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我不是大清正史-卯上了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又死了一位辽东经略。

    这个位子确实太不吉利,基本上是谁去谁死。

    所以谁也不去。

    当然,去了也是白去。

    辽东那帮粗人根本就把谁也不放在眼里,皇上下旨都叫不动,更别说别人了,那去了就是个屁!

    不过,有一个人不是屁——孙承宗。

    别看祖大寿这帮老粗不认皇上,但老孙头儿的面子是要给的。

    原因很简单,没有老孙,他们连屁也不是。

    当年孙承宗修关宁防线的时候,祖大寿撑死也就算个八级泥水工。

    所以跟谁摆谱都行,就是不能在老孙面前得瑟。

    孙承宗义不容辞的再次出马辽东。

    人还是老人儿,地方也是老地方,办法还是老办法。

    修城。

    这次修的是大凌河,其实以前也修过几次,但总是还没修起来就被皇太极的拆迁队给拆了。

    这次老孙下了决心了,一定要搞起来,城管来了也挡不住!

    当然,后金不一定有城管那样的战斗力,但也不可能眼睁睁看着你在眼皮子底下盖违章建筑。

    老皇亲自带着人赶到大凌河城下。

    来是来了,但并不开打。

    后金在大凌河城下也搞开了土石方工程,围着城墙挖了一圈大沟,还找来不少木头在外面搭了个栅栏。

    意思很明显:你不是有大炮吗?没关系,我不打你,围都把你围死!

    大凌河的包工头就是祖大寿。

    老祖也郁闷,手下就是两万人不到,现在被人围城里了,出是肯定出不去的,但老在这里头呆着也不是个事儿,粮食可是不多了!

    那就只有等救兵吧。

    救兵很快就来了。

    孙承宗一听说拆迁队把大凌河围上了,马上就派了救兵。

    救是可以救,救不救得了,那得另说。

    简单讲吧,第一波援军连大凌河的郊区都没走到,就被人打了个稀里哗啦,除了领头的吴襄几个将官跑回去以外,全军覆没。

    老孙也上火了,接着派人救!老子跟你卯上了!

    第二波援军可以说动用了辽东明军的主力,凑了四万多人,由大将张春率领,驰援大凌河。

    十月七日,明军的先头部队七千人抵达锦州,在小凌河对岸安营扎寨。

    皇太极听说明军又来了,也带领人马来迎战。

    行至途中,皇太极甩下大部队,只带领两百亲兵轻装前进至小凌河。

    两百人对七千。

    皇太极没有丝毫犹豫,亲自披挂上阵,对明军发起了冲锋。

    明军七千人马面对只有两百人的后金骑兵,一败涂地,溃不成军!

    是不是奇迹我不知道,但我知道这是事实。

    明军前锋一路败退,直到看见了大部队才收住脚。

    张春气的头顶冒白烟儿,但也是无可奈何,毕竟跑回来的这帮弟兄也不容易,鞋都跑飞了,裤子跑掉的不在少数!

    那就只能是训几句拉到,总不能把回来的全剁了。

    老张其实在路上就盘算好了,据他的经验,跟后金八旗摆开架势面对面的互砍,那跟自己抹脖子上吊没啥区别,要想赢,只有玩儿阴的!

    十月二十二日四更时分,明军悄悄拔营,四万人马趁着夜色的掩护,准备偷袭后金军营。

    张春命令各部:不能有一点动静!谁敢放个屁,就地捂死!

    但有时候人算就是不如天算,离着大凌河还有十五里地就被后金的哨兵给发现了!

    张春很恼火。

    暗袭变成了明袭,怎么办?

    没办法,打吧。

    皇太极本来就睡的比较晚,发现明军的时候,正准备上床,裤子刚脱了一半,听说有人来偷营?提上裤子,带着两万人马就冲出来了。

    两边一上手就往死里打,明军是仗着人多有大炮,后金仗着人猛马跑的快。

    开始的时候明军还行,不算落下风,毕竟有个炮火支援,怎么也算是热兵器。

    可打着打着就觉着不对劲儿,怎么后金也打上炮了!而且听这动静,炮的威力还不小!

    张春也懵了。

    这是怎么回事儿?后金也玩儿上大炮啦?!

    老张也真算是不错,他急中生智,命人乘着战场上的风势点燃了地上的干草,大火借着风,呼呼的奔着后金的炮兵阵地就过去了。

    但天意这个玩意儿有时候你不信还真不行,眼看着就要烧到后金的大炮了,突然风转了向,来了个原地向后转!

    皇太极在马上看的一拍大腿,这还等个屁啊!大伙儿并肩子上吧!

    行了,后面的不用讲了,直接说结果得了。

    四万明军,回去的不到四分之一,三十余名明军将官做了俘虏,其中就包括张春。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