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地品读本单元,不要忽略任何一个细节,你会得到比任何书本上还要丰厚的收益。
品悟生活中的哲理;
学会感悟生活;
学会表达感悟。
一把椅子的问候选自《读者》,2003年第6期。
红秋水
和美国亿万富翁——“钢铁大王”卡耐基攀亲附缘,并在他的提携下走向事业的巅峰,对于这一点,很多人不敢想象。可是,一个年轻人只用一把椅子,就轻易地与“钢铁大王”结了缘,从此,走向令人羡慕的成功之路。
那是一个下着雨的午后,行人纷纷逃到就近的店铺躲雨。这时,一位浑身湿淋淋的老妇人步履蹒跚,走进费城百货商店。看着她狼狈的资容和简朴的衣裙,所有的售货员都对她爱答不理。这时,一个年轻人面露诚恳地对她说:“夫人,我能为你做点什么吗?”老妇人莞尔一笑[莞(wǎn)尔一笑]微微一笑:“不用了,我在这儿躲会儿雨,马上就走。”随即老妇有些心神不定——不买人家的东西,却借用人家的屋檐躲雨,太不尽情理了。于是,她开始在百货店转起来,哪怕买个头发上的小饰物,也是给自己的躲雨找了个光明正大的理由。
正当她眼露茫然时,那个小伙子又走过来说:“夫人,你不必为难,我给你搬了一把椅子,放在门口,您坐着休息就是了。”两个小时后,雨过天晴,老妇人向那个年轻人道谢,并随意地向他要了张名片,就颤巍巍地走了出去。
几个月后,费城百货公司的总经理詹姆斯就收到一封信,信中要求将这位年轻人派往苏格兰收取装潢[装潢(huáng)]又写为“装璜”,装饰物品使之美观。一整座城堡的订单,并让他负责自己家族所属的几个大公司下一季度办公用品的采购任务。詹姆斯震惊不已,匆匆一算,仅仅这一封信带来的利益,就相当于他的公司两年的利润总和。
当他以最快的速度与写信人取得联系后,方才知道这封信是一位老妇人写的,而她正是美国亿万富翁,“钢铁大王”卡耐基的母亲。
詹姆斯马上把这位叫菲利的年轻人推荐给公司董事会。毫无疑问,当他收拾好行李准备去苏格兰时,他已升格为这家百货公司的合伙人了。那年,菲利22岁。
随后的几年中,菲利以他一贯的踏实和诚恳,成为“钢铁大王”卡耐基的左膀右臂,事业扶摇直上[扶摇直上]形容直往上升,飞黄腾达,成为美国钢铁行业中仅次于卡耐基的富可敌国的灵魂人物。菲利29岁时,已经为全美国近百所图书馆捐赠了800万美元的图书,他希望用知识和爱心帮助更多的年轻人走向成功。
生活中的奇迹,往往就发生在你不经意的言行之间,一句亲切的话语,一个友善的致意或一项渺小的援助计划,都可能让对方体会到你的爱心和真诚。
只因搬了一次椅子,竟让自己飞黄腾达,给人太深的感悟:人应该有一颗爱心、一颗友善的心!文章开篇便通过议论引起人的阅读兴趣,故事简洁,道理深刻。
1故事的主人公是()。
A卡耐基B詹姆斯C卡耐基的母亲D菲利
2让菲利飞黄腾达的人,在菲利对她友善地施以爱心时,她的姿容与穿着很不平凡吗?是怎样的?
3填空(每空各四字)。
文章除结尾揭示的意义外,还告诉我们:爱心和真诚应该,不应该。
写事的作文,一定要写出事件的意义。意义是事件的灵魂!看,本文开篇议论就引起人深思:“一个年轻人”是用什么办法“走向令人羡慕的成功之路”的?读了结尾,意义全明。有了结尾的意义,文章便有了灵性。
一只手套选自《青少年文汇》,2003年第2期。
曾有情
雪花在城市的上空欢快地舞蹈,寒风在四处流浪。受天气影响,一家小百货商店里没有一个顾客,女店主无所事事地为自己的双手美容,修了修指甲,又涂了红色的指甲油,然后望着漂亮白皙[白皙(xī)]白净。的手陶醉了。
这时,店门上厚重的棉门帘被拨开,一股寒流裹着一位妇女和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年进入店里,他们身上陈旧且笨重的衣服上堆了不少的积雪,看上去是一对母子。女店主从自己修长的手指上移开目光,热情地迎向她大半天才等来的第一批顾客。
母亲问有没有手套卖。女店主说有,便热情地介绍有羊皮的,绒线的,针织的。母亲说拿几双男式手套看看。女店主很快把几种男式手套摆在了他们面前。母亲和少年左挑右选,逐一问明价格。好一会儿,少年说:“妈,就买一双绒线的吧,便宜些。”母亲说:“天这么冷,你的手都冻裂了,还是买羊皮的吧,羊皮的既暖和又好看。”她选了几款羊皮手套一一给儿子试大小,有一款不大不小正合适,母亲便说:“挺好,就买它了。”一问价钱,146元一双。母亲便解开上衣衣扣,从贴身的衣兜里掏出一摞[摞(luò)]把东西重叠地往上放。零钞,先是10元,后5元,再2元,1元,直到硬币一一点给女店主,结果钱不够。母亲说:“姑娘,我还差5元钱,能不能便宜一点儿,这5块钱就算了?”
女店主一口回绝说:“不行,一双手套本来就赚不了几个钱,我一上午才等来你们这么一个买主,你再少给5元,我今天吃什么?”面对这位母亲几近哀求的游说,女店主始终无动于衷[无动于衷]衷:内心。内心动也没动,指对应该关心注意的事情毫不关心,置之不理,一分钱也不肯让。儿子见母亲为难,说:“妈,就买绒线的吧,还能省好几十块钱。”母亲固执地说:“不,我不能委屈了你的手。”她见店主不肯降价,又试探着问:“姑娘,我钱不够,能不能给一半的钱,你卖一只手套给我?”
女店主十分纳闷:“哪有买一只手套的?”
母亲解释道:“哦,是这样……我儿子原来的手套丢了一只。”女店主直摇头:“绝对不行!剩下的一只我卖给谁?”母亲无奈,便遗憾地从儿子左手上脱下那只羊皮手套,放在货柜上,对儿子说:“咱们到别的店看看吧。”她拉着儿子向店门走去,当他们拨开厚重的门帘时,一股冷风“呼”的一声灌进店里。女店主忽然发现,被冷风吹起的少年的右手衣袖,像一只黑色的塑料袋软绵绵地飘荡着,原来这位少年压根儿就没有右手。
女店主陡然一惊,身上的某一处神经被深深触动,就在他们迈出店门的那一瞬,她大声喊道:“请等一等!”母亲和少年回过头来,女店主说:“我卖给你们一只手套。”
母亲付了73元钱,让儿子心满意足地戴上了一只羊皮手套,然后千恩万谢而去。
女店主再次端详自己的双手,那双手健康而且修长。她猛然发现,这双可以创造无数财富和人生意义的手是多么宝贵,尤其那些失去了一只手的人,剩下的一只手更需要加倍珍爱和精心呵护。唯利是图与富有同情心是人性的两个层面,一个死抠[死抠(kōu)]非常吝啬。的是价钱,一个展示的是价值。女店主虽然赔了钱,却感到十分欣慰。人往往挣再多的钱都没有满足的时候,而为行一件小小的善事,却会感到极大的满足,这便是价钱与价值的区别。
金钱与价值有什么区别?文章借一只手套将其演绎得淋漓尽致。一方是拮据母亲的讲价,一方是无动于衷的回绝,最终卖主却赔钱卖了手套,结局出人意料。令人深思之余,明悟了:一件小小的善事,却会给人极大的满足。
1文章两次写店主看自己的手,感觉却是不一样的,第二次更主要的是看到了手的健康,为什么?
2文章一处写到天气的寒冷,它强化了。
3文章说“一个死抠的是价钱,一个展示的是价值”这二者分别指的是文中所言人性两个方面的哪一点?
作者分析“女店员虽然赔了钱,却感到十分欣慰”的原因,得到了文章的立意。看来,挖掘事件的意义,分析事件结局所产生的原因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辈子只做一碗汤选自《智慧背囊》,南方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
董保纲
我家门前有两家卖老豆腐的小店。一家叫“潘记”,另一家叫“张记”。两家店是同时开张的。刚开始,“潘记”生意十分兴隆,吃老豆腐的人得排队等候,来得晚就吃不上了。潘记的特点是:豆腐做得很结实,口感好,给的量特别大。相比之下,张记老豆腐就不一样了。首先是豆腐做得软,软得淌汗,不成形状;其次是给的豆腐少,加的汤多,一碗老豆腐多半碗汤。因此,有一段时间,张记的门前冷冷清清。
有一天早上,因为我起床晚了,只好来到张记的豆腐店。吃完了一碗老豆腐,老板走过来,笑着问我豆腐怎么样。我实话实说:“味道还行,就是豆腐有点软。”老板笑了笑,竟然有几分满意的样子。我说:“你怎么不学学潘记呢?”老板看着我说:“学他什么呀?”我说:“把豆腐做得结实一点呀。”老板反问我:“我为什么要学他呢?”沉思了一下,老板自我解释说:“我知道了,你是说,来我这边吃豆腐的人少,是吗?”我点点头。老板建议我两个月以后再来,看看是不是会有变化。
大概一个多月以后,张记的门前居然真的也排起了长队。我好奇,也排队买了一碗,看看碗里的豆腐,仍然是稀稀的汤汁,和以前没什么两样,吃起来,仍是以前的口感。
老板脸上仍然挂着憨厚[憨(hān)厚]朴实厚道。的笑。我笑着问他:“能告诉我这其中的秘诀吗?”老板说:“其实,我和潘记的老板是师兄弟。”我有些惊讶:“可你们做的豆腐不一样呀。”老板说:“是不一样。我师兄——潘记做的豆腐确实好,我真比不上,但我的豆腐汤是用肉、骨头,配上调料,经过几个小时熬制而成,师兄在这方面就不如我了。”
见我还有些不解,老板继续解释:“这是我师傅特意传授给我们的。师傅说,生意要想长远,就要有自己的特长。师傅还告诉我们、‘吃’的生意最难做,因为众口难调,人的口味是不断变化的,即使是山珍海味,经常吃也会烦,因此师傅传给我们不同的手艺。这样,人们吃腻了我师兄的豆腐,就会到我这里来喝汤。时间长了,人们还会回到我师兄那里。再过一段时间,人们又会来我这里。这样我们师兄弟的生意就能比较长远地做下去,并且互不影响。”
我试探地问:“你难道就不想跟师兄学做豆腐吗?”老板却说:“师傅告诉我们,能做精一件事就不容易了。有时候,你想样样精,结果样样差。”
张记老板的这番话,我认为除了和老豆腐有关外,和一个人的择业、一个人一辈子的坚守似乎都有些关联……
“张记”的生意从门前冷清到门前排队,作者并不着意写事件的过程,而是重点通过与“张记”老板的对话显示意义——“能做精一件事情就不容易了”,给人深刻启迪。
1在一般人的眼里,要做好生意,老板的性格应该,可“张记”老板的性格却是的。
2“潘记”与“张记”豆腐的最主要不同点是()。
A口感B量C特色D价格
3文章主题是通过()表达出来的。
A作者卒章显志的议论B开门见山的明示
C“张记”老板的话语D“我”的话语
在挖掘事件意义时,要学会让好奇心得以延伸,它可帮助我们获得认知。本文事件中,“我”恰是好奇,才产生疑问与“张记”老板探究“秘诀”的,最后得出了文章所蕴涵的意义。
一只陶罐选自《青岛日报》,2000年11月10日。
[美]林德·迈克
最近,我和丈夫带着10岁的儿子乔治,一起到墨西哥去旅游。我们来到一个叫泰克的小镇,在街上信步走着,看到许多卖工艺品的小摊上,出售着各式各样的陶器。上面都五颜六色地画着玛雅人的神话场景:有太阳神、雨神和其他各种自然界的神像。这时在一个商店的角落里,我看到了一个美丽的琥珀色陶罐,它几乎和乔治一样高。我一看到它,就被它迷住了,“如果把它放在我们家的起居室里,看上去一定很漂亮。”我轻声地跟我的丈夫——克利夫说。
“忘了它吧,”克利夫摇了摇头,劝慰地跟我说,“我们不可能把这样大的东西带上飞机。”“我想,他们是会让我们把它捆在空座位上的。”一向都对我很体贴的克利夫,看到我这么坚定的态度,也只好耸了耸肩,同意了我的想法。
经过再三的讨价还价,原来就不十分昂贵的这个陶罐,最后被我砍到了10美元成交,想想同样的东西,在国内,最起码也要值100美元。我很为这次成功的交易得意。我们终于买下了这个陶罐,还给它起了个名字“查理”,乔治非常喜欢这个陶罐,把它当作自己的墨西哥“弟弟”。并且跟我们许诺:一定要保护好这个讨人喜欢的“同胞”。
接近黄昏的时候,我们叫了辆出租车,一起到飞机场,去预订第二天的机票。“带一只罐子上飞机,不会有什么问题的吧?”克利夫问机场的工作人员。
“如果能把它放在你们随身携带的行李里,当然没有问题的,先生。”
可是,当这位工作人员看到了我们的“查理”时,禁不住皱起了眉头。“这显然太大了。你们根本不能将它带上飞机。”
“你的意思是说,不要带‘查理’回家了?”乔治伤心地问道,忍着不使自己的眼泪掉下来。
我也在旁边努力请求这个工作人员,帮我们想想办法。
“我看,只能将它装进板条箱里,然后用专门运送货物的飞机,给你们送去!”
于是,他就在一张纸上,写下了一个托运公司的地址。我们就根据这个地址,找到了那家公司。我赔着笑脸,向柜台后面的一位女士说明了我们的来意。那位女士听了我的说明后,抱歉地说:“我们这儿没有板条箱。”
这确实使我们很为难。在这个不熟悉的城市里,我们到哪儿去找一只板条箱呢?后来,我们决定去买些水果。果然,我们发现那装水果的板条箱,很适合放我们的“查理”。结果,卖水果的小贩以12美元将它卖给了我们。
“这可比‘查理’的价格还贵呀!”克利夫自言自语地说。买到了板条箱,我们匆忙赶到了那家托运公司,办好了手续。公司里的两个职工,又是敲,又是钉,又是装,又是拼。足足忙了近两个小时,才把那陶罐妥善地安放在箱里。他们要价20美元——这是“查理”身价的两倍。
第二天,在机场的托运部,工作人员搬起了板条箱,去称“查理”的重量。它们超过一百磅。最后结算下来,我们需交付托运费是85美元。
几天后,我们终于在家里接到了托运公司的电话。“乔治,”克利夫挂上电话说,“你的‘弟弟’到了。”乔治听了很高兴,马上跟着他爸爸一起驾车去了机场。我待在家里,心里在想:花去我们120美元的“查理”,会完好无损地到家吗?
不一会儿,克利夫和乔治兴致勃勃地搬着板条箱回家了。他们拿着榔头和螺丝刀,开始干了起来。那箱子,第一层是木板、第二层是报纸、牛皮纸和碎布片。最后,“查理”完好无损地出现在我们面前。它比我记得的还要漂亮,闪耀着琥珀色的光芒。罐上面彩绘的玛雅诸神,显得无比的庄严。虽然,它本身只值10美元,但经过这一番折腾,实际的价格,已经涨了十几倍。不过,我们一点儿也不后悔。我想,只要是喜欢的东西,贵一点也是值得的。并且,无论是干什么事情,只要你下了决心,总是可以干成的!
一件爱物,为得到它“折腾”的费用是它的十倍还多,但总算得到了。更为可贵的是从得到爱物的过程中,文章告诉了我们一个人生的哲理——无论干什么事,只要你下了决心,总是可以干成的。事件写得有张有弛,耐人寻味。
1文章张弛的巧妙运用,使得情节波澜起伏。具体表现为在引出买陶罐带回家这一具体事件后,三次写到运陶器回家不可能(即张),又三次让它出现希望(弛)。找出另外两次张弛情况,填入下表。
次序张弛第一次克利夫劝慰,不同意,说不可能带上飞机克利夫耸了耸肩还是同意了第二次第三次
2文章写到克利夫时,有一个动作极有深意,表现出他已料到了运陶罐的艰难,但他体贴他的夫人还是同意了妻子的想法。这个动作是。
3文中写“我”在收到陶罐时,看上去“它比我记得的还要漂亮”,这是因为()。
A“我”已忘记了它原来的样子B它的确变得更漂亮了
C“我”得到它花了更多的钱D“我”太喜欢它
本文作者写感悟,并未就事论事,只说“只要是喜欢的东西,贵一点也是值得的”,而是将其升华,推广到做其他任何事情,写道:“无论是干什么事情,只要你是下了决心,总是可以干成功的!”这样,表意便深刻了。可见,若想使文章意义深刻,还要善于由一件具体的事升华思考到其他所有的事。
收获选自《智慧背囊》,南方出版社,2005年8月。
刘培水
花鸟草虫,凡能被人养着的,你必说其珍贵,即使不漂亮,你也会夸它超凡脱俗、具有野性美。正因为这一点,当我看见那盆“满眼绿”——一种大叶子的奇异植物时,心中便涌起一丝特别的感觉,这盆似花非花、像草非草的东西,使人联想到春天,联想到生命,似乎还有别的什么,说不清。
“怎么?想要这个?”精明的店主看出我的心思,转动着小眼睛问。
“嗯,多少钱?”我装出一副漫不经心的样子。
“老弟,看你也是识货之人,咱这‘四季青’要价十元,今儿图个吉利,你八元抱去得了。”
“太贵了,四元钱!”
“折中,五元,谁也不亏谁!”
就这样,“四季青”被我绑在了后车架上。我仿佛觉得身后有一团绿色的火焰在燃烧,在雀跃,生命的律动透明得几乎看得见,春天被我一溜烟地捎回了家。
“你买的是什么哪?”母亲站在门口问。
“四季青,常年绿呢!”
“我怎么觉得像菠菜?”母亲随手从中拣出一根来,递在我眼前。
一点不假。跟庄稼打了一辈子交道的母亲不会弄错,尽管“四季青”叶子很绿、很肥硕。
咋办?我有点哭笑不得。跟那骗子去算账?犯得上吗?
“养着吧!”母亲平静地说。
我点点头。像对待其他花草一样,每天定时给“四季青”浇水,施肥,它长得很旺,很茂,为小屋增添了不少春意。
转眼间,春节到了,来来往往的客人对这盆菠菜很是赞扬,说又实惠,又好看,不花钱,却有蓬荜增辉[蓬荜(bì)增辉]谦辞,表示由于别人到自己家里来或张挂别人给自己的字画等而使自己非常光荣。之效,羡慕之情溢于言表[溢于言表]思想或情感浓厚从语言或神情上显露出来。年轻的朋友跟我一样,不认得这是菠菜,问我叫什么,留下种子还是留下根?我笑着说是“四季青”,繁殖需要嫁接,他们听得莫名其妙,却又肃然起敬。
六月,“四季青”抽了薹[薹(tái)]蒜、韭菜、菠菜等生长到一定阶段时在中央部分长出细长的茎,顶上开花结实,结了实,我仔细一看,地道的菠菜籽,黄得发亮。我细细收起,约有一把多一点,捧给母亲,她笑笑,说:“收获还不小哩!”
我细一寻思,真的,“收获”还不小哩!
本文写得充满情趣,又诗意盎然,但是作者却不把主题鲜明地点出,正因为如此,才更令人深思。
1作者描写菠菜最精美的语句是哪一段文字,将其抄录下来。
2“我”如果事先知道那“满眼绿”是菠菜,还能联想到生命、春天吗?你能从中悟出什么?
3文结尾处用母亲的话点题——“收获还不少哩!”,其含义极为丰富,你能说出几点吗?
4文章简短对话却描绘出了两个人物的鲜明个性。
店主的个性是。
“我”的个性是。
写文章,表意要明,但也不是一定把话说尽,特别是意义丰厚的事件,我们更应让语言含蓄一些,这样反倒令人掩卷深思,表达效果更佳。如本文意义揭示——“收获还不少哩!”就显得含蓄,令人深思。
作文写作,要写出感悟。可是写事的作文,怎样写出感悟,这感悟又怎样获得呢?
读了本单元,你完全能够领悟了。看,这里的所有选文都是表达对事件的感悟;这里所有的文章都有对于感悟方法的显示。结合“知识筐”仔细回味每篇文章,你便学会挖掘了,知道应该怎样感悟事件意义了!
1写事的作文,要写出对于事件感悟,如《一把椅子的问候》。
2分析事件结局所产生的原因会获得感悟,如《一只手套》。
3让好奇心延伸会获得感悟,如《一辈子只做一碗汤》。
4将事件的意义推广到做其他任何事情上,可获取深刻的感悟,如《一只陶罐》。
5对于蕴涵丰富的感悟,概括得含蓄些,如《收获》。
本单元,五篇文章都共同演绎着一个内容——从生活中学习,获得感悟。它一定会启迪你的心志!因为生活中可以让我们学到的东西太多。学会感悟,我们总能得到更多的收益。
生活实在是一本绝妙的书,它会使你得到比任何书本上还要丰厚的收益。本单元的五篇文章都是从生活中学习的典范,顺着文章的导引,应用上述获取感悟的方法,我们还可以得到如下感悟:
1只因偶然投以别人一个微笑,却得到了一个好友。思索获得好友的原因,我感悟到:你给别人以微笑,别人回报你以友情。
2我刚刚学会下棋,可是总是输。一天,有人告诉我:“走一步看一步不可能取得胜利,你必须学会走一步看出很多步。”由下棋推而广之,我感悟到:人生之路,你看得越远越好。
3一位同学的学习成绩总是名列前茅,我感到他是多么幸福。我对他产生了好奇,并让这种好奇得以延伸,终于在一个下着毛毛雨的日子,我偶然早起,发现了他学习的身影。我一下子明白了:幸福不是毛毛雨,不会自己从天上掉下来。
想想生活中你印象最深的事,试着用我们刚刚讲过的方法想一想,看看你能获得什么感悟。
用本单元讲过的方法,对你生活中印象最深的事件进行挖掘,获得感悟,写一篇作文。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