馆里。每日百无聊赖,无所事事,只有靠金庸的刀光剑影和我自己编织的梦度日。在此期间,我诵读了一遍金庸的十五部小说,读懂了侠之大者:武是一种手段,侠是一种目的。

    就在我粮草告急之时,原先单位的一个小兄弟把我接到他的家里。他叫刘文波,是我非常要好的朋友之一。他和我是同行,后到珲春发展的。我这段苦难的日子也正是他落魄之时,一对难兄难弟。他的所谓的家,不过是临时租借的一户住宅。他那时没有结婚,老哥一个。我们俩顿顿两袋方便面,两个鸡蛋,我记得方便面袋是红色的纸包装,汪清产的,以至于这些年我经常在敦化的商店里搜寻它的踪迹,均是无功而返。没几天,他的鸡蛋筐里便是空空如也了,最后连方便面也没有了,便出去借钱,借来钱之后,我俩到楼下改善一下伙食,其实也就是两份狗肉汤外加一碟辣白菜,喝点白酒,回忆一下得意的或是好笑的往事,展望一下能随便吃菜喝酒的未来。苦中作乐,少年不知愁滋味。他还借了一些书籍,让我打发寂寞难熬的日子。等他结回来一些小账,就请我出去领略一下当’国王‘的感觉。这些往事,作为现在已是珲春炙手可热的房地产大亨的他来说,可能早已不挂在心上,但在我的人生当中就像烙在心上,永远也无法忘记。

    那几年几乎常住珲春,每个重要事情都有刘文波的参与,他给我许多无私的帮助,也建立了深厚的无产阶级感情。我们一同哭过、一起乐过、醉过、疯过、潇洒过。这几年我每次到珲春去,由于我与敦化作协的其他同志一同来去,再加上英文把会程安排的很满,也就没有去打扰他。他若知道,一定会骂我的,我也没有办法,只有对不起了,老弟。

    珲春是我除了敦化最熟悉的城市了,那里有我弯弯曲曲的脚印,有我许多有趣离奇的故事,有我许多难以忘却的同学和朋友,李完、陈静、赵小刚等那一串串闪光的名字、还有我的叔父也居住在那里。他们给我快乐,给我眷恋,给我温暖,给我一些色彩斑斓的回忆......

    有人说,朋友是一种财富,也就是说,在珲春我还有一大笔财富。既然是财富就无法抛弃了,更何况是写满真情的财富呢?看来珲春对于我,这一生是无法割舍的了。

    感受秋月

    每当临近八月中秋的时候,都会让我油然产生一份向往、一份牵挂。

    在人们不注意的时候,月亮已随着太阳的轨迹吊在树枝上。那浅浅的清辉,就淹没在城市的灯光之中了。月上柳梢头的图景也被拥挤的喧嚣忽略了,只有漫步在宁静的郊外,才能真正地感受到那别致的月色。

    万家灯火,衰败的野草里已没有了夏夜里叽叽啾啾热烈的情话。只偶尔两声秋虫的哀鸣,夜幕里的星星也在安静地凝视,这有山有水的郊外,绝不似夏夜里的星星亮得有些浮华,闪闪烁烁,满天的流星飞曳,而是亮的永恒,亮的清美,亮的高远,亮的深邃。

    此时的万物俱溶于这银白色的月色之中了。尤其在这清凉的夜里,像是挂上了一层冰霜,更似被牛奶洗过。那少了些叶子的树木,不再遮挡皎洁的月光,在浓浓的月色里更清晰可辨,俨然一幅凄美的浓墨水彩。朦胧的远山袁犹如暮归的牛群,挤挤匝匝地行走在遥遥的天边;身边的蒿草,宛若夏天的麦浪,影影绰绰地摇曳于瑟瑟的秋风。行走在这清冷的月夜里,自然会少了些浮躁,多了些平和,绝没有白日里穷对冗事的无奈,而是把自己的身心自觉地溶入大自然这美好的韵律之中。

    品读月色,如饮一杯清茶。甘于寂寞,享受清纯,似听一阕梵音,了断尘俗。心藏功利的人无法探究月夜的深处,只有淡泊宁静的人才能体会高远的奥秘。

    无论是弦月还是圆月,每当看到它时,都会让我眼前一亮,精神一爽,尤其是秋月,月华如水汩汩而下,凉凉的,沁入我的心脾,心无杂念,默默地感受月亮赋予人类的精华。月亮有亏有盈,循环往复,生生不息,揭示了宇宙万事万物的生命轨迹。

    打开历史的钩沉,发现咏月诵月的文人墨客浩若烟海,神话故事也比比皆是。自古到今,人们对月的喜爱是真诚的,绝不扭捏作态,装腔作势,是发自内心情感的流露。我喜欢元宵月,寒辉冷华,寂寞无边。吴刚伐桂,嫦娥舒袖的传说常给我飘摇的遐想。我喜欢水中月,流水无声,月光荡漾,波光粼粼,醉满水乡;然而我更喜欢中秋月,中秋月蕴满了千古清辉温柔地抚摸着我,濯洗了万里长空让思绪任意地远航,对月当歌,举杯邀明月,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大凡心情烦躁之时,我都要来到这僻静的郊外,把自己溶入深深的月色之中,对生活及人生来一番沉淀与思考,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刻意追寻的往往皆是梦幻,平平淡淡才是真,一切自然随缘,放弃浮华的心性,一切便会豁然开朗起来。

    无月的夜是寂寞的,但走入了夜的深处,你仍会感到秋虫的呢喃。有月的夜才是清静的,任何一切都已不在,你感受到的只是那溶溶的月色。

    游遍敦化

    亲爱的朋友,欢迎您来敦化旅游观光!

    敦化地处吉林省东北部长白山腹地。隶属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面积1957平方公里,是吉林省幅员最大的县级市,也是全国卫生、生态园林城市和现代旅游城市。敦化,秉长白山深厚的文化底蕴,借长白山资源宝库之优势,向您展示了长白山避暑、度假、人文旅游城市的美好画卷。

    敦化是一座森林城市,森林覆盖率69%,是天然的森林氧吧。山、水、林、雪特色突出,钟灵毓秀自然天成,风光独特,被誉为“长白山生态立体宝库”。敦化水系发达,拥有一江十七河,著名的牡丹江就发源于斯。山光水色,风景迷人。

    敦化1881年设置立县,寓《中庸》“小德川流,大德敦化”的敦风化俗之意,定名敦化。敦化历史悠久,古代遗存众多,堪称历史文化名城,素有“千年古都百年县”之誉。敦化景点众多,各具特色。其中著名的有六顶山、正觉寺、雁鸣湖等八大景观。

    敦化旅游按线路可分为南线、北线、中线、东线等四个线路。我们游览的第一个线路是最近的中线。

    第一站首先造访的是“六顶山古墓群”。

    六顶山古墓群座落在敦化城南5公里的六顶山上,是渤海王国早期王族和贵族的陵墓。

    这里南临六顶山水库,水光潋滟、碧波万顷,东临正觉寺,钟声袅袅、木鱼声声,背依绵长的六顶山,翠绿环绕,流岚起伏,好一个绝佳墓地。

    古墓群包括两个墓区,共有大小石室墓、石榷墓70余座,其中渤海第三代君王大祚荣次女——贞惠公主墓最为著名。公元698年(唐圣历元年),靺鞨族栗末部首领大祚荣袁在东牟山即今敦化城山子山城,筑城自固,作为根据地,建都称王,号震国。公元713年(唐开元元年),唐玄宗册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史称渤海国。公元926年契丹灭渤海国建立辽国。

    墓中出土了许多文物,最有价值的是一方墓碑和一对石狮,这墓碑是渤海文字资料的首次发现,碑文为骈体文和楷书,书体清秀端庄。石狮造型与唐代礼孝公主墓的石狮非常相似。充分说明了渤海与唐的文化渊源。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