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昌王国传奇-涅盘再生——落居西州的高昌回鹘(4)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蒙哥汗最终作出裁决,判定萨伦的斤有叛变之罪,将亦都护遣送至别失八里,等候发落。1252年的一天,在别失八里的郊外,人群攒动,这里既有佛教徒又有伊斯兰教徒,蒙哥汗下旨,命令萨仑的斤的弟弟斡根赤亲手对萨仑的斤斩首,参与谋划的大臣仳俚伽忽底和爱的怯赤则被施以腰斩之刑。参与谋划的八剌必阇赤本来也被判了死刑,但等到他受刑的那一天,由于蒙哥汗的生母别吉生病,蒙哥汗下令天下大赦。在八剌必阇赤即将被押赴刑场的时候,赦令书到达,他因此逃脱了死刑,但所有财产都被没收和瓜分,他也被发配到了气候炎热的埃及和西利亚(叙利亚)地区。在此事件中,泄露了密谋的那个奴隶受了赏赐并皈依了伊斯兰教。就这样,在大清洗中,蒙哥汗顺手除掉了窝阔台系在畏兀儿之地的势力,斡根赤被封为畏兀儿亦都护,他就是玉古伦赤的斤。

    这个事件是萨仑的斤为亦都护时期的一件大事,史载“宪宗(蒙哥汗)有慊(怨恨、不满)于太宗(窝阔台)子孙,凡太宗旧人在畏兀儿者,缘此斥逐殆尽”。表面上看,是因为佛教徒与伊斯兰教徒之间的冲突和矛盾,背后却隐藏着皇室之间的矛盾,由于萨仑的斤亦都护之位是由乃马真皇后所封赐,蒙哥汗也就将他视为窝阔台系的势力,借助于宗教之争将他杀掉。就这样,蒙古皇室的矛盾波及到了高昌回鹘境内。

    玉古伦赤的斤卒后,其弟马木剌的斤继承亦都护之位。马木剌的斤受到了蒙哥汗的重用,曾经率领探马赤军万人之众,跟随蒙哥汗攻打南宋的合州(今四川合川)。南宋为了抵抗蒙古军队,在合州附近的钓鱼山建立了新城,马木剌的斤在帮助蒙哥汗攻打钓鱼山的时候,立下了功劳。钓鱼山久攻难下,蒙哥汗也就是在这次钓鱼山之战中驾崩的。

    战后,马木剌的斤返回火州,之后不久,就去世了。蒙哥汗的弟弟忽必烈即位之后,蒙古的汗位之争愈演愈烈,忽必烈的弟弟阿里不哥于哈喇和林自立为汗,由此产生了南北廷对峙的局面,阿里不哥与忽必烈进行了五年的斗争,最终还是投降了忽必烈。另一方面,窝阔台系的海都与察合台系的八剌进行了联盟,共同与忽必烈对抗。八剌死后,其子都哇又与海都结盟,在西北地区展开斗争。在这个过程中,高昌回鹘受到了极大的冲击,最终不得不由亦都护家族率领其部众走上了东迁永昌之路。

    1266年,忽必烈任命马木剌的斤的儿子火赤哈尔的斤继承了亦都护之位。由于海都、帖木迭儿在西北地区带来了诸多战乱,高昌回鹘辖地的人民也受到了战火的影响,四处逃亡,于是,忽必烈下旨命令亦都护招抚畏兀儿流民百姓,对那些流散到蒙古西北宗王及近戚境内的高昌回鹘的子民,也要予以遣返。就这样,高昌回鹘的民众终于又聚集到了高昌。

    其后,察合台系的都哇及其弟卜思巴发动了叛乱,直接威胁到了高昌回鹘的安危,大臣阿台不花跟随亦都护火赤哈尔的斤极力平定叛乱。当时高昌回鹘的国都在别失八里,由于都哇等人的攻击,他们不得不迁到了火州。来到火州之后,亦都护下令加固城墙,疏浚护城河,高昌回鹘举国上下团结一致,坚守城池,誓与叛乱者斗争到底。

    1275年,都哇、卜思巴率领十二万大军包围了火州城,想让亦都护交出这座城池。都哇等人声称:“阿只吉、奥鲁只这些宗王曾经率领了三十万军队,都未能抵挡住我们的进攻,你们仅仅凭借这座孤城就能抵抗住我们强大的进攻吗?”亦都护火赤哈尔的斤义正词严地说道:“常言道,忠臣不事二主,我生以此城为家,死也要以此城为墓,我是坚决不会服从你们的。”就这样,火州城被都哇的大军包围了六个月之久,亦都护仍然不与敌人和解。

    然而,当时的元朝军队为何没有前来支援呢?从1274年开始,忽必烈就将主要精力用于攻打南宋,无暇专门增援高昌。另据考证,当时忽必烈勉强派出了一支援军前来增援,但在途中遇到了叛军,最终未能够如期增援火州,没能为亦都护解决燃眉之急。

    经过六个月的围攻,都哇也感到不耐烦了,他写了一封信给亦都护,主动请求议和。都哇部下将信绑在箭上射入火州城中,火州城的人们拾到信后,立即呈报给了亦都护。信上说:“我等也是太祖皇帝成吉思汗的子孙,你为什么不选择归附于我呢?先前,我们蒙古王室的公主也下嫁于你们的先辈,如今,如果你能够将你聪明漂亮的女儿嫁给我,我就下令撤兵,我也将设宴庆祝,并将与你们永远和好。不然的话,我们将快速发动猛攻。”

    火州城内的百姓久被围困,知晓了信中的内容之后,非常高兴,官员们也集中起来向亦都护建言:“我们已被围困半年之久了,现如今,城中的粮食也快没了,大家都已无力再抗争下去了,如果都哇再继续攻打,我们大家都要共同覆亡啊,为了解除危难,您还是接受他们和解的请求吧,还望您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大发慈悲啊!”亦都护深明大义,对众人说道:“在这危急的时刻,我怎么会舍不得用一个女儿来拯救人民呢?但是我终将不会与都哇等人相见。”亦都护将自己的女儿也立亦黑迷失别吉交给了都哇,火州城的人们使公主坐在一个厚厚的垫子上,并用绳索将她连同垫子坠于城下,交给了对方。随后,都哇就兑现了诺言,下令撤兵。

    对于亦都护及其家族来说,面对骨肉分离,他们的内心可能充满了愁怨,在为己与为民的选择上也存在着矛盾,关于这些,史书中没有记载,我们只能凭借想象力去揣测。我们知道的是,火州的普通老百姓交口称赞亦都护献出公主的举动,并真诚祝愿亦都护之美名流芳百世。

    忽必烈听说了火州之围一事之后,为亦都护的壮举感到高兴,火赤哈尔的斤入朝觐见忽必烈,忽必烈对他的功劳进行了嘉奖,对他说:“我已知道了你的英勇事迹,你没有忘记将你祖先的光荣传承下来啊!”又将王室公主、贵由的女儿巴巴哈尔嫁给了他,赐给他十二万宝钞以赈济百姓。有一天,忽必烈在宫中与黄金世系的太子谈话时,说道:“做官之人,无论是谁,都应该向火赤哈尔的斤那样对国家忠心不二。听说远出的五个的斤中的一个(雪雪的斤)去平原未回,我把此事一直放在心上,今后要把他作为我们黄金家族的成员,你们要以兄弟之礼待之。”雪雪的斤曾奉忽必烈之命镇守云南,在朝中官至缅中行省左丞相。

    火赤哈尔的斤由朝中返回到了火州,将封赐的宝钞和其他的物品分发给遭遇到灾难的畏兀儿人民。1280年,由于火州已经荒芜,亦都护策划将都城移居到火州东南部的哈密力(今哈密)。当他们正在此地安营扎寨的时候,兵力很少,此时,一支北方宗王的军队忽然来袭,火赤哈尔的斤率领部众竭力抵抗,但由于寡难敌众,火赤哈尔的斤最终在此役中战死了。

    火赤哈尔的斤的战死,无疑极大地打击了亦都护家族。由于身处于蒙古西北藩王的各支势力之间,其辖地要经常面临战火的纷扰,人民无法安居:先是将都城由别失八里迁徙到了火州,而火州又遭遇到了半年的围困,正欲将都城迁至哈密力之时,却又遭受到了更大的灾祸。处于夹缝中的高昌回鹘,已经难以在故地维持生存了。火赤哈尔的斤死后,朝中大臣决议随同王族举国迁徙至内地,由此,高昌回鹘的畏兀儿人开始了迁徙。1280年是高昌回鹘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从此以后,他们就将踏上另一片土地,开始新的生活。

    火赤哈尔的斤去世之后,其子纽林的斤尚年幼,众人谋划好之后,纽林的斤与畏兀儿部众上下三四万人开始向东迁徙,准备入大都觐见忽必烈。在途中,他们历尽艰险,经过了长途跋涉,驻扎在了一个叫永昌的地方。永昌位于现在的甘肃省武威市境内,原为窝阔台之孙、阔端之子只必帖木儿的自筑城池,后来元朝在此设永昌府、永昌路。只必帖木儿职位丧失之后,永昌城一直空置,这就为畏兀儿人落居此地创造了机会。

    当他们一行到达永昌的时候,“相其土地沃饶,岁多丰稔,以为乐土,因定居焉”,因为土地富饶,常年五谷丰登,因而断定该地非常宜居,于是畏兀儿部众就选择在这里定居了下来。纽林的斤要继续前往大都觐见忽必烈,民众则留在了永昌。

    到达了朝中之后,年轻的纽林的斤奏请忽必烈,请求发兵北征以替父报仇,忽必烈很欣赏他的雄心壮志,赐给了他大量的金币,并将窝阔台的孙女不鲁罕嫁给了他。不鲁罕去世之后,又将她的妹妹八卜叉嫁给了纽林的斤。当时皇帝下旨,要向河西地区出兵,所以,纽林的斤自元廷返回之后就留在了永昌,等待着北征大军的到来。恰逢吐蕃脱思麻叛乱,忽必烈诏令纽林的斤率领畏兀儿人组成的探马赤军,与部分蒙古军队一起,共计万人,安抚吐蕃宣慰司。纽林的斤凭借威德镇压了叛乱,当地吐蕃人民得以安居乐业。

    迁居永昌的时候,纽林的斤尚无亦都护称号,此时,元武宗将他召还,于1308年任命他为亦都护,使他能够像从前一样管理畏兀儿人民。元仁宗的时候,又封他为高昌王,设置王傅之官,赐给纽林的斤驼纽金印:高昌王印用于内郡和汉地,亦都护王印用于其所管辖的畏兀儿之地。纽林的斤即位为亦都护、高昌王后,曾经发兵火州,收复了故都。

    1318年,纽林的斤去世,他有两个儿子,帖木儿不花和篯吉,帖木儿不花在元武宗年间就在朝廷中做事,侍奉过皇太后,又被授予中奉大夫、资善大夫。其父去世之后,他前往永昌奔丧,并请求将其父的王位让给叔父钦察台,但钦察台坚决不同意,他也就此继任为亦都护高昌王。他多次统领军队,镇守过襄阳。为官之时,曾经有一位官员对帖木儿不花很嫉恨。后来这位官员因其他事情犯下罪责,皇上下诏处死他,但帖木儿不花为他求情,认为他尽管确实有罪责,但罪不至死,听闻此言,皇上就免去了他的死罪。因而,他人都很佩服帖木儿不花的雅量。他在多朝担任官职,先后担任过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中书左丞、太子詹事、御史大夫等职,直到元顺帝至正元年,即1341年,才免去了官职。

    由于帖木儿不花牵涉进了元朝皇室复杂的政治斗争中,1351年,有人向丞相脱脱诬陷帖木儿不花谋害大臣,脱脱上书元顺帝,诬杀了帖木儿不花。在世之时,帖木儿不花将亦都护、高昌王之位让给了他的弟弟篯吉,篯吉后来又将王位让给了弟弟太平奴,太平奴去世之后,王位由篯吉之子月鲁帖木儿继承,月鲁帖木儿之后,其子桑哥继承。至桑哥即位的时候,亦都护高昌王已经是一个空爵,高昌回鹘已经名存实亡。关于最后几任亦都护高昌王的事迹,史书中记载较少,可以肯定的是,纽林的斤之后,亦都护家族成员多在内地为官,为元朝服务。

    关于亦都护家族后裔的情况,1949年以后,研究者通过走访调查,在武威地区探得一些蛛丝马迹,发现亦都护王族后裔更姓为张姓、杨姓。他们仍然信仰佛教,在生活习俗上已与汉族基本无异。至明清之时,亦都护家族的后裔并没有遭受到毁灭性的打击,清朝的时候,武威著名学者张澍前往舅氏家的张府拜访时,曾见到其舅家仍然供奉着元朝亦都护家族数十幅名将的画像,在调查中得知,这些画像,有一部分甚至保存到了1949年之后。据张澍记载,张氏家族于嘉庆年间已经衰败不堪了。

    在元英宗至治年间(公元1321-公元1323年),帖木儿不花仍然率领在永昌的军队,治理高昌回鹘旧地,但在泰定帝年间(公元1324-公元1328年),帖木儿不花被元朝召还,从此畏兀儿之地归入了察合台汗国。至此,高昌回鹘旧有领地不再为亦都护家族掌控,这也可以说是高昌回鹘覆灭的一个标志。桑哥之后,我们所知的亦都护家族世系中断,这可以算是高昌回鹘国覆亡的另一个标志。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