蝗灾之日-媒体佳评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好莱坞等了二十五年,犹不见小说家写出以之为主题的传世杰作,连认真提笔尝试的作家都寥寥无几,直到出生于纽约曼哈顿的三十五岁小说家悉心毕力写出《蝗灾之日》。这位作家在写出精彩绝伦的讽刺小说《寂寞芳心小姐》后,于《蝗灾之日》出版前三年转战剧本写作。

    《蝗灾之日》描述好莱坞世界里的偏执分子,书中的主角可以说是好莱坞布景道具拟人化后的人物,如文中所言:“这份对美丽与浪漫的追求教人不忍嘲弄,即使呈现出来的结果毫无品位或者让人不敢恭维。不过,叹息却难免,比这些丑陋道具屋更可悲的东西实在不多了。”

    作者韦斯特在小说一开始就以慧灵鬼黠的想象力对好莱坞那些怪胎行径所根源的社会脉络做了生花妙笔的描绘,然而,就在最后一幕——世界陷入野蛮暴乱状态——的前一刻,他原本构思的悲剧却变成荒诞不经的闹剧。充满无力感的韦斯特几乎不去分辨奇谲幻影与怪谬真实之别。韦斯特之前的威廉·萨洛扬(William Saroyan)也将小说场景设定在好莱坞,但他只是双手交叠在胸前,冷冷地承认好莱坞给他的不过是“白痴的微笑之心,以及上流骗子的热心亲切”。

    ——《时代》杂志(Time Magazine)

    韦斯特这部小说描述好莱坞梦想底下的赤裸蛮残的本质。本书于一九三九年出版,被誉为美国小说中最令人惊艳的“好莱坞小说”。书中主人公托德是场景设计师,随着故事展开,他和几位因追逐好莱坞矫揉世界而扭曲生命的人物交织纠缠。正当其他人物的未竟梦想在暴动与混乱烈火中爆燃时,托德也在心中完成了他那幅《燃烧的洛杉矶》。

    ——《韦氏文学大百科》(The Merriam-Webster Encyclopedia of Literature)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