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我不是大清正史-攻不足者,守有余。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明朝的援军大败而回,孙承宗是痛心疾首。老孙在辽东搞工程不是一天两天了,这次算把人丢到家了。

    孙承宗很自觉,马上上书皇上,说自己年老体弱,已经不能胜任工作了,坚决要求回家养老。

    崇祯并不想让孙承宗走,毕竟就现在的情况来说,找不到比老孙更合适的人选了。

    但不走不行,朝中的言官已经吵翻了天,一大早就排队上折子要求孙承宗滚蛋。

    崇祯无奈,只好放孙承宗归乡养老。

    七年之后,清军在多尔衮的率领下进攻孙承宗的老家高阳。孙承宗以七十六岁高龄,率全家老幼上城抵抗,城破被俘。

    多尔衮听说把孙承宗抓住了,亲自跑来做思想工作进行劝降。老孙端坐在太师椅上,任你多尔衮磨破嘴皮子,他就是一言不发。多尔衮从早上说到下午,说的口干舌燥嘴发麻,一点效果也没有,多尔衮也放弃了,这老家伙不是一般的硬啊!

    多尔衮走了之后,看守孙承宗的几个小头目在一块嘀咕。

    这个说:“听说这老家伙是明朝的大官儿!当过宰相的!怎么把他家翻了个遍也没找着啥值钱的玩意儿?”

    那个回答:“你小子傻了吧,这种人有钱也不会放在家里,不定在哪儿藏着呢!要不咱们哥们儿去问问他?要是好说好话,咱们就对他客气点儿,不然。。。哼哼。。。。”

    这俩哥们手挽手跑来找老孙要钱。

    孙承宗听了,一拍桌子:

    “狗臊奴!不知道天朝有个没有金银的孙阁老?!”

    我拿人格担保,这是老孙当时的原话。

    面对这样的人,除了敬佩我们还能说什么?

    清军头目也是肃然起敬,并且答应了孙承宗的请求,允许他自尽。

    望着这大明朝的忠臣,白发的老者,看守的清兵居然不忍,三次将孙承宗从梁上救下。

    至傍晚,清军换岗,孙承宗命新来的清兵将自己用白绫勒死,从容殉国。(一说投缳而死)

    孙承宗一家四十余口,全部遇难,无一投降。

    “夫攻不足者,守有余。

    度彼之才,恢复固未易言,令专任之,犹足以慎固封守;

    而廷论纷呶,亟行翦除。 ”

    --《明史.孙承宗传》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