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科普知识枕边书:植物知识全知道-粗壮的栗树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世界上有许多巨大的树木,北美最大的“世界爷”直径达12米,非洲的大胖子树——猴面包树直径也有10多米,但它们和生长在意大利的“百骑大栗树”相比只能称弟弟。

    百骑大栗树又叫“百马树”,生长在意大利西西里岛的埃特纳火山的山坡上。关于这株栗树还有一段有趣的逸事。中世纪时,西西里岛一度被西班牙的阿拉贡王国统治。一年夏天,阿拉贡王带了百名随从骑马来到埃特纳火山脚下巡视,突遇大雨,附近又没有可供避雨的房屋。正巧不远处有一片“小树林”,于是国王带着手下急驰而至,原来,刚才见到的“小树林”,只不过是一株巨大的栗树。这株栗树的树干极粗,要30多人才能合抱,树冠枝繁叶茂,如一把天然巨伞,竟然将阿拉贡王手下的百余名骑手全部遮住。从此,这株护驾有功的栗树就出了名,被誉为“百骑大栗树”。它的树干直径达17.5米,周长有55米,需30多人手拉着手,才能围住它。树下部有大洞,采栗的人把那里当宿舍或仓库用。这颗栗树不仅是世界上最粗的树木,也是最粗的植物。

    栗树是山毛榉科栗属中的乔木或灌木总称,有八九种,分布于北半球的亚洲、欧洲、美洲和非洲,大部分种类的栗树都是20~40米高的落叶乔木。栗木非常坚固耐久,不容易被腐蚀,颜色发黑,有美丽的花纹,是非常好的装饰和家具用材。但由于栗树生长缓慢,所以大尺寸的栗木非常昂贵。

    各种栗树都结可以食用的坚果——栗子,它自古就是干果之中的佼佼者。在我国西安半坡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已发现有栗子的实物遗存,说明它距今已有6000多年的采食历史。春秋战国时期,栽种栗子已很盛行。

    栗子属于坚果类,但它不像核桃、榛子、杏仁等坚果那样富含油脂,它的淀粉含量很高。干板栗的碳水化合物达到77%,与粮谷类的75%相当;鲜板栗也有40%之多,是马铃薯的2.4倍。鲜板栗的蛋白质含量为4%~5%,虽不如花生、核桃多,但略高于煮熟后的米饭。

    作为食品,栗子目前在我国最流行的吃法是糖炒栗子,用糖色和沙子混合,将变成黑色的沙子和栗子混合炒,一是使栗子受热均匀,二是使栗子中的糖分不容易损失。炒出的栗子甜香适口。北京小吃中有栗子面的小窝头,据说是从皇宫中流传出的做法,当年曾受到慈禧太后的喜爱。

    栗子还具有较好的药用价值。中医把栗子列为药用上品,认为能补肾活血、益气厚胃,可与人参、黄芪、当归媲美,尤其对肾虚有良好疗效,故称“肾之果”,久服可增强体质、祛病延年。现代医学认为,栗子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多种维生素以及矿物质,有预防和治疗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硬化、骨质疏松等疾病的作用,所以对老年人颇为适宜。

    知识链接

    栗子、榛子等植物的果实,外壳非常坚硬,故而称为坚果。坚果是植物的精华部分,一般都营养丰富,含蛋白质、油脂、矿物质、维生素较高,对人体生长发育、增强体质、预防疾病有极好的功效。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