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不住斜阳-飞入寻常百姓家(6)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寒葱岭的冬天也有特殊景观,由于海拔较高,加之松花江袭来的重重风雾,使岭上的树枝都结满了晶莹的树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花团锦簇,一片银白世界,你若站在山上,一定会让你心旷神怡,流连忘返的。

    北山二旅列士陵园

    抗战时期,吉东警备二旅在敦化市大荒屯剿匪中,团长江贤如英勇牺牲。1946年敦化市政府把该乡改为贤儒乡。并在敦化北山山顶建造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以纪念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而英勇献身的江贤如和英烈们。

    敦化北山建有北山公园,座落在小石河北岸。公园内设有滑雪场、艺术宫等设施,是敦化市民的一个主要休闲娱乐和健身的场所。“北山公园”几个大字是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邹家华1999年来敦化时题写,为行书。笔法凝炼流畅,令人赏心悦目。

    每年五一,北山杏花迎春开放,粉白相间,层林尽染。真是五一晚春飘飞雪,千树万树杏花开。人们徜徉花间树下,似在人间仙境漫游,林间石径,铺满一层层的落瓣,更增加了高雅的诗意,让人们游兴大增,流连忘返。

    青松作证,烈士的英魂苍翠不老。

    河水有情,子孙的忆念源远流长。

    将军故里

    为纪念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第三方面军总指挥陈翰章将军,敦化、额穆、蛟河县人民于1946年8月15日在敦化县人民政府院内建立了陈翰章烈士纪念碑。背面刻有记叙陈翰章生平事迹的碑文。

    陈翰章墓位于敦化市翰章乡翰章村(原半截河村)南,建于1940年12月底,为封土墓,东西30米,南北40米。1983年,翰章乡政府在墓地北面建立一座8米高,底座呈五角形的纪念塔,正面刻:“陈翰章将军永垂不朽”。

    2004年,敦化市在敦化三中东侧修建了陈翰章塑像广场。广场占地约2万平方米,广场内绿草如茵,石径曲折,数十棵青松象征着将军不朽的灵魂。陈翰章塑像座落在广场正中,深沉的目光凝视着敦化城市的未来。北面一条主街道,路过的人们都怀着崇高的敬意,怀念着这位抗联英雄。南面有牡丹江涓涓流过,汩汩的水声日夜不停地诉说着将军的生平......

    从翰章塑像广场往东北不远处就是当年陈翰章教书的地方,现为敦化实验小学。如今这里书声朗朗,校园一片欢声,孩子都不忘先烈的教导,努力学习,日后好成为祖国的栋梁。

    敦化一中是陈翰章当年上学的学校,当年叫敖东中学。正是这所学校,才让少年的陈翰章接触到新思想、新潮流,曾被誉为敦化的“小才子”。他主编校刊《敖中》,并积极撰写宣传爱国思想的文章。

    白山黑水间至今还流传着这样一首民歌:

    镜泊湖水清亮亮,

    一棵青松立湖旁。

    喝口湖水想起英雄汉,

    看见青松忘不了将军陈翰章。

    零三年,敦化文学的第三次浪潮

    敦化的文学创作源远流长,在整个延边地区的汉文创作方面占有优势,一直以勤奋刻苦著称。几年来,为繁荣地区文学事业做出了贡献,受到了一些业内人士的关注。

    敦化文学建国后就崭露头角,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六十年代以刘野、张笑天、李果钧、李受山、刘德昌、孙来今、陈洪山为代表的敦化文学的奠基者和开拓者,让敦化文学从此走向全国,声名鹊起,而且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度。第二阶段是七八十年代,以李广义、贾志坚、张伟、张洪波四友及金学泉、孟繁华、梁国栋、解守阵、柏广新、张光开、李宗柱、韩再环、姜英文、麻俊兴、王垂君、杨世举、姜安华、黄殿祜、杨立刚、薛自立、邢玉才、高炳才、赵军等为代表的文学创作群体,他们为敦化文学的振兴和普及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使敦化文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广度。到2003年,敦化文学在敦化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关怀和支持下,在老一辈宿儒的关怀鼓励下,在作协班子的带领下,又走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全盛时期,并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首先,作协非常重视中、小学生的培养。优秀作文尽可能在自己办的报刊发表,以此激励作者及周边同学。其次,文学影响深人人心。作协采取免费赠阅的办法,把一报一刊寄送到各局、乡镇、各团体、厂矿、学校,以至于到各省、市文学团体及个人。第三,文学创作成绩斐然。虽然在此以前有大约十余年的相对沉寂,但自作协成立以来,许多作家作者在全国各级报刊发表了大量文学作品,涌现出一大批文学新人,为敦化的文学创作涂上了浓重的一笔。

    2003年,是敦化文学最为繁荣的一年,也是敦化文学史上创作最丰的一年。2003年5月,在作协主席李广义的支持下,在张波、杨晓华二位同志的努力下,敦化作家协会继《雁鸣湖》季刊之后,又推出一份以敦化作者为主体,以全国各地文学爱好者为辅的纯文学月报《野百合》。这份小报一出笼,就受到全国各地广大文友的广泛关注,更受到敦化文学阵营的欢迎和青睐。《野百合》以其清丽的姿容,高雅的神态,娟秀的文辞,上乘的质量吸引了一大批本地作者,使他们都能在这肥沃的文学沃土上茁壮成长。有些名重一时的著名人物也在此一展身手,随手翻来,每期均见雪泥鸿爪,有的文章被其他报刊所选发、转载。仅《诗刊选》在三个月的时间内就选载《野百合》、《雁鸣湖》作者达六人之多。其中,曲有源诗5首,李广义2期2首,韩影诗1期1首,费桂岚1期2首,杨晓华一期2首,葛梅1期1首。著名作家石河先生从遥远的大西北为报纸题词:“长白山的野百合蓬蓬勃勃地开着,漫过了山野开上了诗坛,向人民送来一股迷人的清香”。著名诗人张洪波先生题词:“有谁知道游子的心,是故乡绽放在我胸腔里的一束野百合”。在敦化各文化层面产生较大的影响。

    在与《野百合》免费赠阅的同时,《雁鸣湖》以其资深杂志的面目继续扩大它的影响。李广义主席亲自担任主编,又吸收了一批实力作者为编委,特约省作协主席张笑天先生题写了刊头,吸纳国内老中青作者在此争奇斗艳,为敦化市民茶余饭后所津津乐道。延边州委常委、宣传部长李得龙同志对《雁鸣湖》、《野百合》给予了较高的评价,并谦逊地说:“我出差都带着他们(一刊一报)”。

    2003年6月,由李广义、贾志坚、张伟、张洪波合著的《四友诗选》出版,可以说是全省文坛的一大盛事,也是敦化文坛的一项盛举。特别是“四友”之首的李广义先生,十几年笔耕不辍,总在不断地超越自己,真可谓诗意悠远,笔法练达。吉林著名文学评论家朱晶称《四友诗选》为上佳之作,体现一种人品、诗品的和谐统一。著名诗人李瑛来信说“这可以说是文坛上的一个佳话”。四名友人数十年的文学之情常盛不坠,值得人们去认真地反思和体味。祝愿四友文学之树常青。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